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期间事迹材料6篇

时间:
Fallinlove
分享
下载本文

在每天的生活里,我们都会遇到过事迹,对各类事迹都不陌生,我们怎么拟定事迹材料呢,一篇优秀的事迹材料能够产生宣传典型,推动工作的效力,以下是好文汇小编精心为您推荐的疫情期间事迹材料6篇,供大家参考。

疫情期间事迹材料6篇

疫情期间事迹材料篇1

“请保持好1米距离,提前准备好健康码……”声声提醒,入耳入心。9月3日一大早,在兖州区少陵社区第二网格核酸检测点位旁,马占山已经忙碌起来。身着“蓝马甲”的他,不仅是防疫下沉干部,是中共党员,还是一名退伍军人。连日来,他始终坚守一线,协助工作人员开展相关工作,成为社区疫情防控的“好帮手”。

退役不褪色,防疫勇担当

马占山是兖州区退役军人事务局政策法规科的一名工作人员,拥有12年的军旅生活。扫码、测温、引导、宣讲政策……在现场,他和社区工作人员分工明确、配合默契。“虽然我不在部队了,但军的人使命感依然在,在疫情防控关键期,参与疫情防控工作,这是使命,也是责任。”马占山是这么说的,也是这么做的。面对新一轮严峻复杂的疫情防控形势,他认真做好防疫下沉包保小区的人员摸排、扫码测温、卡口值守、防疫宣传等工作。连日来的核酸检测中,他早早的来到现场,或维持秩序,或协助测温,或录入信息,现场始终都是他忙碌的身影。下午在包保小区内,他一栋楼挨着一栋楼转,一家接着一家查,对外来人员进行认真排查,对居家人员严格管控,并通过发放、张贴宣传材料,开展防疫宣传,增强群众的防控意识。

“抗疫”“工作”两不误

马占山经常是白天在社区防疫、创城值班,晚上回单位加班干工作、写材料,他不仅要把当天的工作干完,还要把第二天需要上报材料提前完成好,经常忙到晚上十点多,领导交代的任务和本职工作他一样都没耽误。近期,我市隆重推出了“八一保”退役军人专属商业保险,在防疫过程中,马占山积极到包保小区的退役军人家中开展宣传推广,发放宣传彩页,讲解入保须知,告知办理程序、参保范围、保险方案、保险期限、缴费时间、缴费方式等内容,进一步增强了退役军人和其他优抚对象对“八一保”的知晓度,把党和政府对退役军人的关心关怀送到他们家中。

一声到,一生到

“从穿上军装那一刻起,保家卫国、守护人民就成了我们一生的职责;从脱下军装回归社会那一刻起,回馈社会、关爱群众就成了我们义不容辞的责任。”没有豪言,没有壮语,马占山和他的战友们始终不忘初心,退伍不褪色,24小时手机随时待命,一声到,一生到!据不完全统计,全区退役军人志愿者约7200余人冲在疫情防控最前线,他们不讲条件、不讲困难、不讲理由,不分昼夜地坚守在各自疫情防控岗位,用担当践行初心使命,用行动筑牢疫情防控铜墙铁壁。

疫情期间事迹材料篇2

“几位年轻教师上有老下有小,是家里正需要他们的时候。我是党员教师我先上。”__岁党员教师__掷地有声地说道。这位有着__年党龄的老教师在新型冠状病毒疫情防治工作中扮演了一名“幕后”英雄的角色,用实际行动践行了自己对党的誓言和承诺。

主动请缨彰本色

面对当前疫情防控的严峻形势,落实“离校不离教、停课不停学”的工作部属,__市教体局与__广播电视台教育频道合作应急开设《__名师空中课堂》教育教学专栏节目。1月28日,__中学在接到承担“名师空中课堂”录制工作任务时,第一时间积极响应并在人财物等方面进行统筹部署。__老师在得知这一消息后,向学校领导主动请愿:“几位年轻教师上有老下有小,是家里正需要他们的时候。我是党员教师我先上。这次录课是我本专业的事儿,让我来为大家做好技术保障吧!”

