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篇成功的事迹材料可以发挥宣传典型,引导良好风气的用途,在我们日常的工作或学习中,经常会遇到要写事迹的情况,以下是好文汇小编精心为您推荐的抗洪救灾的英雄事迹6篇,供大家参考。
抗洪救灾的英雄事迹篇1
在灾难和困难面前,有人选取逃避、退缩,而有的人则勇往直前、应对挑战。吴裕民,中共小村总支书记,在 6、19 特大洪水面前,不顾个人安危、忠于职守、坚持抗洪抢险第一线,展示了一个共产党员的风采。
6月19日,休宁县境内遭遇连续强降雨,河水猛涨,率水河遭遇百年未遇的特大洪水,应对严峻的汛情,裕民书记立即组织了党员干部和抗洪抢险队员,启动应急预案,并要求全体成员必须要确保群众生命财产安全。即是指挥员又是抢险队员的吴裕民书记在得知村民占金花家浸水,家具家电未转移时,当即涉过齐腰深的洪水为占金花转移财产。小村地势低洼,沿街所有村民家完全浸水,当时的小街洪水已有一米左右,裕民书记顾不得水有多深,仍在挨家挨户通知村民转移,村民汪华林家里的冰箱眼看就要浸水,书记恰好赶到,二话没说,把重重的冰箱抬放在八位桌上,转眼又到另一家,先后又帮村民张礼芳、孙国斌转移家俱家电。
12点多钟,得知五保户曹丽高老人还固执地呆在家里不肯转移,十分着急的裕民书记立刻赶到曹丽高家,对其苦口婆心地劝说,金诚所至,曹丽高老人最后在抢险队员的共同努力下安全转移。一点多钟,洪水继续上涨,小街的洪水已二米多深,书记和村干部们被困在村委会。应对汹的洪水,老书记思考的是全村灾民的安危,透过电话联系,对沿河、低洼地段六十多户的安全状况逐一进行了解和确定。村民徐田,年届九十,双目失明,吴书记十分关心,多次打电话询问其儿子是否安全、是否转移。两点左右,村民金雪昌家的小店因洪水连续上涨即将浸水,一旦浸水,损失惨重,老书记利用电话,联系就近的抢险队员,帮忙金雪昌转移货物,却又时刻担心抢险队员的安全。就这样,今年七十岁,收缩压高达170毫米汞柱的老书记,上半夜忙于指挥和帮忙灾民转移,下半夜仍裹着浑身湿透的衣服,牵挂着全村的灾民、灾情,坚持在抗洪抢险的关健岗位。一向到20号早晨,洪水退去,得知全村灾民全部安全时,才长长地透了一口气,这是对全村灾民转危为安的欣慰。这时的老书记因双脚长时间浸泡在水里,双脚浮肿,站着显得有些吃力。
应对凶猛的洪水,村民们没有惊慌失措,因为村两委抗洪抢险工作的有条不紊地进行;因为他们的老书记和党员干部们始终站在抗洪的最前线。最后,沿用吴裕民老书记常挂在嘴边的一句话 职责重于泰山 。
抗洪救灾的英雄事迹篇2
直到牺牲,他身上未记过一次功。
7月19日凌晨1点,接警得知庐城镇内发生内涝,陈陆与队员们马不停蹄地赶去,疏散群众至早上7点。而后前往石头镇同心村、郭河镇进行人员疏散。
7月20日凌晨,陈陆回到大队,已有30多小时未合眼。
洪水很脏,掺杂着粪水、动物尸体、工业用料等秽物。陈陆在水里泡了近两天,身体开始出现反应。当晚他在大队办公室坐着,对指导员邵将说,自己的身体很不舒服,膝盖疼得难受。邵将发现他的膝盖红肿,便劝他明天稍作休整。
陈陆不同意,邵将拗不过,只好替他买药、涂药、敷冰袋。
邵将告诉记者,陈陆皮肤比较敏感,受刺激容易过敏。
