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抗疫牺牲的英雄事迹8篇

时间:
Trick
分享
下载本文

在日常工作中,我们都会遇到过事迹,对发生的事迹都比较熟悉,我们如何书写事迹材料呢,咱们在准备事迹材料的时候务必要强调逻辑严谨,下面是好文汇小编为您分享的2023年抗疫牺牲的英雄事迹8篇,感谢您的参阅。

2023年抗疫牺牲的英雄事迹8篇

2023年抗疫牺牲的英雄事迹篇1

2月3日凌晨,因参与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劳累过度,不幸因公殉职,年仅28岁。”同样参与抗疫的马迹卫生院副院长杨艳介绍,宋英杰用实际行动践行初心和使命,用年轻的生命捍卫着一方平安。

“宋英杰生前曾任卫生院药剂组副组长,平日看起来身体很不错,没想到年轻的生命就这样走了……”同事阳丹感慨地说。

疫情暴发后,根据当地卫生部门统一部署,多个医院抽调人员,在辖区内各高速公路路口进行值班,对过往人员进行体温检测、排查,杨艳和宋英杰都在这支队伍中。

“接到通知后,1月25日正月初一他就返岗了,我们一起在高速路口值班。”杨艳说,过年放假,宋英杰却主动放弃与家人团聚的机会,坚守在防疫一线。

“我们穿着白大褂和防护服,高速路口风很大,感觉格外冷。”杨艳回忆,宋英杰除了值班,还在卫生院药房里负责药材的管理、分发、盘点等日常工作。

2月3日下午5时许,杨艳多次给前一天轮班回来的宋英杰打电话,没人接。随后,与同事一起打开宋英杰宿舍的门,结果发现宋英杰不幸去世。

在阳丹看来,宋英杰是个热心肠。平时,女同事搬不动东西,常是宋英杰上。卫生院到县城每天只有两趟班车,宋英杰的小轿车成了同事的“紧急用车”。

“他做事情认真踏实,从不抱怨,院里很器重他!”杨艳介绍,几年时间,宋英杰通过了药剂师、职业药剂师等多项考试。2019年5月29日,他递交了入党申请书。

“2月2日晚值班时,宋英杰说希望疫情早点结束,想去看望在湖北的姐姐。”杨艳哽咽着说,哪知道,姐姐得到的消息是弟弟因公殉职。

宋英杰被湖南省委追认为中国共产党党员,追授为“全国卫生健康系统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先进个人”。

2023年抗疫牺牲的英雄事迹篇2

“要像他那样不畏牺牲、向险而行,始终把人民群众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放在心中最高位置,关键时刻冲得上去、危难关头豁得出来;要像他那样担当实干、一心为民,坚决当好群众的‘主心骨’‘领头羊’,真心实意带领群众脱贫致富,为群众办实事、做好事、解难事;要像他那样老实本分、清正廉洁,用模范行动展示共产党员的人格力量……”

这里的他指的是郴州市宜章县笆篱镇桐木湾村党支部书记李-柱。今年2月8日,李-柱因连续多日带病坚守抗疫一线,劳累过度,病情恶化,不幸去世,享年61岁。他去世后,湖南省委、郴州市委追授他“湖南省优秀共产党员”“郴州市优秀共产党员”称号。

李-柱原本在一家水电站担任管理员,为了桐木湾的发展,他辞掉了原来的工作,回到村里担任村干部,2017年起担任桐木湾村党支部书记。桐木湾村是省里重点贫困村,新冠肺炎疫情发生前,李-柱带领全村人民,一直在为改变村里落后面貌而奋斗。

疫情来袭,1月22日中午,宜章县笆篱镇党政办向辖内各村(社区)支书发出召开专题部署会议的紧急通知。本已跟镇党委书记请好假准备在家休养的李-柱,立即准备去镇里参加会议。爱人刘冬容劝他:“你已经请假了,可以在家好好休养,换个人去开会吧!”李-柱却说:“我是村支书,就要去!”

