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写的通顺,是好作文最基本的标志之一,为了提升我们的写作水平,一定要学会将作文写好,好文汇小编今天就为您带来了我喜欢的春节作文7篇,相信一定会对你有所帮助。
我喜欢的春节作文篇1
新年很快就要来到了,家家户户都在忙忙碌碌的准备呢!
大街上,人们穿上了新衣服,超市卖菜的价格也涨了钱,家长和孩子们都忙着买年货,比如:买糖、买可乐、买汽水、卖菜……街上的汽车也很干净,很多叔叔阿姨们下了班就往洗车店跑,家家户户都买了春联、烟花。
晚上才热闹呢!满树枝上挂满了白色的灯,还有红黄色的灯一个跟着一个往下落,可美了!天空上的烟花不断往上钻,颜色各个不同,有黄色的、有紫色的、有粉色的、有绿色的……它们就像一个个小仙子飞上天空,把新年美好的祝愿洒向全国的小朋友们,真是好美妙啊!小区里的朋友们正在快乐的放烟花呢!我也跟上去放,看我们多快乐呀!
爸爸妈妈已经做好了香喷喷的水饺,在楼下的不远处就可以闻到香味儿,更别说在楼道里了!我连忙跑回家吃饺子,“哇!好香的水饺啊!”让我一连下子吃了一大碗,让我饱的,仿佛肚子都大了起来。
家家户户都打扫的干干净净,地板上一点儿灰尘也没有,玻璃窗上没有一点儿污尘。反正都打扫地干干净净的了。
公园的草坪上有着五颜六的灯,一盏一盏的,好美呀!当然有:红色、粉色、蓝色、绿色,当然包括许多颜色。你一走进去,仿佛许多小精灵在围着你转呢!
新年快到来了,通过这些景物你就会感受到:“太棒了!新年真的要来了!”
我喜欢的春节作文篇2
在中国的许多传统佳节中,我最喜欢的便是春节了。
春节的名字总是洋溢着幸福的味道,令人联想到美好的事。它象征着新的一年的开始,同时也代表去年里所有悲伤痛苦的事情都即将消逝去,化为记忆留在生命的史册里。
一进腊月,人们便开始忙碌了起来。买肉、贴窗花、打扫房子,准备过年要用得所有食材,还要为自己和孩子们准备新衣服,新鞋子。虽然感到劳累,但每个人的脸上依旧洋溢着开心的笑容。
说到过年,用姥姥常说的“红红火火过大年”来形容是最好不过了。小时候在姥姥家过年,她家总是村子里最红火,最喜庆的一个。门框边贴着红红的对联,墙上挂着红红的灯笼,放着红红的鞭炮,还会给我们每个孩子发一个红红的红包……总之姥姥家到处都是红色。记得姥姥和我说,红色在中国人眼里是红火,喜庆的象征,也是吉祥的象征。她小时候总是一身红的去亲戚朋友家拜年,这样给自己带来好运,也给别人带来好运。
最令我难忘的便是那一次大年三十的团圆饭。那天晚上,一家人围坐在一起,享受着丰盛的团圆饭。屋子里热气腾腾,桌面上的美味佳肴让人食欲大增,一会儿吃口饭,一会儿喝口汤,那时的感觉比一年里任何时候都要幸福,都要甜蜜。家里的男女老少都说说笑笑,打打闹闹,还共同举杯互送春节祝福。屋外接连不断的鞭炮声,锣鼓声,还夹杂着许多欢声笑语。为过年增添了许多喜庆的气氛,也把春天推向了最高潮。坐在屋内炕上的姥姥不禁感叹道:“这是我们家最齐全的一次年夜饭啊!”我坐在一旁点了点头表示赞同……
我喜欢春节,也喜欢它那洋溢着幸福的味道。
我喜欢的春节作文篇3
?我的过年记忆】
在我们的那个小乡村,进了腊月门的村集总是热闹的。买卖东西的人多了起来,小贩们自发地找个空旷的地方摆摊,这一堆儿那一片儿,卖的总是各类年货,吆喝声、讨价还价声交杂在一起。而我总喜欢站在卖春联和年画的摊位旁,哈出热气搓热双手,一站就是半晌。这些卖春联的小贩也不吆喝,地上铺一张长长的塑料布,各式各样的春联往地上一摆,小贩便坐在旁边,等着顾客光临,他们似乎并不心急。买春联的人也不用特地量尺寸,自家大门的尺寸早已了然于胸。只需根据自己心中的期盼,便能挑选出一副副中意的春联。有时我也跟着奶奶赶集,奶奶用粗糙却很有温度的手牵着我,说:“妮儿,看看你喜欢哪副对联,咱把它买回家去。”我便伸出手指,装作大人模样,对这遍地的对联评价一番。选到了满意的春联,我会开心地手舞足蹈。那时,我的快乐便是奶奶的快乐。
