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着手写调查报告之前,我们要对调查情况进行全面的回顾,为了及时记录下我们在调查中的所见所闻,写调查报告是最直接的方式,下面是好文汇小编为您分享的绿色校园调查报告6篇,感谢您的参阅。
绿色校园调查报告篇1
提高学生现代文明素质和环境意识,普及环境科学知识,发挥绿色环境熏陶人、教育人的作用,使学生自觉养成热爱环境、保护环境的绿色行为是广大教育工作者责无旁贷的责任。开展环境教育,创建绿色学校,培养全校师生的环保素养,是一种契机,也是一种希望,它能有效地促进我校的校风、校容、校貌的转变,是我校师生的一致愿望。
本学期,在培养学生环保观念,创建绿色学校方面,我们学校脚踏实地的做了大量卓有成效的工作,并且取得了显著的成绩。
一、加强领导,建章立制,落实责任
保持生态环境是利国利民的一件大事,环境保护是我国的基本国策之一。由此,我校领导高度重视环境教育工作,建立了创建“绿色学校”领导小组,制定了具体的工作计划和实施方案,把环保教育纳入全校整体工作中,根据省"绿色学校"标准把创建工作总体规划,学科教育渗透,主题教育和社会实践活动,校园环境建设,宣传活动等工作,具体落实到各部门。制定了系列目标明确,内容清晰的文件、制度,并做到责任落实,工作有计划步骤,互相配合,井然有序,取得了明显的阶段性成果。
二、精心设计,让“创绿”工作蕴涵在各种实践活动之中
(一)我们采取了让学生自己教育的原则,召开以环保教育为内容的主题班队会,让学生讨论怎样去做保护环境的“卫士”。
(二)召开“我们共同的家园”队会,在月日组织开展“环保”绘画、小报、演讲比赛,“我为环保献一计”等活动。还利用学校广播,板报宣传主题内容,举行书画展和环保手抄报比赛;
(三)各班级设立"绿化角",在自己分到绿化点上进行养护、盆景装点。
(四)在学校倡导下开展“弯弯腰、伸伸手,校园因我而美丽”的“丢一捡三”活动,师生们养成好习惯,学校环境保持整洁有序。
(五)组织队员们利用节假日,走出校门,走入社会,擦洗街道护栏,清扫卫生死角,浇浇路边的花草树木,做好保护花草的宣传牌,给花草当保镖;向社会人士发出环保倡议书,使人人行动起来,保护环境卫生。
(六)发动学生,利用废品搞小发明、小制作,培养动手能力和创新能力。分类收集垃圾,变废为宝。
三、环保教育与课堂教学相结合
学校要求各学科发挥课堂教学的主渠道作用,寓环境教育于课堂教学之中,在课堂上教学中见缝插针,有意识地进行环境教育渗透,加强对学生进行节水、植树、防污染等环境教育。在课外,团队组织有计划地对环境教育工作进行研讨,学校把环保渗透作为教研组评优的指标之一,要求教师每学期针对学科特点写出环保渗透论文,使师生满怀激情地用心用笔去谈环保这个人类永恒的话题。
四、加强环保行为教育,提倡绿色生活时尚
环保是一场绿色变革,环保是一种自然回归,环保更是一种生活时尚。学校把绿色环保教育与学生的日常行为要求结合起来,如教育学生在家中种花种草绿化家园,水的重复利用节约水资源,回收废纸,多使用再生纸,拒用一次性餐具,建议妈妈用无磷洗衣粉等等。在校园,教育学生争当绿色卫士,课间不追赶打闹,减少噪音。爱护学校一草一木,文明礼貌,也是一种绿色行为。为创造良好的班风校风,为创建绿色学校营造良好的氛围。课堂有机渗透,活动丰富多彩,使学生所接受的环境教育,从表层开始深入到了内心,再转化为自觉的行为。
五、设想
(一)邀请有关环保专家到校讲座,为大家讲解相关知识。
(二)寒暑假通过学生社会实践活动进行相关调查收集。
(三)多让学生参加各种环保实践活动,进一步激发兴趣,提高环保意识。
“一份耕耘,一份收获”一年来,我校在创建“绿色学校”活动中花了大气力,下了大功夫,相应地获得了可喜的收获。学生的各种能力得到了培养,环保意识大大加强,他们的素质也得到了全面提高。
绿色校园调查报告篇2
