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恩奋进的心得体会5篇

时间:
Cold-blooded
分享
下载本文

心得体会就是将实践中进行的思考用文字记录下来的书面表达,心得体会是抒发我们内心的真实情感的实用文书,我们千万不能马虎,好文汇小编今天就为您带来了感恩奋进的心得体会5篇,相信一定会对你有所帮助。

感恩奋进的心得体会5篇

感恩奋进的心得体会篇1

党的十九大以来,党中央立足农业农村改革发展实际,围绕打赢脱贫攻坚战、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作出重大战略部署,出台一系列政策举措。“承诺如金,战鼓催人”,2020年是脱贫攻坚决战决胜之年,目前距收官只剩不到8个月的时间。面对“任务更重、要求更高”的复杂形势,广大党员干部要站出来、顶上去,切实增强自身责任感、使命感、紧迫感,保持战略定力,发扬连续作战、奋勇拼搏的韧劲和毅力,为坚决打赢脱贫攻坚战注入“zhen”力量。

查找问题、补齐短板,为脱贫攻坚注入“诊”力量。虽然全国脱贫攻坚形势持续向好,但也需清醒地看到,当前我国还有500多万贫困人口,部分贫困村和贫困县仍未摘帽,且大多为“贫中之贫、困中之困”,其帮扶难度可想而知。“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面对“最难啃的骨头、最难渡的险滩、最难攻的碉堡”,广大党员干部要牢固树立“不到最后一刻,决不松一口气”的工作信念,瞄准各地在脱贫攻坚中存在的突出问题和薄弱环节,下大力气进行全方位、多角度诊断,列出问题清单,并逐项施策予以整改。各级党委和政府需压实责任,分级实施挂牌督战,较真碰硬督、拼尽全力战,对标脱贫标准逐村逐户、逐人逐项解决问题,确保一项一项整改清零、一户一户对账销号,切实把短板补齐,把基础打牢。

坚定信念、鼓舞民心,为脱贫攻坚注入“振”力量。学如“逆水行舟,不进则退”,脱贫攻坚亦是如此。如期实现目标任务本就不易,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更为脱贫攻坚带来了诸多新的挑战。在战疫和脱贫双线作战的考验下,个别党员干部思想上出现松劲懈怠苗头,有的想要“松口气、歇歇脚”,对巩固帮扶成果、谋划长远发展敷衍应付;有的心浮气躁,发钱发物“一发了之”、低保兜底“一兜了之”、产业入股“一股了之”……值此关键时刻,广大党员干部需杜绝“等靠拖要”心态,要坚定对马克思主义的信仰和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的信念,充分调动各方面积极因素以振奋士气、鼓舞民心,在不断提高自身政治站位和思想意识的同时,加强对人民群众的宣传教育,进一步激发人民群众脱贫攻坚的内生动力。如此方能在担当作为中当好群众的主心骨,确保脱贫成效稳中有进,让群众的生活更有盼头、有奔头。

沉下身子、脚踏实地,为脱贫攻坚注入“真”力量。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真抓实干是我们党的优良传统,是我们事业干出成效的重要保证”。脱贫攻坚各项工作如不落到实处,下再大功夫也只能是竹篮打水一场空。“天下大事,必作于细”,全国各地贫困情况迥异,家家户户都有各自特殊的实际困难,广大党员干部要真正沉下身子、稳住步子,深入贫困户家中,在深谈细聊中扎实搞好调查摸底,找准找实致贫主要原因,进一步创新扶贫思路和方式方法。“不经一番彻骨寒,怎得梅花扑鼻香”,广大党员干部不能蜻蜓点水、浅尝辄止,更不能三天打鱼两天晒网、神龙见首不见尾,而是要一以贯之、久久为功,脚踏实地干、团结群众干,着力解决好贫困地区和贫困群众“两不愁三保障”问题,以“钉钉子”精神将脱贫攻坚进行到底。

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

感恩奋进的心得体会篇2

打赢脱贫攻坚战,关键在人。近日,习近平总书记在陕西调研时强调,“面对最难啃的硬骨头,容不得半点虚假应付,必须要有绝对过硬的作风,拿出担当作为的硬实力、干事成事的硬功夫”。决战决胜脱贫攻坚,广大干部就要锤炼过硬作风、过硬担当、过硬本领这三种“硬功”,真正以硬作风、硬实力、硬功夫,啃下决胜脱贫攻坚“硬骨头”。

