孝心少年事迹材料8篇

时间:
Lonesome
分享
下载本文

一份优秀的事迹材料可以凸显宣传典型,评选先进用用意,大家在撰写事迹材料的时候需要强调语句通顺,以下是淘范文小编精心为您推荐的孝心少年事迹材料8篇,供大家参考。

孝心少年事迹材料8篇

孝心少年事迹材料篇1

姓名:陈樊桂

性别:女

所属地区:武汉市东湖新技术开发区联益村

简介:聪明懂事的她在家是个孝敬父母,体贴家人,在学校刻苦努力,她的事迹被大家所称赞,20xx年9月被选送到中央电视台参加“孝心少年”评选活动,获得武汉市东湖高新区“美德少年”称号;多次获得校级“美德少年”称号。

【孝心故事】

父亲出车祸去世,母亲智障,小小年纪的她承担起贫穷家庭的重担。她用自己的孝心呵护妈妈,三年无微不至的照顾,妈妈已经不再哭闹,变得“懂事”,她用自己的爱点亮了妈妈的心灯。在学校里也被多次评为“三好学生”;20xx年获得武汉市东湖高新区区级“美德少年”称号;20xx年获得武汉市“美德少年”提名奖。品学兼优的她是大屋陈学校每一个学生学校的榜样。

陈樊桂生长在一个双残家庭,爸爸独臂,妈妈智残,日子虽然清贫,但她与其他孩子一样拥有快乐的童年和浓浓的爱。陈樊桂从小就懂事,有孝心,经常给爸爸捶背、摇扇,给妈妈梳头、洗脚,是爸爸妈妈的开心果和小棉袄。 20xx年,陈樊桂的爸爸不幸出车祸身亡,家里的顶梁柱倒了,妈妈受到刺激,病情加重,经常出走、哭闹、砸东西,甚至无缘无故打女儿。爸爸的离世,妈妈病情加重,爷爷奶奶外公外婆又过早离世,小小年纪的她只能依靠大伯的支持,可大伯家庭条件也很艰困,还养育了四个孩子,陈樊桂明白不能过度依赖别人,还是要强大自己,于是她还是挑起来照顾妈妈的重担。

一天,陈樊桂挨妈妈打后委屈地跑到爸爸坟前哭诉,甚至想离家出走。但想到妈妈没有了她会更可怜,她的心就软了。等她回到家里,妈妈不见了,她慌神了,急哭了,四处寻找妈妈,天黑了仍然没找到妈妈。她挨家挨户去央求乡亲们帮忙寻找,深夜,在梁子湖湖汊里找到了陷在污泥中动弹不得的妈妈。原来妈妈看到女儿没回家,出来寻找她,迷路了,失足掉进了湖汊。母女俩抱头痛哭,她突然觉得妈妈不能没有她,她更不能没有妈妈!陈樊桂暗自发誓:要用自己的孝心呵护妈妈,点亮妈妈的心灯。

每当妈妈病情发作打她时,陈樊桂不再是哭泣、逃跑,而是耐心哄劝妈妈:妈妈乖,我给你糖吃!妈妈乖,我给你唱歌跳舞!她把积攒的零花钱都买了糖,只要给妈妈吃糖,妈妈就不打她了。为了哄妈妈,她努力去学唱歌跳舞。妈妈看到她唱歌跳舞,才会安静下来。

为了逗妈妈开心,陈樊桂用硬纸壳自制了游戏纸牌,纸牌玩法有母女之间的特殊规则,虽然简单乏味,但孝心跃然牌上,跟妈妈一起玩游戏纸牌,是陈樊桂乐此不疲的事。

陈樊桂特别喜欢看安徒生、格林的童话,一天她在看童话时情不自禁地朗读起来,忽然发现妈妈凑在身边静静地听着。陈樊桂心头一亮:难道妈妈也喜欢童话?也许能用童话点亮妈妈的心灯?陈樊桂尝试着给妈妈朗读童话,可妈妈根本听不懂童话,呆呆地听着,渐渐打起盹来。童话成了催眠曲,陈樊桂又好气又好笑。但她不气馁,坚持着,终于有一天妈妈听完童话笑了。陈樊桂欣喜若狂:妈妈听懂了!从此,给妈妈朗读童话成了陈樊桂每天的功课,妈妈听多了童话,精神状况好多了。妈妈嘴里偶尔能蹦出“白雪公主”、“丑小鸭”等字眼,让陈樊桂更惊喜的是,妈妈居然能哼一段“洪湖水浪打浪”……

