卫生村主要先进事迹7篇

时间:
Lonesome
分享
下载本文

大家在撰写事迹材料的过程中需要注意内容具体,一份有效的事迹材料可以产生宣传典型,评选先进用用意,以下是好文汇小编精心为您推荐的卫生村主要先进事迹7篇,供大家参考。

卫生村主要先进事迹7篇

卫生村主要先进事迹篇1

我的家乡在河南濮阳,濮阳是一个美丽的地方,是中华龙乡!我想为自己家乡贡献出一份力量,让我的家乡变得更加文明、美丽、富饶。

我心中的文明城市---濮阳,环境优美,到处都可以看见绿油油的草地。草地上开满了美丽的花朵,这些花儿散发着淡淡的清香,成群的蝴蝶和小蜜蜂在花丛中翩翩起舞;这里绿树成荫,自由飞翔的鸟儿呤唱着动听的歌谣;这里矗立着一座座拔地而起的高楼大厦,每当夜幕降临的时候,闪烁的霓虹灯又好象把这座城市又披上一件神秘的外纱……

在湛蓝无比的天空下,成群的鸟儿在自由自地飞翔。公园里的老爷爷正在开心地下着象棋,人们悠闲地漫步在这如画的风景里,脸上露着幸福的笑容......瞧,最开心的要数小朋友们了,他们都在公园里快乐地玩耍,他们有的在玩捉迷藏,有的在玩遥控飞机,还有的在放风筝……

漂亮的濮水公园越来越令我刮目相看了!看,濮水公园里的河水真静啊,静得让你感觉不到它在流动;濮水公园里河水真清啊,清得可以看见河底的沙和成群的鱼儿;濮水公园的河水真绿啊,绿得仿佛那是一块块无暇的翡翠。

戚城公园、绿色庄园、濮上园和新蕾公园,成了濮阳的亮点,人们在闲暇时分,畅徜其中,感受着鸟语花香,感受着人与自然和睦相处的快乐......

濮阳的交通变得畅通多了,高架和立交桥像一条条美丽的绶带,装扮着这座美丽的城市;街道上也没有人乱贴小广告了,整洁而又宽阔的街道变得更干净了。这里车水马龙,游人如织,到处是一派详和、宁静的繁荣景象!

最令我高兴的是,人们再也没有砍伐树木,破坏环境了,每到刮风的时候,再也看不到风沙漫天的状况;还有更多的人愿意为这个城市自愿出一份力,人们都义务在植树造林,美化环境;在细微之处,我看到了文明城市的标志,学校旁边再也没有“三无”的小摊小贩了;人与人之间都流露出信任的微笑,人与人之间都是那样的和睦、互帮互助,公交车上,人们相互让坐,邻里之间亲如一家!

我多么希望我的家乡会成为我心目的文明城市,那该有多好,多幸福啊!

卫生村主要先进事迹篇2

儿时的一场病痛使他对身穿白大掛的医务人员形象充满憧憬和向往,1995年从医学院毕业后从事临床医学检验工作,实现了自己梦寐以求的当一名医务人员的愿望。工作中他没有什么豪言,却令同事们刮目相看,他没有什么壮举,却赢得众多患者的信赖和赞誉,他就是__镇中心卫生院检验科。他多年来总是提前十分钟上班,推迟十分钟下班,始终坚守着自己的岗位,在平平淡淡默默奉献,用自己的实际行动诠释着白衣天使的神圣职责。因工作突出先后获得了医院“青年岗位能手”、“优秀党员”、“三个文明先进个人”、“先进工作者”等光荣称号。面对荣誉,他仍然默默工作,默默奉献,他说,医学检验工作是他无悔的选择。

