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疫精神主题心得体会5篇

时间:
Animai
分享
下载本文

只有将内心的想法进行整理后,我们才能写出合理的心得体会,写好心得体会是我们得到成长的重要途径,好文汇小编今天就为您带来了抗疫精神主题心得体会5篇,相信一定会对你有所帮助。

抗疫精神主题心得体会5篇

抗疫精神主题心得体会篇1

1. 骑行300公里返岗的女医生甘如意甘如意,女,24岁,武汉市江夏区金口卫生院医生。

武汉封城时,她刚刚回到位于湖北荆州的老家。

虽然没有人要求她返回单位,但她心里却很着急,“我们科室只有两个人,这个时候会很忙。”

她做通了父母的思想工作,选择了唯一可行的交通工具——自行车,踏上了艰难的返岗行程。

在当时,出行的人都得去防疫指挥部开临时通行证。

在甘如意的通行证上,车牌号一栏写着“自行车”,通行事由是“到武汉江夏区金口中心医院上班”。

她靠着共享单车和一段顺风车,辗转4天3夜300多公里,淋着雨,吃着泡面,终于到达了目的地。

当她出现在医院大门口时,同事们先是惊讶,后是心疼。

“那一刻我特别轻松!”她说,“除了膝盖疼得不行!”

3月7日,甘如意入选“一线医务人员抗疫巾帼英雄谱”。

2. 武汉街头的义务送药人吴悠吴悠,26岁,武汉人,中学老师。

武汉封城之后,很多市民都被“困”到家中,生病时无法买药,万分着急。

发现这一情况后,吴悠骑着电动车出发了,他在武汉三镇来回穿梭,每天至少跑30公里,给有需求的人送去药品及防护用品。

收药者相当一部分是新冠肺炎疑似病例,他们一般会主动要求吴悠把药放在远处,避免近距离接触。

说不害怕是假的,吴悠只能尽力做好自身防护。

但是世事繁杂,人心颇测,有人竟然举报吴悠非法售卖药物,赚取差价。

警方对他进行了约谈,所幸吴悠的每一笔收费手机上都留有证据,详细核实后,警方还给了他清白。

对于这次不愉快,吴悠没有把它放在心上。

“我会一直坚持为困境中的求助者义务送药,直到有一天疫情结束,他们不再需要我。”吴悠说,“每天都有许多人加我求助,我不能停下脚步。虽然力薄,但也想成为保护武汉人的鳞片。”

3. 隔离点里的护理志愿者在武汉市东西湖区隔离点,有一支年轻的护理志愿者队伍。

这支队伍的12名女志愿者毕业于同一所学校——东西湖职校护理专业,如今她们都在不同的大学继续深造。

2月10日,听到母校的召唤后,12名队员克服种.种困难,迅速集合到了一起,然后奔赴隔离点展开工作。

配合医生对密切接触者进行初步诊断,测体温,心理疏导,为他们送上一日三餐……

一天的工作下来,穿着防护服,戴着双层口罩的队员们有点喘不过气来。

“虽然很闷很难受,但我们不会退缩,希望疫情早点结束。”这是12名队员一致的心声。

4. 从国外运回五箱口罩的少年赵珺延赵珺延,男,15岁,上海新黄浦实验学校八年级学生。

放寒假后,赵珺延去印尼雅加达的舅舅家度假。

几天后,国内传来疫情消息,他的家乡温州很快成了重灾区。

舅舅闻知此事,马上发动众人,在当地采购了15000个医用口罩。

但当时疫情严重,航班陆续停飞,舅舅发愁如何把口罩运回国内。

赵珺延于是改变度假计划,主动承担起了“快递小哥”的任务。

2月3日晚,他坐上印尼飞中国的最后一班飞机。

5只沉甸甸的行李箱,一个健壮的成年人也不好应付,更何况一个15岁的少年。

他求好心人帮忙抬着过了海关,然后又一个人在机场折腾了半个小时,用手推车把它们送到快递集合地。

就这样,在抗疫最紧要的关头,这批宝贵的物资被送到了温州苍南!

自古英雄出少年。非常时期,赵珺延“千里走单骑”,让大家看到了一个00后的勇气和担当。

5. 第一时间捐献血浆的“00后”康复者专家研究发现,新冠肺炎康复者的血浆中存在大量抗体,可用于危重患者的临床治疗。

2月14日下午,广东清远,两名“00后”康复者在市人民医院捐献血浆。

小陈是捐献者之一,他是一名在校大学生,在痊愈出院之前,他就手写了一份捐献血浆承诺书:

“感谢这么多天来,医护人员对我的照顾……当我了解到血液抗体对医疗有帮助,社会也需要我做一份贡献时候,我觉得应该要将血浆捐献出来。”

