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疫工作的先进事迹5篇

时间:
Kris
分享
下载本文

大家在撰写事迹材料的过程中需要强调用词恰当,一篇有效的事迹材料能够产生弘扬正气,评选先进的用途,以下是好文汇小编精心为您推荐的抗疫工作的先进事迹5篇,供大家参考。

抗疫工作的先进事迹5篇

抗疫工作的先进事迹篇1

“小朋友,等一下,你认识我不?不认识我就不准从这里过去哦。”

“晓得嘞,你是徐支书嘛,你天天在村里窜来窜去,我咋个会不晓得呢。”

在__镇茅草村的疫情防控卡点上,一名戴着口罩的男子正在询问一名小男孩,他叫__,是贵州省清镇市__镇茅草村党支部书记。疫情就是命令,防控就是责任,作为村党支部书记,肩上责任更是重大,在抗疫“集结号”吹响后,__充分发挥“领头雁”的作用,既当指挥员,又当战斗员,精心组织,靠前指挥,群策群力打好疫情防控阻击战。

严防死守阻断疫情

“现在全村只有我一个人能够自由进出村子,这是大家给我的‘特权’,也是我的责任。”__开着玩笑却又认真地说。

__镇茅草村与平坝区齐佰镇相邻,人员流动较为频繁,为减少人员流动,在交界路段,茅草村设置了疫情防控卡点,还成立了临时党支部,严格按照“三个一律”轮流值守,即:凡不是本村人,一律不准进入;凡本村车辆外出采购生活物资,三天内一律只能进出一次;凡外出购买物资群众,一户一律只能一人外出。值守人员在值守过程中必须对进出村的车辆及人员进行详细登记,须经仔细核实方可放行,为落实好这“三个一律”,村支“两委”商定除__外的两委成员率先带头,均不出村,村支“两委”工作对接、群众所需物资采购均由__统筹负责。

物资代购温暖到家

“这是卢启勇、陈杰家要买的洗衣粉,这是老张家需要的纸……”__对着采购单,一一点数。

“这是你家鸡蛋,小票在上面,你看一下。”__对委托他买鸡蛋的周安有说。

为避免人员聚集,取消赶乡场后,有的群众因出行不便而在购买生活物资上有困难,为解决这一难题,__摇身一变成了不收取一分跑腿费的代购员。群众可通过微信、电话或直接告知等方式将需要购买的生活物资告诉__,由他到集镇采买后再逐一送到群众手中或放在集中的地点,由群众自取。“村代购”既减少了人员流动又温暖了村民的心。

“有的群众要得急,有时候每天要跑3、4次,至少每天是要跑一次的。”__说。

疫情不灭喇叭不停

“广大村民不要到处逛,能在家中就是骄傲,没事刷刷抖音,累了就睡觉,既给国家省口罩,又能给自己省钞票……”走进__镇茅草村,便听见这一趣味疫情防控宣传。

疫情防控阻击战全面打响后,茅草村就把疫情防控知识宣传作为重要任务并长期坚持,村第一书记、村支“两委”成员、联系站(所)干部逐户开展疫情防控知识宣传和外来人员排查登记。茅草村委会主任杨畑、副主任陈古德还用私家车装上了“小喇叭”,每天走村串寨滚动播放。此外,各村民小组长手持“小喇叭”以简单易懂、易于接受的方式时时进行宣传,提醒并督促村民多居家、不聚会,还将宣传内容录制成视频通过抖音进行宣传,让疫情防控知识入脑入心并能落在行动上。

“疫‘情’不灭,我们的'喇叭不会停。”杨畑坚定地说。

抗疫工作的先进事迹篇2

“生命重于泰山,疫情就是命令,防控就是责任”,作为冲锋在防疫工作一线的基层党员干部,潘集区司法局芦集司法所戴冠勇同志始终秉着认真细致、任劳任怨的态度,踏踏实实地做好疫情防控工作。认识戴冠勇的人都会亲切的说“他是一头‘倔驴’!”

作为一名防控人员,自防控工作开展以来,虽然他家离办公室只有50米远的距离,戴冠勇同志一天也不曾停歇休息,困了,躺在办公桌上眯一会儿,饿了,就吃一桶方便面。由于地处g345重要地段,芦集镇在国道清风岭处设了疫情检查站,戴冠勇同志认真做好卡点24小时执勤,卡点执勤结束后他又急忙跟其他工作人员一起到所包董圩社区,向居民宣传疫情防控知识,挨家挨户排查从武汉返淮人员,每天到被隔离人家中送口罩、送酒精,细心认真地为居民检测体温。

