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园小班优质课教案及反思5篇

时间:
Anonyme
分享
下载本文

有了教案,我们才能更清晰地呈现教学方法和技巧,通过书写教案可以让我们更有计划地进行教学安排,好文汇小编今天就为您带来了幼儿园小班优质课教案及反思5篇,相信一定会对你有所帮助。

幼儿园小班优质课教案及反思5篇

幼儿园小班优质课教案及反思篇1

活动目标:

1、初步理解数字与我们生活的关系,积累有关数的感性经验。

2、知道数字在不同的场合代表不同的含义,幼儿对其形状感兴趣,幷乐意产生想象。

3、激发了幼儿的好奇心和探究欲望。

4、能大胆、清楚地表达自己的见解,体验成功的快乐。

活动准备:

ppt课件

活动过程:

一、导入

1、大屏幕中出示格子,提问:数一数,一共看到了几个格子?

幼儿:10个格子师:每个格子中都有一个不同的数字,请你找一找,猜一猜分别是数字几?

2、大屏幕中出示不完整数字,让幼儿观察,提问:

师:找到了数字几?在哪个颜色里面?

幼儿:我找到了数字1,在黑色的格子里。

我找到了数字8,在黄色的格子里我找到了数字3和2,3在橘色的格子里,2在红色的格子里我找到了数字4,在紫色的格子里我找到了数字0,在粉红色的格子里我找到了数字8,在黄色的格子里我找到了数字9,在白色的格子里灰色的格子里藏着数字6

二、数字的用途提问:经常在哪里看见过这些数字?

幼儿:车的车牌上、闹钟上、电梯里、电话机师:车牌在车的哪里?

幼儿:车的前面和后面

三、结合生活中的数字,让幼儿理解这些数字所表示的意义,教师展示ppt中不同的物体

(1)日历师:日历上面的数字有什么作用?

幼儿:几日几日、礼拜一、礼拜二……

(2)遥控器师:遥控器有什么用?

幼儿:遥控器可以帮我们找到想要看的电视。

(3)体温计师:体温计有什么作用?

幼儿:量一量身体的体温,有没有发烧师:人的正常体温在36度——37度之间小总结:生活中到处有数字,有的是告诉我们数量的多少(比如:药水瓶上的数字),有的是告诉我们顺序(比如:年历上的`数字、门牌号码),有的是告诉我们方位(比如:书上的页码),所以数字在生活中的作用是不一样的。

四、大屏幕中出示0123456789,把这些数字合起来,让幼儿观察有什么变化?

(1)出示第一幅有数字组成的——鸡,由数字0、3、2师:数字3放中间变成小鸡的翅数字3缩一缩变成小鸡的脚数字3倒过来变成小鸡的嘴数字3拉拉长,倒过来变成小鸡的头和背

(2)出示数字组成的冰激凌,由数字3、6

五、活动延伸:

参照大屏幕中的数字图画,喜欢哪一幅数字图画,然后画一画,也可以创新,挑选自己喜欢的数字,动手画一画。

教学反思:

在本课的备课和教学过程中我本着以培养学生学习数学兴趣为主要目的进行教学,让学生知道数学和我们的生活是密不可分的,让同学们在活动中去感受数字和我们生活中的关系,来引导学生去长数字,发现数字,学习数字,会运用数字。

幼儿园小班优质课教案及反思篇2

活动目标:

认识并区分物体的大小。

喜欢数学活动,乐意参与各种操作游戏,培养思维的逆反性。

有兴趣参加数学活动。

活动准备:

大小蘑菇、小兔一只、幼儿

操作材料:

大小篮子两只、大小标记。

活动过程:

一、小兔采蘑菇(认识大小)

⒈(出示小兔)小朋友你认识它吗?(小兔)你知道小兔喜欢吃什么吗?

(1)(萝卜、青菜等)小兔除了喜欢吃这些还喜欢吃蘑菇。

(2)(喜欢吃蘑菇)

⒉这里有还多的蘑菇。(学说蘑菇)小兔采了两只蘑菇。我们来看一看这两只蘑菇一样大吗?(不一样)(一起认识并学说:大蘑菇、小蘑菇)

⒊再换两只蘑菇。现在你能找出哪一只是大蘑菇?哪只是小蘑菇呢?(个别幼儿上来找一找)其他幼儿再次学说大蘑菇、小蘑菇。

二、幼儿操作(帮小兔采蘑菇)(继续区分大小)

⒈小朋友刚才帮小兔区分了蘑菇的大小,真棒!草地上还有好多的蘑菇,现在小兔请小朋友每人采一只大蘑菇、一只小蘑菇。(幼儿操作)

⒉你采到大蘑菇了吗?采到小蘑菇了吗?(集体检查)

⒊操作错误的幼儿进行及时的改正。

三、帮小兔送蘑菇(分类)

⒈小朋友真棒!都采到了蘑菇。我们要帮小兔送回家。看这是什么?是小兔的房子,这两间房子是一样吗?幼儿观察,比较房子的大小,这是大房子还是小房子?对,这是大房子,这是小房子,房子的上面还有大标记,还有小标记,那小房子里送什么蘑菇呢?(小蘑菇)让幼儿说说。那大房子该送什么样的蘑菇呢?

