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进事迹观后感心得体会8篇

时间:
Youaremine
分享
下载本文

一篇成功的事迹材料能够起到宣传典型,引导良好风气的效力,我们在撰写事迹材料的过程中一定要强调思路清晰,好文汇小编今天就为您带来了先进事迹观后感心得体会8篇,相信一定会对你有所帮助。

先进事迹观后感心得体会8篇

先进事迹观后感心得体会篇1

贫困学生的及时雨

华坪女子高中绝大多数学生来自农村贫困家庭,家庭贫困的阴影对孩子影响很大。张桂梅在家访过程中,不仅要帮助学生,还经常救济学生家庭,甚至帮助全家人摆脱贫困。

船房乡华荣村的文丽丽、文萍萍(化名)两姐妹分别是华坪女子高中的高三和高一学生。两姐妹的家不仅贫困,而且她们的父亲眼睛患有严重疾病,在县医院无法医治,需要到邻近的攀枝花市医院医治,可因经济困难,一直未能出行。今年国庆到她们家家访时,张桂梅当场掏出500元给两姐妹的父亲,让他尽快去看病。

张桂梅看到两姐妹家有一间装杂物的危房,人员进出十分危险,当即提出应该尽快拆除。陪同家访的船房乡乡长李桂梅表示由乡里帮助拆房,并帮助其向民政部门申请低保保障。两姐妹和父母感动不已,全家搀扶着张桂梅送出村外。

12年来,张桂梅资助学生困难家庭的费用,都来自各级政府给她的奖励补贴,还有社会各界的捐助。她希望把这些关爱带到女子高中的孩子们身上。

“我获得的许多荣誉,是贫困山区老师集体的荣誉。党和人民没有忘记贫困山区的老师们,温暖了老师学生们的心,激励着我们更加努力做好贫困山区的教育工作。”张桂梅诚恳地说。

先进事迹观后感心得体会篇2

究竟是什么样的一种精神力量在支撑张桂梅同志为贫困山区的孩子们撑起了一片蓝天,创造了一个又一个的奇迹。我想是因为她心中始终牢记“我是一名中国共产党党员!”正因为如此,张桂梅同志对党无限忠诚和热爱,她牢记初心使命,心甘情愿为民奉献一辈子。也正因为如此,她毅然决然选择了贫困山区教育事业,用她饱含深情的伟大的“爱”去帮助贫困山区女孩实现人生的梦想!张桂梅同志践行初心使命,以责任担当实现了人生的超越。正如张桂梅同志所说:“如果说我有追求,那就是我的事业;如果说我有期盼,那就是我的学生;如果说我有动力,那就是党和人民!”

我想,作为一名基层教育工作者的张桂梅同志,她始终把教书育人、立德树人作为自己的人生理想和奋斗目标。她心系困难群众,投身教育扶贫,克服一切困难的精神,诠释了一名共产党员的初心和使命,是我们人民教师的骄傲;她信念坚定、对党忠诚、在党爱党、在党为党,是我们基层共产党员的骄傲。

的确,我们要走群众路线,就必须情系群众、一心为民;我们要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就要全心全意为人民。落地落实、做事做实。张桂梅同志,始终冲在最前线,敢与时间赛跑,敢和病魔抗争,竭尽全力帮助一批又一批贫困山区的孩子走出大山,托举起他们的希望和梦想。

作为新时代的人民教师,我们也一样扎根山区农村,面对的一样是贫困的孩子,他们也一样想改变自己的命运,但唯一的出路就是学知识、学科学,我们一定要接过老教师们艰苦奋斗优良传统,用心来工作,用心来教书。记住,这里—更需要我们!

先进事迹观后感心得体会篇3

张玉滚同志作为一名共产党员和人民教师,扎根偏僻山村十七载,如默默燃烧的红烛,照亮山区孩子求学上进的道路,用坚守和奉献在平凡的岗位上书写着出彩的人生,成为学生健康成长的指导者和引路人。

王国生书记在《求是》杂志的文章,深刻阐述了张玉滚身上所彰显的一名共产党人坚定的理想信念、顽强的奋斗精神、强烈的责任担当和真挚的为民情怀,真实反映出共产党人用坚守和奉献书写出彩人生、涵养中国梦、献身时代的精神境界,更加集中展现了一名新时代“四有”好老师忠诚于党的教育事业的时代风范。全省广大教师和教育工作者要以张玉滚同志为榜样,学习他不忘初心、扎根乡村教育的坚定信念,学习他潜心教学、无愧教师称号的职业情操,学习他精心育人、始终心怀大爱的高尚师德,学习他艰苦奋斗、不畏创业艰辛的优秀品质,争做中华民族伟大复兴道路上的出彩人。

