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德模范的事迹最新7篇

时间:
Fallinlove
分享
下载本文

我们在撰写事迹材料的过程中务必要强调条理清楚,一份成功的事迹材料可以凸显弘扬正气,评选先进的用途,好文汇小编今天就为您带来了道德模范的事迹最新7篇,相信一定会对你有所帮助。

道德模范的事迹最新7篇

道德模范的事迹篇1

作为一名平凡而普通的小学教师,我遵纪守法,团结同事,关爱学生,爱岗敬业,勤俭自强,热情饱满,全身心扑在工作上。我能够严格要求自己,努力提高自身的思想政治素质,扎实提高自身业务水平,踏踏实实干好本职工作,在小小的三尺讲台上认认真真地实践着我的生命历程。

“人格之于人,恰如花香之于花。”工作中能顾全大局,从不搞特殊。在校领导的指导下,工作不分份内份外,从无怨言。每天起早贪黑,日复日,年复年,从未间断我对工作的恪守,就算是身体受伤也一样。担任班主任与学校德育及教学工作,白天完成不了的教育教学工作、班级和学校事务处理,晚上加班更是家常便饭。

在教育科研的道路上,我不断学习,勇于探索。在课堂教学中能够注重学生的主体作用,努力构建民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模式,创设问题情境,启发学生积极思维,引导学生自主探索独立思考。带着思考与学习的心态对待工作,在教育教学的实践中努力提高自己的教育科研能力。经常向经验丰富的教师请教,不断内化和思考自己的教育方法,也学到了许多的教育理论知识,有多篇教育教学论文、教学案例分别获国家、省、县级奖,其中编著的练习题集在四川师范刊物出版并获得省级优秀奖。

有风有雨有阳光,有汗有泪有欢笑,这是我工作十年来的真切感受,工作虽然艰苦,但我更多感到的是爱的快乐。我会一如既往践行社会主义荣辱观,社会主任核心价值观,模范遵守公民基本道德规范,恪尽职守,永不言悔。

路在脚下,我为了我所挚爱的教育事业,还在不懈的追求着…

道德模范的事迹篇2

“融融,你不是说学校搞了个爱心募捐吗?喏,这钱你拿去捐了吧!”我捏着崭新的百元大钞,心里直犯嘀咕:“一向花钱小气的妈妈今天怎么这么阔绰?是不是最近炒股赚了点零用钱?还是公司发奖金有她一份?总而言之,言而总之,我又可以狠狠敲她一笔了。

想到这里,我不禁暗暗窃喜。又似乎看见那可爱的小甜饼和一堆堆游戏卡正向我招手呢!嘻嘻,我满脸陪笑地对妈妈说:“老妈,最近收成不错呵,看在我每天帮您擦窗户、抹沙发的份儿上,给我点儿劳务费成不?呵呵,最近手头有点紧。您就当是做一回好人好事吧!”果然不出我所料,老妈立刻板下脸来,“最近吃饱了撑着了是不是?找打呀?想零花钱?没门!我告诉你,你现在就是要把学习搞好,钱呀?发奖学金时有你份的话,我就给你。还有上个月的五十块花哪去啦?给我列个单子,否则,这个月的零花钱没收了!”老妈一字一顿,几乎字字如雷,打在我那幼小的心灵上,把我彻底地击垮了。哎,既然尝不到甜头,那就别死缠烂打了,不然,肯定更没好果子吃了。

放学时,我早已把这不愉快的事儿抛到九霄云外了。下课时依然和同学闹成一团,依然和好伙伴们说说笑笑。忽然,我的“铁哥们儿”王安溢凑过来说到:“听说赛尔号的卡又更新了,走,去看看吧?”我深知王安溢这个“推销大师”,只要跟上她,五角一包的东西,她保准让你买上一大包。可是……可是我手头只有一张百元大钞了,而且,这是要用来捐款的呀!但想到那精美的卡片,我又犹豫不决。但是,此时此刻,那一张张稚嫩却黑乎乎的脸蛋又浮现在脑海里。是啊,比起山区孩子的境况,我们这些丰衣足食的孩子还缺什么呢?于是,我在众人惊讶的目光下,把百元大钞投进了募捐箱,此刻,我感到无比得自豪。

人生,就像马拉松。每位选手都有赢的可能,每个选手都是你的竞争对手。但是,如果你面前突然出现两条路,一条通往回家的小路,而另一条……则意味着你将踏上漫漫征途。又假设你此时已经筋疲力尽了,你会选择哪条?如果你的答案是后者,那么,我想告诉你:当我们面临道德的抉择时,一定要做出正确的决定!请记住这句话:你很优秀,但你在别人眼里,你永远只是个竞技场上的障碍物。

道德模范的事迹篇3

袁隆平,一个几乎家喻户晓的名字。这位世界“水稻之父”创造的奇迹倍受全世界人民的瞩目,也造福了全世界。

袁隆平生于1930年9月1日。上世纪60年代初,他目睹了农民们粮食短缺的现状,于是决心改良水稻品种,探索科技兴农之路。在他的科研团队一次次努力下,终于发明出了水稻新品种——杂交水稻。

