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疫防疫学习心得体会6篇

时间:
Lonesome
分享
下载本文

很多人在生活得到感悟后,都是会认真写心得体会的,大家在写体会的时候,可以让自己的写作能力得到锻炼,以下是好文汇小编精心为您推荐的抗疫防疫学习心得体会6篇,供大家参考。

抗疫防疫学习心得体会6篇

抗疫防疫学习心得体会篇1

为深入贯彻落实国家邮政局、省局《关于向汪勇同志学习为打赢疫情防控人民战争作贡献的通知》文件精神,不断弘扬行业正能量,近日,某市邮政管理局开设了“道德讲堂——向最美快递员汪勇同志学习”活动,号召全局干部职工学习汪勇同志先进事迹和崇高精神,在全市邮政行业迅速掀起学赶先进、见贤思齐、争创一流的热潮。某局全体干部职工参加了学习。

说起汪勇,湖北顺丰公共事务部负责人何向军不住点头称赞,这个小伙子勤劳、细心、踏实、能吃苦,肯担责任。

2月22日,包括汪勇在内25名湖北顺丰快递小哥在抗“疫情”期间奋勇拼搏获得提拔。

2月26日,国家邮政局印发通知授予汪勇“最美快递员”称号。

2月28日,武汉市江汉区委组织部对汪勇主动投身没有硝烟的战场,把个人安危置之度外,共战疫情,共克时艰,守望相助的优秀表现给予充分肯定,并批准江汉经济开发区工委“火线”发展汪勇同志为中国共产党预备党员。

汪勇同志是在疫情防控一线工作中默默涌现出来的平民英雄,是在疫情防控关键时期勇挑千斤重担的“逆行”者,是冲锋在疫情最前沿的最美快递员。学习汪勇同志先进事迹,就是要学习汪勇同志情系公众、一心为民的宗旨观念,坚定信念、忠诚使命的政治品格,忠诚使命、恪尽职守的敬业精神,开拓创新、担当有为的时代精神,友善无私、助人为乐的奉献精神。

抗疫防疫学习心得体会篇2

1月27日,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各级党委(党组)、各级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基层党组织和广大党员要不忘初心、牢记使命,挺身而出、英勇奋斗、扎实工作,团结带领广大人民群众坚定不移把党中央决策部署落到实处,坚决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笔者认为,对于党员干部来说,疫情就是没有硝烟的战场,疫情考验着党员干部的党性,检验着党员的凝聚力和战斗力,在这个特殊的“战场”上,党员干部要用实际行动让党性在抗疫战场上熠熠生辉。

特殊的“战场”上党员干部要当好一线的“排头兵”。“党员要上前线,现在就是前线,没有讨价还价的余地,我是支部书记,我先上,别的党员也必须顶上。”上海市医疗救治专家组组长张文宏的这句话让无数网友泪目,危急时刻,党员干部挺身而出,在疫情一线作好表率争当先锋的事迹还有很多,为其他党员做好了表率。党员干部在特殊的“战场”上要充分发挥模范带头作用,主动投身需要的地方;要做好领头羊,凝聚起万众一心的工作合力;更要听党指挥,服从大局,众志成城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

特殊的“战场”上党员干部要守好心中的“责任田”。疫情就是命令,防控就是责任。当前冠状病毒确诊的数字还在不断上升,越是危险的地方越要有党员干部的身影。一名党员就是一面旗帜,这就要求党员干部要强化责任担当人民群众的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放在第一位,把防空工作当做当前最重要的工作来抓;要守土有责,在其位谋其政,任其职尽其责,把防空的责任放在心里,抗在肩上,极力保证人民群众的安全;更要防控工作当做“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的试金石,在战场上践行党的宗旨。

特殊的“战场”上党员干部要搭好群众的“连心桥”。庚子年初,传染迅猛的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给人民群众带来了莫大的阴影和身体创伤,当前确诊数字还在不断飙升,防控形势异常严峻。在这场没有硝烟的战争中,党员干部不是“局外人”,更不是“旁观者”,而是要充分发挥自身优势,利用官方app等信息化平台及时发布疫情防控动态,取消人民群众的顾虑;要利用工作群组等宣传防疫小知识,避免人民群众进入防疫“雷地”;更要及时澄清各种不实报道,加强正面引导,抢占舆论“高地”,用实打实地有力举措共同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

大多数党员干部虽不能像医护人员一样在前线救死扶伤,可同样要以抗疫为卷,以党性为笔,用钢铁意志战斗堡垒、扛起一面旗帜,书写着一份合格的答卷!

