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人通过心得体会的写作是可以让自己提升书面表达能力的,体会要把自己的收获、见解等,整理、汇总成文字形式记录下来,以下是好文汇小编精心为您推荐的去敬老院心得体会5篇,供大家参考。
去敬老院心得体会篇1
大年初一,天气寒冷,但是院桥敬老院里却暖意浓浓,充满节日的气氛。今天,我们跟随红十字会志愿者一起去院桥敬老院拜访老人,给老人包饺子,陪老人说说话,送去新年的温暖。
到了敬老院我看到了好几个老爷爷站在门口欢迎我们,因为他们听说我们要来便早早地在门口等候,热情地和我们握手。走进大门我发现已经有很多志愿者都忙开了,有的在拌肉馅,有的在洗菜、切菜,我和姐姐们赶紧穿上志愿者服装,做一些力所能极的事,水糟边洗菜的人太多,我只能当个小小的搬运工,把洗好的菜搬到厨房间让叔叔切菜。
等阿姨、叔叔把肉馅拌好准备好饺子皮,我们就开始包饺子了。一开始,我不会包那些馅儿就是不听我的使唤。不是从坐左边冒出来,就是从中间跳出来,包得很难看,看着旁边的阿姨包得个个都很漂亮,非常羡慕,我着急了虚心请求阿姨:“阿姨我不会包饺子,请你教教我好吗?”“当然可以”阿姨笑着说,在阿姨的细心指导下我包的饺子终于成型了,点像模像样了。包着包着,我想来点创意的,就包了一些形状不同的饺子,有包子饺、太阳饺、小鱼饺,哈哈……旁边的阿姨直夸我真有想像力。
热腾腾的饺子出锅了,爷爷奶奶们都排着队伍来餐厅端饺子。有些老人驮着背,有些老人坐在轮椅上,还有的老人得了老年痴呆症走路慢慢的手不停地抖动也来端饺子,我看到这些情景连忙跑过去挽着爷爷的手,把他们扶到坐位上吃饺子。听爷爷们说二楼有几个老人瘫痪了下不了床,一位阿姨端起饺子给他们送去。老人们吃着爱心饺,脸上露出了久违的笑容,如山茶花般灿烂。
大年初一,老人们有了我们的陪伴,新年过得特别地热闹,特别地开心,有了家的温暖。这一天,我们用这种方式过年,就觉得特别有意义,真希望经常有人到敬老院去陪伴老人,让老人们开开心心过个晚年。
去敬老院心得体会篇2
一直以来,老人给我们的印象就是很和蔼,很安详,很慈爱。我们也很愿意与他们交谈,听他们讲老一辈的故事。所以每次听到身边的朋友说他们去敬老院看望老人了,当时,我很羡慕,也真希望我也有机会去那儿。
今天,我有幸跟着学校的组织一起去看望老人,一路上我们的心情都是那么的高昂。大家都迫切地想知道,那儿是怎样的情况,虽然,我们有些人之前没去过那,但我们我们相信,那儿的夕阳是美的,那儿的人是更美的。
不知不觉之中我们已经到了,当我们从老人身边走过时。他们纷纷朝我们看,似乎在说些什么,又似乎在期盼着什么……
负责人安排号人员之后,我们开始了各自的义务,有点人陪着老奶奶打扑克牌,有的人陪老奶奶聊天,我们在的那个房间,有一位老奶奶姓,还有一位姓,刘奶奶是一位志愿者。退役过后成为了一名工厂的工人,看着他讲述着年轻时候的故事我们也不经为此而钦佩,虽然他们现在已经老了,心有余而力不足了,但他们在年富力强时,已经已经为国家付出了努力,为国家贡献了自己的力量。辛勤劳累了一辈子的他们也应该享福了。奶奶也是一名工人,虽然是个急性子,但当我们问起她以前的事时,也非常的激动啊,每个动作之中都带着喜悦之情。仿佛以前受过的苦,都已经成了甘甜,她们很珍惜过去,同时对未来也充满了热情。