袁隆平的精神是令我们敬佩和感动的。在当时,这种设想是需要勇气的。因为要沿着当时被批判的孟德尔、摩尔根遗传基因和染色体学说进行探索。但袁隆平不怕困难,决心改良品种。并且袁隆平不迷信权威,按照米丘林、李森科的经典理论,水稻作为自花授粉的植物没有杂交优势,实验没有任何意义。袁隆平却要亲自试验,用自己的双手和大脑,开拓出一条新的科技之路。

这条路从一开始,就困难重重,但科技创新精神和报效祖国的精神一直激励着他坚持不懈地努力,他下定决心一定要和饥饿和灾荒作斗争,解决农民们的温饱问题。袁隆平以他持之以恒、坚持不懈的意志和精神克服了重重困难,终于发明了新一代水稻品种——杂交水稻!

袁隆平的精神是值得我们学习和效仿的,在日常的学习生活中,我们也要有这种态度。比如遇到难题时,我们要坚持不懈地钻研,练钢琴时,要知难而进……我认为,不论做什么事情,只要认定要做了,就要奔着目标前进,永不后退。而且我们也要有袁隆平先生报效祖国的精神,要从小好好学习,长大后立志成为国家的栋梁。

我们还期待着袁隆平先生的“稻下乘凉梦”成为现实,真正成为中国的第五大发明,第二次绿色革命!

道德模范的事迹篇4

刘旭,男,汉族,1976年9月生,贵州省贵阳市修文县大石布依族乡九年制义务教育学校教师。

邻居家突发火灾,刘旭冒着生命危险奋不顾身冲进火场,与热心群众协力救出老人和孩子。他不仅是学生眼里的好老师,妻子眼里的好丈夫,父母眼中的好儿子,街坊眼里的好心人,更是见义勇为的“英雄教师”。

2018年夏天的一个下午,刘旭下班回家,看到邻居王某家二楼有浓烟冒出,窗户玻璃被高温炙烤而炸裂崩飞。“起火了!”刘旭一边朝着邻居家飞奔,一边向周围邻居大声呼救。

楼道间弥漫着滚滚浓烟,王某的两个孙子和80岁的老母亲被困在二楼家中。刘旭是第一次亲历火灾,即便如此,不顾凶猛火势和刺鼻浓烟,刘旭毅然俯身奔向二楼。金属门把手已烫得无法触碰,刘旭不得不破门而入,在火势凶猛、浓烟弥漫的屋子里摸索寻找两个孩子。

半分钟之后,刘旭找到了5岁大的女孩,此时孩子已经被呛得说不出话。小女孩意识到被救之后,用手指向弟弟所在的位置。刘旭左手抱着小女孩,右手支撑着在地上匍匐前进,好不容易才找到已经昏迷的小男孩。

此时火势越来越大,刘旭有一种要窒息的感觉。他暗暗告诫自己:不能倒下,这里还有两个孩子!他一手搂着一个孩子,踉跄着走向门外。在孩子们被人接住的瞬间,刘旭才松了一口气,疲惫地倒在地上。参与救援的几名群众冲入火海将王某的老母亲救出火场,因为救援及时,两个孩子和老人都脱离了生命危险。

“我从未觉得自己是英雄,任何一个有良知的人,遇到这种情况都会挺身而出。”事后,刘旭主动将获得的1万元奖金捐给了受灾家庭。

道德模范的事迹篇5

__,男,49岁,中共党员,重庆市开县厚坝镇人民调解委员会主任。

__凭着终身信仰和一身正气,用忠勇、热血、善良谱写出一曲曲英雄之歌,被家人称为“管得宽”,被群众唤为“廖英雄”,被媒体誉为“三峡上空一只高翔的雄鹰”。

在2004年百年不遇的“9•4”洪灾中,__凌晨冒着瓢泼大雨去街上帮助转移群众300多名后,又在洪水中带病连续奋战了17个小时,救出小孩、老人20多人,直到体力不支被洪水卷走。他获救后,发现自家财物已被洪水“洗劫”一空,女儿也因洪水浸泡心脏病复发住院。在去探望女儿的途中,忽见丰胜沙发家具厂发生火灾,他又第一个奋不顾身地冲上前扑火,因车间30多桶燃油物品连续爆炸,被炸成重伤。他在医院苏醒后第一句话就问大火扑灭了没有,妻子心疼地回答他:“火已扑灭,附近的加油站、学校、医院和1000多户6000多居民的生命财产都保住了,你怎么能刚出洪水又进火海啊!?”他脸露笑容地说:“我是一名共产党员,我不上,谁上?!谁让我是‘管得宽’呢。”

2001年8月,__为救金峰乡新华村村民谢小春,死命抱住歹徒。眼看歹徒高举菜刀,要朝谢小春的脖颈砍去,他毫不迟疑地用自己的胳膊硬生生挡住了这一刀,结果左手肘缝合了18针,至今还有一条两尺多长的伤疤,4个指头完全失去功能。中央电视台记者问他:“老廖,今后你再遇上持刀歹徒怎么办?”他回答说:“为了正气,我不怕死,今后遇上了我还要上!”__就是这样用鲜血维护着社会正气,先后见义勇为60余次。他空手夺刀、悬崖搏斗、追擒逃犯、勇夺炸药、跳河救人、危房救孤,15次负伤,4次住院,全身留下了十几处刀疤,听力、视力严重下降,左手只有大拇指完好无损,其余四根手指都只剩下半截,法医鉴定为6级伤残。

