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份出色的事迹材料能够起到弘扬正气,推动工作的作用,小伙伴们在撰写事迹材料的过程中需要注意字句精准,以下是好文汇小编精心为您推荐的2023人物的先进事迹优质6篇,供大家参考。
2023人物的先进事迹篇1
“嗯,挺好,体温都正常,呆在家里千万不要出门,有什么需要就跟我联系就好,我们都会尽量满足你们的需求。”1月31日一早,万载县白水乡卫生院医生丁某给小浩量完体温做好登记后,拎着医药箱又继续赶往下一户人家。
“这些返乡人员全都安排在家自我隔离,我们每天派专人上户给他们量体温,确保过了观察期再解除隔离。有些还住的挺远的,走路都要走半小时。”丁某笑着说道。
当前,疫情来势汹汹,席卷全国,面对严峻的防疫形式,万载县广大党员充分发挥先锋模范作用,放弃假期,坚守岗位,守护百姓的平安。
丁某就是其中的一位,今年35岁的他已有6年党龄。在此次的疫情防控工作中,他除了在医院接诊、消毒以外,每天早晚还要和同事一起上户,为武汉等地返乡的村民测量体温、登记备案,还不定期到乡主干道上的疫情监测点轮值。从大年三十至今,他一直坚守在岗位上,还没回过一趟家,跟家人吃一顿团圆饭。
“某最近真挺累的,每天忙的晕头转向,又要接诊又要下乡,还要轮值,消杀也靠他,家里的事都顾不上了,他老婆都快要生了好像。”说起丁某,同事们都点头称赞。
说起妻子,丁某内心有些愧疚。妻子是一名教师,也是一名党员,现今9月身孕有余,即将临盆。双脚有些水肿的她,行动多有不便,刚满三岁的儿子也只能由父母照顾。但父母年纪也大了,加上身体又不太好。母亲血压高,父亲左肾有结石、积水,年前做检查还发现肾脏内长了一颗95_72mm大小的囊肿。本打算趁着春节假期带父亲去大医院动手术,哪知计划赶不上变化,突然的疫情,让丁某连回家的时间都没有,更别提照顾家人了。听说母亲的降压药吃完了,他也只是在上户途中路过家门口时,把药扔进家里的院子后就转身回医院继续工作,连家门都没进。“我父亲是名老党员,从小他就教育我,要听党话,感党恩。我是儿子,是丈夫,但我更是医生。家人需要我,但白水的群众更需要我。国难当前,我必须舍小家,顾大家。”丁某态度坚定。
疫情就是集结号,自全县重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一级响应启动后,全县广大党员争当表率,冲锋在前,像丁某一样的党员还有很多,他们主动放弃与家人团聚的机会,重返工作岗位,为生命站岗,让鲜艳的党旗高高飘扬在战“疫”第一线。舍身忘我的背后,是齐心协力对抗疫情的信心和决心,我们坚信:我们一定能早日打赢这场疫情攻坚战!
