4的乘法口诀教案优质7篇

时间:
Lonesome
分享
下载本文

教案中应包含评估方式,以便于学生了解自己的学习进度,通过反复修改教案,教师可以不断提升自己的教学水平,好文汇小编今天就为您带来了4的乘法口诀教案优质7篇,相信一定会对你有所帮助。

4的乘法口诀教案优质7篇

4的乘法口诀教案篇1

教学内容:

苏教版教科书《数学》二年级上册的第72-73页。

教学目标:

1.使学生熟记7的乘法口诀,掌握用7的乘法口诀求商的基本方法。

2.使学生初步感知乘除法之间的关系,能根据一句口诀写出两个乘法算式和两个除法算式。

3.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和团结合作的精神。

教学重点:掌握用7的乘法口诀求商的基本方法。

教学难点:在计算应用中感知乘除法之间的关系。

教学过程:

一、温故导入

1.教师出示一组口算题,全班学生在练习本上按顺序写出得数。

20÷5=36÷6=7×3=5×7=

7×4=24÷4=18÷3=7×7=

3÷3=6×7=30÷6=12÷2=

集体校对后,引导学生观察上面12道算式,请将它们分成两类,学生通过观察,一般会按乘法、除法的特点将其分成这样两类。

2.引导学生回忆用2~6的乘法口诀求商的`一般方法。

教师指名让学生说说20÷5、24÷4的口算思路。

3.引入新课。

教师:“用2~6的乘法口诀求商的方法,我们已经掌握了。用7的乘法口诀怎样求商呢?这是我们今天要练习的内容。(板书课题)

二、课堂助学

1.教学例题

(1)教师设置情境,出示插图。

(2)引导学生观察并收集信息:一共有几朵花?扎了几个花环呢?如果每7朵扎一个花环,可以扎几个花环?

(3)引导学生思考,要算什么就是怎么想的,教师根据学生的回答板书:

28÷7=28÷4=

(4)教师:“我们已经学会了用2~6的乘法口诀求商,你会用7的乘法口诀求这两道题的商吗?同桌同学互相说一说,你是怎么想的?”

同桌交流、讨论,并在教科书上例4的'空格里填数。

指名让学生说用口诀计算28÷7=4、21÷4=7的过程。(因为4和7相乘等于28,所以28÷7=4、21÷7=4。)

教师板书:28÷7=4想:(四)七二十八。28÷4=7想:四(七)二十八。

2.比较这两题有什么相同和不同?(总数相同,都是把28朵花进行平均分,计算的时候都是用的同一句口诀)

3.比较小结,和以前用2~6的口诀求商计算方法是一样的,都是先想除数和几相乘得被除数,用哪句口诀,然后写出商。

三、练习巩固

1.完成“想想做做”中的第1题。

学生独立完成,再集体讲评。

交流每一组中有什么发现?

2.出示7的乘法口诀卡片,问你能想到哪些算式?

追问:在这7句口诀中,哪一句比较特别?为什么?

3.出示相应的口算卡片(穿插几道乘法和加减法的),学生打手势计算。

(设计意图:在口算卡片的打手势计算中,穿插个别加减法或乘法的计算,主要想在学生的错误中,引发学生的注意,将学生好的审题习惯培养常态化。)

4.完成想想做做第3~6题。

(1)独立完成,再全班交流,同座互评。

(2)针对第5、6题追问:你知道了什么?问题是什么?隐含在图中的信息是什么?引导学生弄清题意,明确:求“再过几个星期艺术节开幕”就是求35里面有几个7,所以要用除法计算。(对学生进行隐含信息的收集)

5.思维冲浪。

四、当堂反馈

完成补充习题中部分题。

4的乘法口诀教案篇2

教学内容:《义务课程标准试验教科书·数学》(青岛版)五年制二上第37—39页

教学目标:

1、借助具体情景,进一步理解乘法的意义,通过自主探究、合作交流编制8的乘法口诀。

2、在编制口诀的过程中,探索规律,培养学生发现规律、运用规律的能力及迁移类推的能力。

3、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发展初步的应用意识。

教学要点分析:

教学重点:进一步体会乘法的意义、寻找规律编制记忆口??

教学难点:寻找规律 记忆口??