__从事基层调解工作18年,调解了各类民间诉讼近1300件,免费法律咨询1万余次,帮助群众挽回经济损失300多万元。他还照顾赡养罗文贵、熊丛贵两位无血缘关系的孤寡老人长达30多年,为他们提供住房、衣物、钱粮,打水、做饭、熬药、擦身洗澡、倒大小便,任劳任怨,直至老人去世。他将社会各界送给他的慰问金、救助金全部捐给了五保老人和失学的贫困儿童;一家人节衣缩食,省钱给因脑出血全身瘫痪10年的母亲和患有重度风湿性心脏病的女儿看病。

__先后荣获全国见义勇为先进分子、全国模范人民调解员等荣誉称号,并在人民大会堂作了先进事迹报告。

道德模范的事迹篇6

孔子曰:"不学礼,无以立。"意思是没有文明礼仪,是不能在社会及家庭立足的。文明礼仪是人们在生活中养成的一种习惯,品德的反映。

中国素有‘‘礼仪之邦’’的美称,礼貌待人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做文明人,就要用文明语,做文明事。

做文明人,应讲文明话,但现在课间活动时,总会听到刺耳的脏话从同学那里接连不断的传出,这反应映了一个人的教养和修养,别人会对这些同学投以鄙视的目光。‘‘送人玫瑰,手留余香’’。所以,大家请记住,无论到何处何地,都要文明用语,拒绝脏话,远离通俗!

做文明人,应该学会尊重。尊重她人是文明人的一种素养。比如课堂上老师讲课,或同学发言时,你却在开小差,不认真听。那么你长大以后,去应聘求职,人家在问你,你就心不在焉的回答,东张西望。那好,你也不用待了,立马走人,公司不缺你一个。为什么?因为你不讲基本的礼貌,动作不文明。

做文明人是一个人应该做的。人这一生不讲文明,就算失败!人这一生,不懂礼仪,也算失败!文明礼仪看似简单,做起来却比登天还难,不知觉的一句话,一个举动,就反映了一个人的形象!所以,我们更应该讲文明守礼貌!

道德模范的事迹篇7

“老太喜欢吃甜的家里光果树就有好几棵……”提起养母黄亚兰,周汉龙总有说不完的话。家住江苏省盐城市射阳县的他是一名地地道道的农民。59年前,8个月大的他,被周伯禹、黄亚兰夫妇收养,取名叫“汉龙”。夫妇俩如亲生父母般,精心呵护他成长。

每当回忆起小时候,周汉龙总是充满感激。“不论亲生的还是非亲生,在我眼里,他们就是我的亲生父母。”

1985年春节,养父母替周汉龙举办了婚礼。第二年,养父周伯禹突发疾病去世,“老伴去世后,我身体越来越差,汉龙夫妻两人一边种植蔬菜大棚,一边照顾我,一家人和和气气的。”

92岁的黄亚兰说起儿子儿媳的好停不下来。然而平静美好的生活却在2005年发生了变化。黄亚兰出门时不慎摔断股骨,导致半身不遂瘫痪在床。当时周汉龙种植蔬菜大棚,儿子尚未毕业成家。他不仅要兼顾大棚,还要求医问药,照顾母亲生活起居的重担完全落在了夫妻俩人肩上。有人劝说周汉龙将养母送去养老院,他却从未动过这个念头。

每天清晨5点起床做饭,半小时喂完饭,然后跟养母聊天,推她出去散步。另外还需要定期剪指甲、擦身子、换洗衣服。光阴如流水,匆匆不回头。岁月的风霜爬满周汉龙的额头,照顾养母这件事也从“责任”成为“习惯”。

教育是潜移默化的,周汉龙对长辈的孝顺对儿子周志祥也产生了影响。老人瘫痪的头一年,周志祥就主动接过照顾奶奶的重任。如今端饭、端便盆都是驾轻就熟。

周汉龙说:“无论孩子以后能不能出人头地,孝顺长辈,对长辈好是最重要的。”

就是这样一个平凡而普通的人,用亲情和孝心,把老人照顾的无微不至,用实际行动给儿女们树立着榜样。邻里之间提起他都赞不绝口,面对众人的赞扬,周汉龙显得很平静:“百善孝为先,赡养父母是子女最起码的责任,过去父母辛劳将我养大,现在是我报答的时候。”

道德模范的事迹最新7篇相关文章:

全国模范法官先进事迹6篇

省劳动模范个人先进事迹8篇

全国模范先进事迹8篇

助人模范事迹5篇

2022模范教师事迹材料5篇

诚实守信模范事迹材料6篇

省劳动模范先进事迹材料6篇

学模范人物事迹材料5篇

劳动小模范个人先进事迹8篇

见义勇为模范事迹材料6篇

道德模范的事迹最新7篇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文档为doc格式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
268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