在学校的建设和教育中我们充分重视环境保护,强化环境教育,并将环境教育工作作为提高学生整体素质的一项重要工作来抓,积极倡导环境教育,多渠道挖掘教育资源,始终把环境建设、德育工作与教学工作纳入同步发展的轨道,并在创建绿色学校的活动中创造性地做了一系列工作,并且取得了显著的成绩。
一、加强组织建设,规范环境教育管理
我校自开展绿色学校创建以来,学校成立了以校长赵秀娟为组长、副校长高春鹏、赵旺、王瑞玲为副组长,组员由各职能处室负责人及年级组长组成的创建绿色学校领导小组。并将创建绿色学校工作列入学校工作的主要议事日程,列入学校、少先队、教导处、总务处、各教研组、班主任的学期工作计划。领导小组定期召开会议,进行专题学习讨论,研究创建工作。明确领导小组成员工作任务,强化职责。由少先队负责组织开展环保教育的各项活动,学校总务处全面负责校园绿化和日常的维护,教导处负责环保教育在教学及教科研工作中的有机渗透,领导小组定期检查指导。本着可持续发展的思想,领导小组积极鼓励师生员工参与学校规划,共同制定校园环境和发展的各项措施,使环境教育与学校各部门教育教学活动有机结合,走上科学化、规范化、制度化的道路。
二、加强环境教育,规范管理中渗透绿色理念
我校创建绿色学校以提高学生整体素质为宗旨,以学科教学为主阵地,发挥德育活动的整体功能,与科技活动相结合,拓展环境教育途径,引导和鼓励师生积极参与实践活动,以实际行动保护环境。
1、注重校园环境建设,以建设促环保
(1)打造精品校园,融铸绿色和谐理念
20xx年学校投入了大量资金加强校园园林化建设,对学校建筑布局以及校园绿化、美化方面进行了精心的部署和细致的规划。在扩大绿化建设面积的同时,我们也非常注重人文环境的建设,环境保护的相关标语在楼道、梯间随处可见,于无声处规范学生言行,净化学生心灵。
(2)重视养成教育,净化学校环境
我校把环境教育与学生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教育结合起来,培养学生良好的环境习惯。在学校走廊、厕所、水槽等用水区域张贴了节水标语,并坚持对学生进行节水教育;培训了班级节电小标兵,时时注重对班级、校园用电情况的监督,总务处不定期对班级、办公室用电情况进行检查,使我校用水用电情况良好。注意垃圾的处理、回收,垃圾分类存放,使校园内没有残留垃圾。各班包干卫生区划分明确,职责落实,打扫及时,使学校环境优美、整洁卫生,厕所无异味,无残留粪便。
在文明礼仪活动期间,学校少先队向全校师生发出了少扔一片纸屑,净化一次心灵的倡议书;开展弯弯腰,净校园活动,加强了学生的保洁意识;发动学生积极开展了废电池回收活动……
2、内外双修,家校联合、辐射社会
我校在绿色学校创建活动中,以创新意识、创造能力的培养为核心,通过课堂教学,研究性课程学习,养成教育,美化校园和社会实践等多种形式,实现环境教育渗透。我们将相关学科渗透、第二课堂活动双管齐下,构建学校环境教育网络,优化教育环境。
(1)发挥学科教学主阵地作用,创建绿色课堂
我校充分发挥学科优势,在各科课堂教育教学中有机渗透环境教育,遵循学生的年龄心理特点和文化知识水平相结合的原则。要求品德与生活、品德与社会、语文、数学、英语、美术、科学等学科的科任老师在具体教学中渗透环境教育内容,内容正确,结合贴切,学生积极性高,教育成果显著。在全国首届中小学生漫画大赛中,我校同学的环保题材漫画获得一等奖的第一名;老师所执教的深刻挖掘了环境保护对人的影响,深受专家的好评,获省级优质课一等奖。发动小队队员,利用废品搞小发明、小制作,培养队员动手能力和创新能力。我校张丽娜老师指导学生制作的变变变-玩具小车驱动能源改造获得唐山市科技创新大赛三等奖。我们还在每班成立环保小队,分类收集垃圾,把卖废品所得的钱捐赠给身边的有困难的小朋友,培养队员的爱心,起到一举两得的效果。
我们还在学校网站上开辟绿色学校专栏,宣传绿色环保的有关知识,及时反映学校创建工作的最新情况,接受师生的有关建议。
(2)走出校门,家校联动,服务社区