强化履职尽责,锤炼脱贫攻坚“硬作风”。打赢脱贫攻坚战,优良的作风是保障。当前,仍有部分干部有松口气、歇歇脚的想法,有“抄近路”“造盆景”的思想,有搞“数字脱贫”“政绩脱贫”的冲动,这些想法和做法,都不利于决胜脱贫攻坚,都有损群众利益。广大党员干部必须始终牢记和践行党的宗旨,杜绝功利主义、实用主义和弄虚作假、欺上瞒下甚至优亲厚友、损公肥私等做法,主动挑最重的担子、啃最硬的骨头,在脱贫攻坚战场实实在在干成事、干干净净干好事。要拿出锲而不舍的恒心、久久为功的韧劲,为群众补上发展产业短板,为贫困群众兜好生活底子。要开展扶贫领域作风问题专项治理,动真碰硬督、从严从实战,推动各项扶贫政策举措落地落实,见到实效。

勇于担当作为,锤炼脱贫攻坚“硬实力”。决战决胜脱贫攻坚,强化责任担当是前提,坚持实干作为是要求。今年是脱贫攻坚“收官”之年,受疫情影响,决胜脱贫攻坚与疫情防控工作相叠加,时间紧、任务重、难度大,剩下是最难啃的“硬骨头”,要攻的是最棘手的“关口”,越需要压实责任、精准施策、担当作为。面对贫中之贫、困中之困、难中之难,必须涵养迎难而上的勇气、坚定不移的信心,拿出更强担当、更坚韧劲、更实举措,打通每一个堵点、难点,找准脱贫的路径和良方,在脱贫攻坚中展现新担当、作出新作为。大力选用脱贫攻坚一线实干担当、实绩突出的干部,对实绩突出、群众点赞、条件符合的干部,及时提拔重用,让有为者有位、吃苦者吃香,营造良好干事创业氛围。

坚持善作善成,锤炼脱贫攻坚“硬功夫”。脱贫攻坚既是硬任务,也是技术活。越往后,越考验干部愿干事的信心、能干事的本领、干成事的巧劲。虽然,大多数贫困群众通过政策扶、干部帮、自己干,实现了脱贫,但剩余的贫困群众,面临着“造不出血”“输不进血”的窘境,还存在着“等靠要”“吃政策”“不愿脱贫”等现象。解决好这些问题,既是搬“绊脚石”,也是除“拦路虎”;既考验着干部的责任和担当,也检验着干部的能力和水平。广大干部唯有勇于接受挑战、承受重压,沉下身子发现问题、扑下身子解决问题,在群众中摸清情况、想好办法、找准路子,不但让群众实现脱贫,还要对他们“扶上马送一程”,不断提高群众满意度、获得感、幸福感,兑现“一个都不能少”的承诺。

决胜脱贫攻坚,是一场硬仗,是啃最难啃的“硬骨头”。广大党员干部,就要涵养硬作风、锤炼硬担当、掌握硬本领,久久为功,实干苦干,无私奉献,在脱贫攻坚战场上,做出群众满意的实绩。

感恩奋进的心得体会篇3

以“历史的标尺”检验脱贫“深度”,确保稳脱贫、防返贫。脱贫攻坚是一项系统性、长期性、复杂性工作,既要有打持久战的韧劲,也要有灵活作战的能力,以攻坚之勇和“绣花”之功不断解决脱贫新问题,不断丰富扶贫新经验,不断收获致富新成效。

2015年以来,就打赢脱贫攻坚战召开了7个专题会议,各地要紧盯党中央脱贫工作重点落实情况,既要掷地有声也要抓铁有痕,既要集中精力处理当前新矛盾,也要时刻关注已开展工作的完成情况,防止老问题再发生。各级党委和政府狠抓扶贫工作中要“弹好钢琴”,不能分段各自独奏,要注重整体交响,加大产业扶贫力度,统筹用好政策支持和金融扶持手段,不断释放和扩大“培育一批主体、带动一方百姓、搞活一片经济”产业效应,让脱贫攻坚的活水一直长流,不断焕发活力。

