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当下的社会中我们使用到体会的场合日益增多了,结合相关的事件抒发自己的真实感受的体会才是成功的,好文汇小编今天就为您带来了观看榜样五个人心得体会5篇,相信一定会对你有所帮助。
观看榜样五个人心得体会篇1
伟大的事业需要伟大的精神。中共中央组织部、中央广播电视总台联合录制的《榜样6》(建党100周年特别节目),生动展现了中国共产党人的高尚品质和崇高精神,彰显了基层党组织战斗堡垒作用和党员先锋模范作用。榜样身上忠诚质朴的崇高品格具有精神引领、典型示范作用,是社会崇德向善、推动时代发展的澎湃动力。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征途上,广大党员干部要从榜样的典型事迹中汲取奋进力量,让榜样的“逆行”之美直抵心间,振奋干事创业精气神,在新的赶考路上焕发新气象、激发新作为。
在“无私奉献”中焕发光彩,增强“逆境突围”的意志。
奉献精神何其美,初心如磐何其坚,榜样无畏无私、无怨无悔,这是一种“美美与共”的时代大美,这是一种“无坚不摧”的钢铁之力。从扎根边防、捍卫国土的祁发宝到扎根边防、坚守哨岗的魏德友,从为工作废寝忘食、躬身实干的孙金娣到为国铸盾、无私付出的陈定昌,他们是时代前行的“勇为先锋”,是热血鏖战的“铁血尖兵”,崇德向善、砥砺初心,用无私奉献的精神汇聚起“时代大美”,矗立起精神丰碑。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我们要向榜样看齐,把青春的力量、生命的力量熔铸成守护的力量,用坚守诠释热爱,用奉献担当使命,事不避难、义不逃责,以“忘我”之姿激荡起推动发展跨越的滚滚洪流,在平凡的岗位上忘我工作、倾情奉献,在每项工作中倾注心血、担当作为,在急难险重的任务中“勇于突围”,让为民实践“更加出彩”。
在“拼搏奋斗”中凝聚力量,激发“逆流而进”的力量。
拼搏奋斗是“开渠”的钢钎、“燃灯”的灯芯,让渠畅源流、灯燃烈焰。一点一滴干好事业,一砖一石筑成业绩,埋头苦干、逆流而上,时代榜样用奋斗扛起历史责任、创造时代荣光,更用奋斗留下了前行足迹、青春印记,用实际行动诠释了使命与担当。榜样为我们树立起奋进新征程的标杆,时代呼唤我们继续奋斗、再创荣光。作为党员干部,我们要铭记榜样的名字,更要铭记他们的“奋斗之心”,学在深处、干在实处,用生命和热血唱响“奋斗之歌”,向梦想“大步迈”,与时代“齐步走”,和群众“同向行”,吹响同心共进的“冲锋号”。要向着目标勇毅前行,在实践中锤炼登山过河的“脚力”、见微知著的“眼力”、善于谋断的“脑力”,全面磨砺“勇智谋能”,因时、因势、因事、因效采取有针对性的举措,提高解决问题的实际能力,为强国伟业注入“钢筑铁浇”的力量,做新时代的奋斗者、开拓者。
在“爱国情怀”中彰显大义,激扬“逆风奔跑”的豪情。
