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层干部先进事迹心得体会8篇

时间:
Gourmand
分享
下载本文

写好心得是可以让我们的写作水平得到提升的,心得是对工作的思考总结,提高工作水平,下面是好文汇小编为您分享的基层干部先进事迹心得体会8篇,感谢您的参阅。

基层干部先进事迹心得体会8篇

基层干部先进事迹心得体会篇1

“只有扎根泥土,才能懂得人民。”黄文秀的《驻村日记》中如此写道。这句短短的话,折射出的是一名年轻党员的使命担当,饱含着的是对基层群众的热爱和深情,凝聚着的是一名年轻共产党人无私奉献的高尚品质。

扎进泥土,才能举起理想;心有远方,才能风雨兼程。黄文秀怀着“我想回去建设家乡,把希望带给更多父老乡亲”的念想,一头钻进贫困人民中去,在近距离中感受群众疾苦,在走村入户中了解群众所需所盼,在埋头苦干、无私奉献中带领88户418名贫困群众脱贫,真无愧于“时代楷模”的称号。

“青年时代,选择吃苦也就选择了收获,选择奉献也就选择了高尚”。一段时间以来,有的年轻党员干部吃不了苦,害怕受难,时刻准备逃离基层;有的年轻人不懂奉献,爱占小便宜,是精致的利己主义者;有的甚至浮躁焦虑,对待群众态度粗暴,不把群众的问题记心上。种.种问题,不但影响了党员干部的形象,也伤害了群众的心,说到底还是价值观、群众观出了问题,缺少黄文秀那样担当奉献的品质和情怀。

脚上沾有多少泥土,心中便沉淀多少真情。黄文秀将扶贫事业作为“心中的长征”,在驻村满一年后,汽车仪表盘里程数增加了两万五千公里。她用脚步丈量了土地,用青春诠释了共产党人的初心使命,赢得了广大群众的信任和口碑。在她身上,我们看到了一名共产党员“扎根基层、一心为民”的价值追求,看到了坚守理想信念、心系扶贫事业、忠诚担当作为的感人事迹。道路泥泞才会留下脚印,山峰陡峭才有无限风景。黄文秀虽然离开了我们,但是她在群众心中留下的深深“脚印”,却不会抹去。

“命令只能指挥人,榜样却能感召人”。

黄文秀的事迹是一个生动鲜活的榜样,是一股催人奋斗奋进的精神力量。广大党员干部尤其是年轻干部,要以黄文秀同志为榜样,做起而行之的行动者,当攻坚克难的奋斗者,在困难和挫折面前,不退缩、不气馁,多几回“热锅上蚂蚁”的经历,打造一个坚韧不拔的品性。要向黄秀英同志学习,牢固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在基层中倾听群众心声,在群众中感知冷暖疾苦,到现场去了解村情民意,把自己的理想和个人价值的实现,融入到每一件小事实事和为民服务之中,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勇于担当、甘于奉献,绘就出青春最美的模样。

基层干部先进事迹心得体会篇2

1989年出生的黄文秀,是一个爱美的女孩子。

同学们对她的印象是:喜欢穿裙子,会弹古筝,写得一手好字。她北师大的师妹、南宁市第十八中学教师蒋金霖说,在北京读书时,文秀总把自己打扮得漂漂亮亮。

然而,投身扶贫事业后,黄文秀将自己的爱美之心悄悄地藏了起来。她收起漂亮的裙子,穿上运动装在山野村屯间奔忙。

焦守云在《我的父亲焦裕禄》中写到:父亲到兰考之前,一直在哈尔滨、大连、洛阳等城市工作,接触的都是新潮的东西。他二胡拉得非常好,舞也跳得好,还是个出色的男中音。父亲对生活也是很热爱的,工作再忙,胡子也刮得干干净净;衣服再旧,也洗得干干净净。父亲的文章写得非常好,还爱钻研。他在大连起重机厂时,给他们的厂报、广播电台写了很多文章。但在兰考艰苦的环境下,为了解决民众温饱的严峻问题,父亲舍弃了他一切爱好,争分夺秒地带领兰考人民除三害,就像兰考的一个领导干部说的:焦裕禄在兰考的475天,是跑步度过的。

黄文秀藏起裙子,穿上运动装,把生命献给了党的扶贫事业。

焦裕禄放弃爱好,心中装着全体人民,唯独没有他自己,在人民群众心中竖起了一座丰碑!

习近平总书记对黄文秀同志先进事迹作出重要指示说在脱贫攻坚第一线倾情投入、奉献自我,用美好青春诠释了共产党人的初心使命,谱写了新时代的青春之歌。什么是倾情投入、奉献自我?黄文秀用实际行动给广大党员干部做出了榜样!

