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班下教学反思模板7篇

时间:
betray
分享
下载本文

教学反思是教师对教育过程分析的一种应用文种,作为教师想要提高自己的教学能力就一定要认真写教学反思,下面是好文汇小编为您分享的中班下教学反思模板7篇,感谢您的参阅。

中班下教学反思模板7篇

中班下教学反思篇1

活动目标

1、用讲故事、演故事的形式激发幼儿对数学的兴趣。

2、知道相邻数的概念,掌握 5 以内各数的相邻数。

3、理解并能说出多 1 或少 1 的关系。

4、发展幼儿的比较能力和思维的活性灵。

重点难点

重点:知道相邻数的概念,掌握 5 以内各数的相邻数。

难点:理解并能说出相邻数间多 1 或少 1 的关系。

活动准备

1、小鸡、小猴、小熊、小狗、小猫图片各一张。

2、小房子 5 座。

3、1-5 的数字卡片若干。

4、作业单人手一份。

5、音乐《找朋友》。

6、小爱心若干。

活动过程

一、故事导入,引起幼儿的兴趣。

1、动物森林里的动物们搬家了,今天要请小朋友去认识一下它们的新家。那我们先去看看,今天都有哪些小动物搬家了呢?(教师逐一展示小动物)

2、现在我们一起去看看它们的新家吧!(教师展示 5 座标有数字的小

房子,并把 5 只小动物分别送回家) 二、动物找邻居。

小鸡住在 1 号房,小猴住在 2 号房,小熊住在 3 号房,小狗住在 4 号

房,小猫住在 5 号房。

提问:1、小熊的邻居是谁和谁啊?(小猴和小狗)

2、小狗的邻居是谁和谁啊?(小熊和小猫)

教师小结:动物宝宝们都有自己的邻居,那我们的数字宝宝有没有自己的邻居呢?

三、发现 5 以内的相邻数。

1、出示两颗小爱心和相应的数字 2,2 有两个邻居,一个是比 2 少 1 个的小邻居 1,另外一个是比 2 多 1 个的邻居 3(一边讲解一边出示相应的小爱心)。那么我们就说 2 的相邻数是 1 和 3(以此类推得出 3 和 4 的相邻数)。

2、教师小结:相邻数是比某一个数大 1 或者小 1 的自然数,一般一个自然数都有两个相邻数,就是排在它前面或者后面的一个数。但是自然数 1 只有一个相邻数。

四、游戏:找朋友。

1、给幼儿随机分发 1-5 的数字卡片,请幼儿把卡片贴在胸前最明显

的位置。

2、播放音乐《找朋友》,音乐响起的时候幼儿自由活动,当音乐停止的`时候教师拿出一个数字,请贴了相应数字的幼儿去找自己的邻居(如: 教师拿出数字 3,那么在音乐停止的时候贴了数字 3 的小朋友就要去找 2 和 4),游戏可以反复进行。

五、幼儿操作作业单。

1、教师讲解并演示作业单的做法。

2、幼儿自主操作。

3、教师完成作业单,请幼儿自己检查自己的是否正确。六、结束活动。

请幼儿有序的把作业单交给老师。

活动总结

1、通过活动,大部分幼儿都可以帮助数字宝宝们找到邻居,也初步了解了相邻数这个概念。 2、在游戏环节,有的幼儿比较兴奋,需要老师提醒。

3、整个活动比较符合刚上中班的幼儿的年龄特征。

中班下教学反思篇2

活动目标:

1.观察并理解画面,学习模仿大狮子说话时的语气和表情。

2.能根据连续画面提供的信息,大致说出故事的情节。

3.懂得每个人都有自己的长处,并为自己的优势感到自豪。

活动准备:

?谁敢嘲笑狮子》ppt

活动过程:

一、引出故事,激发兴趣

1.今天,老师带来了一位神秘的客人,是谁呀?这是一头怎么样的大狮子?

2.出示ppti

(从局部到整体呈现狮子)

3.森林里有这样一头大狮子,动物们看见了会怎么样?

4.今天老师带来了一本书,名字叫《谁敢嘲笑狮子》,我们一起去森林里看一看!

二、阅读讲述,理解故事

1.出示ppt,讲述故事开始:

(1)“清晨,森林里很凉快,也很热闹,你看见动物们在干什么?

动物们有的跑步,有的在爬树,还有的在地上爬行。谁都没闲着,只有大狮子坐着一动不动。他自信地炫耀自己说:“我是森林里最厉害的百兽之王,你们谁也比不过我!”

