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后感的写作过程使得观众能够在思考中发现角色背后的复杂情感,产生共鸣,观后感的表达使得观众能够将个人的情感与作品中的相结合,产生共鸣,以下是好文汇小编精心为您推荐的《流感》观后感7篇,供大家参考。
《流感》观后感篇1
前两天我看了《流感》这部韩国电影。
故事主要讲述了韩国发生的一次流感事件。在这个事件中,救援队员智久直接或者间接拯救了美日、美日的妈妈甚至全市的人民。电影最后是一个极度圆满的结局。
电影中我最喜欢的人物也是救援队大叔智久,我认为他是个助人为乐有大爱的人。他在影片刚开头就以救援队大叔的名义救了美日的妈妈,后来又从万人坑里把美日也给救了出来。他救美日就让所有的其他患者看到了希望,因为此时美日的身体已经完全康复了,她可以到医院里把自己的血清抗体捐献给其他人。但是如果她被烧死了,病情就可能继续向外传播甚至可以传播到极其偏远的另外一个国度。
除此之外智久还有着非常好的专业素养。因为流感蔓延,大家在超市里抢购各种生活必需品,但是商店突然关闭,很多人被关在门里。当时智久和美日母女俩都离开了超市,他们正准备一起去赶刚预定的直升机到安全地带去。智久回头看看身后的人群说:“你们走吧,我不走了。”美日的妈妈觉得很奇怪,问他为什么?智久说:“因为我是救援队员。”美日妈妈说:“这里没人知道你是救援队员。”智久却说:“我自己知道。”还有一次智久千辛万苦把美日从万人坑里抱出来,但是他还看到很多人处于射击的危机之中。他凭着职业的本能毫不犹豫地把美日放下,对她说:“叔叔要去救一下人,很快就会回来,你在这儿千万不要动,等我回来,不然永远见不到妈妈了。”话音刚落他就像离弦的箭似的跑过去救人了。看到这里我大为吃惊,他费那么大劲儿去救美日,而现在又离开她去救更多的人,他就不怕美日被坏人抓走吗?我认为这也是一个救援队员应有的素质,他在把美日放下时没有做太多的考虑,只是觉得只要美日不乱跑,就不会丢失,而他要去救更多的人,可能这就是他长期形成的职业习惯,在瞬间做出判断。这一点让人非常敬佩。
最近我们中国也处于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的疫情之下,也涌现了很多冲在抗疫第一线的英雄人物,如医生,保安叔叔,快递员,他们逆行而上,坚守在自己的岗位,就像智久大叔一样,表现得非常专业,都值得我学习!
《流感》观后感篇2
我实在不知道为什么这部片子会连八分都不到。从来没有试过这样,整整两个小时,我的心一直是揪着的。现在凌晨两点多,可我亢奋地完全没有睡意,却有一腔想法想要表达。本以为三个人总有一个会挂,没想到结局还很好,很欣慰。前段时间刚刚看了《恐怖直播》,某种程度上有相似之处,可这一部又高了一个层次。
有好多好多想说的话。
政府的选择,到底是对是错?其实我想这是没有答案的。影片中的小女孩有了抗体,可万一她没有呢?真的整个韩国,甚至全人类要陪葬吗?
但是从另一个角度想,如果人类连这点基本道义都失去了,还还叫人吗?
所以,我真的不能评论说政府应该做什么决定。可是,决定并不是非黑即白的。如果能更大效率地投入救援,说不定抗体早就能够找到,根本不会闹到暴动的局面。当那个小女孩被发现带着抗体时,有些政客的丑恶嘴脸显露无疑:只要他们自己是安全的,他们甚至连尝试都不愿意。
这又回到一个一直有争议的命题:少数人的利益到底重不重要?需不需要被维护?
我不知道答案,只想每一个试图回答这句话的人摸着良心想一想,如果你是这个少数人,怎么办?