2023人物的先进事迹篇2
疫情暴发后,湖北省消防救援队伍除了做好辖区内的日常消防救援工作,还承担了新冠肺炎患者的转运以及雷神山、火神山等新建医院的消防等任务。截至2月29日,全省消防救援队伍参与涉疫处置任务426批次,出动车辆607台次、指战员3303人次,转运新冠肺炎患者618人,消杀面积218.7万平方米,转运物资7268.8吨。
“小伙子,你们辛苦了!祝你们平安!”在武汉科技大学附属天佑医院门口,患者老王对全程护送他的消防员表示感谢。2月28日下午,接到武汉防疫指挥部要求协助转运病员的电话后,武汉市消防救援支队立即派出“119党员突击队”武昌片区的队员,转运从方舱医院出院的21名患者。这批转运的患者中,有不少是年龄偏大且行动不便的,队员们上前搀扶,帮着拿行李,提供方便和安全的转运服务。
“安全无小事嘛,一点小的隐患都可能会引起大的灾难。”2月16日,武汉市飘着鹅毛大雪,刚从黄陂方舱医院走出来的消防队员黄国康擦了擦额头的汗说。此前,黄国康身穿厚重的防护服对黄陂方舱医院的消防设施进行了全面检查。黄国康没有歇息,立即驾车前往下一个检查点。黄国康所在的武汉消防救援支队黄陂大队,在新冠肺炎疫情暴发后,肩负辖区方舱医院、隔离点、医务人员居住点等防疫场所消防安全的监督职责。湖北省消防部门以新改建医院、定点医疗机构、集中隔离点、医护人员集中住宿宾馆、医疗防护用品生产企业等场所为重点,上门服务并运用信息化手段,及时掌握监管对象消防安全状况,落实安全防范措施,确保无安全隐患。
2023人物的先进事迹篇3
重庆市大渡口区育才小学教师王红旭同志,奋不顾身救出两名落水儿童英勇牺牲的感人事迹,引起师生群众和社会各界强烈反响。王红旭同志是生动践行“四有”好老师要求的先锋模范,是教育系统学干实事涌现出的青年教师杰出代表。为进一步深入宣传学习王红旭同志先进事迹和崇高精神,请各单位深入学习宣传王红旭同志先进事迹。
2021年6月1日18时左右,2名儿童在大渡口万发码头长江段沙滩边玩耍,不慎落水。危急时刻,王红旭百米冲刺跳江救人,倾尽全力将孩子往岸上推,在数十名群众联手接力下,2名落水小孩成功救起,他却因体力不支,不幸被江水冲走,英勇牺牲,年仅35岁。
王红旭同志出身教育世家,秉承一家三代热爱教育事业、从事教师职业的优良家风,把对教育事业的忠诚和对教师职业的热爱,化作敬业奉献、立德树人的至诚行动,在平凡的教学岗位上创造出不平凡的业绩。身为一名青年教师,他从教12年来,勤奋耕耘在体育教学一线,钻研创新教学方法,注重培养学生健全人格和强健体魄,育人成效突出;身为班主任,他始终把学生放在第一位,关心关爱学生,及时为学生排忧解难,是学生的良师益友;身为学校田径队教练,他训练有方,所带团队参加市级、区级各类比赛满载荣誉;身为深受学生喜爱的老师,他心怀大爱,在两名儿童落水的危难时刻,义无反顾跳进江中奋力施救,将生的希望留给孩童,自己被卷入江中,生命永久定格在35岁。王红旭同志一腔赤诚爱党爱教、以生命托举生命、以大我彰显大爱的事迹感人至深。
2023人物的先进事迹篇4
无情的病毒肆虐着神州大地,剥夺了许多人而又唯美的生命。我们“雾”里逃生,我们前赴后继,只为迎来春日的盛驾!
病毒传播来势汹汹,有一句话叫:那有什么岁月静好,只是有人替你负重前行。是一个又一个“无我”的英雄们选择挺身而出,用自己的血肉之躯筑起抗击疫情的铜墙铁壁。他们永远坚持“国有战,召必回,战必胜!”的信念,留下最美逆行者的身影。他们或许奋斗在一线,是白衣天使,是交通警察,又或许,他们只是默默无闻的为一线英雄们做好后勤。可是他们都无比的光荣,因为他们在拯救世界,拯救着我们的祖国母亲!
在神州大地上,从古至今就有埋头苦干的人,有拼命硬干的人,有为民请命的人,有舍身求法的人,这就是中国的脊梁!正是有脊梁的支撑,有他们“我将无我,不负人民”的毅力,我们才会等到春暖花开,河山无恙,人间团聚的那一刻。
在纵有千古,横有八荒的中国,责任感从不缺席。我们晋城市的医院里,也有医疗队赶往武汉,他们在家里有亲人,父母,还有孩子……但是他们并没有为了自己的利益而不顾一屑!他们便是:最美白衣天使……
我们身边,有这样一个人:他,无名者,在警察局里留了二万元人民币,还有一封信,虽然简短,但鼓动了无数人的热心。
当然,还有我们人人皆知的。90后医生坚守发热门诊,不计报酬,不论生死。84岁高龄科学家钟南山,心怀天下;94岁老兵唐光友临终为抗击疫情捐出了全部积蓄!这,便是我们永远的榜样!
