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在如今的时代中,经常可以通过写心得体会的方式来记录自己的感受,一份优质的心得就是我们对于自己过往的经历的回顾和反思,以下是好文汇小编精心为您推荐的冬奥会残奥会心得体会7篇,供大家参考。
冬奥会残奥会心得体会篇1
在6日举行的北京冬残奥会“无障碍环境建设”主题发布会上,国际残奥委会、北京冬奥组委和北京市残联相关负责人介绍了场馆和设施的无障碍建设,以及从场馆到城市的连续无障碍环境。
国际残奥委会无障碍专家伊莱亚娜·罗德里格斯举例说,在往届冬残奥会中,残奥高山滑雪赛场的无障碍往往最具挑战性。而她认为,北京冬残奥会的高山滑雪赛场是非常令人赞叹的。“比如媒体流线,即便使用轮椅,记者们在混合采访区也会感觉非常安全,这里的混采区是我见过的最无障碍的。”
罗德里格斯还说,举办冬残奥会,除了硬件的无障碍,另一个重要遗产就是文化和观念的无障碍。“让残疾人更加积极主动地融入社会,(在这方面)北京无疑给下一届冬残奥会的东道主设立了标杆。”
北京冬奥组委规划建设部部长刘玉民介绍说,他们根据残奥运动员的身体条件和实际需求,来确保设施和通行的无障碍。比如雪上场馆设置了无障碍打蜡房和缆车系统,运动员所到之处均消除细微高差,增设防滑安全措施。场馆内设置醒目简洁易懂的无障碍引导标识,以及标准的轮椅假肢维修间。
北京市残联副主席郭旭升说,他们有一支由老年人、残疾人和专家组成的20__人的无障碍体验队伍,前往冬奥场馆和社会各方面进行体验,其中冬奥场馆的体验超过1万人次。他表示,北京市借冬奥筹办也进一步促进了社会的无障碍发展。
北京冬奥组委新闻发言人严家蓉表示,观看冬残奥会,她“深深感动、特别震撼”。“这些难以想象的体育成就,通过残疾人运动员们的努力和意志变成现实,他们不仅完成了对自身的超越,对我们每个人来说,也都是巨大的鼓舞。我们新闻发言人和各位媒体朋友一起喊你看比赛!疫情影响不一定都在现场,但是在电视屏幕前、在多屏全媒体上,让我们都来看比赛——感受冬残奥、一起被激励!”她说。
冬奥会残奥会心得体会篇2
冬残奥会首个比赛日,张家口赛区国家冬季两项中心一天之内进行了6个小项的比赛,中国冬季两项队将2金1银2铜收入囊中。在北京冬残奥会之前,中国队从未在雪上项目中登上领奖台,如今比赛第一日就收获颇丰,运动员们纷纷感叹“太激动了,没想到自己能取得这个成绩”。
在赛前对自己的成绩定位稍有“偏差”,是因为运动员们近两年鲜有机会参与国际大赛,不清楚自己所处的位置。“一直在国内训练,没法与国外选手比较衡量,每个场地的线路、天气状况也都不同。”当日获得女子6公里短距离站姿组冠军的郭雨洁说,“我们就像黑灯瞎火摸东西似地那么练,能做的就是不断努力提升自己的能力。”
虽然没有对手可以参照,但日复一日的刻苦训练从来没有停过。“梦想照进了现实。”获得男子6公里短距离坐姿组金牌的刘子旭在赛后说道。刘子旭获得的这枚金牌也是冬残奥会中国冬季两项历史上的第一枚金牌。比赛中,他拼尽全力滑行,在接近终点时几乎体能耗尽,险些摔倒,让现场所有人都为他捏了把汗,但他顽强地稳住了身体。
冬季两项中,越野滑雪是基础,射击是关键,刘子旭在比赛中凭借两轮射击10发全中的成绩,稳稳将金牌拿下。其实,在之前的官方训练中他的射击表现并不理想,“可能与当时场地风比较大有关系,但我及时调整了心态,今天做到了全中。”刘子旭说,“苦练了这些年,就为了今天,总想着能快点,再快一点。”他的队友刘梦涛也发挥得十分稳定,以19分33秒3的成绩为中国队收获一枚铜牌。“最想把‘金容融’送给自己。”刘梦涛赛后笑着说,这枚奖牌也是他几年来在雪上奋斗回馈自己最好的礼物。
20__年出生的小将单怡霖在女子6公里短距离坐姿组的比赛中为中国队拼下一枚银牌,“没想到我真的做到了站上领奖台。”单怡霖赛后说,“滑行还是有欠缺,自己一直在滑行方面努力提高。”她的队友王诗瑀在比赛中的发挥也不错,获得了第四名。
