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班角色游戏超市教案6篇

时间:
Lonesome
分享
下载本文

优秀教案的编写需要综合运用教学方法和教学资源,个性化的教学策略,满足不同学生的学习需求,是教师在准备教案的时候需要考虑到的,好文汇小编今天就为您带来了大班角色游戏超市教案6篇,相信一定会对你有所帮助。

大班角色游戏超市教案6篇

大班角色游戏超市教案篇1

活动内容:角色游戏:娃娃家、超市

活动目标:

1、热爱生活,喜欢扮演生活中的各种角色。

2、能在游戏中有简单的角色语言和行为.

3、能在角色游戏中运用语言协调自己与他人的关系。

活动准备:

1、知识准备:已有过去超市的经验

2、物质准备:娃娃家与超市的各种玩具

指导要点:

1、提问导入

师:你们去过超市吗?超市里的服务员看到客人来了,都做些什么?怎么做的?

顾客到了超市又是怎么买东西的?收银员又是怎么接待顾客的?她该说些什么?

2、选择游戏内容

①让幼儿自由讨论,选定游戏内容、游戏伙伴,确定游戏主题和玩法。

②幼儿与教师交谈,说出自己想参加哪个活动角的活动,为什么?

3、分配角色

请幼儿自主选择,并引导他们:

①能大胆地讲出自己想承担的角色,并征得其他小朋友的同意。

例如:“我想当妈妈,你们同意吗?”,“我想当售货员,你们同意吗?”

②分配角色时,能运用语言调节自己与他人的关系,即当几个幼儿争当同一个角色时,能通过协凋找到解决问题的办法。

例如:

两个幼儿都想当售货员时可以这样协商:“咱们分白班、夜班,我上夜班,我先回家做饭。”

两个幼儿都想当妈妈时可以这样解决:“咱们轮流当,你当一会儿,我当一会儿。”

4、幼儿游戏,教师巡回指导,发展游戏情节

①教师参加到游戏中去,观察幼儿的表现,并对幼儿的思路加以引导。通过提问,设置困难、障碍,让幼儿边想边说、边行动。例如,做“娃娃生病的游戏”。

师:我好象听到娃娃在哭,她好象生病了?

生:是的呀,怎么办。

师:家里要买一些有营养的食物,煮给娃娃吃?

生:我是妈妈,我要去买菜了。

……

②指导幼儿在游戏中,根据角色的身份、特点、学习与人交往的对话技能,扮演好角色。

例如,超市的售货员在接待顾客时,能热情地同顾客打招呼,介绍货物,推荐货物。顾客能清楚地说明自己想买什么东西,并向售货员表示谢意。

4、游戏评价

引导幼儿自我评价、相互评价。

师:①谁最动脑筋、想办法,解决了什么问题?

②你在游戏中缺少什么材料?下次想玩什么游戏?为什么?

大班角色游戏超市教案篇2

游戏目标:

1、能按物体的大小、多少、粗细等进行排序和分类,能进行10元以内人民币的换算。

2、增强对数学游戏的兴趣,对金钱的社会作用有初步的了解。

游戏准备:

1、不同大小、多少、粗细、长短的农作物若干。

2、每人一套数字卡片作为代用人民币。

3、把桌子按超市柜台的大致结构摆放。

游戏过程:

1、讨论:现在是什么季节?秋天有哪些农作物?

2、教师提议办超市,让幼儿按粮食、水果、干果讲行分类摆放。

3、带领幼儿检查分类是否正确。

4、让幼儿选择一种农作物,按它们的大小或多少或粗细依次摆放,布置柜台。

5、请幼儿合理标价。

6、请配班老师扮顾客买东西,学习10元以内人民币的换算..

7、把幼儿分成两组轮流进行游戏或者请听课的老师扮客人买东西。

8、教师以经理身份结束“一天的工作”,问幼儿挣了多少钱,并组织幼儿讨论用这些钱做什么。

游戏分析:

为了让孩子们熟悉钱的换算和运用,复习10以内数的加减运算,培养幼儿对数学学习的兴趣,我组织安排了这次游戏,并在设定角色游戏时,以适当的角色进入他们的活动,让幼儿来购买物品,清点客人的人数,或分配礼物,把10以内数的学习,贯穿在游戏当中,逐步渗透,个别引导.既让幼儿感知到数学与生活密不可分的关系.又复习分类、排序、合理标价,加减运算,熟悉了人民币的兑换和运用。

下面是游戏活动中教师和幼儿的一段对话:

顾客(听课老师):我想要标价l元的茄子1个、标价5元的茄子1个。

售货员(幼儿):一共需要6元钱。

顾客:给你10元钱,你该找我几元钱呀?