20xx年以来,学校利用地球日、水日、植树节世界环境日等积极组织环保宣传员开展广泛的环境宣传活动,定期到社区宣传国家环境保护的方针、政策和法律法规,并专门制作环保宣传版报。积极参与创建文明城市活动,积极参加社区环境保护活动,经常参加清扫社区一条街活动,参加社会环保公益活动,取得了良好的社会效益。
绿色校园调查报告篇3
创建“绿色校园”活动是落实科学教育发展观,构建和谐教育的迫切需要,是落实“和谐队伍、快乐工作”的新教育理念的具体体现。按照上级文件精神,结合学校实际,确立了以“绿色环保、绿色家园、绿色文明”为主题的绿色教育。创绿工作任重道远,我校全体师生力排众难,团结一致,在创绿领导小组的正确领导下,各条战线深入有效地开展了一系列的活动,取得一系列可喜的成绩,现总结如下:
一、健全机构,构建体系,实施网络化管理
学校成立由校长担任组长,班子成员为副组长,各班班主任为成员的绿色校园创建领导小组,实施“一把手”工程,力图形成多角度、多侧面的绿色校园管理体系,确保创建工作得以抓实、抓细、抓出成效。
二、营造氛围,优化环境,创建绿色校园文化。
1、绿化建设。学校占地面积达14000平方米,绿化面积就达10000平方米。校园内外,绿树成阴,芳草似毯,随着季节的变化,各种时令的花草给美丽的校园锦上添花,为孩子们创造了一个舒适优美的学习环境。
2、美化建设。学校以高标准、高起点的理念,对校园绿色工程进行规划和设计。纵观全校环境建设,的确处处体现其人文性,处处给人以美的享受。美的环境激发了全校师生对学校,对生活的热爱之情,掀起了我们积极工作,努力学习的热潮,全校上下一片欣欣向荣。
3、净化校园。为了维护优雅的校园环境,学校还制定了一整套的卫生管理制度,实施网络化管理。把全校划分为若干片卫生公共区,任务落实到班,责任落实到人。20xx年,学校又开展美化校园环境的“八无”活动,即墙上无污迹,地上无垃圾,课桌无刻痕,公物无损坏,言语无脏话,穿着无奇装,水电无浪费,同学无打骂。少先队大队部还针对教室、包干区、及个人卫生、行为习惯、仪表等内容组织大队委员每日进行“五项常规检查评比”,并且每周颁发流动红旗。总务处负责组织好灭蚊、灭蝇、灭鼠和防病各项工作,做到校舍净化,无卫生死角,厕所无臭味,食堂符合卫生要求,餐具每餐高温消毒,以保证教工、学生的身心健康。通过活动开展,强化了广大师生爱护环境、珍惜资源的意识,有效地促进学校师生文明素质的提高。
4、教育设施建设。为了进一步营造创建绿色学校,强化绿色教育的氛围,学校十分注重校内绿色教育设施设备的建设,以丰富和拓宽学校绿色教育宣传途径和形式。各功能室设施由专人负责,职责明确,管理到位。
三、绿色课程,绿色评价,保障绿色教育的深入开展。
课堂教学是对学生进行各种教育的主渠道,也是绿色教育的主渠道。因此我们坚持以立足课堂、了解知识、增强意识、提高实效为指导思想,在不增加课时,不增加学生负担,不影响正常教学的情况下,针对小学生求知欲,好奇心强的特点,积极实施绿色教育教学。
1、学科课程渗透。立足主渠道,注重各学科中绿色教育的内容和知识的渗透。丰富学生环保知识,培养学生的环保意识,激发学生爱护家园的情感。各任课教师根据学科渗透目标和要求,进行有机的学科环境教育渗透,全方位地提高了学生的环保意识,加强了学生的环保行为,大大增强了绿色教育的力度。
2、综合劳动实践活动课程支撑。我校综合劳动实践活动课与班队课相结合,与课外活动相结合,与学科教育相结合,在老师的精心安排下,定期活动,定期展示。活动课形式多样,内容丰富,寓教于乐,寓教于玩,激发学生热爱生活,保护环境的热情。
四、创意活动,倡导实践,为创绿更添精彩。
“关注环境问题,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共处”。为了提高学生的环境意识,学校通过形式多样的课外实践活动,引导学生观察、思考、归纳和总结,通过动手做、用眼看,加深对环境的认识和了解,从而增强学生保护和改善生态环境的意识。