1月22日至1月28日,李-柱一直奋战在疫情防控一线。1月28日凌晨2时,李-柱突然感到腹部绞痛,浑身颤抖,瘫倒在地,被紧急送去村卫生室打点滴。1月29日,症状缓解后,他又投身到紧张的抗疫工作中。1月31日因劳累过度,病情再次发作,他被紧急送往医院进行救治后转入重症监护室。2月4日,李-柱感觉略好些便强烈申请出院,回到村里。虽然身体虚弱,但他仍然放不下防疫工作,就在去世前夕,他还在主持村防疫工作推进会。

李-柱弥留之际,把儿子李骞叫到跟前。“父亲让我准备两个2000元,第一个2000元作为党费交给村党支部用于疫情防控;第二个2000元作为他个人的捐赠用来修村里那条公路。”李骞追忆说。

2月8日,李-柱病情恶化,不幸去世。斯人已逝,他的为民情怀留下了一座永远的丰碑。

2023年抗疫牺牲的英雄事迹篇3

连续抗疫27天,不幸牺牲在岗位

3日上午,岳阳市举行追授民警董锐全国公安系统二级英雄模范仪式。2月21日,连续工作27天的岳阳市公安局警令部民警董锐,突发心脏病倒在了抗疫岗位上,年仅44岁。

时间回到今年1月下旬,新冠肺炎疫情阴影迅速笼罩全国。岳阳疫情防控形势严峻,正在医院治病的董锐主动请战。组织考虑到董锐在参谋决策等方面工作经验丰富,安排他在岳阳市公安局新冠肺炎防疫指挥部综合组工作。他与同事负责日常信息报送、信息检查与反馈、流调专报、经验材料整理等工作。疫情瞬息万变,他们需全天候在线。

在此期间,董锐归口收集、汇总岳阳各县市区上报的疫情相关数据27份,参与编写防疫指挥部工作动态、工作简报、调研报告等综合性、经验性材料36篇(次),为岳阳市委、市政府和市公安局防疫工作决策提供了重要依据;结合实践总结提炼出了“公安主导、疾控配合”的“流调”工作新机制,为防止病源扩散提供了精准依据。

那时,沉浸在工作中的董锐,早已忘了自己是一个重病之人,忘了医生要他注意休息的嘱咐,忘了妻儿还期盼他平安回家的目光。生命在病魔的残酷面前变得脆弱,董锐不幸牺牲在工作岗位上,甚至他说的“过了这次疫情,我就到北京去治病”也无法实现。

据了解,从警22年,有着18年党龄的董锐始终不忘初心、忘我奉献,他长期奋战在公安基层一线,先后在派出所、法制、巡警、办公室等多个岗位工作,干一行、爱一行、钻一行,曾荣获汨罗市“优秀共产党员”、汨罗市“十佳人民满意干警”等荣誉,2次荣立三等功、7次受到嘉奖。

英雄回眸应笑慰,擎旗自有后来人!

2023年抗疫牺牲的英雄事迹篇4

坚守长沙“西大门” 劳累过度倒在一线

在长沙,倒在疫情防控一线的市交通运输综合行政执法局岳麓大队大队长鲁力,让所有人铭记。

孩童们在风筝上留下了“致敬,抗疫英雄”六个大字,表达对他的追思;同事们折了很多千纸鹤,写满了对他的哀思;队员们坚守在岗位上,如他期望的那样,努力筑起一道安全“防护墙”……

“他是我们局最年轻的大队长,安排工作时,他总对我说:我最小,我来搞。他做事也很有方法,有难度的任务,我们都很放心交给他去做。”长沙市交通运输综合行政执法局副局长胡卫湘说,只要有任务下来,鲁力都照单全收、立即行动,不管是整治河西大学城周边的面包车非法营运,还是整治湘雅三医院周边的“黑救护车”,鲁力从未说过一个“不”字。

“帮儿子订购辅导书、联系兴趣班,这些琐事都是鲁力一手操办。”鲁力妻子高璐告诉记者,她在望城区某汽车4s店上班,早出晚归,鲁力对她的工作很支持,即使自己工作忙,也默默承担起管儿子的事。每天早上6时30分,鲁力便会准时起床,7时送儿子去学校读书。

然而,面对突如其来的疫情,普通人鲁力做出了不平凡的举动。

1月6日,春运开始前5天,鲁力带领队员在湘江新区综合交通枢纽开启“白加黑”“5+2”工作模式。

疫情加大了一线人员的工作强度。为了全力以赴战疫,鲁力将妻子和孩子送至岳父家中,自己则搬到了岳麓区爱民路附近的父母家,这里离湘江新区综合交通枢纽近,仅6公里左右的距离。