片中的一个小高潮,是张赫主动承认自己被感染,替下那个小女孩那一幕。虽然秀爱有些为难,有些感动,有些震惊,但她还是什么都没说,任由健康的张赫被人带走。
可我却千万分的理解她。随便拉一个母亲问问,是要牺牲别人的性命还是自己孩子的性命?根本用不着问,我们就知道答案。
至于张赫会做这个决定,想来也是因为他身上极重的责任感认为这个孩子被感染他也有一定的责任,所以才站了出来。
这种灾难片,最值得探讨,也最不值得探讨的,就是人性。
人性的丑恶,会让你惊愕到难以置信。比如那个所谓队长,完全没有一丝道义可讲,没什么好说。可是人性的光辉,比如张赫,明明可以走,偏要留下来救人,因为他自己知道自己是救援队的。
我还是愿意天真地相信邪不压正。人性的光辉,只要闪耀一次,就能照亮很多人,照亮很多事。我坚信。
在看到小女孩差点被活活烧死一幕,我很愤怒,也很痛心。即使原则上,被感染的就要被送往病区。但是她明明已经注射了抗体,无论手段如何,结果就是小女孩是有可能痊愈的。可是所有人都无视了这个可能。
这不能说是谁的责任,只能说,越是重大的问题,一旦制度有漏洞和缺陷,那造成的损失将是难以想象的。
人就是人,有感情,有思想。浩浩荡荡几十万人,就算以再强硬的姿态压制,又怎么可能真的能起到万全的效果?
再回过头说说这几个演员。
张赫,我看过他的《明朗少女》,不过实在是太多年前了。也看过几集《谢谢》,但是没有看下去。这一部里发现他身上居然有一些玄彬的影子。
秀爱,前段时间刚刚看完《野王》,她真的是演技派的,不是盖的。就两个字,牛逼。
最想说的是车仁表。我几乎都快忘记这个在我小时候红透半边天的韩国男演员了。但我要说,他在这里的形象,是我看到过他最帅最帅的一次。人民对于总统的要求还要什么呢?就是四个字,心怀百姓。他做到了。
“they are my people!'
这部电影看的我很不好受,甚至觉得惊恐。真正恐怖的,是你怎么知道这一切的一切,未来一定不会发生?
我在b站看的,弹幕里关于女主母亲的争论就不停,所以发表一下我自己的看法。
骂女主的人说,太自私了,作死。支持者认为,母爱都是伟大的,都是自私的。
我觉得,首先,母亲保护自己女儿的做法完全可以理解,不管这个做法损害了多少其他人的利益。但是可以被理解不等于可以被接受、可以被歌颂。
这个电影里的女主,为了自己的女儿,隐瞒女儿的病情,抢幸存越南人的血清,导致自己同事被杀。无论哪个角度,这个母爱都是非常可怕的。
另外,女主为了女儿也是拼尽全力,尤其最后全然不顾炮火的威胁,然而我完全不觉得这种母爱伟大。母爱再深沉,与其他人的利益相冲突而变成自私的时候,无论如何都不觉得伟大而只觉得渺小,即使可以被理解。
男主为了小女孩,冒名顶替进隔离区,女主抱着女孩在一边什么也没说。支持者说这是因为母爱。对,女主的身份之一是母亲,但我也可以说,女主的另一个身份是医生,从这个身份角度讲,女主的自私到了让人发指的程度。
相反片中伟大的母爱,是那个士兵的妈妈哭着不让儿子过来抱自己的时候。那位母亲没有伤及他人,同时在为儿子做出最有利的选择。如果把女主做的事情安到那个妈妈身上,就好像是士兵的妈妈对儿子说:“妈妈非常非常爱你,所以妈妈想不顾一切跟你在一起,妈妈也没有感染,所以你把他们都打晕带妈妈逃跑,这样我们就能继续在一起。”
最后,灾难片要做的就是极端灾难下的各种人性的展现,所以导演完全可以在展现片中女主母爱的勇敢的同时展现母爱的自私。这本身就是一个很矛盾的话题,导演可以处理的非常中性,即,只表现以供人探讨,而不流露导演自己的评价。然而在这部电影里,自私的可以的母爱,到了结尾变成了整部电影的温情所在,仿佛是在歌颂人间这难得的真情,想想这可能才是最让人觉得可怕的地方吧。
最后要加一句,灾难片真的需要那么一个圣母的男主来表现人间真情么。
开头建立男女主角性格的戏剧冲突不错,最后良知对事态,官对民,韩对美的冲突也很抓人,中间的追逃什么的就都是俗套了。动作戏的剪辑也有问题,大叔把大佬推出帐篷的一瞬间,方向跟上个镜头不匹配啊。还有妈妈的胳膊中了一颗机枪子弹,居然手没断,太神奇了。
阿加西的整容医生跟郑雨盛是同一位吧?从超市开始突然开始满面烟火色,一脸写满英雄二字,女主角的脸不管怎么狂奔,一直白净整洁,香汗都不见一滴。
故事着重表现的是母女亲情,可给人印象更深刻的,反而是兄弟义气。包括坏蛋之间的兄弟情都得到浓墨重彩的刻画。
这部电影的所谓政治批评跟好莱坞差不多,官僚都是坏蛋,可是一旦当上总统,马上就英明神武俨然民族精神化身了。好奇怪啊,总统难道是外星空降来的?他不应该是官场里面最会演戏的那一位吗?这种心态跟中国老百姓的“地方官是敌人,中南海是亲人”是一个模子里印出来的哟!
