援鄂护士事迹6篇

时间:
Iraqis
分享
下载本文

在每天的生活里,我们都会遇到过事迹,对各类事迹都比较熟悉,大家怎么来写事迹材料呢,在动笔写事迹之前,我们要端正自己的态度,下面是好文汇小编为您分享的援鄂护士事迹6篇,感谢您的参阅。

援鄂护士事迹6篇

援鄂护士事迹篇1

2月16日,广西第五批赴湖北抗疫医疗队飞抵武汉。队员们到达驻地酒店已是凌晨1点多,武汉市江汉区审批局和江汉区企业服务中心的保障组全体人员依然等候在驻地,还为队员们准备了热乎乎的晚餐。初到武汉,城市街道空荡,空气湿冷,队员们的心里却已然升腾起一股别样的暖意。

小小的举动背后是深切的关心

“离我远一点,不然传染给你就不好了。”医疗队初到医院,患者们都会主动和医疗队员保持一米以上的距离,还不忘时刻将这句叮嘱挂在嘴边。

回想起刚到病房的那段时间,医疗队里来自贺州市人民医院的护师邱丽霞在她的日记中这样写到:“凌晨给一位发热的爷爷测体温,我轻拍他的背,告诉他要测体温了,他点点头便转过脸去。”在常人看来只是再普通不过的小小动作,当时却重重地拨动了邱丽霞的心弦。

新冠肺炎患者通常会有呼吸困难的症状,戴上口罩之后,呼吸会更艰难。尽管如此,病区里的患者们还是会非常自觉地互相提醒要戴好口罩。

一次,有一位患老年痴呆的婆婆,一直在病区里来回走,不愿意回病房,也不愿意戴口罩,医疗队员们只好陪着婆婆在过道里边走边聊天劝导。这时,一位同是病患的大姐走过来加入了劝导婆婆的行列:“医生护士从大老远的地方跑来帮助我们,我们也要戴好口罩,保护好他们。”出人意料的是,婆婆居然听明白了这句话,乖乖回到病房戴上了口罩。

在病房里,戴口罩、背过身、转过头,已经成了患者们在面对医护人员时的“标准动作”。尽管医护人员都穿着防护服,患者依然时刻记挂着他们的安全。虽然只是一句简单的叮嘱、一个小小的动作,从中传递出的却是患者们对医护人员深切的爱护与关心之情。

志愿者无私奉献传递浓浓温情

护士长刘海娟尤记得第一天上夜班的时候,队员们要为6个转院患者准备床铺。床垫非常重,刘海娟和另一位女队友合力扛起来很是吃力。有位奶奶看到了,便主动跑过来帮忙,还不时给她们加油打气:“孩子,慢点。先喘一下气,歇一歇再装,我们不着急,慢慢来……”亲切的话语,听得人心里暖融融的。

医疗队物资组的组长何芳也碰到过医院的一名“特殊”志愿者,负责医院病区的清洁卫生。他告诉何芳,自己住在医院附近,想尽自己的一份力做点力所能及的事,便加入了志愿者的行列,“我和女朋友一起报名来的,下午她接我的班。”

此外,还有来驻地帮队员们剪头发的理发师。当队员们问他:“我们可是接触过患者的医护人员,也存在一定的风险呢。你怕不怕?”他笑了笑,随即答道:“不怕!相比你们在最危险的一线与疫情斗争,我们所做的也只是尽一点绵薄之力而已。”

平日里,大家都是素不相识的陌生人,但在抗击疫情的关键时刻,他们毅然伸出援手,做着自己力所能及的事情,在湿冷的冬日里温暖着医疗队员们的心。

驻地后勤保障有求必应

抗疫前线,医护人员每天都忙得不可开交。为了医疗队的工作能够顺利开展,保障医护人员的吃、住、行等后勤工作也尤为重要。

医疗队驻地酒店离医院不远,但无论什么时间,都有公交车、出租车司机接送队员们上下班。不论队员们什么时候上下班,都不会饿着肚子。早上早起,早餐都已备好;深夜下班回到酒店,也能吃上热乎乎的饭菜。为了尽量照顾队员的饮食习惯,每天的菜品都会迎合着队员们的口味来准备。

在驻地,还有被队员们亲切地称为“贴心自助小超市”的地方,里面准备了各种水果、泡面、零食和饮料。担心有队员吃盒饭上火,还备有凉茶和蜂蜜。深受女队员喜爱的,还有酒店精心准备的银耳羹。有的队员胃疼,酒店的厨师大哥便熬粥、煮面,面条里还会加两个荷包蛋。他说:“只要队员们想吃,我就煮。”在这里,毛巾、洗漱用品、常用药物甚至秋衣秋裤等生活用品也一应俱全。

