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伙伴们在准备事迹材料的时候肯定要注意字句精准,事迹材料是我们日常工作或生活中接触较多的书面文体,下面是好文汇小编为您分享的革命女烈士的事迹优质7篇,感谢您的参阅。
革命女烈士的事迹篇1
这个故事读了以后我深受感动,也使我明白了一些道理,这些道理使我终身受益。
这个故事大概是这样的:“小萝卜头”是一个小男孩的绰号,他牺牲时只有8岁,是共和国历史上年龄最小的革命烈士。
“小萝卜头”与妈妈在反动派监狱里的生活非常艰苦,“小萝卜头”经常生病面黄肌瘦,身体十分虚弱。妈妈在监狱里做苦工,换点黄豆给他吃。吃黄豆时娘俩总是你推我让。妈妈每次都把黄豆夹给“小萝卜头”,可是小萝卜头望着瘦弱的妈妈,总是说:“妈妈,你吃吧,我已经吃过了。”他一边说还一边挺挺肚子,好像吃得特别多,特别饱似的。其实,这样一来,更显出他是多么的干瘪瘦小。这时,妈妈再也忍不住了,把他紧紧搂到怀里,止不住的泪珠,一滴滴落在他的脸上……
“小萝卜头”是个多么懂事的孩子,在阴暗的监狱里,还把仅有的几颗黄豆让给妈妈吃。不像有个故事,他的爸爸老了,没有用了,就让他吃不饱,穿不暖,冬天没有棉衣穿,吃饭给他一个小木碗,把他赶到一个角落里吃剩饭剩菜。还有一个人更忘恩负义,他父亲辛辛苦苦把他养大,他见父亲老了,没有用了,便把他仍进了深山老林里。
我们应该像“小萝卜头”学习,不要忘恩负义。
革命女烈士的事迹篇2
“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五岭逶迤腾细浪,乌蒙磅礴走泥丸……”长征,是一首雄壮、豪迈、大气磅礴的革命交响曲!长征,把惊涛壮观推出,把日出瑰丽托起,让松柏昂首挺拔,让雄鹰翱翔蓝天!
还记得__年前红军二万五千里长征的艰辛,它见证了我们中华民族的艰险历程,体现了中国的辉煌与僮景,矗立起长征者不怕牺牲,勇往直前,不畏艰险,不屈不挠,积极进取,自力更生,艰苦奋斗英勇的雕像。
随着新中国的发展,一座座大楼拔地而起,开发区星罗棋布,作为新一代的少先队员,我们更应该好好发扬长征精神。在学校里,我们要帮助、关心身边的小同学,和同学们和睦相处;在家里,我们要尊敬父母……
想想我们今天幸福美好的生活,你曾想到,这是革命烈士抛头颅,撒热血换来的,我们应该珍惜着幸福的生活,好好学习,长大报效祖国。我们只有在为远大理想的顽强奋斗中,青年的人生抱负才能真正实现,青年的人生道路才会焕发光彩。
我始终牢记唐太宗李世民的一句话:以铜为鉴可以正衣冠,以史为鉴可以知兴废,在学习的道路上,我奋发向上。上课了,一双小手写个不停;双休日,在房里看课外书,有时,也画几幅图,写几篇趣文。一天到晚忙个不停。正因为这些的努力,我还获得了不少奖项,但这离我的理想还有一大段的距离。
长征给我们的启示:一个民族,一个国家,一支军队,一个人,只要有艰苦奋斗的精神,和不畏艰辛,积极向上的生活态度,就一定能够成就事业,创造辉煌。具体到我们学生,就是要学习上高要求,生活上艰苦朴素。作为未来的接班人,要树立历史责任感,“国家兴亡,匹夫有责”,从我做起,从小事做起,从现在做起,努力学习,时刻准备着,为祖国、为人民奉献自己,让长征精神永远流传下去,让长征精神化作一种不朽的精神,光照千秋、流芳千古!