陈陆2005年加入消防队伍,2008年汶川地震,他作为先遣部队前往救援。道路不通,只能背着六七十斤的装备徒步前往震中。陈陆行进得有些慢,当时的合肥市经开区消防大队大队长龚壮志很生气,呵斥了他。
龚壮志至今仍记得那一幕,陈陆撩起裤腿,露出满腿的水泡——个个有大拇指甲盖那么大。等到达震中时,水泡全被磨破了,血流了一裤管。陈陆说是小伤,不肯休息,仍继续参与救援。
2013年,他在合肥市消防支队纪保科任科长,这是他15年消防生涯中唯一的机关经历。2015年,他主动请调至庐江县消防救援大队。朋友刘书虎多次劝他调回机关,他不乐意,说自己只喜欢带兵,“觉得基层更有意思。”
陈陆的父亲陈立山是安徽第一代边防军人,母亲和姨夫退休前在公安系统工作。陈立山告诉记者,陈陆在机关大院长大,耳濡目染之下,自幼就想从军。
2008年的雪灾、震灾后,队里开会讨论记功,要替陈陆报三等功,被陈陆推辞了,说自己已经是干部,不如把立功机会让给队员:他们若记两个三等功,就有机会上军校、提干。
曾和陈陆在消防队中队同事多年的徐长青统计,按陈陆的工作经历,“至少记三四次功是没问题的。”实际上,直到牺牲,他身上未记过一次功。
抗洪救灾的英雄事迹篇3
7月22日,__x县普降特大暴雨,石门河、洛塬河、巡检河等河流上涨,洪涝灾害造成县境内多处道路被冲毁,交通中断;大量农田被淹,部分群众房屋倒塌,水、电、通讯等基础设施损毁严重。
灾情发生后,在县委、县政府的坚强领导下,交通系统干部职工立即投入到水毁公路的抢修抢通工作中。按照全县水毁公路抢修工作部署,在县交通运输局的统一调度下,从7月24日开始,__x县交通运输局立即启动防汛抢险应急预案,成立抢险突击队,兵分两路,一路由原农管局支部书记刘福平带领一班人奔赴西路的洛塬镇、保安镇抢修公路;一路由原农管局副局长姚录善带领一班人奔赴北路的石坡镇、巡检镇抢修原巡庵路、石寺路、s204李河至金鞍段等交通主干道水毁公路。
共产党员__x作为西路参加抢修水毁公路的一员,他们的任务是沿永丰镇张卫路进入保安镇水西峪村,经洛霸路保安段到洛塬镇,再抢修洛塬镇的部分乡村道。刚开始时期,西路抢险突击队8名队员联合,相继抢通了保安水西峪村、洛塬镇吊棚村的几处中断公路。到洛塬镇后,根据镇政府提供的灾情现状,经县交通运输局及县自然资源局的综合研判,西路突击队将人员又划分三个小组,分别抢修洛塬镇水毁严重的农林村、涧坪村、五龙村等三个村中断的村级公路。__张同志主动请缨,带领另外两名队员到水毁最为严重、难度最大的农林村开展抢修工作。
洛塬镇农林村在遭受暴雨袭击后,公路被彻底冲毁,河道乱石遍布,部分群众的房屋倒塌,救援物资无法送达,一些群众的基本生活都成了问题。有的群众只好趟河攀岩步行到3公里外的物资供应点肩扛手提些米面油回家……。看到这些,__x心情非常沉重,他想群众之所想、急群众之所急,他说:这些群众太可怜了,我们早点修好便道,物资就能早日运到,他们就能少受点苦。__x和他的队员们昼夜奋战,争分夺秒,每天早上7点出发赶赴工地,晚上十点后才能回到家。军人出身的__张同志,做事一贯雷厉风行,他说,我是党员,我在前面开路。他主动在约2。5米宽的河道前面勘察便道修复线路,指挥9台机械作业。渴了喝口矿泉水,饿了啃口方便面,即使是中午饭,就在施工现场吃盒饭,稍作休息又开始工作。