此外,细心的保障组还会挨个记下队员的身份证号,早早地计划着为过生日的队员准备蛋糕。只要队员们有需要,保障组都会想尽办法满足。队员们能够心无旁骛的投入到战“疫”工作中,离不开他们对抗疫情的决心,更离不开无微不至的后勤保障。

医疗队员们身在异乡,却无时无刻不感受着家一般的温暖。武汉,是一座温暖有情的城市,是一座英雄的城市。封一座城,是他们的姿态;护一国人,也是他们的愿望。在疫情面前,爱从来都不会只是一份的孤单,武汉人民与全国各地前来援助的人们一同携手抗疫。盼望医疗队员们能够早日还家,更是武汉和全国人民共同的心愿。

援鄂护士事迹篇2

记忆中的春节是阖家团圆、走亲访友其乐融融,而今年,注定是不寻常的一年,当突如其来的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在全国蔓延,居家防疫、在线拜年成了最热的关键词,当我们还在家中心怀恐慌,不少英雄的身影已经逆行而上,为了祖国大地的安宁,人民身体的康健,他们奋勇前行无所畏惧,因为这“疫”路上有你,我们坚信寒冬终将过去。

致敬最美逆行医护人员。当疫情的号角吹响,一封封请战书、一个个红手印、一张张返程票、无不诠释着救死扶伤、为生命护航的天使情,他们主动放弃那原本就少的可怜的休假,告别父母、爱人和孩子奔赴抗击疫情的最前线,一缕缕剪去的秀发、一道道勒出的伤痕无不昭示着党员的职责与使命,他们也会有疲劳也会有牵挂,但疫场就是战场,他们全副武装不舍昼夜的奋战,让我们记住了那一张张看不清的脸,也激励着我们每一个人勇往直前。

致敬最帅逆行建筑人员。他们是城市的建设者,是质朴的劳动者,17年前,当非典来袭,他们仅用七天七夜就建成了小汤山非典医院,为接纳救治病人立下战功,看今朝,火神山、雷神山医院拔地而起,仅用十天火神山医院完成竣工并接纳患者,这背后隐藏着建筑工人们的辛勤汗水,还有设计师黄博士的默默付出,李总理在考察火神山医院建设时为来自全国各地的劳动者点赞,并强调他们是在与时间赛跑,与病魔争夺生命,要把这里建成遏制疫情蔓延的“安全岛”,如今他们不辱使命。

致敬最靓逆行基层干部。他们是奋战在最前线的宣传员、排查员、守护者,他们没有制服警服、隔离衣,更没有专业的n95,有的只是一个红袖章、一个口罩、一部手机,他们没有执法证、没有资格证,有的只是群众们一张张熟悉的面孔和沉甸甸的责任,他们没有誓师大会,不计报酬得失,有的是逐户上门的登记、叮嘱与跟沟通协调,他们的身后也有家庭的牵挂,但是“疫情就是命令,防控就是责任”他们选择逆行而上,当夜幕降临万家团圆之时,他们在寒风中坚守,守的是背后的一片祥和,守的祖国的大好河山。

恩格尔说过,“没有哪一次巨大的历史灾难,不是以历史的进步为补偿的”,这段时间我们目睹着一个个生命的逝去,一位位勇者的逆行,见证着生死分离,期待着柳暗花明,我始终坚信, 在信息及时公开的舆论氛围下,这次战役的胜利终将属于我们,因为这“疫”路上有你,寒冬终将过去。

援鄂护士事迹篇3

4月6日晚间,山东大学齐鲁医院宣布,山东省第一批援鄂医疗队员、齐鲁医院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主管护师张静静因心脏骤停,经抢救无效死亡。

一定再回黄冈这个家感受春暖花??

