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数与除法教案5篇

时间:
dopmitopy
分享
下载本文

教案应注重理论与实践的结合,以提升学生的综合能力,通过丰富的教学活动,优秀的教案能够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动手能力,好文汇小编今天就为您带来了分数与除法教案5篇,相信一定会对你有所帮助。

分数与除法教案5篇

分数与除法教案篇1

教学目标:

1、通过实例,使学生知道分数除法的意义与整数除法的意义是相同的,并使学生掌握分数除以整数的计算法则。

2、动手操作,通过直观认识使学生理解整数除以分数,引导学生正确地总结出计算法则,能运用法则正确地进行计算。

3、培养学生观察、比较、分析的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提高计算能力。

教学重点:

使学生理解算理,正确总结、应用计算法则。

教学难点:

使学生理解整数除以分数的算理。

教具准备: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旧知铺垫(课件出示)

1、复习整数除法的意义

(1)引导学生回忆整数除法的计算法则:已知两个因数的积与其中一个因数,求另一个因数的运算。

(2)根据已知的乘法算式:5×6=30,写出相关的两个除法算式。(30÷5=6,30÷6=5)

2、口算下面各题

×3 × ×

× ×6 ×

二、新知探究

(一)、教学例1

1、课件出示自学提纲:

(1)出示插图及乘法应用题,学生列式计算。

(2)学生把这道乘法应用题改编成两道除法应用题,并解答。

(3)将100克化成千克,300克化成千克,得出三道分数乘、除法算式。

2、学生自学后小组间交流

3、全班汇报:

100×3=300(克)

a、3盒水果糖重300克,每盒有多重? 300÷3=100(克)

b、300克水果糖,每盒100克,可以装几盒? 300÷100=3(盒)

×3= (千克) ÷3= (千克) ÷3=3(盒)

4、引导学生通过整数题组和分数题组的对照,小组讨论后得出:

分数除法的意义与整数除法相同,都是已知两个因数的积与其

中一个因数,求另个一个因数。都是乘法的逆运算。

(二)、巩固分数除法意义的练习:p28“做一做”

(三)、教学例2

(1)学生拿出课前准备好的纸,小组讨论操作,如何把这张纸的平均分成2份,并通过操作得出每份是这张纸的几分之几。

(2)小组汇报操作过程,得出:将一张纸的平均分成2份,每份是这张纸的。

(3)引导学生数形结合,对照不同的折法,说出两种不同的计算方法。

a、 ÷2= =,每份就是2个。

b、 ÷2= × =,每份就是的。

(4)如果把这张纸的平均分成3份呢?让学生从上面两种方法中选择一种进行计算,通过操作对比,让学生发现第二种方法适用的范围更广。

4、引导学生观察÷2和÷3两个算式,概括出分数除以整数的计算法则:分数除以整数,等于乘上这个整数的倒数。

三、当堂测评(课件出示)

1、计算

÷3 ÷3 ÷20 ÷5 ÷10 ÷6

2、解决问题

(1)、一辆货车2小时耗油10/3升,平均每小时耗油多少升?

(2)、正方形的周长是4/5米,它的边长是多少米?

学生独立完成。

教师讲评,小组间批阅。

四、课堂总结

1、今天我们学习了哪些内容?(分数除法的意义及分数除以整数的计算法则)

2、谁来把这两部分内容说一说?

教学后记

分数与除法教案篇2

教学目标:

1、通过教学, 使学生在理解分数除法意义及掌握分数乘法应用题解题思路的基础上,掌握已知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求这个数的稍复杂分数除法应用题的解题思路和方法,能比较熟练地解答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

2、通过教学,培养并提高学生的分析、判断、探索能力及初步的逻辑思维能力。

教学重点:

弄清单位1的量,会分析题中的数量关系。

教学难点:分析题中的数量关系。

教学过程:

一、复习

小红家买来一袋大米,重40千克,吃了 ,还剩多少千克?

1、指定一学生口述题目的条件和问题,其他学生画出线段图。

2、学生独立解答。

3、集体订正。提问学生说一说两种方法解题的过程。

4、小结:解答分数应用题的关键是找准单位1,如果单位1的具体数量是已知的,要求单位1的几分之几是多少,就可以根据分数乘法的意义,直接用乘法计算。

二、新授

1、教学补充例题:小红家买来一袋大米,吃了 ,还剩15千克。买来大米多少千克?

(1)吃了 是什么意思?应该把哪个数量看作单位1?

