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质的心得体会是肯定会让读者的思想得到升华的,心得体会是要将我们的内心感受进行梳理,需要尊重客观事实,好文汇小编今天就为您带来了准脱贫心得体会6篇,相信一定会对你有所帮助。
准脱贫心得体会篇1
阿布洛哈村三面环山、一面临崖,通村公路要在陡坡、绝壁上施工,地形地质条件复杂,尤其是最后一公里所经山体岩层表面极为破碎。但困难再大,也没有修路的决心大。动用直升机空投施工设备、派驻专人蹲点督导、专家进村踏勘、知难而进完成最后一公里“两隧一桥”……为了65户、253名村民,这条通村路耗时一年,建有3条隧道和1座桥梁,成为脱贫攻坚战刻在大凉山的深深印记,充分体现了“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一个民族、一个家庭、一个人都不能少”绝不是一句空话。
实际上,在“三区三州”深度贫困地区,许多贫困村都类似阿布洛哈村这样受限于自然条件,基础设施落后、公共服务不足、产业发展薄弱,似乎摆脱不了贫困的命运。但是,这场人类历规模的减贫事业,就是要致力于扫除所有脱贫盲点。越是阿布洛哈村这样难啃的“硬骨头”,越不会被遗忘,反而会投入更大力量进行帮扶。
精准扶贫、交通先行。如今,随着村道顺利贯通,阿布洛哈村这个因为“直升机修路”而备受瞩目的“网红村”,有望成为金沙江旅游环线的重要目的地。而放眼全国,像毛细血管一样分布在广袤乡村的公路网,正承载着最广大人民群众的小康之梦,有力促进着资金、技术、产品、文旅等资源在城乡间交流交融。
在当前攻坚拔寨的冲刺阶段,就是要瞄准问题,以更大的决心、更明确的思路、更精准的举措和超常规的力度,让各种资源汇集成军、夺取全胜。
准脱贫心得体会篇2
(一)加强思想政治学习,切实增强“四个意识”。首先,利用书籍、强化精神之钙、提高自身思想境界。其次,利用网络媒体学习相关会议精神,切实增强自身政治本领,明确思想目标,尽职尽责做好岗位本职工作。
(二)做到心系群众,不忘初心的组工人。作为组工人,我们要“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在工作中,热情对待每一位来办事的人员,经常探望帮扶户并制定可行的帮扶度计划,帮助贫困户早日脱贫致富奔小康。在生活中,我们要心系群众,从小事做起,在公交车上见到老弱病残主动让座等等,只要心中有群众,我们组工人心中的那盏“灯”将会更亮。
(三)始终绷紧纪律弦,做干净做事的明白人。严守纪律要求,做到敢于担当,敢于作为,工作中积极创新,改进工作作风。以“冯新柱案”警示教育引以为戒,严格纪律约束自己,把纪律规矩挺在前面,严格外出报告制度,坚决抵制各类消极腐败,保证管得住自己的手、管得住自己的腿、管的住自己的嘴。
(四)认真贯彻中央八项规定,守住底线。认真贯彻落实中央八项规定和“四风”要求,做到守住底线、不踩红线、不触高压线,在生活、工作中做到时刻提醒自己,规范自己的一言一行,践行好中央八项规定和四风要求,保证过硬的工作作风和纪律作风。
(五)履行党员责任义务,做合格共产党人。作为共产党人,要不忘初心牢记使命跟党走,始终铭记党员初心、党员义务、党员责任,时刻提醒自己肩上的义务,履职好党员责任。积极干事,认真工作,为共产主义事业奋斗终身。
准脱贫心得体会篇3
在县委,县政府组织的金寨县脱贫攻坚乡(镇)村干部华西培训班到华西村参观学习,通过听报告和实地参观及影像观看等活动,特别是新书记吴协恩的报告。介绍华西村的发展历程,和总结老书记吴仁宝的思想。老书记是一个坚定理想信念的人,是一个能出思想的人,是一个无私奉献的人。让我们精神为之振奋,为之震撼。同时也让我的思想得到解放和洗礼。
