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案是能够体现教师的教学能力的,一定要认真对待,教师撰写教案是为了更好地规划学生的学习过程,提高教育效果,好文汇小编今天就为您带来了美术课教案模板参考5篇,相信一定会对你有所帮助。
美术课教案模板篇1
课型:造型·表现 、欣赏·评述
课时:1课时
一、学情分析:
授课对象为小学四年级学生,美术基础也比较好,能够在教师的引导下认识和发现线条的曲直在视觉反应上产生的静止和流动的感觉,并且能够运用粗细不同的、不同颜色的线条来表达情感。
二、教材分析:
本课是小学美术教材人教版四年级上册第二课。属于造型·表现 、欣赏·评述学习领域。是运用多种材料和手段,体验造型乐趣,表达情感和思想的学习领域。使学生通过看看、画画、做做等方法表现所见所闻、所感所想的事物,激发丰富的想像力与创造愿望。
三、教学目标:
1、通过欣赏、观察、体验、对比、讨论等方法知道曲线与直线分别能够表示动与静的感受,并能够说出自己对直线与曲线的独特理解并进行有趣的创造,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和创新能力,提高观察力、表现力以及创新再造能力。
2、能用曲线或直线进行主题创作。
四、教学重点、难点:
理解美术学科的线:直线与曲线、绘画中线条的运用。
五、教学准备:
课件、实物道具、各种画笔、颜料、纸张。
教学过程:
自我介绍:
同学们,大家好!这节课我将带着你们走入奇妙的“线”的世界。今天我还带来了几位线宝宝,现在就让它们出来跟你们打个招呼吧!
一、创设情境:
1、师:现在先让我们看看这些线都分别叫什么名字吧!
设计意图:复习以前学过的线,直线、弧线、波浪线、折线
2、游戏:(下面让我们先来做个冰与水的游戏)
a、游戏说明:假如我们每一位同学都是一潭清澈的湖水,老师的音乐响起你们的身体如湖水般随风荡漾,老师的琴声嘎然而止,湖面结冰了,身体要随着冻结,然后音乐响起,冰裂开了,春天来了,冰又融化成水。(学生游戏)现听音乐,在大脑里用线条记录你身体的动作,琴声停止后请同学说一说
小结:人运动时会产生不同的线条。如:老师的琴声响起你们的身体如湖水般随风荡漾产生的波浪线、老师的琴声嘎然而止,湖面结冰产生的直线和冰裂开产生的折线
b、问,这三种线当中,哪种是表示静止的,哪种是表示运动的?
3、全班交流教师归纳:
平直的线如:冻结的.冰面、门框、墙角线还有马路等会给人以静止、稳定的感觉。如果我们表现静止的感觉就可以多用这样的线条。而各种曲线或让人感觉流畅或让人感觉激烈,适合用来表现各种动的感觉。那么今天我们就一起来研究一下线条的动与静。(板书:线条的动与静)
二、积累资料,感受新知:(先让我们欣赏几组图片:)
1、欣赏中国古代及中外现代建筑,让学生了解建筑中直线条的运用:(分别播放古代建筑课件和播放现代建筑课件)说说这些建筑都运用了什么线?(指名说)师总结:平行的线条,会使人联想到平直的地平线,有静止的感觉。
设计意图:让学生了解建筑中直线条的运用
板书:平直的线条——静止
2、问:生活中还有那些具有挺拔直线的物体?直线还能表现那些物体?怎样表现?(指名说,并用简单的线条画一画)
师总结(根据学生回答情况总结,如果学生答不出来可以做相应的提示,如:公路、高压线铁塔、路灯、长江大桥等)并指导学生用直线表现简单的物体。(根据学生作品简单评价)
3、老师今天还给同学们带了很多漂亮的图片,同学们想不想欣赏一下?(播放课件:烟花、海浪)如果让同学们用线条来表现这些画面,你将如何表现?
