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案中应考虑到课堂管理策略,以维护良好的学习氛围,我们在制定教案时,可以借鉴优秀的教学案例,丰富自己的思路,好文汇小编今天就为您带来了颂祖国教案6篇,相信一定会对你有所帮助。
颂祖国教案篇1
班会目标:
1、加深学生对祖国的了解,激发学生对祖国的热爱,让学生懂得为什么要感恩祖国。
2、让学生懂得怎样去感恩祖国。
班会过程:
一、播放歌曲《义勇军进行曲》,导入班会主题。
1、全体起立,奏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少先队员行队礼。
2、师:我们学校每周星期一早上都要举行隆重的升旗仪式,你们知道这是为什么吗?生自由回答后,师小结:是的,这面鲜红的五星红旗是来之不易的,是无数革命先烈用生命和鲜血换来的。我们感恩父母、感恩老师、感恩挫折、感恩……祖国为我们提供了温暖而舒适的学习和生活环境,难道我们不应该感谢我们的祖国吗?
3、课件出示主题:喜迎国庆感恩祖国
二、明确班会课的流程
三、第一环节回顾历史有奖竞答
1、师:我们对于生活的小家庭了如指掌,那么对于祖国这个大家庭的历史也有一定的了解吧
2、展示重要历史事件,学生自由发言补充。
3、有奖知识竞猜
四、第二环节深情朗诵爱国诗歌
1、都知道有哪些爱国诗歌
2、开展诗歌朗诵竞赛(个人、小组)
3、评奖总结
五、第三环节中学生要如何爱国
1、师:我们应该怎样回报祖国呢?
2、讨论理解爱国是一种承担
3、讨论理解爱国是对荣誉的珍惜
4、总结
最重要的`是,现在努力用功读书,充实自己,以后为国尽力。其次是遵守校规,不做对国家有害的事情,以后到了社会,也将是一个守法的好国民。
六、第四环节学会感恩感恩一切
1、明确
有国才有家,有家才有我,我们的的一切都来自于国家、社会、家庭、学校,我们应怀揣一颗感恩之心。
2、交流:我们曾经这样做过。
3、总结
七、第五环节演唱爱国歌曲八、课堂小结。
有人把人才分为四类:有德有才,有德无才,有才无德,无德无才。我相信我们的同学都是人才,因此希望你们做有德有才的人,不要成为有才无德的人。要成为有德有才的人,就必须养成良好的习惯,做文明的学生。祖国支持你们,父母养育你们,老师培育你们,大家应该怀揣一颗感恩的心,去完成祖国更加繁荣富强的神圣使命。
颂祖国教案篇2
活动目标:
1、观察画面,推测判断人物的心理状态,乐意用较连贯的语句在集体面前讲述画面内容。
2、初步理解作品内容,知道只有辛勤的付出才会有收获的道理。
3、通过语言表达和动作相结合的形式充分感受故事的童趣。
4、领会故事蕴含的'寓意和哲理。
5、引导幼儿在故事和游戏中学习,感悟生活。
活动准备:
自制图书
活动过程:
一、导入。
(出示农夫、树、兔子图片)提问:农夫、树和兔子之间发生了一件不可思议的事,可能是什么事呢?
过渡:到底发生了什么事?我们一起来看看!
二、理解故事,感受寓意。
(一)观察图片,分段理解
1、(第一天)提问:
(1)(图1)农夫在做什么?他心里可能在想些什么?
小结:锄地可真累呀!种田可真辛苦!
(2)(图2)你看到了什么?为什么兔子会撞到树上呢?农民看到了这只兔子,他是怎么想的?他会怎么做?
小结:农民白白捡了一只兔子,他特别高兴。
2、(第二天)(图3)提问:农民在做什么?他心里可能在想些什么?
小结:农夫照旧到地里干活,可是他再不像以往那么专心了。他干一会儿就朝草丛里瞄一瞄、听一听,希望再有一只兔子窜出来撞在树上。
3、(第三天)(图4)提问:这个人在干什么?他为什么不去种田?
小结:农夫再也没有心情种地了,坐在树旁,专门等待野兔子窜出来。
4、讨论:你觉得他会等到兔子吗?为什么?
(1)根据幼儿出现的情况分组讨论:a、能等到,b、等不到,双方说出自己的理由。
教师及时总结,突出重点:他坐在树桩旁等呀等终于等到了野兔、他坐在树桩旁等呀等最后还是没有等到野兔,他到底有没有等到野兔呢?我们继续往下看(播放课件)
(2)他等到了吗?为什么等不到呢?
(3)他没有等到野兔,反而怎么样了?
教师总结,重点突出:他坐在树桩旁边等呀等,庄稼也死了,人也瘦了,最后一只野兔也没有等到。“守株待兔”这个故事告诉我们不经过努力和辛勤劳动,是不会获得成功的。
三、完整欣赏,提升经验。
1、为什么农夫会成为大家的笑话?