经过三天的克难攻坚,他们以最快的速度、最短的时间,抢通了通往农林村村委会3。1公里的交通便道,为救援物资及时运送及水、电、通讯抢修提供了通行条件。当__张同志了解到该村自来水管道被冲毁,需要尽快接通水源地的道路,当前群众无水吃成为当务之急的情况后,他想:群众吃水是大事,刻不容缓。于是他又马不停蹄地在河道狭窄、满地是乱石滩的农林村五组和六组,带领人员和机械,加班加点,每天头顶30多度的高温,衣服被汗水浸湿又晒干,脸、脖子和胳膊晒得黝黑发亮,但从没有叫苦喊累,没有任何怨言。经过4天的连续作战,到8月3日晚,__x和他的队员硬是在乱石滩里一步一步“啃”出了一条1。4公里的“生命通道”,及时解决了群众饮水问题,受到当地群众的一致赞誉。
抗洪救灾的英雄事迹篇4
姜红云,女,1980年8月出生,2010年2月入党,獐么乡政府科员。
7月19日,暴雨突袭,姜红云冒雨下村,组织村干部到危房户、孤寡老人家里、留守儿童家里逐一查看。南獐么村的闫海卫家房子后面山坡上有一个大裂纹,对房屋构成威胁;牛米贵老两口的房子被大水浸泡变形,局部损坏......姜红云和村干部一起把他们转移到獐么中心小学,紧急转移群众8户14人。
暴雨稍停,姜红云安排村干部在河流、大口井边,以及滑坡地带树立警示牌,提醒过往行人注意安全,避免发生次生灾害。同村干部对全村受灾户进行调查摸底,统计数据,及时安置灾民,保障受灾群众的吃、穿、住等基本生活不受影响。姜红云踩着泥泞的道路,冒雨在随时都有山体滑坡危险的山脚下爬高爬低,对村中每一户房屋进行逐户排查,生怕漏掉一户。此时,山里通讯中断、电力中断,她要把村里的具体受灾情况向上级汇报,把乡里的工作安排传达到村里,姜红云一天下来要步行几十里的山路来传递消息。
雨停之后,姜红云一刻也不敢放松,及时组织村干部和党员开展家园自救,清理淤泥,恢复交通。草峪村道路多处被掏空,无法安全通行,她和村干部多次开会研究、实地考察,决定另外开辟条临时道路解决群众出行问题。为进一步提高村民防汛抗洪意识,增强村民抢险救灾能力,她挨家挨户发放《防汛避灾明白纸》和《内丘县山洪灾害防御避险知识宣传手册》,并跟群众进行详细讲解。
8月3日,姜红云负责转移受灾群众60余人到五中安置点,为方便群众,她把乡亲们的事当成自己的事。跑前跑后,为乡亲们忙里忙外,她把乡亲们当成了自己的家人,把对老人的孝敬、对孩子的爱都倾注到安置点的群众身上。
大家只看到姜红云不知疲惫地奋战在抗洪救灾一线,没人知道她的家庭情况,婆婆因脑淤血长期需要人照顾,母亲腰部滑脱,需要住院治疗,儿子手臂骨折,她没有请过一天假,在她心里,受灾群众的安危是第一位的,她是一个合格的共产党员、一个优秀的乡镇干部,却不是一个好儿媳、好女儿、好妈妈。安置点距离她家不到2公里,她一次没有回家看看孩子和老人,只能带着对孩子、对父母、对丈夫的歉意,一次次奔波在抗洪救灾一线上,因为她始终牢记,这是她的工作,她的责任。
抗洪救灾的英雄事迹篇5
--年8月11日,__州__县__镇__村牙豁口发生山体滑坡,堵塞岷江,形成堰塞湖,威胁__镇212国道通行和化马村、毛家村、谢家村共282户941名群众安全。接到总队调派命令后,__支队第一时间集结救援力量赶赴现场开展救援工作,全体指战员充分发扬不怕苦、不怕累、连续作战的顽强作风,涌现出了一批先进典型,__县消防大队__中队副中队长__张同志便是其中之一。