一是突出视听功能,加强宣传,营造环保氛围。
学校把环境宣传作为环境教育的切入点,不断为环境教育营造浓郁的氛围,如在校园内设置环保宣传标语,班级进行环保板报竞赛,在教学楼走廊、墙壁张贴有关环境教育的宣传材料。学校还利用广播,通过感染力较强的直观的听觉效果,引起学生对环境保护的共鸣。
二是利用升旗仪式、主题班会,开展环保知识教育。
学校把环境教育当成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每周一升旗仪式国旗讲话中,加入“保护环境,从我做起”,“人类只有一个地球”等内容,使环境教育渗透到国旗教育中,提高了师生的环境意识。
三是结合重大纪念日,积极组织开展专题活动。
结合植树节,开展植树护绿,美化绿化校园。每年3月12日,学校充分利用植树节到来之际,积极开展“我为江小添点绿”活动,在校园内举行大规模的植树活动;6月5日世界环境日,组织学生观看录像,了解身边环境状况……学校都配合有关主题,利用黑板报、广播进行宣传。通过争创绿色学校、开展环境教育的实践与探索,全校教职工已形成一致共识:开展环境教育是时代赋予我们的任务,是教育工作应尽的职责。而创建绿色学校与提高办校质量,与素质教育相结合,是学校教育理念上的进步,在环保活动中,培养学生学会做人,学会求知,学会劳动,学会生活,为获得终身的学习能力,创造能力以及生存与发展能力打下良好的基础。我们的绿色学校创建工作将是一项长期的,艰巨的,但是充满希望的工程,在全校师生的共同努力下,我们一定能将绿色教育推动得更深,更广,更远。
绿色校园调查报告篇4
一、调查背景与目的
高校是高层次文化教育基地,是国家培养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高级专门人才的摇篮,是促进社会进步的中坚力量之源。教育家夸美纽斯曾说:"校园应当安排得美观,成为一个快意的场合,对学生富有吸引力的地方"。可见,营造一个优美、舒适的绿色校园环境不仅有利于广大师生的身心健康,更有利于人才的培养。校园环境不仅为学习及学术活动提供良好的物质条件,更重要的是为塑造学生素质提供一个好的场所。校园环境的优化有利于改善和提高教学质量,有益于学生的身心健康,陶冶情操,增强保护环境,爱护环境的意识。搞好校园的绿化美化,不断提高绿化质量和植物景观艺术水平,重塑校园人文景观和自然和谐的生态景观,创造一个以人为本、宁静优美的自然生态空间,才可为师生员工创造一种归属感、安全感、舒适感。
山东建筑大学主校区风景优美,占地面积大。但其绿化不完善是校园环境最突出的问题。所以我对山东建筑大学的园林环境进行了调查分析。
二、调查对象与方法
根据我校的实际情况,在学校大一至大四全体学生中以问卷调查的方式作了调查,涉及学校环境建设、师生文明习惯、学科渗透、师生环保意识等几个方面。虽然调查范围有限,内容有限,学生回答可持续发展的理念,包括环境友好,资源节约的理念。涉及到环境友好型社会、资源节约型社会应该如何构建等等内容的这一类针对性的课程的建设和修订,属于公共课的开设。另外是如何在现有的课程体系上体现绿色这一基本概念,比如如何在商学院、经济学院、化学学院关于新材料开发的课程里,把绿色的概念纳入到教学的各个环节中,而不仅仅是课程的修订和修改。把绿色的理念贯彻到相关学科的教学过程中来。”而今,绿色学校已成为学校进行素质教育的重要载体,评价学生的也不只是分数这一个尺度,我们的社会需要的是全面发展,综合素质高的健康人才。同时开展社团的绿色活动,社团活动是山建的特色之一,社团的绿色活动也是山建绿色校园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调查我们了解到我们学校社团均开展了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活动。与绿色有关的社团和组织等,都开展过一些很有影响力的活动可见无论社团数量和举办活动的质量都是不错的。但是社团在如何扩大其知名度并举办有影响力的系列活动、精品活动,甚至将活动推向其他高校、推向校外等问题上还需要进一步的努力。
