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写心得体会不是一件值得炫耀的事情,只有立意深刻的文章才会得到别人的认可,当自己的内心有了新的感悟之后,不妨进行一篇心得体会的写作吧,以下是好文汇小编精心为您推荐的听入党故事,心得体会5篇,供大家参考。
听入党故事,心得体会篇1
追寻时间的痕迹,让我来回忆一下我的入党故事吧。小学,党在歌声里。曾记得,小学的时候,印象最深刻的一首歌是《听妈妈讲那过去的事情》。当时的我懵懵懂懂,对歌词的意思并不是很理解。爸爸他跟我说歌词讲述的是经历过旧时代的母亲回忆起自己遭受地主迫害,吃不饱、穿不暖的日子,并借此让自己的孩子知道新中国美好生活的来之不易。爸爸还给我讲述了很多共产党员的故事,幼小的我,顿时对胸前飘扬的红领巾又多了一分崇敬。
中学,党在课本里。在政治课本里,回顾了中国共产党的历史,接触了党的理念、接受了党的教育。在语文课本里,了解了共产党的英雄故事,有送鸡毛信的抗日小英雄海娃,有抗日女英雄赵一曼,有壮烈牺牲的杨靖宇。还有雨来,狼牙山五壮士,小兵张嘎,这些共产党人的故事都让我印象深刻:我们美好的生活都是英雄们的鲜血换来的。渐渐地,党员的形象在我内心深处“扎根”。
大学,党在我的心中。在大一的时候,我向党组织提交了入党申请书,希望成为一名光荣的共产党员。20__年的那个秋天,经过党组织的考察,我正式成为了一名预备党员,记得,入党宣誓那天,在支部书记的带领下,面向鲜红的党旗,怀着一颗砰砰的心,紧握着微微冒汗的拳头,用洪亮的声音宣誓:我志愿加入中国共产党,拥护党的纲领,遵守党的章程,履行党员义务,执行党的决定,严守党的纪律,保守党的秘密,对党忠诚,积极工作,为共产主义奋斗终身,随时准备为党和人民牺牲一切,永不叛党。面对党旗光荣地宣誓,对党的感悟更加深刻。
现在,党在我的身边。毛泽东同志说过,共产党人,最讲认真。希望从身边的每一件小事做起,“认真做事,踏实做人”。以党员的标准时刻严格要求自己,牢记入党誓词,不忘初心,坚守共产党员的纯洁性与先进性。
这就是我的入党故事,平凡而又真实。
听入党故事,心得体会篇2
时节如流,不经意间我入党已经8年了。在党的__岁生日之际,回首来时路,除了感慨,我更多的是感激。
我们这一代人,自小生在新社会、长在党旗下,从小就接受着党的教育和熏陶。但再多的理论教育,不如党员们实实在在的言传身教。我生在农村、长在农村,最早接触到的党员,就是小时候经常到田间地头或入门入户为群众解决问题、困难和矛盾的“大队书记”了吧。每当有群众因为放水等事情产生矛盾时,大家伙说的最多的就是——走,找大队书记评评理去,他是党员。那个时候,党员为民服务的种子就悄悄地植根在我的脑海里了。
成年以后,尤其是大学开始要求我们找工作单位实践的时候,我第一时间想到的就是家门口的村委会,我渴望把多年来“为人民服务”的想法付诸行动。我参与了村里一些简单的事务,切身地感受到了党员的辛苦和奉献,以及帮助群众解决困难和问题的成就感。在断断续续的为村帮忙期间,我萌生了向党组织靠拢、加入中国共产党,成为一名优秀共产党员的想法。
起始,我对党员最多的理解就是“党员就是优秀的人,发挥带头和榜样作用的人,帮助群众解决实事和困难的人”这样质朴的观念。后来在接受入党积极分子培训期间,看到一则关于长征时期党组织的故事,也是一则关于临时党支部的故事:长征过草地时期,29名负伤掉队的红军战士在一个寒冷夜晚聚在一起,某部三连副连长李玉胜建议:大家虽然不是一个连队的,但为了一个共同的革命目标走到一起。我们组建一个临时党支部,带领大家走出草地。他的建议得到全体同志的一致响应,并推举李玉胜为临时党支部书记。有了党组织,29名伤员就有了“主心骨”,大家相互鼓励相互帮助,历经千辛万苦,终于走出了草地,回到了组织身边。这件事情当时给我最大的触动就是,党就是信仰,党员是国家和人民的红色脊梁。自那以后,我坚持以更高更严的标准要求自己,严以律己、率先垂范。
终于,在20__年5月22日我被吸收为中共预备党员。当我站在鲜红的党旗面前,紧握右手庄重宣誓之时,感受到(的)不仅是党组织的信任和肯定,更是一步步的成长和喜悦。
入党以后,我历任多个岗位,一直扎根基层一线,对党忠诚、诚实自律,尽心尽力服务群众,发挥着一名党员的作用。多年基层工作经验教育了我,“共产党员”不但是响亮的名号,也是时代和组织赋予我们的责任和使命。
站在新的起点上,党员的标准也在不断增加新的内涵。习近平总书记在瞻仰一大会址和嘉兴红船时教诲道,“我们走得再远都不能忘记来时的路”。今后我将继续踏实勤恳、任劳任怨地做好本职工作,不辜负组织的培养和群众的期盼。
重温自己的入党记忆,是让自己的灵魂与脚步同行。入党并非一瞬即逝的几句宣誓,也不是一时之动作,是我们一生的追求和信仰。在我最青春的岁月里,许下对党、对人民的庄重承诺,我将作为毕生的荣耀去追寻和实现。
青山不改,信仰永存,初心永驻!