2、你认为他应该怎么做呢?如果是你,你会怎么做?
活动反思:
?守株待兔》是一则寓言故事。课文通过种田人因一次偶然的机会得到一只撞死的兔子,他就放弃农活整天守着树桩等待撞死的兔子的事,生动形象、深入浅出地向幼儿介绍了“想不劳而获是不行的”这一比较深奥的道理。
颂祖国教案篇3
目标:
1.从同一时候各地气候的不同感知祖国真大。
2.感知诗歌的趣味性,学习用图标朗诵、记忆诗歌。
重点:
学习诗歌。
难点:
学习用图标朗诵、记忆诗歌。
准备:
1.课件《我们的祖国真大》,天气预报视频。
2.有观看天气预报的初步经验,布置好动态天气预报中的材料。
过程:
1.出示地图,引起幼儿兴趣
师:你们认识这是什么?
我们的地图像什么?
你觉得我们的祖国怎么样?
:我们在江苏只是地图上的一个很小的地方,我们的祖国真大啊!
2.播放天气预报视频,以播报天气预报的方式来朗诵诗歌
(1)师:你们看看这位阿姨在干什么呀?
我们一起来听一听她今天给我们播报了一段什么天气预报
(2)教师朗诵诗歌
3.幼儿学习诗歌
(1)回忆诗歌内容,教师逐一出示图标。
(2)教师完整朗诵诗歌
(3)幼儿看图标学习朗诵、记忆诗歌
4.通过提问让从幼儿同一时候各地气候的不同感知祖国真大
(1)师:我们都看过了天气预报,有没有发现全国各地的气候有什么不同?
为什么说我们的祖国真大呢?
我们的祖国真大,南方和北方在同一个时间温差那么大。作为人你们心里感觉怎么样?
(2)幼儿自由讨论、回答。
(3)教师:我们的'祖国很大,南方和北方在气候上有很大的差异。南方一年四季都很温暖,而在北方,现在就开始下雪了,很冷很
冷,因此在同一个时候我们的祖国会发生很多不同的事情。
5.游戏:动态天气预报
(1)幼儿自由分组,教师讲解游戏规则,让幼儿巩固诗歌内容。
(2)幼儿游戏,结束活动
颂祖国教案篇4
活动目标:
1、通过有熏染力的艺术活动使幼儿初步了解中国的历史,激发幼儿爱祖国的情感。
2、初步培养幼儿的艺术鉴赏能力。
观看影视活动
1、爱国主义题材影片《英雄小八路》。
2、观看后的集中谈话:
(1)、电影中有谁?主要讲了一件什么事?
(2)、电影中你喜欢谁?厌恶谁?为什么?
3、活动延伸:幼儿回家后,请父母将他们观看影片的感受记录下来。
观察:孩子们对战争影片都十分干兴趣,。当看到特务被逮住了,敌人被轰炸了,高兴得直拍手;当看到残酷的战争场面时,栩、怡、涵说:“老师,我看了想哭。”电影结束后,小朋友还围着老师问。可是,有许多孩子都把“解放军”说成“警察”。
分析:
让孩子从影片中了解战争,了解旧中国与新中国的对比,很感性,更能增强孩子的爱国、保卫祖国的情感。但由于这些毕竟是历史,且孩子接触得少,这也许就是孩子们将“解放军”老是说成“警察”的原因。
调整:
“什么是解放军?”“为什么叫解放军?”,这些问题在影片结束后,教师给予了解释。这也给教师一个启示:在看这种影片前应先给孩子简单介绍历史背景,这样理解起故事内容就更快了。
教师组织的活动
学唱歌曲《我爱家乡、我爱祖国》
准备:
认知区布置有关长江、黄河流域的风采和中国地图;活动前让幼儿看长江、黄河的录像。
指导:
1、出示中国地图,教师用显眼的色沿着长江、黄河的流程画出曲线,再让幼儿说一说看了长江、黄河的录像的感觉,使幼儿初步理解“长江源远流长、黄河奔腾万里”。
2、配上旋律,教师范唱歌曲。
3、幼儿按节奏跟念歌词,倾听旋律。
4、幼儿学唱。
观察:这是第一课时,且这首歌曲是三拍子,唱起来有一定难度,所以不容易掌握。暄、钧、栋还不能随三拍子的音乐打节奏。
家长助教活动
请王星贺的爷爷讲述红军的故事
出示红军长征线路图。红军的图片等,让幼儿欣赏。
简单讲述红军长征的经过。
红军长征的.时间?
为什么要长征?
长征有多远?
生动讲述长征中的小故事《金色的鱼钩》
提问:
(1)故事中有谁?