革命女烈士的事迹篇3
久闻德加·斯诺和《西行漫记》的大名,今日有暇得以看到,第一眼看到这本书时,红色的略呈灰灰的书的色调,立即给人以“红色”的感觉,更兼有历史的厚重感,仿佛书面上一直有历史风沙在吹,显示出设计者的独具匠心和对红色中国那份历史的把握。《西行漫记》又名《红星照耀中国》,当时因为便于在“白色中国”发行才译成西行漫记的,坦率地讲,我更喜欢红星照耀中国这个名字,觉得更有中国革命的特色,更有力度,更有影响力和冲击力。
今年有幸去延安等西北地区参观学习,所以对书中提到的很多景物都有直观印象,那是一个什么地方呢,时过七十年了,依然属于欠发达的地区,同事们去一趟“面子上”都有反应,依然是一地干渴的黄土和太阳能晒开石头的缺水区。
翻开书本,心就平静下来了,作者平铺直叙、娓娓道来他的西部之行,而一个个鲜活人物跃然纸上,一幅红色苏区斗争图浮现在眼前。作者运用欧美作家善用的描写的手法,以平视的角度,朴实的笔触给我们讲述着那段历史。朴实的语句却将东西方文学的区别体现的淋离尽致,当时这样的文章应该算作新闻或通讯了,而在今天就是一部传记了。
朴实的语句却感觉别样而新鲜,外国人看中国的革命对每个读者和关心中国的人来说都具有很大的吸引力,我们还是看看作者是如何描写别样情景和人物的吧。
“他确乎有一种吸引力,似乎是羞怯、个人的魅力和领袖的自信的奇怪混合的产物”。这是对周恩来同志的描述。
“我开始有一点点懂得中国共产党人为什么这样长期地、这样毫不妥协地、这样不象中国人地进行战斗。”这是作者对中国革命的初步认识和认同(当然象中国人地战斗我们不知道是一个怎样的战斗)。
“在我看来,毛泽东是一个令人极感兴趣而复杂的人。他有着中国农民的质朴纯真的性格,颇有幽默感,喜欢憨笑”。这是对伟人毛泽东的描写——是一个喜欢憨笑的人。
从他的记叙中也让我们看到了极为难得看到的、很有点神秘色彩却极为悲壮的西路军的有关资料。西路军的很多故事、当然也包括很多女红军战士惨烈经过至今仍在民间流传,在中国革命可能是的,当年的残酷是我们现代人无法想象,而那种信念、意志也令我们不能望其项背的。如果你感受过西北的风沙,有幸、有缘你可能在宁夏、青海依然能听到当地百姓将一种树叫“红军杨”,折断树枝略呈红色的液体慢慢地渗出来,百姓们说那是当年红军的鲜血,每一节树枝中间有一个非常规则的、鲜红的五角星,百姓们说那是红军当年头上的红五星。这个故事是我听来的,我们无须去分辩真假,而那段悲壮、惨烈的历史却是真实的,至今放在档案里、在百姓中间口口相传,而经济仍欠发达或者说贫困的当地百姓对红军的那份感情言语间听来让你落泪,你是男人也会的。
让我们铭记那段历史吧,珍惜今天所拥有的,跟一位美国人——斯诺一样深爱这片红色土地或者说更爱这片土地,因为我们是中国人。
革命女烈士的事迹篇4
毛主席曾在《为人民服务》中说“‘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为人民利益而死,就比泰山还重;替法西斯卖力,替剥削人民和压迫人民的人,就比鸿毛还轻。张思德同志是为人民利益而死的,他的死是比泰山还要重的。”1944年9月5日,他带领战士们在陕北安塞县执行烧炭任务时,即将挖成的窑洞突然塌方,他奋力把战友推出洞去,自己却被埋在窑洞,牺牲时年仅29岁。高度赞扬了张思德完全、彻底为人民服务的思想境界和革命精神。为人民服务,看似容易,做起来却很难。我们虽不能像他那样在革命方面做出贡献,但是我们可以从身边的小事做起。
例如,在班级里,给班级清扫垃圾,为班级买装饰物,使班级赏心悦目,整洁干净,这就是为班级做出贡献;积极参加值周活动,努力管好学校,使学校井然有序,美丽动人,这就是为学校做出贡献;在外面,看见垃圾随手捡起扔进垃圾桶,这就是为环境做出贡献。生活中,也许只是一件举手之劳的小事,就能做出不一样的贡献。
毛主席还说过:“世上无难事只要肯登攀。”是啊,再高的山,在艰难的路,只要肯去探险,去登攀,就可以成功。学习就是这样一条漫长的路,艰难崎岖的山,就像《为学》里说的“人之为学有难易乎?学之,则难者亦易矣;不学,则易者亦难矣。”学习有难易之分吗?没有!只要你去学,困难也会变得容易,不去学,再容易的也会变成困难!所以让我们谨记毛主席的话,缅怀革命先烈,传承中华美德!