小陈是广东省第一个写下捐献血浆承诺书的康复者。

据报道,在武汉、贵州、深圳等地,先后有多名“00后”康复者捐出了自己的血浆。

“00后”不是局外人,经历疫情,他们正在长大。

抗疫精神主题心得体会篇2

疫情就是命令,防控就是责任。到最需要的地方去,到最危险的地方去,驰援武汉,一封封“请战书”,一组组“离别行”,让我们目睹了“逆行”最美的身影。

“别急,我们来了!”“你也报名了!”“大家都克服困难,愿意为祖国的召唤去努力工作”“待疫情过去,春暖花开,再定时间举行婚礼”……没有豪情壮语,没有惊天动地,他们用平凡演绎伟大,他们用行动书写担当,他们用大爱感动人间,这就是最美的“逆行”。他们舍小家为大家,只因他们心中都有一个执念,“武汉加油,中国加油,疫情防控阻击战必胜”。

“没有国家就没有老百姓,没有老百姓就有国家。国家的困难也是老百姓的困难,百姓的困难也是国家的困难。”这是成都双流区老大爷把做环卫工5年的积蓄10071元捐给武汉后说的一段话,既质朴又实在。在基层一线,还有很多这样的故事传说在上演,3名90后退伍军人重新穿上军装自发当起了劝导员,女大学生自发帮助村干部一线值守站岗,菜市场最美的采价员……众志成城、共克时艰,每个逆行者身上散发的一点光芒,汇聚成一束最美的烟花,在天空中绽放的是最美的瞬间。

逆行,是一种大爱,也是一种担当,肩负着责任和使命,凝聚着信念和力量。用“逆行”诠释了共产党人战斗在疫情一线的担当作为,书写了对党和人民的无限忠诚和赤子之心。

致敬最美的“逆行”,我们不能“空弹唱”,更不能乐当“键盘侠”。正如中组部部长所强调,形式主义、官僚主义是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的大敌,要坚决防止高高在上,浮在表面、空喊口号。致敬最美的“逆行”,我们要自觉行动跟进,多一些家国情怀,少一些个人考量,立足本职岗位,尽一份力、发一分光,写下最硬核的“逆行”。待到春暖花开,一起笑对阳光。

抗疫精神主题心得体会篇3

庚子年,2020伊始,病毒肆虐,疫情如火,但是,就在这人人避之不及的病毒面前,有这样一群人给予了我们爱与希望:一封封请战书,一个个红手印和签名....若有战,召必回,战必胜替代了往年铺天盖地的新年好,让这个春节有了不一样的意义。医院里,病床前,是奋斗,是坚守,是医务人员坚韧不屈的毅力,是战胜病魔的信心,他们,时刻守护在患者身边。我们忧心于疫情的日日进展,感动于最美逆行者,也感动于抗击疫情的每个你我他。2020年,注定不一样。因为疫情,我们顾不上亲友团聚就要面对死神的威胁。因为疫情,我们来不及欢度佳节就要勇敢迎战。这是一场特殊的战役,我们只能赢,我们也必须赢。这个春节,我们在一支团结一心,抗击疫情的队伍里,相信,春天已经来临,疫情也终将过去。

我何其有幸,生为中国人。我的祖国是我强大的依靠,我的同胞是舍弃小我为护大国安然的勇士。当家人闲坐,灯火可亲的同时,总有一群人“不计报酬,无论生死”,坚定逆行,迎难而上。钟南山院士的身先士卒,李兰娟院士的苦心钻研,李文亮医生的猝然离世,还有无数医护人员的主动请缨和慈善团体的尽心号召与奉献,让我们看到了中华赤子的赫赫侠肠,看到了时代脊梁的铮铮风骨。或许,我们心中的那支安心剂,并不是抗击疫情的实际性突破,而是我们被英雄们保护的那份踏实。哪有什么岁月静好,只不过有人为你负重前行。

抗疫精神主题心得体会篇4

新冠肺炎疫情发生以来,始终把人民群众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放在第一位,采取了一系列行之有效的防控举措。全国上下万众一心、顽强奋战,经过艰苦努力,疫情形势出现积极变化,防控工作取得积极成效。现在,疫情防控工作到了最吃劲的关键阶段,我们既要立足当前,又要放眼长远,牢牢把握构筑人民生命健康坚固防线这个根本,加大疫情防控“力度”“深度”和“温度”,不断提升防控能力和治理能力。

把脉问诊,阻击疫情有“力度”。越是兵临城下,指挥越不能乱,调度越要统一。基层干部肩负抓落实的责任,直接决定着疫情防控工作能否落地见效。在疫情防控的关键阶段,基层干部不能因取得了积极成效而掉以轻心、疏忽大意,反而要以更坚定的信心、更顽强的意志毫不动摇地站在防控第一线,严格按照防控工作规范流程,对过往的车辆、人员做好身份核实、信息登记、消毒防护等工作。要在疫情防控中练就“火眼金睛”,发现可疑人员、异常情况及时报告,对不应该放行的车辆、群众要一律劝返,坚决防止疫情防控“一刀切”,全力保障服务群众正常生产生活。