爱的奉献——他工作中热忱服务,真心奉献,急病人所急,想病人所想,无论刮风下雨,严寒酷暑,他总是随叫随到,与科室人员共同履行着“24小时服务”的承诺:那是一个下雨的冬夜,夜色已深,有位妇产科大出血患者急需输血,病人的需要就是命令,他骑着自行车沿着那条泥泞的小路,立即赶往医院,在路上摔了两跤浑身是泥,伤处疼痛难忍,咬咬牙坚持到医院,顾不上自己的伤痛先为病人检验,结束后才去清洗伤口,病人家属握住他的手说:“你真是个好医生”;朴素的话语道出了感激之情。然而更多的时候,在抢救病人的功劳薄上没有他们的姓名,他们只是幕后的耕耘者,没有鲜花和掌声,有时迎来的还有患者的少许误解,但他选择了就无怨无网悔。他不仅立足本职,热忱为患者服务,更关心群众疾苦,开展慈济服务,开展关爱生命爱心行动,帮助群众解决实际困难。有一位血液病患者因长年医治而家境贫困,他知道后与科室人员共同伸出了援助之手,主动利用业余时间陪同他向民政部门申请救助,使病人的生命得以暂时延续。他用实际行动印证了白衣天使的光荣称号。

高的质量——他热爱检验工作,以“以病人为中心”严守规章制度,严格操作规程,认真对待每一份标本、每一项结果,始终把质量作为生命线,积极开展室内室间质量控制,在扬州市室间质量评议中连续多年受到扬州市检验中心的表彰。业余时间加强学习,苦练内功,相互协作,拓宽服务视野,把学到的新理论、新技术运用到检验工作中,先后开展新项目,引进新技术50多个,完全满足基层临床的诊断需求,检验实现全中文格式化报告,使检验科内在质量年年提升。他总是主动与临床交流,征询意见,改进工作,提高服务质量,同时开展温馨服务活动,要求自己对患者尽量多一点微笑,少一点冷漠,多一点解释,少一点抱怨,多一点耐心,少一点急躁,按时把检验单送到医生手中;遇急诊病人他总是争着做,抢着干,分工合作,立求准确快速服务临床,对异常结果及时复核,减少差错的发生。

精的业务—他在检验技术方面精益求精,已成为检验科网的骨干学科带人,他以精湛的技术给临床提供了确切的诊断依据,曾经有一位糖尿病昏迷的患者来我院治疗,我院的经治医生及会诊医生初步诊断认为是糖尿病酮症酸中毒,而他以精湛的技术快速检验,结果显示血糖浓度为2.1mmol/l,经补糖治疗后患者很快苏醒;还有一位患者手脚麻木,四肢无力经兄弟医院治疗后未见好转,于是来我院治疗,经检查血钾浓度为2.9mmol/l,经补钾治疗后症状立即好转,治疗前与治疗后的血标本经上级医院复核,确认是低血钾。工作中他以大局利益为重,少计较个人得失,少休假,多奉献,遇困难总是勇往直前。在抗击非典中他把困难留给自己,方便留给别人,主动请战承担检验工作,其中因与疑似病例密切接触被隔离10天,解除警报后又不顾个人安危执着地重新投入工作。

严的作风---检验科是医院进行医学检验,为临床诊治疾病提供可靠信息和科学依据的功能科室。作为检验科人员他始终以职业准则精确地做好每一份标本,热忱地服务每一位患者,每年完成检验标本1.5万个,为医院两个效益的提高作出了较大贡献。多年的检验工作造就了他认真、严谨、务实的工作作风,有一位住院患者家属为了多报点医药费冒用患者姓名作生化体检,由于与患者检验结果相差较大,经他反复检查确认无误后便立即通知管床医生,在与患者沟通时才知晓实情,因他的工作细心、认真、严谨、务实避免了多次医疗差错的发生。他在做好检验工作的同时,还兼职院办公室日常工作,做好医院文书档案、人事调资、会务安排、对外接待等综合服务工作,以创新的方法协助院长开展党政管理工作,多次受主管局表彰。