只要心诚,石头也能开花;只要有孝心,就能点亮妈妈的心灯。在陈樊桂孝心的感召下,妈妈的精神状况好多了,知道心疼女儿了,看到女儿每天放学回来做饭洗衣扫地忙个不停,也想帮忙。可妈妈是智残,只会帮倒忙,越帮越乱,让陈樊桂哭笑不得。

陈樊桂想:如果能教会妈妈做一些简单的家务事,让妈妈能用实际行动表达爱女之心,有自信心和成就感,这也算是孝心呀!从此,陈樊桂不厌其烦地教妈妈扫地洗衣洗碗铺床,每个简单的家务事都要教上百次,妈妈才能学会。现在她妈妈做起这些家务事来,就像一位勤快能干的家庭主妇。不过,陈樊桂到现在都不敢教妈妈炒菜,担心妈妈不会放油盐,更怕使用煤气灶发生危险。

几年前,陈樊桂就读的村小合并到完小,从家里到学校有三四公里,同学们都去住读了。陈樊桂放心不下妈妈,仍然每天跑读,回家给妈妈做饭洗衣。直到今年她要参加小考,学习很紧张,在老师与大伯的劝说下,陈樊桂才去住读。可离开了妈妈,她仍不安心,经常在课堂上担心妈妈生病,在睡梦中梦见妈妈出事,等她赶回家里看到妈妈安然无恙,她才放心。大伯看到她牵挂妈妈两头跑太辛苦了,送给她一辆自行车,有了这辆自行车,她往家里跑得更勤了。

学校有夏令营、冬令营和出外参观、参赛的机会,老师同学们都希望陈樊桂能参加,她也非常想去,可以想到要照料妈妈,要替家里省点钱,她就忍痛放弃了。

即使在这样艰苦的条件下,陈樊桂依旧没有忘记自己的本职工作—学习。学习上,她上课认真听讲,下课认真完成作业,多次评为“三好学生”。除此之外,她担任班级的生活委员,她还并且主动分担班级事务,为班级建设出谋划策。性格开朗的她自愿提出来帮助班级里的性格内向的同学,学校老师提起她都赞不绝口。

陈樊桂孝顺父母、自强自立的事迹感动着每一个人。

孝心少年事迹材料篇2

马禄恩,男,现就读于榆林市实验小学五年级五班。老师的言传身教,父母的悉心熏陶,在他的心灵中种下了一颗颗健康向上的种子,使他一天天茁壮成长为一名品学兼优的小学生。在家里,他尊敬长辈,孝敬父母,是一个独立自强的好孩子;在学校他是位勤奋学习,尊敬师长,团结同学,乐于助人的优秀少先队员;在社会中,他是诚实守信,遵守公德,热心公益活动的好少年。

他原本有一个不算富裕但也安定快乐的家庭,父母都是下岗工人,为了抚养一双儿女,开了一家小吃店,起早贪黑的忙碌着,日子过得虽然辛苦但也其乐融融。然而,就在开店不到两年的时间里,马禄恩的爸爸不幸患上了重病,生活的重担全落在妈妈身上,姐姐又去外地上学,这无疑给这个家庭、给幼小的马禄恩心里蒙上了一层厚厚的阴影!但小小的马禄恩没有退却,和妈妈一起顶天立地。每天放学独自照顾爸爸,买药,看液体,样样都行,有时还给爸爸按摩,小手在爸爸的背上,腿上、胳膊上,抚摸着,压按着。七岁的他不时的抬头问:爸爸,你看我像不像专业按摩师?超舒服嗯。看到儿子这么懂事孝顺,爸爸用枯瘦的手摸摸他的头:舒服,我儿子是最专业啦。偷偷背过身,泪水溢满双眼。等妈妈一回来,他就很乖巧的趴在爸爸的床边写作业。

马禄恩渐渐长大了,可爸爸的病更严重了。星期天,当同龄的孩子拿着新买的玩具跟小伙伴玩耍的时候,他一早便到饭店给妈妈当小帮手;当同学吃过午饭叫他出去玩的时候,他已回到家给爸爸做饭喂饭,给爸爸煎药吃药,给爸爸洗脸洗手,给爸爸讲笑话。有时爸爸叫他出去玩会儿,他都不去,歪着头对爸爸说:爸爸,我最喜欢和你玩,你笑的时候,最帅气。听着儿子的话,爸爸一把揽过儿子紧紧抱在怀里,话到口边强咽下:孩子,你正是贪玩的年龄啊。爸爸是多么对不起你,又是多么舍不得你,多么舍不得这个家呀。

在爸爸最后的时光里,爸爸经常是吃了就吐,他就等爸爸吐完再喂,直到爸爸吃饱了他才捧着已经变凉的饭自己吃。病魔折磨的爸爸脸上很少有笑容,他就变着法儿哄爸爸开心,还把在学校得的奖状都贴在爸爸的床头上。

就在爸爸患病的几年里,妈妈带着爸爸四处求医,花光了家里所有积蓄,还欠下了不少外债,一家人的唯一经济来源小吃店有时也无暇顾及,只能由亲戚帮忙照看,生意更是每况愈下!无情的病魔还是在马禄恩九岁那年,夺走了他最敬爱的爸爸的生命!