最后他们吃饭的时间也到了,我们也该走了,虽然这次的活动时间很短,但我们他们都很开心的。这样一种心境,也许只有经历了才知道其中的苦与乐,悲与喜。和老人谈心也许只是件小事,但对他们老人来说是在回望她们的过去,是在打开她们尘封已久的心扉,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关爱老人,把我们的博爱传承下去,直到永远永远……。
去敬老院心得体会篇3
早晨起来,一份热腾腾的早餐,那是母亲的爱;下雨时,头顶上方突然撑起的一把大伞,这是父亲的爱;考试考砸了时,鞭策我们努力学习,继续加油,这是父母的爱……也正是有了这些无私的爱,让我们在亲人的爱中成长,成人……
古语说得好:“百善孝为先。”意思是孝为许多种良好的品德中最重要的一种。作为子女,尽孝是我们必做的且是天经地义的一件事。古代有黄香温席,埋儿奉母,弃官寻母的故事,现在仍有退学为母、背母上学等感人故事。这些都是不同时代所发生的事,但都突出了一个主题——孝敬父母。
文立芳说过:“感恩不一定要感谢大恩大德,感恩可以是一种生活态度,一种善于发现美并欣赏美的道德情操。”对我们来说,孝敬父母也不一定要做一番惊天动地的大事,而应该从身边的小事做起,从生活中的一点一滴做起,要让父母舒心、省心、放心、开心、称心、顺心。
父母为了我们,可以说是操碎了心,当我们很小时,他们花了很多时间来教我们自理以及各种做人的道理,他们是我们的第一任老师,不仅给予了我们宝贵的生命,还给予了我们一颗善良的心。所以,当他们累了时,我们可以帮他们捶捶背,找他们谈谈心,更不能只让他们记着我们的生日,而我们却不知道他们的生日。
我们不仅要孝敬自己的父母,还要做到在社会生活中“尊老、敬老”。“尊老”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我们的责任,就是把它一代一代地传递下去,让这种精神永存。
敬老是一种高尚的品德,也是一件简单的小事。如:在公共汽车中多站一会儿,少坐一会,给老人让个座;在他们过马路时,扶一会他们,使他们得到温暖;在敬老院中多与他们聊聊天,使他们快乐……
孝亲敬老,充实着我们的人生,使世界变得更美,使我们拥有爱心。让我们常怀一颗感恩的心,去感恩生活中的每一个人吧!
去敬老院心得体会篇4
作为一个普通的大学生,我总学得缺少一点什么,总是呆在风平浪静的象牙塔做着最天真的事。今天,作为河套大学一名青年志愿者,我有幸跟随大家前去临河敬老院,心中起伏不断,有点顾虑会不会又是千篇一律活动,形式一下,然而整个上午的感觉,却把这种无知的顾虑冲击得云消雾散,这确实是一次爱心之旅,更是对人心的洗礼。我们给老人带去了节目,整个会议室里除了充满了老人和队员们的欢声笑语,溢满温馨好似春花开满园!