以“实践的标尺”检验脱贫“硬度”,坚决杜绝数字脱贫、虚假脱贫。刚刚召开的决战决胜脱贫攻坚座谈会,面向全党全国全社会进行决胜脱贫再动员、再部署,就是要总结经验、乘势而上,咬定目标、克难攻坚,把党的坚强领导和优良作风落到实处。广大党员干部是脱贫线上的中流砥柱,要向黄文秀等优秀扶贫干部学习,始终坚持把群众利益放在首位,以真抓实干和过硬作风确保真脱贫、脱真贫。

保持脱贫攻坚政策稳定,对退出的贫困县、贫困村、贫困人口,做到摘帽不摘政策、不摘帮扶、不摘责任、不摘监管,扶上马送一程,继续更大力度整合优势资源、推进扶贫项目发展,推动形成稳定脱贫长效机制。严格考核开展普查。借助大数据技术开展“回头看”工作,突出扶贫成果精准有效、不掺水分,经得起实践检验。

以“人民的标尺”检验脱贫“纯度”,不获全胜决不收兵。收官之年,脱贫“大考”更要坚持和践行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提高贫困群众实实在在的脱贫获得感、幸福感和安全感。接续推进全面脱贫与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各地要在中央一号文件的指导下,因地制宜推出“三农”工作方案,将脱贫攻坚纳入乡村振兴战略,建立长短结合、标本兼治的体制机制,以农民增收、生产生活条件改善和经济社会发展加快为落脚点。

确保剩余建档立卡贫困人口如期脱贫,各地要全力以赴啃下52个未摘帽贫困县和1113个贫困村的最后“硬骨”。巩固9300多万人的脱贫成果,对存在返贫风险的近200万和存在致贫风险的近300万人群实施针对性预防措施,努力克服疫情影响,加快建立健全防止返贫机制,不断提升“两不愁”质量水平,努力解决“三保障”突出问题,让人民群众真正满意。

脱贫攻坚永远在路上,追求真理永不歇脚。到2020年现行标准下的农村贫困人口全部脱贫,是党中央向全国人民作出的郑重承诺,必须如期实现,没有任何退路和弹性。决胜脱贫攻坚之路,犹如追求真理之路,没有永恒不变的真理,致富也没有最后的终点,但检验真理的标准是唯一不变的。我们要用好“三把标尺”,全面检验各地脱贫成效,坚决夺取脱贫攻坚战全面胜利。

感恩奋进的心得体会篇4

中国梦,是近14亿中国人共同的梦想;步入小康社会,是2020年完成的目标任务。在大山深处还有百姓挣扎在温饱线上、在城市街头还有市民等待政府兜底救济,这样的梦就缺了一个口子,这样的任务不算完成。在实现伟大复兴的征程中,党员、干部要紧紧的拉着贫困户的手,带领着他们,走出困境。

对贫困的群众,我们心里有一种发自内心的同情,很多的基层干部也是从贫困中走过来,和农村有着千丝万缕的关系,更加增强我们抓好扶贫攻坚的使命感与责任感,这是用心扶贫的必要条件。在一家一户的走访过程中,太多的卧榻病床的老人、太多患有绝症的病人、太多渴望走出困境的村里人,这些更加的驱使我们用心去帮扶他们。

扶贫攻坚对各村都有任务、有指标,还要纳入最终的年终考核。如果仅仅把扶贫当作任务,为驻村而驻村,敷衍了事的填写扶贫手册;为入户而入户,表示我来过、我见过,然后纸上谈兵,这些被动的扶贫、被动的工作,没有一丝的责任感,如何能够用心。在奋斗在一线上的党员干部,从内心深处怀着对弱势群里的关爱、对困难群众的同情,坚持行善向善的信念,变任务为责任,变压力为动力,充满激情、充满爱心积极主动地投身于扶贫攻坚战中。

在扶贫工作的过程中,把贫困群众当作亲友,倾听他们的诉求和想法,设身处地的谋划、实事求是的规划,维护他们的人格尊严,保护他们的脱贫愿望和发展生产的积极性。让贫困户对生活充满希望,充满正能量去面对现在的问题,加大智与志的帮扶力度,永久脱贫、直奔小康才不会是一句空话,不是遥不可及的愿望。