(2)故事告诉我们什么?能吃苦才能做大事;凡事要多为别人着想,先人后己。
观察:孩子们听得非常认真,教师也受益匪浅。许多孩子刚开始都幼稚地觉得当红军好玩,听了故事以后才了解到红军长征的艰苦。
颂祖国教案篇5
活动目标:
一、理解诗歌内容,感知祖国幅员的辽阔,初步理解祖国“真大”的含义。
二、感受诗歌优美的意境,萌发爱祖国的情感。
三、学习有表情地朗诵诗歌,提高大胆表达、表现的能力
活动准备:
一、知识经验准备:认识中国地图,请家长向幼儿介绍祖国各地同一时间的气候变化,理解、感受祖国的幅员辽阔。
二、课件
活动过程:
一、谈话导入,激发幼儿参与活动的兴趣
师:今天,老是带来了一张中国地图,关于它你都知道些什么?(鼓励幼儿大胆表达自己的看法)
二、多种方式欣赏诗歌(帮助幼儿自主感知理解诗歌内容,感受诗歌优美的意境)
1、老师运用播放课件、充满感情的朗诵的方法,让幼儿倾听并欣赏图片,引导幼儿带着问题多次欣赏诗歌,初步感受诗歌优美的意境
师提问:
听听看诗歌里说了什么?北方和南方有什么不同?不同地方的孩子在同一个时候都在干什么?他们在同一个时候干的事情一样吗?哪里不一样?
2、集体交流。师幼共同理解诗歌内容。你听到了什么?看到了什么?北方是谁的家?它是什么样的?南方是谁的家?它又是什么样的`?
三、多形式帮助幼儿学习诗歌
1、看图示幼儿自主朗诵诗歌(教师了解幼儿对诗歌内容的掌握情况)
2、讨论:为什么说东西南北中的孩子在同一个时候,有的滑雪、有的游泳、有的围着火炉吃西瓜?(进一步理解祖国“真大”的含义)
3、教师采用分组、分段等方式鼓励幼儿大胆、富有感情的朗诵诗歌。
四、活动结束:提出仿编诗歌的要求,引发幼儿的想象思维。
师:我么的祖国这么大,还有哪些不同?小朋友们回家好好想想,等下次我们一起也把它变成好听的诗歌。
活动反思:
今天上午我执教了大班语言活动——《我们的祖国真大》在课的开始,我就带领大家看了祖国风光的图片,孩子们都纷纷说出了自己的感受,感受到了"祖国真美""祖国真漂亮。"也感受到了南北方的四季特征,了解了南北方的气候差异,从而理解了儿歌的内容。同时我感到电脑带来的方便,自己可以根据孩子的活动情况适时播放图片。在观看南北方景色的时候,我就让孩子们看了好几遍,让幼儿充分感受南北方景色的差异。
我以游戏"我是小导游"的方式,和大家观看大屏幕上的中国地图,激发孩子的探索欲望。因为在诗歌中有一句是:啊,祖国妈妈,您的孩子在同一个时间里,有的滑雪,有的游泳,有的围着火炉吃西瓜的诗句。让孩子们在了解祖国人们在同一时间里的不同活动,从而激发孩子去探索世界上人们在同一时间里的不同活动,孩子们说出了很多其他国家的名字,积极性很高。
在整个活动的组织过程中,幼儿初步理解了中国的最南方、最北方的在地图上的位置,知道了南、北方的不同气候情况及人们的活动。儿歌的内容比较简炼,应该比较容易掌握,但在活动中,我发现幼儿的学习热情还不够高涨,可能有的提问设计不是太合理,导致幼儿回答问题出现针对性不够。有的儿歌的内容教师的解释不够到位,幼儿理解不够。例如:围着火炉吃西瓜——可以明确告诉孩子是祖国的哪里?为什么要围着火炉吃西瓜?在以后的区角活动中,可以利用"小舞台",继续鼓励幼儿朗诵表演儿歌,更好地理解儿歌的意思,达到有表情地朗诵。
颂祖国教案篇6
活动目标:
1、进一步熟悉5的分解组成,找出互补规律。
2、能进行合作性游戏,提高记忆力、注意力和思维能力。
3、发生热爱祖国的情感。
活动准备:
地毯20块每人一朵花(点子与数,2朵花有*)纸、笔各8件,地图一张黑板、粉笔数卡0—5
活动过程:
一、游戏"开花",找出5的组成
1、5人一组开花(根据花的颜色找出5的分解组成)。
2、讲述记录结果。
3、5的分合方法,得出互补规律。
二、游戏"找朋友"
1、两个点子合起来为5的,找一对好朋友。
2、两个数字合起来为5的,找一对好朋友。
三、游戏"打扮祖国妈妈"
1、按花色分两组坐好。
2、交待游戏玩法。
花插在地图的边线上,红花往上接,蓝花往下接,数字与数字、点子与点子相接,比比哪队快。
3、比出结果,看哪组地毯多。
四、游戏"猜数"
1、翻出6个数字(0—5)给幼儿看。
2、交代玩法,看数字记住其位,听清楚老师的问题。
3、幼儿游戏,教师出题,奖给幼儿一定的奖品。
五、得出竞赛结果,稍做。
颂祖国教案6篇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