设计意图:通过刚才的活动,体会生活中的线条运用广泛且丰富多彩,艺术大师们也恰恰利
用了它的丰富多彩创作了不朽之作
4、欣赏大师作品:(播放课件并逐一作简单的介绍)
师:荷兰画家蒙得里安《红黄蓝格子》造型简洁,用平面、直线、矩形表现出规矩与自由之间的平衡;吴冠中《山水人家》用曲、直不同的线表现出村落静谧且充满生机;国家游泳馆――水立方,以不失中国传统的方形壁与梦幻般的水泡形成了鲜明的静、动对比;法国著名的埃菲尔铁塔也用曲、直不同的线表现了塔身的稳定与高度;敦煌的飞天壁画、城市中标志性的雕塑作品、民间剪纸作品及节日里舞龙的欢腾又给了我们极强的动感。
设计意图:让学生体会艺术家们用多样变化的动感线条和富有节奏、充满强烈的韵律感的艺术手法表现画家们丰富的思想内涵。
师总结:通过刚才的欣赏,我们了解到弯曲的线条,会使人联想到蜿蜒的河流,有流动的感觉。
板书:弯曲的线条——流动
5、师:线有曲、直之分,其实音乐也有舒缓和欢快的区别,让我们听听下面的音乐,你能用你刚才认识的线把音乐的节奏表现出来吗?歌曲《小桥流水》,《小竹桥》学生用线表现)
三、学生创作,教师指导
A、请同学们选用平行或弯曲的线条表现静止或流动的感觉的作品。
可用绘画(多样的绘画工具)、剪贴、剪贴添画等作业形式进行表现。
B、教师做简要示范。
学生绘画,课件循环播放图片。同时启发有困难的同学,展示、鼓励有创意的作品。
设计意图:给学生一个更广阔的创作空间,开拓学生思维,取长补短,相互借鉴,使学生体会成功的快乐并促使学生形成“可持续发展”的学习能力。
四、作品展示:
1、学生自评、互评
2、教师展示评价
设计意图:评价主要是为了促进学生的发展,最终目的是学生在评价后有所收获,美国心理学家威廉·詹姆士指出:“人类本质中最殷切的需求是渴望被肯定”,因此我采用互评的评价方式来肯定学生。并再次锻炼了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
五、思维拓展:生活中有很多以线造型表现的事物,比如现代越来越多的建筑采用曲线设计,给人以流动、延伸的感觉,例如:鸟巢、悉尼歌剧院、流线型跑车、甚至我们家里用的窗帘、床单和衣服上的图案也都用到了奇妙的“线宝宝”,只要我们善于用眼睛发现美,艺术尽在我们身边!
六、收拾与整理
作业完成后,应督促学生收拾工具和材料,先回收可再利用的材料,再整理桌面,保持教室环境的卫生和整洁。
设计意图:培养学生良好的行为习惯。
板书设计:
2。线条的动与静
平直的线条——静止
弯曲的线条——流动
美术课教案模板篇2
【活动目标】
1、鼓励幼儿尝试用刷子进行涂鸦,体验不同绘画工具带来的乐趣。(重点)
2、认识红色、黄色、绿色、蓝色、紫色,在活动中,自由选择喜欢的颜色进行涂鸦,感受色彩的丰富。
3、乐于参与绘画活动,并能在老师的提醒下收放自己的学习用具。
【活动准备】
1、音乐《小刷子的`舞蹈》。
2、各种造型的道具。
【活动难点】
自由选择喜欢的颜色进行涂鸦,更换颜色时注意把小刷子放回原处。
【活动过程】
(一)认识小刷子,请幼儿看一看摸一摸探索小刷子的使用方法。
1、今天我给小朋友们带来一位新朋友,它的名字叫——小刷子,小朋友们问:小刷子好!
2、请你们看一看摸一摸和小刷子做个好朋友吧。
3、如果让小刷子在图画纸上跳个舞,你们想一想它会怎么跳呀?
4、幼儿讨论小刷子的舞蹈。
5、教师总结,在音乐中带领幼儿巩固小刷子在图画纸上跳舞的方法。
(二)以商店货物奇缺需要帮助的形式,提出今天的任务。
1、以和商店叔叔来电话的形式引起幼儿兴趣,明确任务。
商店里的商品都卖完了,叔叔想请我们班的小朋友和小刷子一起帮帮忙,给这些小衣服、小包包涂上漂亮的颜色。
2、认识颜色,讨论:涂色的过程中如果需要换颜色应该怎么办?