好的榜样,是最可信的说服;好的楷模,是最有力的引导。在张玉滚身上,我们感受到了焦裕禄式的对群众的亲劲、抓工作的韧劲、干事业的拼劲。他的事迹并不惊心动魄,却感人至深,每读一次,都能受到一次深刻的思想教育和精神洗礼,都能获得见贤思齐、向上向善的力量。

张玉滚的坚守和奉献,让平凡的事情有了非凡的价值和意义。我们大多数党员干部都在平凡的岗位上工作,都是党和人民事业的螺丝钉,把分内的事做好就是担当,让工作得到群众认可就是出彩。

我们要向张玉滚同志这样的“时代楷模”学习致敬,把对党和人民的感情转化为爱岗敬业、任劳任怨的奉献,转化为苦干实干、勇争一流的行动,葆有热爱祖国、热爱家乡的浓厚情怀,增强事业至上、服务人民的责任担当,涵养筑梦中国、献身时代的精神境界,争做中华民族伟大复兴道路上的出彩人。

先进事迹观后感心得体会篇4

鼠年的钟声敲响,一场无硝烟的战争开始了,人们大都沉醉于快乐的新年中,然而新型冠状病毒的出现,打破了在外游子回家团聚的愿望,就在前几个星期前,人们都还是按照往年一样准备着回家过年,可谁知新型冠状病毒的蔓延速度如此迅速,刚开始许多人并不重视直到后来疫情严重,人们才渐渐的明白这次的新型冠状病毒来势汹汹,但春运依旧进行着,这也加速了这次新型冠状病毒传播如此之快,从刚开始的27例到现在的14423例。

随着疫情的发展,人们也意识到了这次疫情的严重性,很快,以武汉为首,封城封村向外扩散开来。这个行动隔离了病毒,但它却隔离不了爱。除夕之夜,原本是家人围炉团聚、促膝守岁的美好时光。然而,在这个特殊的时刻,广东、重庆、西安、江西、北京等地的医院医护人员纷纷写下请战书,奔赴武汉前线,志愿与这场无硝烟的战争抗争到底。

从84岁高龄的钟南山院士亲赴武汉,到15名医务人员确诊被病毒感染,再到梁武东医生的牺牲…医护工作者们不计报酬、无论生死,在人民与病毒之间砌起高墙,在没有硝烟的战场上冲锋陷阵,“他们是白衣天使,更是每个人心目中的英雄…国家所需、百姓安危为重,个人生死、物质得失为轻。在医护工作者身上,我看到他们高风亮节!“哪有什么白衣天使,只不过是一群平凡的人披上了一身载着使命的外衣。“这是一位医生的话,朴实而圣洁!我看到了中华民族的凝聚力!让我们向在祖国各地依然坚守岗位的无数医务工作者致以崇高的敬意!

在网络上我们可以看到在前线的“战场上”,疲惫了一天的白衣天使们卸下他们的盔甲,满是斑驳,身上满是隔离服和口罩留下的痕迹,多次消毒的手不复从前,满是坑洼。这怎能不另人动容?他们多是笑笑,继而又义无反最地奔向战场,不嫌苦不嫌累,依旧坚守自己的岗位,他们不为亲人的劝阻而放弃,坚定自己的信念,他们是真正的战士!

随着病情的扩大,火神山医院和雷神山医院成为我们的焦点,参与建设的所有施工人员都在与死神赛跑,因为他们知道,越早建好人们就多一份保障,最终在经历了五天五夜的奋斗后火神山医院全部通电,将于2月3日正式收治病人。就在1月29日18时23分的时候雷神山医院也通电了,也将于2月6日正式收治病人。这对我们来说真的是一个令人欣喜若狂的好消息。

在这次没有硝烟的战役中,付出心血的不只是医护人员和施工人员,还有很多身处武汉等地的普通民众,不惧疫情蔓延,主动投入到防疫一线做志愿者;有的武汉人暂时没发现身体异常,也坚定地选择留在武汉,避免出去后,万一感染到其他人员。不知你们有没有看到韩红在微博发布的抗击疫情发布的捐款人名单……还有很多人一起对抗着这次无硝烟的“战争”,我们要始终相信这个生病了的武汉会好的,我们都还等着吃热干面呢!武汉,一定要加油啊!

我不是武汉人,可我是中国人!一直来我日日关注疫情,心系武汉,因为我们有同一个母亲——中国!我每日祈祷,和我们祖国千千万万的子女一样,祈祷我们早日战胜这场没有硝烟的战争。全国上下各方人士齐心协力,众志成城,携手共渡难关。我坚信:武汉必胜!中国必胜!