教学准备:小棒 数字卡片

教学过程设计:

一、创设情境,激发兴趣

1、谈话导入

今天,小凯蒂又来到了同学们中间,看看她在向大家学什么手艺?

(出示情景图)

原来凯蒂来到教室里学习编中国结。

仔细观察,从图中你能得到哪些数学信息?

提问:你能提出什么问题?

生1:一共需要多少个圆环?

生2:做2个中国结需要多少个圆环?

生3:每周要安排多少人做值日?

……

这节课我们就和小凯蒂一起来解决这些问题。

二、合作交流,探求新知

1、编儿歌,填填表(教学红点)

我们一起来看 “一共需要多少个圆环?”这一问题在老师送给小凯蒂的儿歌中能不能找出答案。

(出示儿歌)

小小凯蒂志气高

编起结来手儿巧

中国结儿传友谊

我们一起瞧一瞧

一个结上8个环

……

谁能接着往下编?2个结上……?3个结上……?……

(以小组为单位,可借助小棒,把儿歌编完整)

学生按照共同编好的儿歌,边说边完成38页“填填表”

2、读儿歌,编口??

同学们数得很好,你是怎样数的?和同桌交流一下你的方法。

(学生交流方法)

同学们猜想一下,根据以往乘法口诀的学习经验,8的乘法口诀共有几句?你们能编出口诀吗?

(学生试着编口诀,并将整理好的口诀进行板书)

3、寻找规律 记忆口??

(1)来看一下我们编出的8的乘法口诀,一起来读一读。

(2)仔细观察,同桌讨论一下,你发现了什么小秘密?(引导学生比较发现规律)

(对的,也就是每相邻两句口诀相差8,三八二十四和四八三十二相差几呢?4个8比3个8多几?比5个8少几?)

(4)如果忘记了“六八”这句口诀,怎么办?

(5)你认为哪句口诀最好记?哪句最难记?你有什么好的方法记住它?把你的想法在小组内进行交流。

记忆口诀。

三、解决问题 走进生活(教学绿点)

1、一周安排多少人做值日?

能很快解决吗?

(学生先独立计算解决,然后再小组交流)

2、全班交流:谁能代表你们小组说出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你们是怎样想的?用到了哪句口诀?

(学生独立思考)

生1:就是求5个8是多少?

生2:可以列成5×8或8×5,用到的口诀都是五八四十。

……

四、自主练习 巩固深化

1、自主练习1“对口令”游戏

现在我们大家一起做一个对口令的游戏。(师说上半句,生说下半句。再轮换,增加趣味性。)

练完之后再由同桌两人继续练习。

2、7个8比6个8多( ),比8个8少( )

提问:7个8比6个8多几个8?

你能照样子说一句吗?

3、一组一组地做,做完后想一想,你有什么发现?每一组的得数为什么是一样的?

3×8+8= 5×8+8= 6×8+8=

4×8= 6×8= 7×8=

8×4= 8×6= 8×7=

4、同学们愿意接受挑战吗?(看得数、讲算式)

48 56 24

五、拓展应用

班上共有多少名学生?(42名)

除了用数字告诉大家用,你还能用算式来告诉我们吗?

可能会出现:5×8+2 6×8-2 4×10+2

五、总结评价 延伸拓展

学了这节课,你有新的收获吗?(学生说感受,并一起回忆8的乘法口诀。)在实际生活中,有哪些地方用到8的乘法口诀呢?

如:一只螃蟹几条腿?两只?三只?你能编首儿歌吗??(学生做拍手游戏)

同学们编儿歌的兴趣真浓厚,等我们以后学了9的乘法口诀,还能解决更多的生活问题。只要同学们用心去发现学习,老师相信你们一定会收获的更多。

4的乘法口诀教案篇3

第一课时

有多少张贴画

教学目标:

1、使学生在摆一摆,说一说的活动中感受6的乘法口诀的含义,能独立整理6的乘法口诀,并与同伴交流整理的过程和结果。

2、培养学生选择有用的信息进行简单的归纳、整理的能力。

3、让学生在合作中感受数学的乐趣。

教学重难点:

整理和应用6的乘法口诀。

教学过程:

一、情景创设

师:同学们你们仔细观察这图,你发现了有多少张贴画?你是怎么知道的?

