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精心设计的教案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写教案可以帮助教师规划教学步骤,使教学过程更加顺畅和连贯,好文汇小编今天就为您带来了朋友舞音乐教案5篇,相信一定会对你有所帮助。
朋友舞音乐教案篇1
活动目标:
1较熟练地演唱歌曲。
2初步能根据歌曲内容学跳舞蹈,在活动过程中体验大家一起跳舞的快乐。
活动准备:
图片
活动过程:
1.在《好朋友》音乐伴奏下边唱边按节拍走进活动室。
2.问答对唱《在哪里?》,幼儿根据老师唱的内容,用歌声唱出。(半度上升)。
1 2 3 4 5 6 5 | 3 2 1— ||
我的朋友在哪里?在这里。
3.新受舞蹈《找朋友》
(1)听前奏回忆名称。
(2)复习歌曲。
(3)老师边唱边表演两遍,让幼儿掌握舞蹈的顺序。
老师问:唱到哪一句时要找到朋友?怎样让别人知道你找到朋友了?找到朋友怎么办?(介绍自己)教师根据回答的内容出示图片,边讲解指图片唱一遍。
(4)教舞蹈
①老师在音乐伴奏下完整地示范一遍,让幼儿掌握动作。
“今天我门就来学习跳这个舞蹈,看看这个舞蹈是怎么跳的?
老师问:“找朋友先做什么动作?”(边走边拍手)“找到朋友说了什么?”(说找到了!找到了!我叫xx)“介绍好名字做什么?”(敬个礼握握手)“他们说了什么?”(你是我的好朋友)幼儿说出教师做出。
②老师师示范第二遍。老师问:“老师做了哪些动作?”
③幼儿在老师的提示下放慢速度试跳一遍。老师在找到一个好朋友处,提示幼儿用高兴的动作边跳边告诉别人是否找到了,并介绍自己的'名字。
④在音乐的伴奏下全班学跳。老师找一个朋友跳找四个朋友跳找八个朋友跳逐渐扩大到全班。
⑤全班练习跳两遍,老师用语言提示二遍,帮助哟额掌握舞蹈动作。
找呀找呀找呀找,赶快站到朋友前。
找到喽!找到喽!我叫xx
敬个礼,握握手,抱抱我的好朋友,再见!
⑥全班幼儿再跳一遍,老师在找到一个好朋友处,提示检查幼儿是否找到好朋友,介绍自己的名字。
4.幼儿在音乐伴奏下,拉着好朋友的手边说:“我们都是好朋友”出活动室。
朋友舞音乐教案篇2
教学内容:
1、听赏《摇篮曲》;
2、学唱《一对好朋友》。
教学过程:
一、听音乐进教室
二、问好与练声
练一练u,o,v
这些母音在本学期中已学过。用模声曲是使学生进一步掌握它们的发声、口形和演唱方法。这首练声曲较长,除了可用师生对唱方法外,着重要指导学生学会自然、正确的换气方法。
三、律动《荡小船》
请学生移动重心,感受3拍子的节奏
四、欣赏《摇篮曲》。
1、指导学生看书上插图,议论一下宝宝睡在摇篮里要入睡时的情景。
2、听完录音后,师生讨论这首乐曲是优美、抒情的,还是雄壮、活泼的?
3、听辨舒伯特的《摇篮曲》是由谁演唱的,汪玲作曲的《摇篮曲》是谁演唱的?
4、可以让学生跟着乐曲旋律拍拍娃娃,做些合适的动作,进一步体验《摇篮曲》优美、抒情的特点。
五、学唱《一对好朋友》。
1、让学生边看插图,边听教师讲故事,了解歌词内容。
2、让学生即兴模仿鸭子和牛的叫声如:嘎嘎-----牟牟
3、根据歌曲衬词对唱。
4、教师有感情地范唱后,提问:歌曲中歌唱了几个小主人,他们是怎样快乐地成为一对好朋友的?
5、教师第二次范唱,学生拍手哼唱
6、听录音拍节奏哼唱
7、学唱琦音的衬词
8、按音乐节奏朗读歌词
9、初步学唱歌词
① 集体跟琴轻轻演唱
②分组演唱。
六、复习歌曲:《小猪睡觉》
1、用lu哼唱歌曲
2、边拍节奏边唱
3、歌表演
七、课堂小结
八、师生告别,下课
朋友舞音乐教案篇3
一、教学目标
1、要求学生认识前十六和后十六节奏,并能在歌曲中正确掌握。
2、引导学生愉悦、欢快的声音学唱歌曲《小猴子》,并且能主动参与课堂中的音乐实践活动。
3、通过这节课拉近学生与卡通音乐的距离,能在歌唱与表演中体现出来。
二、教学重点
1、学会歌曲《小朋友的家》,并且能富有感情的歌唱。
2、引导学生勇于参与各项音乐实践,在活动中培养活泼、开朗、乐观的性格和与同学友好合作的能力。
三、教学难点
有感情的歌唱《小朋友的家》。
四、教具准备
音响、多媒体课件、音乐果子、小火车、打击乐器等
五、教学过程
1、组织教学
(1)、师生问好歌
(2)、发声练习
2、导入新课、感受节拍
师:1、同学们喜不喜欢卡通片啊?2、同学们为什么喜欢卡通片呢?