(2)听了这话,有小动物不服气了,它们就嘲笑大狮子,什么是嘲笑?它们想向大狮子发出挑战。你们觉得哪个小动物敢向大狮子发出挑战?说说你的理由。

(3)到底是哪些小动物敢向大狮子发出挑战呢?让我们一起去看一看。

2.出示三张图片,请幼儿自主阅读。

3.出示ppt

(1)提问:这头“百兽之王”大狮子真的是最厉害的吗?你看到了谁嘲笑狮子?到底发生了什么事?

(2)出示ppt4,比跑步。

仔细看看大狮子的表情怎么样?猎豹的表情呢?猎豹会嘲笑大狮子什么?

它是怎么说的?“虽然你很厉害,但是我跑步比你强!

(3)出示ppt5、ppt6,比爬树。

你能看出大狮子是怎样爬上这棵树的吗?结果呢?

猴子看见了它爬树的样子,偷偷地笑了:“嘻嘻,我爬树的本领比你大! "

小猴子会怎么说:“虽然你很厉害,但是我爬树比你强!

上来学一学(表情、动作)

(4)出示ppt10、ppt11,比力气。

比力气。然后呢?大狮子只撞断了一颗小树的树干,而大象踩扁了很多小树苗,还撞断了不少大树,这下,大象又会嘲笑它什么?

“虽然你很厉害,但是我力气比你大!”

三、经验积累,迁移体验

1.出示ppt14-17,当这头大狮子拼命想证明自己最强的本事时,却-次次输给了其他的动物,看它怎么了? (讲述故事结尾)

2.这个故事的名字就叫做”谁敢嘲笑狮子”,我们一起来讲一讲这个故事吧!

3.总结:我们每个人都像大狮子样有自己最强的地方,你觉得自己最强的地方是什么?(你真厉害)

同时我们也有不强的地方,你有吗?没关系,不强的地方我们不要灰心要加油努力让它安强,只要我们有最强的地方,我们就是最棒的孩子。让我们自信地站起来,大胆地告诉大家“我是最棒的”!

中班下教学反思篇3

买菜是幼儿日常生活中经常遇见的事,放学回家后大人去菜场买菜都会带着孩子,孩子们对买菜这种活动已经耳濡目染,耳熟能详了,平时在幼儿园的角色游戏中也会扮演成人进行买菜活动。在这样一个大的前提下,让幼儿进行音乐活动,对幼儿来说是既熟悉又陌生,孩子们可以在熟悉的背景下学习新的音乐技能,何乐而不为呢?选择的内容来既自于幼儿的现实生活,又为生活所服务。活动开始,我以“奶奶”带孩子们去“买菜”

的形势导入,小朋友们的兴趣很浓,积极性一下就被激发出来了。

?买菜》这首歌曲歌词虽然简单,但是很多菜名连在一起说,幼儿容易混淆,不易掌握。如萝卜黄瓜西红柿,蚕豆毛豆小豌豆,这些菜虽然是日常生活中常见的,但要每个幼儿清楚地按规定的节奏来唱,却存在困难。于是我把这些菜名按照节奏分别画出,如萝卜就画两个并列的萝卜,西红柿就画3个并列的西红柿,这种图形具体形象地表达了歌曲的节奏,使幼儿容易掌握,不易混淆。视觉的参与帮助了幼儿清晰地分解了节奏,而且这张图谱又成功地为创编歌词打下了基础。

“拿也拿不动可以用什么动作来表示?”我在合适的时机、合适的情境,让孩子们自己感受、讨论,进行非指导性学习,就是为了尊重幼儿欣赏过程中的独特体验,激发幼儿的个性化思维和独特见解,尊重幼儿多样的表演动作。这种探究性活动,就是为了引导幼儿不唯书,不唯上,使幼儿对问题有自己独特的见解。既尊重幼儿的个性化表现,鼓励幼儿的批判性思维、独立思考与感悟,又有利于发挥幼儿的个性,培养了幼儿的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充分体现了探究性活动的特点和音乐课程的性质。

为了培养幼儿的想像力和创造力,创设一种非常宽松、活泼的氛围,以民主的态度、商量的口吻、轻松的语言,指导幼儿进行音乐活动,放手给幼儿一个充分自由发挥的空间,使幼儿的思维一直处于一种积极的活跃的状态,这样既充分激发了幼儿主体意识,又使幼儿学得开心、学得主动。

中班下教学反思篇4

活动目标:

1、练习模仿青蛙双脚跳,发展腿部力量。

2、激发幼儿对体育活动的兴趣,体验游戏带来的快乐。

活动准备:

青蛙头饰、自制的圆形荷叶、音乐磁带

活动过程:

一、开始局部:热身运动

在欢快的音乐声中,教师带领幼儿模仿青蛙的动作做上肢运动。

二、基本局部:学习动作

过渡语:这儿真美,我们坐下来休息一下吧。

1、说说我们刚才是怎么跳的?