"我亲历禽流感、甲流疫情,有救治经验,又是主管护师,应该首批去。"

疫情发生后,张静静向医院表示。她是山东大学齐鲁医院呼吸科主管护师,1月26日,作为山东首批援鄂医疗队成员,张静静和143名同伴到达黄冈,开始在抗疫一线的工作。

在黄冈期间,张静静写下多篇日记,记录了她在黄冈市大别山区域医疗中心参与新冠肺炎救治工作的点滴。

1月28日,张静静写道,山东医疗队赴湖北支援的第三天,因为女生的长发更容易出汗、藏匿病毒,而且不方便穿防护服,为了更好的照料病人,我把自己的头发剪成了一寸多长,理了个男孩发型。

她有些不舍,有点小失落,不过她眼神坚定地表示,等战胜了疫情,我们再留回来。

原来她有个小秘密,就是等到长发再次及腰,美美哒以后,她要和老公一起去照婚纱照。

2月5日早晨,张静静给一位阿姨抽血,阿姨血管不好找,她找了好一会儿,突然,她听到阿姨说:"孩子,别离我太近,你们从山东老远到我们黄冈来,我不想把病传给你。"

当天的日记里,她这样写到:"顿时,一股暖流涌遍我的全身。"

她还曾写道:"一定再回黄冈这个家感受春暖花开。"

倒在回家路上

3月21日,张静静随山东省第一批援鄂医疗队员返回济南,按规定集中隔离医学观察14天。在这期间,她的三次核酸检测均为阴性。

4月5日早上7点,她在隔离酒店房间突发心脏骤停。

医院方面的知情人称,4月5日早饭时间,张静静没有露面,同事敲门无应答后冲进房间发现,张静静躺在床上,无论怎么叫没有反应。同事拨打急救电话后,张静静被送往济南章丘区人民医院抢救,后又被转院至山东大学齐鲁医院。

噩耗还是来了,6日晚间齐鲁医院官方发文,"山东省第一批援鄂医疗队员、我院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主管护师张静静,在按规定集中隔离医学观察期满,即将返家休息时,突发心脏骤停,经医院组织全院专家力量、动用全部可能手段全力救治无效,于2020年4月6日18时58分逝世。"

援非丈夫未能赶得及见最后一眼

此前,张静静的丈夫正在非洲参加援非工作,并"跨越半个地球"写了家书支持妻子工作。丈夫在信中说,为妻子舍小家,为大家的大爱而自豪。虽然孩子目前还小,时常因为想念妈妈哭闹,但将来会为有这样伟大的妈妈而骄傲。最后丈夫嘱托妻子照顾好自己,早日平安归来。

同时,从齐鲁医院多名职工处获悉,张静静的丈夫正在援助非洲,未能赶得及回来看其最后一眼。

4月6日,张静静的丈夫韩文涛透露因疫情原因,身在塞拉利昂的他无法回国,希望外界能帮忙协调让其尽快回国见到妻子的求助,引发广泛关注。韩文涛通过个人微博与微信朋友圈求助称,其在孩子刚满6个月时援非,如今孩子刚满5岁。

援鄂护士事迹篇4

英雄是什么?有人说英雄是汶川地震中挺身而出的解放军战士;有人说英雄是中美关系紧张是舌战群儒的外交官;还有人说英雄是澳大利亚森林大火中的消防员战士们。但对于我来说,英雄就是普通人拥有一颗伟大的心。每一个普通的劳动者,只要在需要的那一刻能站出来,就是英雄。

“2020年1月23日于湖北爆发了新新冠状病毒”,在这则简短的新闻仅仅传播一天后,全国各地便涌现出一大批的‘凡人’,她们剪去自己的长发,换上一袭白衣,整装待发后前往湖北救援。

这其中,就有来自广州一家南方医院曾组织的一支医疗队,2003年抗‘非典’时,他们就挺身而出,17年后的除夕,他们再次写下请战书,申请前往一线抗击新新肺炎。‘若有战,召必回,战必胜’便是他们的承诺与誓言。

疫情发生后,武汉市10万医护人员超负荷工作。病人确诊后,会进行隔离治疗。同时,被隔离的还有医护人员。面对自己旳同事病倒,他们能做旳只是保护好自己,咬牙不去想,继续坚守岗位。除夕夜在孩子们嘻戏时,他们却只能倚在隔离区的玻璃门上,写下一张张贺卡:‘住父母身体健康’。

2月初旬时,由于湖北医疗物资、病房等一系列的短缺,连夜搭建了两家临时医院----火神山、雷神山。令世人惊叹,可谁又知这十天中他们的艰辛呢,在工地上吃饭、睡觉,一干便是一整天,他们的身上展现的是中国人的气质,沉着朴实,遇到事情冷静思考。

一方有难,八方支援。

在这场没有硝烟的战争中,他们是最美的逆行者。

有人说:这世上从来没有从天而降的英雄,只有挺身而出的凡人。我觉得,这句或最应该献给他们,献给这一群在漫长冬夜里,为我们披霜冒雪的‘守夜人’。

致敬白衣天使,致敬英雄,致敬我们伟大的祖国!!!

