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迹不仅仅是一个人的成就,更是他们为之奋斗的梦想和信念的体现,通过写一份出色的事迹,鞭策我们不断超越自我,下面是好文汇小编为您分享的家庭文明事迹最新6篇,感谢您的参阅。
家庭文明事迹篇1
幸福的家庭都是相似的,最美家庭一定有最动人的风景、最优良的家风,王永革夫妻结婚多年来,夫妻恩爱,孝敬老人,热心助人,邻里和睦。他们用平凡生活中的点点滴滴诠释了家与爱的真谛。奋斗、严谨、孝老是王永革家庭的关键词。
一、奋斗。户主王永革1990年进入综合执法局工作,时任中队长,任职期间兢兢业业,勤勤恳恳,受到领导的器重和同事的赞誉,由于工作成绩突出还连续多年荣获"先进个人"的荣誉称号。妻子张会超1988年参加工作,就职于石化供销公司,1991年因公司效益不好而下岗,她并未因此消沉,而是积极地自主创业,在1991年至1995年之间的五年当中,她先后开过自行车专卖店,做过酒代理,开过电话亭,还跑过出租,她勤奋自强的事迹影响着她身边的很多人,她的丈夫王永革和儿子王思都在背后默默地支持她,做她坚强的后盾,在1995年她开办了物业公司,20xx年至今在美景嘉园经营恒中物业公司,任总经理和法人代表,公司自成立以来,经营有方,管理严谨,受到广大业主的一致好评。在父母的言传身教下,儿子王思也十分勤勉上进,大学毕业后在华龙区综合执法局工作,并任优胜顾问,表现出杰出的工作能力和管理才能。
二、严谨。作为父母,王永革夫妇真正的做到了严谨治家,他们之间一直保持着良好的和睦关系,对独子王思的也是尽心尽力,坚持高标准严要求,王思从小便聪慧懂事,勤奋好学,大学期间利用寒暑假时间在外面勤工俭学,积累了丰富的社会经验,毕业后进入华龙区综合执法局工作,还在一家私人的机构优胜任顾问,表现出了非凡的和管理才能。
三、孝老。古训有言:百善孝为先。孝敬父母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孝亲敬老是营造幸福家庭的基石。王永革和张会超婚后将老人接来同住,悉心照顾他们的饮食起居,二十多年间,无论工作再忙,都会赶回家为老人做可口营养的饭菜,老人们在他们的照顾下虽已八十多岁的高龄,但是精神矍铄,身体康健,逢人就夸儿子媳妇孝顺懂事,孙子王思对老人也是关爱有加,每次回来都给老人嘘寒问暖,给他们添置新衣和需要的东西。
幸福是什么?腰缠万贯不一定幸福,位高权重也不一定幸福,王永革一家用夫妻的相敬如宾,尊老的一颗孝心,创业的同舟共济,育人的言传身教演绎了小家庭最温馨的幸福,诠释了平凡的伟大,朴实的珍贵,幸福的最真实内涵。
一个幸福、快乐、和谐的家庭需要每个家庭成员共同的努力。只有每个人都积极地奉献和付出,家才会更温暖,只有每个家庭都幸福了,我们的社会也才会更和谐。
家庭文明事迹篇2
他出生在农村,生长在农村,是个地道的农民家的孩子,爱人叫常宇翔,汉族,是陕西米脂县人,岳父岳母在陕西生活,乌鲁木齐离陕西米脂有近2700公里,他们于20xx年在乌县水西沟镇结婚,现已结婚9年。在和耿橙亮结婚之前,妻子只是在书本上知道新疆。在新疆,爱人没有一个亲戚,那也是她第一次离开父母,离开家乡,爱人经常说:嫁给耿橙亮,她把这辈子的勇气都用完了。现在他们有一个女儿(今年6岁),可爱又懂事。母亲年过五旬,身体状况不太好,弟弟今年26岁,在村委会上班,还未成家。他于20xx年考入乌鲁木齐县公安局,后被分在萨尔达坂派出所工作,现任wx-037便民警务站站长。自从加入公安队伍后,由于工作任务重、家中的大小事务全部就落在了爱人身上,而且也没有节假日的概念。爱人曾说过下辈子不要和他做夫妻,要做他的同事,也有朋友跟他爱人开玩笑说:“你爱上了一个不回家的人!”也许吧!她把“爱”诠释成付出、理解和宽容。夫妻只有互相搀扶才会更美! 生活中,他们相互照顾,相互尊重;工作中,他们相互鼓励,相互支持。