从此后,债台高筑的妈妈既要承受这天塌地陷般的无情打击,又要勇敢而坚强地挑起抚养老人和两个孩子的重担,在丈夫去世的一个星期后,她强忍悲痛与泪水,重新挺起脊梁,亲自打理自己的小吃店。为了节省开支,也为了还清欠下的所有债务,她毅然辞去店里雇佣的唯一员工。这一切,都被马禄恩看在眼里,九岁的他,一夜之间仿佛自己长大了十岁,觉得自己不应该整天沉浸在思念爸爸的泪水中,而是该为妈妈、为这个家分担责任,更多的是担当!于是,九岁的孩子不再享受每天有人叫醒、接送上学的生活了。一年四季,无论严寒酷暑,妈妈每天天不亮就去小吃店了,而他总是自己定好闹铃,自己起床,自己洗脸,自己做早点,自己去上学放学后匆匆赶到店里,帮妈妈擦桌子、洗碗、扫地,招待客人,常常要等顾客走完,才想起没喝一口水,没吃一口饭,妈妈看着本该无忧无虑的儿子,现在过早的承担起父亲般的责任,只得忍着泪水和儿子一起忙碌。店里没有上下水,用水要到一公里外的家里骑着三轮车去拉水。在家与小吃店的路上,经常有一个瘦弱、幼小而又坚强的身影,蹬着三轮车,载着妈妈和几只大水桶来回穿梭,久而久之,人们渐渐熟悉了这对母子,纷纷翘起了大拇指。

尽管付出了这么多,在经济大潮的影响下,小吃店的生意还是一天不如一天,吃饭的客人越来越少,加上马禄恩的妈妈积劳成疾,他姐姐还在外地读书,这一切对这个已经伤痕累累的家庭来说更是雪上加霜!妈妈常常背着马禄恩暗自流泪,但这个细心孝道的孩子什么都懂:妈妈,不怕,有我呢!妈妈,我长大了,一切都会好起来的...... 他除了上学以外,总是不离不弃地陪在妈妈身边,即使姐姐打来电话询问家里的情况,他总是乐观的对姐姐说:放心吧,我和妈妈都很好,生意也不错,你安心学习,家里有我呢!到了晚上小吃店将近关门的时候,他默默地坐在角落里独自完成功课,等待着妈妈收拾完,蹬着三轮车,载着劳累了一天的妈妈踏着夜色回家,这时马禄恩和妈妈有说不完的话:妈妈,你累不累?我给你讲讲我们学校的事吧?妈妈,我给你唱首歌,妈妈,我给你讲讲今天新学的课文。 他是那么爱妈妈啊,他想要妈妈快乐。看着儿子,疲劳的妈妈欣慰的笑了:说吧说吧,妈妈最爱听儿子讲故事了。

路灯下,一对相依为命、相携相伴的母子的身影一遍又一遍地走过,走过春夏,走过秋冬!

这就是他,一个全面发展,孝敬长辈,尊重老师,团结同学,乐观向上的孩子。漫长的、充满艰辛的成长之路,让他更坚强更懂事,虽没有其他孩子玩耍时的快乐幸福,但收获着孝顺、收获着成熟,勇敢地和妈妈承担起了一个家庭的责任,用柔弱的肩膀扛起了生活的重担。未来的路依然漫长,但他却毫不畏惧!相信他们的困难只是暂时的,一切艰难痛苦都会给孝心让路,孝心不言放弃,孝心会感动一切,孝心会让家庭充满阳光,孝心会收获美好的明天。