援鄂护士事迹篇5

尊敬的各位老师、亲爱的同学们:

大家好!

我眼中的春节是缤纷的,是热闹的,更是喜悦的……是一个欢乐的节日,但是2020年的春节是个不寻常的节日,也是个不寻常的寒假。

最近几日,有一种突如其来的病毒名叫“新型冠状病毒”,它像恶魔一样向我们袭来,以惊人的速度向全国扩散迅速爆发。原本是“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千门万户曈曈日,总把新桃换旧符”的景象,现在是大街上冷冷清清,昔日的车水马龙的地方变得人烟稀少,即使路上遇到几个人,也都是带着口罩把自己包的像外星人一样。大家都在家看电视、写作业、睡觉,其实现在乖乖在家睡觉不出门也是给国家做贡献。

这个病毒最早发现在湖北,而武汉发病的人占湖北的40%,是湖北发病人数最多的城市,多方商议后,决定把武汉封城。当这个消息发布到网上、电视上时,还是有一部分武汉人偷偷回家探亲,正值春节,这种行为这不是害人害己吗?

为救治病人,全国各地都自愿征集专业人员支援武汉,并且以惊人的速度建好火神山医院。火神山医院于1月25日开始建设到2月2日建成,仅用10天。2月3日,经主席批准调用1400名军医支援火神山医院。我要向这些奋战在一线的医护同志们敬礼!我要记住这些人,但也不能遗忘这些人:外卖小哥、交警、环卫工人……他们一直坚守在自己的工作岗位上。

让我们行动起来,科学防控,众志成城,抗击疫情!武汉加油!中国加油!

援鄂护士事迹篇6

任何灾难疾病面前,医护人员都是最为显眼的人群之一,不仅在于他们穿梭在战线前列,还在于他们是病者与鬼门关之间的守卫。疫情之下,他们用技术、责任、激情和自信等牢牢守住了我们往下坠落的门,在我们的眼里,他们是那样的高尚,甚至可以说是让人瞠目结舌的吧,一次又一次像斗士一样把人从死神手里抢了过来。但其实,他们脱下了白衣外套后,也只是一个个普普通通的人,像千千万万的我们一样,有亲朋,有喜怒,有不顺,也有坦途。

我想,在疫情汹汹袭来的情况下,没有人是不害怕的,更何况是每天每小时每分钟与病人密切接触的他们,但他们在我们眼前表现出来的,都是无畏,都是自信,情绪是可以“传染”的,这一种无畏与自信,传递给大家后,大家也心中的恐慌自然也会消下去很多。

医护人员也只是平凡人,他们的无畏与自信,大概是最根本的是来自于强大的心理调节作用吧,在健康的心理作用下,做出增强自信与无畏的行为或者进行积极的暗示。当钟南山、李兰娟、刘智明等在领域中高尖的人才义无反顾穿上战甲时,广大的医护人员便得到了鼓舞与自信,这种自信是来自于心理暗示,他们穿上战甲的时候,其实同时也给众多的医生与护士加上了护心甲。当劳累的时候,也很容易看到两个医护人员靠在一起,进行小憩,这个时候,同事便是疲劳的一剂药。此外,还有一个十分暖心的现象,就是他们会在防护服上写下名字、想说的话心,通过这个行为向周围的人、向自己传递能量,这也是一个心理暗示,或者是“心理明示”的表现,经过这暖心的行为,鼓舞自己,不泄气、满怀激情与信心。家人也是他们平衡心理的一个重要来源,他们的理解与鼓励,往往使得他们支撑起了一片想不到的天,比如温馨的“做一年家务”的赵英明事件。除了家人,他们接触得最多的病人,也会是他们这种健康心理调节的重要动力,见到病人一天天好转,互相进行打气,这些都是很好的调节心理的行为,我印象最为深刻的是方舱医院教患者跳维吾尔族舞的少数民族医生,在与病人轻松的活动中,身心得到了放松。

从他们身上可以学到很多,利用身边各种人与各种事,积极进行心理暗示,调整心理状态,那么再苦的景,也总能品出一点甜来。

援鄂护士事迹6篇相关文章:

优秀护士个人先进事迹8篇

2023年优秀护士先进事迹范文8篇

女护士先进事迹材料7篇

优秀护士长先进事迹材料7篇

护士长先进事迹材料7篇

护士考护士申请书6篇

2023年护士采集核酸心得体会6篇

护士辞职报告模板范文6篇

护士个人原因辞职报告6篇

护士申请转正申请书6篇

援鄂护士事迹6篇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文档为doc格式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
216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