他凭着对事业的执着追求,任劳任怨,无私奉献,在平凡的岗位上,倾注了大量的爱心,洒下了辛勤的汗水,做出了不平凡的业绩,留下了一串串闪光的足迹,受到了广大患者和家属的一致称赞。因工作突出先后获得“青年岗位能手”、“优秀党员”、“三个文明先进个人”、“先进工作者”等光荣称号。面对荣誉,他仍然默默工作,默默奉献,他说,医学检验工作是他无悔的选择。

卫生村主要先进事迹篇3

进入卫生学校四年制的护理专业,开始了护理工作前的理论学习。虽然只是中专技校,但医学理论知识的复杂性,综合,广泛性仍是给了她很大的压力,刻苦、钻研、勤奋扎扎实实是她三年理论学习的写照,临床实习实践的一年。使她真正的爱上了护理这项职业。第一次在病人鼓励下静脉输液的成功,第一次面对病人痊愈时内心的满足,第一次看到绝症患者时,他们的无奈深深地影响着这个善良的女孩,真正的与这些人一起共同的感受着痛与乐,以自己的一技之长帮助着这些人,同时,充实着她自己。

于新世纪的开端,她带着满腔的自信,带着青春朝气,带着这份职业所给予的神圣使命来到市一院开始了职业生涯。在市第一人民医院这个大家庭中,开始了她全新的生活。传染科、内科、手外科、外科、妇产科、icu、手术室,在其中轮转的每个小家网庭中,她都努力工作着,学习着,享受着工作所带给她的丰富多彩。在繁重琐碎的工作面前,微笑着忙碌;在连续频繁的三班倒面前,依然神采奕奕;在忍受痛苦折磨的患者面前,竭尽所能想病人所想,及病人所及,熟练各项技术操作,以温柔体贴受到患者的赞誉“季度最佳护士”、“温馨护士”对年轻的她来说实很不简单。

是灾难的一年,却也是幸运的一年;是纷杂的一年,也是充实的一年;四月,非典挟着盛夏的炙热朝我们侵袭而来,它带给我们的是灾难,却也带给我们团结;它带给我们死亡的威胁,却也带给我们生存的顽强。而一直默默工作的白衣战士,义不容辞的走向最前线,站在死亡线的最边缘,拯救着挣扎的在死亡线上的人,在死亡面前,他们铸起了一道坚韧的人墙!看着电视中坚强的同志,流泪了,她是多么的为战友自豪,为自己这份事业而自豪!于六月“非典”肆虐最严重的时刻,作为入党积极分子的她积极请战亦踏入了那战斗的最前线与危险面对面!没有恐惧,没有犹豫,只有必胜的信念,她和战友们,和全市人民一起,将抗击非典之战划上了圆满句号!紧接着,七月,在非典胜利的欣喜仍存时,她接到了造血干细胞初次配对成功的通知,那一刻,惊讶、激动的心情难以言表,在组织领导的关心下,在父母亲的支持下,她义无返顾的开始了这次特殊的历程。十一月,当“中华造血干细胞库分库”在建立分点的时候,她以第一批志愿者的身份加入了队伍中去,不足半年的时间,就得到了初次配对成功的消息,对她及我们来说,都是一个特殊的礼物!这次历程经历了约四个月,而捐献的过程只有两天,但它所带给及患者的却是人生中的永恒。