一方有难,八方支援。在疫情蔓延严重时,东鹏特饮为湖北的一线战疫者提供“能量”;广州市小学生购买66套医用隔离服,顺利送达武汉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日本送来援助物资,并留言“山川异域,风月同天”。防疫情,我们站在一起,并肩……
我们始终相信,冬天来了,春天还会远吗?只要我们众志成城,团结一心,一定会有天蓝草碧,云白风清的那一天!
2023人物的先进事迹篇5
“我喜欢听飞机起飞时,发动机轰鸣的声音,也喜欢开着飞机在云层里钻来钻去,直插云霄的那种感觉。”汤洪波想着早年做飞行员的时候,这样说。
6月17日,神舟十二号载人航天飞船,带着3名航天英雄上了天,汤洪波的父母、好友、同乡的一颗心,也随着他跟到了天上。
神十二起飞的前夜,汤洪波的父母紧张得躺床上翻来覆去,就是睡不着觉,只好把电视一直开着。第二天早上6点村干部到汤家时,汤洪波的父母都吃完早饭了,母亲伍兰清表示,昨天她跟老伴就睡了两个小时。
伍兰清既盼着儿子早点飞天,又对第一次上天的他有着诸多担心。儿行千里母担忧,更何况是去往遥远的外太空。相比之下,父亲汤海秋就淡定很多了,17日早上,他特意把儿子留给他的空军衬衣拿出来穿上了。十多年来,每逢什么重要场合,汤海秋都要把这件衣服穿上,像是什么仪式。
火箭点火升空的那一刻,伍兰清激动得跟着火箭一同站起,还将右手高高举起,她的眼神亮亮的,里面装满了对儿子的骄傲。
“汤洪波很有耐心,人也冷静,要是做一件事,能坚持好久。”汤洪波的舅舅这样形容他。不过汤洪波小时候也是个十足的“皮孩子”。汤洪波小时候总到舅舅家去住,有一年舅舅家杀猪,墙上挂了许多猪肉,有人问汤洪波回不回家,这小子说不回,要在舅舅家住着把肉吃完了再回去。
舅舅说,现在侄儿为国争光上天了,虽然祖国给他们备了120多种吃的,但还是希望他有空能回家来,多吃几顿家乡菜。
1975年出生的汤洪波,是家里的老大,他还有一个 .paomian.net 小三岁的弟弟。5岁时,他就跟着父母一起下地干活了,等到10多岁,汤洪波已经是插田扮禾的一把好手,他干起活来也不叫苦不叫累,大人们干完活一回头,就看见他满身都是灰,只能看清两个眼珠子。
27年前,19岁的汤洪波通过了招飞考核,他高兴地从村口买了一挂鞭炮,看着噼里啪啦炸开的爆竹,汤洪波又蹦又跳,说自己以后就要去保卫祖国了。
从那时起,飞栏村就“飞”出了一位飞行员。
村里的老街坊说,洪波这孩子懂事,还在部队那会儿,每次回家都会来看望他们这些长辈,还会去镇上给他爸妈添置好多家用品。去年,汤洪波还托弟弟在家安装了两个摄像头,想家的时候就看看爸爸妈妈。
6月16日,神十二的新闻发布会结束不久后,汤洪波就给父亲打去了电话。“爸爸,不要担心,我们一定会圆满完成任务的。”“儿子,多余的话没有,好好干!”父子俩的对话,简单又饱含着满满的期望。
汤洪波的弟媳说,这几天家里都忙坏了,连接个电话的功夫都没有。她们全家都等着大哥凯旋,还计划着要去降落地点接他回家。
2023人物的先进事迹篇6
2021年6月23日,习近平主席与我们天地通话,赞誉航天员是“新时代中国航天事业无数奋斗者、攀登者的代表”。我们牢记习近平主席关怀重托,把事业举过头顶、把使命扛在肩上,坚定航天报国志向、坚定航天强国信念,勇做不负新时代的奋斗者攀登者。