2、幼儿分散到操场各处模仿青蛙跳,教师在一旁进行提醒和指导。

3、交代要求,集体练习“蹲撑跳”。讲解动作要领:在跳的`时候要像青蛙一样,伸长后退往前跳,双脚连续跳,落地时膝盖要稍微弯曲。

4、第二次集体练习“蹲撑跳”。带领幼儿学习朝不同方向蹲撑跳。

5、游戏:跳到草地上

设置荷叶----幼儿分成三队,跳过荷叶----变换荷叶路线,再次跳过荷叶

教师介绍游戏玩法,幼儿游戏1至2次。教师讲评。

三、结束局部:放松运动

互相敲敲腿、捶捶背、揉揉肩

教学反思

本活动的重点是让幼儿掌握蹲撑跳的动作,在进行这个环节的时候,幼儿的动作有些不到位,应该请幼儿多演示几次,教师还应着重讲解,提过幼儿多次练习的机会,让幼儿熟练掌握。在朝不同方向跳和游戏“跳到草地上”的这两个环节中,教师同样应多提醒幼儿做好准备动作,以防幼儿肌肉拉伤。

中班下教学反思篇5

4月10日,我们中班教研组送教下村活动,地点是大齐塘,由我执教了一节中班语言活动《小动物借耳朵》。

这个活动是以小公鸡借耳朵为线索,让幼儿了解不同动物耳朵的特性,知道不同动物的耳朵有各自的作用,从而产生爱护耳朵的意识。这个活动以猜谜语的形式引出主题——耳朵。分段讲述故事,设置悬念,提问回答能更好的帮助幼儿理解故事内容。完整欣赏故事,巩固故事中的对话。最后让幼儿说说自己耳朵的作用,产生爱护耳朵的意识。

在第一环节导入部分,说说你见过的小动物的耳朵长什么样子,这里我没有对幼儿的回答进行很好的追问,使得孩子没有回答到点上,没能说出动物耳朵的形状。在第二环节中,对幼儿的回答没有做到先肯定,再来分析幼儿的答案。在学说故事中对话的时候,一直都是以集体学说形式进行,形式单一。学说对话的形式应该再多一点,可以师幼分组学,也可以男女分组学等等。在最后一个环节中,由于幼儿的知识经验比较欠缺,导致提问后幼儿的回应不多,而且也答不到所要的点上。本次教学活动重点:学说故事对话,没有很好的完成。目标的.制定,缺少了情感的渗透。最后一个环节,老师们都提到了是否可以修改成了解动物耳朵的特性。在试教之前也想到了这个问题,但是觉得幼儿知识经验欠缺,无法回答出来,所以就改成了说说自己耳朵的作用。但是执教后最后一个环节出现的问题还是很多。最后一个环节的设计有待更好的琢磨。

这次教研活动,非常感谢教研组的老师给我一个这么好的锻炼机会,也很谢谢你们对我的执教提了宝贵的建议。相信在今后,我会不断努力,让我的教学不断提升。

中班下教学反思篇6

活动目标:

1.感受乐曲轻松愉悦的性质以及aba结构,分辨乐句以及a段中句末xx 0x|x 0|的节奏型。

2.借助图片及教师的引导,创编各种表演动作。

活动准备:

1.幼儿用书。

2.音乐磁带。

3.幼儿认识椰子树并了解小岛的概念。

活动过程:

(一)教师以形象化的语言介绍乐曲的名称,自然导入对乐曲的欣赏。

教师:小朋友都跟着爸爸妈妈玩过许多地方。今天老师要带你们参加一次音乐之旅,那就是随着优美的音乐做一次卡普里岛的旅行。请闭上眼睛,我们要“开船”了。

(二)完整欣赏乐曲《卡普里岛》。

1.幼儿初步欣赏乐曲,感受乐曲优美轻松的风格。

教师:听完了音乐,请你们来说一说,卡普里岛可能是一个什么样的地方?