⒉幼儿一起送蘑菇回家。师讲评:纠正送错的蘑菇。

⒊小朋友帮小兔采了好多的蘑菇,小兔真开心。

教学反思:

数学活动对于小朋友来说是个很愉快的课程,因为整节活动中游戏的时间多,而且小朋友动手操作的机会比较多,但是要让孩子们能真正的理解这节教学活动的内容,并做到熟练掌握、灵活运用却不是那么容易。

幼儿园小班优质课教案及反思篇3

活动目标:

1、通过拼拼、找找、玩玩的方式,引导幼儿有兴趣地观察图片,理解图中的主要人物和发生的事情。

2、要求幼儿用简单句完整地讲出图中的主要内容,并丰富相应的词汇。

3、帮助幼儿学习在集体面前大声地讲述,并要求他们安静地倾听别人的讲述。

活动准备:

1、教学挂图“小兔采蘑菇”裁剪成四份。

2、积塑(花型)若干,数量与幼儿数相同。

活动过程:

1、运用拼图游戏,帮助有感知,理解“小土”、“草地”、“采蘑菇”。

将四张图片分别吃食给幼儿,引起他们讲述的兴趣。

提问:这几张图片说的是一个完整的故事,图片上讲了谁的故事?你怎么知道是小白兔?小白兔在干什么?在哪里采蘑菇?

与幼儿一起共同将图完整地拼在泡沫板上,边拼边与幼儿再次讨论前面的问题。

2、引导幼儿运用已有经验自由讲述。

让美味幼儿与旁边的小朋友手拉手结成伙伴,会用“你先说,我会说“的语言商量结伴讲的次序。要求幼儿在讲述时,眼睛盯着同伴。

请一位能力强的幼儿到集体面前来讲述,教师已鼓励的口吻、插话的方式帮助其完整连贯的进行讲述。

3、以平行示范的方式,为幼儿提供完整、连贯讲述的经验。

边指图边用平行示范的方式完整的讲述图片的主要内容:一天,小白兔拎着篮子到草地上去采蘑菇。采呀,采呀,采了一个又一个,采了一个又一个。天黑了,妈妈喊了:“小兔快回家!”小白兔拎着篮子,高高兴兴的回家了。

让幼儿跟着教师完整的讲述一遍,注意纠正幼儿的语病。

4、以表演“采野花”的方式,迁移讲述经验。

讲花状积塑撒落一地,告诉幼儿:地里开满了鲜花,让我们一起拎着篮子去采鲜花。

带领幼儿,表演“拎着篮子到草地上采鲜花“,边运用”采蘑菇“的讲述经验进行讲述活动。

课后反思:

“迁移”是幼儿语言能力提高的关键,它能帮助幼儿加强对新的讲述经验、讲述思路的认识。因此在活动结尾部分我设计了一个情景表演“采野花”,引导幼儿按“小兔采蘑菇”的讲述思路来讲述出“小朋友采野花”的主要情节,小朋友在这样的情境中不仅提高了讲述的积极性,同时又练习了所学的讲述方式。

幼儿园小班优质课教案及反思篇4

活动生成

玩水是每个孩子都喜欢的,但对于小班孩子来说,了解水的特性是不容易的.应该通过实验、操作,借助某些材料,设法使水的特性一一显露出来,让幼儿在亲眼目睹、亲身体验中理解水、认识水.

物质在水中溶解是生活中常见的一种物理现象.本活动旨在通过体验水的味道的变化让幼儿探究、了解某些物质在水中溶解的物理现象.采用变魔术的形式,是依据幼儿的年龄特点设计的;让幼儿在探索后通过标记记录两种“变”的方法,实际上是对科学探索方法的隐性引导,激发孩子用不同的方法探究相同的结果.孩子们在活动中始终充满好奇,积极探索,大胆表达自己的发现.

活动目标

1.运用多种感官初步感知白糖、橘子粉、草莓粉溶解在水里后水会变味.

2.通过操作感受物质在水中溶解的物理现象,鼓励幼儿将自己的发现大胆地表达出来.

3.愿意参加实验活动,对实验操作有兴趣.

活动准备

1.水壶,透明一次性杯子若干,标记图.

2.白糖、橘子粉、草莓粉每组一份.

活动过程

一、观察、尝试活动,导入.

1.让小朋友品尝白开水.

师:这是小朋友们平时喝的水.有没有什么味道?

介绍:这是白开水,淡淡的,没有味道.我们每天都要喝适量的白开水,身体才会健康.(很多孩子不喜欢喝白开水,所以有必要在生活中经常提醒孩子多喝白井水,知道这样有利于健康.)

2.感知水的奇妙.

教师变魔术:请小朋友闭上眼睛后将白糖和水混合,然后让小朋友猜猜水会变成什么味道.

教师语言参考:我是魔术师,我来变魔术:“摇摇摇,变变变,一二三,变!”