孝心少年事迹材料篇3

自冯泳淇4岁那年,叔父触电身亡后,泳淇的父亲深受打击就染上了酗酒的习惯。喝完酒后,冯泳淇和母亲就成了父亲撒气的对象,有时娘俩甚至被打得遍体鳞伤赶出家门。父亲由于常年饮酒过量,心情忧郁,染上了糖尿病,患上了精神分裂症,跑医院和喝酒是父亲生活的唯一,也丧失了劳动能力,使本来就不富裕的家庭,更是雪上加霜,母亲为了能更方便照顾家,就在家附近摆起临时小摊,夏天卖水,冬天卖鞋垫,赶上淡季,就卖咸菜,给别人修脚,送餐……冯泳淇一天天长大,一天天懂事,开始学着大人的模样一方面要照顾父亲,一方面要安慰母亲,为分担母亲的压力,她每天天刚亮,就会起来做饭,总是悄悄的,怕影响母亲睡觉。饭做好后,冯泳淇也会在桌子上摆一瓶酒,等着父亲吃饭,他知道喝酒是对身体不好的,但为了让父亲高兴,不难为他和母亲,他只能这么做。晚上放学回家会顺便买菜,写好作业做饭,等着母亲回来一起吃饭,这也是他一天开心的时候。时间久了,泳淇的鸡蛋炒柿子、醋溜白菜,炒土豆丝已经成了她的拿手菜。双休日和假期,冯泳淇会和母亲一起出摊,他从来不觉得丢人,帮着母亲一起吆喝:“凉冰冰的水……舒适保暖的鞋垫,纯手工制品……酸辣可口的咸菜,不添加任何防腐剂……”他的叫卖声常常会吸引很多人驻足。时间一长,冯泳淇成了附近很有名气的人,只要从这路过的人都会向他竖起大拇指。

孝心少年事迹材料篇4

性别:男

年龄:15岁

地区:辽宁

**年,车祸导致**的父亲高位截瘫,生活不能自理。家中的爷爷年过七旬,患有心脏病,奶奶有心脏病和糖尿病。岳峰的妈妈没有固定工作,每月房租及买车时欠下的债务,仅靠母亲八九百元的打工收入及爷爷的退休金来维持,生活举步维艰。

父亲受伤之后曾多次产生轻生的念头,儿子的肺腑之言坚定了他活下去的勇气和信心。岳峰拉着父亲的手,流着泪说:“爸,妈妈整天为了这个家不辞辛苦,细心地照顾你,如果你轻生对得起家人吗?只有你在,我们才是一个完整的家。”从此,父亲变得坚强乐观起来。

为缓解父亲的烦闷,**经常给父亲讲故事。6年来,他为父亲擦洗身子、喂饭喂水、捶腿按摩、收拾大小便、调整躺卧姿势。每次遇到要为父亲清理大便,他总是跟妈妈、爷爷、奶奶抢着做。他主动学习做饭、做菜、洗碗,每件事做起来都井井有条。在听说同学得了白血病需要救助之后,他还捐出了自己攒下的全部69块钱零花钱。

亲朋凑钱给爸爸买了台电脑,为了让爸爸使用电脑方便,岳峰用平时在工地废料堆或垃圾站捡来的材料,自己动手给爸爸特制了一个电脑架。有了电脑能上网,足不出户爸爸也可以看到很多有趣的事情。

孝心少年事迹材料篇5

俗话说,有志不在年高。这在最美孝心少年上得到了形象诠释。为救患白血病的父亲,8岁的曹胤鹏决定为父捐髓。为达捐献要求,他两个月里增重20斤!最终移植手术完成,父亲得救!从曹胤鹏身上,我们看到了少年之志的精彩与力量。

这种志向洋溢亲情。曹胤鹏说,“我爸给我了一条命,我也要再给我爸一条命。”读到这句话的时候,我热泪盈眶,一个8岁的孩子能说出如此感恩的话,真的让人感动。孩子的志向洋溢满满的亲情,这种亲情感天动地,让人敬仰。孩子的志向因为亲情而温馨,而美丽,而精彩。

这种志向满是自信。父亲治病过程中,曾经调皮的他既照顾父亲又安慰母亲,成为家的支柱。曹胤鹏说,“我相信我能照顾好他”。这就是一个孩子的自信,这就是一个孩子的担当,这种自信,这种担当,让人佩服。俗话说,信心是黄金。孩子的自信比黄金还珍贵。

这种志向满是坚强。一个8岁的孩子,在苦难面前,没有倒下,而是坚强的勇往直前,父亲移植骨髓唯一的希望落在了只有8岁的曹胤鹏身上了。对于救爸爸,曹胤鹏没有丝毫犹豫。抽取备用血是件很痛苦的过程,但是,我们的曹胤鹏很坚强。

曹胤鹏捐髓救父的故事,彰显了中华少年的风采,他是父亲的好儿子,他是家庭的好孩子,他是我们中华民族好少年,他是我们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时代的美丽使者。从他身上,我们看到了中华民族优秀美德的传承,我们看到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我们生活中打造的温暖力量。

当然,曹胤鹏的故事是最美孝心少年高尚品德的一个缩影,这些最美孝心少年,人小志气大,是当代少年的榜样,是我们所有大人的榜样。他们是孩子的道德楷模,他们是我们社会生活的道德丰碑。我们应该敬仰他们,学习他们。