(三)边看幼儿用书上的图,边再次完整欣赏乐曲。在教师的引导下,幼儿迁移已有的读图经验,寻找乐曲与图之间的联系。

1.教师出示幼儿用书《卡普里岛》画面:请小朋友看,这是一张卡普里岛的旅游线路图,请你们随着这张旅游线路图的指引,再游览一次美丽的卡普里岛。

教师:现在我来做导游,带着大家按照旅游线路图的指引,游览这座美丽富饶的卡普里岛。(教师指图,带幼儿完整欣赏乐曲两遍)2.教师:如果请你们当中的一个人来做导演,带着大家随旅游图游览卡普里岛,好不好?(个别幼儿指图,带领大家完整欣赏乐曲)3.观察画面,发现乐曲结构。

教师:刚才指图时,有些线路我指过两遍,这是为什么呢?说明这首曲子哪里和哪里是重复的?如果我们把重复的这段音乐叫a,另一段音乐叫b,这首乐曲完整的结构就是aba。

教师:岛上的椰子树有几棵,就是告诉我们a段有几句,我们一起来数数。海面上有几条船,是告诉我们什么呢?

(四)尝试在a段句末模仿敲椰子果的声音,打出的节奏型。

教师:岛上有那么多椰子果,用手敲敲会发出什么声音?

教师选取个别幼儿模仿敲击椰果的.声音,带领大家一起在乐曲句末,用相应节奏型进行模仿学习。

(五)幼儿看图创编表演动作。

1.教师:现在我们用身体动作来表现椰子树和椰子果,大家一起听着音乐来试试。

2.教师提升个别幼儿动作并带领幼儿集体练习。然后以同样方法引导幼儿创编乐曲b段的动作并练习。

(六)散点站位,听音乐完整地做律动表演。

1.教师:现在请小朋友找空地方来跳舞,觉得自己不需要看图的小朋友,也可以把身体转过去。

2.教师:书上的图对我们今天的学习有帮助吗?帮助你干什么了?

教学反思:

在进入学习新课环节中,首先让孩子们欣赏卡普里岛的优美风景,让他们初步了解意大利的风土人情,地理环境,从视觉上直接地激发了学生的演唱欲望,为歌曲的学习创设了良好的情景。也为目标三的完成打下铺垫。

音乐是听觉艺术,聆听在音乐中的作用说是举足轻重的。我们都知道,当我们喜欢一首歌的时候,都是自己通过网络、录音机等一遍又一遍地聆听,然后歌曲的旋律将会刻在脑中,因此,聆听是学习音乐最重要的手段。在这首歌曲的学习中,我设计“静中听”与“动中听”相结合,第一遍让学生静静地听歌曲,分析歌曲的结构,然后带着动作感受歌曲各乐段的情绪,这样不但熟悉了歌曲的旋律,也感受了歌曲的情绪,让他们静动结合,在表演中感受音乐,在聆听中体验音乐。更为巧妙的是休止符的处理,把休止符变成一个可爱的笑脸,不但能让学生了解休止符的作用,能及时地提醒他们在演唱时要保持欢快的情绪,这些手段都是紧紧围绕目标一而进行。

中班下教学反思篇7

区角活动时,两个幼儿为了一个玩具争了起来,范文之教学反思:幼儿园大班教育反思。由于活动时间临近结束,我没有出面干涉。在讲评时,我把刚才看到的一幕告诉了全班小朋友,并组织幼儿讨论一个玩具大家都想玩怎么办 幼儿反应积极,都举起小手。然而,他们的回答大同小异:我谦让,让别人先玩。虽然我进行了引导,但仍没有幼儿讲出别的办法。我诧异:这是他们真实的想法吗 要知道,他们还只是五六岁的孩子!当我再次审视孩子们时,发现那一双双本应天真无邪的眼睛中流露出与他们年龄不相称的顺从。无可否认,谦让是一种美德,但它绝不是解决问题的唯一途径。假如我们的教育只能使孩子违心的谦让,那它不是教育的失败吗

我决定展开主题活动,让幼儿想出更好的办法,既能满足自己的需要,又不伤害别人。在我的启发下,幼儿提出,可两个人一起玩、轮流玩,也可用交换、竞赛等方法确定玩者。我鼓励幼儿大胆地把这些经验运用于实践。

一次偶然的机会,我看到张钊想用赵-岩手里的水彩笔,就拿了自己的书去跟他交换。赵-岩当时正画得起劲,没有答应。张钊不死心,耐心的把自己的书一页页翻给赵-岩看,还不停地介绍自己的书怎么有意思。终于,赵-岩被吸引住了,同意了交换。

