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得体会就是将实践中得到的体会用文字记录下来的重要文体,为了更好地锻炼思维能力,我们可以多动笔,写好一份心得体会,好文汇小编今天就为您带来了来北京的心得体会推荐7篇,相信一定会对你有所帮助。
来北京的心得体会篇1
五环神圣,圣火熊熊,和谐发展,共同进步。在21世纪的坐标系中,在历史与未来的交汇处,中国坚定着自己的道路,与世界同行。如今,八月将迈着飘逸的舞步翩跹莅临,中国也将为世界献上一顿饕餮盛宴。——题记
时光飞逝,斗星转移。从1908年中国人自省地提出的三个问题到20__年的申奥成功再到20__年的举办奥运会;从寥寥落后、民生凋敝、饿殍载道到现在世界上举足轻重的超级大国;从“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到“更快、更快、更强”。在对人类优秀文明的传承与解读中,中华文明与奥林匹克精神实现着对接、互补和升华。两次申办,七年筹备,百年奋斗,梦圆之际,我们站在历史长河的又一道门槛前,感受着中华民族奥运之路所折射出的沧桑的兴衰历史。一段浸透着血泪和汗水的历史,一段凝结着自强不息精神的历史。
经过了时间的磨砺和岁月的冲洗,中国踏上了伟大复兴的康庄大道。拿到了奥运会的举办权更证明了我们的能力,我们已经冲出了亚洲,冲向了世界,冲向更加美好的明天。参加奥运会,并不不仅仅是一个权利,更是一个契机,一个能站在世界的舞台上展示中国亮丽风采的绝佳机会。所以,身为中国人的我们一定要表现出最好的一面,齐心协力共创和谐奥运,为奥运、为中国贡献出自己的一份力量。
来北京的心得体会篇2
50金,在8月23日跳水梦之队错过了这个弥足珍贵的机会之后,邹市明为中国代表团交上了一份完美的答卷,接着他的队友张小平又在81公斤级的比赛中拿到了第51金。
100枚奖牌,在拳击队确保了中国代表团的第99枚奖牌之后,中国艺术体操队的姑娘又在奥运闭幕前为中国代表团送上了一枚弥足珍贵的银牌。
传统优势项目的巩固
刘国梁哭了,在8月23日晚的北京大学乒乓球馆,哭得有点哽咽,四年的努力终于在这一天画上了完美的感叹号。乒乓球男单包揽了奥运会的金银铜牌,这也正是对中国优势项目在奥运户上的强势做出的最简单有力的总结陈词。四年前,国球在雅典拿到了3金,但是少拿一枚金牌对于中国乒乓球队而言就是失败,这样的苛求在中国代表团中只此一家,别无分号——除了包揽,别无选择。最终,女队的张怡宁、王楠和郭跃,男队的马琳、王皓和王励勤却用先拿团体金牌,再包揽单打金银铜的成绩征服了世界。
除了乒乓球之外,更多的传统强项事实上都是从1984年的洛杉矶奥运会上奠定其优势地位的。
在1984年的洛杉矶,举重队就曾以1金只差落后于李宁领军的体操队,这一次,体操队又以1金的优势险胜举重队,而从雅典的尴尬1金到北京创纪录的9金,又将中国体操推向了又一个巅峰。