每天早上8时,鲁力总是第一个到达疫情防控点,一边对枢纽进行巡查,一边用手机拍下枢纽最新的疫情防控情况,及时在单位微信工作群里打卡。等到晚上10时最后一趟班车进站,将当天的防控情况进行汇报后,他才舍得回家。

“2月20日那天早上,我来到办公室,推开门,发现鲁队长躺在沙发上,他告诉我,因为这两天协助转移了几个发热病人,怕还有突发情况发生,他就干脆在值班室的沙发上睡了。”市交通运输综合行政执法局执法队员刘警对记者说。

2月28日,鲁力感觉到了身体的异样,但他放心不下疫情防控工作,巡查枢纽、召开例会、布置防控工作、汇报工作情况,他一样都没落下。他带领5名队员值守枢纽,督促协助监测旅客体温5890人次,保证车站300余个班次安全到发。

当天,身边的不少同事都看出了鲁力的异样,他们劝他去医院看病,他却婉言谢绝,“这个时候,我怎么能休息,等疫情结束再说吧!”

2月29日,当队员们等着鲁力带领大家开展新一天的疫情防控工作时,等来的却是一个噩耗:当天上午,这位连续在疫情防控一线工作54天的勇士,因劳累过度,心脏骤停而去世。

正如儿子小鲁在给鲁力的信中写道:每天都有许多叔叔、阿姨、哥哥、姐姐来慰问我们,告诉我,爸爸是个英雄,其实我早就知道了,从妈妈的口中和电视、网络中,我了解到,你是在抗击疫情的一线献出了生命,我看到了你的五一劳动奖章、优秀共产党员的称号,爸爸,你是我的榜样……

2023年抗疫牺牲的英雄事迹篇5

1、李文亮,男,满族,1985年10月出生,辽宁锦州人,中共党员,工作中因感染新型冠状病毒引发肺炎于2020年2月7日不幸去世,生前系武汉市中心医院眼科医师。

2、2019年12月,湖北省中西医结合医院、武汉市中心医院后湖院区、武汉市红十字会医院等陆续收治了一些不明原因肺炎病人。12月27日,湖北省中西医结合医院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主任张继先向医院报告了其接诊3例不明原因肺炎患者情况,医院将此情况上报武汉市江汉区疾控中心。当天,武汉市疾控中心安排给此3例病人做了流行病学调查和检测。12月29日,湖北省中西医结合医院又报告发现4例来自于华南海鲜市场的不明原因肺炎病例。武汉市卫健委组织专家团队进行调查,当天晚上将相关病人转诊至武汉市金银潭医院。考虑到全市多家医院发现类似病例,武汉市卫健委分别于12月30日15时10分、18时50分在系统内下发部门文件《关于报送不明原因肺炎救治情况的紧急通知》《关于做好不明原因肺炎救治工作的紧急通知》,要求做好不明原因肺炎救治工作,全面开展华南海鲜市场相关肺炎病例搜索和回顾性调查。该两份通知分别于当天15时22分和19时许被人上传到互联网上。

3、2019年12月30日17时30分左右,李文亮医生收到同事发给他的信息,17时43分,李文亮医生以“李文亮武汉眼科”昵称在微信群“武汉大学临床04级”中转发、发布“华南水果海鲜市场确诊了7例sars”“在我们医院后湖院区急诊科隔离”等文字信息和1张标有“sars冠状病毒检出〈高置信度〉阳性指标”等字样的临床病原体筛查结果图片、1段时长11秒的肺部ct视频。18时42分,又在该群发布“最新消息是,冠状病毒感染确定了,正在进行病毒分型”“大家不要外传,让家人亲人注意防范”。同时,类似信息也出现在其他微信群中。被人上传到网上的武汉市卫健委两份部门文件,与李文亮医生等人转发、发布的信息,引发关注和讨论。