孝敬父母是每个人的责任和义务,这一切不仅是多年相处中父母与他们结下的不解之缘,还因为他深知,对老人的关爱不仅是晚辈对长辈爱的回报,更是对下一代爱心的培养。结婚以来,媳妇和母亲从未红过一次脸,爱人把婆婆当亲妈对待,母亲也将媳妇当闺女一样,双方关系特别融洽。他的父亲在20xx年因突发心肌梗塞,突然去世,母亲因此受到不小的打击,在生活中,他俩把工作之余时间都留给了家人,陪伴母亲,协调好家庭事务,使整个家庭和谐融洽,和睦相处。母亲经常因颈椎痛而睡不着觉,只要有空他和妻子就主动给她捏捏。有一次,女儿看见了,也凑过来说:“爸爸,你歇会儿,我来帮奶奶捏。”听了这话,母亲乐着说:“瞧,我孙女长大了,奶奶有福呕!”看着女儿那认真劲,他笑了。直到现在,女儿经常会主动给奶奶捶背、捏肩,有时还懂事地对他说:“爸爸,你真辛苦!我帮你干活。”孩子的健康成长让一家人看在眼里,乐在心里。在他和家人的照料下,母亲精神一直很好,逢人就说:我之所以能熬到现在,全是托孩子的福!所以他相信,自己要调整好心态,面对现实,一切都会好起来。
俗话说:远亲不如近邻。他利用休息时间经常帮助邻居解决家庭困难,邻居李某因琐事与妻子闹离婚,后经他和妻子的耐心调解,使其家庭关系融洽。
在年初十三届冬运会在乌鲁木齐县举办,他主要负责外围巡逻备勤,在这期间女儿一直发高烧后感染成肺炎,妻子害怕影响他工作,就一个人带着孩子做治疗。当他打电话回家问女儿在干什么,妻子跑到医院的楼道里告诉他说:“孩子正玩着呢,家里一切都好,放心工作吧!”回到输液室,看着女儿因连续输液导致瘀血未消的小手,眼泪一个劲儿的往下掉。懂事的女儿一边为妻子擦去泪水,一边安慰说:“妈妈,不哭,我不疼!”就这样,女儿在妻子的悉心照顾下,慢慢的好了起来。一个月后,他和战友们不负众望,圆满顺利的完成了安保任务。当他推开家门,把女儿高高地举过头顶时,全家人幸福的笑声充满着小屋,可谁又能想象得到这背后的辛酸苦辣。
初,他在一次入户走访时了解到辖区马长兴双目失明,家庭困难,儿子在乌市学校就读,不能经常回家,于是他决定承担起照顾这个家庭的责任,不仅认了马长兴为大哥,还决定做马长兴的“眼睛”,带着他感受“光明”,带领马长兴前往医院治疗,为马常兴的妻子冶富兰解决就业问题,送米、送面、送油,扫雪、运煤、打扫卫生等等,用实际行动帮助困难家庭。
一个温馨的家庭,是一个幸福的港湾。拥有安定祥和的家庭,我们的工作才会更有保障,我们的生活才会更加美好。共同承担起家庭责任,营造一个和谐、平安的家庭,是我们的理想追求,也是人生的一大乐趣。
家庭文明事迹篇3
一、和睦家庭,注重学习
1、为互相关爱,互相照顾,父母暂搬迁至女儿家一起生活,晓华与比尔结婚后因忙于工作,经常早出晚归,父母疼痛女儿女婿,他们也惦记着父母,为能互相关爱,互相有个照应,他们商定父母暂搬迁至女儿女婿家一起生活。
2、求同存异,互相尊重,互帮互助,取得和谐。虽然两代人两种国籍,有着不同的历史传统,思想文化,生活习惯等诸多方面的差别,但他们之间都有着一颗爱心,有着为了家庭的幸福,事业的成功,上海的发展等共同愿望,碰到矛盾,通过求同存异,互相尊重互相帮助,取得和谐。
3、注重学习,自我。该家庭成员都注重学习,除了业余学习专业知识外,比尔还继续学习中文与中国的历史文化,两位老人还参加街道举办的信息技术进我家的学习活动,同时他们每天都看报上网关心天下事并为改革开放的新成就,中国的崛起感到高兴,并从中吸取新的理念,新的知识。通过学习不断进行自我,与时俱进,该家庭和睦温馨,增强荣耻观,争做“可爱的上海人”的充电器。
二、爱国敬业,热心公益
热爱祖国,热爱中国,弘扬中国的先进文化,敬业爱岗,是这家庭存在与构建精神文明的一个重要根基。