很多学校表示缺乏资金是绿色学校创建过程的一个主要困难。开展绿色学校创建活动,资金固然非常重要,但没有钱也不是就不能开展环境教育,不能创建绿色学校,很多贫困山区的学校也在积极的开展绿色学校的创建活动,并且成果显著。因此我们更应该尽我们的力量把绿色学校创建工作做好,通过学校带动家庭、带动社区、带动社会,让更多的人了解环境保护、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性,让更多的人来支持我们。不断改进、持续发展的理念是绿色学校的精髓,希望在校园管理方面:
1.加强管理,可以将学校的绿化地的管理与日常维护的责任分配到班级、个人。
2.学校的管理人员必须认真履行自身职责,切实完善校园的绿化管理。
在班级与个人方面:
1.班级应该加强宣传绿化的保护知识,多注意宣传相关方面事宜,并积极参与维护校园的绿化与管理。
2.个人应该提高自身的绿化保护意识,从自身做起,从身边的小事做起,保护校园的绿化环境。
总结
根据以上调研情况,结合具体实际,对山东建筑大学绿色校园建设提出以下几个方面的可行性建议:
第一,挖掘教学资源,完善绿色校园课程体系。通过开设全校性的环境类必修课来推动学生环境意识的提高;开设实验类环境课程,让同学们在切身感受校园环境现状的同时为校园积累环境数据;开展网络教学课堂,利用网络进行环境课程的教学。
第二,引领校园文化,构建绿色校园第二课堂。从理论调研、志愿服务、学术科创、就业引导、社团活动、宣传传播等几方面同时入手,全面构建山东建筑大学绿色校园第二课堂,将第一课堂和第二课堂紧密结合,共同创造文明的绿色校园文化。
绿色校园调查报告篇5
创建绿色校园活动总结收获如下:
一、基本概况
中心小学创建于20xx年,现有个教学班,学生人,教职工人,校园面积平方米,建筑面积平方米,绿化面积平方米,绿化覆盖率达以上。学校环境幽雅、林木葱翠、花团锦簇、四季常青,是首屈一指的花园式绿色学校。曾荣获市文明单位、市“规范化学校”、市级“文明示范学校”、市工会工作单位,市少先队工作红旗单位,市先进教研室等荣誉称号。
二、创建过程和成果
(一)统一认识,建立和完善教育体系。
学校领导以深刻长远的理念,充分认识到创建绿色学校的重要意义。坚持以面向可持续发展的环境教育的思想为指导,构筑起以学校为主导,学生为主体,课堂和社会为载体,学校和环保部门共同参与的学校环境教育体制。成立了由校长胡文江任组长,各处室负责人和年级组长为成员的创建绿色学校活动领导小组,坚持以绿色观念等节日中进行种植。由于有科学规划,有每年持续植树和有效的管理,我校的绿化工作取得显著成效。学校把校园划分成若干区域,由各班专门负责净化并进行检查评比。每周一小结,每月一总结,每学期一次总评比,把环境教育和爱护校园列入评选文明班级的重要条件。做好灭蚊、灭蝇、灭鼠和防病各项工作。做到校舍净化,无卫生死角,厕所无异味,食堂符合卫生要求,餐具每餐高温消毒,保证教工、学生的身心健康。
(二)投身社会大课堂,环境体验教育效果突出。
我校通过以生活为中心,以解决问题为导向,采用多种环境实践的课外、校外及社区活动促进学生环境道德和环保行为的养成。每年月日植树节、月日的世界地球日、月日的世界环境日以及世界人口日、世界粮食日组织学生参加爱护环境,从我做起等活动;通过讲座、诗歌朗诵、知识竞赛、征文比赛、绘画比赛、演讲辩论、科技活动等丰富学生的环境科学知识和环境法律知识;引导学生积极参与植绿护绿、垃圾分类、废电池回收、爱鸟护鸟、绿色消费、对周边环境进行监督等一些力所能及的保护环境的行动;鼓励学生撰写环境论文、调查报告进行环保方面的小发明、小设计,鼓励学生参加各种环保知识科普小制作竞赛,在市县级比赛中均获得骄人的成绩。培养了青少年的创新精神、实践能力。学校还经常组织学生参加社区开展的环境保护活动,通过不同方式向群众宣传环保知识,进一步增强了环保意识,培养了热爱大自然,保护环境的高尚情操,同时也用自己的模范行为否定并批判了污染环境、破环生态的不文明行为,促进全社会都来保护我们的生存环境。