当天一共进行了6个组别的比赛,在视障组一共有4名运动员与他们的领滑员一起参加了比赛。视障组中国队首次在冬残奥会中参赛,女子组比赛中,王跃和杨倩茹获得第四名和第五名。在男子组中,余爽和党鹤松分获第四名和第八名。比赛中,余爽一度占据领先位置,直到5公里时才逐渐落后。“今天发挥了我的实力,但也有些一点遗憾,离奖牌就差一点点。”余爽说。
冬奥会残奥会心得体会篇3
岁月不居,时节如流。五千年的积淀,百余年的奋勇,多少兴衰成败,多少荣辱悲欢成就了如今的涅盘。忆起彼时教育家张伯苓预言,奥运会举办之日,就是我中华腾飞之时。今日之泱泱大国早已鹤唳九霄,翱翔于云日,在世界的东方挥下更加绚烂一笔。
20__年第24届冬季奥林匹克运动会确有特殊意义,它是中国首次举办冬奥会,亦使北京成为首个同时举办过冬夏奥运会的城市,从而使我国先后举办奥运会、残奥会、青奥会、冬残奥会得到奥运满贯,国人不禁由衷自豪。涓涓细流汇成江海,今日之成就离不开14亿中华儿女全力奉献,我们完全有信心、有能力为世界奉献一届精彩、非凡、卓越的奥运盛会。
作为冬奥会的举办方,既是一份荣誉,也是一份责任,我们每一个中国人都是这场盛会的主人。作为东道主,理应有主人翁的风度和精神,更有义务和责任用实际行动支持冬奥会。譬如,有机会可以参加到冬奥会的志愿服务工作,通过热情周到的服务展示中国冬奥志愿者的良好形象。同时,在互联网上,人人都可以做冬奥会的宣传员,为冬奥会健儿加油助威。
“一起向未来”,冬奥会的口号凝结着人类共同面对挑战、奔向美好前程的期许。世界期待中国,中国准备好了!在这个冬天,活力中国注定“火热”,在冬奥精神的感召下,我们每一个人应携手迎冬奥,心怀暖意,驱散寒冬,向着美好未来前进。
冬奥会残奥会心得体会篇4
坚强之美、超越之美、残缺之美,在残奥会的赛场上时时处处绽放着奇异的光芒!他们让我们看到了进取、超越、希望和梦想,也让我们更深刻体会了“精神寓于运动”的理念。这是残奥会给残疾人运动员带来了美丽,残疾人运动员更因残奥会向世界释放了他们残缺的美丽。
诚然,我们希望每个人都能做一个肢体健全、心智健康的人,但我们更应该把目光投向那些残疾人、那些社会的弱势群体,给他们以尊重和帮助,给他们以施展才华和超越梦想的舞台,这就是残奥之美带给我们深刻的启示。
办好北京冬奥会、冬残奥会是党和国家的一件大事,同时也是世界了解中国的一个重要窗口。通过北京冬奥盛会,向世界展示真实、立体、全面的中国,展现阳光、富强、开放、充满希望的国家形象,有助于为我国改革发展稳定营造有利的内外部舆论环境。正因此,我们不仅要办好盛会,也要以受众听得懂、听得进、听得明白的方式,讲好中国再次与奥林匹克结缘的动人故事。
我们要讲好各国奥运健儿激情拼搏的故事。冬奥会开幕日益临近,全球冰雪健儿正争分夺秒,为梦想冲刺。中国冰雪“金牌之师”国家短道速滑队已经实现满额参赛;17岁小将苏翊鸣在大跳台世界杯美国斯廷博特站比赛中夺得男子单板滑雪金牌,创造了中国滑雪新的历史;两届冬奥会花样滑冰男单冠军、日本运动员羽生结弦,期待在北京挑战高难度的四周半跳动作……7个大项、15个分项、109个小项,世界顶尖的冬季项目运动员将会聚在中国,向世界呈现精彩的冰雪竞技。无论是否站上领奖台,拼搏就是最动人的故事。这些故事,共同组成了奥林匹克运动熠熠生辉的精神底色。深入挖掘这些故事,将激励更多人用奋斗成就梦想。
冬奥会残奥会心得体会篇5
又是一年秋来到,迎来了属于我们的节日——第三十个教师节,20__年9月6日早上,我收看了贵州省20__年教师节表彰大会电视直播,通过观看,让我深深地感到教师这份职业的肩负的责任。我们教师在每天所做的极其平凡的工作之中,始终牢记为学生负责,为家长负责,为社会负责,为国家负责。当你每天忠实的履行着自己神圣职责的时候,也就是在为自己负责,要成为一名新时期合格的人民教师,那将是——敬业、勤业、精业。