1、晓华倾力支持并协助丈夫投身于中外文化的交流,并为北京奥运会上海世博会作贡献,比尔虽然是一位美国人,但他已在中国十年之久,他热爱中国悠久文化,他写了本让外国人了解中国的历史文化和语言的书,现有很多跨国公司的外国人有这本书,比尔把自己所有的精力,资金投在中国的事业上,开设了培训公司,帮助中国人学好英语,特别是专业英语,让外国人学汉语和中国文化,他目前还通过岳父严老先生为美国桥水大学和上海师大联系开展交流。
最近,他参加了迎世博上海普通话形象大使的比赛,已进入半决赛,他还与上海市旅游培训中心共同编写了会展英语,为上海紧缺的会展人才的培训提供了一本专业性实用性很强的教材,并又帮助旅游培训中心审核了酒店英语abc教材同时,他也在致力于奥林匹克英语的编写工作,为08年北京奥运会作一份贡献
2、比尔热心慈善,资助贫困家庭儿童。比尔也是慈善机构—扶伦会上海地区的创始人之一。他多次参加捐赠活动,志愿上海胸科医院患儿,赴内蒙锡林浩特的贫困地区哈巴嘎士村为8个孩子捐资助学。
3、严老先生退休后仍继续关心参与工作,义务宣传陶行知思想,为科教兴市出力。严老退休后主要仍坚持义务在原居住的功口区陶行知思想研究会任副会长,秘书长工作,宣传陶行知思想,到中小学开展调查研究,指导,为促进素质不辞辛劳。去年4月又被中国陶行知研究会评为全国陶行知理论与实践成果奖先进个人。
三、齐心合力,支教新疆
克服困难,奔赴新疆。去年初,当严老得知“银龄行动”要招募志愿者后,就主动在办理登记的第一天早上就赶去报名,尽管他事先早已在家“吹风”,女儿女婿也配合他做了老板工作,但在批准出发前仍面临老伴患高血压等慢性病,又恰逢女儿也要到外地出差一个时期,且乡下来电来信告急,故居房屋损漏严重要修筑等,为了不失去这次赴疆的机会他进一步与老伴商量并托人做了安排。出发前严老所在单位上海师大领导代表同严老的老伴同去送行,比尔还赠送给义务志愿者忍受一本自编的医务英语教材。当严老终于如愿踏上新疆博州土地时,不禁激动万分:“我终于实现了用知识服务西部的愿望。“
它山之石可以攻玉,以上就是一秘范文为大家带来的9篇《文明家庭主要事迹》,希望可以启发您的一些写作思路。
家庭文明事迹篇4
顾萍芬家庭是一个团结和睦,遵纪守法,相信科学、积极向上的、努力进取的文明家庭。他们夫妻恩爱、互相提携、尊老爱幼、乐于助人、教子成材。他们用生活中平平凡凡的事、点点滴滴的诠释了家作为爱的港湾的真谛。
一、爱爱国、遵纪守法、积极热心公益事业。
顾萍芬从国企退休,丈夫从高法退休。虽退休多年,他们依然严格要求家人遵纪守法、慎诺守信。他们一家8口,有4人在政法系统工作。全家能自觉做到知法、懂法、守法,热爱祖国、热爱人民。他们多次看开解囊,为灾区、贫困家庭募捐。体现中华民族乐善好施的传统美德。
二、学习进取、爱岗敬业。
他们夫妇平时注重学习,读书看报、学习书法绘画、练习太极。顾萍芬负责社区书画组工作,她关心每位学员,不厌其烦地辅导,使书画组的成员的水品逐步。她丈夫陈金恒自幼酷爱陈氏太极,有很深的功底。他负责社区太极队教学,他每次都非常认真的教学,每个动作都要求精准到位。使每个学员既锻炼了身体,也提高了太极功夫的水平。他们子女热爱学习、爱岗敬业。她的子女在法院工作,他告诫女儿要秉公执法,为民做主。她的女儿工作中专研业务,工作出色,被评为天津市政法系统的标兵、劳动模范。
三、家庭和睦,尊老爱幼。
他们夫妻相敬如宾、恩爱倍加;孝敬公婆,善待岳父母,在家中能抢挑重担,任劳任怨。兄弟姐妹之间团结和睦,有困难互相帮助。经常受到邻里的称赞。她的孙子女聪明可爱,好学上进,成绩优异。今年考上大学。
四、搞好邻里关系,注重家庭成员整体素质的`培养。
