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太极拳的心得体会6篇

时间:
Indulgence
分享
下载本文

大家在写心得的过程中,可以锻炼自己的思维能力,只有在思路清晰的情况下写出的心得体会才有意义,以下是好文汇小编精心为您推荐的论太极拳的心得体会6篇,供大家参考。

论太极拳的心得体会6篇

论太极拳的心得体会篇1

学习太极拳之前,就对太极拳充满了好奇,因为无论在现实生活中,还是电视中,我们时常会看到有人在打太极拳,看到那轻柔舒畅而又强劲有力地动作,我们无不为此赞叹,而我更是充满了敬佩之情。也想象着有一天自己也能在晨练时打上一段太极拳。

很高兴能在大学期间能有这次学习太极拳的机会。这学期我们跟随着老师学习了二十四式太极拳。这又增添了我对太极拳的兴趣,上网下载了二十四式太极拳的教学视频,学习之余还会看看视频,并进一步巩固体育课上学习的动作,在寝室偶尔还会和室友“切磋;切磋”。可以说学习太极拳给我带来了很多乐趣。

同时,学习太极拳又加深了我对太极拳的了解,原来太极拳已演变出了许多的流派,有陈式太极拳、杨式太极拳、孙式太极拳、吴式太极拳、武式太极拳等五大派系,誉称为“五式太极拳”。而我们所学的二十四式简化太极拳是主要依据杨式太极拳并结合其他太极拳提炼简化重新编创而成的。特点是柔和均匀,对基本功要求不高,动作难度小,不发力,同时也适合各年龄段练习。

太极拳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一部分,是中国人的处世态度、文化内涵等在武术中的体现。内涵十分丰富,充满着哲理,与中国传统的医学有着血缘关系。学练太极拳更是一项很好的健身运动,可以强身健体、可以防身自卫、也可以陶冶情操,是一种美的享受,还可以给人的生活带来无限的情趣和幸福,可以延年益寿。特别在生理和精神效益方面,太极拳起到了良好的功效。经过中西方多面的科学化研究证实,长年修习太极拳能对各种慢性病,如:神经衰弱、高血压、心脏病、消化不良、风湿关节炎、糖尿等等有著一定的医疗作用。练习太极拳还可以消除压力,练后会顿感轻快,压力尽消,情绪稳定平伏;工作学习效率也自然会提高。这无疑对我们学习生活紧张、精神压力较沉重的大学生有着显著的帮助。因此,大学期间学习太极拳是十分有必要的。

初学太极拳时,虽然动作较简单,但我们有好多都没能做到位,也有很多不够标准,比如白鹤亮翅中,左手要下压,放到体侧,右脚要弯曲,左脚脚尖点地,不知道这一个动作老师强调了多少次。通过我们的反复练习和老师的耐心指点使我们都能够基本掌握,并且轻松自然地做下来。但是到后面的动作,越发变得难起来,特别是从单鞭开始的云手,看了好多遍视频,也不知道练习了有多少遍,后来发现其实练习时的心境也是十分重要的,如果心情烦躁时,再怎么练习,也不会有进步。就像老师说的,我们应该在练习中去寻找那种感觉“心境变得平和,进而走向清净平宁,怡然自乐的理想精神状态”。在第一阶段,我们应该在姿势、动作上打好基础,把基本要求弄清楚,做到姿势正确,步法稳定,动作舒展、柔和。第二阶段,要注意掌握动作的变化规律及其特点,做到连贯协调,圆活自然。第三阶段则着重练习劲力的运用和意念、呼吸与动作的自然结合,做到动作轻灵沉着,周身完整统一。

像那样,在掌握了各个基本动作时,我也开始力求自己的每一个动作都能做到位,做的标准,每一个该注意的细节都不能马虎。当然即便是这样,和标准的动作还相去甚远。我很清楚自己的练习还是不够,还得继续练习。但是随着次数的增加,我也开始有了一点感觉,姿势也开始变的自然起来!也渐渐地感悟到其实每一个动作和下一个动作都是连贯的,不能断开的,就好象行云流水那样!