电影青年们就别流口水了,什么流感、暴动,谁不知道那个赚人眼球啊?敢拍这个的国家,那社会经得住折腾,老百姓安居乐业,生老病死有保障,去电影院就图看个开心。你在中国拍一个试试?
学生白天罢课游行,晚上怀揣短刀钻进影院看任侠片的奇葩社会,恐怕也只有六十年代的日本了,商业电影明目张胆地鼓动上街造反啊。现在?想都别想。
《流感》观后感篇3
因为新型冠状病毒肺炎,使7年前的一部韩国电影《流感》再上热搜。因为这电影正好演绎了一个类似的故事,为我们揭示了灾难面前人性的丑陋与美好。
影片故事并不复杂:一群偷渡者患上h5n1禽流感病毒,整个集装箱只有一个小孩生还,而这个小孩跑出集装箱后,病毒便在全城散播开了。韩国政府为了防止病毒扩散,不听医生苦口婆心的劝告,把感染者与生还者关在一起,将感染重灾区封锁,使疫区盆塘成为了一座“监狱”,进不去也出不来。他们还把感染者关在地底,而且将未死的人直接活埋,并进行焚烧,活生生的把一个所谓的“庇护所”变成了人间炼狱。
电影的女主人公金仁海身为医生,有极强的使命感以及母爱。当她发现女儿出现感染症状时,为保护女儿,便隐瞒了女儿症状,还冒着女儿休克的风险擅自将有抗体者的血液注入女儿体内为其治疗……有人认为“这就是母爱无私”,也有人指责“一个医生不尽职尽责,还做隐瞒病情的事,对得起这个行业吗?”其实电影是在告诉我们,即使面对灾难,美好的人性仍未泯灭……
男主是一名消防队员,具有极强的责任感和爱心。在危难时刻,多次义不容辞的救人,还为了爱情不顾一切的去保护金仁海母女俩,不仅如此,他还能在关键时刻放弃自己逃生的机会而去救更多的人。即使女主说“这里没人知道你是消防队员”,男主仍义不容辞,让她们母女俩先走,继续着自己的使命。男主在危难时刻表现出的人性光辉,令人敬佩!
而人性的丑恶面,导演则通过一位美军指挥官,一位军士长来刻画,美军指挥官草菅人命,为了镇压民众对政府过激的行为,多次下达命令使用火力压制,导致无辜的群众死的死,伤的伤。而发起这反抗的正是那位军士长,他起先收贿赂,私自成立组织,还声称“要把病毒传播到首尔,政府才会进行救治。”于是带动群众发起了反抗。他甚至还用队友来挡子弹。后来,他还为了一己之利,为了治好自己的病,想强行对带有抗体的小女孩抽血清。这些人的自私自利与丑恶,人性的扭曲与贪婪,终将唤醒正义的反抗!
相比近期我国爆发的新型冠状病毒,中国政府的做法特别的明智,没有采取过激的手段“以暴服人”。而是快速封锁疫区,并对病人进行免费收治,对广大群众进行安抚,同时在面对床位不够时以神速在十天之内修建起了火神山、雷神山医院,让世界都为之震惊。而且我们的医护人员纷纷自告奋勇的前往一线,普通民众也尽自己的绵薄之力,献出了爱心。就连高龄的摆摊老人都捐出20万毕生积蓄支援武汉。
世上有黑也有白,有善也有恶,两者是对立的,人性也是如此。但正是因为那神圣的人性光辉,才使人类有了坚持下去的信念与那永不破灭的希望!