先进事迹观后感心得体会篇5

卢永根祖籍广东花都,1930年生于香港,1949年加入中国共产党,并受派遣回到广州。从此,他在教育领域开始了一辈子的坚守。有人会问:为什么要放弃安逸的生活回到内地呢?卢永根的回答简单而真挚,“侵华战争的现实教育了我,我要为祖国复兴效力。”正是带着这份爱国的赤子之心,卢永根在自己的工作岗位上兢兢业业,不仅为科研奉献了一切,也为广大学子点燃了心中的爱国主义火焰。这份真挚的爱国热情不仅值得我们尊敬,更值得我们学习。

学习卢永根,用坚定的爱国信念来武装自己。从年轻时放弃安逸生活回到内地,到后来在教育领域的一辈子坚守,这其中始终支撑卢永根的便是他坚定的爱国信念。卢永根说:“生命诚可贵,爱情价更高;若为祖国故,两者皆可抛。我希望能像一束小火花,点燃你们心中的爱国主义火焰。”

学习卢永根,用严谨的工作作风来塑造自己。“多干一点,少拿一点,腰板硬一点,说话响一点”,这是卢永根经常用来自勉的四个“一点”。而“先党员,后校长”则是他的口头禅,他认为当好校长的前提是先当好一名党员。在工作上,卢永根对人对己都十分严格,不搞一点特殊,即使到后来身患重病,也依然坚持不搞特殊化。

学习卢永根,用朴实的生活态度来修饰自己。卢永根夫妇一共捐出了8809446元,学校用这笔款设立了教育基金,用于奖励贫困学生与优秀青年教师。而卢永根自己的生活非常朴实,有人用“家徒四壁”来形容他的家,从中可见其生活简朴。破旧的家,简单的饭,一点一滴都昭显着这位老人骨子里的淳朴。

一生报效祖国,毕生积蓄回馈社会,这就是正能量,我们要向卢永根同志致以崇高的敬意。我们要向卢永根同志学习,学习他的爱国情怀,学习他的坦荡胸怀,我们要向这位中华民族的楷模学习,做一个有社会责任感、有爱国热情的中国人!

先进事迹观后感心得体会篇6

在观看了中央宣传部、中国铁路总公司发布的10位“最美铁路人”先进事迹后,我深受感动。他们不忘初心、牢记使命、自强不息、打造国之重器的美丽故事更是激发了千千万个在基层一线奋斗者的爱国之心。

这些“最美铁路人”都是普普通通爱岗敬业的铁路职工,事迹都是点点滴滴勤劳奉献的日常工作;他们也有过曲折彷徨和苦辣心酸,还有勤学苦练和持之以恒,更有播撒爱心和敬业奉献。他们以自我清晰而踏实的人生轨迹,为“交通强国、铁路先行”拼搏路上的创业者树立了榜样,榜样给人以方向,榜样给人以形象,榜样给人以力量。

10位“最美铁路人”他们从长期的实际工作中总结出来的宝贵经验传播开来,将会启发更多的发明创造,启动更多的安全保障,创造更多的经济效益,提升更多的社会正能量,为铁路又好又快发展汇聚起无穷的力量。他们只是200万铁路人的优秀代表,还有更多的铁路人长年累月坚守在岗位上,辛勤工作、默默奉献,是他们以日常点点滴滴的实际行动诠释了人民铁路为人民的宗旨。他们的先进事迹,指引着人们努力的方向,对社会、对组织、对单位、对家庭都具有导向意义。

中国铁路发展建设几十年,已然建成速度最快、自动化程度最高、运输最繁忙的铁路运输体系,取得成就令世人瞩目。这其中不断涌现的行业榜样涵盖了科研、建设、服务的方方面面,都在激励着铁路人不断前进。这同时也在激励着我们在日常的思想、日常的语言、日常的行动表达出对家人、对同事、对世人的进取向上的乐观态度,感染着、感动着、感化着周围人,从而示范和带动周围人共同前进

工作是美丽的,劳动是光荣的,创造是幸福的!在“交通强国,铁路先行”的征途上,“最美铁路人”将会影响越来越多的奋斗者构成磅礴之力,向着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目标奋勇前进。

先进事迹观后感心得体会篇7

肖文儒至今难以释怀,多年前大同某煤矿发生火灾事故,一开始还可以通过电话联系上井下被困人员,但由于当时技术手段落后,被困人员最终全部遇难。

“当时我就想,一定要不惜一切代价,把人救出来。”他说。

今年1月,山东栖霞笏山金矿发生“1·10”重大爆炸事故,被困人员位于井下约600米的位置,救援深度较为罕见。由于地质情况复杂,不仅钻孔工作难度极高,井下涌水量也很大,形成“前有围堵后有追兵”之势。

4个钻孔“多管齐下”,相继遇到问题。肖文儒当机立断:提前增调国家矿山应急救援大地特勘队带一台高性能钻机前来增援!