从接到通知,到第二次配对采取血样,体检,术前准备,直至真正开始采集,这整个一系列的过程,无时无刻不受到来自方方面面关心,省红十字会领导、市领导、局领导、院领导,以及身边的亲人、同事、朋友,还有那么许许多多的陌生人,无一不在关注着她。给予热情的鼓励,使她更加信心百倍,让我们看到那份爱所给予人间的希望!在医学院附属医院13楼血液科,24日上午,在这里她接受了第一针动员剂的注射,开始了造血干细胞的准备工作。这针十分的痛、反应也很难受,她一声不吭地坚持着。一位的哥特意赶到医学院附属医院的门口来看。一位外地出差的同志找到,用手机为她拍摄,说要在手机上播放的捐髓义举。省捐髓第一人耿森来了、正在医附院准备捐髓,接受造血干细胞移植的另一位女孩来了、远在的白血病康复病人带着他的《我的求生传奇》也来了……他们都向竖起了大拇指。则用象征胜利的“v”形手势回赠他们的鼓励,面对如潮的赞誉微笑地回答:救死扶伤原本就是我——医务工作者的职责,况且捐献对自己的身体并没有任何影响,相反还多了个“亲人”。她同时将某企业捐赠给她用于保养身体的5000元钱请红十字会转赠给不曾谋面的患者小弟弟。她说,虽然这点钱微不足道,杯水车薪,但却代表了她的心意,衷心希望患者弟弟能早日康复。从容的举动、充满爱心的言语博得了各大媒体的高度赞扬,一位同行颇有感慨地对记者说,没想到一个看上去体质柔弱的小姑娘,在献髓之事上,竟如此从容,的微笑令他难忘。而患者的母亲接过这5000元钱激动得热泪盈眶,情不自禁跪在了面前,对她儿子捐血又捐钱的双倍付出实在是令这位母亲感动不已。

11月28日9点在卫生局、市第一人民医院院长及父亲、好友的陪同下,微笑着走进医附院干细胞采集实验室。两支16号针头分别扎进的左右手臂,随着干细胞单采机的启动,的鲜血从右臂流出,进入一个密封的仪器中,经过分离,采集出干细胞后,再从左手回流到体内。整个过程进行了4个小时,参与循环血量近1升,相当于全身血液体外循环二圈半!就这样感受新生命诞生的艰难,而面对一批又一批的记者,她始终用微笑面对镜头,告诉媒体自己很好,也一定会很好!后来据她爸爸讲,其实有一阵子她特别难受。因为早饭吃的少,肠胃不适,同时由于采集造血干细胞时出现的麻木和酸痛的必然反应,让这个从来没生过病的女孩感到前所未有的难受和痛楚。然而她坚持着、微笑地坚持着保持平躺的姿势一动不动手脚已经麻木,疲倦乏力,直至结束。

而面对那么多的镜头,面对诸多的记者,面对外面的流言,她也曾彷徨过,也曾有所退却,不断地问自己:你所做的仅仅是你应该做的而又力所能及的一件事情,而现在那个被大肆宣传,那个淹没在鲜花、掌声中,那个被加上诸多荣誉的你还是你吗?那些是你应该得到的吗?

随着造血干细胞库志愿捐献者队伍的扩大,她渐渐释然。作为一个捐献者,将生命传递给另外一个人,把她和所有充满爱心的人所给予的爱,给予社会的希望,再次传递到身边更多的人,我们有理由相信在她的带动下身边的那些人会再次传递给他们身边的人,如此循环,我们身边,我们周围,我们的社会将会充满着爱和希望!而对面那些荣誉,它们是鞭策及我们大家的动力,是爱的印证,它们代表的只是过去,但他们却让我看到美好的未来!

让的生命变得更有意义,让更为自己的职业自豪,让我们看到了爱与希望无处不在。以自己的行动影响更多的人加入爱心的行列,无愧于自己,无愧于人民,无愧于这个社会!

卫生村主要先进事迹篇4

每个城市都有一份属于自己的文明,这就好比现代化的摩天大楼与高科技产品一样,是必不可少的。北京的文明是那巍峨的长城、雄伟的故宫与字正腔圆的京剧;苏州的文明来自雅致的园林与缠绵的吴侬软语;四川的文明源于精细的蜀锦与壮观的都江堰。而我的家乡——“东方湿地”盐城,则也有一份属于自己的文明。那绵延千里的湿地,那成群的麋鹿,那满腔乡音的淮剧,则演绎着一份不同的力与美。