2004年在雅典,男队主教练黄玉斌就一心想着在北京收拾起大地山河,最后他成功了,男子体操的8个冠军,中国队拿下了7个,即使是在拥有李宁和楼云这两个体操天才的那个年代,中国体操队也没有拿到这样的成就。2006年和2007年连续两届世锦赛的成功为北京奥运会的爆发铺平了道路。杨威在经历了悉尼和雅典全能的惜败之后,在北京完成了和宿命的搏斗并且笑到了最后,富田洋之、内存航平以及汉布岑期待的杨威失误并没有发生。这一次在国家体育馆,对手期望中的失误太少了,除了程菲在跳马和自由操上的微暇,整个中国体操队的稳定而强大让人瞠目,肖钦的鞍马、陈一冰的吊环以及李小鹏的双杠都是早早预定的金牌,而小将邹凯更是在中国近年来的弱项单杠和自由操中闪光。至于女队,在2006年拿下了世锦赛金牌之后,女团冲金就不再是奢望,新的633赛制让女队找到了突破口,也让传统的两强美国和罗马尼亚最终俯首称臣,小将何可欣又在高低杠中用一套最高难度的动作延续了马艳红和陆莉曾经的辉煌。
奥运之前,跳水领队周继红曾经说过“6金是极限”,而这恰恰也是中国跳水队在雅典的金牌数,不过这一次却收获了7金,7金已经是中国跳水队历届奥运会的最佳战绩,这个中国代表团在奥运会历史上的第一夺金大户没有让人失望。在众多的外国选手利用难度冲击中国选手的今天,能够拿下7金已经实属不易,双人项目的领先优势巨大,像雅典奥运会上王克楠那0分一跳的巨大失误没有在水立方中上演,倒是小将陈若琳最后时刻的完美一跳让人依稀看到了当年伏明霞的影子,郭晶晶依然一如既往的稳定,而吴敏霞则会将这种优势保持下去,何冲、秦凯仍将是男子3米板当仁不让的王者。当然,在天亮和胡佳之后,如何让火亮或者周吕鑫成为10米台的新王者,才是跳水队在伦敦“梦八”的关键。
1984年站在许海峰身边拿到铜牌的王义夫很想作为运动员站在北京奥运会的射击场上,但是最终他还是退了下来,成为了中国射击队的总教练。
杜丽在压力下丢掉了首金,却用自己的兼项50米步枪三种姿势金牌作为了补偿。在谭宗亮、赵颖慧和朱启南这些“老枪”失手的情况下,庞伟和郭文珺却将这些缺憾迅速弥补,只有老将陈颖终于在北京圆了自己的奥运金牌梦。邱健收获的那枚50米步枪三种姿势的金牌再次证明了射击项目“差之毫厘,谬以千里”的真谛,埃蒙斯最后时刻再次将金牌“赠”给了中国枪手。
黑马项目的突破
我们想到了拳击的突破,但是当8月22日有四名中国拳手出现在首都体育馆的拳击台上的时候,我们不得不高呼中国拳击的春天在那一刻到来了。最终四人半决赛三人突围进军决赛。邹市明在雅典夺得铜牌之后就说“四年后我要金牌”,而在奥运会的最后一天,他用一枚金牌让中国代表团的金牌达到了50枚,然后张小平又如法炮制拿下第51金,而在半决赛中不战而胜的张志磊则在最后的决赛中输给了意大利的卡玛雷莱。同样在这最后一天,中国艺术体操队的姑娘也突破了东欧国家对这个项目的奖牌垄断,最终拿到了一枚银牌,这也确保了中国代表团奖牌总数达到100枚。
四年前,孟关良/杨文军的仰天怒吼让我们记住了他们,四年后,他们用自己的绝对实力书写了中国皮划艇的又一段历史,而本届奥运会上,中国队在与水有关的项目上取得了前所未有的突破,皮划艇、赛艇、游泳以及帆船帆板都是如此。
在亚洲,中国是毫无疑问的水上项目霸主,但是在本届奥运会之前,中国的赛艇却从来没有过金牌的历史。在过往的5届奥运会上,中国赛艇队一共只拿到过2银2铜,而且自从曹棉英、张秀云在1996年的亚特兰大拿到过女子双人双桨银牌之后,中国队竟然在悉尼和雅典颗粒无收。这一次在顺义,中国却实现了历史性的突破,张杨杨、奚爱华、金紫薇、唐宾为中国赛艇队拿下了女子四人双桨的金牌,让中国赛艇队迈进了新时代,而且这次奥运会,中国在总共14个赛艇项目上拿到了11项的参赛资格也是个历史纪录,相信,凭借着女子四人双桨的突破,中国赛艇将会有一个更好的发展方向。