《流感》观后感篇4
2013年上映的韩国电影《流感》是一部标准的灾难片,故事紧凑,不乏宏大场面,也是此次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暴发后被广泛讨论的一部影片。
该片讲述的是一群偷渡客躲在集装箱中偷渡到韩国,没想到几乎所有人都死在集装箱里。跟他们一起偷渡来的,还有高致病性的流感病毒。整个集装箱内的偷渡客几乎全部死亡,只有一人拖着羸弱的身体侥幸逃入闹市之中,他的每一声咳嗽,都让这种致死率极高的病毒在人群中疯狂扩散。短短一天时间,病毒迅速蔓延到城市的各个角落。许多人在不知不觉间被感染,进而将死亡的阴影引向周围所有的人。
一时间,繁华的都市成了人人争相逃离的灾区。前一秒还在享受着太平盛世的人们,下一秒便毫无防备地跌进死神的陷阱。而本应是维护人民利益,是人们希望的国家,为了所谓的国际影响和更多人的利益,封锁了疫情暴发的盆塘地区,实行了残忍的军事化管理,屠杀患病群众,最终引发了暴动。而在隔离的城市中,人性的龌龊与丑陋同样百态尽显。
说实话,这虽然是一部以流感为题材的灾难片,但相比《传染病》,并没有对疫情的发展与防控进行平铺直叙的展示,对照当下的疫情,虽然同样真实非常,但笔者觉得这部影片更是以疫情作为隐喻,揭示的是政治的暴力,在面对灾难的时候,制度往往会牺牲个人的利益乃至生命。因此,正像网上的评论一样,《流感》似乎更像是平民抗击暴政的故事。
当然,如果经常看韩国的电影,不难发现这样的叙事多少有些老套,而这样的情节可能与韩国的历史不无关系。
影片中,国家面对的抉择难题,让人们不难想到伦理学上著名的“电车难题”。
影片中,高致病性的流感病毒在盆塘地区蔓延,死亡人数急剧上升,感染规模快速扩大,由此发了混乱,一座城市顿时成为一座瘫痪的垂死之城。在致命的流感病毒面前,人性和金钱一样变得一文不值,到处都是打架、抢劫,焚烧,从空中俯视盆塘已是一片狼藉,每个人都在奔波疾走希望逃离这座魔鬼之城。对于国家而言,流感病毒在这座城市蔓延的现状就是一个“电车难题”,而被感染的这座城市就如同“电车难题”中被绑在另一条轨道上的一个人,那些以首尔为主的这个国家里没有被感染的城市,就像是被绑在另一条轨道上的五个人。
那么难题就来了,这些包括几千万人的大多数城市是这个国家的主体,是完全封锁那座被感染的城市,牺牲几十万人,拯救几千万人;还是打开封锁线让他们出来,造成更大的灾难,引发全国人民的恐慌呢?
这样一个虚拟在电影里的伦理学难题,无论最后选择哪一个都会被人所诟病和指责。影片中的电视台也做过相应的调查,对于放弃那座城市而言,从最初的只有30%的民众支持率到最后达到95%,这十分正常,人性都有自私的一面,只是面对个人生死这一刻凸显罢了。这同样是人类面对灭顶之灾时绝望、悲观和无助的自然反映。
在美国顾问和韩国总理的冷峻无情、惨无人道的表现下,韩国总统的据理力争体现了人性光辉,甚至可以说是国家的英雄。这同样体现韩美同盟之间的冲突。
不过,电影毕竟是电影,不会真的像“电车难题”那样无解。在影片虚拟的“电车难题”中,美国选择了拉动拉杆驶向被绑一个人的轨道上,同时也是为了自己的利益,不过故事总是有一个美好的结局,小女孩得救的同时,她的抗体也救了大家和这座被感染的城市。
不过,如果我们换个角度去思考,此时此刻,如果小女孩身上没有抗体,全国上下也都找不到抗体,那么针对这个没有治疗方案和疫苗的流感病毒,韩国总统下令打开封锁线是十分愚蠢和不负责任的,是为了救一小部分人却要使一个国家遭受病毒的袭击甚至毁灭世界。
同学在群里面说刚刚看了韩国电影《流感》,很好看。我马上也找出来看了看。其实我不怎么喜欢看韩国的电影,只是在目前的背景下,这个电影很具有冲击性,感觉还不错吧!一句话影评:窝在家里,有空就看看呗!