漂亮的裙子可以让人更美丽,高雅的爱好可以让人更有气质,但黄文秀,这个爱美的共产党员,为我们展示了另一种美!

初心之美。她北师大硕士毕业,却放弃在大城市的工作机会,回到家乡革命老区百色,牢记父亲脱贫离不开共产党的教诲,毅然选择到贫困村担任第一书记,把双脚扎进泥土,为群众脱贫攻坚殚精竭虑。

奉献之美。她将私家车开到村里当工作车用,驻村一年,汽车仪盘表的里程数增加了两万五千公里。她忙的甚至没有时间考虑自己的婚姻大事。领导、同事多次关心她,热心人要给她介绍对象,她的回答是:等百坭村的父老乡亲都脱贫了,我一定轰轰烈烈爱一回,让乡亲们做证婚人。

担当之美。面对如注暴雨,面对电闪雷鸣,面对漫过道路的汹涌洪水,她毫不畏惧,坚定前行,把年轻的生命定格在扶贫路上。

爱美的方式有千万种,最美的,是黄文秀的不忘初心,无私奉献,敢于担当!

基层干部先进事迹心得体会篇3

20__年6月26日,习近平总书记对广西壮族自治区百色市委宣传部干部、驻村第一书记黄文秀同志的先进事迹作出重要指示强调,黄文秀同志研究生毕业后,放弃大城市的工作机会,毅然回到家乡,在脱贫攻坚第一线倾情投入、奉献自我,用美好青春诠释了共产党人的初心使命,谱写了新时代的青春之歌。广大党员干部和青年同志要以黄文秀同志为榜样,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勇于担当、甘于奉献,在新时代的长征路上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为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指示精神,表彰先进、弘扬正气,激励和引导广大党员干部和青年同志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以蓬勃的朝气和昂扬的锐气奋斗新时代、展现新作为,党中央决定,追授黄文秀同志“全国优秀共产党员”称号。

黄文秀同志是在“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中涌现出的时代楷模。在她身上体现出的“不忘初心,牢记使命,敢于当担,甘于奉献”的精神,值得我们学习。

黄文秀同志是无数优秀党员的杰出代表,她毅然放弃大城市的优越条件,选择回到家乡工作,一心扑在脱贫攻坚的主战场上,直至献出年轻而宝贵的生命。黄文秀用她年轻的生命,诠释了新时代干部的担当和作为,诠释了青春人生的价值和追求,诠释了奋斗追梦的真谛和意义。她是千千万万奋战在脱贫一线的党员干部的典型代表,我们需要广泛宣传她的事迹,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激励更多的党员干部奋勇向前,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一心为民,敢于担当,勇于奋斗,我们党就会更有力量,我们国家就会更有力量,我们人民就会更有力量。让我们向黄文秀同志学习,为人民的幸福、为民族的复兴而不懈奋斗。

基层干部先进事迹心得体会篇4

近日,习近平总书记对黄文秀同志的先进事迹作出重要指示,强调广大党员干部和青年同志要以黄文秀同志为榜样,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勇于担当、甘于奉献,在新时代的长征路上做出新的更大贡献。黄文秀以青春无悔的选择和不畏艰辛的付出,成为共产党人的精神标杆,激励着广大党员干部和青年投身新时代、践行初心使命。

心中有信仰,万里征程,不忘初心。一切向前走,都不能忘记走过的路,走得再远,不能忘记为什么出发。中国共产党人的初心和使命,就是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黄文秀硕士毕业后,放弃留在大城市的工作机会,毅然回到家乡,在脱贫攻坚第一线倾情投入、奉献自我,用美好青春诠释了共产党人的初心使命。

求木之长者,必固其根本;欲流之远者,必浚其泉源。我们共产党人的根本,就是坚定对马克思主义的信仰,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信念,始终忠诚于党和人民。只有理想坚定、信念执着,才能扎根基层、心系群众,做老百姓的贴心人。固守根本,就是要不断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不断筑牢信仰之基、补足精神之钙、把稳思想之舵,坚定用奋斗和奉献完成对党、人民的庄严承诺,拧紧把牢理想信念的总开关,以恒心守初心,将信仰内化于心、外化于行。面向未来,面对挑战,我们初心不改、矢志不渝。