售货员:应该找您4元钱,这个柿子很甜的,你想要点儿吗?

顾客:那你再给我称5元钱的柿子吧。

售货员:那你还得给我钱。

顾客:我给你10元钱了,还要给你钱?(顾客拿了6元钱的茄子和5元钱的柿子就要走)

售货员:(一把夺过茄子和柿子)不够啦,你不能拿走!

顾客:我给你那么多钱了,为什么不能拿走?

售货员:不对,反正不对,不能拿走!

顾客:你看这两根茄子一共6元,对吗?

售货员:对。

顾客:我给你10元,你该找我多少?

售货员:4元。

顾客:我没用你找钱,再买5元的柿子。

售货员:你应该买这个4元的柿子。

顾客:我就不喜欢这个4元钱的柿子,我想买这个5元钱的柿子。

售货员:5元比4元多l元。

顾客:那你找l元钱给我不就行了?

售货员:不对,我欠你4元,你欠我5元,你欠的比我的多。

顾客:多多少呀?

售货员:多l元,是你应该给我1元。

大班角色游戏超市教案篇3

游戏目标

1、了解超市购物的基本程序:选择超市→付款,得到商品。

2、初步使用礼貌用语。

3、懂得超市卖的东西不只是一种,会有很多。

游戏准备

1、一个有货架的类似超市的场地准备。

2、给幼儿普及关于超市的基本知识。

3、投放洗发水、沐浴露、蔬菜等玩具,饮水机,收银台等。

游戏过程

一、教师出示新增的超市游戏材料,导入游戏。

1、教师:之前我们也玩了“买东西”的游戏,学会到超市购物。懂得要怎么样去买,上星期我们在“娃娃家”游戏中开了一家超市,我们也看过超市里都有哪些东西,但是在看的过程中我发现到小朋友们对超市还不是很了解,他们总觉得很好奇但是不不知道怎么玩,他们也会混了以为超市里只有一种东西可以,不对的哦!超市里可以有很多东西是可以买的。(教师出示新增的超市材料,如洗发水、沐浴露、蔬菜等。)今天娃娃家的爸爸妈妈就可以到超市里买东西了。

2、教师与幼儿一起回忆超市购物的流程:选择商品→付款。

二、进一步导入游戏。

教师:在上次的游戏中,娃娃家的爸爸妈妈一直忙着煮饭炒菜,你们的爸爸妈妈平时在家还会做些什么呢?今天我们有了超市,那么,爸爸妈妈也可以去哪里呢?

爸爸除了在娃娃家他还可以去哪里呢?有谁知道而且娃娃家新增的超市要谁来看店呢?

三、提出游戏要求。

1、娃娃家的爸爸妈妈做家务要分工。

2、超市的营业员与顾客之间要使用礼貌用语,上次啊!老师发现到很多小朋友们都很没礼貌,不管是当老板还是当营业员,还有客人来了他们也不会去招待。

四、幼儿自主游戏,教师观察指导。

1、重点观察娃娃家的爸爸妈妈到超市购物的情况。

2、帮助娃娃家的爸爸妈妈丰富游戏情节,提醒他们去超市买东西等。

3、提醒营业员和顾客使用礼貌用语。

五、整理游戏材料,师幼分享游戏体验,评价游戏情况。

1、整理游戏材料。

2、交流游戏情况。

教师:今天你们扮演了谁,都做了些什么?你们到超市买了些什么?

游戏反思

上完课后我发现孩子们玩得很开心,他们对于这个游戏也很喜欢在玩得时候孩子们都懂得自己的角色身份,不会那么的乱,也不会出现把角色搞混了,后面我发现到收银员把钱给了其他小朋友我想这跟课前的指导有很大的关系,下次在指导的时候要先强调好规则和要求,加强孩子们的语言表达。

大班角色游戏超市教案篇4

设计背景

设计小超市的'区角,让幼儿分别扮演营业员和顾客等角色进行游戏。

活动目标

1、理解故事逛超市,知道在超市中如何文明购物。

2、尝试物品的种类进行分类。

3、考验小朋友们的反应能力,锻炼他们的个人能力。

4、使小朋友们感到快乐、好玩,在不知不觉中应经学习了知识。

5、通过活动幼儿学会游戏,感受游戏的乐趣。

重点难点

1、通过本次活动让幼儿知道文明购物。

2、幼儿动手给物品分类。

活动准备

材料准备:

1、幼儿操作材料

2、胶棒若干。

活动过程

一、欣赏并理解故事《逛超市》

1、教师引导幼儿观看呼噜猪、叮当狗和草莓兔在逛超市的时候发生了什么有趣的事情呢?我们一起来听一听。

2、教师讲述故事,幼儿仔细倾听

问题;

1、叮当狗逛超市的时候是怎样买东西的?