(2)引导学生理解题意,画出线段图。

(3)引导学生根据线段图,分析数量关系式:买来大米的重量-吃了的重量=剩下的重量

(4)指名列出方程。 解:设买来大米x千克。

x- x=15

2、教学例2

(1)出示例题,理解题意。

(2)比航模组多 是什么意思?引导学生说出:是把航模组的人数看作单位1,美术组少的人数占航模组的

(2)学生试画出线段图。

(3)根据线段图,结合题中的分率句,列出数量关系式:

航模小组人数+美术小组比航模小组多的.人数=美术小组人数

(4)根据等量关系式解答问题。 解:设航模小组有人。

+ =25

(1+ )=25

=25

=20

三、小结

1、今天我们学习的这两道应用题,它们有什么共同点?(今天我们学习的这两道应用题,题里的单位1都是未知的数量,都可以列方程来解,这样顺着题意列出方程思考起来比较方便。)

2、用方程解答稍复杂的分数应用题的关键是什么?(关键是找准单位1,再按照题意找出数量间的相等关系列出方程)

四、练习

练习十第4、12、14题。

分数与除法教案篇3

教学内容

复习分数除法的意义和计算

教材第46、第47页的内容。

教学目标

1.使学生进一步明确本单元的知识体系,加深对分数除法的意义和计算方法的理解。

2.熟练掌握分数除法的'计算法则,提高灵活解题的能力。

3.在整理知识体系的过程中,帮助学生掌握复习的方法。

重点难点

重点:概念和计算法则的整理。

难点:运用所学概念,灵活解决问题。

教具学具

练习题投影片。

教学过程

一、整理本单元的知识

1.课前布置作业,学生自己整理本单元的知识点。

2.展示学生的知识结构图。

二、复习分数除法的意义和计算法则

1.回忆。

分数除法可以分成几种情况,请你分别举例说说它们的意义和计算方法,小组讨论。

2.根据学生的汇报整理成下表。

三、课堂作业新设计

四、思维训练参考答案

分数与除法教案篇4

教学目标:

能力目标:

培养学生动手动脑能力,以及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知识目标:

提高分数除法的计算速度和正确率,并能正确的计算,解决实际问题。

情感目标:

培养学生愿意交流合作,喜欢数学的情操,感受数学来源于生活,体验成功的欢乐。

教学重点:解决实际问题。

教学策略:在小组间交流合作的基础上,提高计算能力和计算速度。

教学准备:小黑板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同学们,我们数学是从生活中得出的经验和结晶,又服务于生活,那么我们的分数除法能解决什么问题呢,这节课我们就学习分数出发的应用。

二、实施目标。

1、出示题目:

跳绳的小朋友有6人,是操场上参加活动总人数的'。操场上有多少人参加活动?

2、指名学生读题,并说出题目中分率的单位“1”的量是谁?知道不知道?

3、先让学生试着做一做。

4、交流作法。(根据学生做题情况导入方程的方法)

5、教师指导学生用方程的方法解题。对用其它方法解答的同学,只要合理进行表扬。

6、渗透用算术法解答此题。

7、教师:只要单位“1”的量不知道,可以用两种方法解答题目,一种是方程;一种是算数法。

三、巩固目标

1、试一试第一题。

指名学生读题,独立解答。针对学生做题情况,进行辅导后进生。

指导学生分清两问的不同,认清乘法和除法的区别。

2、试一试第二题。

独立解答,全班订正。

四、课堂,教师和学生自评。

解:设操场上有x人参加活动。

x×=6

x×÷=6÷

x=6×

x=27

分数与除法教案篇5

教学目标

使学生掌握分数除法和加、减法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能正确进行运算,并根据具体情况合理计算,提高学生四则计算的能力。

教学重难点

能正确进行运算,并根据具体情况合理计算,提高学生四则计算的能力。

教学准备

教学过程设计

教学内容

师生活动

备注

一、 复习引新

二、教学新课

三、课堂

四、作业

1、说说下面各题的运算顺序

8÷2+9÷318÷(12-3)

2、将上题中的数据改为分数,问运算顺序怎样?

3、问:分数除法和加、减法的混合运算顺序和整数除法和加、减法的混合运算顺序是否一样?

1、出示例1

让学生自己独立完成,一人上黑板,集体说解题顺序。

2、组织练习

做“练一练”第1题

3、教学例2

出示例2

问:先算什么,再算什么?

学生口答、老师边板书边提问。

指出:这道题在把除法改为乘法后,可以应用乘法分配律使计算简便。所以我们在混合运算时,每一步计算时,都要注意观察算式的特点,能用简便算法的一般用简便算法。

4、组织练习

做“练一练”第2题

问:应用了什么定律,要怎样计算?

指出:在除法转化成乘法后,要注意有一些题可以用乘法的运算定律使计算简便。

这节课学习了分数除法和加、减法的混合运算。谁来说一说它的运算顺序怎样?运算时要注意什么?

练习十一第1~3题的第一行,第4、5题

课后感受

本节课的重点放在简便运算上,基本上同学们还是掌握的不错。

分数与除法教案5篇相关文章:

10的分解与组成教案推荐5篇

认识圆形与半圆形教案5篇

传染病与预防教案精选5篇

9的分解与组成大班教案5篇

234的分解与组成教案5篇

7的分解与组成幼儿园教案5篇

二元一次方程与一次函数的教案5篇

综合与实践教案7篇

蚂蚁与西瓜的教案优质8篇

品德与生活小学教案7篇

分数与除法教案5篇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文档为doc格式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
11986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