少年强则国强,最美孝心少年就是少年强的代表,我们为有这样的强少年而自豪!他们形象诠释“有志不在年高”,激励我们所有的少年面对困难,勇敢向前,把困难当做激励人生的磨砺石,让人生之志在困难中坚强成长。

“最美孝心少年”——田应志

末和假期来打理。

除了农活,田应志最牵挂的是哥哥。3岁时,哥哥田应权患上了严重的小儿麻痹症和癫痫病,手脚扭曲变形,走起路来一步三摇,就连吃饭都非常吃力。为了给哥哥治病,家中背上了沉重的债务,父母外出后,留下身体残疾的哥哥、年迈的奶奶和年幼的妹妹由田应志照顾。哥哥的日常穿衣、洗脸、洗脚这些事,都得田应志帮忙。因为身体原因,哥哥不能像其他孩子一样去上学,田应志承诺一定能够照顾好哥哥上学路上的安危,这才圆了哥哥的求学梦,九年的时间,从坡脚村到学校8公里的路上,总是可以看到哥俩风雨无阻的身影。

20xx年9月,两兄弟同时上初中。开学的第一件事,田应志就找到学校老师,要求两兄弟同读一个班、同住一个寝室,学校同意了他的要求,并特意给哥俩安排了一间一楼的学生宿舍。然而,哥哥担心影响田应志的学习,却瞒着田应志向学校提出了自己要退学的请求。田应志立即找到了校长,终止了哥哥的退学行为。

20xx年中考,田应志被贵州省级示范性高中兴义五中录取。然而是去上学,还是留在家里照顾家人,田应志陷入了两难。在家里,田应志一遍一遍的教妹妹劈柴生火、煮饭做菜,他担心自己到更远的地方读书,妹妹和哥哥奶奶吃不上可口的饭菜。

现在,远方打工的爸爸回来了。爸爸心里明白,这一次绝不能耽误孩子了。爸爸决定不再出远门,就近找些零工补贴家用,照顾家人。

“月亮在白莲花般的云朵里穿行,晚风吹来一阵阵快乐的歌声……”演播厅的舞台上一位清纯甜美的小姑娘正深情地演唱着。她身穿褪色的校服,与这华丽的舞台格格不入,可她的歌声却犹如百灵鸟般婉转动听,牵动着在场每一位听众的心。

这是北京卫视《音乐大师课》节目录制现场,台上的小姑娘名叫向小康,一位来自湘西古丈坪坝乡窝米苗寨的苗家小姑娘。20xx年作为湖南省唯一入选的少年,参加北京卫视《音乐大师课》,成为杨钰莹老师的学员。向小康以令人潸然泪下的真实经历和一曲《听妈妈讲那过去的事情》感动无数观众,在第二期节目中以一曲优美动听的歌曲《山歌好比春江水》和她的乐观、坚强、纯真感动了无数观众。

孝心少年事迹材料篇6

今年14岁的赵凌云是河北滦平第三中学7年级15班的一名女学生。20xx年,她的爸爸因车祸造成高位截瘫,从那时候开始,3岁的小凌云就和妈妈一起照顾爸爸。

幼小的她还没有轮椅高,推着爸爸的时候被病房的人开玩笑说是在无人驾驶。刚开始的时候,爸爸的脾气不是很好,经常乱摔东西、不吃不喝,甚至有轻生的念头。小凌云那时还不明白爸爸为什么不高兴,为了能让爸爸高兴起来,小凌云会和爸爸撒娇、不时地亲爸爸一口,想方设法哄爸爸开心,也学会了帮助妈妈照顾家。

五年级开始,因为上学要住校,小凌云不能每天都陪在爸爸身边了。也就是从那个时候开始,小凌云的书包里多了一个特殊的记事本。这个本子上记录着她看到的所有笑话、记录着学校里发生的好玩的事。每次回家,小凌云会在推着轮椅陪爸爸散步的时候,讲给他听。

生活与学习的经历让小凌云有着超越了同龄人的一些想法,这让她在带给家人快乐的同时,也有了很多的苦恼,这些小凌云也会记录在本子上,回家向爸爸诉说。不知不觉中,爸爸的想法也产生了变化,最初,自己爸爸只顾赚钱养家,觉得家人有了钱就等于有了快乐,他大部分的时间都交给了大卡车,那次意外也是一样的,而如今的他,已经不再要求女儿能够名列前茅,只是希望她能够健康快乐的成长。

但是小凌云却丝毫没有放松对自己的要求,她的成绩依然是最好的。小凌云在记事本上这样写着,她现在能做的,就是让父母少替她操心,妈妈照顾爸爸,还要兼顾这个家已经很累了,自己的年龄还小,能做的事情并不多,她曾经帮着妈妈扛棒子,但肩膀肿的让妈妈抱着她直哭,再也不让她干这么累的活了。小凌云只能把自己力所能及的事情都做好,随着年龄的增长,她学会了做饭,洗菜,洗衣服,洗尿布,记得家里所开小卖店每一样物品的价格,能准确的辨认出真假币,学会了给爸爸喂水、喂饭,能帮爸爸翻身,甚至把他扶起来,有时候,爸爸大小便会失禁,为了打消父女间的尴尬和难为情,小凌云在清理的时候总会开着玩笑对爸爸说,“小鲜爹,你又干坏事了!”