二、体验感悟

1、在学生汇报的基础上,引导学生利用2~5的乘法口诀的编写经验,编出6的乘法口诀。

2、组织学生记忆6的乘法口诀。

3、用二种方法计算6乘7的结果。

四、实践应用

1、组织学生独立完成p79的第1题到第5题。

2、找朋友游戏,设计成卡片,分发给学生,是朋友的两人走到前台。

3、灵活应用,第5题,先让学生独立算出用几个圈,再组织交流。如学生没想出方法,师可适当引导。

五、小结

你今天学会了什么?你对自己的表现满意吗?

想一想,6的乘法口诀还可以用于生活中的哪些地方?

教学板书:

有多少张贴画

1×6=6一六得六

2×6=12二六十二

3×6=18三六十八

4×6=24四六二十四

5×6=30五六三十

6×6=36六六三十六

6×7=42六七四十二

6×8=48六八四十八

6×9=54六九五十四

第二课时

一共有多少天

教学目标:

1.编制7的乘法口诀的过程,体验7的乘法口诀的来源。

2.每一句口诀含义,初步熟记7的乘法口诀,能利用口诀进行简单的计算。

3.乘法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4.编制口诀,初步体会运用类推的方法学习新的知识。

教学重难点:

理解和记忆7的乘法口诀教学准备;初步建立估算意识。

教学准备:

课件、实物投影

教学过程:

一、情景创设

1、你们都过过生日吗?笑笑的生日也快到了。看:投影p80的插图,笑笑多么高兴!你们猜猜还有几天就是笑笑的生日?淘气为什么那样高兴?

2、四个星期、五个星期各是多少天?

二、问题探究

1、你能根据填写的表,自己编出7的乘法口诀吗?

2、提问:你是怎样编7的.乘法口诀的?组织学生交流。

3、组织学生记忆口诀。

三、体验感悟

1、组织学生完成p81第1、2、3题。巡视并指导。

2、第4题要求学生根据图说完整图意,再列出算式。

3、开放性题,第4题,要求根据实际情况完成,再全班汇报交流。

四、实践应用

“口诀对猜”游戏 “口诀游戏车”

五、小结

说说这节课给你的感受是什么?

你对自己、同学、老师的评价是什么?

你还有更好的建议让数学课上得更理想吗?

教学板书:

一共有多少天

1×7=7一七得七

2×7=14二七十四

3×7=21三七二十??

4×7=28四七二十八

5×7=3五七三十五

6×7=42六七四十二

7×7=49七七四十九

第三课时

买球

教学目标:

1、编制8、9乘法口诀,在探索中记住8、9的口诀,并能正确应用。

2、经历在情境中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发展应用的意识。

3、培养合作意识,体验数学学习乐趣。

教学重点:

编制8、9乘法口诀,在探索中记住8、9的口诀,并能正确应用。

教学难点:

在情境中提出问题,解决问题,发现应用的意识。

教学准备:

课件、实物投影。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师:小淘气和小明都是体育爱好者,他们来到体育用品商店。 看:(投影p82的插图)“你会提出哪些问题?你能帮他们算算吗?”

二、问题探究

1、你能编出8和9的乘法口诀吗?

2、如何记忆这些口诀呢?引导学生联系学过的口诀记忆,根据乘法意义记忆;根据相邻两句间联系记忆。

3、引导学生探索9的乘法口诀的规律。“看乘法口诀,你有什么发现吗?”

三、体验感悟

1、组织学生对口令;完成练一练的第3题。

2、第4题,让学生理解图意,独立解答(1)(2)题,第3题在小组中提出问题,并解答。

3、第5题,要求学生先看算式有什么特点,再利用口诀计算,体验乘法口诀的优越性。

四、实践应用

1、小组玩“对口令”游戏(第3题)

2、第4题:引导学生看懂题意然后列式计算

3、第5题:学生独立完成,引导学生找出规律

教学板书:

买球

8×8=64八八六十四

8×9=72八九七十二

9×9=81九九八十??

第四课时

做个乘法表

教学目标:

1、是让学生对自己在本阶段所学的知识技能、数学思想和方法及情感等方面进行归纳总结与反思

2、各小组准备一套1~9的乘法口算卡片

教学重难点:

自主整理乘法口诀。

教学准备:

课件,实物投影。

教学过程:

一、情景创设

1、“这段时间你学到了什么?”引导学生说一说。

2、组织学生在小组里整理乘法口算卡片活动,整理时想一想,把哪些算式排在一起,为什么这样排?经过系统整理,把乘法表填完整。

3、引导学生观察乘法表,说一说发现了什么?