对症下药,抗击疫情有“深度”。“知不足,然后能自反也;知困,然后能自强也。”这次抗击新冠肺炎疫情,是对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的一次“大考”,一些地方和部门在此次“大考”中暴露出的短板和不足,对于从体制机制上创新和完善重大疫情防控举措,健全国家公共卫生应急管理体系,提高应对突发重大公共卫生事件的能力和水平,具有深远意义。要坚持突出问题导向,聚焦“病灶”,对症下药。对照疫情防控这面“镜子”,牢牢把握制度建设这条主线,针对突出问题有序推进法律和制度改革完善。只有切实补短板、堵漏洞、强弱项,才能尽快把问题问题解决,把隐患消除。

精准施策,疫情防控有“温度”。关山万千重,山高人为峰。虽然突如其来的疫情给不少行业和企业带来影响,但全国形成了全面动员、全面部署、全面加强的疫情防控工作正取得积极成效。当前正值农业春耕田管、企业复工复产的关键时刻,在不影响疫情防控工作的前提下,各级党委和政府要坚持“统筹兼顾”“十个指头弹钢琴”的认识论、方法论,有序推进农业生产和企业复工复产等工作,努力把疫情对经济社会发展的影响降到最低。一条条“贴心”的政策措施,不但能给受疫情影响较大的行业和企业带去“及时雨”,更能树立起正向预期的发展信心,让群众真切感受抗疫“温度”,温暖人心。

抗疫精神主题心得体会篇5

4月6日晚,山东大学齐鲁医院发布讣告称:山东省第一批援鄂医疗队员、山大齐鲁医院主管护师张静静,在按规定集中隔离医学观察期满即将返家休时,突发心脏骤停,经全力救治无效,于4月6日18时58分逝世。而张静静的丈夫正在援助非洲,未能赶得及回来看其最后一眼。

参加山东首批援鄂医疗队,大年初一“出征”湖北

时间回到1月26日,当日凌晨2点半,作为山东首批援鄂医疗队成员,张静静随队抵达武汉,随后前往黄冈支援,援鄂期间,她留下许多“一线手记”,如今读来,颇让人泪目。

张静静的丈夫正在非洲参加援非工作,并“跨越半个地球”写了家书支持妻子工作。

丈夫在信中说,为妻子舍小家,为大家的大爱而自豪。虽然孩子目前还小,时常因为想念妈妈哭闹,但将来会为有这样伟大的妈妈而骄傲。最后丈夫嘱托妻子照顾好自己,早日平安归来。

到黄冈第三天就剪成短发,她说“不后悔”

在投入救治工作之前,张静静和她的队友们做了“战前”准备。来武汉之前她就做好了剃成“寸头”的准备,和她一起剪发的还有山东医疗队的数十名女战友。

在诊疗工作中,张静静发现山东医疗队队员很难听懂湖北黄冈方言,医患之间沟通障碍有待破除。于是,她自己编写了一本护患沟通本。她还计划随着工作进展再一步步修订护患沟通本。

按计划今天返家休息,早晨突发心脏骤停

3月21日,支援黄冈的山东医疗队圆满完成救治任务,离开黄冈时,市民们自发夹道送别,张静静记录下一幕幕感人场景,“马路两旁、居民楼上挂着无数横幅,‘春风十里,只为送你’,‘我未谋您面,但是记得您’”。

4月4日下午5点,张静静他们按规定的集中隔离医学观察14天期满。张静静期间三次核酸检测均为阴性,原计划在4月5日上午返家休息。5日早上7点却突发心脏骤停。

在张静静护士抢救阶段,远在大洋彼岸的韩先生心急如焚,他一边四处寻觅回国机会,一面用文字将祈祷诉诸笔端,祈祷上苍能让妻子赶紧醒来。

文中,韩先生写道,由于分隔两地的原因,他们还没有拍婚纱照,曾经他们商量着等韩先生回国后,就带着孩子一起去补拍婚纱照。

只可惜,如今新娘不在了。

谢谢你付出的一切!

张静静,一路走好!

抗疫精神主题心得体会5篇相关文章:

中央人大工作会议精神心得5篇

九届全会精神心得体会5篇

抗疫工作志愿者心得5篇

主题安全教育日心得体会6篇

党日活动主题心得体会6篇

2023年党日主题活动心得体会优秀6篇

冬至主题心得体会7篇

2023年党日主题活动心得体会精选6篇

2023年党日主题活动心得体会通用8篇

交通安全主题班会心得体会8篇

抗疫精神主题心得体会5篇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文档为doc格式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
2036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