也许就是小凌云和母亲不懈坚持的缘故,高位截瘫的父亲,双臂可以活动了,说话也清晰了,慢慢的也可以自己吃饭了。那一刻,坚强的凌云落泪了。从那时起小凌云更加坚定了信心,不管怎样也要和爸爸妈妈快乐的生活下去。

从县城学校每次回到家的时候,小凌云都量一下自己的身高,看看有没有长高,在门上画上一到印记,妈妈跟她说过,等什么时候她长到和妈妈一样高了,那妈妈能做的事她就也能做了,小凌云一直都在盼着自己能长高,这样自己就能背着爸爸下床了,自从爸爸瘫痪以来,只有在去医院做理疗的时候才会出远门,就算镇子里赶集或者来了艺术团表演,爸爸也没有出去看过,每次都是小凌云和妈妈去的,回来的时候,带着给爸爸买的好吃的,小凌云一直想和爸爸一起出去玩,带爸爸去更远的地方看看,让他知道这个世界的美好。今年的家长会,小凌云想让爸爸去,她还背不动她的爸爸,但是已经和同学们说好了,让他们帮忙把爸爸抬进班级。这样,她就能和爸爸一起出去看看了。

孝心少年事迹材料篇7

一个小小的农家小院,干净整洁,朴实无华,这原本是一个快乐、幸福、和谐的大家庭,但所有的一切在20xx年10月17日这一天后戛然而止,这一天,伴随着一场残酷的车祸,他的母亲成了植物人,父亲左腿骨折,一个稚嫩年纪的孩子,过早的承担起了家庭的重任。你可以不相信,但这是事实!在偏僻的小山村了,就生活着这样一个家庭。当善良的您听了他们的故事,在您心中涌动的,绝不仅仅是怜悯,而是心疼,是感动,是敬佩!

故事的主人公叫丁鑫波,今年12岁,是山西省太原市尖草坪区镇城小学四年级的一名小学生。丁鑫波7岁那年,一场车祸突然而至,如万千不幸的故事一样,小鑫波在车祸之前,有爸爸的关心,妈妈的疼爱,爷爷奶奶的宠爱,家里养着一辆大汽车,生活也算宽裕,日子过的简单而平静。但一切的平静,在这次车祸后戛然而止。犹如晴天霹雳,所有的平静不复存在,妈妈成了植物人,不能说话,大小便不能自理,吃饭、洗涮都需要别人来照顾,爸爸的左腿也骨折了,不仅不能照顾母亲,连家庭收入也成了问题,因治病不仅将全家的积蓄全部花光,还欠下了数万元的外债,家庭的重担压在了年迈的爷爷奶奶身上,可是,福无双至祸不单行,20xx年秋天,爷爷也因病去世,全家就靠着奶奶来维持。5年过去了,各种巨大的压力让这个本就贫困的家庭雪上加霜,一个本该享受父母关爱的孩子,过早地承担了家庭的责任。面对困难,当年那个7岁的男孩儿在困境中没有低落,没有退缩,而是选择了坚强,他用自己瘦弱的肩膀帮着奶奶和爸爸撑起这个家,用孝心为重病的母亲撑起了一片天,用行动来诠释最美孝心少年。他坚信,通过自己的努力,总有一天,妈妈一定会好起来,一定会重新站起来!5年来,小鑫波在悉心照顾母亲的生活起居的同时,从没有

耽误自己的学习。乐观、坚强的他赢得了老师和同学们的赞誉,自尊、自强的他成为了班里同学学习的榜样。

在家中,鑫波是父亲最好的帮手,带给母亲无限的慰藉,鼓励母亲重燃对生活的希望。虽然他的母亲半边身子处于无意识状态,语言也无法清楚表达,但只要一个细小的动作,他就能猜出母亲想要做什么,什么时候该给母亲翻身,什么时候该给喂饭,这些鑫波都知道得一清二楚。现在,他能跟奶奶学着怎么给妈妈换尿不湿、怎么给妈妈做按摩。在得知按摩有助于妈妈病情的恢复后,小小的他,每天晚上都会给妈妈擦洗身子,进行全身按摩。按摩是个力气活,对于小学的孩子来说更是难上加难。每一次,鑫波都会累得气喘吁吁,但鑫波从未喊过一声累,从未抱怨过一句,更不曾半途而废,一边按摩,鑫波会一边给妈妈讲些学校的事,虽然妈妈根本无法做出回应,但是他觉得妈妈能听懂他的讲话,并且坚信妈妈一定会好起来,一定会重新站起来!像以前一样,关心他,拥抱他,如一只快乐的小鸟。