革命女烈士的事迹篇5
?苦菜花》这本书是以抗日战争时期胶东半岛昆嵛山区的王官庄为背景,以仁义嫂一家的遭遇为中心线索,从一个侧面反映了抗日根据地军民在反扫荡中所进行的不屈不挠的英勇斗争,表现了根据地人民那种英勇不屈的精神,成功地塑造了一个普通而感人的革命母亲的形象。
作品所塑造的母亲--仁义嫂的形象,是当代文学史上第一个比较完整而丰满的革命母亲英雄形象,具有相当的典型意义,为我国社会主义文学的人物画廊增添了一个光彩夺目的艺术形象,同时,也标志着作品本身的艺术成就。可以看出,作者是怀着无限的深情来塑造母亲的形象的,鲜明地刻画了母亲思想性格的主要特征:慈爱心肠和革命意志。
作品把母亲置于王官庄极其严峻复杂的矛盾冲突之中,在公与私、生与死的抉择面前,充分展示她性格中慈爱心肠与革命意志这两个特征,真实地描写了她的觉醒和成长,具体地写出她从一个只知爱自己子女的母亲到爱革命、爱一切革命的子女,勇于为革命奉献一切的革命母亲的性格发展过程,并注意揭示母亲性格发展过程中多方面的矛盾心理,使得母亲的形象血肉丰满,也使得读者清晰地看到了一个普通的农村妇女怎样变为灵魂高尚的革命母亲的过程。
当大女儿娟子拿起猎枪参加革命活动时,母亲的一家正处在极端困苦的生活中。大伯一家数口被恶霸地主王唯一害死,丈夫又被逼走,母亲独自拉扯着5个年幼的孩子,娟子是她唯一的帮手,母女相依为命,而且,斗争的环境又是那样的险恶,母亲怎么能不为娟子担惊受怕呢?但是,公审大会和娟子亲手枪毙大仇人王唯一的现实教育了她,“有一种东西,像是一把火从她内心里烧起来”--母亲的革命意识开始苏醒了。面对封建家族的传统压力,她更加认定“娟子是好孩子”,毅然支援娟子干革命工作。
母亲的觉醒反映了千百万贫苦农民的觉醒;母亲的成长代表了千百万革命母亲的成长。她的那种伟大母亲的慈爱心肠和革命意志,从一个只知爱自己子女的母亲到爱革命、爱一切革命的子女,勇于为革命奉献一切的革命母亲的性格发展过程,使得读者清晰地看到了一个普通的农村妇女怎样成长为革命母亲的过程。虽然今日早已不同往昔,但是她身上所表现出来的很多品质很值得我们学习。作为一个母亲,她是慈爱的,作为一个女人,她是坚强的,作为一个革命者,她是伟大的。她外表虽然柔弱,但她有着惊人的毅力与坚定的意志,她的牺牲,更让我们看到了她的伟大。在战争年代,她鼓舞我们为革命奋斗,而现如今,她教我们如何坚强的去面对生活中的艰难困苦。
?苦菜花》这本书很值得一读,它可以教会我们很多东西,慢慢品味,就会得到很多,明白很多。
革命女烈士的事迹篇6
?刘胡兰》这篇文章,主要是介绍少年共产党员刘胡兰,为了保护党的机密和乡亲们的安全,在敌人的屠刀前,不顾国民党反动派的收买和威胁,毫不动摇、宁死不屈,的精神。刘胡兰面对残酷的敌人不为所动,始终不说一句话。
此时,我深深地体会到,我们生活在和平幸福的年代,是无数个刘胡兰式的革命先烈用生命和鲜血换来的。因此做一个人,更要自尊、自爱、自立和自强。当遇到危险困难的关键时候,不能只顾自己的生命,不顾别人的安全。要想到人民的利益、国家的利益,要敢于同坏人坏事作斗争。只有这样,,才称得上是一名合格的少先队员。
想到英雄少女刘胡兰短暂而光荣的一生。她经历了凄惨的童年,小小年纪就协助游击队镇压汉奸,积极向党靠拢,在危险的环境中临危不惧,英勇不屈,15岁就献出了自己宝贵的生命。这是多么的让人震撼啊!
最让我感动的是刘胡兰面对残酷的敌人的铡刀毫不畏惧,视死如归的英雄气慨,为党的人民的事业流尽了最后一滴血。因此,毛主席亲自为刘胡兰题词:生得伟大,死得光荣!”