(用变魔术的方法能激起小朋友更大的兴趣,还可以不让他们看到老师的操作过程,避免他们操作时都按老师的方法,没有自己的探索和思考.用儿歌形式的语言实际上是让糖有溶解的时间.)

请个别小朋友尝一尝,告诉大家水变成了什么味道.

(让小朋友尝时一定要注意卫生,每人一只杯子.)

3.交流谈话:淡淡的水怎么会变成甜甜的水?

根据幼儿的反应再次加入糖:用小勺取一点糖,放在杯子里,“摇摇摇,变变变,一二三,变!”观察糖到哪里去了?

4.小结:糖碰到水,就被水溶解了,眼睛看不见它了,可是用嘴巴一尝就能尝到它的甜味.

二、幼儿探索:变甜甜的水

1.交代要求,幼儿操作:请小朋友每人拿一只杯子,用白糖把淡淡的水变出甜甜的水.

(提供的杯子上可以贴上不同的标记,便于小朋友在二次操作时都认好自己的杯子,保持卫生.并提醒孩子:“轻轻地拿哦,太用力了杯子的肚子会瘪的.”)

2.交流:你刚才是怎么变的?先拿什么?然后做什么?加什么?用标记图表示出幼儿操作的过程.(空杯子一加糖一加水一糖水;空杯子一加水一加糖一糖水.)

(科学活动是为了激发孩子探究的兴趣,科学规范的操作是孩子学习的基础.用标记图展示两种方法,可以让孩子们直接感受到不同的顺序,同样的结果.)

3.小结:真奇妙,淡淡的水中加入糖就变成了甜甜的糖水.

三、再次探索:变不同味道的水

1.谈话:你还喝过什么味道的水?是怎么变成的?

2.出示橘子粉、草莓粉:这是什么颜色的?什么东西?让幼儿闻一闻、猜一猜.

师介绍:这是饮料粉,可以做饮料.淡淡的水中加入它们会变成什么味道呢?

(让孩子们看看、闻闻两种饮料粉颜色、气味的不同,激发孩子操作的欲望.)

3.幼儿再次操作,交流自己的发现.淡淡的水中加入它们会变成什么味道.

(提示幼儿边操作边说“摇摇摇,变变变……”的儿歌,让饮料粉有溶解的时间并引导幼儿仔细观察溶解的过程.在小朋友交流水变成了什么味道时,由于每个幼儿放的饮料粉量不一样,味道就有不同;有的说甜甜的,有的说橘子粉酸酸的,都是表达了个人的感受.)

4.小结:淡淡的水中加入黄色的橘子粉,水就变成橘子味道了,酸酸的,甜甜的.淡淡的水中加入粉红色的草莓粉,就变成草莓味道了,甜甜的.

四、活动总结

淡淡的水中加入糖、橘子粉、草莓粉,就会变成不同的味道.

活动延伸

提供食盐、咖啡、豆奶粉等,让幼儿品尝变成各种味道的水.也可以尝试把两种饮料粉同时加入水中,观察水会变成什么颜色,品尝一下水的味道.

幼儿园小班优质课教案及反思篇5

活动目标:

1、了解水由于温度的高低,会发生变化的物理现象。遇热会变成水蒸气遇冷会结成冰。

2、通过实验验证水的三态变化,发展探究能力。

活动准备:

1、请幼儿在家里用冰箱做“水和冰”的实验。

2、准备一只酒精灯、水、烧杯。

3、挂图一幅。

活动过程:

一、朗诵散文诗《会变的水》,引导幼儿思考水是否真的会变,激发幼儿的好奇心,引发幼儿的探索兴趣。

二、回忆生活经验和在家做的“水变冰”的小实验,讲述“水是怎样变成冰的”。

三、幼儿观察水遇热的变化

教师操作实验,引导幼儿观察:

1、你们发现水烧热后有什么变化?

2、你们看到杯口冒出了什么?

3、水气是从哪里来的?

4、水变成水蒸汽后到哪里去了?

5、杯子里的水有没有少?

6、水在什么时候变成水蒸气的?

四、引导幼儿讨论“怎样把水蒸气变成水?”

1、提问:我们能不能把水蒸汽变成水?

2、幼儿讨论,提出自己的想法。

3、利用实验材料进行操作验证。

五、帮助幼儿梳理有关水的三态变化规律的经验:当水的温度在“0”度

以下时,水就变成冰。冰融化了变成水。水热了就会变成水蒸气了。水蒸气遇冷又会变成水。

六、跟读散文诗《会变的水》,启发幼儿在日常生活中进一步观察水的变化。

幼儿园小班优质课教案及反思5篇相关文章:

小班草教案反思8篇

小班草教案反思通用7篇

幼儿大班活动教案含反思5篇

小班语言课教案7篇

盐教案反思优质6篇

幼儿园教案含反思最新6篇

幼儿园小班送礼物教案5篇

幼儿园小班种太阳教案5篇

幼儿园小班植树节教案5篇

幼儿园小班瓶子教案5篇

幼儿园小班优质课教案及反思5篇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文档为doc格式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
1035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