__x作为支队全勤指挥部成员随警出动,面对突如其来的滑坡堰塞湖灾难,他知道保障通信畅通,让后方指挥部用好他这双眼睛,为指挥决策发挥作用将是至关重要的作用,他已连续坚守在救灾一线10天。救援期间,他协助指挥长传达命令,搜集资料,同时在通信人员缺少的情况下,他主动担负起通信保障任务,在气温高达35度的情况下,他带领支队通信保障小组24小时对滑坡点、灾害防治点、河道等进行动态监测,加密监测频次,强化值班值守,随时做好应急响应准备,连续坚守了10天。他还带领支队通信保障小组寻找高位观察哨,在滑坡体对面山体设立高位观察哨,该同志往返10余次,连续坚守4天,利用4g单兵、望远镜实时监测滑坡体走向、周边潜在风险,为前沿指挥部处置决策提供数据基础。他还带领支队通信小组在滑坡河道区域利用布控球、无人机、4g单兵等设备24小时上传滑坡点实时图像,加强滑坡体的观察监测,全力保障县指挥部综合协调组音视频通信畅通,帮助县指挥部准确研判趋势、有效制定应对措施。救援期间,他和通信保障组一起利用无人机勘察危险区域,制作现场全景图和正摄图10余张。因现场所有通讯器材均由他保管,归队后,他主动检查通讯器材,及时充电,第二天一大早,便又急匆匆地跟随救援队伍赶赴现场,充分展示消防指战员在急、难、险、重任务面前连续奋战、不畏艰险、不怕牺牲、勇于战斗的奉献精神。
抗洪救灾的英雄事迹篇6
“7.19”特大暴雨袭击了整个内丘之后,内丘人迅速展开了生产自救。官庄镇大都城村也受到了暴雨的侵袭,村主任刘__第一时间和支书一起冒着大雨挨家挨户查看乡亲们是否安全,将村里的危房户进行了转移。安置好本村的危房户、受灾群众以后,他临危受命,迅速又奔赴山区,对口支援侯家庄,为救援开出一条条生命线。
得知侯家庄道路交通受阻,灾情严重,急需救援,刘__主动联系官庄镇政府,希望能够贡献自己的资源,为兄弟乡镇搭一把力,并表示自己的工程队可以随时待命,铲车等工具已经就绪,即刻出发。7月26日,作为救援队小组组长,他代表官庄镇火速赶赴侯家庄。他带着弟兄们用铲车、钩机疏通着一个个的通村路,为了加快救援效率,日夜兼工,吃住在救援一线,奋战了七天七夜,终于成功疏通羊峪、鹿峪、西台、盘家庄、胡树滩、张北凹、唐家村七个村的进村路,确保了群众安全转移安置,救灾车辆、物资等顺利进入。
看到山区的生命线打开了,他也疏了口气,在面对侯家庄群众的感谢时,他说这是他该做的,都是一家人,不说两家话!
救援行动仍在继续,每一支救援队伍都像一缕阳光照耀在灾民心中,为他们送去温暖,并鼓舞着他们奋起自救。刘__不仅做好了本村的救援工作,更将爱心传递到了受灾严重的侯家庄,为他们疏通了至关重要的救援生命线!他在大灾面前主动分享资源,并带领自己的工程队志愿去救援,彰显了一名共产党员的先进性。
灾后重建行动如火如荼,千千万万个刘__一样的同志都在为重建家园而奋战着,人心齐泰山移,通过这样生产救援以及自救,相信我们很快就能恢复甚至超过灾前水平。
没有什么可以阻挡一个团结的民族雄起,而在大灾面前呈现出来的就是这样一个团结的民族,一个坚韧的民族,内丘加油!邢台加油!中国加油!
抗洪救灾的英雄事迹6篇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