作为一名司法所工作人员,戴冠勇同志在做好疫情防控工作的同时,全力做好司法所本职工作。他利用微信、电话等方式加强对社区矫正对象的管理和排查,鼓励社区矫正对象积极配合各村防疫工作,不出门,不传谣,及时汇报个人情况。并主动向芦集镇、潘集区司法局捐献爱心,用自己的实际行动践行着一名党员的宗旨。

作为一名党员,他对工作的“倔强”,使54岁的他已患上了高血压、高血脂、脑梗。春节前刚出院的他,身体还没有好利索,便全身心投入到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防控工作中去。戴冠勇同志一直带病在疫情防控的第一线,大家都劝他请假休息,可是他倔强的说:“现在正是需要人手的时候,我是党员,我要坚守我的岗位,等哪一天我实在撑不住了再说吧。”他就是这么“倔”地发挥着共产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

一名党员就是一面鲜亮的旗帜。哪里最困难,哪里最危险,哪里就有共产党员的身影。戴冠勇同志冲得出、顶得上、靠得住,以模范行动践行初心使命,为坚决遏制疫情蔓延势头,打赢这场没有硝烟的战争做出了一名司法干警的应有贡献。

抗疫工作的先进事迹篇3

37年间,山西静乐县双路乡卫生防疫员王元林为全乡15个村的孩子接种疫苗20万人次,实现了规范接种、安全接种,100%完成国家强制免疫。其间,没发生一起基础免疫传染病、一起接种纠纷。

王元林说,针眼上的是天大的事,件件都马虎不得。

见到王元林那天,是6月30日。吕梁山东麓的双路乡迎来一场久违的细雨,静谧山乡透着阵阵凉意。

王元林正准备出门,张亮杰的孩子3岁了,该加强接种流脑疫苗了,半月前娃儿发烧不能注射,今儿得再去一趟。他小心翼翼地把疫苗和冰块从冰箱移入随身背的疫苗箱,边穿那件出门才穿的中山装边说,针眼上的是天大的事,件件马虎不得。

他要去的是15里外的兰家山,从河滩下去,再沿着陡坡爬上去。

61岁的王元林已经这样走了37年。37年中,他为全乡15个村的孩子接种疫苗,接种疫苗达20万人次,实现了规范接种、安全接种,100%完成国家强制免疫。其间,没发生一起基础免疫传染病,没发生一起接种纠纷。

王元林先后获得省级计划免疫先进个人、法定传染病报告先进个人、免疫规划优秀个人等荣誉称号。日前,山西省卫生厅授予他卫生防疫楷模荣誉称号。

苦点累点不怕,就怕误了娃娃。

山西省静乐县是国家级扶贫工作重点县,在王元林童年记忆里,就有天花、脊髓灰质炎、流脑等疾病流行。他亲眼看到这些传染病夺去很多孩子的健康和幸福。

初中毕业后,王元林选择了在县卫校读书。1973年毕业返乡后,他成了全县第一代乡村防疫员,那时候,因为知道怕,就更懂得自己身上的责任有多重!

起初,大山里的人不大明白,自家孩子没病,为啥要挨那一针,还吃那些红红绿绿的药丸丸?王元林只能一趟趟地找上门,一家家地做工作。兰家山村的赵桃娥是个聋哑人,家里3个孩子都到了接种疫苗的年龄。王元林几次上门,任凭怎么说、怎么比划都不行。好不容易请人帮忙用哑语把道理说清了,可赵家又拿不出钱来接种。王元林二话没说,自己垫钱给3个孩子打上了疫苗。

王元林每到一村,总要打听谁家快生孩子了,谁家刚生了孩子。一有新生儿的消息,他就立即上门,为孩子建起健康档案。春去秋来,看着王元林一趟趟地跑,听着王元林一回回地说,乡亲们明白了:这疫苗,谁打上,对谁好。

为了不漏掉一个孩子,王元林走遍山乡,风雨无阻。去年春节刚过,大雪纷飞,正好李天亮家的新生儿到了接种期。王元林背起药箱,深一脚浅一脚地直奔10多里外的南黄苇村。两个多小时后,当满身是雪的王元林撩开李家土窑洞的门帘时,李天亮惊诧地说:这么大的雪你还来?王元林却答:这么大的事,我怎能不来?

一次出诊的路上,天忽降大雨。坡陡路滑,王元林左膝盖重重磕在石头上。他挣扎着爬起来,一瘸一拐坚持走到大山深处完成接种。他的左腿从此落下毛病,不能弯、蹲不下,天一凉就疼。跑山路最费的是鞋,王元林每年要穿坏老伴亲手做的七八双布鞋,布胶鞋一年也得两三双。他说:苦点累点不怕,就怕误了娃娃。

为了娃,多跑几个来回算个啥?

那天,在张亮杰家,王元林仔细给孩子测过体温后,才给孩子接种了流脑a+c疫苗。张亮杰有些不好意思,打一针害你跑两趟,还下着雨!王元林认真地说:发烧是典型的接种禁忌,带病接种是害了娃。为了娃,多跑几个来回算个啥?