听入党故事,心得体会篇3
我的入党故事,要从咿呀学语说起。
入党是儿时懵懂的崇敬。__年,我出生在一座海滨小城,小时候父母亲工作都很忙,我是在姥姥姥爷的关心照顾下长大的,记忆中,姥姥姥爷是我最好的玩伴。
姥姥是人民教师,印象里,家里书柜上摆满了毛泽东语录,姥姥总是戴着老花镜,逐字逐句地念给我听。书柜顶上有个铁盒子,放着好多刻有毛泽东同志像、写着我不认识的字的勋章,姥爷每每拿起,都会在手心细细摩挲,我问姥姥,咱家怎么有这么多徽章呢,姥姥很自豪地对我说:“因为你姥爷是上过抗美援朝战场的老党员呢!”
这是在我的认知里,第一次听到“党员”这个词。我依然记得姥爷对我说起自己是一名党员时,眼中透出闪耀的光芒,那是在他们那个年代,党员对党无比忠诚的目光。在姥姥姥爷的言传身教下,他们身上对党的忠实执着深深感染我,自小我心中便对中国共产党产生了浓厚的崇敬之情。
入党是学生时代的渴望。__年发生了山河破碎、悲痛欲绝的浩劫——汶川大地震,这不仅是一场建国以来破坏性最大、波及范围最广的地震灾害,更是对党和政府以及人民的一次严峻考验。那时的我正在读初中,每天广播里都在实时播放举全国之力抗震救灾的情况。当我看到电视里温家宝总理奔赴灾区的身影、人民子弟兵在满目疮痍的震区背着灾民奋力奔跑的模样、国旗第一次为罹难同胞而降,这些场景都让我的内心极大撼动。
我意识到,原来中国共产党的力量是如此巨大,原来中国共产党把人民群众时时刻刻放在心上,他们冲锋在前,享受在后,他们在艰难困苦的第一线保护着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他们是伟大的执政党!我也明白了中国之所以强大,与共产党员抛头颅洒热血的英勇战斗是分不开的,从此党员的形象在我面前变得神圣而高大。也是从那时起,想要加入中国共产党的念头已在我内心生根发芽。
入党是深入基层的初心。__年,妈妈问大学刚毕业的我,对以后的工作有什么打算?我毫不犹豫地回答,我要去最贴近群众的基层。怀揣着对党的那一份初心,我于__年9月进入单位工作,成为了为人民服务的一员。工作后,在身边优秀党员同事的带动下,我对党的理解认识也有了从浅至深的转变,思想的深度、广度都有不同的进步,因此我想要加入党组织的决心更强烈了。
参加工作的第一年,我提交了入党申请书,这份入党申请书不仅是我学生时代的渴望,更代表我坚定的政治信仰。自此,我时刻以党员标准要求自己,随时向组织汇报思想,在点滴中不断丰富自身,以期尽快加入党集体。
入党是终身光荣的信仰。在20__年建党__年华诞之际,我被组织接收,成名一名光荣的预备党员。我永远不会忘记在党旗下宣誓的一刻,我面向鲜红的党旗举起我的右手庄严宣誓:“我志愿加入中国共产党,拥护党的纲领,遵守党的章程,履行党的义务,执行党的决定,严守党的纪律,保守党的秘密,对党忠诚,积极工作,为共产主义奋斗终身,随时准备为党和人民牺牲一切,永不叛党。”
这些誓词一直铭记在我心中,每当遇见困难挫折,我都会想起那面鲜红的党旗,是他让我拥有了顽强拼搏的精神,是他赋予我克服一切难关的决心和动力。我的入党故事一直在路上,因为我懂得行动上的入党和思想上的入党是需要花一辈子的时间去践行,我终于成为了自小想要成为的人,一名共产党员!一个更好的自己!
因为初心,所以向往,
因为相信,所以信仰,
我的入党故事,一直在路上......