二、实践应用

1、找出乘数是3的乘法算式,并填一填,先独立做,然后小组内交流。如()×()=18的只需要填出一道,其余的通过交流获取。

2、说说淘气做的乘法表,他是怎么得到的?你能帮他填完整吗?学生填,校对。

3、观察表格,你有什么发现?横着看,竖着看。

三、练一练。

完成1到5题作业,说说你是怎么做的?

四、小结。

说说这节课给你的感受是什么?

4的乘法口诀教案篇4

一、教学目标:

1.使学生在学习乘法口诀的过程中,进一步理解乘法的意义,掌握1-6的乘法口诀,提高应用乘法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2.使学生在应用1-6的乘法口诀的过程周,熟记这些乘法口诀。

3.

让学生在实际问题的情景中初步认识乘加、乘减算式,知道在乘加、乘减算式中要先算乘法,并利用乘加、乘减计算帮助记忆乘法口诀。

4.使学生经历编乘法口诀的过程,提高自主学习能力,积累学习情感,享受成功喜悦。

5.在整理1-6的乘法口诀以及其他一些练习周,初步培养学生发现简单规律的能力。

二、教学重点:

掌握1-6的乘法口诀,提高应用乘法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熟记1-6的乘法口??

初步认识乘加、乘减算式

三、教学难点:

发现简单规律的能力

利用乘加、乘减计算帮助记忆乘法口??

四、课时安排:

1-4的乘法口诀2课时

解决问题1课时

5的乘法口诀1课时

练习九2课时

6的乘法口诀1课时

练习十1课时

复习3课时

快乐的队日活动1课时

第一课时2、3、4的`乘法口诀

教学内容

2、3、4的乘法口诀(课本第73-75页,想想做做的第1-4题)教学目标

1、创设情景使学生知道2、3、4乘法口诀的来源,理解每句乘法口诀的意义,初步记住2、3、4的乘法口诀,初步学会计算4以内的两个数相乘。

2、引导学生主动探究,经历与他人合作交流的过程。

教学重点

记住2、3、4的乘法口??

教学难点

学会计算4以内的两个数相乘

教学准备

cai课件、小棒若干。教学过程自我加减

一、创设情景:同学们,你们喜欢去游乐园吗?今天老师带你们去游乐园玩一玩,(课件显示)

1、情景一、玩翘翘板

1个翘翘板上坐了2人。问:有几个2?(1个2)1个2能不能写成乘法算式?(可以)怎么写?(板书21)说明1个2就是2所以21=2可以编成一句乘法口诀是一二得二。

(板书:一二得二)

2个翘翘板上坐几个人?(4个)现在有几个2?乘法算式怎么写?(22=4)联系乘法算式22引出乘法口诀:二二得四。

想想:12=你用哪一句口诀?

2、情景二、玩荡秋千

1只秋千上坐3人。两只秋千坐6人,1个3是3,2个3是6,怎样用乘法算式来表示?谁能编2句乘法口诀?

板书(一三得三二三得六)3个3是多少?乘法算式怎么写?你能编成一句乘法口诀吗?(小组互相说一说)

板书:三三得九想一想:13=23=

你用哪一句口诀?

小结:上面编的一三得三,二三得六,三三得九都叫3的乘法口诀,3的乘法口诀表示求几个3相加得多少。

3、情景三:小朋友坐火车一节车厢坐4人,2节车厢坐几个?3节呢?4节呢?小组合作,

教学过程自我加减

算一算把表格填完整车厢的个数1234

人数4

1个42个4相加3个4相加4个4相加乘法算式怎么列?板书:41=4,42=8,

43=12,44=16

交流:你可以编出4的乘法口诀吗?(一四得四,二四得八,三四十二,四四十六。)想一想:

14=24=34=

口算说说你想的是哪一句口诀?

4、试一试11=1的乘法口诀是怎样的?你会编吗?