2、呼噜猪和草莓兔呢?

3、谁做得好?谁做的不好?为什么?

二、小小超市百货员

1、教师引导幼儿下面叮当狗、呼噜猪吧不要的东西放乱了位置,我们来当小小超市百货员,把这些弄乱的货品重新摆上货架吧。

2、请幼儿拿出操作材料,将操作纸上的面包、西瓜、火腿肠、苹果、橘子、罐头、花生一个个撕下来,再将同类货品摆放在同一层货架上。

3、幼儿说说各自的摆放方法,教师小结正确的摆放位置。

三、延伸

学做文明的小顾客

1、请幼儿讲述自己在超市购物的经历。

2、在超市买东西的时候,应该怎样做?

教学反思

通过本节课的教学我感觉到大部分幼儿能在兴趣中学懂知识,培养了幼儿的情感,兴趣。

不足之处:各别幼儿对各种物品了解不够,出现分类错误。

在以后教学中多引导幼儿观察身边的事物,培养幼儿的兴趣,让幼儿在兴趣中懂得知识。

大班角色游戏超市教案篇5

材料准备:

营业员标志、钱、柜台及超市的各种货物

指导要点

1、简单讲述上次“超市”的游戏情况,提出游戏中存在的一些问题。

(1)在超市中,不能按类收拾游戏材料。

(2)个别幼儿不懂得礼貌待客。

(3)游戏情节较单调,与娃娃家的交往不够。

2、让幼儿按意愿自由选择区域进行游戏,教师给予适当的调整。

3、幼儿分组游戏,教师重点指导超市。

引导幼儿在学会分清“超市”游戏中营业员、保安等角色的工作职责基础上,能与娃娃家进行简单的游戏交往。

教师以经理的角色身份帮助幼儿发展相应的游戏情节。

活动结束:

提醒幼儿按各角色区收拾游戏材料,并要求能整齐摆放。

活动情况

虽然投放只有(水果、蔬菜)两种货物,但幼儿在摆放时并不会根据货物的类型进行分类摆放,于是我们在货筐里贴上了货物的图片,让幼儿可以有目的的进行一一对应的摆放。经过观察我们又发现让幼儿单单根据图片进行摆放,好像对于部分幼儿并没有难度,很快就能把所有的货物都分完。

娃娃家的幼儿喜欢到超市购物,并会买回一大筐的食物,教师试问:这是什么?买回去干什么?幼儿都回答不出。于是,我们创设了买菜购物单,让幼儿手持购物单去购物,让幼儿购物成为有目的性的行为。但观察后我们又发现了新的情况:娃娃家的幼儿一直热衷于买菜,一会儿出来买一次,一会儿又来一次,虽然在买菜的过程中幼儿语言进行了交往,也通过交往使幼儿知道了这些物品的名称,初步建立了目标意识。但买回家的菜一大堆,孩子并不会去烧成一桌的菜,而只会堆放在一边。

反思

当我观察了幼儿活动的过程,我认为应该根据幼儿的认知能力和情感需求,设计适合不同层次的游戏场景,使幼儿在游戏中学习上或起到积极的推波助澜的作用。

调整策略如下:

1、原有层次为按筐内图片放入相应的材料,对部分幼儿没有挑战,现增加相应的难度,一种增设货品:荤菜,为幼儿摆放创设障碍;另一种创设摆放图,溶入了数字配对、颜色配对、图片配对的难度,让幼儿挑战更高层次。

2、解决第二种现象:

(1)制定相关游戏规则:引导娃娃家的人员先做些自家的事情,然后等超市营业员摆放好货物后超市开张了,才可以进行购物。

(2)超市内适当摆放真实的.货物,购物单进行相应的调整,顾客购物后可以根据买回的菜进行再加工,如:切丝、切块等,把幼儿的兴趣点转换到另一个内容让,从而减少一直买菜的现象。

