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语文学科的学习而言,作文是占据很大比重的,我们都希望自己写的作文能够得到老师的青睐,所以每次的写作机会都要认真对待,以下是好文汇小编精心为您推荐的掰玉米作文7篇,供大家参考。
掰玉米作文篇1
今天晚上,我吃完了饭,跟着奶奶去田里掰玉米。
奶奶已经70岁了,可身手还是那么灵活。瞧!奶奶左手抓住玉米秆,右手抓住玉米,使劲地往下一压,“啪”地一声,一个肥肥的玉米就到了奶奶手中,奶奶迅速将其扔进背筐,同时左手又抓住一颗玉米秆,发出“啪啪”的声音,玉米棒子就跳着舞蹦进了奶奶的背筐里,在里面轻轻地摇晃着它那小巧的“脑袋”。我看到了,手里痒痒的,心想:真有趣,我也试试吧!我依照奶奶的样子掰了起来,但总觉得有些怪,谁知一声“咯吱”的声响过后,玉米只是耷拉着头,却依然不肯下来,最后,我使劲地握住玉米掐了几下,这才艰难地把一个玉米掰下来,奶奶看到我狼狈不堪的样子乐得笑出声。
奶奶招呼我走到她的身边说:“掰玉米有技巧,第一左手紧抓玉米和秆子的连接处。第二就是右手握住玉米要快、准、狠地使劲,才能将玉米掰下来,如果动作太慢,玉米和秆子连接处的嫩汁就会流出来,这样连接处就会变软,玉米就很难掰下来。”
我按照奶奶教的方法,用左手紧紧抓住,右手用力往下一压,只听见“啪”地一声脆响,圆圆的玉米就落在我手中。
啊!我学会了掰玉米,真开心!还让我懂得了做什么事都要讲技巧,要巧干而不是蛮干。
掰玉米作文篇2
一个星期天,天气晴朗,天高云淡,妈妈要带我到姥姥家,我高兴极了。
到了姥姥家,我惊呆了,地上全都是金黄色的玉米棒,远远望去,就像一片金色的海洋。看着满地金黄的玉米,我脑子里突然冒出一个念头:把玉米棒上的玉米粒掰掉,那就更好玩了。于是,我拿了一个菜篮子,又拿了几个玉米棒,掰了起来。“咦怎么掰不动呢?”我问。爸爸走了过来,他找了一把起子,熟练地拿着玉米大的那头,用起子隔几行撬开一个小口,这样,就好掰多了。我学着爸爸的样子拿着大的那头,可怎么也弄不好,一不小心又弄到了手,哎!真难呀!我说。“做什么事都要细心,你马马虎虎怎能行呢?”爸爸说。于是,我细心地掰了起来,不一会学会了。一分钟过去了,十分钟过去了,我感觉到自己已经比较熟练了,就想给妈妈比赛,看谁掰得快,而且干净,妈妈同意了。
比赛开始了,我挑了一个小玉米,使劲掰了起来,可我还是败了。精彩的比赛又开始了,我使出全身的力气使劲拧着玉米,一边拧一边想:上次比不赢你,这次一定让你败得心服口服,我看见妈妈的比我多,就暗暗高兴,一定比不赢我,我闭上眼睛,卖力地打着,掰完了,我睁开眼睛一看,妈妈早就掰完了,这看着我呢,我哈哈大笑。
这次掰玉米虽然没有成功,但使我明白了一个道理,做什么事都要有耐心,才能做好每一件事。
掰玉米作文篇3
星期五早上,我和爸爸妈妈一起去奶奶家掰玉米。一路上,我看到稻田里翻起金色的波浪,棉花露出了洁白的牙齿,田野里农民伯伯忙忙碌碌的身影。
到了奶奶加,爷爷说:“今天下地掰玉米”。我高兴的蹦了起来,一会儿,我们就到了田野里,我迫不及待的开始去掰,一手抓住带着胡须的玉米棒子,另一只手用力一扭,玉米就掰了下来,过了一会儿,就装满了一袋子,我使劲的掰玉米,手都麻了,但是我没有放弃,还在咬牙坚持着。我和爸爸把一袋袋玉米架到了车上,累的我满头大汗。爷爷冲我竖起了大拇指:真是好样的,你真棒。我听了心里像喝了蜂蜜一样,甜滋滋的。
