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班故事草教案6篇

时间:
Fallinlove
分享
下载本文

编写教案可以帮助教师更好地规划教学进程,确保教学目标的达成,教案在写时需要综合运用各种教学资源和教学方法,提高自己的教学策略和技巧,以下是好文汇小编精心为您推荐的小班故事草教案6篇,供大家参考。

小班故事草教案6篇

小班故事草教案篇1

活动目标:

1、引导幼儿理解故事内容,初步知道毛毛虫变成蝴蝶的现象。

2、引导幼儿学会量词“根”“串”“粒”“片”,会用“我找到了……”的句型与同伴交流。

3、让幼儿体验游戏的快乐。

活动准备:

1、毛毛虫头饰一个。

2、超过幼儿数量的萝卜、葡萄、糖、树叶的图片。

活动过程:

—、引出主题

1、提问:“小朋友们谁愿意告诉我,你最喜欢吃什么?”幼儿自由回答。小班语言活动:“毛毛虫的故事”

2、老师小结并引出话题:“哇,小朋友们爱吃的东西可真多呀!”

“今天啊,我给小朋友们带来了一条毛毛虫,这条毛毛虫可好玩了,他到底好玩在哪里呢?让我们来听一听《毛毛虫的故事》!”

二、幼儿理解故事

1、幼儿听录音。

教师提问:“小朋友们,你们觉得故事里的毛毛虫好玩吗?”

“故事里哪些地方最好玩?”

2、小班语言活动:“毛毛虫的故事”幼儿听老师讲述故事。

教师提问,帮助幼儿理解故事。

“小朋友们,故事里的毛毛虫到底吃了些什么东西呀?”

“毛毛虫吃饱了想干什么了呢?”

“毛毛虫睡醒了,它发现自己变成什么了?”

三、游戏

1、请小朋友到教室里找事物,找到以后和小朋友交流,自己找到了什么。

小班语言活动:“毛毛虫的故事”

2、请个别小朋友来介绍自己找到的食物,并且提醒小朋友用完整的语言说出来。

“小朋友们都找到了好吃的,我也找到了。我找到了一根红红的萝卜。你们找到了什么样的东西呢?”

3、和小朋友们一起表演故事。

小班故事草教案篇2

设计意图:

以往幼儿学习歌曲都是先听音乐,再记忆歌词,所以在学习歌曲的第一课时,幼儿都不大会唱。本次活动,我改变以往的教学方式,先让幼儿学习朗诵儿歌《小狗乖乖》,然后再让幼儿在多次感受乐曲的基础上,很自然地学会歌曲。

而且传统教育认为:小班幼儿学习创编歌曲是很难的事。但据我观察,与较大年龄的幼儿相比,小班幼儿在歌曲创编上更大胆、更富有想象。作为教师,应选择恰当的教材,提供幼儿学习创编歌曲机会,以免错过良好音乐创造性发展阶段。

活动目的:

1.在熟悉歌词内容的基础上学习演唱歌曲,唱准休止符。

2.体验、表现小狗高兴、欢快的情绪和动态。

3.让幼儿初步学习创编歌曲。

4.有感情地学唱歌曲。

5.愿意参加对唱活动,体验与老师和同伴对唱的乐趣。

活动准备:

1.小狗玩具一个、音乐设备、小狗头饰

2.幼儿会按节奏朗诵歌词

活动过程:

1.幼儿以律动《小狗》入场。

2.练声《大公鸡》

要求幼儿第一遍唱出动物在哪里,第二遍师说出班上小朋友的名字,幼儿回答。

3.复习歌曲与律动:

(1)歌曲《不再麻烦妈妈》

(2)歌表演《洗手帕》

4.幼儿学习歌曲《小狗乖乖》

(1)幼儿复习儿歌《小狗乖乖》

要求幼儿按节奏朗诵儿歌《小狗乖乖》。

(2)师播放音乐,幼儿在音乐伴奏下朗诵,并加上动作。

(3)师再次播放音乐,要求幼儿倾听乐曲,轻声朗诵,进一步熟悉曲调。

(4)幼儿逐渐熟悉曲调后,大声演唱。

(5)幼儿歌表演《小狗乖乖》

5.幼儿学习创编歌曲

(1)师出示各种小动物的玩具,引导幼儿根据动物的名称创编。

(2)师示范,幼儿学习创编。

6.幼儿歌表演《小猪睡觉》结束活动。

教学反思:

幼儿的兴趣非常浓,能积极回答老师的问题,但在幼儿讨论的这个阶段,我应该创设情景,让幼儿体验。我会多看看多学学,让以后的教学活动能够更好。

小班故事草教案篇3

【设计意图】:

?喇叭花电话》是一个充满童趣与关爱的童话故事。它将喇叭花想像成电话,使小动物能彼此沟通、交流,简洁而调皮的语言、温馨而甜蜜的氛围能很好地调动幼儿的学习兴趣、引发幼儿的情感共鸣。活动以故事为媒介,通过看一看、猜一猜、玩一玩、说一说等不同的形式,引发幼儿的讲述热情,培养幼儿的观察与倾听习惯,在活动中不断丰富幼儿的词汇量,提升幼儿的语言表达能力。

【活动目标】:

1、在层层递进的分段学习中,理解故事内容,知道打电话是交朋友的一种好办法,感受和朋友交流的快乐。

2、在多形式的对话交流中,丰富相关词汇,养成良好的倾听习惯。

【活动准备】:

ppt、背景音乐等。

【活动过程】:

一、出示图片,导入故事

1、这是一棵什么样的树?