最辛苦的边防、最吃劲的岗位、最清寂的山林,时代榜样“清一色”的选择,彰显了“常思奋不顾身,而殉国家之急”的爱国之心、报国之志,他们用最真挚的情怀、最笃定的信念写下了一个个感人至深的故事。心的力量是“聚”起来的,行动的力量是“筑”起来的,对国家的深厚情感在面对疫情时是“铜墙铁壁”的力量,在面对风雨时是“穿越洪流”的力量,在面对前进道路上的交织的各种考验与挑战时是“克难制胜”的力量。在新的赶考路上,党员干部要无惧“寒彻骨”、不怕“火淬炼”、敢啃“硬骨头”,立足本职工作立德强能、增信强志,发扬“拼了命也要干”的“当代愚公”精神;展望发展道路紧握“方向盘”,勇开“顶风船”,敢于与风险挑战“正面交锋”,在新的百年征程上奋勇搏击,将全部力量融入复兴伟业的精神血脉和壮阔征程中,创造出更大的时代荣光。
观看榜样五个人心得体会篇2
1995年以后,张桂梅离开大理喜洲,只身来到丽江华坪。初来乍到,她便放弃了进入条件最好的华坪一中的机会,而是选择了中心中学,承担了4个毕业班的政治教学工作,毕业班的女生工作,此外还协助学校搞文艺工作。在工作中,她尽职尽责,奉献了所有精力。
1997年8月,民中分设成立正在住院做手术的张老师得知民中学生最穷,生源素质最差,经费最紧张,又看到民中校舍最破陋、设备最差时,她又主动要求调到民中工作,抓学生学习、管学生日常都亲历亲为,一步步推动着教育工作的发展。在她的努力下民中的教育成果不断涌现。
1999年2月,华坪县教育局党委和中共华坪县委分别发出通知;号召全县教职工和全县人民向她学习,县委还授予她"爱岗敬业、无私奉献的优秀人民教师"的光荣称号,并奖给她1000元,但张桂梅把1000元奖金当场就捐给了县慈善机构。
说到慈善,张桂梅这一生几乎都与慈善事业挂钩。在民中的教育工作中,女生很少,张桂梅意识到,提高山区女孩的素质,至少可以改变三代人。由此,她便萌生了筹建一所免费女子高中的想法,从2002年起她便开始为这个“不切实际”的梦想四处奔波。
2007年,张桂梅当选为党的十七大代表。张桂梅和她筹建免费女高的想法逐渐被更多人知道。丽江市和华坪县各拿出100万元,帮助张桂梅办校。2008年8月,华坪女子高级中学建成。
张桂梅表示,学校能办起来并走到今天,离不开党和政府作坚强后盾。华坪女高的教师工资和办学经费均由县财政保障,学校建设由教育局负责。教学楼墙上,挂满了密密麻麻的捐款人姓名。大家的关心和帮助,她都记在心里。
为了留住学生,家访成了很重要的工作。办校10多年来,张桂梅走了11万公里家访路,走进1300多名学生家中。山区偏远、山路艰辛,很多学生的家只能靠步行达到,连爬山过去都得好几个小时。
在她的带动下,10多年来,华坪女高以自身独有的特色和坚定的理想信念,不断发展成长。张桂梅也非常注重新材视角,不断摸索出贫困山区学生教育的规律;把育人当作教育的前提和目标,走到学生心里;她通过家访了解孩子的家庭,竭力改变教育背后的贫困。“山里的学生太穷太苦了,又那么善良懂事,我想帮帮她们。”正是秉承着一颗仁爱之心,张桂梅“让教育走得更深更远”。
观看榜样五个人心得体会篇3
往年的春节常态,热热闹闹、走亲串户、朋友相聚,全国人民都沉浸在辞旧迎新、阖家团圆的喜悦里。但今年的春节,因为新型冠状病毒感染导致的肺炎疫情“来势汹汹”,揪动着我们每一个人的心,朋友见面、微信聊天、朋友圈分享,几乎三句不离最新疫情的进展,讨论的背后是人们对疫情的关注,也是对自身、家人健康的担忧。面对这场突如其来的疫情,我们唯有万众一心,众志成城,在“动”与“静”“舍”与“得”中,坚决打赢这场没有硝烟的疫情阻击战。
