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应在教案中设计有效的课堂互动环节,教案帮助教师掌握整体教学进度,确保课程按计划进行,好文汇小编今天就为您带来了幼儿园美术动物教案8篇,相信一定会对你有所帮助。
幼儿园美术动物教案篇1
活动目标
1。通过运用橡皮泥做出各种平面的房子图画,培养幼儿的想像、创造能力和动手能力。
2。发展幼儿的审美情趣和对色彩的感知能力。
3。幼儿能积极的回答问题,增强幼儿的口头表达能力。
4。培养幼儿勇敢、活泼的个性。
活动重难点
活动重点:激发幼儿活动兴趣,在活动中充分发挥幼儿的想像、创造能力和动手能力。
活动难点:幼儿通过团、搓、压等多种方法做出各种不同的房子平面图。
活动准备
1。物质准备:范画一幅(用橡皮泥在白板纸上做成的浮雕效果的平面房子图),红黄蓝等色的橡皮泥(较软),泥工板,白板纸若干小张,冰棒棍,吸管,火柴棒等制作材料,分组摆放在桌子上。电视机,国内外各式房子的录像带,录像机,玩具小猴一只
2。知识准备:幼儿会用橡皮泥通过团、搓、压的方法在白板纸上贴出一些简单的图画。画过房子的装饰想像画。
活动过程
1。以故事引出活动,激发幼儿活动兴趣。
教师:“在美丽的大森林里,住着一群活泼可爱的小动物,突然有一天一场火灾把森林烧着了,房子也没有了。没有家的小动物心里多痛苦,怎么办?我们今天就来用橡皮泥做出漂亮的房子,送给小动物做他们的家吧! ”
2。引导幼儿讨论自己见过什么样的房子?是什么形状的?房顶怎么样?让幼儿初步了解房子的结构以及房子的多样性。
3。看录像:各式各样的房子。
让幼儿进一步感受房子的多样性,并重点引导幼儿观察房子的形状、色彩以及花纹等。
4。以教师为小兔子做了一座漂亮的房子的口吻,引导幼儿欣赏范例。
(1)这座房子是用什么做成的?怎样做成的?让幼儿了解将橡皮泥通过团、搓、压等方法,在贴在白板纸上做成的平面房子。
(2)这座房子漂亮吗?房子上有什么样的花纹?"屈;老师。教,案网出处"用了什么颜色?引导幼儿感受房子上的色彩和花纹的美。
5。介绍制作材料,提出制作要求。
(1)介绍制作材料:橡皮泥在泥工板上通过团、搓、压等方法做出你想要的形状,再轻轻贴在白板纸上。
当你的房子需要花纹时,也可以用冰棒棍,火柴棒等材料为房子装饰花纹。
(2)提出制作要求:小动物们是不一样的,所以要住不一样的房子,看谁做的房子最漂亮,并且和别人的不一样。
6、幼儿制作,教师巡回指导
(1)引导幼儿充分大胆想像做出和别人不一样的房子。
(2)指导幼儿注意色彩的变化和房屋形状的设计。
(3)引导幼儿用橡皮泥搓出点线等对房屋进行装饰,并指导幼儿用辅助材料吸管等压出花纹对房屋进行装饰。
(4)指导能力弱的幼儿掌握团、搓、压的技能,在白板纸上粘贴出房子,并有一定的装饰效果。
7。展示、评价作品,结束活动。
将作品摆放在展示台上,出示玩具小猴,以小猴参观他们的新家园的形式进行评析,鼓励幼儿自己介绍作品,并评出好作品。小动物感谢小朋友,活动结束。
教学反思