到了大年三十,奶奶便张罗着包饺子,吃过午饭,奶奶便和起面,粗糙的双手,有力地在盆里揉搓,半盆面粉,在她手里翻来覆去,不一会,光滑圆润的面团就揉好了。我呆呆地看着奶奶的手艺,总想学学,却始终弄不好。每一次奶奶都会耐心教导我,说话时,她的眼睛笑得眯成一条缝,眼角纹路也跟着颤动。“妮儿哎,和面时手不是这样揉的,来,看我慢慢做一遍。”奶奶顿了顿继续说:“和面要有耐心,慢慢都能有进步。这和面的道理跟做人做事是一样的,你说是不是?”奶奶的谆谆教诲如门檐灯笼垂下的温柔灯束,为年少懵懂的我指点方向。
光阴流逝,我细数流年,忆往望今,曾经的那个小乡村多了许多欢声笑语,村民们过上了幸福的小康生活。
又到年关,我与奶奶在高大宽敞的新居里,感受着屋内暖烘烘的气息,享受着快乐与幸福的时光。奶奶和面,我也洗净手,帮奶奶揉面,耳畔又响起奶奶说过的话,一句一句,觉得手里和面越发有力道。奶奶望着我揉面,依旧含着笑。
我喜欢的春节作文篇4
?记忆中的味道】
说不出奶奶过节时包的饺子哪里好吃,可它就是好吃,一直待在我记忆中的最深处。
几年前,我们一家子回山西老家过年,奶奶抱着我激动地说:“今天晚上吃饺子,我来包,你们谁都不要来帮忙。”大家都知道奶奶包的饺子好吃,愉快地同意了。
这之后,大伙儿有的打牌,有的玩手机,有的逗狗。而我呢?趁机跑出去。山西是一片冰天雪地,我在家门前的走道里跳呀跑呀滚呀,个个晶莹的雪花像小精灵似的给我挠痒痒。“咕……”肚子饿得叫了起来。我急忙回家跑进厨房,只见饺子刚刚入锅,再等十几分钟,就能尝到奶奶的饺子了!看着锅中一个个饺子晶莹剔透,每个饺子上都有几个“梅花印”,正在阅兵似的站立,真叫人垂涎!奶奶侧过头,大滴的汗珠滚落在脸颊,脸上却洋溢着幸福而充实的笑容。
很快,饺子被一碗一碗的盛出锅,邻居亲戚们也陆续到齐了。妈妈喂我吃了一个荠菜肉馅的饺子,一口咬下去:先把皮咬破了,汤汁顺着皮往碗里流,里头的馅像一个害羞的小姑娘一样露出了一角。我连忙再凑上去咬一口,终于尝到了馅的味道:肉是极新鲜的,不咸不淡,还有一点微辣。可能是因为奶奶用她那子孙满堂的喜悦之情感染了她做的饺子,那种味道,完美地满足了所有人的味蕾,即使时间过去多远,我都记忆犹新。
可是如今,这已经成为记忆中的味道。近几年的假期,车子拥堵,父母工作又忙,我们无法回老家。是夜,我躺在床上观赏着美丽的月色:轻纱般的月光泻进了窗户,湛蓝的天空是那样的广阔,冰盘似的月亮挂在正空,那么皎洁,那么柔美,像奶奶正隔空和蔼地朝我们笑呢!夜空中星星不多,却颗颗明亮,如宝石般。月光在树叶上星星点点地跳跃着,像小精灵一样闪烁着迷离的光点。在这里过新年没有一点儿年味儿,飘下来的几片薄雪,刚落在指尖,便消失得一干二净。天上那眨巴着眼睛的星星应该就是奶奶那盼子回家的目光,顺着银河的水流,流进我们的心坎。
又是一阵淡淡饺子的香气……
我喜欢的春节作文篇5
除夕夜,家家户户灯火辉煌、香飘四溢,伴随着奶奶一句:“开饭了”,我看见餐桌上摆着琳琅满目的美食,有鸡有鸭有鱼有肉……大家欢聚一堂,其乐融融。
几杯美酒下肚,微醺的爷爷打开了话匣子,谈起了自己童年时的年夜饭。
“那时候新中国成立不久,百废待兴,物资匮乏,我们的童年似乎都在饿肚子中度过,特别是遇上三年的自然灾害,吃饱饭都是奢望。我家兄弟姐妹多,年夜饭里能吃上几块肉,吃一小碗米饭都可以高兴几天。”
“大过年的,别说那些过往的陈年旧事.”奶奶有些不满地瞥了他一眼。
但这并没有阻挡爷爷话茬,爷爷又对我说道:“到了你爸爸那一辈,改革开放的春风已经吹来了。我们已经分产到户了,而且取消了计划经济,大家温饱问题都基本解决了,那时候的年夜饭也开始丰富起来了。”
爸爸兴致也来了,站起来接起来说:“水饺、鸡鸭鱼是年夜饭的必备品了,但那时候的我们还没有很多的零食,也就是过年时买点瓜子橘子之类的,一年一套的新衣服也要你奶奶从家用中节俭出来的,吃完年夜饭,放鞭炮可好玩了,我们男孩子最爱捡鞭炮……”
真是稀奇,听了爷爷的介绍,我觉得我是最幸福的了,生在新时代,长在新时代。满柜的新衣服,吃不完的零食,满桌的珍馐佳肴,还有智能电视看春晚,十几万响的鞭炮、焰火遍地开花……啧啧,真是泡在蜜罐里,还撒一层白糖啊!