敬业,是对良知的尊重,是神圣在工作中的体现,是在工作中流露的优秀品德和人格。敬业的人,会专心致志于本职工作,在工作中尽心尽力,尽职尽责,尽自己的义务,努力将工作做好。对教师而言,就是尽自己应尽的教育义务,表现出高度的责任心和对得起职业,对得起学生的教育良心。面对着现实社会纷纷袭来的丰厚的待遇、优越的条件、诱人的工作,我们又该怎样看待教师这一平凡的职业呢,教师是&l太阳底下最光辉的职业&r,教师的使命崇高,责任重大,她尽管没有令人羡慕的物质财富,但她拥有充实的精神财富,&l精神财富无处不在,时时刻刻都在发挥影响,因为我们本身就处在精神财富之中,精神财富对培养人的心灵和意志能起到很大的作用&r,这一精神财富就是我们的敬业态度、职业良心。教师的劳动,很难用严格的时空、具体的标准来度量。忠于职守、尽职尽责的工作,主要靠教师的职业良心和自律精神。教师时刻不忘自己的责任,把无愧于事业、无愧于学生、无愧于自己作为工作的座右铭,经常用职业良心这个天平去衡量自己、鞭策自己,形成强烈的责任意识,从而产生强大的工作动力。
勤业,就是勤奋地从事自己的工作,这是尽职尽责的态度在日常工作中的具体展现,也是人的生命价值在平凡的点滴的具体事务中实现的惟一途径。只有勤奋的人才能更敏锐地发现机会和创造机会,&l教育者的责任就是不辜负机会;利用机会;能用千里镜去找机会;去拿灵敏的手去抓机会&r。学校无小事,教育无小事。每一张教案,每一堂课,每一次作业,都需要去认真对待;学生上学、放学,课间活动,午间休息,都需要去密切关注;思想、心理、学习、身体、个性发展,都需要去全面关心;活泼好动的、沉默寡言的、优秀的、顽皮的、聪明的、落后的,都需要去细心呵护;成功的喜悦、失败的伤感、平凡的细节、难忘的片断,都需要及时总结。
这一切,只有在勤奋者的耕耘之中才会领悟其中的精华所在。&l教师的职务是千教万教,教人求真&r,&l先生不应该专教书,他的责任是教人做人&r,&l真教育是心心相印的活动。惟独从心里发出来的,才能打到心的深处&r,陶行知先生的这些论述都启示我们,培育学生良好的人格是教师的重要职责。育人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在新的历史时期,更赋予我们重大的责任,需要我们付出艰辛的劳动和不懈的努力。
精业,我们处在一个知识爆炸的时代,我们面临的教育对象是国家与民族的未来,教师惟有不断的自我发展、自我提高、自我完善,才能更好的履行教育这神圣的职责。&l做一个现代人必须取得现代的知识,学会现代的技能,感觉现代的问题,并以现代的方法发挥我们的力量。时代是继续不断的前进,我们必得参加在现代生活里面,与时代俱进,才能做一个长久的现代人&r,&l我们做教师的人,必须天天学习,天天进行再教育,才能有教学之乐而无教学之苦&r。教师要不断的更新教育理念,用先进的教育思想武装头脑;不断的掌握广泛的文化科学知识,更新知识结构;不断的学习现代教育技术,运用现代化的教育教学手段提高工作效率;不断的反思总结,在理论的指导下大胆实践、勇于探索,&l我们确不能懈怠,不能放松,一定要鞭策自己,努力跑在学生前头引导学生,这是我们应有的责任&r。
一名优秀的教师,应该是教学能手,更是科研先锋,这样的教师,才能可持续发展,才能更好的履行自己的职责。教师应该紧密结合教学实际,立足课堂,以研究者的眼光审视和分析教学理论和教学实践中的各种问题,进行积极探究,以形成规律性的认识。一名教师&l只有研究和分析事实,才能使教师从平凡的,极其平凡的事物中看出新东西,能够从平凡的、极其平凡的、司空见惯的事物中看出新的方向、新的特征、新的细节,——这是创造性的劳动态度的一个重要条件,也是兴趣,灵感的源泉。&r
在以后的教学中,我将奕这些优秀教师为标准,勤勤恳恳、兢兢业业教学,做一名合格的人民教师!