评价幼儿美术活动时,不应过分强调最终完成的作品,而是把重点放在活动的过程中,应该看到孩子情感和表现上的差异,以积极评价为主,支持幼儿富有个性和创造性的表达,把每个孩子的作品都展示在美术园地中,使每个幼儿都有成就感,从而不断激发孩子对美术活动的兴趣和热情,这种个性化的注重主体参与的评价方式有利于孩子学会自尊和尊重别人。
幼儿园美术动物教案篇2
目标:
鼓励幼儿大胆使用剪刀剪纸,喜欢粘贴活动,愿意帮助小动物。
准备:
废旧白挂历纸剪成的小动物造型(幼儿熟悉常见的)若干张、剪刀、胶棒、彩纸(边角料)、小筐、树林背景图等。
进行:
1.出示小动物造型,幼儿观察后,挑选出自己喜欢的动物,互相说一说是什么小动物。
2.教师创设情景,激发幼儿参与活动的兴趣。师:"小动物今天开联合会,都要打扮得漂漂亮亮的,可是,小动物没有漂亮的衣服,心里真着急。孩子们,咱们赶快帮小动物做件漂亮的衣服,好吗?""我们先剪出漂亮的图形。"教师带幼儿一起把彩纸剪小,鼓励幼儿大胆用剪刀剪,提醒幼儿把剪成的纸放在小筐里,并对个别幼儿进行指导。"漂亮的图形剪好了,我们把它粘在小动物身上,小动物的衣服就变漂亮了。"带幼儿用胶棒将图形粘贴在小动物身上,提醒幼儿图形不要粘得太多,太挤了,这样就不好看了。
3.小动物的漂亮衣服做好了,他们真高兴,都说谢谢小朋友。小动物还请小朋友一起参加它们的联合会,"笛笛……上车喽,我们跟小动物去森林开联合会喽"!教师带幼儿把小动物粘贴在森林背景图上。活动结束。
评:创设生动、有趣的情景,以游戏为活动形式,激发了幼儿参与活动的兴趣。活动中教师鼓励幼儿大胆尝试,给予适时的.个别指导,在师生共同动手操。
活动反思:
在整个活动中,幼儿处于主体地位,充分发挥了幼儿主动性、积极性、创造性,(如:作画时幼儿在画纸的上端画上太阳等),同时开拓了幼儿的想象力和语言表达能力,教师为幼儿提供了充足的活动材料,幼儿能够自由选择,投入到自己喜欢的活动中去,自由、轻松地活动,是身心得到了愉悦的发展,又达到了教育的目的。
幼儿园美术动物教案篇3
设计背景:
兴趣是各种活动最好的老师。认识动物是小宝宝最感兴趣的了,但小班幼儿对动物的认识都比较零星、碎散.我进行此活动的目的在于引发幼儿能运用语言描述动物的明显特征,丰富幼儿口语表达,进一步延伸幼儿对各种动物特征的观察、了解及根据音乐节奏的快慢运用身体动作表现动物的动作特征。整个活动根据小班宝宝的年龄特点,创设一定的游戏情景,提供与主题相互的操作材料,把主题置于一定的游戏背景中,产生一定的游戏情节,让孩子在游戏中自主地学习,发现一定的秘密,提升了自我。
活动目标:
1、尝试用肢体模仿几种动物的动作形态。
2、发挥幼儿的观察力,认识动物的生活习性和独特的动作特征。
3、发展肢体协调能力,体验动物操带来的快乐情感。
活动准备:
1、已有经验,幼儿对鸭子、青蛙、小象、螃蟹等动物的特点及生活习性有所有了解。
2、请4位老师穿上动物服装扮演动物角色。
3、ppt课件。
活动过程:
一、预备导入
1、师生围圈,挥手问好。播放小动物的图片,复习小动物的名称。
2、唤醒小身体,一天开始了,我们来运动吧!老师启发幼儿用拍手、拍肩、拍腿、跺脚的方式唤醒小身体。
二、感知体验
今天,有4位动物客人来跟我们小朋友一起做游戏,猜猜他们是谁吧!