板书:一一得一。

二、形成应用

1、读读2、3、4的乘法口诀。

2、课本第75页想想做做。第1题让学生先动手摆一摆小棒,然后独立完成。第2题

你能看图列出两道乘法算式吗?它们用是是哪一句口诀?让学生领会到依据一句口诀能列两道乘法算式。

第3、4题学生独立完成,注意辅导差生。

3、游戏

找朋友。小朋友手中拿有1-4的乘法算式,老师拿出一张口诀卡,拿着相关算式的同学站起来,就是它的好朋友

三、小结

同学们你们今天玩得高兴吗?那么在游乐园里你们学到了哪些知识呢?说说你对今天的表现满意吗?(鼓励学生相互评价,筧评价)

四、课堂作业课本第75页1、2、3、4题。

一、板书设计

2、3、4的乘法口??

教学过程自我加减

11=一一得??

21=2一二得二

22=4二二得四

13=3一三得三

23=6二三得六

33=9三三得九

14=4一四得四

24=8二四得八

34=12三四十二

44=16四四十六二、教学反思

第二课时2、3、4的乘法口诀练习

教学内容

2、3、4的乘法口诀的练习(课本第76页第5-10题)

教学目标

使学生进一步熟记2、3、4的乘法口诀,能正确运用2、3、4的乘法口诀进行计算。

教学重点

熟记2、3、4的乘法口诀教学难点

运用2、3、4的乘法口诀计算

教学准备

cai课件。教学过程自我加减

一、复习

1、背一背:采取游戏形式,背2、3、4的乘法口诀。

小组背男、女生背独立背背完后,交流你是怎样记住的?

2、说一说:这句口诀所表示的意义。二三得六三四十二四四十六

3、算一算:(出示口算卡片)31=23=41=22=14=

43=24=33=

二、拓展。

1、课本第76页第8题,学生独立填写。

2、第9题

44444444444444

3□=□□4=□□□=4

这是一道开放性题,答案不止一种,鼓励学生想出不同填法。

3、投影显示第10题图片。

(1)观察图片你看到了什么?(小朋友在游乐场玩)

(2)玩碰碰车的一共有多少人?你会列乘法算式吗?(23=6)

(3)小组交流你还能提出问题让同学们列出乘法算式吗?

引导学生提出3架飞机共坐几个小朋友?2架吊桥共有多少人等问题。并列出算式33=9和42=8。

(4)根据所提问题,学生在书上写答案。

三、自我评价你对自己的表现满意吗?还有什么疑问需要大家帮助解决?

四、课堂作业课本第76页第5、6、7题。

4的乘法口诀教案篇5

教学内容:《6的乘法口诀》及练习。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方面:结合情景,体验6的乘法口诀的来源,理解并熟记6的乘法口诀,能熟练地运用6的乘法口诀求积和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2.过程与方法方面:让学生经历编制6的乘法口诀的过程,培养学生的推理能力和概括能力,初步学会用类推学习新知识的方法。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方面:通过训练,让学生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进一步体验数学与生活的联系,使学生有与同伴合作整理知识的体验,感受探索的乐趣,培养学生的推理能力和思维的敏捷性。

教学重点:熟记6的乘法口诀,运用6的乘法口诀进行计算。

教学难点:编制并掌握6的乘法口诀的特征。

教学准备:教学课件等。

教学过程:

一、复习 背诵1—5的乘法口??

二、新授

1.导入新课,并板书课题。

同学们,你们想学习6的乘法口诀吗?(想学!)今天就让我们一起来学习《6的乘法口诀》吧!板书课题:6的乘法口诀。

2.教学例题:6的乘法口??

同学们,你们想听故事吗?(想听。)好吧。老师给你们讲一个故事。

昨天,小明放学回家放下书包,正想出去找同伴玩,突然想起老师叫我们回家预习明天的新课《6的乘法口诀》,他连忙拿出学具,找出6个△就摆起图案来了。教师用多媒体出示图例,提出问题:一共有多少个△?(6个)6里面有几个6?(1个6)你能写出两个乘法算式吗?(6×1=6、1×6=6)谁能根据这两个乘法算式编出乘法口诀呢?(一六得六)大家一起把这句口诀读上几遍。

小明又从学具里拿出6个△,摆出了图案……

(教师用多媒体逐个出示图例,提出问题并引导学生独立思考,同伴合作整理、探索知识。然后,请学生汇报,教师板书;师生共同完成6的乘法口诀的编制。学生熟记6的乘法口诀。师生对口练习。)