细致入微添暖色

每次录播前,__老师早早到校,和学校领导、值班干部一起,认真做好校园消毒和疫情排查工作,细致的清理了录播室的环境卫生,为录播设备进行消毒后,提前调试好各项设备,进行了充分的模拟演练,确保录播工具使用流畅。他细致入微的前期准备工作,降低了参与录课教师感染病毒的风险,极大的节约了大家的时间。

参与活动的教师夸他是个细心贴心的“后勤兵”,他只说:“这项工作是我的份内事,你们都能在疫情防治期为学生们录课,我只是力所能及的做一点技术保障工作而已,孩子的学习不能耽误啊。”

持之以恒显底色

__月__日,__老师一整天时间都是在录播教室里度过的。作为信息组的资深教师,他利用自己扎实的专业知识,为录课提供了强有力的技术支持。

考虑到后期还将持续开展录课工作,学校分管领导安排了一张轮流值班表,__老师对此却提出了反对意见:“现在是特殊时期,这项工作参与的人员越少越好,既然我已介入,就由我来承担到底。我的孩子已经工作了,没有后顾之忧,我是最合适的人选!”看似简单的话语,却饱含着一颗赤诚的党员之心。面对紧迫的疫情局势,他恪尽职守,在自己的岗位上“发光发热”。

熟悉__老师的人都知道,其实他自己也有困难,但默默无闻是热心肠的__老师的本色。在这样一个特殊时期,他对于岗位的坚守并不仅仅是“加班”这么简单,更是将风险主动承担在自己肩上。有位青年老师私信他:“为什么要这么辛苦?论资格,您比谁都老,就算不露面也没有人有异议。论特殊情况,大家也都能体谅你的身体状况。”__老师说:“__中学是一个温暖的大家庭,几十年来我也得到学校和同事的关怀和帮助。现在__中学需要我,我义不容辞!更何况,我一名老党员,这个时候不上,还等到什么时候?”

虽然受疫情影响,学校不能正常开学,但__各科名师们通过“在线课堂”,将优质的教育资源分享到千家万户。在抗击疫情最严峻的时刻,__老师始终以一名党员的身份严格要求自己,临危不惧、身先士卒,用行动为抗击疫情贡献着自己的力量。

疫情期间事迹材料篇3

“40床患者呼吸微弱……”

晚7时许,武汉火神山医院感染七科一病区护理组长高锐(上图。资料照片)正在查看患者情况准备交班,突然发现有一名患者呼吸微弱、口唇发紫,立即通过对讲机呼叫值班医生。

“紧急加推一组呼吸兴奋剂!”

收到医嘱,高锐抓紧配药准备静脉注射。不一会儿,高锐已忙得汗流浃背,护目镜里有雾气,透视效果较差。戴着3层手套,看不清,能不能一针扎准?

高锐迟疑了几秒后,坚定了信心,完全按照“微光输液”考核标准进行“实战操作”,一针到位!随着呼吸兴奋剂缓缓推进静脉血管,患者的呼吸缓慢提速。随后,高锐又挤压患者胸廓10多分钟,患者才恢复了自主呼吸。

高锐在急诊医学科工作了10多年。2019年她参加联保部队护理技能大比武,勇夺3项第一,是名副其实的“救护冠军”!“只有平时技能练得过硬,遇到特殊情况才不慌神儿!”这正是高锐请战参加军队支援湖北医疗队的底气所在。

入驻火神山医院没几天,感染七科一病区39床就收治了一名危重症患者,心率快、血压低、血氧饱和度低,经过医生用药、加强镇静补液等措施,患者的生命体征终于有了改善。高锐刚接班,就发现患者血氧饱和度突然下降、呼吸急促、口唇发紫,心电监护仪上出现室颤波形。高锐一边呼叫:“快拿抱球准备通气”,一边准备除颤。高锐熟练地开机、定位、选择除颤模式……所有的动作一气呵成。几秒钟后,监护仪上显示出了正常心率。

病区曾收治了一名85岁高龄的女性患者。她不便自行吞食,也不愿选择留置胃管。为了让患者尽快服用降温药,高锐将药片碾碎溶解,小心翼翼地抽入注射器管内,一边安慰患者一边给患者喂药。如果病人咳嗽喷出飞沫,高锐极易被感染。凭借丰富的临床经验,高锐成功化解了这一难题。1小时后患者的体温降到了38.5度,心率渐渐正常了,血氧饱和度也升高了。