4、2019年12月31日13时38分,武汉市卫健委发布《关于当前我市肺炎疫情的情况通报》说,“已发现27例病例”“上述病例系病毒性肺炎”,并称“到目前为止调查未发现明显人传人现象,未发现医务人员感染”。多家媒体对此进行了报道。按照武汉市关于不明原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安排,武汉市公安机关依据传染病防治、治安管理等法律法规,以及市卫健委的情况通报,对在网上出现的转发、发布sars等传染病信息情况进行了调查处置。2020年1月3日13时30分左右,武汉市公安局武昌分局中南路派出所与李文亮医生联系后,李文亮医生在同事陪同下来到该派出所。派出所副所长杨某安排负责内勤的民警胡某与李文亮医生谈话。经谈话核实后,谈话人员现场制作了笔录。李文亮医生表示,在微信群中发有关sars的信息是不对的,以后会注意的,谈话人员对李文亮医生制作了训诫书。李文亮医生亦持有1份训诫书,于14时30分许离开派出所。谈话人员为内勤民警胡某和1名辅警,胡某在训诫书上签上了自己的名字和当天值班民警徐某的名字。实际上,徐某未参加谈话。

5、此前,李文亮医生在微信群里发的信息被人在互联网上大量转发之后,2019年12月31日上午,武汉市中心医院有关领导和李文亮医生进行了谈话。李文亮医生在谈话中表示,他把未经核实的有关sars等信息转发到同学群中,目的是提醒群内同学注意防范。医院让李文亮医生写一份认识材料。至李文亮医生生病住院前,其一直在医院眼科医师岗位照常工作。

6、2020年1月10日,李文亮医生出现发热,1月12日入住武汉市中心医院眼科病房,1月14日转入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三病区,1月23日转入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重症监护室,2月7日不幸去世。

7、2019年12月9日,李文亮医生从眼科门诊轮转到眼科病房工作。2020年1月6日,李文亮医生收治了一名82岁的眼病患者。该患者1月7日发热,后确诊感染新冠病毒,于1月23日病逝。1月10日,李文亮医生开始发热,在武汉市中心医院发热门诊就诊。

8、1月12日,李文亮医生在武汉市中心医院眼科二区住院,入院诊断为右眼急性结膜炎、肺部感染。1月14日,李文亮医生双肺感染加重,转入呼吸三区病房。呼吸三区安排李文亮医生住单间隔离,组织专人轮班护理,即时监测血氧饱和度、心率、血压,给予呼吸支持和抗病毒、抗感染、化痰、护胃等对症支持治疗,使用激素和丙种球蛋白。1月15日至1月18日,根据李文亮医生的病情,主诊医生适时调整有关药物和治疗方式。

9、1月19日,李文亮医生间断发热。下午,医院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主任医师、新冠肺炎院内医疗救治专家组组长查看李文亮医生病情,提出治疗意见。当晚,医院请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院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教授、武汉市新冠肺炎救治专家组组长为李文亮医生会诊。

10、1月20日至22日,李文亮医生没有发热,但喘气症状仍然较重。1月15日、19日、20日、21日,新冠肺炎院内医疗救治专家组组长、副组长等院内专家多次查看李文亮医生病情并提出诊疗意见。

11、1月22日23时50分许,李文亮医生如厕后出现喘气、呼吸困难等症状,血氧饱和度下降至88%,经治疗后症状稍缓解。主诊医生再次告知其病情较重,征得其同意后,于1月23日凌晨3时30分许将李文亮医生转入重症监护室。

12、1月27日以前,武汉市包括市中心医院在内的多数医院不具备核酸检测资质和条件。经设施改造升级后,1月27日武汉市中心医院开始试运行核酸检测。1月28日、1月31日,医院先后两次对李文亮医生做了核酸检测,第一次结果为阴性,第二次结果为阳性。1月31日,李文亮医生确诊感染新冠病毒。

13、1月31日至2月3日,李文亮医生无发热,呼吸急促有一定缓解,但精神、食欲欠佳。2月4日中午,出现呕吐,咳嗽频繁,伴喘息加重,经治疗后症状缓解。2月5日,李文亮医生无发热,但静息状态下仍有喘息、气促,床边胸片提示右侧肺炎加重。2月6日,李文亮医生肺部病变严重,且病情有进一步恶化风险。经院内专家组会诊,建议转到条件更为专业的后湖院区,经征得李文亮医生及其家属同意后,于18时20分许,由主诊医生和两名护士陪护李文亮医生转院区。18时55分许,到达武汉市中心医院后湖院区。