板书:

△△△ △△△ △△△ 6×1=6 一六得六 1×6=6 △△△ △△△ △△△ 6×2=12 二六十二 2×6=12

△△△ △△△ △△△ 6×3=18 三六十八 3×6=18

△△△ △△△ △△△ 6×4=24 四六二十四 4×6=24

6×5=30 五六三十 5×6=30

6×6=36 六六三十六

三、巩固练习

1.先把口诀补充完整后,再写出乘法算式。

五六( )三六( ) ( )六二十四

2.勇夺红旗,看谁算得又对又快。

3×6=6×4=6×3=6×2=5×6=

6×5=6+6=6×6=6×2+6= 6×5+6=

3.填一填,请你在○里填上“+”、“-”、“×”。

6○2=12 6○4=24 3○6=9 6○5=1 6○6=36

4○6=10

4.比一比,请你在○里填入“>”、“<” 、“=”。

3×6○6+6+6 4×6○6+4 4×3○6×2 6+6○6×6

四、师生共同小结

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呀?

《6的乘法口诀》教学反思:

为了让学生体会数学的价值,增强理解数学和应用数学的信心,关注学生的发展,因此,我把教学设计重点放在自主探究、研究发现的基础,并结合生活实际,充分体现生活与数学的密切联系。主要抓住情景链和知识链进行设计。情景链以故事为线索,通过三角形个数的变化探讨6的乘法口诀,并且应用到生活中去。知识链主要有6的乘法口诀的记忆,口算,应用等。策略上主要采取了小组合作,自主探讨交流等方法。细细反思这次教学,主要有以下几方面的感受:

(一)创设情景,激励学习

没有问题就难以诱发和激起求知欲,感觉不到问题的存在,也就不会去深入思考。因此,自主探索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主要来自于充满疑问的问题情境。在这堂课我巧妙地把数学教学内容转换成趣味性的故事问题情境,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我把故事贯穿整个教学环节,让学生在愉快的`气氛中学知识,这也体现了“在快乐中学数学,学快乐的数学”这一教学理念。这样的设计势必会激起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在愉悦的氛围中学到新知。

(二)营造探索氛围,激励自主探索、学习

学生的问题意识,多角度思考问题,运用数学情境图对自己的发现进行表述和解决生活问题的能力是学习数学的重要方面。学生在学习这一节课之前,已经掌握并熟记2至5的乘法口诀,具有初步的问题意识、与他人合作的意识。在数学课堂上,他们敢想、敢问、敢于发表自己的不同看法。

1.在本节课的教学中,我始终坚持以教师的引领为主线,以学生的探究为核心,以发展学生的思维为目的,以培养学生的数学情感为契机,让学生在做数学中学数学,在学数学中用数学,在用数学中爱数学。

2.前面学生已经具备推导、编写口诀的能力。所以在本节课里对于新知识的教学我采用了教师提出问题,学生独立思考与小组合作相结合的形式,把原始的问题交给学生,让学生自己去寻求数学问题,探讨6的乘法口诀,使学生自己动脑,经历数学再发现的过程。从而培养他们善于发现、善于思考,敢于创新,主动获取的精神,培养他们合作精神和自主探索的能力。

3.多媒体手段的运用也给教学起到了锦上添花的作用。

(三)创新练习,巩固知识

使用多种形式的口算训练,有层次的通过“勇夺红旗”、“填一填”、“比一比”,促使学生在练习中不断加强对口诀的理解,从而熟记乘法口诀。

本节课的教学注重了与学生的生活实际密切联系;以学生与同伴合作整理知识,感受探索的乐趣为主要方式进行学习;注重了学生解决问题能力和情感体验。教学目标的设定也考虑到了学生的已有生活经验和知识基础,但没有考虑充分,尤其是对学生已有知识经验的认识和把握上有明显不足。教学中,我把故事贯穿整个教学环节,能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练习内容设计上突出了应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思想,但练习在形式上和要求上还不够多元。总体来说本节课教学的过程是紧紧围绕教学目标展开的,重视知识技能的学习和训练,取得了一定的效果。在今后的教学中,我将让课堂高潮迭起,淋漓尽致,更加充满激情、充满活力。

如何提高数学课堂的教学效率数学课堂“学媒一体”的意义建构浅谈多媒体与数学课堂的有机结合

4的乘法口诀教案篇6

第1课时5的乘法口??