2、树上会住着谁?树底下住着谁?

导入部分用不同的`方式引出故事中的角色,引导幼儿仔细观察、大胆猜测,较为清楚地表述自己的想法。

二、逐步学习,理解故事

1、根据故事情节发展,引导幼儿理解内容:

你有什么好办法可以帮助小老鼠和小鸟?

丰富词语:又大又圆,并请幼儿说一说有什么东西是又大又圆的?

丰富词语:弯弯曲曲,并请幼儿说一说弯弯曲曲的藤像什么?

2、在“打电话”的游戏中丰富词汇。

通过观察图片,了解故事发展的情节,学习观察细节;在说说、玩玩中引导幼儿理解相关词义,丰富相应词汇量。从而培养幼儿良好的倾听习惯,提升幼儿的语言表达能力。

三、完整欣赏,提升故事

1、完整欣赏故事:

你喜欢故事中谁?说说你的理由。

2、在游戏中结束活动。

小班故事草教案篇4

教案目标:

1.观察画面,了解故事内容。

2.学习一页一页地翻看图书,与老师、同伴大声地边说边表演故事中的内容。

3.喜欢看书,感受阅读的快乐。

教案准备:

绘本人手一份。

教案过程:

一、介绍书名,猜测内容。引起读书的兴趣。

1.师:今天,我们要读一本新书,书名叫《不见了》。(教师用手指书名,带领幼儿指读书名。)2.师:咦,什么不见了呢?请小朋友猜一猜。(幼儿自由猜测书中内容)3.教师:那到底什么不见了呢?我们一起来看书吧。

二、阅读图书,引导观察,理解书中内容。

1.引导幼儿观察书的1-4页师:请小朋友翻看第一页,注意哦,要用小手摸着它的耳朵轻轻翻。

提问:

(1)看看,图上的架子上挂着什么呀?(请幼儿观察画面,说出画面上有衣服、手套、围巾、雨伞)(2)我的帽子不见了,去哪儿了呢?(翻第一页)(3)你们找到帽子了吗?(引导幼儿发现帽子做了小鸟的家)(4)教师:翻一页,在图上看到了什么?(引导幼儿观察画面上的小物品)(5)我的手帕不见了,去哪儿了呢?翻一页(6)手帕做了什么呢?(引导幼儿发现手帕做了青蛙小船的彩旗。)2.幼儿自由阅读图书后面的内容,教师给予指导。

师:还有什么不见了呢?请小朋友接着往下看书。

3.师幼共同讨论阅读图书后面的内容。

师:你还发现有什么不见了。(幼儿说说自己阅读图书的发现,教师根据情况,打开相应的书页,观察、讲述)4.教师和幼儿完整地阅读图书,鼓励幼儿边看书,边跟着说一说,并用小手指相应的画面。

三、动作表演:游戏"说说做做"鼓励幼儿大声地说出故事内容,并用动作来表演。

活动延伸:

游戏"说说做做"鼓励幼儿大声地说出故事内容,并用动作来表演。

教案反思:

孩子们都积极参与活动,感受、体验学习的乐趣。

小班故事草教案篇5

教学目标

1、能学会唱《我怎样长大》,并从中体验到合唱的乐趣。

2、能认真聆听《幻想飞行》,感受乐曲情绪,并用形体动作或画画的形式将自己的想象展示出来。

教学过程

一、情境定向

1、动一动

随音乐《春天在哪里》进教室,师生问好。

2、听一听,看一看

小树招手说:小朋友们,你们瞧,我长得多高啊!

(课件播放动画:小树苗长高)

3、演一演、唱一唱

师:(播放《小树长高了》。)小朋友现在分成三组,每组唱一个声部,扮演三个成长段的小树,唱《小树长高了》,演绎一遍小树长高的过程。

师:小树是因为有了“音乐雨露”的灌溉才健康快乐地长大。“音乐雨露”是甜美的,那么你们的声音能不能和“音乐雨露”一样甜美呢?我们来试一试。

二、引导掌握

1、听一听

师:小树想知道自己究竟要怎样才能长大,于是就问“蓝天伯伯”。

(课件展示:小树和蓝天的对话情景,同时播放歌曲《我怎样长大》。)

2、哼一哼

师:我们如果学会唱这首歌,就知道小树是怎样长大的了。我们一起来,随着音乐用“啦”唱一唱歌曲的第一部分吧。

(学生随旋律用“啦”跟唱第一部分。)

a、三拍子节拍:引导学生随三拍子律动摇摆,像是随风儿飘动的小树。

b、每句句尾五拍、六拍长音:引导学生将长音唱成树叶随风摇曳所发出的声音。

3、奏一奏

师:歌曲的第二部分是二声部合唱,大家随琴轻轻唱一唱高声部。

师:低声部旋律也很优美,希望你们能使出自己的乐器————竖笛或口琴,用它们来吹一吹旋律。

(课件播放音乐,老师用电子琴,学生用竖笛或口琴跟奏。)

4、合一合

师:下面将你们分成两部分,一部分唱高声部,一部分吹奏低声部,大家一起合作表演,好吗?