这次学习得到的感受:一是学习老书记吴仁宝的伟大。他是一个理想坚定的人,是一个能够留下思想的人,是一个把幸福留给别人的人。华西村从二十世纪六十年代一直到今天的发展历程,他们的“艰苦奋斗”,他们的“与时俱进”,以及他们的奉献精神,学习精神,创新精神是值得我们认真学习的,在今后的工作中,将鞭策我们认真学习党和国家的方针政策,多为群众办好事,办实事。多和群众谈心,交流,沟通。多听群众的心声,和他们真正打成一片。才能体会老书记的告诫名言“有福民先享,有难官先当”。
二是学习新书记吴协恩创新管理理念。他们带头讲团结,讲为民,讲正气。平时工作多一点平和沟通,少一点激化的情绪,多一点善意的理解,少一点片面的误解。多一点有用的办法,少一点无谓的抱怨。如何建设一个好的基层党组织,一个完善的管理制度,改变村民思想,提高村民素质,可持续发展的集体产业,值得我们学习和借鉴。针对我们贫困村而言,必须要有一个团结有凝聚力的班子,才能维护一方稳定,带领贫困户脱贫。
三是看到的感受:步行看到修剪平平坦坦的草地,一栋栋欧式小洋房,乡村别墅,万人宴中心广场,万米走廊,五人伟像,世界第一大钟,特别是一幅高悬的标语“一个共产党员,为民利益的一面旗帜”。让党员干部时刻记住人民的利益高于一切。参观了二十四孝陵,民族宫,农业观光园。登上百米金塔,华西村的壮观尽收眼底,将启迪我强化使命意识,责任意识,发展意识。在今后的工作中,结合我村实际,找一条符合我村发展的路子,为我村贫困户早日脱贫,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而努力!
准脱贫心得体会篇4
目前新疆扶贫工作中存在的础队伍力量薄弱,产业扶贫到户难度大等问题,并提出形成精准扶贫工作合力、将∶惠聚”住村工作组作为精准扶贫的骨干人才队伍等建议。回顾_x,自治区扶贫工作取得了一定成效,但贫困人口仍然存在,到20_年所有贫困地区和贫困人口要一道迈入全面小康社会,现在距离这一目标只有5年,时间紧迫、任务繁重。今年是“十三五”开局之年,今年要继续坚持做好扶贫攻坚工作,为未来五年的扶贫工作、为全面步入小康社会开个好头。
有了奋斗目标,最重要的是如何实施精准扶贫。九三学社提出的这些建议的确一针见血,贫困县不是所有人都贫困,非贫困县也并不是所有人都富裕,要因人因地施策,分层扶贫,避免“大水漫灌”,以此提高扶贫实效,实施精准扶贫。眼下存在的贫困户或许分布在全疆各个城市大街小巷、村村落落,脱蒲度大、任务重,是脱贫攻坚战中最难啃的硬骨头。自治区上下要发扬愚公移山的精神,把贫困户的贫困切实放在心上,发扬“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高尚情怀,戮力同心精准扶贫,为实现全面小康社会努力。
在脱贫攻坚战中,精准扶贫的骨干人才队伍建设显得尤为重要,越是攻坚决胜阶段,越要加强和改善党的领导。∶惠聚”工作组就是与老百姓深入交流的骨干人才队伍,∶惠聚”工作组要把贫困户的疾苦当成自己的大事、国家的大事,要对社会、对国家尽职尽责,为贫困户想方设法脱贫致富。同时为了督促脱贫攻坚战的进程,可以逐级签署脱贫攻坚责任书,履职尽责,既要有严格的督察制度保障,以问责压力激发实干动力,也需完善激励措施,把脱贫攻坚实绩作为干部选任重要依据,在脱贫攻坚第一线考察识别干部,让能力强、作风正、有作为的干部脱颖而出,在脱贫攻坚中成就一番事业,营造崇尚实干、敢于担当的良好氛围。
没有比人更高的山,没有比脚更长的路。我们相信广大层干部群众会以愚公移山的精神,靠辛勤劳动改变贫困落后面貌,使全社会力量广泛参与扶贫事业。
准脱贫心得体会篇5
习近平总书记的“三大战役”之一的脱贫攻坚工作在全国开展几年,几年来,就农村的人居环境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交通四通八达,水泥路通村通组,便民路走村串户,风貌打造后焕然一新,产业发展如火如荼。脱贫攻坚的战役取得了辉煌的成绩,但是还存在着一些不足之处:
一、党和国家的脱贫政策与人民群众的思想素质还存在着差距。党和国家的脱贫政策要求政府和群众共同努力,同心同德,互相配合,改变农村落后面貌,共同摘掉贫穷落后的帽子奔小康脱贫致富。而部分群众缺是被动接受党和国家政策,不是主动配合乡村干部的引导,创业致富。