病区遇到重症、危重症患者或是情绪波动大的患者,高锐总是冲锋在前。这名“救护冠军”,在战疫实战中频频显身手。

疫情期间事迹材料篇4

抗疫英雄白医天使

所谓英雄,就是无私忘我,不辞艰险,为人民利益而英勇奋斗,令人敬佩的人。古往今来,在我们的印象中,英雄都是经历过枪林弹雨,最后成功的人,但在2019年这个没有硝烟的和平年代,英雄的定义又被重新书写了。一群可爱可敬的白衣天使们又一次塑造了英雄的丰碑。

李wenliang先知先觉,是新型冠状病毒的第一个吹哨人。首先发现了新型冠状病毒传染性极强。他顶着多方的压力,冒着巨大的风险,吹响了全国疫情的第一哨,警醒了世人,让他们知道了此次疫情的可怕。年轻的李wenliang医生和所有的同龄人一样,热爱生活,喜欢用微博,微信。在他感染入院治疗期间,依然坚持锻炼身体,对生活充满了希望。这就是我们身边平凡的英雄。

80岁,是耄耋之年,这个年纪的老人在春节期间都是儿孙满堂,但是在今年春节,有一位耄耋老人却又一次出现在了疫情的战场上。望着那熟悉的背影,这位老人就是曾经在非典一线的钟南山院士。这位年老的院士,与同事们同甘共苦疫情治疗期间,他曾说,把最危重的病人送到我这里来。短短12个字却表现出了他的医者仁心。战场上他那挺拔的身姿,坚毅的眼神,有力的话语成为了最有效的强心剂,在他的带领下,医生们全都投入到了抗击疫情工作中,无数的人民群众也纷纷贡献自己的力量,全力以赴抗击肺炎。我钦佩他,他是中国疫情战场上的启明星,他老当益壮奋勇向前。同时我担心他,80岁的老人能否经得住连续不断的长时间工作?能否经得起病魔的打击?能否在病毒的骚扰下,还一直向前走,不回头?保重,英雄。为了抗击疫情,王岳医生怀胎两月依然奋斗在一线,为了抗击疫情,许多医生倒在一线。白衣天使们你们为了祖国付出了一切,你们不离不弃,同舟共济,你们是祖国的英雄!你们是和平年代中的英雄!

英雄立马起沙陀,奈此朱梁跋扈何。救死扶伤白天使,抗疫英雄战山河。让我们一起团结为胜利而执着,穿过屏障,迈向信念和希望,共同克服疫情,勇往直前,为英雄加油,为祖国加油!

疫情期间事迹材料篇5

抗"疫"英雄

2020年,一场疫情改变了,我们也改变了我们的生活,尤其是那些面对突然突如其来的疫情,使他们日夜奋斗在一线的人们。在我们这些平凡的人当中,也有这样一群逆行者,他们就是白衣天使,他们和病魔斗争和死神搏斗。

早在2003年的时候,非典遍及全国的时候,66岁的钟南山院士就带领医务人员奋斗在抗击非典的前线,为当时非典胜利作出了巨大的贡献。令人没有想到的是,时隔17年,现在已经83岁的钟南山院士再次出征,奋斗在抗击疫情的一线。钟南山院士的心中只有病人,他说过,如果有了危险,医生都逃避,那要医生做什么。可见,钟南山院士有着一名科学工作者,坚持真理,敢于探索的精神,这是值得我们每个人都应该学习的。

李wenliang医生,他是这场疫情的吹哨人,他也是奋斗在一线的医务人员。他早就向外界透露了有关这场疫情的信息,可是因为被误认为造谣者,并且被警示和训诫。后来他不去感染了病毒而离开了,虽然他离开了,但是他的精神值得我们学习,他是平凡而伟大的。

还有许许多多的白衣天使,希望通过他们的努力,我们能早日度过难关。我坚信2003年的非典打不倒我们,2008年的汶川大地震打不倒我们,2020年的肺炎也不能把我们给打倒。我们现在在家,不出门是"宅"也是"战",让我们一起向白衣天使致敬!