他们做到在生活中热心、善良,与邻居都能够和睦相处,经常帮助邻居解决家庭中困难。节假日主动走访邻里,街坊邻居关系融洽。他们十分重视子女、孙辈良好的道德品质和生活学习习惯的培养。他们非常注重榜样的力量,要求孩子做到的自己首先做到,创设良好的家庭氛围,使晚辈在潜移默化中受到。
顾萍芬一家他们用爱心凝聚人心,引导家庭走向和谐;用爱心点燃烛光,引导家庭走向光明!他们用爱心照亮别人,给与别人温暖与关爱!他们是令我们尊重与赞赏的一家。
家庭文明事迹篇5
家庭是船,事业是帆,帆推动船行,船扬起风帆。家是温暖的避风港,给我们遮风挡雨。
作为一名公职人员,遵纪守法,认真负责是必须要坚守的原则。自入职以来,李同志时刻牢记为人民服务的宗旨,踏踏实实工作。办公室每天都会有许多群众前来办理业务,每当有群众咨询时,她都会耐心的给他们讲解政策,为他们指引办理业务的窗口,尽自己所能方便他们的业务办理。对于自己的本职工作,总是打起十二分的`精神,认真核对每一笔往来账目,每月按时提交各类财务报表,认真完成上级领导交给的任务。虽然已经工作3年,但仍不忘记学习,闲暇时间认真学习财务方面的知识,积极参加培训,不断提高自身的业务能力。
生活和工作是同等重要的,在生活中,作为女儿和儿媳,她和先生每周都会抽时间回家看望双方的父母,给他们搭把手收拾屋子,买菜做饭。她的爷爷已经89岁高龄,每天晚上她都会和他打视频电话,把工作或生活当中遇到的问题跟爷爷讲。作为妻子,她和先生互敬互爱,相濡以沫,要建造一个和睦的家庭,最重要的是必须处理好夫妻关系。在处理家庭的大事时,夫妻平等对待,互相通气,共同磋商决定,只要是合理的建议,求大同,存小异,做到办每件大事双方都心情舒畅,家务事处理得井井有条,整洁舒适。他们每天都会给对方加油打气,下班后交流工作当中的问题,互相给出意见和建议,一起出门锻炼,有共同的兴趣爱好,是众人眼中的模范夫妻。
崇尚节约,反对浪费,不论是工作还是生活,都要做到勤俭节约。下班后及时关闭电脑,打印材料选择双面打印。生活当中不盲目追求物质,不攀比,合理理财,做到开源节流。
家庭是社会的细胞,家庭和睦,尊老爱幼,夫妻恩爱,老少共融,充满温馨,家业才能兴旺,社会才能富强。李李的家庭虽然是千千万万个家庭中最普通的一个,但是却让她非常骄傲,因为父母安康,夫妻和睦。俗话说家和万事兴,家庭的经营需要每一位成员的努力,而她也将继续奋斗,不断为自己的家增砖添瓦。
家庭文明事迹篇6
人生五伦孝为先,“孝”在中国的历史长河中被认为是人的一种基本美德而千古流传,无数的孝子呗称颂、讴歌,孝子的事迹被人们千古传颂。薛冠华就是一个为人诚实、孝敬老人的好同志。 父亲因病去世了,母亲独自一人把三个孩子抚养成人,当年一家人吃了很多的苦。大哥45岁时得白血病去世,三弟外出打工,薛冠华暗自发誓以后一定要好好对待母亲,给母亲最好的慰藉。让母亲晚年会幸福快乐,自此以后,他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来做的:
一是平时日子中只要有空,就回家帮助母亲做饭,在和家人的日常生活中营造其乐融融的家庭气氛。让母亲心情愉悦。
二是随着年龄增大,老人孤独感日渐增加。为了排解母亲的寂寞,闲暇时陪同母亲和家人外出旅游。让老人解除孤寂。
三是让老人精神上达到满足,不让母亲为家庭的琐事烦心。人到中年事情多,家中的烦恼从不与父母亲提起。
四是经常陪同母亲检查身体,有病时细心照料。每次母亲生病, 都亲自陪护,端茶倒水,送汤送饭。经常嘱儿子要关心照顾好老人。
在他的带动下,家庭团结、和睦,整个家庭长尊有序,形成了老人关心孩子,孩子孝顺老人的良好家庭氛围。对老人恪守孝道,尽心尽力,以实际行动带动儿子一起孝敬老人,在村里起到了争
相尽孝的良好家风,也赢得了街坊四邻的广泛赞誉。
家庭文明事迹最新6篇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