以打节奏的形式叩响卡通城的大门。
(1)、集体自由打节奏
(2)、分组打节奏
(3)、请学生试一试
a、x x x / x - //
b、x x x / x x x //
c、x x x x / x - //
3、听音游戏,熟悉歌曲旋律
(1)、唱唱“音乐果”
(2)、听音运果子(小组竞赛形式,把成熟的果子运往小朋友之家,把“音乐果”摘下来放进“音乐火车”中。)
音乐火车一:
音乐火车二:
(3)、边用“呜”声哼唱旋律边开火车
4、学习歌曲《小朋友的家》
师:音乐火车把我们带到了音乐欢乐谷小朋友的家中,屋里传来了一阵好听的歌声。
(1)、范唱歌曲,请学生边听边体会歌曲情绪(欢快地)。
(2)、找一找熟悉的旋律和节奏并唱唱、念念。
(3)、听歌曲录音,感受歌曲情绪并轻声哼唱。
(4)、跟琴声学唱歌曲(让学生讨论哪句唱的不好,由老师或者一名学生带领大家唱准,唱好)。
(5)、歌曲处理
a、相互讨论:怎样唱好听?
b、有感情的歌唱。
(6)、尝试用打击乐表现歌曲。
(7)、分组讨论,以小组的形式比一比。
5、课堂小结
引导学生在课后关注卡通形象在生活中的运用。
朋友舞音乐教案篇4
活动内容 小班音乐活动《找朋友》
重点领域 音乐
相关领域 语??
活动目标
1、能用自然的声音熟练地演唱歌曲。
2、能根据歌词大胆地进行表演。
3、体验与同伴游戏地快乐。
重点、难点 重点:鼓励幼儿边唱边表演。
难点:能在前两节音乐处迅速找到好朋友。
活动准备 幼儿已学会歌曲。
活动过程:
一、 谈谈我的好朋友。
1、教师:“你有自己的好朋友吗?谁是你的好朋友?“
2、教师:“怎样让别人知道你们是好朋友呢?”(引导幼儿之间用体态语言表达
和好朋友的友爱之情)。
二、复习歌曲《找朋友》。
1、教师弹奏音乐:“你们听过这首歌吗?它叫什么名字?”
2、幼儿演唱歌曲:“让我们用好听的声音来唱给好朋友听吧!”
3、幼儿边拍手边演唱。
三、引导幼儿根据歌词创编动作。
1、教师:“我们怎样和好朋友“敬个礼”(握握手)呢?”
2、教师:“你是我的好朋友”,好朋友之间可以怎么表示?”
3、引导幼儿边拍手边找好朋友,在两句唱完后要找到。
四、歌表演《找朋友》
1、教师和一幼儿表演《找朋友》。
2、鼓励幼儿大胆地进行歌表演。
3、教师连续弹奏音乐,提醒幼儿交换舞伴表演。
延伸:1、在区角活动中让幼儿继续歌表演。
2、提供红、绿小花让幼儿佩带寻找舞伴。
朋友舞音乐教案篇5
活动目标
1、在幼儿懂得用自己的长处去帮助别人的基础上,进行歌词创编。
2、培养幼儿从小养成关心别人、团结友爱、互相帮助的好品德,并体会与同伴互相配合的乐趣。
3、感受旋律的气氛以及和同伴一起参加集体音乐活动的乐趣。
4、培养幼儿的音乐节奏感,发展幼儿的表现力。
5、乐意参加音乐活动,体验音乐活动中的快乐。
活动准备
1、小鸡、小鸭木偶。
2、录音带、录音机。
活动过程
一、进场:快乐的小动物
教师:小动物们都找一位好朋友,听着音乐,去参加快乐音乐会,好吗?(要求与好朋友做律动时,有眼神、感情及动作的交流)。
二、练声:小动物的歌声
教师:听,是谁的歌声真美妙!(1=c,从c调练声至e调,要示幼儿在进行发声练习时,声音要提高、打开,唱出小动物的欢快情感,唱出跳跃音)。
三、舞蹈《早上好》
教师:小动物们见面真高兴,跟你的好朋友说:“早上好”,来一段快乐的集体舞吧!(要求幼儿舞蹈时,注意感情的交流)。
四、创编歌词《我们都是好朋友》
教师:小动物,请你告诉我,好朋友之间应该怎样?(团结友爱、互相帮助)那我们一起来唱《我们都是好朋友》。
1、教师与幼儿共同唱《我们都是好朋友》歌曲。
2、根据《小鸡和小鸭》的故事改编歌词内容。
①教师与幼儿共同回想《小鸡和小鸭》的故事大意
教师:小鸡和小鸭听了我们唱《我们都是好朋友》真高兴,它们也想请我们帮它们编一首有关小鸡和小鸭团结友爱的.歌。
②提问:谁和谁,来到哪里?在玩什么?
教师组织语言:小鸭子呀,小公鸡,来到草地玩游戏。
提问:当小鸭子不会啄小虫时,小公鸡怎样说?当小公鸡掉下河时,小鸭子怎样说?
教师组织语言:咦,小鸭子,我来帮你啄小虫。哎,小公鸡,我来背你过小河。
③它们两个好朋友呀,团结友爱,真快乐,我们都是好朋友!
3、教师组织歌词内容,并范唱一次(边操作木偶教具)
教师:刚刚小动物们真开动脑筋,我把歌词编成一首歌,唱给小鸡,小鸭听,看看它们喜不喜欢。
4、幼儿集体表演歌曲一次。
五、结束:快乐的小鸡、小鸭舞
天黑了,我们的音乐会也将结束了,我们和小鸡,小鸭共同跳一个快乐的舞蹈吧!
朋友舞音乐教案5篇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