三、成果和体会
绿色学校的创建,不仅培养了孩子们的环境意识,提高了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使学校找到了素质教育的突破口。在实施环境教育,创建绿色学校的活动中,广大师生从身边做起、从自己做起、从小事做起,培养学生爱绿、护绿、育绿的意识。学校通过养成教育和环境教育,校园更绿、更美了。学生养成了自觉保护环境的良好习惯。学校花草树木郁郁葱葱;道路、运动场、教室地面洁净无纸屑杂物;宣传栏、牌匾设计新颖内容生动、醒目;草地、花圃有维护栏、花草树木有知识简介牌;公共场所摆放鲜花;学生不吸烟、不乱扔杂物、不随地吐痰;爱护花草,不乱折乱踏;不高声喧哗,不干扰他人学习;做到了地面无纸屑、门窗无乱画、墙壁无鞋印、桌面无乱摆、室内无高声、人人衣冠整、个个讲卫生的要求。环境教育和环境保护活动的开展,使德育、美育自然融为一体,开拓了学生的视野,扩大了知识面;陶冶了学生情操,激发了他们爱绿、爱美的高尚志趣;使学生自觉爱护校园的一草一木爱学校、爱动物、爱大自然,培养其纯洁的爱心。学校还经常组织学生参加社区开展的环境保护活动,通过不同方式向群众宣传环保知识,节约水电、节约用纸,美化、绿化、净化校园。在这些活动中全体学生不怕脏、不怕累,认真仔细地清除垃圾、清污、除尘,进一步增强了环保意识,培养了热爱大自然,保护环境的高尚情操;同时也用自己的模范行为否定并批判了污染环境、破环生态的不文明行为。
绿色校园调查报告篇6
一、充分准备
活动前期,我们通过班级团支部会议确定了此次活动主题,大家踊跃发言,为此次党日活动建言献策,详细讨论了活动中的一些细节问题,使我们对此次党日活动进行了更加周密部署,为活动取得成功奠定了良好的基础。确定主题后,我们对各个主要负责人进行了任务分配,保证活动进行时有条不紊。
二、积极奉献
在集合分发志愿者服装时大家的积极性异常高涨,乘着愉悦的心情我们一行来到了教学楼前,大家按照事先分好的小组集结完毕,分配好任务后便开始行动了。鲜艳的红色志愿者服在教学楼之间形成了一道亮丽的风景线,志愿者们来回穿梭在各个教室中,学院的教学自习环境正在不断改善。
三、获得成功
1、大家的活动积极性很高,发扬了党员奉献的精神,达到了活动应得的效果。
2、活动前分工名明确,大家团队合作,相互配合,有效的提高了办事效率。
3、在活动中我们还得到了许多在教室自习的`同学的好评与鼓励,有些同学甚至加入到我们的队伍中来,共同清扫教室。
4、活动后,由各小组长和组织者一起进行了打扫情况检查。保证了清理的质量
5、大家回去后都对此次活动进行了自我小结,认为在此次活动中劳动、奉献并快乐着。
四、总结宣传
1、活动前,大家合影留念,活动后进行了活动成果大比拼,最后大家把清理出来的垃圾统一处理到学院的垃圾收容所。
2、在活动中,我们红色的志愿者服构成的亮丽风景线吸引了广大师生的注意到起到了很好的宣传效果
3、将活动内容制作成照片展和海报展在学校里展出。
4、在学校网站上进行宣传,号召广大党员和积极分子不断发扬无私奉献精神。
5、在食堂前拉出“美化校园,党员先行”的横幅,进行签名活动。
五、活动意义
此次“美化校园,党员先行”的活动虽然规模不大,但意义非常。在此建党成立xx周年之际,进行这样一个用实际行动号召广大党员和积极分子发扬党员积极奉献精神,同时又能美化校园环境的主题当日活动,不论是对于学院的党建工作,还是我们班级内部建设以及个人发展建设都具有很好的促进作用。让我们用心去发扬无私奉献精神,用实际行动来证明党员的模范先锋作用,为学院的党团建设不断添砖加瓦。
绿色校园调查报告6篇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