1、ppt播放谜语:耳朵像蒲扇,身子像小山,鼻子长又长,帮人把活干。
请幼儿猜测谜底:小象
播放ppt揭示谜底(情景画面),小象摇着长鼻子,走到池塘边吸水,往后喷,淋到自己身上,高兴地叫道:“哇!好凉快呀!”
请幼儿模仿小象的动作形态,模仿较好的给予表扬肯定。
师幼共同模仿小象——向下弯腰,两手交叉,双臂伸直,左右甩动,左右脚轮流大踏步前进。
2、ppt播放,词语提示:①八只脚;②两把大剪刀;③横着走;④吐泡泡
请幼儿猜测谜底:螃蟹
播放ppt揭示谜底(情景画面):海边沙滩上,爬满了许多小螃蟹,它们挥动着大钳子,嘴里不停地吐着泡泡,瞧,它们都横着走路呢!
请幼儿模仿螃蟹的动作形态,对于幼儿的表现适时给予鼓励。
师幼共同模仿螃蟹——双手双脚张开蹲下,双手比出“v”手势,横着慢行或快走。
3、猜声音:接下来的客人会是谁呢?请听——ppt播放声音:“呷、呷、呷”幼儿猜测并模仿动物叫声。
播放ppt揭晓答案:(情景画面):有只小鸭子摇着屁股走在草地上,看到了一条小虫子,高兴地大叫,赶快去吃掉它。
请幼儿模仿小鸭的动物形态,较好的给予表扬。
师幼共同模仿小鸭——半蹲姿势,双手紧贴在身体两侧,手掌向外翻起,作小翅膀状,翘起屁股,左右摇摆着前进。
4、最后一位客人是谁呢?我们一起来欢迎它!直接观看ppt图片,它会发出什么样的叫声呢?
播放ppt(情景画面):一只小青蛙,蹲在荷叶上,嘴里呱呱呱地唱着歌,一会儿从这片荷叶上跳到那一片荷叶上。
请幼儿模信小青蛙的动作形态(模仿较好的给予表扬)
师幼共同模仿小青蛙——双手支撑地面,双腿弯曲,用力向前行进跳。
三、游戏互动:和动物朋友做游戏请出4位动物朋友,引导幼儿向动物朋友问好。
“小朋友,你们喜欢哪个动物朋友,就跑到它的身边和它做游戏吧!”
四、结束活动
幼儿选择自己喜欢的动物,跟随音乐一起做动物操。
活动反思:
这是一节富有趣味的健康活动,要求在观察动物的基础上鼓励幼儿用不同的动作模仿出各种动物的行走方式。整个活动幼儿轻松愉快的游戏积极性都很高,能感受到了动物模仿操所带来的乐趣。活动中还利用幼儿具有好奇心的年龄特点,设计了“猜谜语”“猜声音”等几个环节,让幼儿模仿熟悉的小动物的动作形态,容易引起幼儿的共鸣,并能顺利地编出模仿动作,使幼儿很成就感。让孩子们在游戏中自主地学习,提升了自我。
幼儿园美术动物教案篇4
活动目标:
能够画出简单的小动物。
幼儿在欣赏小动物的基础上,学习画出小动物。
比比谁的设计的动物最漂亮。
引导孩子们在活动结束后把自己的绘画材料分类摆放,养成良好习惯。
活动准备:
录音,ppt课件,水笔、记号笔、水彩笔、彩色卡纸若干。
活动过程:
一、谈话活动。
身边的小动物。幼儿通过回忆、讲述,让幼儿初步了解小动物。
二、欣赏:小动物
1、观看《小动物》课件,教师适时提问:刚才小朋友说的只是众多小动物中的一种,我的好朋友去世界旅游时,拍下了一些奇特有趣的小动物,你们想不想看看呢?你最喜欢里面的哪个小动物?为什么?