文明城市的标准,古人给我们完成了一半,而剩下的一半,需要我们来完成。这是一件可大可小的事。说它大。现在,一位位身穿蓝绿两种不同制服的人们走上街,有了他们,原本摆满了摊点的街畔,变得整洁;原本杂乱无章的街道上行人秩序井然。他们给了城市以秩序。

现在,一位位清洁工人拿着扫帚、网袋,将大街小巷垃圾扫净,将河岸上漂浮的垃圾捞起。他们给了城市以明净。现在,一座座推土机将简陋的老屋摧倒,取而代之的,是高耸入云的大厦;一位位环保工作者手拿小铲,挥汗如雨,在他们身后,是一堵堵雪白的墙壁。他们给了城市以清晰的轮廓。

这真是“旧貌换新颜”啊!即使是最懒惰的旁观者,看见正热火朝天推进的这一切,也不忍再袖手旁观了。可作为“手无缚鸡之力”的学生,我们又能做些什么呢?这就是所谓的“小”。

曾记得一个最难忘的例子:一位白发苍苍的老人,在路上摔倒了。根据常人的逻辑,此时应该有许多“活雷锋”降临,扶起老人。可事实恰恰相反,一个都没有!也许近年来频发的敲诈事件,使许多人在“帮”与“不帮”之间产生了矛盾。于是,绝大多数人选择了“各人自扫门前雪,休管他人瓦上霜”的冷漠行为,而放弃了一个最简单的动作。殊不知,这就是文明的举动啊!这时,一位路过的小女孩,挣脱了母亲的手,跑过去扶起了老人。在一旁目睹的我们,怎能不自惭形秽?

一天就像一张试卷,而我们所做的的一切,就是加分与减分。算算你一天的得分,给自己一次鞭策。

创建文明城市,靠你、靠他、更靠我。让我们从自己做起,从小事做起,从现在做起,让这个城市最深处的渊源——文明,不再寂寞,不再无人问津,重新焕发出青春与活力!

卫生村主要先进事迹篇5

1993年毕业于卫校。从走上工作岗位的第一天起,她就暗自下定决心要以护理先驱--南丁格尔为榜样,以一丝不苟、严谨求实的态度对待自己所热爱的护理事业。

急诊科是医院的前沿阵地,是一个没有硝烟的战场。每天这里均要接待几十名甚至上百名的急诊患者,医护人员每天面对着生与死的搏斗和血淋淋的场面。作为急诊科的一名护士,深深懂得:急诊科危重病人多,病人病情变化快,抢救的最初几分钟往往是抢救成功的关键。因此,必须要有过硬的本领和高超护理技术。为了熟练掌握急救八大仪器的操作,她虚心向老护士请教,主动放弃节假日,勤学苦练,经常在自已身上练习静脉注射,在模拟人身上练习心肺复苏、洗胃术等,经过刻苦的学习,练就了过硬的急救操作技术,并掌握各种抢救药品的药理作用、适应症、禁忌症,为成功地抢救危重病人打下良好的基础。在抢救过程中,急诊护士先进事迹她能与医生密切配合,对大批伤员中毒事件能沉着、冷静、正确分诊,渐渐地在同龄人中脱颖而出,成为急诊科的一名业务骨干。在去年冬天的一个深夜,天宝卫生院送来一名重度乐果中毒的患者,神志不清,口吐白沫,呈点头状呼吸,病情危重,必须马上清除毒物,插胃管洗胃,可是由于在当地卫生院反复几次插管不成功而引起急性喉头水肿、呼吸困难、口唇指甲紫绀,如果再用普通方式插胃管,会诱发心脏骤停,导致生命危险。果断采取在喉镜下置胃管,经过反复洗胃,彻底清除毒物,并气管插管应用人工呼吸机、改善呼吸,及输液、解毒等对症处理,终于从死神手中夺回了患者的生命,受到病人及家属的称赞。