14、2月6日19时20分,李文亮医生出现神志模糊,心率、血压进行性下降,立即推注肾上腺素强心,开放血管通道积极补液扩容提升血压。同时进行气管插管,有创呼吸机维持呼吸,持续胸外按压。21时30分,上体外心肺复苏仪,辅助持续胸外心脏按压,继续进行心肺复苏抢救,并给予积极的药物复苏。22时40分许,使用医院从武汉亚心医院借来的ecmo(体外膜肺氧合机,俗称“人工肺”)对李文亮医生进行治疗。经武汉市卫健委协调,北京协和医院专家赶到抢救现场。2月7日凌晨2时58分,李文亮医生心电图呈直线反应,宣告临床死亡。3时48分,医院发布了李文亮医生去世的消息。

2023年抗疫牺牲的英雄事迹篇6

张抗美,女,汉族,1952年4月出生,湖北武汉人,1968年参加工作,2002年退休,生前系武汉市硚口区宝丰街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返聘全科诊室临床内科医生。新冠肺炎疫情发生以来,张抗美同志主动要求到社区服务中心发热诊室负责发热患者预检分诊工作,在工作中不幸感染新冠肺炎,于2020年2月14日经抢救无效以身殉职。2020年3月被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国家中医药管理局追授为“全国卫生健康系统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先进个人”。

彭银华,男,汉族,1990年12月出生,湖北云梦人,生前系武汉市江夏区第一人民医院呼吸与危重症科医生。新冠肺炎疫情发生以来,彭银华同志始终坚守抗击疫情一线,全力救治新冠肺炎患者,不幸感染新冠肺炎,于2020年2月20日抢救无效以身殉职。2020年3月被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国家中医药管理局追授为“全国卫生健康系统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先进个人”。

廖建军,男,汉族,1970年6月出生,湖北武汉人,中共党员,2000年8月到武汉市硚口区六角亭街民意社区工作,生前系该社区党委委员、居委会副主任。2020年1月26日社区出现一名疑似患者病情加重,廖建军自己使用轮椅将病人送至医院就诊,在工作中不幸感染新冠肺炎,2020年2月4日经抢救无效以身殉职。

2023年抗疫牺牲的英雄事迹篇7

2月16日下午3点,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协和医院肿瘤中心,为新冠肺炎患者的第一个视频会诊正式开始。

“患者属新冠肺炎危重型,伴有急性脑梗塞和高血压。”安徽医科大学一附院高新院区副院长、医疗队领队张泓提出建议,诊疗不仅要关注肺炎,还必须有整体观念。

当时,这名92岁的患者,因“发热伴呼吸困难10余天,昏迷4小时”,已被收治进安徽医科大学一附院医疗队托管的危重症病区,病情不容乐观。

诊疗方案确定后,历经多小时连续抢救,到2月17日下午,这名高龄患者终于转危为安,血氧饱和度稳定在95%以上,各项指标明显好转。

与“疫”魔抗争,同生死竞速。一个多月来,像这样没有硝烟的战斗在安徽医疗队支援的病区每天都在打响。新冠肺炎疫情发生以来,安徽先后派出8批次医疗队1305人驰援湖北,他们入驻在5家医院、4个方舱医院。

截至3月9日,医疗队服务2508名患者,其中危重患者317名,累计治愈出院832人。除日常工作之外,医疗队还负责巡诊社区及隔离点患者、培训医护人员,目前共巡诊12个社区及隔离点,指导排查1000多名患者,培训当地医护人员4046人。

“第一批医疗队在进驻武汉太康医院时,条件非常艰苦。”安徽支援湖北医疗队党委副书记邵东华介绍,在没有缓冲区、隔离带,甚至连速干手消毒剂都缺乏的情况下,医疗队克服困难,开设重症医学科,解决了东西湖区重症患者集中救治问题。

为推动援救工作高效有序开展,安徽医疗队及时总结,巩固成果,专门研究制定出“医疗队工作手册”,将党建工作、应急处理、物资分配、工作值班、后勤保障等工作以制度形式确立下来。

“更重要的是,细化了医疗队员在一线工作生活中的相关防护措施,为援救工作加了一把安全锁。”邵东华说,后续医疗队整建制接管的医院病区,成功救治多名危重症患者,接管的方舱医院共计服务舱位近1000张,无病人死亡、无医护人员感染。