师:有没有同学可以把乐器吹奏的旋律唱出来呢?让我们来试一试把高低声部一起唱出来。

5、唱一唱

a、老师指导唱曲谱。

b、学生从头至尾唱曲谱。

c、学生填词跟琴演唱。

三、听赏表现

1、说一说、听一听

师:小树不怕风不怕雨健健康康地长大了,那你们呢?想不想和小树一样长得高高大大的?

师:你们长大以后想做什么呢?下面就让我们乘着音乐的翅膀长大了,带着幻想去飞行,让实现我们的美好愿望吧。

2、画一画、演一演

(学生随音乐表现现)

师:你们边听音乐,边用自己最喜欢的方式,把长大后的美好愿望告诉大家,可以用画的方式,也可用动作造型来表现,看看你们中间有哪些“未来之星”。

四、评价总结

师:今天,我们大家一起学唱歌曲,还认识了班上这么多的“未来之星”,收获真不少。[ 内 容 结 束 ]

小班故事草教案篇6

设计思路:

?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指出:"培养幼儿注意倾听和习惯,发展语言理解能力。"以及"发展幼儿语言的关键是创设一个能使他们想说、敢说、喜欢说、有机会说并能得到积极应答的环境。"小班语言活动《毛毛虫的故事》,无论是从形象上,还是从内容上看,都是幼儿感兴趣的题材。这样的题材很容易吸引幼儿的注意力,有利于培养幼儿的倾听习惯,对于小班幼儿来说是否愿意参与活动,是否能够安静的倾听成为活动顺利进行的关键,因为只有参与了倾听才能够体验活动的乐趣。本次选用的故事毛毛虫找食物这部分用了大量的重复语句,能够帮助小班幼儿倾听,更有利于帮助小班幼儿连贯的说出故事里的短句,"实现幼儿想说、敢说、喜欢说的要求。

一、活动目标:

1、喜欢听毛毛虫的故事,乐于参加活动,体验参与游戏的快乐。

2、安静倾听故事,理解故事内容,尝试说出故事里的`语句"它找到了××,啊呜啊呜大口吃掉了"。

3、学会安静地听同伴说话,愿意在集体面前讲话。

二、活动准备:

1、三颗紫葡萄、一个红苹果、两根黄香蕉、四块咖啡色的巧克力、五片绿树叶的食物图片

2、ppt

3、毛毛虫、蝴蝶头饰。

三、活动过程

(一)教师出示毛毛虫手偶教师:宝贝们!看!这是什么?那你见过真的毛毛虫吗?毛毛虫可调皮了,它爬呀爬,爬到了我们小一班,看,它来了……"引出故事

(二)理解故事内容。

1、教师讲述故事第一遍提问:

毛毛虫肚子饿了,它怎么办呀?

思考:毛毛虫找到了什么东西,怎么吃?我们再听一遍。

2、教师使用ppt讲述故事第二遍提问:

毛毛虫找到了什么东西?怎么吃的?

根据幼儿回答依次出示图片。学习句子"啊呜啊呜"大口吃掉了。

师:"毛毛虫每一天吃的东西都不一样,而且越吃越多,小朋友再认真听听,它每天找到了几个苹果、几根香蕉、几颗葡萄、几块巧克力、几片树叶,怎么吃掉这些东西?

3、教师使用ppt讲述故事第三遍提问:"第一天毛毛虫看见什么,怎么吃?""第二天,"鼓励幼儿学说短语:"毛毛虫看见了什么东西,啊呜啊呜大口吃掉了。"

4、理解毛毛虫变蝴蝶的过程毛毛虫睡着了,睡了好几天,醒来后毛毛虫从蛹里出来以后会变成什么?(展示ppt)教师小结:毛毛虫吃呀吃,吃得饱饱后,就结成一个蛹,睡了几天,就变成美丽的蝴蝶了。

(三)、游戏:《好饿好饿的毛毛虫》

幼儿扮演毛毛虫,随音乐寻找不同的食物,最后变成蝴蝶一起飞到外面去做游戏。

小班故事草教案6篇相关文章:

小班认识数字1-5教案6篇

小班感恩主题活动教案6篇

小班安全教育教案精选6篇

幼儿小班英语课教案6篇

幼儿园大班狼来了故事教案5篇

冷和热教案小班精选6篇

小班给羊涂色教案6篇

科学活动小班教案参考6篇

幼儿园小班剪贴画教案6篇

幼儿小班小兔拔萝卜教案6篇

小班故事草教案6篇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文档为doc格式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
872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