随着医院人事制度改革的不断深入,引入竞争机制,中层干部实行竞聘上岗,急诊科老护士长退休了,富有学识和挑战自我的在同志们的鼓励下踊跃参加竞聘,并选择了医院风险性高、工作繁重的急诊科护士长岗位,有好朋友劝她:急诊科工作量大、风险性高、护士长事迹且协调难,是个吃力不讨好的岗位,要竞聘也要挑个轻松点的岗位。可有却有她的想法:最艰苦、最繁忙的工作也最能锻炼人。她以自己特有的毅力和扎实的理论知识,赢得群众的拥护和领导的信任,走上护士长管理岗位。

众所周知,急诊科工作在于一个“急”字,工作忙、累不说,风险还特别大,遇到车祸、中毒、昏迷的、血肉模糊的,全都送往急诊科来,这就要求急诊科医护人员必须是一支快速反应、技术精湛、服务优良的队伍。走马上任后,为了保证110联动及时、高效地进行,狠抓科室管理工作,她以创建青年文明号活动为载体,积极组织科室人员开展“以病人为中心、提供优质服务”、“五声服务”和“星级护士”评选等优质服务活动,落实首诊负责制和首问负责制,开展健康教育活动,不断提高服务水平。以创“四个一流”为目标,建立健全各项规章制度,落实便民措施和服务承诺,针对科室存在的薄弱环节进行整改,提高服务质量。狠抓护理质量管理护士先进事迹报告,严格要求护士认真执行“无菌操作”、“三查七对”、“消毒制度”等工作,提高危重病人的抢救成功率,有计划组织科室人员进行业务学习和护理技能操作,狠抓 “三基”培训,每周晨会提问,随机抽查,每月一次理论或操作考试,每月一次理论或操作考试,每月护理查房一次。并把检查评比结果与个人绩效工资挂钩。从而提高了科室的管理水平,强化了大家的工作责任心,业务水平不断提高。用严格的制度来保障承诺的兑现,用严肃认真的工作作风,严谨细致的科学态度,使急诊科接受一次又一次的考验,多次完成大型灾害事故、食物中毒、重大交通事故急救和配合市政府完成特殊的急救任务。

卫生村主要先进事迹篇6

人人参与,共创文明城市。文明城市的创建靠我们每一个人,在文明城市的创建中,我们每一个人都是“主角”。俗话说:“人多力量大。”创建文明城市单单靠一个人的力量是不够的,只要从我做起,不断改善自己,当我们每一个人都具备了文明的素质了,城市才会变得更美丽,生活才会变得更美好。

文明其实是由许多小细节组成的,稍微注意一下就会发现我们身边还有太多太多的不文明的现象,现在就说说我们的校园吧。

我们来到学校首先应该学习什么?是学做人,学做一个文明的人,其次才是学习知识。但,我们却没有做到。在楼道、楼梯的地面上,纸屑、水果皮、塑料包装袋形成了一道与我们美丽的校园极为不和谐的“风景线”。谁是造成这道“风景线”的罪魁祸首?是作为少先队员我们。但有的同学文明意识淡薄,不已为然:反正值日的同学和清洁工会打扫干净,扔了又怎样?再例如有些同学在走廊上滚来滚去,常常撞到了人又不道歉。

还有同学在原本洁白干净的墙壁上印了一个又一个黑糊糊的手印,或者把贴纸一类的东西粘在上面,让清洁工怎么擦也擦不干净。其实,通过这些地方我们就可以看出一个人的思想品质。事实上,良好的文明习惯是让我们顺利学习的前提。没有养成良好的文明习惯的同学就可能不讲卫生,不讲纪律,在课堂上随便乱讲话,下课爱打闹。但,如果养成了良好的文明习惯,那就会有较好的自主管理能力,学习环境就会是良好的。