电影说因为偷渡,从国外输入韩国了一种特殊的禽流感,高传染性,高致命性。男主是119,女主是传染病医生,女主的女儿和偷渡者中唯一的幸存者有交集,幸存者产生了抗体。小朋友感染了病毒,医生“母爱”大发,不愿意放弃女儿,119男主更是主角光环护体,怎么也传染不了病毒,还能从万人坑里面找出奄奄一息的小女孩。女主更是可以时空穿梭,分分钟从实验室到隔离营地来来去去。
大体而言就是一部小成本,个人英雄主义,灾难电影。大部分只能呵呵!
不过还是有一些情节引人深思。
最大的问题,当然是为什么要封锁,感染的人和没有感染的人关在一起,岂不是会造成更多人感染?为了全国人民,是不是要牺牲一个城市的所有人?没有我们这个背景,可能会觉得这个电影是个恐怖片,没有想到很快就成了故事片,伦理片。
据说感染的人身上会出现红斑,于是要大家脱衣服检查。这一段,也很精彩。人本来应该多少还有点羞耻(羞涩)之心的,但是这种情况下,大家纷纷宽衣解带,只剩下内衣内裤,慌慌张张接受检查,唯恐被抓走。面对灾难,生存才是第一的啊!
还有一个问题就是,女主隐瞒女儿感染,这是不是母爱?弹幕中,有人说这不是母爱,这是什么?人非圣贤,孰能无过。也有人说,这个女主的觉悟太低了!故事情节的发展当然是没有问题的。但是,在现实中,这种掩饰到底是对还是错?
灾难片这种题材从来就不好把握。美帝向来把重点落在破坏与拯救。大部分的灾难片总是忽略危机之下的人性考量,而将此均为特效的炫耀狂欢。毕竟,大部分人看电影就是图刺激。
而《流感》给了我惊喜。导演金成洙对人性的揣摩已经到了极高的地步。流感的突然袭击给全部人带来了巨大的恐慌。相比于美帝个人英雄主义的塑造,这部片子更侧重于人性自私,偏向于现实主义。影片中几乎每个人都不是传统意义上的好人,行动的出发点都是自私。如母亲为了女儿活下去明知严重性的包庇;议员为了大多数和自己的脸面放弃小部分;即使是在出场时被塑造为英雄的大哥也在后来为自己安危煽动民众,胁迫小女孩,为自己注射抗体。好像每个人都是坏的,没错实际上每个人都是坏的。没有过分渲染的偏离现实的英雄式领军,每个人都在努力让自己活下去。病毒可怕,更可怕的是人性之恶。
丑的反面是美,在这渲染之下更能突出智久,总统对于正义人道坚持的可贵。结尾处小女孩面对残暴的军队这样勇敢地奔向妈妈,让人仿佛看到人性之光,不顾一切地站在受伤妈妈的前面向军队祈求停止开枪。小姑娘的演技真是没话说,看到射击时候的惊恐与害怕,以及在妈妈受伤后的勇敢都演得特别赞。
相比于名声大噪的《熔炉》,这部给我的感觉更加真实。熔炉中刻意营造的灰暗色彩以及缓慢拖沓的节奏都让我对影片感到失望。后者广为流传的原因应该是题材的沉重以及对后续对整个法律体系、社会、国家的触动。
该片也带来问题,是否应该为大部分而放弃小部分?即使是紧急时刻政府是否可以对无罪民众进行生命权利剥夺?