二、部分群众思想观念发生畸形变化。
三、部分群众“等、靠、要”的思想严重。耐心等待国家政策扶持,等着天上掉下馅饼,靠国家救济过日子,甚至恬不知耻到政策部门要求解决这样那样的问题。只向政府索取,自己却不愿意付出,稍不如意怨气冲天,这种人不知感恩,更不满意。
因此脱贫攻坚政策应加大提高人民群众思想觉悟的教育,转变群众脱贫致富的观念,把“要我脱贫”变为“我要脱贫”这条正道上来。
打赢脱贫攻坚战,就要党员发挥作用。“做给群众看,带着群众干”,在扶贫工作中,我们要充分发挥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党的宗旨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作为帮扶责任人,我们在开展帮扶工作时,就应该时刻本着为人民服务,为人民办实事的态度去帮扶,而不是为了仅仅为了每月的填表签字按手印,作为党员,要时刻牢记肩负的职责与使命,做好本职工作,不浮躁,不虚假,从群众利益的角度出发,为了打赢脱贫攻坚战尽自己的努力。打赢脱贫攻坚战,就要建设好的村“两委”班子。就是要加强支部建设,整顿软弱涣散村级党组织,切实发挥基层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把加强村支书队伍建设作为重中之重来抓,着力建设一支政治坚定、能力过硬、作风优良的村一把手队伍。要优化结构,坚持在“能人”中选“好人”,把致富带富能力强的党员群众吸纳进村“两委”班子,让得力的村“两委”班子配合好政府,带动贫困人口走上脱贫致富之路。
准脱贫心得体会篇6
2020年是决战决胜脱贫攻坚的关键时刻,我们一定不能放松警惕,要在2019年的工作基础上,盯紧问题短板,明确工作目标,强化整改措施,以更加昂扬的斗志、更加饱满的热情、更加旺盛的干劲,咬定目标、再接再厉、精准发力,全力以赴夺取脱贫攻坚伟大胜利。
一是脱贫攻坚和疫情防控“两手抓”,疫情对脱贫攻坚的影响不容忽视。由于疫情涉及面广,给贫困群众的生活生产带来很大的影响,特别是对就业扶贫的冲击很大,稳定就业对象不能及时返岗复工,非稳定就业对象被动待业在家,大多数生产车间当前还没有复工复产。同时,因受疫情影响,产业扶贫、易地扶贫搬迁、危房改造等一些重点工作推进缓慢。而产业和就业,既是脱贫攻坚的重点难点,也是确保稳定脱贫、防返贫和提升脱贫质量的关键,是今年脱贫攻坚的“重头戏”和主攻方向,我们要全面落实支持贫困地区发展产业就业“十条意见”,千方百计拓宽渠道增加农民收入。
二是对贫困户的思想贫困问题要力争根除。精神贫困有时比物质贫困更可怕。要把推动移风易俗作为撬动脱贫的杠杆,继续在贫困群众中继续倡导开展“治惰”“治懒”“治脏”“治赌”“治愚”的“五治”行动,深入推进“户帮户亲帮亲、互助脱贫奔小康”行动,继续以村规民约的形式,在全乡各村推进禁燃、禁赌等行动,教育和引导广大贫困群众发扬自强自立精神,帮助群众树立“节约也是发展”理念、唤醒勤劳致富发展意愿,激发内生动力,引导贫困群众采用以工代赈等方式参与项目实施,尤其要让农村里的懒汉有事干、忙起来,靠自己的双手努力奋斗,改变贫困面貌,创造幸福生活,斩断群众因懒变贫、因婚致贫、因宴返贫的“穷根”。
三是要严格工作要求。根据贫困户户情、脱贫需求变化和政策调整等因素,重点围绕基本情况、致贫原因、增收措施、保障措施等内容,对计划进行实事求是的制订和调整。各工作队及后盾单位要迅速组织力量进村入户开展工作,创新开展“院落会”,开展扶贫政策宣传,落实落细落具体各项扶贫政策,切实提高群众满意度,各结对帮扶责任人要持续推进“3+3、5+5”、“五个一”走访活动活动,详细了解各帮扶户的基本信息,根据实际情况制定相应帮扶措施,用心用情做好帮扶工作,不断增强内生动力
准脱贫心得体会6篇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