让我们从现在做起,从我做起,从点点滴滴的小事做起,养成良好的文明习惯,做一个懂文明、讲礼貌的好学生。

卫生村主要先进事迹篇7

____,____市____区____镇卫生院院长、党支部书记,1996年7月毕业于____中医药大学。他自愿放弃城市中优越的工作环境,自愿到环境艰苦的农村基层卫生院,以高尚的医德和精湛的医术深受当地老百姓的爱戴。先后被评为“____市青年岗位能手”、“行风评议先进个人”、“____市卫生系统最佳服务明星”、“____市优秀乡镇卫生院院长”、“____省青年岗位能手”,并当选“____省高校毕业生十大成功创业者”。

在许多人眼中,现在众多农村乡镇卫生院无疑已经成为了摆设,“大病治不了、小病治不好”的现状让农民兄弟们对过去的“赤脚医生”非常怀念。

如今在____市____区____镇,有一位只有30岁的“赤脚医生”____,却在乡镇卫生院里设立了手术室,老百姓患上疝气等疾病都可以在这里进行手术治疗。大城市中高昂的医疗手术费用,与这位“赤脚医生”精湛且价格低廉的医术形成了鲜明对比,当地有的老百姓甚至这样说:“如果做手术死在卫生院里,我们也心甘!”

他曾是大医院院长助理

“我喜欢别人叫我赤脚医生!”30岁的____又黑又瘦,个头不高,说起话了语速很慢,却很干脆。2003年下半年,____来到了____市____区相对偏远的____镇担任卫生院院长,而在此之前他已经是____区中医院院长助理。

放弃繁华市区的大医院,自愿到偏远山区的卫生院,____坦言,困难比自己当初想象的要大的多,但自己并不后悔。他说,这里更需要他这样的医生,能够做一名让乡亲们的信任的合格医生,他有一种在大城市医院中没有的成就感。

就在今年9月23日上午,记者让____在镇卫生院的村子里转了一圈,看看当地的环境,结果只要碰到村民,都会满脸笑容的与____热情的打着招呼,而____则仔细询问他们现在的健康情况。再想想如今大城市中医院里医生与患者之间的高度不信任,此情此景令人动容。

下面就是____和一位村民路上的交谈,用____的话幽默地讲这就是“野外查房”。

村民:“周院长,您前天给我开的药吃了挺管用,谢谢啊!你看我又和没事人一样在大街上溜达了,前几天我还上地里锄了半天草呢!”

____:“是吗,太好了。不过,我教你的锻炼方法,你还在坚持吗?一天做几次?”

村民:“没忘,没忘,你说的那方法和玩一样,比药还管事,现在身上比以前轻快多了。”

____说,每天晚上下班时间,自己从卫生院到车站步行几百米的距离,都会遇到十几个村民问好,这让他感到心里面暖融融的,这是对自己一天工作最大的褒奖,这也是让他能够在条件艰苦的卫生院中坚持到现在的最大动力。

东拼西凑建起标准手术室

过去,____镇卫生院实际上就是一个小诊所加药店,只能解决村民们感冒、发烧等小病。为了维持卫生院的运转,当时两个科室还对外进行了承包,这就更让村民们放心不下,而____一上任,就开始大刀阔斧的改革,将承包科室取消。

____深知,当务之急,就是要让老百姓相信过乡镇卫生院,相信卫生院的医生,而前提就是卫生院能够解决老百姓实实在的疾病。他看到,一些小手术,当地老百姓还是要跑上几百里路,花上更多的钱到城市大医院去做,而手术花费更是惊人。

“我们卫生院也要开展一般手术!”当____提出自己的想法时,卫生院中几乎所有的医护人员都认为这是天方夜谈。因为自从卫生院从六十年代成立后,还从来没有做过一个正而八经的手术,手术室里是一堆已经生锈的手术器械。

____区中医院已经淘汰的无影灯,但____知道还能用,于是没有花一分钱就拿到了卫生院的手术室中。凑器就这样,凭着____过去的“关系”,标准手术室的所有器具竟然配齐了,经过上级主管部门的多次严格检测,手术室达到了无菌条件,完全具备了手术条件。