抗疫防疫学习心得体会篇3

“消失吧,黑夜!黎明时我们将获胜!”“我们是同海之浪,同树之叶,同园之花”……这些印在中国企业对外援助医疗物资包装上的寄语,令人振奋、给人温暖,激励着国际社会携手抗疫,为世界加油鼓劲。

当前,中国疫情防控形势持续向好、生产生活秩序加快恢复,但境外疫情呈现令人担忧的加速蔓延态势。世界卫生组织总干事谭德塞在近期举行的例行疫情简报会上表示,许多国家大量需求物资,未来物资短缺将是一个挑战。“相知无远近,万里尚为邻”,在这种背景下,从官方到民间,一股援助世界的暖流在中华大地上奔腾流淌。中国企业在保证国内供应的同时,立即协调行动,运物资、派专家、出方案、谈经验……助力国际战“疫”,向世界传递“中国温度”。

驰援海外,彰显中国企业道义与担当。投我以木桃,报之以琼瑶。我们没有忘记,在中国抗疫最艰难的时候,许多国家和国际组织向中国伸出了援手。在全球抗疫的关键时刻,中国企业也尽己所能,贡献力量。近年来,中国企业走出去的步伐明显加快,不断拓展海外业务。不仅技术、标准、装备出海,企业文化、精神、理念也逐渐在当地生根开花。除了经济效益,积极履行社会责任,融入当地,也成为企业走向国际化的重要标准。基于这种责任和担当,不少中国企业克服了采购、生产、运输等环节的重重困难,将紧缺急需的医疗物资及时送往所需地,赢得当地民众的信任和国际社会的尊重。

驰援海外,凝聚国际社会信心与力量。中国拥有全球规模、门类、配套最完备的制造业体系,在全球产业链、供应链中占据重要地位。随着疫情防控形势持续向好,中国企业复工复产正稳步有序推进,医疗物资生产能力也在快速恢复和提升。此外,很多中国企业参与了国内疫情防控,积累了丰富的抗疫经验。无论是生产供应物资、提供技术保障,还是选派专家指导、介绍诊防经验,中国企业的加入,无疑会增强全世界抗疫信心,凝聚起国际社会战“疫”合力。据外媒报道,中国企业“跨界”生产医疗物资的经验已被多国借鉴。在疫情较为严重的国家,一些飞机和汽车制造商开始考虑转型生产呼吸机等医疗设备。

驰援海外,诠释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新冠肺炎疫情在全球的蔓延和扩散,再次印证了各国是休戚与共的命运共同体,也让人类命运共同体的理念更加深入人心。当今世界,各国相互联系、相互依存的程度空前加深,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疫情无国界,身处地球村的人类此刻面临共同的威胁和挑战。战胜疫情,放任、迟疑、偏见都无济于事,唯有同舟共济、守望相助。“有了困难一起扛”是中国企业的选择,他们的实际行动是对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的一次生动诠释。

青山一道同云雨,中企援外共战“疫”。国内国外两条战线,各行各业众多领域,大疫当前,中国企业送上了爱心与温暖,带来的是信任与尊重。疫情对他们而言是考验,也是磨练。在全球战“疫”结束之前,相信还会有更多的中国企业积极参与,与各方一道并肩作战,迎接胜利曙光。我们更相信,经过此次大考,中国品牌必将愈擦愈亮!

抗疫防疫学习心得体会篇4

过年了,本该车水马龙的街上却略显冷清,寥寥无几的行人裹得严严实实的,还戴着口罩。这一切,都因为新型冠状病毒。

“口罩怎么还没有到家?”母亲经常焦急地自言自语。“野生动物现在不能吃呢!”过年吃饭时大人们疑心突然变得很重。“一夜之间又多了这么多例。”每天早上爸爸都看着新闻说道。这个春节大家都被这新型冠状病毒闹得人心惶惶。“

“待在家里就是在为国家作贡献。”随着疫情的发展,越来越多的人认识到了这种病毒的可怕,从先前的抗拒慢慢变成了现在的自觉行动了。

可却有这样一批人,明知山有虎,偏向虎山行,成了这个冬天的最美逆行者,奔赴抗击疫情的第一线。他们不仅无法与家人团聚,而且以实际行动坚持在生死博弈的第一线。

病毒扩散十分可怕,由最初几人爆发至上千人了。无需接触,病人口中的飞沫即可使人感染。医护人员们需要穿上厚厚的防护服,但即便这样,仍有无数志愿者与医护人员倒下了。但是他们不后悔,他们觉得这是肩上沉甸甸的使命。

是的,不被感染便是为国出力,但是如果没有逆行者们,抗击病情就不会有进展。我们将一直生活在病毒的阴影下,正是他们,不顾“小我”,为“大我”奋斗,才让我们看到胜利的曙光。记住,我们在过年,而他们在帮我们过关。无论是医术高超的医护人员,还是任劳任怨的志愿者,无论他们普通与否,在奔赴抗疫前线的那一刻起便注定伟大,注定应该得到每一个人对他们的尊重。

一个1100多万人口的城市在中国的传统节日期间实现封城,难度可想而知。对此,武汉人民在随时被感染的情况下,在逆行者们的帮助下,做出了巨大的贡献与牺牲。98年的抗洪,03年的非典,每次都有大批逆行者们共赴困难,与其斗争到底,我相信,这回同样如此,我们会以团结的力量战胜不安的病毒,以团结的意志取得抗击疫情的胜利,以团结的精神最终让其乐融融的新春氛围回归常态。

向逆行者们致敬!有了你们,我相信,这是一场一定能打赢的“团结战”!