2、小结:在我们的生活中有这么多小动物,它们各具特色。
三、幼儿在欣赏小动物的基础上,学习画出小动物。
四、幼儿创作绘画
1、出示老师设计的小动物。
2、提出要求,幼儿临摹小动物。
五、作品展示评比:比比谁的设计最漂亮。
幼儿园美术动物教案篇5
目的:
1.尝试运用左右对称的方法进行装饰。
2.结合动物的生活习性,为自己喜欢的动物设计新鞋。
准备:
1.鞋样范例七张(两双相同,三只不同),兔子、松鼠等动物玩具若干。
2.水彩笔、记号笔、油画棒。
过程:
一、引导幼儿观察、讨论
1.森林里将召开运动会,小动物们都将穿上运动鞋参加比赛,可是一不小心它们将鞋子混在一起了,这可怎么办呢?
2.为什么只有小松鼠找到了自己的运动鞋?它的鞋上有什么记号,什么花样?
3.小白兔只找到自己的一只萝卜图案的鞋子,请大家一起帮它找另一只鞋。
4.讨论:为什么其余的鞋子都不是小白兔的?
二、幼儿作画,教师指导
1.启发幼儿替自己喜爱的小动物找鞋。
2.启发幼儿按动物的生活习性在鞋上画出相关图案。
3.启发幼儿用左边、右边同步绘画的方式,画出左右对称的图案。
4.及时介绍色彩鲜明、有创意的作品,引导幼儿大胆创作。
评析:
活动一开始便将幼儿对左右对称装饰的观察、思考放在一个充满童趣的情景之中。接着,教师出示单个的范例鞋样,引导幼儿用排除法观察、判断鞋子的对称装饰特征。由于活动内容十分贴近幼儿生活
因此,当教师提出“还有许多动物因找不到鞋而不能参加运动会,请小朋友帮助他们寻找”时,幼儿关注动物朋友的情感油然而生,他们愉快地投入到了对这一故事情节的延伸创造之中。教师只有在安排符合幼儿认知特点的教育内容上下功夫,才能真正促进幼儿的发展。
幼儿园美术动物教案篇6
活动目标:
1、结合不同动物的局部特征及其习性,尝试创造性地建造不同的动物房屋。
2、体验共建动物新家,帮助小动物的快乐。
3、培养幼儿思考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及快速应答能力。
4、幼儿能积极的回答问题,增强幼儿的口头表达能力。
活动准备:
动物图片若干、森林背景图、老虎的家、纸,勾线笔、蜡笔
活动过程:
一、参观动物新家——观察、交流动物新家的特征森林里的动物朋友们准备造新房了,有一个动物已经造好了房子,出示老虎新家的图片
●请你们猜猜这可能是哪个动物的新家呢?(老虎)你是怎么看出来的?(房子上面有王字)小结:老虎把自己头上的王字、斑纹变成了房子上的装饰,我们一眼就能认出这是老虎的家了。
?设计意图:这一环节以情景导入,激发兴趣,通过出示老虎新家的图片,幼儿观察猜测,了解到动物新家的某一部分是从动物身上的某一特征演变而来的。】
二、给动物造新房——利用不同的动物局部特征及其习性,创造性的设计不同动物的房屋出示各类动物的图片过渡语:老虎有了自己的新家,其他的动物朋友们也要造新房,邀请我们帮它们设计新家;
●你想帮哪位动物朋友设计新家,怎么设计呢?(幼儿思考并讨论)(幼儿说到的动物可以逐一出示动物图片,给幼儿一些借鉴)
小结:原来动物身上的花纹、身体的部位、喜欢吃的食物都可以成为新家的设计,这样动物朋友不会搞错自己的家了,真特别的房子呀!
幼儿创造,教师巡回指导
1、观察幼儿能否根据不同动物的局部特征以及动物的习性进行设计。
2、观察幼儿能否结合动物的局部特征创造性的装饰房屋。
?设计意图:这个环节,是活动的重点,讨论交流给哪个动物设计房子,怎么设计,这些是建立在幼儿对于各类动物了解的基础上的;幼儿再结合对于一些动物的局部特征及习性进行创造性的设计。】
三、动物的新家——分享交流、体验成功
●动物的新家造好了,猜猜看这些都是哪些动物的新家呢?为什么?