如今,双路乡的许多老乡都能说出接种疫苗的禁忌常识:感冒、发烧不能打;吃鸡蛋过敏不能打;糖丸必须用凉开水调成糊状服下,水温千万不能高这都是王元林走家串户宣传的结果。

为保证疫苗安全有效,王元林常年养成两个习惯:不管多远的路,他从不在外过夜,以保证便携式疫苗箱维持正常的低温;一进家门,不管白天黑夜,首先要按一下房灯开关,看是否停电。一旦停电,他就立即将冰模板一个个挪到冰箱冷藏室,以确保疫苗质量。王元林说:一个细节把握不好,就会出大事。

王元林出门喜欢穿4个兜的中山装,兜里总装着几个64开大小的本子。在他家一个纸箱里,这样的小本本有几十个。小本本上详细记录着孩子的名字、所在村庄、父母姓名、出生年月日,曾经接种的时间、疫苗名称,还有每次疫苗的批号、日期、产地和生产日期。每个月,王元林都要根据小本本自行设计一张疫苗接种行程表,哪天去哪几个村、哪个村有几个孩子需要接种,都做了标注,一个都不漏。

王元林生活中,一切都围着疫苗转。一次,王元林高烧39摄氏度,人躺在床上,心里却想着10里外的砚湾村,那里有个孩子等着接种。接种疫苗有规程,不能错过周期,他给自己打了退烧针,就头顶烈日出门了。今年春节,狼儿沟村老赵带着1岁多的孙子回乡过年,正月初八就要返城。初七一大早,王元林冒着刺骨的寒风来到18里外的狼儿沟村。看到王元林冻得发僵,老赵心疼地说,晚打一针不要紧!王元林却说:接种晚了,惹上些病,我可就害了你们了!

乡亲们待见咱,比啥都强!

王元林生活的神家村,是双路乡政府所在地。这些年,村里盖新房、建小楼的人越来越多,有的还开回了小汽车,王元林的日子却过得紧巴巴的。住了20多年的两间老屋漏雨走风,老伴说,要翻修得四五万元,修不起呵!现在老两口借住在同村的二女儿家,家里除了公家配给的电冰箱和一个文件柜外,没什么值钱的家什。

在王元林心里,觉得最亏欠的就是自己老伴和两个女儿。王元林的工资起初只有26。5元,到上世纪80年代,涨到每月60多元,至今,他的工资也只有370元。30多年,王元林没给家里挣回什么家当,一家四口的生活全靠家里的6亩责任田。因经济拮据,大女儿只上到小学六年级就辍学,二女儿初中没读完就外出打工去了。由于王元林常年奔走在山乡,家里的农活全靠老伴一个人操持。提到老伴,王元林有些哽咽:她懂得我,我感谢她!

王元林也有不少开心事。我管的辖区,我管的事,娃娃们没一个耽误,都健健康康的。还有许多事,也让王元林感到欣慰。前年,在外打工的女儿、女婿回村盖房。动工那天,没有打招呼,前村后邻的乡亲们都来了,大工、小工全都不要工钱;地里的农活老伴一个人忙不过来,总有乡亲过来帮把手;走在山间,谁开车或骑车碰上了,都会毫不犹豫地停下车,捎他一程

想想这些温馨事,王元林觉得自己是最幸福的人,乡亲们待见咱,比啥都强!

抗疫工作的先进事迹篇4

骇人的荆楚大疫扰乱了这个春节,我们的一切安排都突然被按下了暂停键,每一个数据,每一条报道,每一位病患都牵动着我们焦急的心,千万个医护人员在除夕之夜奔往一线,专家组夜以继日的钻研,无数个平凡的大众都尽自己最大的力量互相帮助,共渡难关。我们能做的,只有自我隔离,虔诚祈祷。

岁月静好之下,谁在为我们负重前行?”一批批医护人员,他们不顾生死,全力支援武汉。昨天我在新闻上看到一幕:一名护士下了夜班之后,脱下防护服,带着手套的双手,长时间奋斗在一线,汗水、高温的侵袭,让她的脸上被汗水浸得苍白、疲惫,更触目惊心的是她脸上因为戴护目镜留下的勒痕,从鼻梁到面部,让令人心疼。

听了前方记者介绍才知道,这些隔离区的医生护士,因为要救治新型冠状病毒患者,一进入病房要待6-8个小时,这期间不能喝水,上厕所,靠带尿不湿解决上厕所问题。当记者采访时,她们微笑着说:“一切为了群众。”我还听妈妈说,有些护士阿姨为了方便带防护头套,剪掉了纤纤秀发。每个时代,都有不同的"英雄",此时此刻,战斗在一线救死扶伤、迎难而上的医护工作者,就是伟大的英雄!那满脸被压迫的勒痕却是最美的战绩,感恩有您!