年夜饭菜肴的变化记录着我们老百姓生活的美好。国家的政策越来越好,大家的日子越来越好过了。关于年夜饭的记忆将越来越丰富,我祝愿伟大的祖国越来越强,人民的年夜饭越来越丰盛。
我喜欢的春节作文篇6
?高桥的松糕】
上海市高桥镇的糕点品种很多,历来有名气。除了松糕,还有印糕、方糕、定胜糕、一捏酥、一口酥……到了过年时,高桥人却对松糕情有独钟。远离家乡的人儿每年都想尝一口家乡的松糕,来回忆小时候的味道。
高桥的松糕之所以好吃,就在于制作讲究。制作松糕的原料是糯米和粳米,按照三七配比,蒸出来的松糕软糯合适;按照四六配比,则软糯些。将配比好的糯米和粳米洗净后,一般要浸泡一天,之后把水沥干。捏一拳头米,掷下去散得开,这样的米就可以碾磨成粉了。一般的人家用石臼自己舂粉,再用竹筛筛粉。竹筛有两三种,按喜好选择,筛出的粉可以粗一点,也可以细一点。
舂好的粉还不能直接拿去蒸糕,需要将其倒入团箕,放入白糖,缓慢加水,搅拌均匀。水加完以后,会有干粉和湿粉。将干粉与湿粉轻轻揉搓。接着就是蒸糕前的关键活——测试糕粉干湿是否均匀:用手轻轻握住一团粉,使得粉能够结成块状,手松开以后,块状物落入盆中,只要轻轻一敲就能松开还原成粉状物,糕粉就算是干湿均匀。如果糕粉干湿不匀的话,蒸出来的松糕不但不好看,还会有一块块疙瘩蒸不熟。
最后将糕粉均匀倒入叫“糕蒸”的模子里,这模子大多是用白铁皮做成的,像无盖又无底的蒸锅。蒸糕最重要的是蒸汽充足。大人们总在晚上蒸,紧闭门窗,不让小孩们看。其实就是怕小孩进进出出影响蒸汽力道,使糕“伤风感冒”。为了脱模容易、糕面光洁,每蒸一次,都要用猪油将“糕蒸”内壁涂抹一遍。
蒸熟的松糕要洒上薄薄的、细细的一层糕粉,然后加入核桃仁、红枣、黑枣,也可以加入豆沙、核桃仁、蜜饯等,最后再放入锅里蒸二十分钟左右即可。
松糕就制作完成了,刚出锅的热松糕软糯香甜,放到春节吃,只需将冷却的松糕切成片隔水蒸热,即可食用,味道也是一样可口。
我喜欢的春节作文篇7
?腊八节喝腊八粥】
进入腊月,人们就开始期待腊八节的到来了。
小时候,每逢腊八节前夕,母亲就开始找食材了。因为那时候家里日子过得十分贫苦,母亲总是要把家里大小不一的盆盆罐罐搜索个遍,再找出各类粗粮,在腊八这一天的早晨,早早起床,慢火熬煮成一大锅黏稠的粥,那就是我们特别爱喝的腊八粥。
虽然那种腊八粥味道比起现在的八宝粥差远了,可在那个食材紧缺的年代,那已经是家里难得的美味了,因为一碗粥里藏了很多好吃的“宝贝”。
每年熬腊八粥时,我们姐弟几个总是等得心焦,一个个急切地趴在灶台边上,轻轻地、满足地闻飘在空气中的粥香,盼着能早点品尝到。
粥终于出锅了,奶奶先盛一小碗,敬献给神堂和祖先;小姑姑走近院中的杏树,也给它“尝”几口;母亲更忙,她要给家里的小狗、小猫、小鸡都喝点腊八粥。
姑姑说:“杏树啊, 吃点腊八粥,来年多结点果子。”我们也说:“杏树啊,吃点腊八粥,来年多结点果子。”我的小脑瓜立刻浮现出树上挂满黄澄澄杏果的景象,不知不觉口里已满是涎水了。
看着小狗、小猫、小鸡们狼吞虎咽地喝腊八粥的情景,我们跟着开心地乐。这一顿饭,即使洒在地上也不会有人责怪的,因为奶奶说,爱热闹的土地公公也是要尝尝腊八粥的。
全家人一边端着粥碗美滋滋地喝着,一边说着:“不要吃多了,腊八粥吃多了,就吃糊涂了。”满院子其乐融融。
如今,家里的生活水平是“芝麻开花节节高”。做腊八粥的食材也更加丰富了,还加入了各种果脯,味道甜美,色彩丰富,营养价值高。喝着这样美味的腊八粥,仍然会怀念儿时的腊八节,那一幕幕与家人共享腊八粥的快乐情景历历在目。
人们常说:“过了腊八就是年。”过腊八节体现着人与自然万物和谐共存的人文精神,更饱含着人们对来年的美好期盼。
我喜欢的春节作文7篇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