在雅典,殷剑的一枚银牌就已经书写了中国帆船帆板项目新的历史,而四年之后的青岛,殷剑不仅粉碎了欧美运动员包揽本届奥运会帆船帆板项目的黄梁美梦,而且用一枚金牌再次将中国帆船帆板的历史改写。bbc评论员认为,从这个角度来说,殷剑夺金的意义不逊刘翔在雅典奥运会称霸110米栏,为中国队翻开新的奥运篇章。
和殷剑一样,我们寄望黄姗姗能够提升雅典的奖牌成色,最终的结果是,中国蹦床队做到了,只是创造历史的人从黄姗姗变成了何雯娜,她将黄姗姗在雅典的铜牌变成了金牌,而十运会男子蹦床的金牌得主陆春龙则在最后时刻顶住了加拿大人的压力一举拿下了金牌,只有了8年时间,我们就成为了蹦床项目的强者。
自从女子射箭进入奥运会之后,韩国人就从来没有让金牌旁落,何影曾经在1996年无限接近冠军的奖牌,中国女团在2004年的最后一箭还领先韩国人1环,但是朴成贤让我们失望而归,这其中就有张娟娟。这一次在北京,命运来了个大转弯,张娟娟击败了20年来没有失败过的韩国人,张娟娟的这一步也许就是中国射箭捅破那层窗户
来北京的心得体会篇3
快到终点处的一个趔趄让现场观众们为领先的刘子旭捏了把汗。只见他迅速调整,稳住身体,在风中坚持到底,收获了中国代表团在北京冬残奥会的首枚金牌。
对训练将满5年的刘子旭来说,这枚金牌是自己努力坚持得到的最好回馈。“我把自己的水平发挥出来了,专心比赛,别的没想太多。”刘子旭说。
1997年8月,刘子旭出生在陕西省西安市。2008年,在经历了一场突如其来的车祸后,刘子旭单侧下肢截肢,只能靠轮椅和拐杖行动。那时,他一度陷入了无助与无奈中。
改变发生在2013年,这一年年底,16岁的刘子旭被陕西省残联射箭队选中。“这次机会来之不易,让我重燃斗志,也是我运动生涯的开始。”刘子旭说。
由于对射箭项目的陌生与不自信,刚开始,刘子旭常常怀疑自己不适合这项运动。“很感谢我的教练和老师,有了他们的悉心教诲,经过半年刻苦训练,我喜欢上了射箭,成绩也有了较大进步。”
2017年,得知国家残疾人越野滑雪队正在选拔运动员后,怀着对滑雪运动的向往,刘子旭凭借过硬的身体素质通过了层层筛选,在2017年10月正式加入残疾人越野滑雪和冬季两项国家集训队。在经历了不到两个月的训练后,刘子旭参加了在黑龙江亚布力举办的2017年全国残疾人越野滑雪锦标赛。
在此后的比赛中,刘子旭的成绩不断进步。2021年12月,在芬兰举行的残疾人北欧滑雪欧洲杯大赛中,刘子旭取得了冬季两项第一名的好成绩,同时拿到了北京冬残奥会残奥冬季两项的参赛资格。
3月5日,在北京冬残奥会残奥冬季两项男子短距离(坐姿)比赛中,刘子旭获得冠军。
“我挺满意今天的发挥。这一路虽然充满了艰辛,但也正是种种挫折和磨炼造就了现在的自己。后面的比赛,我会尽力发挥出自己的水平。我一直坚信生活从来不会辜负一个努力坚持的自己。”刘子旭说。
来北京的心得体会篇4
残奥赛场上夺奖的喜讯频频传出,雄浑壮美的中国国歌在日本国土上频频响起,骄傲欣喜之余,那一幕幕竞赛场面又让人心疼不已。每块奖牌的背后,都蕴涵着一首自强壮美的诗篇。或许身体残缺无法改变,但他们用自强不息的精神主宰了自己不完美的人生。
那失去三肢,仅靠一条瘦弱的腿游完全程的游泳选手;那双目失明却苦练球技听声辨位的最佳前锋;那先天性残疾却敢于挑战勇于追逐的长跑者……一次又一次对命运发起的挑战,赢来的,不仅仅只是观众们的欢呼,更是铸就了一篇中华民族勇于斗争、不甘落后的壮丽史诗。身体的缺陷让他们在追梦的道路上艰难重重,但是他们不甘命运、锐意进取、自强不息的精神是我们的榜样;他们悦纳缺陷、正视困难并迎难而上的勇气令吾辈动容!