听入党故事,心得体会篇4
20__作为一个伟大的历史交汇点,“十四五”乘风破浪,我们党即将迎来__年华诞、党史学习教育在即。回首党的__年风雨路,__年恰是风华正茂,初心如磐,百炼成钢,从“小小红船”到“巍巍巨轮”,从“春天的故事”到“新时代华章”。__年来,中国共产党带领人民开拓前进,一步步在没有路的地方,走出一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人间正道,书写着大气磅礴的时代传奇。闲谈席语间,谈及我们与党的结缘、我们自身的入党故事,倍感思绪万千……
谈及我的入党故事,虽谈不上轰轰烈烈,气势如虹,但于我而言,却是不可多得的青春回忆与不可逆的艰难成长。且不论牙牙学语、蹒跚走路的幼稚孩童时期,也不说青春叛逆、调皮顽劣的懵懂知会时期,印象中“政治意识”和“党的概念”的真正成熟完善期应该从大学说起。
对晦涩难懂政治学课程的痴迷,催生政治懵懂“潜意识”。
光阴似箭,岁月如梭,__年大学毕业至今,不知不觉已过了10个年头。由于开蒙较晚,现在想来当时不知为何,执着于王浦劬的《政治学基础》《政治学原理》、王沪宁的《比较政治分析》、萨缪尔·亨廷顿的《文明冲突论》《变革社会中的政治秩序》等政治理论的出奇喜欢。或许是出于对教授政治学课程的老师敬仰,折服于她时而风趣幽默时而严肃端庄的教学气氛和政治智慧,以至于爱屋及乌?也或许是惊叹于政治大家严肃缜密的政治思维和推理论证?通过对过往历史的梳理整合、国家利益的各中平衡,此时对党的政治理论已了然于心。
装满仪式感的入党宣誓照亮初心,汇聚成唤醒使命“分水岭”。
20__年10月,机缘巧合下,我光荣地加入了中国共产党,面向党旗庄重宣誓。至此,无论生活学习,还是思想觉悟都要守好党员“初心”,注重在科研阅读上狠下功夫,坚持长期的理论武装和持续的理论学习,把读书学习作为了解中国社会,培养理想信念的一个重要途径和方法,自觉培养爱读书的好习惯,特别是马列经典著作已熟读通透。在特长发挥上,注重挖掘自身写作潜力,练就压实“笔头”功底,从大量的实地调研中,培养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积累建言献策经验。
党建引领下的基层经验磅礴有力,构筑起百炼成钢“风向标”。
参加工作后,开始接触社区基层党建,致力于党建引领下的基层社区创新治理,打造基层党建品牌亮点特色,重点参与党建课题研究工作和基层党建项目培育工作,从事撰写宣传信息,时间一晃7年过去了,至今最大的收获就是:得益于基层党建工作经验的积累,受身边先锋榜样的影响熏陶,挖掘自身擅长的领域和可促提升的工作技能,初心如磐担使命,勇毅奋进破浪行,通过攻坚历练,迅速成长为一名用“匠心”坚守“初心”的优秀党员干部,无愧于党的培养。
时间迅速拨回到今天,作为建党__年庆典和“十四五”开局起步的重要历史交汇点,我们不得不感叹中国共产党纵览全局的运筹帷幄,惊叹于这__年风雨奋斗史留给我们的宝贵财富,作为春风沐浴下的我们新一代共产党人,何不乘风而行,为党分忧解难呢。
听入党故事,心得体会篇5
“我志愿加入中国共产党,拥护党的纲领……”回想起入党宣誓当天,面向党旗,右手握拳,内心澎湃。1992年12月19日出生的我,是一名地地道道的90零后,2012年12月20日,在我20岁生日的第二天,我光荣地加入中国共产党,这无疑是我最好的生日礼物。
“你为什么要入党?”这是在入党前谈话时,学校领导问我的问题,问题简单,却没有标准答案。谈及我为什么入党,这和我生活环境紧密相关,从小生在农村,长在农村,见证了农村蜕变,心怀感恩,是我坚定入党的动力源泉。
在2006年以前,每逢秋收,父亲总会背着几袋粮食去粮站交农业税,遇见收成不好的年份,还需要用现金弥补差缺的部分,日子时常过得紧巴巴。2005年12月一天,小学门口杂货店的老板面对一台黑白电视机激动说道:“共产党万岁,从此农民再也不用交农业税了。”还在读小学六年级的我对这句话记忆犹新,也让我产生了一个疑问,共产党是谁?
好事接连而来,电力升级,木电杆换成了水泥杆;农村合作医疗解决村民看病贵的难题;2011年12月,在考上大学第三个月里,村里面3.5米宽的小康路连到家门口,从此告别“雨天一身泥,晴天一身灰”;家里面也修建起两层的新房,周边邻居无不感叹党的政策好,幸福的笑容时刻洋溢在脸上。这时的我在思考共产党为什么好?
“中国共产党是中国工人阶级的先锋队,同时也是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先锋队……”翻开鲜红的党章,我在里面找到久违的答案。知道了共产党到底是谁,也明白他为什么好,入党的决心在这一刻根植在了心中。
在近3000字的入党申请书中,我强烈表达了对入党的渴望,并恳请党组织考验我接纳我。
转眼间,入党已经第八个年头,自己也成为了党的一名干部,在基层传播着党的好声音、好政策,践行着当初面向党旗许下的铮铮誓言,积极引导许多像当初我一样年轻同志加入到党的队伍中来,奉献青春,实现价值。
不忘初心,牢记使命。让农村发展越来越好,群众日子越过越美,早日实现乡村振兴、民族复兴。
这就是我的入党初心。
听入党故事,心得体会5篇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