肩上有担当,千钧重负,不忘责任。一代人有一代人的长征路,一代人有一代人的使命。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干部就要有担当,有多大担当才能干多大事业,尽多大责任才会有多大成就。敢于担当,将人民的获得感放在首位,敢于创新,迎难而上,勇立潮头,是共产党人的光荣使命。黄文秀把自己的青春奉献给了扶贫事业,通过努力,2020年百坭村脱贫88户418人,贫困发生率从22.88%降至2.71%,实现了贫困户户户有致富门路,村集体经济项目收入翻倍。时代呼唤担当,使命引领未来。基层工作千头万绪,纷繁复杂,作为新时代的党员干部,更要敢于涉险滩、啃硬骨头,以功成不必在我的精神境界和功成必定有我的历史担当,自觉勇担重任、履职尽责。

脚下有力量,百舸争流,不忘前行。合抱之木,生于毫末,九层之台,起于垒土。广大党员干部要将学习到的理论知识与实践有机结合起来,尤其身处基层,更要以求真务实的态度,踏实苦干,把责任和担当发挥到极致,在实践中不断增强为人民服务的本领。真抓才能攻坚克难,实干才能创造未来,不抓落实,再美的蓝图只是一纸空文,再好的目标也只是水中之月,只有出实招、办实事,才能切实实现好、维护好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作为一名基层工作者,立足本职岗位,脚踏实地,深根细作,以咬定青山不放松的韧劲,在落实上下苦功、做硬功,真正把工作推进到位、落到实处。幸福都是奋斗出来的,宏伟的蓝图已经绘就,要把蓝图变为美好现实,没有捷径可走,唯有踏踏实实干好工作,认认真真抓好落实,不驰于空想,积跬步以千里,积小流而成江海,一步一个脚印朝着目标迈进。

雄关漫道真如铁,而今迈步从头越。基层是片广阔天地大有可为,守初心就不会迷失方向,担使命就无惧困难险阻。万里征程风正劲,千钧重任再扬帆,百舸争流奋楫者先。作为一名基层工作者,要不忘初心、牢记使命,砥砺奋进、坚定前行,立足新时代、把握新要求、展现新作为,少一些世故、多一份激情,走好新时代的长征路,让青春在基层中绽放光芒。

基层干部先进事迹心得体会篇5

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近日对黄文秀同志先进事迹作出重要指示表示,黄文秀同志不幸遇难,令人痛惜,向她的家人表示亲切慰问。他强调,黄文秀同志研究生毕业后,放弃大城市的工作机会,毅然回到家乡,在脱贫攻坚第一线倾情投入、奉献自我,用美好青春诠释了共产党人的初心使命,谱写了新时代的青春之歌。广大党员干部和青年同志要以黄文秀同志为榜样,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勇于担当、甘于奉献,在新时代的长征路上做出新的更大贡献。

黄文秀同志生前是广西壮族自治区百色市委宣传部干部。2020年她从北京师范大学研究生毕业后,回到家乡百色工作。2020年3月,黄文秀同志积极响应组织号召,到乐业县百坭村担任驻村第一书记,埋头苦干,带领88户418名贫困群众脱贫,全村贫困发生率下降20%以上。2020年6月17日凌晨,她在从百色返回乐业途中遭遇山洪不幸遇难,献出了年仅30岁的宝贵生命。(摘自新华网)

脱贫攻坚的一线,黄文秀——广西百色市乐业县新化镇百坭村第一书记,那个最可敬的女孩。在大部分同学留恋大都市繁华时,她毅然决绝的选择回到家乡,回到党和人民最需要的地方。今年6月17日,一场突如其来的暴雨和山洪,让这个宝贵而又优秀的年轻生命永远定格在了30岁,定格在未能走完的扶贫路上;只留下许多遗憾,遗憾未能见证全村村民脱贫奔小康、遗憾未能陪伴在身患癌症的父亲身边、遗憾未能陪白发苍苍的母亲老去、遗憾未能感受一场轰轰烈烈的恋爱……她生命最后惦记的都是询问村里的情况,脱贫的最后一次征途竟然是永久的告别。

基层干部先进事迹心得体会篇6

今年是新中国成立70周年。中央组织部最新党内统计数据显示,截至2020年12月31日,中国共产党党员总数为9059.4万名。从1921年中国共产党成立时的50多名党员,到1949年的新中国成立时的448.8万名党员。70年来,中国共产党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团结带领中国人民不懈奋斗,取得了举世瞩目的历史性成就,前所未有地接近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目标。在这一历史进程中,党的自身建设全面加强,党员队伍稳步壮大,组织体系更加健全,吸引力、凝聚力、战斗力不断增强,始终保持着旺盛的生机和活力。

今年是中国共产党成立98周年,从1921年成立以来,党已经走过了98年艰辛而辉煌的风雨历程。我们都知道,党得历史是中华民族的独立、解放、繁荣和为中国人民的自由、民主、幸福而不懈努力奋斗的历史。这98年,是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不断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98年,是我们党经受各种风浪考验、不断发展壮大,不断开创各项事业新局面的98年。