越能支配自己对命运的态度,命运对你支配的力量就越弱。一所免费的女子高中,一位改变女孩命运的校长以及一千八百名从这里走出大山、走进大学的女孩,华坪女高创下了一段用教育阻断贫困代际传递的传奇。“我生来就是高山而非溪流,我欲于群峰之巅俯瞰平庸的沟壑,我生来就是人杰而非草芥,我站在伟人之肩藐视卑微的懦夫!”这段誓词是对华坪女高精神的最佳诠释,更是激励女高学生从落寞中奋起,自贫困里觉醒。虽人各有命,但自强不息的信念越坚定,逆天改命的胜算就越大。
越能向着目标奋发努力,挫折对他的阻碍就越小。回首沧桑岁月,凡是在历史的长河中留下重彩一笔的英雄,有哪一位没有经历过挫折?有哪一位不是从困境中涅槃,于激流中坚守?“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范仲淹,虽历经磨难,但仍坚持“宁鸣而死,不默而生”;秉持宁为玉碎不为瓦全的信念,孤自航行,与鲨鱼缠斗的桑迪亚哥毫不畏惧、奋起反击。心存高山,必能“鹰击长空,鱼翔浅底”;胸怀山河,定能“中流击水,浪遏飞舟”。
青春须早为,岂能长少年!我辈青年当奋起行动,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时代征程中立大志,行实事。我们可以输在起点,但一定要赢在终点。为理想而努力的我们,定不会任命运的风肆意拨动,而要如他们以残缺之翼,乘风破浪,展翅九霄,成就不凡。
来北京的心得体会篇5
“百里不同风,千里不同俗。”各个地方有各个地方的习惯,各个民族有各个民族的风俗,令我印象最深刻的就是我们的汉族。
汉族——中国56个民族中人口最多的民族,也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民族。汉族是原称为“华夏”的中原居民,后同其他民族逐渐同化、融合,汉代开始,称为汉族。汉语属汉藏语系汉语族,有七大方言。现代汉语以北方方言为基础,北京语音为标准音。汉字是世界上最古老的文字之一,已有6020年左右的历史,由甲骨文、金文逐渐演变成今天的方块字,共有四万个字以上,通用的有七千字左右,现为国际通用语文之一。
汉族的传统节日尤其让我萦绕于心。元宵节是汉族传统节日中的大节,有着两千余年的历史,它在当今中国仍然相当盛行。元宵节的得名,因其节俗活动在一年的第一个月(元)的十五日夜(宵)举行而来。不管南方北方,到了正月十五这一天都要合家团聚吃元宵,一家人围在一张桌子上,在端上几碗热腾腾的汤圆,大家开心的笑着,多温馨的场面,让人难以忘怀。元宵节也叫“灯节”、“灯夕”,因为在每届元宵前后,无论乡村还是市镇,人们都要张灯结彩,观灯游赏,烟火当然是是必不可少的,夜晚放灯,那时可谓是万家灯火连成一片,壮观而美丽。当代元宵节除灯火之外,更为突出的活动是各种社火,比如舞狮子、耍龙灯、跑旱船、踩高跷、打腰鼓、扭秧歌等等。元宵节,正可以算是中国的狂欢节。
但美好的时光总是让人觉得流逝得那么快,眨眼间,正月十五就这样过去了。一如既往,时间没有停留在这一刻。孩子们该去上学了,大人们该去工作了。大家都在企盼着下一个元宵节,下一个更热闹的元宵节……
来北京的心得体会篇6
开学第一课,的确有趣有料有态度,在深深受教之余,不禁自问,作为一个默默无闻的园丁,我的课在教学生什么?学生乐于上我这样的课吗?