我忘不了为了节省穿防护服的时间而剃头的美丽护士,忘不了不留姓名捐赠口罩物资的人们,忘不了不分昼夜辛苦执勤的中国卫士,忘不了每一个努力着的中华儿女。岂曰无衣,与子同袍。海外的温暖,依然来到了华夏大地。疫情从武汉到全国,支援从全国到武汉。我们致敬所有的最美逆行者。我们会做好所有的防护,保护好自己,努力学习,为中国锦绣前程尽力。

抗疫工作的先进事迹篇5

面对20__年“新冠肺炎”。大年初一,x省第一批援鄂医疗队一行137人,他们肩负着“敬佑生命,救死扶伤,甘于奉献,大爱无疆”的初心和使命,驰援湖北黄冈,只见他们坚强而充满活力的身影。

她叫__,是x省第一批援鄂医疗队的队员,是单位优秀的业务骨干,也是一位两岁孩童的母亲,更是一名共产党员。

一、身先士卒好榜样

她乐观开朗,工作细心,看似圆润随意的外表,内心却无比的坚毅和强大。段阳同志所在的医院办公室是医院全院性工作上传下达的“枢纽”,是医院重点工作的总指挥总协调和“领头羊”,更是一个充分体现了“奉献就是初心不负,担当就是职责所在”的地方。

作为医院办公室的收发文处理人员,为了将上级的工作部署传达到每一个科室落实,时常能在黑夜中看见她忙碌的身影,有时工作一忙起来就忘记了吃饭,却笑着说到“正好减减肥呀……”,有次因为忘我工作导致偏头痛和腰痛犯了,却依旧一刻也不曾停缓。这只是她工作的一个缩影。作为一名共产党员,段阳总是怀着一种“功成不必在我,功成必定有我”的敬业态度,踏踏实实、认认真真、有条不紊的做好每一份工作。

1月23日,获悉需要组派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救治医疗队支援湖北武汉的消息后,她第一时间请缨奔赴“战场”,勇敢逆行:“我一定要去,我是党员,我是护士,我有扎实的护理技术基础还有行政工作经验,现在是党和国家需要我的时候,我一定会全力以赴!”大年初一,本是一年一次的家庭团聚,接到医院立即集合出发支援武汉的通知后,她舍小家为大家,毅然奔赴战场。这种知难而上、敢为人先、无私奉献的精神值得我们每一个人学习和尊敬。

二、勇挑重担践初心

在湖北黄冈大别山区域医疗中心的隔离病房里,她每天要穿3层工作服护理60多个病人,不喝水不上厕所,衣服被汗水湿透直到工作结束。她们的护理工作不但忙碌而且任务重,她们既是护士又是护工还是心理疏导者,不但要给患者进行治疗,照顾他们的生活起居以及卫生处置,还要为患者进行心理护理。长时间的工作使得原来皮肤那么光泽的她,变得满脸压痕,两侧脸颊还被口罩压起了水疱,看着让人心痛不已,但她却说那是最美的勋章。

考虑自身的专业基础和行政工作经验,她主动担任了x省医疗队临时党委株洲市人民医院党支部的纪律、宣传委员,每天下班都会挤出休息时间做好宣传工作。当我们担心地问到她时,她却笑着说“没关系,我既是战士更是战地记者。在护理工作中,我要让患者满意;在宣传工作中,我要让每位队员留下痕迹”。平凡而朴素的回答,对于一个90后的年轻党员来说,也许这就是新时代青年人的责任与担当。

三、坚定信仰树模范

在院工作期间,她曾多次获得优秀护士、最具亲和力护士、年度考核优秀个人等荣誉。2018年她由于自身的出色表现,被借调到x省卫健委工作,并得到省卫健委领导的一致好评。这就是__,她把对党的忠诚和信仰书写在前行的征途上、火热的工作中,时刻牢记“为人民服务”的初心,关键时刻挺身而出,树立共产党人敢作敢为敢担当的模范形象。从她身上我们看到了新时代青年人的责任和担当,我们相信,充满活力的90后青年定会新时代的大舞台上立下不朽的功勋。

抗疫工作的先进事迹5篇相关文章:

2023个人抗疫先进事迹材料8篇

2023年抗疫心得体会7篇

观看九零后抗疫心得体会6篇

2022年抗疫精神心得体会6篇

抗疫一线医务人员心得6篇

抗疫英雄心得体会2022精选6篇

抗疫体会心得体会6篇

基层工作人员的先进事迹5篇

钱海军的先进事迹5篇

做环保工作的先进事迹7篇

抗疫工作的先进事迹5篇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文档为doc格式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
63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