今年春节,我们的“动”是“逆”向而行,抗击一线,撑起百姓的安康。建第二个“小汤山”模式医院、人民解放军医疗队集结武汉、多个地方医疗机构支援队伍奔赴武汉、南方医科大学南方医院医护人员写下“请战书”、医务人员感染……在抗击疫情的最前沿,医疗战线上的“勇士”都已经动起来了,他们是春节里的“追疫人”,为了更多人的生命安全,以这样一种方式过着一个“动”起来的年,冲锋在前,与病毒直接遭遇交手,用实际行动生动诠释了敬佑生命、救死扶伤、甘于奉献、大爱无疆的精神,在国家和人民最需要的时候,不顾个人安危,“逆行”到最危险的一线,担当守护。让我们致敬这些平凡的英雄们,致敬疫情面前的“逆行者”。
今年春节,我们的“静”是“宅”于家中,积极响应,不增添任何负担。众所周知,传染病防控三原则是控制传染源、切断传播途径、保护易感人群。人们越是大规模流动,越是大范围聚集,越容易增加疾病传染的概率,我们必须以“静”应对才能更好地“切断传播途径”。取消庙会、取消电影放映、封闭旅游景区、关闭娱乐场所、禁止聚会聚餐等,全国各地纷纷出台措施,取消或减少人员聚集的活动。作为个人,此时我们一定要积极响应,不远行、不扎堆、少聚会,“宅”于家中以信息拜年、视频祝福、在线聚会、电话、短信等非接触方式拜年传达我们的祝福,以你我的安全距离为彼此送上健康祝福,以你我的实际行动护佑早日战胜疫情。
今年春节,我们的“舍”是坚“守”岗位,守土尽责,奉献坚守暖人心。一面是家人团聚的新春假期,一面是突然出现“来势汹汹”的疫情,这个春节,无数人坚守着自己的岗位,争分夺秒地与疫情抗争,共同筑起了抗击疫情的钢铁长城。每个交通要道临时检查点的交警医护人员、“逆行”的医疗队伍、放弃休假挨家挨户进行疫情宣传排查的党员干部、奔赴防疫前线的人民子弟兵、传递信息的新闻记者以及运送救援物资的相关人员……职责所系,他们无怨无悔,在“大家”与“小家”之间,选择了顾“大家”,奋战在疫情防控第一线,是时代的骄傲,是国家的骄傲,是民族的骄傲,我们也应向他们的家属致敬,这个春节他们的家庭无法团圆,这样的“舍”值得我们铭记。
今年春节,我们的“得”是万众一“心”,众志成城,疫情面前显本色。一场突如其来的疫情,打破了原本应该充满祥和欢乐的节日氛围,“病毒感染”“封城”“新增病例”,这场疫情每时每刻的变化都在牵动着亿万国人的内心。愈是艰难险阻,愈能体现我们中华儿女的万众一“心”,众志成城,愈能显现我们中华民族的凝聚力。“请战书”上的鲜红手印、“随时听从派遣”的坚定誓言、各地各部门全力驰援武汉、口罩厂商春节开启“全天候生产”模式、航班铁路的免费退改政策……这是各行各业心连心、手牵手的时刻,是共同抗击新冠病毒的时刻,更是一场全民战斗的时刻,“一方有难,八方支援”,战胜病魔、战胜疫情,我们每个人都是主体都有义务,相信我们一定能打赢疫情防控这场硬仗。
抗击疫情是一场硬仗,我们每个人一定要做好力所能及的事,理性认知,认真防护,与前方“战士”比肩同行,共命运、心连心,就没有我们战胜不了的困难!