如果有这样一份问卷调查,我八成会掩面而逃,无法直面结果。《开学第一课》授课形式的特点是寓教于乐和现身说法。
枯燥的方块字到了授课专家的手里,仿佛就有了生命,承载着历史的变迁和故事。
耳熟能详的诗歌在许渊冲先生满怀热情的讲解下,带给我们柳暗花明之冲击。
每一块内容,每一个环节都在轻松、愉快的气氛中完成对中华骄傲的虔诚与慨叹。
?开学第一课》呈现出来的绝对是中华骄傲的冰山一角,我们顺着时间之流领略了灿烂辉煌的中国骄傲的一个侧面,而生活中每一课才是我们落实绮丽梦想的一块块基石。
孩子们刚刚被唤醒的中国心和激荡的爱国情很有可能在平淡无奇的枯琐时光而渐渐淡忘,把这份绵延不绝的智慧瑰宝发扬光大才是的谦卑。
武艺十八般,每个孩子都有自己感兴趣的一部分,对于自己的专长更要坚持,做到极致。也许,你就是下一个郎朗,下一个柯洁。
追逐梦想的过程中,会有无数的拦路虎,你要禁得住引诱,耐得住寂寞,培养自己的核心竞争力,他日,中华骄傲,定有你的一份功勋。
读好书、写好字、做好人、健好身,千里之行始于足下。从点滴做起,一贯而终,小苗终将成大树。
来北京的心得体会篇7
2 月 8 日,在冬奥会自由式滑雪女子大跳台决赛中,18 岁少女谷爱凌夺冠。这也是中国冬奥历史上,雪上运动的首枚金牌。
在决赛的最后一跳之前,谷爱凌排在第三,已经可以登上领奖台了。妈妈建议她做个左边的1440,确保拿到一块银牌。但她没有采纳妈妈的建议,而是跳出了目前世界最高难度的左转双周偏轴转体 1620。这一跳,让谷爱凌反超泰丝 ·勒德,排名升至第一。相比坡面障碍技巧和 u型池,大跳台并不是她的最强项,训练时间也是最短的。但她却敢于放手一搏,选择在最重要的时刻挑战自己的历史,做出了一个她从没公开做过的高难度动作:1620。
谷爱凌的勇气并不仅仅来自于她过往的经验和实力,更多的是一种对未知无所畏惧的心态。在受邀为《纽约时报》撰文时,她在文末这样写道:"在恐惧面前,我永远是一个无可救药的浪漫主义者。"从这个 18 岁女孩的身上,我发现了克服恐惧的三种力量。
在夺得金牌后,有记者问谷爱凌,你成功的秘诀是什么?她说:" 我觉得我跟所有人都一样,只不过我对一件事有很大的热爱,也有很大的梦想。"她对滑雪的热爱源自 3岁那年。那时,酷爱滑雪的母亲在美国加州一家度假滑雪场做兼职滑雪教练,她常把爱凌带到滑雪场。在母亲的影响下,爱凌对滑雪产生了极大的兴趣。很快,她就能在雪地上娴熟地穿梭在山林间,完成猫跳这样专业的动作,甚至还能自如地进行后空翻。
在她看来:"滑雪不是每天去打仗的样子。滑雪本来是飞翔,是好玩,是创造。每天出去在太阳下面,在美丽大自然中跟朋友们去享受在空中的感觉。"正因如此,她从不害怕失败,因为对她来说,滑雪并不是为了打败别人,赢得比赛;而是为了挑战自己,看看自己究竟能把这个雪上游戏玩到什么程度。
抱着这样的想法,她才会在大跳台决赛的关键时刻,放弃妈妈的保守建议,向高难度动作发起挑战。很多人因为害怕失败,对未知的事物望而生畏。因为害怕失败,不敢追求喜欢的人;因为害怕失败,不敢尝试自己真正想做的事;因为害怕失败,所以放弃努力,宁愿躺平。之所以如此畏惧失败,大概是因为我们从未真正热爱过什么吧。什么是真正的热爱?真正的热爱,其实源自一种感知力。谷爱凌所热爱的,是一种在户外自由玩耍的感觉。她热爱的是在雪上飞翔的感觉,是在山林自如穿梭的感觉,是在大自然中自由自在做自己的感觉。而滑雪恰恰给了她这样的感觉。这种感知力,是通过不断体验、不断感受而变得越来越敏锐的。
专栏作家山本美芽提出了" 感官抽屉"这个概念,就是把你体验到的各种感受积累起来,从中找到你真正热爱的事。当我们真正热爱一件事的时候,就会忘记恐惧、忘记失败,只剩下好奇、专注和享受。
来北京的心得体会推荐7篇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