小结:今天动物朋友们都住进了你们设计的新家了,它们的房子可都不一样哦,新家漂亮又宽敞,住在里面可舒服啦!
?设计意图:通过交流分享,幼儿能够了解更多创造的好方法,成功的体验更加深刻,同时强化其后续的创作愿望】
教学反思:
评价幼儿美术活动时,不应过分强调最终完成的作品,而是把重点放在活动的过程中,应该看到孩子情感和表现上的差异,以积极评价为主,支持幼儿富有个性和创造性的表达,把每个孩子的作品都展示在美术园地中,使每个幼儿都有成就感,从而不断激发孩子对美术活动的兴趣和热情,这种个性化的注重主体参与的评价方式有利于孩子学会自尊和尊重别人。
幼儿园美术动物教案篇7
活动目标:
1.能用双手交替的方式将彩色纸撕成长条、大小块,进行粘贴造型。
2.能较大胆合理的运用鲜艳的颜料进行点画、印画装饰。
3.体验美工活动的乐趣。
4.培养幼儿的技巧和艺术气质。
5.引导孩子们在活动结束后把自己的绘画材料分类摆放,养成良好习惯。
活动准备:
1.一组一张大的没涂色的小动物图片。
2.红、黄、蓝彩色纸和彩色颜料若干,浆糊、棉签、大花衣服的实物或图片。
活动过程:
1.欣赏"漂亮的衣服",感受服装上的条纹、色块图案之美。
师:这里有这么多漂亮的衣服,他们是什么样子的呀?你的衣服是什么样子的呢?请幼儿个别介绍或相互介绍。
2.出示空白的小熊、小兔等小动物底图,交代活动内容及要求。
师:小动物们没有漂亮的衣服穿,真伤心,你们愿意帮他们做一件漂亮的衣服吗?。
(1)示范双手交替撕纸。鼓励幼儿撕出长条或小块。(幼儿徒手模仿撕纸动作)
(2)教师将撕好的长条和块状的纸片贴在小动物的身上。
(3)示范手指点画或纸球印画方法,并请个别幼儿尝试操作。
3.幼儿进行操作活动。
分成两组操作,一组撕贴画,一组手指点画。
(1)撕贴画组:桌子上放一个小筐,请幼儿将撕好的彩纸放在小筐里,不要随地乱扔。教师指导、鼓励幼儿将纸条按一定的顺序,如从上往下或从左至右粘贴,并注意颜色的.搭配。(教师可将纸折成长条后再让幼儿撕,减轻难度)
(2)手指点画组:指导幼儿蘸一种颜料点画后把手擦干净再蘸另一种颜料点画,并注意色彩的搭配。
4.展示作品,相互欣赏。
活动延伸:美工区中可提供材料继续制作。
反思:
孩子们对小动物是非常的喜欢。在活动中,虽然,孩子们都能融入到活动中来。但从活动过程来看,孩子们由于刚入园的年龄特点,不敢回答问题。在以后的教育教学中,我会慢慢培养幼儿的语言发展能力,让他们敢说,会说。
幼儿园美术动物教案篇8
设计意图
大班幼儿活泼好动,对周围的事物比较好奇,喜欢大胆尝试,尤其在艺术活动中,孩子们喜欢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进行艺术表现和创造,大胆的表达自己的情感和体验。而石头是孩子们生活中随处可以看到的东西,而且《纲要》中也提到“应为大班幼儿提供更多的美术工具、材料(包括专门材料、自然物或废旧材料)。鼓励幼儿自由选择并正确使用它们,进行大胆表现。”由此,我就设计出了今天的活动。
活动目标
1、学习使用不同材料在石头上作画,体验在石头上作画的乐趣。
2、能根据石头的不同形状设计不同侧面、动作的常见小动物。
3、逐步养成正确使用美术材料的好习惯。
重点难点
活动重点:能够根据在石头上画出不同的常见小动物。
活动难点:根据石头的形状特点创作出不同造型的小动物。
活动准备
物质准备:大小不同的石头若干、棉签、毛笔、排刷、小抹布、ppt、颜料、展台、投影仪等。
经验准备:了解常见小动物的外形特征
幼儿有使用几种工具材料绘画小动物的经验。
活动过程
一、音乐导入,激发幼儿活动的兴趣,并引出本次活动的主题:《有趣的动物石头画》
播放音乐:《动物狂欢节》,通过老师和幼儿一起欣赏音乐里的小动物,感受动物在一起的快乐引出活动主题
提问:在听到的音乐中,你都听到了有哪些小动物?