大班角色游戏超市教案篇6

主题的由来在与幼儿交谈中,我们发现许多幼儿会谈论去超市购物的话题。幼儿知道永辉超市、沃尔码超市、大润发超市等,对超市购物很感兴趣。有的幼儿说:"我喜欢超市,因为那里面有许多好吃好玩的东西,你想买什么都有"。我们发现幼儿有一定的超市购物经验,但对超市的认识与了解并不完整,全面,而超市的主题是一个很好的、能激发幼儿自主探究的题材,它能使幼儿进一步关注自己身边的事物。于是,我们引导幼儿生成"超市"的主题活动。当主题开展到一定阶段的时候,幼儿对超市的认识越来越全面,积累了有关超市的各种经验。在开展角色游戏时,我们问幼儿还想玩什么游戏,幼儿们提出:"我们也开个超市吧,一定很好玩"。于是,超市角色游戏就生成了。

游戏总目标1.能迁移主题活动中关于超市的知识经验,与同伴合作创设超市的环境,大胆、生动地扮演超市中的各种角色,体验角色与购物的乐趣。

2.学习用协商、轮流等交往策略分配角色,能共同解决游戏中出现的问题3.能根据"超市"游戏和自己所扮演角色的需要选择、使用、制作适宜的游戏材料,不断发展游戏情节4.能运用对应、分类等方法摆放超市的物品,有序地整理游戏材料

超市(一)(第九周)10月22日 星期一 下午游戏目标:

1.运用原有的知识经验,尝试将商品分类摆放,能共同协商、分工合作,布置超市的环境2.初步扮演超市中的各种角色,开展超市购物的游戏游戏准备:

1.经验准备:在谈话活动中讨论商品分类的方法和货架摆放的方法2.材料准备:投放玩具类、水果类、饮料类、洗涤用品类的瓶子和替代物,并按材料分成几筐,投放秤、收银机、购物袋等玩具3.环境创设:创设超市的环境,准备摆放物品的货架游戏指导:

一:师以问题的形式导入游戏1.师:上次游戏时小朋友们提议要玩超市的游戏,今天,我们的超市就要开业了。超市的商品应该怎么摆放?还要准备哪些必需品?

2.师:超市游戏里要有哪些工作人员?你想当什么?怎么当?

二:提出游戏要求1.要协商讨论,解决超市开业前的各种问题2.游戏前要选择好各种替代物,创设超市的环境三:幼儿按意愿选择角色,分工扮演收银员、售货员等。

观察与调整:

活动前为了防止幼儿因为兴奋而不遵守活动规则,在活动前我特意与幼儿一起回忆我们角色游戏时应遵守的游戏规则,并且在征求幼儿意愿的情况下,为幼儿进行了分组,并以比赛的形式鼓励幼儿爱护游戏材料,并在游戏后收拾整齐。但活动中幼儿交流得比较少。

策略:

1、引导幼儿参观超市,并了解超市中工作人员的工作方式和交流方式。 引导幼儿参观超市,并了解超市中工作人员的工作方式和交流方式。

2、继续收集游戏材料使幼儿在游戏中能的使用材料进行游戏。 继续收集游戏材料使幼儿在游戏中能的使用材料进行游戏。

超市(二)第十周11月5日 星期一 下午活动目标:

1、初步懂得超市工作人员的职责,学会玩超市的游戏。

2、鼓励幼儿积极参加游戏,增进各游戏之间的联系3、进一步培养幼儿按要求归类摆放游戏材料的意识、能力。

活动准备:营业员标志、钱、柜台及超市的各种货物活动指导:

一:简单讲述上次">

(1)在超市中,不能按类收拾游戏材料。

(2)个别幼儿不懂得礼貌待客。

(3)游戏情节较单调,与娃娃家的交往不够。

二、让幼儿按意愿自由选择区域进行游戏,教师给予适当的调整。

三、幼儿分组游戏,教师重点指导超市。

引导幼儿在学会分清"超市"游戏中营业员、保安等角色的工作职责基础上,能与娃娃家进行简单的游戏交往。

教师以经理的角色身份帮助幼儿发展相应的游戏情节。

活动结束:提醒幼儿按各角色区收拾游戏材料,并要求能整齐摆放。

观察与调整从幼儿活动的情况来看,幼儿对超市还缺少了解,体现在"货物"的分类摆设不明显。 从幼儿活动的情况来看,幼儿对超市还缺少了解,体现在"货物"的分类摆设不明显。 比如:把吃的食品与用的放到一快。 货物的摆设也比较凌乱。比如:把吃的食品与用的放到一快。并且超市的物品从种类到"数量上来说都偏少,娃娃家的幼儿买过两趟就没有货品了。在人员的安排上,分工不清。例如:售货员一会儿当起老板、一会儿当起收银员。 工不清。例如:售货员一会儿当起老板、一会儿当起收银员。