影片中决策者之间的争执也是一个重点。但是议员们勾心斗角的部分拍的太烂,争斗刻画的太无力,简直是整部影片的败笔。冲突发生的太突兀,感觉是为冲突而冲突。小地方的议员对总统的指手画脚的可能性,总统面对各方的阻拦的无奈也演得太假,人物塑造的不够鲜明。相较于其他部分,这部分令人看的难受,与影片行云流水的节奏形成反差。让人不得不怀疑,该部分是为了后面总统怒斥美国官员而设置的。其实将这部拍好的话整部电影的意义将上一个档次,多了对政府和制度的思考,电影的深度也就在于这里
《流感》观后感篇5
男主是憨厚坚毅的个人英雄主义形象,女主则延续了偶像剧中矛盾丛生情节下的母亲形象。
片中小女孩这一角色定位准确、表演成功,既增加了演技分,又增加了情感分。与之相比较,男女主角间的.感情戏反而显得拖沓又多余。
男主同事也是偶像剧中典型的幽默男配角形象,片中这一人物设定比较合理,给这部灾难片注入了一丝清新气息。
总统的出现是该片又一大亮点。角色性格鲜明,既具备沉稳冷静的政客风度,又不失性情中人的果敢豪迈。这个角色使影片得到了升华,同时也给观众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有几处细节值得注意:
“蛇头”打开集装箱看到横七竖八的尸体,男主闯入禁区看到惨不忍睹的万人坑。这两个场景遥相呼应,看得出导演在布局上是有想法、有套路的。
服从是军人的天职。那个机**在连续接到开火命令不得已的情况下,采用预警式扫射。地上的一排弹坑让观众的心悬到了半空,而这种由远及近的预警式扫射给生命赢得了宝贵的时间,这也是机**作为军人所能做到的极致。这个细小的环节体现了导演心思之缜密。
美军战机的起飞和韩方地对空导弹的出现只是短短几秒钟的时间,却将影片瞬间推向高潮。这里足以看出导演镜头运用的功力。
有一点需要说明一下。有些观众认为韩国演员的表演夸张、过火,个人认为也不尽然。楼主就是吉林人,对这个问题还是比较了解的。
要知道他们是朝族不是汉族,他们说的是韩语不是汉语。无论是南方、北方还是吉林的朝鲜族,他们的语言中有长音和滑线音,说话时面部表情丰富。就像印度人说话喜欢耸肩歪头比手势一样,都属于民族习惯问题,并不完全是表演的问题。
中阕:引人深思戏中戏 催人泪下情外情
感情戏一直都是韩国电影的强项,本片同样是一部感情戏十足的电影。
当小女孩面对枪口挡在妈妈面前时;当士兵甲摘掉面具跪在妈妈的轮椅前时,有多少观众潸然泪下?
这是亲情。
《流感》观后感篇6
art one
男主救助女主时,女主完全不冷静!八爪鱼似的抱上了男主角。ok,你要说人在万分危机情况下,是没有冷静可言的,我能理解。但是,女主不是医生吗?!excuseme,医生见过了这么多生生死死,难道不知道在危险面前最重要的不是自己的生命吗?!还能管着自己的裙子被扯坏了,难以理解!男主救了女主,女主不但不感谢,还说什么根本不用说的这么高尚,这是你的职业而已。原谅我一开始就对这毫不感恩的女主没有好感。
art two
女主的女儿我也无力吐槽,也不得不说两句了。我看到评论说又气女主的女儿傻,又心疼她的懂事。这句我感同身受。医生的女儿难道不知道不能随意接触生病的人吗?!你非要说剧情安排,我无话可说。但是你非得让女主的女儿对男主就抗拒吗。说什么陌生人不能怎样怎样,在男主那里拿到了资料不仅不感谢,还嫌弃男主来的慢,害怕男主拿包里面的东西。最后还利用男主帮忙找病人,说好的陌生人呢?!妈妈忙就是忙,男主忙就不是忙了?!这样的女儿确定不是所谓精明的商人教出来的女儿吗?!
art three
最感动的就是男主明明可以和女主一起坐飞机离开的,却始终坚持着自己的使命。(-但是我是救援队员啊! -你是救援队员这种事这里没有人知道啊!-我知道啊,我…)女主是医生在这里我也没看出来,只想着自己的死活,医生的使命感,抱歉!我还真没有看出来。女主和男主再相遇在集中营。女主明明知道自己的女儿得了病,oh mygod!明知道这种病的传染性强,治愈的可能性微乎其微,还强行留下女儿。说母爱,我能理解,但是女主可是医生啊!我不想说医生的救死扶伤,也不能说非要舍己救人,但起码不要危及他人的生命吧。这里再一次为男主点赞,男主说自己是2066号的时候,真心感动!明知道是龙潭虎穴偏要为了女主闯进去!也不得不说男主的私心,倘若女主的女儿真的没有救呢!他人的生命就活该因此遭受到威胁吗?!这里为女主的演技点个赞!把对男主的愧疚,不愿女儿送死的感情表现了出来。我能体会到一个母亲想要女儿活下来的情感。
art four
男主拼命的在死人堆里,在全是病毒处救助女主的女儿,由衷的佩服男主为爱情做出的牺牲!为韩国总理点个赞,很喜欢很喜欢他(这是我的人民!)不过看到这里我也反思了下自己。如果是我自己呢,是否真的为了这一个地方的人民,毁了整个世界的人!最后那里,说好的女主的女儿听话呢,叫她站在那里不要动不会听吗?!别说什么思念母亲,相思成疾!小孩子不懂事,女主也什么都不懂吗?!受伤了之后,不应该赶快把女儿拉到自己旁边吗?!让女儿自己张开双手,说不要开枪。对,这里我超级感动,眼泪为了小女孩再一次掉下来!总得来说,一个happyending吧!