晚上,奶奶给我们捉了一锅青棒子,吃着香喷喷的玉米,白天的劳累一扫而光,我觉得劳动最光荣。
掰玉米作文篇4
暑假里,我学会了摘玉米。
一个晴朗的星期天,我们一家四口回家乡探望爷爷。刚回到家乡,就看到嫂子正拿着篮子要去玉米地摘玉米。我觉得挺有趣的,就要求嫂子带我一起去,嫂子答应了。弟弟也要去,嫂子无可奈何,就只好把我们俩都带上。
来到玉米地,哇!多么漂亮啊!一望无际都是黄澄澄的玉米树。我想:“嫂子管理得真好!”这时,嫂子问:“你们知道怎样分辨玉米的生熟吗?”我听了,得意洋洋地说:“我当然会,可别看我是一个城市孩子,我会的东西可多了。要分辨玉米的生熟得看玉米的大小,还要看玉米的外皮是什么颜色的。如果是绿色就说明它还没有熟透,有黄点的就说明它已经熟透了。”
开始摘玉米了,我特意拿了一个特大的篮子,来到一棵高大的玉米树旁。我拿起一包大玉米就拼命往上拉,但怎么也没把那玉米摘下来。最后,我费了九牛二虎之力,终于把玉米摘到手了,可惜那玉米树却被我连根拔起。我抬起头看看嫂子,她已经摘了十几包玉米了,弟弟也笨手笨脚地摘下了一包。我走到嫂子身旁问:“为什么玉米不听我的话,不让我摘?你看,我都把她连根拔起了。”说着,我指了指那棵玉米树。嫂子见了,笑着摸摸我的头说:“你说自己什么都会,但连摘玉米都不会,我来教你。摘玉米应该往下扯,而不是拼命地往下拉。看!像我这样摘就容易多了。”嫂子一边说,一边做示范……天快黑了,我们拿着摘好的玉米,高高兴兴地往家里走去。
回到家,妈妈把我们摘回来的玉米煲给我们吃。煲熟了,我迫不及待地拿起一包最大的玉米吃起来,我觉得这一次吃的玉米比以前每一次吃的都要甜,因为这是我付出汗水摘下来的劳动成果啊。
掰玉米作文篇5
“咔嚓、咔嚓”这是什么声音?哦,原来是婆婆、妈妈和我在掰玉米呢!
周末我和妈妈来到外婆家,戴好正宗的草帽,以及有些泛黄的白手套,手臂上还挎着竹篮子,在婆婆的带领下,兴致勃勃地出发了。来到婆婆家的玉米地,映入眼帘的是一派丰收的景象:大片金黄色的 玉米田,玉米穗在微风中像个甜美的娃娃在向我招手。我们整整衣冠就准备“动手”了。在妈妈和外婆的指导下,我很快掌握了掰玉米的技巧,下面就看我的喽!
我先从田里最外层的一行玉米开始,在第一株上仔细打量一番,才能发现一个饱满的玉米棒,因为玉米的“外套”和玉米杆颜色一样,唯有这可爱的又细又长的红缨泄露了它们的位置,我握住玉米棒向 下稍一使劲儿,把“外套”撕开一条大裂缝,又扒了好多层,那金黄色颗粒饱满的玉米棒才露出了笑脸。“咣”的一声,收获的果实掉进了竹篮里,我得意地向妈妈炫耀着,妈妈竖起来大拇指:“不错 ,继续加油!”听到了妈妈的鼓励,我干的更有劲儿了!后来我越掰越熟练,瞟一眼就能知道玉米的位置,动作连贯利索的就将玉米皮剥开,瞧着渐渐满起来的竹篮,我开心地笑了。
坐在树荫下的我,汗水从额头淌下的同时也明白一个道理:农民伯伯将汗水播撒在每一寸土地上,经年累月地辛勤劳动却依然无怨无悔,这样才有了眼前这样地金秋时节的收获喜悦。我们要感谢农民伯 伯,更要珍惜每一粒粮食!