疫情期间事迹材料篇6

黄敏是肇庆市公安局大旺分局城区派出所教导员,也是一名共产党员。2月11日,记者采访时,他双眼充满因疲劳所致的血丝。“从年初一至今,我还没回过一次家,平均每天睡觉不足5个小时,我们和上下级沟通信息一般都在凌晨一两点,大家都非常忙。”他举了举手机说道。

1月29日,在肇庆高新区城区有一个住户,一家三口中两人出现高烧,怀疑为新冠肺炎感染者,但他们不配合医院隔离治疗,还在人流密集的门口晒太阳。接到警情后,黄敏和同事都有点紧张。“毕竟是第一次处置这类事件,大家都没有经验,且防护装备不足。”他说。

但 是,黄 敏 和同 事 并没有退缩。“我是党员,必须带头上。”黄敏说了一句后,便带领着战友穿上防护服前往。在黄敏的劝说和警告下,这一家三口最后同意隔离,整 个 过程只 用了10 分 钟。“我们劝说了半天没 效 果,你一来 就 搞掂了。”社区干部为黄敏竖起了拇指。当晚,黄敏还协助相关人员展开排查,及时消除隐患。

2月1日,在 肇庆 高 新区 某 社区,一名居家隔离的妇女到处游走。接报后,黄敏立即带着民警赶到现场,在反复劝说无效的情况下,果断将其强制带至指定宾馆,交由相关部门人员,准备对其进行隔离。然而,来到宾馆门口后,该妇女不愿入住,甚至盘坐在地,还现场吐口水。现场共有20多名工作人员相继上前劝说,但没有作用。

刚离开不久的黄敏再次折返,义正言辞地警告对方:要么在宾馆隔离,要么在拘留所隔离。黄敏还说服她的丈夫一同劝说。几分钟后,该名妇女最终同意入住酒店进行隔离。

社区排查也是一件辛苦的事,自开展 这项工作以 来,黄 敏平均每天要走100多层楼梯,步行数万步,常常忙到深夜甚至凌晨。2月4 日,他接到命令后,与几个同事仅用半天时间,就将736户疫区户籍人员的电话全部打通,其中的紧张和劳累可想而知。

类似的事情还有很多,在黄敏的处置下,基本都可以圆满解决。“其实,每次和这些人接触,说不担心是假的,但我既是警察,又是党员,关键时刻,我们必须冲在第一线,冲在最危险的地方。”黄敏这样说。

提到家人,这名铁血男儿突然不语,眼闪泪花。远在湛江老家的八旬母亲曾希望他回乡过年,刚学会叫“爸爸”的1岁儿子都没有时间见面,都因为工作耽误了。

“他对家庭缺席太多,是个连陪产假都急着上班的工作狂,但我还是坚定地支持、理解他。这段时间天气冷,他那套衣服已经穿了好几天,我还要抽出时间给他打包换洗的衣服过去。”电话那头,黄敏的爱人、同是警察的周丽冰话语里充满了心疼。他俩虽然同一个单位,但各自奔波在自己的岗位,彼此已经十多天没见面。

暂短的采访中,黄敏手机响个不停,全部与防控疫情工作有关。采访接近尾声,他迫不及待说了一声“我还有事”便先行匆匆离开。

肇庆高新区有数以万计的外来务工者,周边地区几乎全部有确诊病例,而至记者发稿止,该区确认病例还是“零报告”。在这个背后,是包括很多像黄敏一样的干部群众的共同努力,一起守护肇庆这座东大门。

疫情期间事迹材料6篇相关文章:

教师在疫情期间心得体会5篇

疫情期间幼儿园心得体会7篇

疫情期间学生上网课的心得体会50字8篇

疫情期间防疫心得体会8篇

疫情期间考后心得优秀7篇

疫情期间教育教学工作方案7篇

疫情期间上网络课心得体会8篇

疫情期间考后心得7篇

2023疫情期间入党申请书7篇

疫情期间考后心得模板8篇

疫情期间事迹材料6篇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文档为doc格式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
419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