练习太极拳和其它体育项目一样,要经过一个由生到熟、由熟到巧的逐步提高的过程。练好拳更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做到的,更不能操之过急,俗语说,欲速则不达。当然不一定要能打出一套完美的拳法,重要的是在这一过程中所学到的,所领悟到的东西,特别是在修身养性方面,它能够起到的重要作用。所以在以后的生活里仍将继续坚持练习,并把太极拳当成一种兴趣爱好。

论太极拳的心得体会篇2

小的时候,每次清晨跟奶奶去公园散步,总是会看到很多中老年人在打太极拳。而且也经常听到大人们在谈论太极拳的好处。从小开始,我就很希望能学一学太极拳,但由于没有老师指导,所以一直没能学会。

来到大学,学校给我们提供了很多练太极的机会。自从进入大学以来,我已经连续学了三个学期的太极拳了。第一次练太极拳是在年级集体组织的晨炼那会,一个师姐教我们的。当时觉得太极拳很柔,的确很适合女生练,特别是我这种没什么力气的女生。大二上学期,我很幸运地选上了太极拳课,更细致的学习了二十四势简化太极拳。老师告诉我们,“太极拳运动的精华在于借力打力。”,“打太极的时候,要全神贯注,不能有杂念,这样运动的效果才好。”,“太极拳很讲究重心的调整,打的时候要注意把重心要保持在一条直线上。”。太极拳虽然慢,但要求动作要连绵不断,很讲究内在的东西。太极拳虽然很柔,看起来虽然运动量不大,但认真打完一套太极拳,还是会流很多汗的。

这学期,我跟老师学习了陈氏太极拳三十八势,还听了老师的中医养生理论课,对太极拳有了更深的理解。太极,不仅是强身健体的体育运动,还是一套很好的防身之术。在上课的过程中,老师给我们讲了很多他个人练太极的体会,如怎样运用太极拳保护自己,制服小偷。怎样用太极来调整重心,保持身体平衡等,我觉得蛮有道理的。

我觉得太极与中医养生是紧密相连的,而且只有坚持练习,才会有效果。“三天打渔,两天晒网”,是无法体会到太极的精髓的。在理论课上,老师让我们做了一个实验,就是双手放在丹田前面,掌心相对,感觉两手之间的气场。同学都说我的气场比她们的强。而且经过体质测试,我是属于平和质,身体状况还不错。看来,练太极还是很有效果的。

下面是我将结合个人体会以及学到的知识,分太极拳运动的精华、动作要点、功效这三个部分对太极拳运动进行简要的分析:

一、太极拳运动的精华

太极拳的精华在于借力打力。太极拳理人体为一太极,包括阴、阳两方面,

“动之则分”,“静之则合”,刚柔、内外、虚实、静动、松紧、圆方都是阴阳的具体表现,太极拳的目的就是要将这些矛盾给予统一,达到阴阳相济合一,使自身成为的太极体。而所谓的借力打力,指的就是“对方之力打来,而我只是在保持自身太极体完整的前提下迎接对方,也就是意在阻止对方改变我太极体状态或对我太极体进行的企图。”这一点在武术中有很广阔的应用。

二、太极拳的动作要点

太极拳运动的关键部位在于丹田。无论是哪一个动作,都离不开丹田的运动。只有通过丹田运动才能带动全身运动,并不断调节重心的稳定。另外,在发力的时候,如果能通过腰部运动来发力,效果会更好。

太极拳里面有很多的相对运动,如果有一只手在上,必有一只手在下,而且掌心相对,比如云手等动作。这些相对运动的动作,正好体现了太极拳阴阳结合的思想。

另外,练太极拳应该配合练习一下站桩。通过站桩锻炼,首先是可以训练心境,让心态平和,还可以提高对环境的敏感性,增强抵抗力。其次是可以增强肢体特别是下肢的力量,逐渐消除浮力,使沉力重生,周身气血顺畅,内外一体。经常站桩的人会有感觉,就是越站觉得身体越轻,身体实了,感觉轻了,这是站桩的一个特点。

总体上说,太极拳动作缓慢、走圆划弧、连绵不断、而且需要保持重心在一条直线上。而太极拳运动规律只有一个:以丹田为核心,全身关节“节节贯穿”,“一气贯通”。

三、太极拳的功效

太极拳是我国目前流传最广的健身运动,它集中了古代健身运动的精华,与中医养生紧密相连,有调理脏腑、疏通经络、调理脏腑、补益气血的作用。

太极拳作为一项体育运动,之所以具有养生保健功能,其奥秘在于“一动无不动”的身体活动,能给各组织器官一定强度和量的刺激,激发和促进身体在生理、生化和形态结构上发生一系列适应性变化,使体质朝着增强的方向上转化和