超市(三)第十一周11月13日 星期一

下午活动目标

1、了解超市里工作人员的工作。

2、 会大胆表演各个人物,服务于他人。

活动准备1.经验准备: 对超市工作人员及其特征有较全面认识,有扮演角色的初步经验。

2. 物质准备 收银台、钱若干、食品、电子秤、标价、纸币等。

3.活动过程一、回忆旧知提出要求:

师:上一次玩超市游戏,小朋友知道了超市有收银员、售货员、计量师、顾客等工作人员。懂得他们的工作内容,玩得很高兴。

二、提出要求师:今天我们继续玩超市游戏,不过,玩的时候要注意 :

1、顾客和售货员对话时,语言要讲清楚,要注意礼貌。

2、顾客去超市可以坐什么车呀?去玩超市肚子饿了可以到哪里吃点心?

3、今天玩游戏的同时,可以玩公公共汽车、的士车游戏和小吃店游戏,玩坐车、吃点心要注意什么?(让座、关心病人)三、幼儿游戏、师观察指导重点指导玩超市的小朋友扮演顾客与售货员之间的对话。

三、集中交流、评价激励1、交流汇报:今天玩什么角色最高兴,为什么?还存在什么问题?怎么解决?

2、小结评价,指出下次活动注意点--去超市买东西要知道程序。

观察与调整本次活动中,幼儿能将自己已有的分类经验运用到环境布置中,对超市的各区域进行调整,使顾客在宽敞、舒适的环境中购物。 他们开始对角色进行分工,游戏中出现了新的问题:一个角色多人担任。我们可以看到在游戏环境创设的过程中,幼儿不断根据需要调整游戏的空间,最早的随意分割到现在的合理有序布局,以初步学会解决游戏环境创设中的问题,空间合理分割的能力在游戏中得到提高。

超市(四)(第十二周)

活动目标

1、了解超市人员的工作职责。

2、增强各游戏主题之间的交往和联系。

活动准备1.经验准备 已玩过几次超市游戏积累一定经验2.物质准备 收银台、钱若干、食品、电子秤、标价、纸币等活动指导一、反思旧知,提出要求师:上次活动,小朋友玩得很高兴,交往的语言也丰富了,但是,有的小朋友进入超市是没有先去买东西,有的没到售货员那边问价钱,这是不对的,今天玩超市游戏,顾客一定要按程序,同时,跟售货员一定要友好合作,有礼貌对话,售货员要热情接待顾客。

二、分组活动,师观察指导1、幼儿分组,自由结合,自主协商角色分工,开展游戏2、幼儿中顾客按程序到超市买东西,售货员热情接待3、教师随机介入角色进行指导,重在程序和语言、态度指导四、交换角色,再次活动五、集中交流、评价小结1、交流:今天顾客按什么程序到超市买东西?

2、评价:请顾客说说最喜欢哪位售货员和收银员,为什么?喜欢他(她)什么?今天游戏中还存在什么问题?

3、小结:今天游戏开展得很好,小朋友熟悉了上超市的程序,还表现出良好行为习惯。但是还不敢大胆想象, 希望在下次游戏中能有所进步。

观察与调整

本次活动中幼儿有了较明确的职责分工,购物过程中,服务员与顾客之间缺乏交流。 推进:

1、幼儿通过主题活动积累工作人员职责分工的经验后,在游戏中逼真地模仿 成人进行角色分工,这些体现了课程与游戏整合的优势。

2、幼儿虽然经常去超市购物,但对整个购物的程序及服务员与顾客之间的交 流不了解,因此可以通过购物者的社会实践活动,帮助幼儿积累购物的经验, 感受服务员与顾客之间的交流,丰富游戏的情节

大班角色游戏超市教案6篇相关文章:

体育游戏教案及反思5篇

体育游戏教案模板通用7篇

音乐游戏长与短教案7篇

音乐游戏长与短教案优秀8篇

音乐游戏快与慢教案7篇

大班磁铁教案科学教案6篇

大班防溺水安全教案教案优秀6篇

大班科学教案沉与浮教案推荐6篇

大班科学教案沉与浮教案优秀6篇

大班陶艺教案6篇

大班角色游戏超市教案6篇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文档为doc格式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
874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