与刘胡兰对照一下,我觉得自己十分渺小。平时碰到一点点困难,遇到一点点挫折就会垂头丧气,叫苦叫累。刘胡兰的英雄事迹给了我很大的启发。我决心要像刘胡兰学习,做一个用于拼搏、不怕困难、英勇不屈,将来做一个忠于人民忠于党的事业的人。
我也希望刘胡兰不屈的斗争精神继续在祖国的大地上传诵着,鼓舞着一代又一代的人们为党的事业,为人民的幸福,为国家的繁荣昌盛而英勇奋斗,默默奉献着。
革命女烈士的事迹篇7
吕挺,男,汉族,浙江省东阳市人,1990年5月出生,2012年12月入伍,2014年6月提干,2016年6月入党,大学文化,历任湖州支队战士,总队学员,湖州支队安吉中队排长、副中队长,生前系湖州市消防支队安吉中队中队长,三级指挥员消防救援衔,曾先后荣获个人嘉奖3次,全省消防救援队伍“优秀警官”2次,优秀士兵等。
参加消防救援工作7年来,他始终恪守“对党忠诚、纪律严明、赴汤蹈火、竭诚为民”的方针,在一次次救援战斗中践行“火焰蓝”的初心和使命。2019年8月14日,在处置湖州市安吉县鹤鹿溪村西苕溪水域群众落水事故中,作为第一到场指挥员,他临危不惧、迎难而上,将危险留给自己,将队友守在身后,成功营救出一名落水群众,却在随后的战斗中,因水流湍急,被河水冲走,不幸英勇牺牲,年仅29岁。他用自己的行动为队员树起了永远的旗帜,用壮美的青春践行了“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庄严承诺。
急流勇进 诠释忠诚为民的如炬信念
2019年8月14日17时59分,湖州市消防支队安吉大队接到报警:湖州市安吉县鹤鹿溪村西苕溪水域2名群众落水。接警后,吕挺同志立即带领2辆消防车16名指战员,携带皮划艇、救生衣、救生抛投器等水域救援装备赶赴现场处置,并联动安吉民安救援队等民间力量前往支援。
当日,由于安吉县上游老石坎水库水位超警戒线,正进行泄洪,导致河道内水流十分湍急。现场河面大约宽60米,落水的这对父子,又正好处于最危险的河流滚水坝正中区域,其中儿子王某某年仅15岁,营救行动刻不容缓。作为指挥员的吕挺,迅速观察了现场情况,并立即做出了救援部署。在他尝试用抛投救生圈方式开展救援的同时,发现两名被困人员由于承受太久的水流冲击和暗流吸力,体力已经达到极限,没有多余的力气进行呼救,身体正逐渐沉没至水面下,情况万分危急。吕挺知道,现在就是和时间赛跑,必须分秒必争,每迟缓一步,被困人员获救的希望就更加渺茫。他立即改变救援方案,“余书辉,穿好水域装备,做好个人防护,跟我上!”吕挺同志迅速佩戴好个人救援装备,扣好牵引绳,立即下水,在激流中全力向落水人员靠近。湍急的河水、涌动的暗流,让他感觉自己就像一片漂浮在水面上的落叶,渺小而无力。但是,即便如此,他依然没有放弃救援行动,心中只有一个信念“不能放弃,必须迅速营救被困人员”。他一点一点地朝着被困人员游动,尽管过急的水流,一次又一次将他和被困人员冲开,但他依然用尽全身的力气划水、蹬腿,只为靠近、再靠近。经过不懈的搏击,他终于抓住了被困人员王某某,但是急速的水流让他根本没有办法同时和王某某共同脱离“白水区”。此时,增援到场的民安救援队驾驶冲锋艇勉强靠近到他们身边。吕挺拼尽所有的力气,将王某某托上了冲锋艇。
河岸边,负责警戒的安全员,发现吕挺已经体力不支。但白水线前的他,仍未放弃对另一名被困群众王某的搜救,再次一头扎进水中。“不行,再这样下去,队长会坚持不住的。”随着夜幕的降临、视线越来越差,当岸边的队员直接拉拽保护绳,想将吕挺拖上岸时,挂钩的那边却只剩下一条孤零零的绳索在水中飘荡,“队长!”绳索的这头深深的扎进了队员心里,那头则挂满了无尽的期盼。8月16日9时05分,失联37小时的吕挺同志在失联处下游的1.8公里处被发现,不幸壮烈牺牲。耳边的嘶声呐喊,却已然唤不醒沉睡的吕挺,他的青春和汗水一如他苍白而坚毅的脸庞,永远无悔地映射在了这片土地。
革命女烈士的事迹优质7篇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