小朋友们需要更换颜色时注意把小刷子放回自己的家。
(三)请幼儿选择自己喜欢的造型进行涂鸦,教师巡回指导。
1、请完成涂鸦的小朋友把刷子放在指定的小水桶内。
2、请小朋友们和老师一起欣赏大家的作品。
欣赏的时候请小朋友们自己或大家说一说自己的作品。
(四)以叔叔邀请参加模特比赛的形式展示作品。
请小朋友们穿上自己制作的小衣服,一起来当模特吧。请大家欣赏。
(五)活动结束。
美术课教案模板篇3
活动目标:
1、引导幼儿爱护花草树木,发展幼儿的保护意识。
2、培养幼儿倾听故事的习惯,知道小松鼠耳朵上的秘密。
3、学说短句:“别摘我,别摘我,我会痛的啊”。
活动准备:
1、课件《耳朵上的绿星星》、录音机、故事录音带。
2、教具:小松鼠指偶,小草、玫瑰花、萤火虫、星星、小松鼠头饰若干。
活动过程:
一、出示小松鼠指偶,导入课题,引起幼儿活动的兴趣。
师:小朋友,你们好!(引导幼儿主动和小松鼠打招呼。)
师:小松鼠,你怎么了,好象不高兴啊?
教师以小松鼠的.口吻告诉幼儿要去参加表演,可是没有不知道怎么打扮自己。(引导幼儿想办法为为小松鼠打扮,鼓励幼儿在同伴和老师面前大胆的讲述自己的办法。)
师:瞧,我们可爱的小松鼠想了什么办法打扮自己呢?
二、教师有感情的讲述故事第一遍。
提问:
1、故事的名称是什么?
2、小松鼠那天晚上漂亮吗?是谁打扮了它?
3、耳朵上的绿星星是谁啊?
师:小松鼠,还为我们带来了精彩的动画,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三、播放课件,提问。
1、小松鼠想上台表演节目,它想了什么办法打扮自己?
2、它有没有用这些办法打扮自己呢,为什么没有呢?
3、小草、玫瑰花对小松鼠怎么说?
4、事情被谁看到了?
5、小松鼠晚上路过花园,它有没有去拔草、摘花呢?
6、你喜欢小松鼠吗,为什么?
7、晚上,小松鼠去参加音乐会,拉开幕布,台下的观众为什么觉得小松鼠很漂亮?
8、萤火虫为什么要帮助小松鼠啊?
四、师幼讨论:如果你是小松鼠,你会怎么做?
师小结:也许草和玫瑰花能够打扮小松鼠,但是花园里如果没有了它们,就变得不漂亮了,萤火虫没有了玩的地方,而且小草和玫瑰花也会疼。因为小松鼠爱护花草树木,萤火虫为了感谢它所以用自己打扮小松鼠。我们班的小朋友也象小松鼠那样,真能干!
五、幼儿分组表演《耳朵上的绿星星》。
1、全班幼儿分成四组,带上头饰,一组一组为幼儿表演。
2、教师小结幼儿表演的情况,表扬幼儿,激发幼儿活动的兴趣。
六、结束活动,教师颁发奖品。
美术课教案模板篇4
中班美术活动
?各种样的鱼》
设计者:老边区幼儿园李玲
教学目标:幼儿掌握剪贴的方法,能创作出色彩搭配全理,富有创意的剪贴作品。
教学准备:教学课件《美丽的小鱼》、彩色卡纸、海绵纸、剪刀、胶棒、海底背景的题板。教学过程:
一、主题导入
教师带领小朋友说小鱼的儿歌(小鱼,小鱼,真美丽,圆圆眼睛,白肚皮。摆摆尾巴,张张嘴,游来游去真有趣。)小朋友做小鱼的游来游去的动作进入教室,围着椅子转一圈,回到座位上。
二、情境创设
教师:小朋友你们好,我是你们的李老师。李老师见到你们非常高兴,你们高兴吗?
幼儿:高兴!
教师:小朋友真的是太棒了,李老师为小朋友请来一些好朋友,你们想看看它们是谁吗?
幼儿:想。
教师:请小朋友用小手蒙住我们的大眼睛。
幼儿:(小朋友蒙住眼睛。)
教师:小朋友请把小手拿下来看看它们来(播放《美丽的小鱼》视频。请小朋友欣赏。)
(小朋友这些小鱼漂亮吗?可爱吗?看看它们躲进哪里玩耍
了?)欣赏完毕。
教师提问:小朋友,你们能说说都看到什么样子的小鱼?什么颜色?