只有真心付出、真新帮扶,扶贫工作才会取得实效,而不是简单的数字游戏,群众路线教育的成果会更加巩固,在攻坚战役中会取得绝对的胜利,更加会体现出基层干部的自我价值。

感恩奋进的心得体会篇5

基层干部作为脱贫攻坚的生力军和主力军,是带领群众脱贫致富的领头人和主心骨,要在基层这片广阔大地上锻造过硬能力,挥洒汗水,追逐梦想。在决战决胜脱贫攻坚的冲刺路上,基层干部要自添定力、压力、动力和魄力,争做有自控力、有担当、有情怀、有冲劲的四有干部,为打赢脱贫攻坚战而贡献一份力量!

做人自添定力,做有自控力的基层干部。基层干部要每临大事有静气,坚持涵养定力,才会做事专注,才能坚定立场。基层干部要 “绣”出定力,坚定信念,克服困难,在总攻冲刺阶段、紧要关头,往往任务叠加,工作艰巨繁难,越要拿出定力,矢志不渝追求理想,义无反顾献身理想,做到不迷失、不迷向,做到稳把工作定力,把着力点放在办实事、求实效、管实效上,坚守定力,安贫乐道,清廉节俭,树立艰苦朴素的人民公仆形象。

肩上自添压力,做有担当的基层干部。越是关键阶段,越要有压力,自己对自己加压是基层干部对工作认真负责的一种态度,也是一种担当作为的体现,基层干部要在艰苦环境中磨砺摔打,要到基层一线去锻炼自己,只有肩上的担子重了,经历过风雨的考验和洗礼,才能真正锻炼意志、磨炼品质、增长才干,才能在基层大熔炉中豁得出、有作为,才能成为决胜脱贫攻坚的中间力量。脱贫攻坚路上,基层干部要下沉一线,在岗位上履职尽职,蹲苗磨砺,时刻不负组织信任,时刻不忘肩上责任,以实实在在的行动挑起决战脱贫攻坚的重任。

心中自添动力,做有情怀的基层干部。基层工作繁多复杂,面临的困难和挑战也数不胜数,基层干部要珍惜来基层锻炼的机会,把心“沉”在基层,在基层静心沉气,聚气凝神,要有“咬定青山不放松”的坚守,彻彻底底地融入基层,在平凡的工作岗位上做出不平凡的成绩。基层干部要正确面对工作和生活上的困难,逆行而上,正确面对失败,不断汲取经验教训,建立脱贫攻坚必胜的信心和决心,正确看清目前的工作形势,理清思路,既看到已经取得的成绩和经验,又看到面临的困难和问题,充满战胜困难的勇气,真真正正把困难和挑战转化成激励自我的强大动力,一名有情怀的基层干部要不怕困难,越是艰难越往前,把服务群众作为追求目标,用心做好每件事,让群众从心底里满意。

工作自添魄力,做有冲劲的基层干部。有魄力的基层干部处事果断,有“明知山有虎,偏向虎山行”的勇气,面对纷繁复杂的困难,要勇立潮头,勇做弄潮儿,只为成功找方法,不为失败找借口。当前脱贫攻坚已进快车道,全力以赴打赢这场硬仗已按下“快进键”,在这场“大考”中,基层干部要树立实干精神,深入实际,深入群众,脚踏实地,以敢做敢战的闯劲、时不我待的干劲、一抓到底的韧劲,不忘脱贫攻坚初心,扎实工作、俯下身子、放下架子,走近群众,干出精彩,拼出气势,以实际行动为人民谋幸福!

感恩奋进的心得体会5篇相关文章:

感恩的事迹材料7篇

感恩父母感恩老师演讲稿5篇

感恩的心主题教育心得体会8篇

感恩三八心得体会5篇

感恩教育心得体会200参考5篇

幼儿园感恩会心得体会5篇

感恩教育心得体会200最新5篇

感恩工作心得体会范文5篇

感恩主题教育班会心得体会5篇

感恩心得体会600模板5篇

感恩奋进的心得体会5篇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文档为doc格式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
395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