向韩国总理致敬!!
看完电影,很有想说些什么的冲动,看了很多影评,总觉得太多人用有色眼镜在看韩国电影!不得不否认,韩国电影真的质量上的太快,他们没尺度可言,政治,人性,全都直白的表现给观众看,如果中国也可以如此,国产电影前途一定不可限量。
一开始真的不喜欢女主,裙子比命重要,真是作死的节奏,当时完全想不到她居然做着那么神圣的职业——医生。很多人都说,当女主知道女儿感染后,还偷偷的藏了起来,说他不配做医生,一开始我也这么觉得,可后来我明白了,这无关乎道德,只是作为一个母亲的潜能,她只是想保护自己的女儿,仅仅这么简单!如果这种事真发生在自己身上,谁能保证可以无视自己女儿的死活?这正是这个电影震撼的地方,就像很多人说,非典时中国多少人抱着必死的决心奋战在一线,是的,无论什么灾难面前总有那么些英雄人物,然而国产电影太过于渲染这些英雄世纪,所以才滞落不前!
电影全篇将人性诠释的很到位,大无畏的英雄,自私的坏蛋,无辜群众的愤怒,政客的冷漠,母女间的牵挂!总之,我被感动了,也愤怒了!这就是电影的魅力!
《流感》观后感篇7
03年韩国电影《流感》中的变异禽流感与今年中国的新型冠状病毒颇有相像,电影中反映的很多情节简直就是今年疫情的预告。在电影中,人们面对灾难,求生的本能被激发,人性的可怖暴露无遗,可与此同时,依然有人带着爱和希望,抵御病毒的侵袭,冲破病魔的囚牢,拯救人类。
在观看这部影片时,揪心和感动并存。迅速传播的病毒,惊悚庞大的万人坑令人心有余悸。那些粗暴执法的士兵,不服从安排出手伤人的病人,还有隐瞒女儿病情不顾他人性命的女主角医生···他们都以自己独特的方式面对这起突发的疫情。我们无法判断他们的抉择是对还是错,因为这场病毒的蔓延给每一个人都带来了深重的影响:士兵在听闻母亲将被处决后流下眼泪,病人在看到亲人死亡后痛心不已,医生为了女儿做出了重大牺牲。他们不论现实如何,不论方式对错,都捍卫着心中所爱。
那个偷渡者和男主角以及他的同伴一样如此,可他们却是舍弃了自己,拯救了一个个素不相识的人,这种人称为“逆行者”,这种爱称为“博爱”。
先从偷渡者说起吧,在天真善良的小女孩对他报出名字时,他眼睛发着光,那透过眼睛里的惊喜,沉淀了爱。所以,他告诫女孩离他远点,也许他心中五味杂陈,但他的善良告诉他:不可以伤害别人。
当医生逼偷渡者为小女孩输血清时,他自然想起了小女孩那个名字,毅然输血。这样美好的心,自然不会由病毒带去。
如果这样算不了伟大,算不上“博爱”,那么那位舍己为人的消防员应该是无可厚非的了。
在人们挣扎想要逃脱时,男主角放弃了同医生一起离开的机会,独自解救被困群众;在感染者众多的情况下,他仍跳进危险,找出女孩……这表现出这位消防员的素养:善良、博爱,有责任感,值得人们尊敬,平凡而又伟大。
想今日,病毒横行,虽没有虚伪官僚的暴政,可疫情同样严重。被感染想要报复的人着实可恶,可那些善良却不幸的人们也值得我们关怀。“身着白衣,心披锦缎”的医务工作者们无不坚守在岗位上,用爱去赢得必胜的信心。
“患难见真情”,道理也是如此。
人性也许是冰冷的,但人心不管何时都尚有余温,愿疫情早日根除,一切归于平静,为爱致敬!
《流感》观后感7篇相关文章:
★ 南京传读后感7篇
★ 傅雷的读后感7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