备课解决方案

备教材内容

1.本课时学习的是教材52页的内容及相关习题。

2.本课时教学5的乘法口诀。教材呈现了生动形象的实物图,并提出数学问题,既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又让学生认识到几个5相加的问题在生活中是存在的,感受所学内容的价值,也为编制乘法口诀提供了实物模型。

3.基于学生有“5、10、15、20”5个5个数数的基础,教材首先编排5的乘法口诀。先教学5的乘法口诀,充分利用学生的生活经验和知识基础,促使师生把精力放在了解每句口诀的来源和认识每句口诀的含义上。这样有利于为进一步学习2、3、4和6的乘法口诀打好基础。

备已学知识

乘法的意义:乘法是求几个相同加数的和的简便运算。

乘法算式的各部分名称:

备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理解5的乘法口诀的意义,熟记5的乘法口诀,并能比较熟练地运用口诀进行计算。

2.通过观察、尝试、比较等活动,培养学生的推理能力、概括能力和应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过程与方法

经历编制、归纳5的乘法口诀的过程,知道5的乘法口诀的来源。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体验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增强学生应用数学的意识及学好数学的信心。

备重点难点

重点:熟记5的乘法口诀,并能熟练地运用口诀进行计算。

难点:初步掌握乘法口诀的编制方法。

备知识讲解

知识点5的乘法口诀(掌握运用)

问题导入一共有多少个福娃?(教材52页例1)

过程讲解

1.理解图意和题意

图中有5个盒子,每个盒子里有5个可爱的福娃,求一共有多少个福娃。

2.求一共有多少个福娃

(1)5个5个地数出福娃的个数。

5、10、15、20、25。

(2)用加法计算出福娃的个数。

510152025

解决方案,应用数学,小学数学,价值观,积极性

4的乘法口诀教案篇7

一、注重旧知的铺垫,为新课导航。

本节课,开启课时,我注重从孩子的身边挖掘素材,引出整数乘法运算定律,加以复习巩固,紧接着引导学生回忆这些运算定律曾经运用到什么知识中,引导到小数乘法的简算中,为后面的新知学习打下良好的基础。真正达到了“以旧导新,以旧带新”的效果。

二、鼓励学生大胆的质疑与猜想,激发学生内在的求知动力。

我设计的两个环节,引起了学生强烈的求知欲望。

第一,在复习完后我鼓励学生根据已有的知识,去大胆的猜想:整数乘法运算定律是否可以推广到分数乘法?于是孩子们的思维活跃极了,甚至大大超出了我事先的预料;

第二,在探究确认上述问题后,我又让学生大胆的质疑,定律推广到分数乘法中会起到什么作用呢?真的能简便吗?孩子的好奇心又一次被激起,他们又乐此不疲的投入到了简算的探究中去。整堂课下来,孩子们始终处在“质疑——猜想——验证”的学习过程中,真正变成了学习的主人。

三、需要改进之处:

1、对学生的多样思维应加大评价力度。

孩子们在猜想整数乘法运算定律是否可以推广到分数乘法时,有一个孩子说到她是想到了整数加法的运算定律可以推广到分数加法,所以断定也能推广到乘法。这里,我给予了肯定,但力度不够。以上可以看出,评价一个孩子,要适时,适当,决不能敷衍,更不能抹杀,否则可能会压制孩子的思维积极性。这一点,在今后的教学中,我还有待加强。

2、课前对学生的估计过高,所以使一些事先设计好的练习,没来得及做完。这也提醒我,备课,不仅要备教材,备教案,更重要的还是要备好学生,这是上好一堂课的关键。

3、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自信心有待激发。

4的乘法口诀教案优质7篇相关文章:

安全教案优质7篇

学校4月的工作总结5篇

小班安全教案优质7篇

收看榜样4的心得体会6篇

小班数学课教案优质7篇

小班故事草教案优质7篇

舌尖上的中国4心得体会5篇

冷和热教案小班优质7篇

小班语言草教案优质7篇

科学活动小班教案优质7篇

4的乘法口诀教案优质7篇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文档为doc格式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
1084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