鑫波要帮着奶奶照顾母亲,还要做家务、写作业,这些他从来不觉得累;在奶奶的帮助下他开始学着给母亲做简单的饭菜,再一口一口地喂给妈妈吃,当他得知为了治病,已借下数万元的债务时,他还反过来安慰父亲说:“爸,别着急,我是男子汉,我一定会好好学习,等我考上大学,好好工作,把咱家欠的都钱还上。”这哪像一个上小学的学生啊?这完全是一个成年的大人,甚至比一些大人都懂事!

病床上的母亲心疼孩子,却无能为力,每每想到这里,母亲的心如刀绞。想着自己的病,念着可怜的孩子,脾气也越发难以控制,经常用仅能动弹的一只手捶打床沿、扔东西。每当这时候,懂事的鑫波总是默默地陪伴着母亲,用稚嫩的小手安慰着母亲,告诉母亲:“妈妈,有您的地方我才有家!”“妈妈,您要

坚强起来!”在鑫波的陪伴下,母亲的病也一天天好起来。我曾经问过鑫波:“累吗?”他说:“不累,习惯了就好了。”我问:“想不想像其他孩子一样,让爸爸妈妈带你出去玩?”话一出口,我愚蠢地以为我的话肯定深深地刺痛了那颗已经饱受磨难的心,没想到,孩子坦然的回答更让我心疼至极,不忍再问,鑫波说:“只要有妈妈,我就不怕。有我在,我妈妈就有希望!”

7岁,无忧无虑的年纪,可就是一个个头不大的7岁孩子,当厄运降临,他逼着自己坚强起来,用稚嫩的肩膀帮着爸爸为母亲撑起一个家!坚强、独立、乐观的丁鑫波同学,孝敬长辈,勇担家庭责任,自强不息、阳光向上,他,就是我们心中的最美孝心少年!

如今,他正凭着自己顽强的毅力,凭着自己不懈地追求和努力,在浩瀚的知识海洋中畅游。愿他在理想的道路上越走越远,在道德的高峰上越攀越高!

孝心少年事迹材料篇8

孝心其实很容易:常回家看看!孝敬其实很简单:常打个电话问问!孝顺其实很朴实:常听听唠叨!孝意其实很直白:常聊聊家常!说不完的母爱事,道不尽的亲情缘,母爱无私、关爱无限,愿天下母亲健康、快乐、平安是我们共同的心愿!

10月5日,在眉山市人民医院看望了病床上的妈妈后,14岁的小女孩李佳,独自回到了十多公里外的老家。今年4月,华西都市报报道了她增肥救母的故事后,全国很多好心人向她伸出援助之手。国庆前,李佳被评为“最美孝心少年”,不过这个国庆,她过得并不开心,因为捐髓手术未能完成,身体不舒服的妈妈一直待在医院。

“感谢社会上那么多人关心我和妈妈,希望妈妈身体早点好起来,不辜负大家的期望。”李佳说。

10月5日下午,眉山市东坡区广济乡老屋院坝内,李佳正在做作业。眼看国庆大假就要放完了,这个孝心女孩的假期作业还没有做完。

“2号那天,妈妈突然不舒服,我和爸爸一起把她送到城区医院去了。”李佳介绍,母亲因为贫血,出现头晕无力等症状,送到医院输血后,有了一定的好转。“我妈是rh阴性血,血源很不好找。”

李佳说,自己已经在医院里陪着妈妈待了三天了。三天里,在医院吃住,偶尔才能抽出时间做作业。“但是不方便,太吵了,而且人在医院没心思。就把作业留到现在了。”

李佳介绍,今年4月,华西都市报报道了她增肥救母的故事后,全国很多好心人都向她伸出了援助之手。但是由于母亲身体一直不好,在咨询医生后,医生建议暂时保守治疗,视身体情况再决定是否手术。

正是因为这个原因,李佳还一直保持着120斤左右的体重。“没有想过要减肥,但是如果需要减,我也会努力减的。”