98年来,我们党团结带领人民风雨同舟、砥砺奋进,绘就了一幅波澜壮阔、气势恢宏的历史画卷,谱写了一曲感天动地、气壮山河的奋斗赞歌。一个个耀眼数字的背后,体现着党和人民的不懈努力和艰苦奋斗,奋斗是推动时代进步的动力。新时代是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团结奋进、砥砺前行的时代。作为新时代的青年干部,要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勇做走在时代前列的奋进者、开拓者、奉献者,用伟大奋斗精神绘就青春底色。

党的98年征程是一部奋斗史,我们作为当代共产党人,不能忘记过去中国共产党的艰辛,我们的命运与国家的命运紧紧联系在一起。当今中国,我们的使命还很艰巨,振兴中华的道路任重道远,我们要投身到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事业中去,肩负起时代赋予我们的光荣使命,挥洒青春汗水,为了祖国的明天而努力奋斗。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勇做走在时代前列的奋进者。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历史只会眷顾坚定者、奋进者、搏击者,而不会等待犹豫者、懈怠者、畏难者。要坚持正确方向。坚持不懈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武装头脑,不断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坚定不移听党话、跟党走。有什么样的精神状态,就有什么样的作风和面貌;有什么样的奋斗姿态,就有什么样事业和成就。今天我们比历史上任何时期都更接近、更有信心和能力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目标,更不能骄傲自满、松劲松懈。奋斗的道路不会一帆风顺,新时代青年干部要保持初生牛犊不怕虎、越是艰险越向前的刚健勇毅,以永不懈怠的精神状态和一往无前的奋斗姿态把强国事业推向前进。

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勇做走在时代前列的开拓者。中国青年始终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先锋力量。青年人积极努力,富有生气和创造力,是国家的希望,民族的未来。一要勇立时代潮头。作为新时代的青年干部要以志存高远的朝气、与时俱进的锐气、敢为人先的勇气,自觉把个人理想融入中国梦,在奋斗征程中搏击风浪、中流击水。二要勇于创新创造。创新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苟日新,日日新,又日新。时代从不垂青因循守旧、满足现状者,从不等待不思进取、坐享其成者,而是将更多机遇留给善于和勇于创新的人们。我们新时代青年干部要发扬首创精神,不断激发创新潜能,使谋划创新、推动创新、落实创新成为自觉行动。

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勇做走在时代前列的奉献者。追梦需要激情和理想,圆梦需要奋斗和奉献。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我们共产党人讲奉献,就要有一颗为党为人民矢志奋斗的心。有了这颗心,就会痛并快乐着,再怎么艰苦也是美的、再怎么付出也是甜的,就不会患得患失。这才是符合党和人民要求的大奉献。奉献没有休止符,任何时候都需要奉献。新时代青年干部只有坚持无私奉献的价值追求,把自己的小我融入祖国的大我、人民的大我之中,才能更好地实现人生价值、升华人生境界,唱响奋斗的青春最美丽的青春之歌,用青春和汗水创造出让世界刮目相看的奇迹。

我们青年党员要把新时代女性楷模黄文秀同志的先进事迹作为榜样,学习她的倾情投入,奉献自我,用美好青春诠释共产党人的初心使命。作为一名党员,始终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作为一线的人民教师,立足本职,以浇灌祖国的花朵为己任,倾心奉献,在孩子们的求学路上铺好每一块砖。用爱心滋润孩子们的心田,用耐心去指引孩子们从迷茫无知走向探究真理的道路,用恒心去塑造孩子们坚强刚毅的性格,在面对挫折与困难时勇往直前。做孩子们的领路人,在教育事业上奉献一己之力,为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添砖加瓦。

基层干部先进事迹心得体会篇7

20__年6月16日深夜,广西壮族自治区百色市乐业县**镇百坭村第一书记,30岁的壮族女干部黄文秀途中遭遇山洪,不幸牺牲。山洪带走的不仅仅是一个年轻的生命,更是白坭村村民的主心骨。得知这一噩耗,老百姓哭了,这样一个为村民办好事、办实事,为村民谋幸福的好干部就这样离开了,那个他们熟悉的、和善的、可亲的文秀永远的离开了。7月1日中宣部追授黄文秀同志“时代楷模“称号,各单位、各行业迅速掀起了学习热潮。