这时,救援希望最大的3号钻在钻至井下521米处时,距井底目标偏移已达7.4米。

一子落而满盘活,新增救援团队及时对发生偏移的3号钻孔进行纠偏透巷。仅用4天,这条“生命通道”提前打通!

一刻不停,在部署打通4号钻孔中,肖文儒建议“先堵水再透巷”,确保了这条生命维护和监测通道始终畅通。后来证明,这个方案让转至4号钻孔下方的被困人员生存环境大大改善,赢得了宝贵的抢救时间。

最终,11名被困人员获救,这次事故救援也被业内誉为“教科书式的经典案例”。

临场应变、力挽狂澜,靠的是废寝忘食的研究思考、通宵达旦的实战训练。38年来,肖文儒不管岗位、身份如何变化,他一直冲锋在救援最前线,成长为我国矿山救援的权威专家。

“加强瓦斯实时监测!”2017年秋,辽宁阜新万达煤矿发生透水事故。肖文儒在井下现场连续工作11个小时,当作业现场瓦斯浓度达到3.5%并继续上升时,他立刻组织调整通风系统,将作业现场瓦斯浓度控制在安全范围,最终,83名被困矿工全部获救。

举棋若定,落子无悔,在一次次的生死淬炼和刀锋行走中,肖文儒成了全国应急救援系统的“老兵”。

从推广正压氧气呼吸器、高压排水软管等装备的广泛应用,到加快救援应急通信、矿用石膏等技术的高速发展;从组织起草矿山救护规程和救援条例,到“传帮带”各类现场处置和技术装备的经验……肖文儒始终坚持实事求是,倡导“科学精神和热血担当缺一不可”。

他的手机上,存满了全国矿山救援大队大队长和总工的电话号码,一有机会,他就深入基层救援单位,推广矿山救援的新知识新办法,服务于城市救援与综合救援。

“运用新方法新技术,老肖为应急救援加上了多重保险。”应急管理部矿山救援中心综合处二级调研员、副处长欧阳奇说:“他不仅是主心骨,更是指路灯。”

先进事迹观后感心得体会篇8

古代有岳飞精忠报国,近代有黄继光为国捐躯。他们生活的年代不同,但是他们都有着一个共同的梦想,那就是报效祖国,为国争光。

以前的祖国衰弱,腐败,任人欺负,但是有了那些怀揣梦想的中国人之后,我们的祖国就渐渐强大了起来,有了巨大的成就。

开国大典上的那一句:新中国成立了!这句话敲打着每个人的心,使每个人心中的热血沸腾了起来,中国人民站起来了!

当“神舟五号”发射成功后,每个人都观看着“神五”升起的录像,每个人都在高兴着,欢呼着。

我相信,在未来的发展中,祖国会变得更加繁荣昌盛,更加美好,这是中国的梦,也是每个中国人的梦。

“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就有着一个中国梦,那就是不再让全国十三亿人口再有挨饿的了。有一次,一个人把袁隆平辛辛苦苦研究出来的成果扔下了水井,他奋不顾身地跳了下去捡回了自己的研究成果。以前我不明白,袁隆平为什么会为了一棵小小的水稻而奋不顾身,但现在我明白了,那不是普普通通的水稻,而是他的中国梦,是他凝聚了许多汗水和希望的中国梦……

我也有着一个梦,它虽不及袁隆平的梦那样伟大,但是却是十分美丽。

小时候,我常常幻想自己长大以后,可以成为一个救死扶伤的医生,可以穿着圣洁的白大褂穿梭在医院里,为重病的患者做手术,想象着别人叫自己“白衣天使”时的画面,我就十分喜悦。我知道我离我的梦还很遥远,但我会刻苦学习,努力早日使我的梦实现,我会用自己的汗水浇灌我那个美好的梦……

一个人的梦虽然渺小,但成千上万个人的梦加起来就是非常伟大的。它就像一滴水,单靠这小小的一滴是聚不成滚滚不息的江水的,只有汇聚在一起才有意义……

先进事迹观后感心得体会8篇相关文章:

2023年开学第一课观后感400字精选8篇

2023年开学第一课观后感500字优秀8篇

2023年开学第一课观后感500字推荐8篇

2023年开学第一课观后感500字8篇

感动中国2022年度观后感8篇

2023年开学第一课观后感推荐8篇

2023年开学第一课观后感800字推荐8篇

卫国戍边英雄事迹观后感6篇

抗击新冠肺炎疫情观后感8篇

抗击新冠肺炎疫情观后感优秀8篇

先进事迹观后感心得体会8篇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文档为doc格式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
83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