观看榜样五个人心得体会篇4
当前,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牵动这每一个人的心。疫情来临时,鸠江区汤沟镇有这样一群人,他们不辞辛劳,离开家人,积极响应动员,迅速进入战斗角色;他们坚韧不拔,始终坚守岗位,奋战在防疫第一线;他们勇敢坚定,在村民群众都闭门不敢外出时,他们始终在村落间“逆行”,宣传引导,摸底排查;他们既是一名中共党员,又是一名村居干部,他们在大难面前,舍小家为大家,践行初心使命,勇于担当作为,展现出新时代农村基层党员干部的风采。
疫情就是命令,再危险我们都得上
大年初一,春节假期的第二天,大家都还沉浸在春节的欢乐氛围中,但网络上关于疫情的消息也一直被村居干部关注着,他们x经亲身经历过类似的疫情,面对春节期间大量的返乡人员,加上村里办喜事的、聚会的多,都心里捏着一把汗,随着疫情严峻的消息不断传出,不少村居干部便开始在镇政府的工作微信群中主动询问,是否有防疫工作安排,形势不容乐观。
当日下午,镇党委政府开会传达部署防疫工作,要求各村居立即进入战时状态,迅速开展疫情防控工作。“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刚结束,现在正是检验党员干部初心使命的时候,面对疫情,如果瞻前顾后、畏缩不前,算什么共产党员,怎么对得起群众的信任。”
会议结束后,个别村居书记给自己打气,得到在场人员的一致“点赞”。在镇党委政府的坚强领导下,全镇14村居于大年初二上午,全部组织召开了“两委”会议,把疫情防控工作安排布置到位,明确联防联控、群防群控具体措施。全镇各村居干部,立即从春节假期的氛围中抽出身来,迅速调整思想状态,全部到岗到位,全身心投入到疫情防控的战斗中。“____指出:‘生命重于泰山、疫情就是命令、
防控就是责任,疫情来了,我们不上谁上。”在三元村“两委”干部会议上,村党总支书记姚清海面对个别人员的担忧,严正表态。
观看榜样五个人心得体会篇5
观看《榜样》后,我的思绪仿佛又回到了那个寒冷的冬天,那片没有硝烟的战场。年年初,新冠肺炎疫情突如其来。在突如其来的危难面前,涌现了一批批钢铁榜样,他们舍小家为大家,犹如黑暗中的火光,燃烧自己,照亮群众。结合自身的职业,我对达娃仓决所长的事迹感触颇深。
在节目中,面对记者的提问,听力不断下降的达娃仓决有些答非所问,这让人感动又心疼。年年初,新冠肺炎疫情突如其来。1月9日,拉萨出现1例输入型病例,患者于从西宁乘坐z6次列车到达拉萨,而中间停靠的站点就是那曲。
疫情就是命令,防控就是责任。达娃仓决所长主动请缨加入到排查小组,当好疫情防控的协调员、信息员和服务员。“那时最快最有效的方式就是打电话!”色尼区公安局政委多加说,面对海量的信息,达娃仓决一边逐个梳理,一边不停地打电话。
接到任务后,达娃仓决一直坚守在疫情防控检查排查工作岗位上,戴着耳机没日没夜地拨打电话,每天平均下来至少要打00个电话。疫情防控前期,她每天总是忙到第二天凌晨才回家休息,每天平均睡眠不足个小时。由于在高寒缺氧环境中高负荷工作,月初,达娃仓决的中耳炎复发,但她选择了一个人承受身体上的不适,依旧积极投身到防控一线,从而导致耳膜穿孔,病情逐渐恶化,听力越来越差,现在她的左耳几乎听不到声音。疫情防控期间,达娃仓决带领民警共排查近0万人次、车辆7万余辆。
闻令而动,是公安机关的天职。但警服不是防护服,在疫情初期,防护设备缺少的情况下。达娃仓决身先士卒,基本是在零防护的前提下参战。遥记那时的我们也是战斗在一线,隔离、排查、防聚集、还有日常的执法办案!我和我的战友都坚守了本心,坚守在一线。那个时候心里也有忐忑,也觉得辛苦。但直到看到达娃仓决所长的事迹,才发现我们的工作量与达娃仓决所长比起来,确实差距很大,作为一名艰苦地区的基层领导干部,达娃仓决所长能这样坚守坚持,我们又有什么资格去怨言呢。
大浪淘沙始见初心真金,沧海横流方显英雄本色!达娃仓决所长的榜样力量更加鼓励教育了我们年轻一代民警!我们要牢记习总书记的勉励,牢记“对党忠诚,服务人民,执法公正,纪律严明”的宗旨,牢记“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坚决做到“两个维护”,做一名像达娃仓决所长一样的警察,为人民服务!
观看榜样五个人心得体会5篇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