发展。对于中老年人及慢性病病人来说,能推迟身体各组织器官结构和功能上的退行性变化,能有效地起到健身、疗疾、延缓衰老的作用。

太极拳不仅可以用于强身健体,还能用于其他很多方面。练习太极拳可以使身体比以前更灵活。碰到什么事情,反应更加灵敏。例如学会了用丹田运动来调节自己的重心,那么就不怕因汽车突然加速或减速而摔倒了;学会了借力打力,就能避实击虚,得机得势,从而避免受到他人的攻击

另外,坚持练习太极还能增加人体的气场,而且对练习者的脑机能也会产生良好的影响。太极拳训练,可以在意识的导引下,提高外周血液微循环与气体交换机能,保证内呼吸和物质能量代谢以及神经肌肉活动时氧和营养物质供应,提高脑组织代谢能力。在意念的作用下促进血液循环。意到气到以气推力,使中枢神经器官和身体各器官系统得到充足的营养和氧气并及时运走其代谢产物,从而增加脑血流量,改善植物神经系统的兴奋性,增强大脑对内外环境刺激的调节能力,使人体能够主动地与环境保持平衡和协调,改善大脑供血能力。

练习太极拳的时候,要保持心静,全神关注地做好每一个动作。因为只有心静下来,才能使手脚的运动协调一致,才能体会到太极的真谛。所以,在打太极拳的时候,要把所有的心事都抛开,把精神都集中在太极拳的一招一式上,尽力把每个动作做好。太极拳,不仅养身而且养心。

太极拳作为中国传统武术的一个分支,在当今社会还是很实用的。太极拳,不仅是一种强身健体的好运动,而且还是一套可以随时派上用场的防身之术。太极拳是我们中国传统文化的一个瑰宝,值得我们传承下去。而我,也会坚持练习太极拳,并把学到的知识教给他人,让更多人喜欢太极拳,加入到练太极的行列中来。

对该课程的建议:

总体上看,这门课还是不错的,太极拳很值得一学。我有以下几个建议:

1、38式太极拳的教学内容有点多,一个学期要学完课时太紧,建议下学期可考虑适当删减教学内容。

2、中医养生的课时较少,可考虑适当增加理论课的节数。

3、课外可成立一个太极拳兴趣小组,让喜欢练太极拳的同学可以聚在一起练太极,并交流练太极的心得体会,这样有利于我们提高打太极的水平。

论太极拳的心得体会篇3

还记得刚刚步入大一第二学期,我的第一次选修课就到来了,对于所有的课程都茫然而不知所措,急着刷人人,水论坛,各种询问学长学姐,想要知道什么课最好过,老师有趣又不严格,上课轻松,考试还简单的。

对于我这个从小运动神经就不发达的人来说,体育究竟选什么也成了一大难题。拳击柔道什么的,我没那个力气,八段锦健美操什么的,我没那个柔韧性。其实,最后选到太极拳也纯属偶然,对照了一下课表,能够选择的本来就不多,我只是一心想着太极拳看起来又慢又简单,学起来应该会很简单,就选择了这个。其实自己对于太极拳是很陌生的,只是模糊有这样一个概念,却并不清楚具体是怎么回事。

到了现在,我已经记不住老师具体演示的太极拳动作了,但老师第一次完整打的一遍太极拳却一直深深地印在我的脑海中。给我们授课的老师是个阅历丰富、知识渊博的人,这些从他平常的言谈举止中可以明显地感觉到,甚至他的眼神都透露着这一切,而且老师还有一种傲骨,骨子里的傲气。他每每给我们演示太极拳的时候,都不经意间地显露出这份独有的气质。我们学习的是二十四式太极拳。老师怎样介绍以及以后如何学习的,想来我是忘了,可老师第一次完整演示一遍陈氏太极拳的情景,至今依然深刻印在脑海里。对于陌生的事物,我们记住的往往是其给人影响最深的一面。老师给我们演示太极拳期间,所表现出来的专注,和那份怡然自得,以及淡定的神态,平稳安静的伸展收缩四肢,就是这样给人的印象深刻。

初始之时,我们根本不知道如此复杂的动作如何在四肢乃至全身上展现出来,更何况还要连接起来,只能跟随、模仿老师,一步一步地学。可不管如何,我们最多在动作上模仿得差不多,其他方面是没有什么感觉的。不知道手脚的一些细节动作,不知道呼吸怎样平衡,不知道眼神该什么样,不知道心态如何,就没有那种自然,没有那种神韵,没有那种专注,没有那种气势。老师上课时不是仅讲那些枯燥的动作步骤,而是穿插了许多日常生活感悟的言谈。当然,太极拳本来就不是一种枯燥的运动,其间蕴含的偕然万法,自由阔达的世间至理,需要经过长时期的练习和对人生的感悟才能体会到的。