教师:这些小动物都藏在了石头里,等着我们去发现。
二、欣赏收集的石头画作品,运用提问帮助幼儿理解不同形状的石头可以画出不同侧面、不同动作的小动物。
播放PPT欣赏动物石头画。
提问:
这是个什么动物石头画?
石头的结构与小动物有什么相像之处?
这个石头还可以画其它的小动物么?
这块石头画了一个侧面走的小动物,能不能画一个正面的或其它动作的小动物?
三、幼儿对照石头发表自己的创作想法
提问:
你想在这块石头上创作什么小动物?为什么?引导幼儿从石头的不同侧面去大胆相像。
四、幼儿自由创作,教师进行指导。
1、提出绘画的目的:布置我们班的动物园展区
2、提出要求:
教师:根据石头的`形状画出不同侧面、动作的小动物
教师:展示小朋友收集了许多大小不同的石头,请小朋友自己选择不同
的石头造型进行创作。
3、教师边指导幼儿作画边给幼儿的作品进行拍照,提醒幼儿把作画的石头画放进动物园展区。
五、欣赏、点评作品。
引导幼儿从石头的结构特点和小动物的外形特征相结合进行介绍。
六、活动延伸。
今天小朋友能够根据石头的形状上画不同的小动物,下次我们会选择其它的材料,如:树叶、小瓶子等,争取画出更多新鲜、漂亮的画面!
活动总结
(一)优点:
1、活动目标制定比较适合本班幼儿的发展,幼儿在大量的欣赏、感知后调动了幼儿作画的积极性,结合自己对小动物已有的形象经验,能够根据石头形状大胆想象,创作石头画。
2、内容、材料的选择来源于幼儿的生活,能调动幼儿的积极性,增强了幼儿作画的兴趣,起到了良好的效果。
3、环节设计比较合理,能够抓住作画的难点。首先老师通过布置任务的形式引出石头画,其次利用欣赏后提问的形式,逐步引出作画的重难点,有效地引导,使幼儿大胆、自由创作。活动中孩子们的主动性,自主性、创作性很强。
4、作画的意境很突出,孩子们自由选择自己的画区、材料、工具,符合了大班幼儿的年龄特点。
(二)不足:
1.教师在组织幼儿欣赏石头画作品时时间有些过长,孩子在自由创作时时间有些紧张,使课时有些拖延。
2.教师在引导孩子孩子关于石头画的设计时,讲解上稍欠细致,个别幼儿在自己设计动物石头画时有些困难。
(三)对今后活动的启示:
1.开阔自己的思路,努力开发幼儿大胆作画内容和创作思路,更好的培养幼儿创造性思维。
2.活动延伸:幼儿在石头画上有了一定的创作经验,为了扩展幼儿的创作思路,我们要延伸到其它生活中常见作画材料中来,如:树叶画、瓶子画、相信孩子的创作水平会有进一步的发展。
幼儿园美术动物教案8篇相关文章:
★ 动物朋友教案6篇
★ 美术蝌蚪教案6篇
★ 美术绘画教案6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