强固矢志不渝、忠诚使命的坚定信念。载人航天举国关注、举世瞩目,既是国家战略任务,更是重大政治任务,要求航天员不仅技术过硬能飞天,更要政治过硬最忠诚。回想三次飞行经历,印象最深的是出征仪式上总指挥长下达“出发”命令那一刻。那一刻,我们能够深切感受到党和人民的重托,焕发出征战太空的无穷力量。新时代新征程,我们将不断提升以身许党许国、报党报国的境界和本领,把爱国情、强国志、报国行自觉融入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奋斗之中,以献身航天、筑梦太空为毕生追求,以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为自觉行动,时刻听从党的召唤、时刻接受党的挑选、时刻准备为国出征,让浩瀚太空见证无限忠诚。
赓续勇担重任、勇攀高峰的革命精神。幸福都是奋斗出来的,奋斗本身就是一种幸福。中国航天的创业史、发展史,是几代航天人用青春、热血乃至生命铸就的。白手起家的第一代航天人,独立自主、自力更生,在大漠戈壁搭架立塔,靠的是革命精神;以“两弹一星”元勋等为代表的英模群体,把最美的年华甚至宝贵生命都献给了航天事业,诠释的也是革命精神。征战浩瀚太空,会面对超乎寻常的风险和挑战。全体航天员始终满怀大无畏的英雄豪情和血性胆气,投身高强度训练、高压力备战、高风险任务,为中国梦插上腾飞的翅膀。作为国家科技成果的集大成者,载人航天能够走出一条具有中国特色的发展之路,关键在于一代代航天人潜心科研攻关、勇攀科技高峰。我们要抓住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的历史性机遇,迎难而上闯新路、奋力拼搏创一流,利用太空实验室开展大规模、多领域、交叉融合的科学试验和技术实验,推动空间科学、生命科学发展,辐射带动相关领域技术创新,以一往无前的勇气、以一当十的锐气努力把我国建设成为航天强国、科技强国。
锤炼矢志不移、追求卓越的创新品格。载人航天处在世界高新科技领域最前沿,是一项极具开拓性创新性的伟大事业。从神舟五号到神舟十三号,短短18年间,我国已成为世界上第三个独立掌握载人天地往返技术、独立掌握空间出舱技术、独立掌握交会对接技术、独立掌握空间建站技术的国家。艰难登天路,创新能铸就。唯有创新才能为筑梦九天搭建天梯、攻破天险、跨越天障。我们要不断强化创新精神,努力把创新战略变为创新举措,把创新口号变为创新行动,大力发展前瞻性、先导性、探索性、颠覆性技术。科学统筹创新资源,大力改善科研试验条件,大胆走开跨单位联合创新、跨军地协作创新、跨领域融合创新的路子,力争多出成果、出大成果。
保持严谨细致、精益求精的务实作风。载人航天飞行科技含量高、程序流程复杂,每一个操作、每一个细节都直接关乎任务成败。只有做到“分秒不差、毫厘不失”,才能实现所有环节操作无差错、状态无失误。我们每名航天员都要进一步强化“质量就是生命,质量就是胜算”理念,保持严慎细实作风,以百分之百的精细确保百分之百的成功,不放过任何细小问题,不留下任何细微隐患,不疏忽任何细枝末节,对存在的疑点逐一求证,对出现的问题逐项归零。压实合力制胜责任,牢固树立使命责任荣誉共同体意识,坚持天地一体、乘组一心,充分发挥新型举国体制优势,人人负责、处处尽责、事事有责,以“九牛爬坡,个个出力”的集体智慧奋力夺取新征程上的更大胜利。
2023人物的先进事迹优质6篇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