随着老师的深入讲解,我们练习的次数增多,还有那种气质的转变,终归是逐渐把握太极拳的要领,学习进度也加快起来,可谓渐入佳境。

当最后一节太极拳的学习完成,意味着太极拳总算全部学完,大半年的努力终获硕果,身心均是一阵轻松。某个课堂上,某段行走的路上,突然来一下心灵的触动,手上就自然地相应做出太极拳动作的某个招式,然后又是一阵沉默。现在想来,这样(类似)的事情,心里不由自觉的就是一笑,其中的意韵,却没有言语能够形容。虽然我现在还不能自然顺畅地打完一遍太极拳,但我自信已经粗略体会到这个过程中那份专注认真,还有那种轻松自在又阔达无所不包容的心态。学习太极拳的初衷已然达成了吧,却说不清楚个究竟,感觉身心犹如收到圣光的沐浴,慢慢净化中,变得单纯简单,轻松自由,顿时释然。在老师的悉心教导与不厌其烦的演示下,我基本能记住动作。在粗略的记忆后,更深入的了解太极拳的每一个动作都需要细细回想与进一步学习,观看太极拳视频是一个不错的选择,只有这样自己才能得到提高,所以这一学期的短暂学习不仅简单的太极拳动作的学习,太极拳能让人处于一种心无杂念的状态,远离尘嚣,拥有一种更好的心态去面对学习生活。同时太极的健身效果也不容置疑,所以学习太极拳真是一个正确的选择。

太极拳讲究调和矛盾,这能使我们养成一种生活的态度。从这一点来说,练习太极拳,也是对于我的一个学习和进步的过程。

很庆幸,能够选上太极拳这门课,能够有这样一份机会接触到这份宝贵的财富。或许说,在以后,每当我们的学习,生活或是工作遇到了困难和烦心事,我们可以在“太极拳”里思考,解决这一个个难题。学习太极拳,是一份精神的蓄养和沉积,用以净化人的心灵。

“模仿、锻炼、感悟、自成一体”是一种太极拳的学习境界。每学期仅有短短的的十来节体育课,我或许只学到了太极拳的一点皮毛,也许我还仅仅只是停留在“模仿”的阶段。但是通过这学期的学习,我至少可以让我收获一种和谐的性格,收获一种不一样的人生态度。

论太极拳的心得体会篇4

太极拳为修气,它比印度的愈加要优胜很多,我不是偏袒中国文化,太极拳多为顺,而愈加为逆,太极拳为从,而愈加为迫,在练的时候大家就可以发现,太极拳的肢势简单而且流畅,愈加则苦折身体,有很多动作根本不是一般人可以完成的。

我练太极拳已经三年了,每天早晨我都会锻炼1个小时,虽然很累,但是每天很快乐。

学太极拳不要苛求自己,因为太极拳不是逆拳,如果强迫自己难免会气血攻心导致副效果,更不要有显摆的心态,为什么有些人把太极拳练的有模有样却身体不得益处,原因就是他们杂念太多,多是为了显摆,太极拳游动肢势也和前人大相径庭没有什么变化,为了苛求肢势的相同多为在强迫自己修炼,那是不可取的。

怎么练太极拳,这是最重要的,我练太极拳第一步是找资料,去买一本练太极拳的书或者光盘,光盘为最好,因为视频的比较直接,容易学习,如果想省钱省力就到网上找,网上什么都有。等资料找好后,就开始学吧,不要在乎那门那派的,只要是太极拳就可以学,因为不管是那门那派都是已柔为主,多为慢功,太极就是这样,讲神不讲力。

练太极拳不要被影视里的武打动作迷惑,那不是太极拳的真谛,老祖宗在古代没那么厉害,太极拳本身就是修身养性的,不可用于武力,太极拳多为修气,在练习中把你学到的慢慢做,不要计较动作的好坏,不要计较动作的顺序,当你看完一套太极拳套路后,在清晨或者闲暇时间可以到一个无人的地方修炼,家里也可以,主要是无人打扰,这是太极拳修身的最好方式和环境。