“现在最大的心愿,就是能够早点做手术,手术成功,让妈妈早日摆脱病魔困扰。”李佳说,“也祝愿大家国庆快乐,谢谢大家关心我和妈妈,我们一定努力,不辜负大家。”

20xx年,李佳的母亲李萍,被查出患有慢性粒细胞白血病。20xx年,随着病情加重,医生建议尽快做骨髓移植,并提示供受两者之间,体重最好接近。两母女配型半相合,母女体重相差20多斤,为了和妈妈体重相近,李佳开始吃以前从来不吃的肥肉,并且定下了“长到120斤”的增重目标。经过半年多的努力,14岁的小姑娘“吃胖”了二十斤,赶上了母亲半年前的体重。

李佳的故事,感动了全国很多人,大量捐款汇集到这个贫困的家庭。华西都市报记者了解到,9月27日,中央电视台20xx“众里寻你——寻找最美孝心少年”大型公益活动颁奖典礼在中央电视台录制完成。李佳当选“最美孝心少年”,全国有10名少年获此殊荣。

据介绍,20xx年“寻找最美孝心少年”活动由教育部和中央电视台联合主办,邀请多位德高望重的老艺术家、文化学者、道德楷模和公益人士组成推选委员会全程关注并展开推选。一共从800多位少年儿童事迹中,推选出300多位“最美孝心少年”候选人,最终推选出10位“最美孝心少年”。

“包括李佳在内,这些娃娃在困难面前,体现了坚忍不拔的精神,和勇于承担的责任感!”“我想像他们一样,才能更好地承担起民族的崛起和复兴!”……“孝心少年”推选委员会委员、国家一级演员吕中,中国进入太空第一人杨利伟等评委,纷纷为李佳等获奖少年点赞。

国庆前,李佳被评为“最美孝心少年”,不过这个国庆,她过得并不开心,因为捐髓手术未能完成,身体不舒服的妈妈一直待在医院。

“2号那天,妈妈突然不舒服,我和爸爸一起把她送到城区医院去了。”李佳介绍,母亲因为贫血,出现头晕无力等症状,送到医院输血后,有了一定的好转。“我妈是rh阴性血,血源很不好找。”

李佳说,自己已经在医院里陪着妈妈待了3天了。3天里,在医院吃住,偶尔才能抽出时间做作业。“但是不方便,太吵了,而且人在医院没心思。就把作业留到现在了。”

李佳介绍,今年4月,媒体报道了她增肥救母的故事后,全国很多好心人都向她伸出了援助之手。但是由于母亲身体一直不好,在咨询医生后,医生建议暂时保守治疗,视身体情况再决定是否手术。

正是因为这个原因,李佳还一直保持着120斤左右的体重。“没有想过要减肥,但是如果需要减,我也会努力减的。”

“现在最大的心愿,就是能够早点做手术,手术成功,让妈妈早日摆脱病魔困扰。”李佳说,“也祝愿大家国庆快乐,谢谢大家关心我和妈妈,我们一定努力,不辜负大家。”

接近。两母女配型半相合,母女体重相差20多斤,为了和妈妈体重相近,李佳开始吃以前从来不吃的肥肉,并且定下了“长到120斤”的增重目标。经过半年多的努力,14岁的小姑娘“吃胖”了20斤,赶上了母亲半年前的体重。

李佳的故事,感动了全国很多人,大量捐款汇集到这个贫困的家庭。9月27日,中央电视台20xx“众里寻你——寻找最美孝心少年”大型公益活动颁奖典礼在中央电视台录制完成。李佳当选“最美孝心少年”,全国有10名少年获此殊荣。

20xx年,李佳的母亲被查出患有慢性粒细胞白血病,20xx年,随着病情加重,医生建议尽快做骨髓移植,并提示供受两者之间,体重最好接近。由于母女体重相差20多斤,于是李佳开始接触从来不吃的肥肉,并且定下了“长到120斤”的增重目标。经过半年多的努力,14岁的小姑娘也“吃胖”了二十斤,赶上了母亲半年前的体重。

今年5月,李佳和妈妈的配型结果出来了,两人“半相合”,可以进行移植。可是妈妈因为病痛的折磨,体重降到103斤,想要手术,,还要等女儿再减到跟妈妈一样的体重才能进行。

孝心少年事迹材料8篇相关文章:

2023年最美孝心少年事迹材料6篇

2023年最美孝心少年事迹材料通用7篇

最美孝心好少年事迹材料7篇

孝心少年先进事迹7篇

孝心美德事迹事迹材料8篇

孝心少年心得体会6篇

做孝心少年心得体会6篇

做孝心少年心得体会参考7篇

小孝心事迹材料8篇

有孝心的事迹材料8篇

孝心少年事迹材料8篇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文档为doc格式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
5896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