为加大救治力度,安徽第一批医疗队率先在接管的病区中使用中西医结合方法诊疗。“通过观察近100例新冠肺炎患者,分析发现住院患者以痰湿阻肺、痰热蕴肺两型为主。”医疗队成员、六安市中医院呼吸科主任王士安及专家团队,为住院患者制定了处方,在接管病区97%的患者中使用了中药汤剂治疗。“在近1个月时间里,接管协和东西湖区医院的3个病区,收治病人180多人,好转出院约160余人,其中重症转为轻症达80%,危重症转为重症达70%。”

危难险重中,也不忘暖心互助。疫情当前,口罩和防护服是白衣战士的战甲,但在关键时刻,安徽支援湖北医疗队队员、阜阳市颍上县人民医院呼吸科主任刘玲却脱下自己的防护服,给年轻的队友换上。

2月6日,是刘玲进入隔离病房工作的第八天。就在她准备换上防护服进入病区时,抬头看见一个年轻护士,“他已经穿上隔离衣,正准备套防护服,但他的防护服质量一般,防护效果可能不好。”得知他还要在隔离病区近距离护理患者6小时以上,刘玲没有多想,便脱下自己的防护服塞给他,“你先穿我的,我今天查房只需要在里面待两三个小时,把你的防护服换给我”。

同行队员问刘玲,怎么舍得把自己的“护身装备”换给别人,刘玲说:“大家都同在抗疫一线,是同一个战壕里的战友,那个年轻护士,在我眼里就是弟弟,应该的!”

“疫情不退,我们不退。”近日,安徽支援湖北医疗队党组织收到一封特殊的请战书,这是一批“80后”“90后”白衣战士们的请战书。“作为首批医疗队队员,我们已经在武汉奋战了一个多月,目前仍有患者需要治疗,我们请愿继续坚守疫情一线,坚守到最后一名患者出院,请组织批准。”请战书字字恳切,印在名字上的红手印,是这些年轻白衣天使的心声,更是他们必胜的决心。

2023年抗疫牺牲的英雄事迹篇8

2月21日,连续工作27天的岳阳市公安局警令部民警董锐,突发心脏病倒在了抗疫岗位上,年仅44岁。

时间回到今年1月下旬,新冠肺炎疫情阴影迅速笼罩全国。岳阳疫情防控形势严峻,正在医院治病的董锐主动请战。组织考虑到董锐在参谋决策等方面工作经验丰富,安排他在岳阳市公安局新冠肺炎防疫指挥部综合组工作。他与同事负责日常信息报送、信息检查与反馈、流调专报、经验材料整理等工作。疫情瞬息万变,他们需全天候在线。

在此期间,董锐归口收集、汇总岳阳各县市区上报的疫情相关数据27份,参与编写防疫指挥部工作动态、工作简报、调研报告等综合性、经验性材料36篇(次),为岳阳市委、市政府和市公安局防疫工作决策提供了重要依据;结合实践总结提炼出了“公安主导、疾控配合”的“流调”工作新机制,为防止病源扩散提供了精准依据。

那时,沉浸在工作中的董锐,早已忘了自己是一个重病之人,忘了医生要他注意休息的嘱咐,忘了妻儿还期盼他平安回家的目光。生命在病魔的残酷面前变得脆弱,董锐不幸牺牲在工作岗位上,甚至他说的“过了这次疫情,我就到北京去治病”也无法实现。

据了解,从警22年,有着18年党龄的董锐始终不忘初心、忘我奉献,他长期奋战在公安基层一线,先后在派出所、法制、巡警、办公室等多个岗位工作,干一行、爱一行、钻一行,曾荣获汨罗市“优秀共产党员”、汨罗市“十佳人民满意干警”等荣誉,2次荣立三等功、7次受到嘉奖。

英雄回眸应笑慰,擎旗自有后来人!

2023年抗疫牺牲的英雄事迹8篇相关文章:

抗疫英雄事迹材料最新5篇

抗疫英雄个人事迹5篇

抗疫英雄个人事迹材料5篇

抗疫英雄事迹材料7篇

90后抗疫英雄先进事迹7篇

抗疫英雄先进事迹材料7篇

为国牺牲的人及事迹7篇

抗疫英雄个人先进事迹6篇

抗疫英雄护士的心得体会7篇

抗疫英雄先进事迹作文7篇

2023年抗疫牺牲的英雄事迹8篇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文档为doc格式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
384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