小朋友:有三角形的,有红色的,有黄色……
教师:小朋友你们说的真好,小朋友都很棒,李老师还带了一份礼物,小朋友想知道是什么吗?
幼儿:想。
教师:(出示海底背景的题板)看看这是什么?
幼儿:是大海、是海底世(来自::幼儿园中班美术教案鱼)界。
教师:那小朋友能说一说老师题目板上的海底世界和刚才小朋友看到的有什么不一样吗?老师题板上的海底世界有小朋友看到的丰富多彩吗?
幼儿:这里的海底世界没有那些可爱的小鱼。
教师:小朋友,说对了。这里的海底世界不丰富,少了一些活力的小鱼。
三、作品讨论
教师:小朋友你们看李老师这里有这些小鱼,漂亮吗?(教师出示制作好的小鱼,请小朋友欣赏。)
幼儿:漂亮。
教师:请小朋友说说,这些小鱼是什么颜色的?身体上的鳞片是什么颜色的?是什么形状的?
幼儿:小鱼是黄颜色的,鳞片是圆形的,是蓝色的。
教师:小朋友,你们想想也亲手制作一条这样漂亮的小鱼呢?幼儿:想。
四、制作小鱼
教师:首先,李老师介绍一下我们需要的材料:彩色卡纸、海绵纸,剪刀、胶棒。李老师在彩色卡纸上画上了小鱼的外形,用剪刀把它剪下来(提醒:小朋友用剪刀的时候,要小心,不要伤到自己和其它的小朋友。)老师再用海绵纸剪出圆形的小纸片,小朋友猜猜这些圆形的纸片要做什么?
幼儿:做小鱼的鳞片。
教师:小朋友,你们真聪明,我们要多剪一些鳞片,小朋友也可以发挥自己的.想象剪出自己喜欢的形状,剪好后我们请胶棒来帮忙,把剪好的鳞片从小鱼的头部一个挨着一个贴到小鱼的身体上,下一排的鳞片一定要在前一排的鳞片下面贴,这样鳞片才有层次。还有一个办法,就是从小鱼的身体的尾部往前贴,也能贴出同样的效果,小朋友这两种方法,你们都可以试试。小朋友,一定已经迫不及待的要自己制作的吧。小朋友,李老师把材料分给你们,发挥你们的创意,制作出更漂亮的小鱼吧。
五、分组制作
小朋友分为四组制作,教师在一旁指导,随时提醒,小朋友注意安全及要掌握的要点。(播放舒缓的音乐)
六:结束活动
小朋友我们把自己制作好的小鱼贴到题板上,让我们的海底世界丰富多彩,充满活力。
美术课教案模板篇5
活动目标:
1、学习用线条与色彩表现花朵,进一步练习表现前后的构图关系。
2、体验用绘画的方法表现多彩春天的快乐。
活动重点:
说出花瓣的颜色、形状,用线条表现。
活动难点:
表现花朵前后的构图关系。
活动准备:
生活中各种花的图片、白纸和水彩笔。
活动过程:
一、观察图片,激发兴趣。
1、出示各种花的`图片,提示:今天我请小朋友看看老师都带来了那些花?你最喜欢什么花?它是什么样子的?
2、幼儿观察图片,教师引导幼儿从花的形状、颜色和花瓣等方面欣赏不同的花。
3、引导幼儿说说自己喜欢的花。(提示幼儿说出花瓣的颜色形状)
二、绘画--美丽的花。
1、教师示范表现花的前后关系。(用两个花的形状前后相叠的放在一起,提示难点:画的花被挡住的部分就不用画出来了)
2、幼儿绘画,教师适时指导。
3、幼儿继续画,教师展示第一个幼儿完成的作品,激发幼儿兴趣。
4、展示个别幼儿作品,引导幼儿互相学习,请个别幼儿说说自己是怎样画的。
5、关注个别幼儿,如画得尤其认真的或注意力不集中的幼儿。
三、活动结束。
1、展示幼儿作品,互相说说喜欢哪幅?为什么?
2、小结:小朋友们都画出了自己喜爱的花,花是我们的好朋友,我们应该关心和爱护花。
美术课教案模板参考5篇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