在沧西大队黄文秀同志先进事迹学习会上,很多同志都红了眼眶,他们被黄文秀同志“滚烫的初心”感动,他们为黄文秀同志“时代楷模”的无私奉献精神震撼,这就是我们学习的楷模和榜样,她是人民口中的好书记,是壮族人民的优秀儿女。

我们要学习黄文秀同志不忘初心、奉献群众的大爱情怀。黄文秀同志研究生毕业后,放弃大城市的工作机会,毅然回到家乡革命老区百色,并自告奋勇到贫困的百坭村工作,担任起了驻村书记。在基层工作的这些日子,是她最为忙碌且开心的日子,她和群众们吃在一起、住在一起,真正做到了“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慢慢的,大家都被这个漂亮的、和善的姑娘打动。群众的事就是自己的事,黄文秀同志想群众之所想、急群众之所急、解群众之所困,始终把群众的安危冷暖系心间。为了改善当地的贫困状况,提高村民们的收入和生活水平,黄文秀想方设法谋出路,积极推动各项脱贫项目全面开展。她年轻,但不浮躁;她温柔,但足够果敢。就这样,在日复一日的不懈努力下,脱贫攻坚成果显著,村民生活水平提高了,脸上有了笑容,说话有了底气,更加认可这位女驻村书记。

我们要学习黄文秀同志勇担重任、建功基层的担当精神。“百色是全国脱贫攻坚的主战场之一,也是我的家乡,我想为家乡建设出份力。而且,党号召我们年轻人到基层建功立业,我是党员,就要积极响应党的号召。”黄文秀是这样说,也是这样做的。在她的眼里,满含的是对家乡的热爱,在她的心里,不忘的是老百姓的切身利益。对于老百姓而言,黄文秀同志是主心骨,是亲人,亦是朋友。她把全部的热血都浇灌在这个叫百坭村的地方,她把全部的爱心都奉献给了乡亲们。

黄文秀同志初心之美荣耀全国。我们要向黄文秀同志学习,向“时代楷模”致敬。学习黄文秀同志心怀感恩、不忘初心的高尚情操,学习黄文秀同志艰苦奋斗、砥砺前行的干事态度,学习黄文秀同志牢记使命、奉献担当的时代精神。

我们每个人都应该擦亮初心、激扬动力,牢记使命、砥砺前行,甘于奉献、勇于担当,以实际行动为高速发展贡献一己之力,通过不懈努力为国家建设增砖添瓦。

基层干部先进事迹心得体会篇8

“农民院士”朱有勇主导的澜沧科技扶贫班这个月迎来了首批电商学员。来自澜沧县20个乡镇的60名学员,将在半年内参加3次集中授课。这是从农产品种植、养护、收获到加工、销售的全产业链扶贫新尝试。

朱有勇:越来越喜欢在下面扶贫。下来的时候都不愿意到昆明了,总想在村子里面。

澜沧县是全国唯一的拉祜族自治县,贫困程度深,贫困面大。20__年,朱有勇受命带队到澜沧拉祜族自治县驻乡扶贫。尽管语言不通,但调研了半年,朱有勇和他的团队对当地气候、土壤、降雨等自然条件分析后,开始在田间地头手把手教农户种冬季马铃薯和冬早蔬菜。村民每年十一、十二月种植,来年三四月份收获,不仅不影响夏季作物水稻的种植,还为农户每亩增加2500-7000元不等的收入。

拉祜族村民李扎袜:朱院士教给我很多技术,我们怎么想都想不到能赚到这么些钱,以前是根本想不到的!

除了林下三七、冬季马铃薯外,朱有勇和他的团队还开设了茶叶种植、林业班等24个技能班,培训了1500多名乡土人才。云山村此前共有未脱贫农户375户,贫困发生率42.93%。20__年,预计贫困发生率可降至1.09%。

朱有勇:20__年关注最多的是山上的农民。大量的精力还是在扶贫上。我们不光说是脱贫,还要致富。

朱有勇曾说:“农民需要什么,我就研究什么。”他和他的团队把科研成果带到田间地头,真正解决农民生产上和思想上的问题,实现农村经济效益和农民观念更新双丰收。从一位农民子弟到院士,从院士到“农民教授”,朱有勇将论文写在了广袤的希望田野上,以实际行动践行“初心”和“使命”。

基层干部先进事迹心得体会8篇相关文章:

优秀干部先进事迹7篇

村干部写申请书8篇

干部实践心得体会8篇

团干部的先进事迹材料7篇

入村干部申请书8篇

做学生干部的工作心得体会8篇

优秀优秀团干部事迹材料6篇

休干部假申请书8篇

转班干部申请书8篇

干部转正述职报告通用8篇

基层干部先进事迹心得体会8篇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文档为doc格式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
588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