看着满心欢喜的两张小脸,我忽然觉得,教育不就是培养一种生活智慧吗 当我们的孩子运用这些智慧轻松自如的面对生活时,他们肯定会更快乐、更自信。我想,这也是教育对多元化世界的一种应答。

区域活动时,小朋友们边建构边交流,心情非常愉快。王志伟小朋友突然抬起头,好奇地问:“老师,‘节约’是什么 是不是男人和女人约会 ”接近学期尾声,我也发现小朋友们似乎成熟了许多,对男女性别特别敏感,常常发现或是男女生勾肩搭背,或是偷偷地亲一下脸,特别是王志伟小朋友,也许是家长不太管的原故,也许是言情电视看得太多的原故吧,他总是抱住几个漂亮的小女孩时不时地亲一下,所以他竟会把“节约”当成是男人和女人约会,教学反思《幼儿园大班教育反思》。这是一个很好的随即教育机会,活动结束后,我就让孩子们一起讨论这个问题。

首先,我在黑板上大大地写了两个字“节约”,我问:“小朋友,你们认识这两个字宝宝吗 ”大家齐声说:“知道,是节约。”我又问:“节约是什么意思呢 ”这下象打开了话匣子,有的说:“节约用水,就是用水省一些。”有的说:“节约用电,就是要随手关灯、关电器。”又有的说:“节约用纸,就是不要浪费白白的纸,也就保护大树了,因为纸是用大树做的。”我又问:“那又为什么要节约用水、用电、用纸呢 ”这时马昕宇脸上非常严肃地说:“昨天,我在电视里看见,有一个地方没有草地、大树,不下雨,好久没有水了,大家快要干死了,他们就派了五个人去寻找水,结果四个人干死饿死了四个人,回来了一个人,而且也没有找到水,幸亏科学家来到那里考察后,用一架大机器钻开地面,才在很深很深的地下找到一点水,后来他们每天用水非常节约,一个小孩不小心打翻了半碗水,大家都狠狠地批评了他一顿。”这个故事一讲马上引起了大家的共鸣。周棱说:“刚才,沈一成就用手指摁住水龙头,浪费了很多水。”周之惠说:“赵玲今天画画用了六张纸,每张纸上都画了几笔。”就这样你一言我一语的,小朋友把平时看到的不节约的行为都一一例举,说着说着,小朋友们还意识到时间也应该节约,节约(珍惜)时间会学到更多本领。

可是当孩子们分散活动时,王志伟又轻轻地跟我说:“老师,妈妈就是跟爸爸说---你再这样下去,你就去‘节约’吧。”我听了马上意识到刚才理解错了,王志伟妈妈指的是“节育”而不是“节约”(可能他妈妈普通话不太准)。这该怎样给孩子解释呢 我随手拿起一本《袋鼠妈妈的故事》书,跟孩子说:“你看袋鼠妈妈的袋子里装了几只小袋鼠呀 ”“一只。”“对呀,多生了宝宝妈妈的袋子就装不下了,你妈妈生了哥哥和你,要好好照顾你们,他们也感觉很累了,所以妈妈认为生孩子也要节约,不能再生了,你懂了吗 ”王志伟歪着小脑袋想了一会儿,点点头说:“老师,我懂了。”虽然看上去,有些似懂非懂,但是我相信有了一个大概的轮廓这个难题随着时间的推移,孩子慢慢会清楚的。

评析与反思:

1、创设环境,激发思维。幼儿思维的活跃程度有赖于所处的环境状态,孩子在轻松状态下思维的空间会很大,向老师提出各种问题也显得很自然。以上案例就说明了这一点,王志伟小朋友平时比较内向,而他提出的问题也许困扰了他一段时间,当教师在与幼儿一起愉快建构时,他的心理处于放松状态,所以提出问题显得很自然,而幼儿在讨论问题时思维是非常活跃的,他们会联想到平时所获得的信息、观察到的情景和所看到的电视新闻。因此教师要注意创设宽松、自然的活动环境,同时也要敏锐地观察孩子的注意点和感兴趣的话题。良好教育环境的设计应发挥多层面的教育功能。

中班下教学反思模板7篇相关文章:

观猎教学反思精选7篇

二年级下册教学反思7篇

保育员工作总结2022中班下学期7篇

小数加减法教学反思7篇

中班幼儿园下学期工作计划精选7篇

中班健康我的小手真能干教案反思5篇

九年级上语文教学反思7篇

体育课后教学反思7篇

中班幼儿园下学期工作计划通用7篇

一年级语文语文园地二教学反思7篇

中班下教学反思模板7篇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文档为doc格式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
1089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