这次活动让我从中学到很多,也得到了许多深刻的为人处世的道理。
学校把社会作为实践的场所,让我们参与社会,在公益劳动的实践中有所启示。通过志愿服务,启发了我们在公益劳动中寻找能使我们受到教育,有所感悟的亮点,引导我们去了解社会、感受社会。我很自豪,而这种自豪感不是在学校里能够体会到的。公益劳动是不记报酬、不谋私利、不斤斤计较的;公益劳动是忘我的劳动,也是培养我们关心公共事业热情的。参加公益劳动的光荣感,塑造自己美好的心灵。这些都让我们觉得自己是另一个雷峰。
处于这个时代的我们,大多都是独生子女,对待一些人际关系和自我评估的方面都有所欠缺。而这次的集体公益劳动,使我体会到了集体的力量、集体的温暖和自己的不足。也让我亲身体会到了劳动的光荣感。这些都促进了我努力改正自身错误,正确认识自己。而现在,由于一切向钱看的思想的影响,在一些人的头脑中装满了金钱的利益,干什么事都讲钱,干活不讲报酬认为是傻瓜,甚至有的“公益劳动”也变相要钱。通过这次组织的公益劳动让我懂得了公益劳动不仅能造福社会,而且能陶冶情操,美化心灵。而我们也该为了公共利益而自觉自愿地参加劳动,因为那是我们大学生的劳动态度的一个特征。不记报酬也是我们大学生劳动态度的一个特征。我们讲的`公益劳动,就是以不记报酬为前提的;那是根据以公共利益而劳动;我们必须为公共利益而劳动,自觉要求进行劳动。积极参加公益劳动是为社会尽力,是热爱劳动的表现。
回来的路上,我百感交集,老人们在自己的工作岗位上默默无闻的奉献了一辈子,现在尽管子女都不在身边,但是依然保持了一份坚强、乐观的心态,在生活中老有所为。那么作为后辈的我们,更应该力所能及的去帮助他们,关心他们的晚年生活,或许这些老人的处境还算好,社会上还有更多的老人沦落到街头,饱受人世的冷眼。我想,每一个热血青年都不忍让老一辈人在流离失所中,生活在无尽空虚中。就让我们携起手来,献出自己的应有力量吧。慰问活动结束了,我觉得回校后会发动更多的同学参与到献爱心的活动中,进一步提高自己的实践能力,培养关爱生命、服务他人的美好情操,为构建和谐社会贡献青春和力量。
去敬老院心得体会篇5
寒假我和社区里的几个同学一起去了敬老院。在许多人眼里,敬老院是孤寡老人的栖息之所。而现在,许多子女成群的老人主动走进了敬老院。选择敬老院,因为子女工作忙、家里楼层高、没人陪自己聊天;更因为在这里与同龄人朝夕相伴,共同的兴趣爱好,相近的人生观念,让他们更能感到夕阳无限好。
走进大门一位热心的阿姨接待了我们,还一边给我们讲解敬老院的概况。阿姨向我们讲解到:敬老院里其中50%以上的老人生活不能自理,多数患有神经官能症或老年痴呆症等疾病,给护理工作带来极大的困难,而且交通不是非常方便。
有些老人患有老年痴呆症,同学们也耐着心和他们聊天,帮老人整理衣物,擦拭家具,听老人讲自己的过去,也与老人分享自己的校园生活。还为老人们表演了小节目,让这些在孤独中生活着的老人又一次露出了开心的笑容。
老人家在这里都过得很开心,他们有时间的时候会在楼下的树阴或者是楼上先房子里看一下电视或玩一下麻将,也有时到楼下做一些简单的锻炼的。因此,老人在这里也算是可以晚年安康。
我们慰问到一个老婆婆,她居然哭了出来,很是伤心难过。我们耐心的和她聊天,听老婆婆说她把她的退休养老金都给了她的子女,她子女不管她就把她送到这里来,而且很少来看望她。有一位同学和她说“我们都是您的子女。”并给她表演节目,直到老婆婆破涕为笑,我们才依依不舍的离开。
我心中有点酸酸的,老人们毕竟还是孤独的,他们的儿女大多不在身边,有的甚至没有儿女,他们要的也许不再是简单的金钱所能代替的,在生活的温饱要求之上,有人在身边那是最开心的了。他们需要关心,爱护,敬老院的设施好并不是最主要的,而是更加需要社会上的一些关注。
我们每个人都会经历从孩童到青年,从青年到老年的过程,经历生与死。我们现在还是青年阶段,未来还有很长的一段路要走,如何走下去,我想,每个人都应该心中有数。也许当我们走完我们的人生旅程,该休息时,是否也会像敬老院的老人那样快乐开心地度过自己的晚年呢?
若为人子女也不懂得如何体谅他们,那他们便只能于痛苦中渡过余生,在黑暗中悄然逝去……
一次敬老院的慰问,使我们跨越时间和空间的局限访问了那些老人年轻时的点点滴滴。我想那就是生命所创造的财富,异常珍贵。
当我们老的时候,是否可能这些老人,是否又能过的比他们幸福呢?这一切都是问号,自己的人生由自己来把握。那个时候或许我们也成为历史的功臣,成为新中国历史长流中璀璨的一个颗心。
去敬老院心得体会5篇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