在修炼时,不要刻意让自己模仿学到的动作和顺序,你可以根据自己的喜好走动,太极拳分八门其实无门,八门皆在心里,修炼中,身体肢势随心所动,且勿迫心而动,那样会适得其反,太极拳游动中上身有十指颤动劲脉,下身有双腿颤动劲脉,游动中,十指张合与臂膀摆动为太极拳主要修真,随着双臂的摆动,你会感觉到十指劲脉颤动,十指连心,日长后,你会发现体内器官明显舒畅,而且免疫力提升。练太极拳可以驱除杂念,其他体育运动包括愈加在内都是让人奋进,尤其是愈加,多为向自然祈祷,虽然可吸收日月精华,但心不静,愈加者说自己很心静,其实不静。太极拳就不同了,在修炼中只要不逆心而练,有杂念浮出便会被松弛的神经消退,所以太极者无心是有根据的。

练太极拳可治失眠,当晚上睡不着的时候,醒来又心烦,看什么都不舒服,这时候不要慌张,到一块清净的地方慢慢摆动你心中的太极,不要苛求肢势的完美,你可以随心索欲,不要强迫自己用多大的力气,你可以适可而止。其实夜晚和清晨是练太极的最佳时刻,多的我就不说了,在修炼中那种体会等你们真正练过后才会明白,太极拳早练早得益,不要说你没有时间,那是借口。

太极拳为独拳,是一种象灵芝人参一样的灵性拳,它不可物扰,不可与俗燥之气接触,凡违背者皆不得真修,这是什么意思?这些是说练太极拳最好的环境就是一个人,四周没有任何东西打扰,没有其他人,再好一些就是连声音都没有,那是修炼太极拳的最好环境,当然青山绿水除外,因为在大自然中,自然的声音是和谐的,是可以被太极吸拿的。

太极分二十劲脉,分别布置在双手和双脚上,二十劲脉在太极拳修炼中要全动,全动则可修身,但是也不要强迫自己,强迫自己是太极拳中的大忌,如果不能全动就单动,总之在修炼中自己掌握,怎么觉得舒服就怎么练。不要计较自己练的乱,太极本无极,所以也没什么路数,那些所谓的名门套路不过也是胡乱比画罢了,值得遵从的是那些人把太极拳规范流传下来。

好了,就写这么多吧,太极拳中的东西很多很多,我会继续努力学习的。坚持锻炼!只要这样我们才能永远年轻!永远健康!

论太极拳的心得体会篇5

大学的体育课的学习已经悄无声息之中接近尾声了。在张立臣老师的带领下,虽然只上了短短的几节课,但是他认真地教导,绘声绘色的肢体语言让我很好的接受了太极这门对我来说还是陌生的课程。大学体育与高中时候的体育相比,显然有很大的不同。这不仅仅着眼于学习方法上,它更注重对我们体育素质的培养与提高。大学体育进行的是素质教育。

上到大学,每周一次的体育课便成了我们唯一固定的运动时间,在缺乏运动学习的生活中,体育课给了我们一个很好的调节身心的机会,缓解了学习以及社会活动带来的压力。大学体育课给了我们多样性的选择余地。想学足球的可以选修足球课程,想去打太极的就有太极课程。所以体育课的学习变得轻松,及提升了我们的体质,发挥了我们的兴趣特长。并且体育课的学习还占了一定的学分,让我们更加重视,几乎所有的人都抓住了这个机会,并且在体育课的学习中,学会了很多专项体育的知识,真正懂得了锻炼身体的科学方法。

在这一学期的太极拳学习中,我系统学习了二十四式太极拳,收获颇大,对太极拳有了更深的认识。白鹤亮翅、手挥琵琶等招式时不时在我脑海浮现。在我心中,太极拳不仅仅是一门体育课程更是一种中华文化的教育。每一次的练习,我们都是在重新温习一份古老却又青春的文化。可能对于我们这群90后,太极拳似乎还是记忆中的“少年张三丰”。在这每周一次的体育课上,我们在张老师的指导下,开始学习和研究太极拳。在太极拳的学习里,我明白了为人处事,不应该事事着急,要学会放松内心,用冷静的姿态来解决任何烦恼的问题。越是面对挫折或是麻烦,紧张和惆怅又能有什么用,这时候应该做的就是放松自我,用冷静的思考来解决一系列的问题。

太极拳讲究调和矛盾,这能使我们养成一种生活的态度。从这一点来说,练习太极拳,也是对于我的一个学习和进步的过程。

很庆幸,能够选上太极拳这门课,能够有这样一份机会接触到这份宝贵的财富。或许说,在以后,每当我们的学习,生活或是工作遇到了困难和烦心事,我们可以在“太极拳”里思考,解决这一个个难题。学习太极拳,是一份精神的蓄养和沉积,用以净化人的心灵。