抗疫防疫学习心得体会篇5

抗击新冠肺炎,是一场没有硝烟的战争。在火神山医院重症二科医生刘野的值班日记里,icu里生与死的战斗随时都在打响。

“30床的患者突然失去呼吸,眼睛发直,赶快抢救!”半夜11点多,刘野上夜班刚进入病房,对讲机里就传来了急救呼叫。刘野急忙跑过去,查看心率还正常,就立即按压患者胸廓,并呼叫护士给患者紧急推了一组呼吸兴奋剂,经过较长时间的胸肺复苏,患者才逐步恢复自主呼吸,累得汗流浃背的刘野和护士们这才松了一口气。

“在重症医学科,像这样的战斗随时都可能打响!”刘野说。

2月18日下午2点,刘野在做好防护后,刚进入污染区没多久,浑身就湿透了,感觉闷得慌。刚接班就发现两名上呼吸机的危重患者血压低、血氧饱和度低。刘野立即调整用药,加强镇静补液后,患者生命体征有了改善。这时,刚转进来两天的24床患者突发状况,血氧饱和度突然下降、呼吸急促、口唇发紫。刘野立即把呼吸机工作模式调整到“加强”状态,让患者深呼吸,可患者生命体征只好转了一点,呼吸仍然困难。

“必须进行气管插管。”依据多年重症救治的经验,刘野立即作了决定。气管插管是重症救治中感染风险最高的操作之一,由于患者意识清醒,伴随患者咳嗽咳痰喷出的大量气溶胶,会让整个病房出现更高的感染风险。刘野没有迟疑,取来喉镜,让护士更换有创呼吸机管路,准备好气球,同时安抚好患者,比较顺利地将管子插了进去,连接管路开始通气。患者血氧饱和度逐步上升,口唇也开始恢复正常。

经过近两个小时抢救,刘野又一次赢得与死神的战斗,这也让他在思想上迅速成长,“战斗”结束走出污染区,他郑重写了入党申请书,表示要用党员的标准要求自己。

2月20日,刘野值夜班,在他要交班前10多分钟,一名患者血氧饱和度突然下降、心率飙升,血压下降,经过40多分钟抢救,病情才好转。这一天,他在夜班连续抢救了3名患者,交接班时已是筋疲力尽,乘公交车返回宾馆时,靠着车窗他就“眯着了”。

2月26日11点多,刘野接班,逐个病房查看患者。25床的患者是一位老大娘,闭着眼睛躺着一动不动,看起来心情不好。刘野站在床头问她有哪里不舒服。过了几秒,老大娘才睁开眼睛看着他说,“为什么你们医生交班在我这儿都待不了多一会儿就走了?是不是我的病太重了?”刘野笑了,对她说:“医生来您这里时候少,说明您病情比较轻!”

刚刚安慰完这位患者,对讲机里又传来了“抢救”的呼叫声,刘野又一次投入救治的战斗中。

抗疫防疫学习心得体会篇6

在黑龙江援助湖北医疗队中,有这样一位医生,2003年抗击非典、2008年抗震救灾、2009年甲流防治都曾留下过他的身影,新冠肺炎疫情暴发后,他又主动请缨支援武汉,全力救治重症患者。

“继续努力,早日出院”“新冠必败,您必胜”“坚持就是胜利”,在武汉市第一医院16楼重症病区,几乎每位患者床头都贴有一张写着鼓励话语的淡粉色纸卡,而这些都出自前来支援的哈尔滨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呼吸科陈宏医生之手。

作为呼吸科专家,从抵达武汉那天起,查房、诊疗、解决重症病房里棘手的疑难问题就成了陈宏每天的日常。在他和团队的努力下,半个月的时间,就已经有40多名患者从重症转成轻症。与患者们一起共渡难关,也让细心的陈宏成了他们最贴心的人。48床的罗阿姨,老伴也因为新冠肺炎在楼上病房住院,罗阿姨一直很惦记,每次查房,陈宏都会第一时间把罗阿姨老伴的情况告诉她。

这位80多岁的患者由于牙齿不好,吃饭困难,陈宏就每天给他准备软烂的食品。有的患者稍微好转就自行摘下呼吸机,怕引起复发,陈宏苦口婆心地劝,说轻了担心患者不听,就拿出东北人特有的幽默。

在病区里健步如飞的陈宏,其实患有严重的腰间盘突出,由于工作量大,腰痛严重,有时他只能趴在电话桌上接诊。

目前,经陈宏团队治愈出院的患者已有22名,他和队员们又建立了微信群,让出院患者可以实时在线进行康复咨询。

抗疫防疫学习心得体会6篇相关文章:

致敬抗疫英雄心得6篇

抗疫精神主题心得体会6篇

抗疫一线医务人员心得6篇

抗疫英雄心得体会2022精选6篇

抗疫体会心得体会6篇

党员抗疫先进事迹心得体会6篇

弘扬伟大抗疫精神的心得体会6篇

抗疫精神的心得体会1000字6篇

90后抗疫先进事迹模板6篇

抗疫大学生先进事迹6篇

抗疫防疫学习心得体会6篇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文档为doc格式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
2358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