冬奥会残奥会心得体会篇6
说起劳动模范,朋友们知道什么是劳动模范吗?劳动模范简称劳模,在社会主义建设事业中成绩卓著的劳动者,经职工民主评选,有关部门审核和政府审批后被授予的荣誉称号。在当下这个多姿多彩的世界里,有一种精神值得我们为之敬佩以及赞颂,这种精神正是劳动模范精神。每个人都有实现价值的时候,而创造性劳动也可以说是实现人生价值以及理想的最好表现了。如今处于新时代的我们,且有着远大志向的我们需要保持好坚定的信念,努力走好计划的每一步,以民族振兴为己任的主人翁精神,积极奋斗,展现新时代青年该有的特征。
人总是要有意义的活着,这样才算不枉此生。当下崭新的时代,劳动楷模的存在,让我们更加真真切切地感受到社会的暖心以及一股好风尚。劳动模范对社会的贡献很重要,且脚踏实地、真才实干,这种精神更是值得弘扬及学习。时光匆匆,长期以来,广大劳模以平凡的劳动创造了不平凡的业绩,铸就了“爱岗敬业、争创一流,艰苦奋斗、勇于创新,淡泊名利、甘于奉献”的劳模精神,丰富了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的内涵,是我们极为宝贵的精神财富。面对如此宝贵的精神财富,当下的我们更是不能丢弃,时代的可持续发展,其实也离不开这样的精神维护,所以我们全国人民都要积极地向劳动模范学习,以劳模为榜样,发挥只争朝夕的奋斗精神,更好地实现自身价值。
每个人都应该尊重劳动创造,弘扬劳模精神,当然这些都不应该是一句两句的口号,而是要实实在在地行动起来。因此我们都好好地脚踏实地地行动起来吧,积极做一个有责任的社会人,为祖国发展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
冬奥会残奥会心得体会篇7
从3月5日北京冬残奥会赛事筹办·开幕式主题新闻发布会上获悉,本届冬残奥会共有9000余名志愿者服务,19名服务于冬奥会的残疾人志愿者中,有12名继续服务于冬残奥会。
北京冬奥组委成立之初,就确定了北京冬奥会和冬残奥会“同步规划、同步筹办”的工作原则,在场馆规划建设、竞赛组织、疫情防控、赛事服务等方面同步推进,确保两个奥运同样精彩。
场馆建设和运行方面,北京冬残奥会共使用28个场馆,包括5个竞赛场馆和23个非竞赛场馆,分布在北京、延庆、张家口三个赛区。5个竞赛场馆沿用冬奥会已有场馆,冬残奥村沿用三个赛区的冬奥村。相关竞赛场馆、非竞赛场馆运行团队,也继续服务于冬残奥会,保持同等的场馆运行水平和服务标准。
竞赛组织方面,冬残奥会竞赛项目场地根据残奥运动员特点和竞赛规则做相应转换和调整。各竞赛场地已经通过国际残奥委会单项体育联合会认证,全面具备办赛条件,竞赛器材按照国际顶级赛事标准配备。
无障碍设施方面,北京冬奥组委编制《北京20__年冬奥会和冬残奥会无障碍指南》和《指南技术指标图册》,作为场馆无障碍建设的规范依据,将无障碍工作同步纳入场馆规划设计、施工建设、验收评审各环节中,确保场馆设施符合冬残奥会运行要求。
赛事服务方面,将冬残奥会特点和需求充分纳入赛事各领域运行计划和服务政策,全面做好赛事服务工作。住宿方面,各冬残奥村按照无障碍指南标准建设无障碍设施,为残奥运动员及随队官员提供优质服务;18家签约饭店新改造无障碍房间109间。医疗方面,确定41家定点医疗卫生机构,开展针对残疾人的特殊医疗救助服务培训,在相关场馆提供轮椅、假肢维修、导盲犬兽医服务。交通方面,投入1898辆车辆服务,冬残奥会包括280辆无障碍车辆。安保方面,制定人性化安检规范,为残疾人接受安检提供便利。编制了《北京20__年冬残奥会运动员和随队官员服务手册》和《北京20__年冬奥会和冬残奥会指南—盲文大字版》,官网也设置了无障碍功能,方便视力障碍人士获得赛事信息。
冬奥会残奥会心得体会7篇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