____回忆到,尽管如此,当时还是有许多人说他是在做无用功,因为即使有了手术室,谁回又会敢到几十年都没有做过手术的卫生院里来做手术?但____不这样看,他认为伴随着老百姓对自己医术的认可,信任度的提高,迟早会有人成为到乡镇医院手术室做手术的第一位病人。

首例手术为老人省下一半钱

2009年初,____的手术室终于等来了第一位病人,这位病人就是____镇桥东村72岁的陈良因老人。

陈良因是一位以养羊为生的孤寡老人,当时老人患上了疝气,四处打听说如果到城市大医院做手术,至少需要5000多元钱。就这样,为了治病,老人将家里全部的30头羊卖了,而这是老人的全部家产,凑了手术费用5000多元钱。

就在老人准备起身到市里去做手术,但又苦于没有人照看,正左右为难的时候,偶而听说了____在乡镇卫生院的手术室,老人对此也是半信半疑,到卫生院考察了多次,每次____都会详细地询问他的病情,而老人越来越感到眼前的这个年轻人值得信赖,最终他决定在这里让____做手术。

老人清楚地记得,那天是腊月二十四,快过年了,自己做手术前对____说的最后与句话就是:“这个事全都托给周大夫了!”

____对这句话同样也是记忆忧新,他深知这句话的分量,因为手术室通过监测后,他对手术非常有信心,但还是有些担心,____常对自己说,所有处理过的病人不允许出现失误,因为一旦失误,失去的将是老百姓的信任。

手术非常顺利,老人要求两个月下床活动,就偷偷下地,大年初二那一天,他就高兴地跳了两下,这个举动让____吓了一大跳。

陈良因老人整个手术加住院治疗一共就花了1096元,而同样的手术如果放在区、市大医院,至少要花两、三千元。陈良因老人临出院那一天,对____连连说:“你多留点,多留点。”他根本没有想到花这点钱就能看好自己的病。

患者说“死也要死在卫生院”

自从陈良因老人出院后,在整个____镇,老人逢人就说____态度好、技术高,他推荐了很多乡亲也来卫生院来做一些普通的小手术,用____的话讲:“老人特别喜欢为卫生院免费做广告。

2009年3月份,陈良因老人不慎摔伤造成颅骨骨折,这次他更不愿意到大医院去,再次来到了他信得过的卫生院。老人在卫生院处理伤口后,____派车拉着老人到城里大医院做了ct,做完后老人坚决要求回来治疗,因为老人确实被大医院的收费吓着了。

我死也要死在卫生院!”老人对____说的这句话,让____刻骨铭心,他说当时自己眼泪就下来了,面对这样信赖自己的患者,他必须做得更好。经过卫生院老人的悉心治疗和严密监护,不久老人就康复出院。

就这样,越来越多的乡亲们对乡镇卫生院开始刮目相看,来卫生院看病的人越来越多。就在不久前,卫生院还成功抢救了一位大面积心肌梗塞、心室扑动的患者。

“小周人好,实在,我们信得过”。这几乎是当地老百姓对____共同的一句评语。

____担任镇卫生院院长以来,,____镇卫生院药品价格平均下降30%-50%,个别药品价格下降80%,并推行了手术费用减半,免挂号费、出诊费等等。就是靠老百姓的口碑宣传,2009年卫生院竟然破记录的完成门诊量1.9万余人次。

卫生村主要先进事迹7篇相关文章:

卫生社区工作报告6篇

卫生委员述职报告5篇

卫生院个人年度考核个人总结8篇

村先进典型事迹材料5篇

村先进青年事迹材料6篇

村退休申请书范文7篇

大病村申请书范文7篇

村好人事迹材料范文8篇

乡最美村教师事迹材料5篇

优秀村教师事迹材料8篇

卫生村主要先进事迹7篇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文档为doc格式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
65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