“模仿、锻炼、感悟、自成一体”是一种太极拳的学习境界。每学期仅有短短的的十来节体育课,我或许只学到了太极拳的一点皮毛,也许我还仅仅只是停留在“模仿”的阶段。但是通过这学期的学习,我至少可以让我收获一种和谐的性格,收获一种不一样的人生态度。

论太极拳的心得体会篇6

退休以后,我参加省老干部大学太极拳班学习已经4年多了。几年来,经过沈阳体育学院老师的精心教学、各位学长们的热情帮助以及社区拳友们的交流、切磋,我对太极拳的认识、理解不断加深,习练太极拳的自觉程度和水平也在不断提高,有了一些感悟和体会。

一、正规学习,正确掌握。

学习太极拳一定要准确、规范的掌握动作要领。我在社区晨练打太极拳时,看到有的拳友动作生硬,架势怪异,有的拳友在做倒卷肱动作时,两脚总在一条直线上,甚至“拧麻花”,左右摇晃,站立不稳。和他们一交谈,知道了这些拳友没有经过正规的学习,只是随大流照葫芦画瓢学习了“太极拳”。他们不规范的动作告诉我,学习太极拳不能太随意,也不是轻而易举就能学会学好的。太极拳是中华民族传统武术项目,其文化底蕴深厚,内涵博大精深,一定要经过正规的老师才能学好。我很庆幸,退休以后参加老干部大学太极拳班的学习。沈阳体育学院的老师们对太极拳的每个套路,一招一式,分解教学,讲动作要领,讲攻防含义,讲基本要求。老师讲得清清楚楚,学员们听得明明白白,为我们规范习练太极拳打下良好的基础。例如,打太极拳要中正安舒、虚灵顶劲、含胸拔背、沉肩坠肘、步如猫行,上下相随、呼吸自然、一线串成等基本的动作要求和运行方向,我都能够牢记在心。老师告诫我们“学拳容易改拳难”,就是说,一旦学习粗心,不得要领,形成习惯,改正起来就很费劲,不仅练拳的架势不美观,不能强身健体,而且还很容易造成伤害。因此我认为选择到老年大学学习太极拳,这是中老年人初学太极拳的最好方法。

二、打基础,练好基本功。

学习太极拳一定要加强基本功的练习,在老干部大学学习太极拳时,老师带领我们进行踢腿、拍脚、站桩等基本功的练习,老师还经常提醒:“练拳不练功,到老一场空”,告诫大家练拳离不开练功。只有功底扎实,太极拳才能学好学精。我们班上的好多学员特别是老学员们基本功扎实,太极拳精湛,让我十分的敬佩,是我学习的榜样。由于身体状况和努力程度的不够,目前我的基本功和老师的要求还相差很远,和老学员相比相差很远,但是我有决心在学习太极拳套路的同时加强基本功的训练,争取做到月月有进步,年年有提高。我要用行动实践“有志者事竟成”这些励志格言,练好基本功,打好太极拳。

三、坚持常年,寒暑不易。

学习太极拳一定要持之以恒,坚持习练。老话说,“一日练一日功,一日不练十日松,十日不练一场空”。学习太极拳,应该每天坚持习练,不可间断,这样才能不断进步。我在初学时候,由于没能坚持天天习练,两天打渔三天晒网,任其自流,结果是刚刚学习的动作也都忘记了。后来,我选择到社区太极拳活动站习练太极拳,几年来坚持经常,寒暑不易,每天都把所学的套路演练一遍,逐渐熟练,加深记忆,对身心健康有很大的改善。我体会,要坚持常年习练,最有效的方法是参加一个太极拳活动集体,社区的或者公园里的太极拳辅导站和拳友们定点、定时的活动,有了这样一个集体,就有一种自然的约束力,就会坚持锻炼,促进拳术的提高,增进身心健康。

论太极拳的心得体会6篇相关文章:

论中国心得体会参考6篇

论中国精神心得体会6篇

论涵养心得体会6篇

论简史心得体会6篇

论政府工作的心得体会8篇

课程与教学论的工作报告8篇

论成功作文800字6篇

忠诚论心得体会5篇

论中国心得体会模板5篇

论中国心得体会优质5篇

论太极拳的心得体会6篇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文档为doc格式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
617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