掰玉米作文篇6
快到中午了,我的肚子又咕噜噜叫起来。
妈妈出去买东西,说是要晚点回家。家里就剩下我和爸爸。这次,妈妈走得有点久,快十一点了,还没回家。好想吃东西啊,我朝爸爸吐吐舌头。爸爸在玩手机,他好像不知道什么是饿。是啊,他可以把手机当饭吃,我不能玩手机,我没有可以当饭吃的东西。
好香啊!我忽然闻到了玉米的香味。那是隔壁邻居家飘过来的。我发现肚子饿了,鼻子也会长长。我想到了一个好主意,便带了个手套飞奔出家门。
我跑到邻居家的玉米地边,看着黄澄澄的玉米不禁流出了口水。旁边没有人,爸爸也没有跟过来,我踏进了玉米地,泥土盖过了我的脚腕,可我一点儿也不在乎,心里只想着吃玉米。
我采好了几个玉米棒,跑回了家。心里想着,爸爸一定不会说我什么的。他只顾着玩手机,再说了,他的肚子一定也饿了。隔壁家地里有那么多玉米,少几根也没事。说不定,爸爸会睁一只眼闭一只眼呢。
可爸爸见了我,却问我玉米哪里来的。我说,采来的。
我们家没种玉米,快说这玉米哪里来的?爸爸瞪圆了眼。
我就摘了几根。他们家很多的。我满不在乎地说。
你这是偷了?以前就告诉过你不要偷别人的东西,今天幸好时候我看见了,不然别人会怎么看你?
爸爸放下了手机,让我把玉米送回去。我说,都摘了,怎么送?
那就给钱。爸爸朝我甩出一张五十元的人民币,你自己做的好事,可别等你妈回来数落你。
爸爸的样子很凶。平常他对我可不是这个样子的。我摘玉米棒,可不是为了我一个人。我哭着跑回了房间,等我哭够了,趴在床上,又笑起来,想:爸爸也是为了我好啊。
趁妈妈没回来,我拿着钱,捧着玉米棒,又出了家门。
掰玉米作文篇7
一望无际的田野里,“青纱帐”早换了黄装,湿热的空气中略夹杂着成熟的气息。哦!家乡的玉米又成熟了。
挑着担子的大伯大妈的吆喝声不绝于耳;割秸秆的刀声连绵不断。玉米地里不时窜出几只惊慌失措的肥鸡,咯咯哒连滚带爬跌进地沟里。咦!难道就连这小小的生灵也想出来收庄稼吗?
在秋日的授权下,玉米地给一切靠近它的事物都披上了玉米所特有的黄颜色:草地是黄的,路面是黄的,肥鸡的羽毛是黄的。就连远处站着的那个人的脸也清晰地散发着玉米糊糊所特有的黄颜色。略走几步再看,那张玉米黄的脸逐渐清晰了。哦!原来那人是母亲,她已经在地头盼着好一会子了。
进入大学以后,我才知道想家的苦,明白原来回家也是一件令人开心的事。在学校里憋了好一段时间后,我终于忍不住偷空回家了一趟。一切都是那么美好,一切都是那么令人新奇。不必说家乡收割玉米的那种忙碌的场面让人惬意,就是家中以前的那些再熟悉不过却又并不起眼的角角落落也能让人回味无穷。
见到我回来,母亲自然是十分高兴的。一个上午,一家人便在一起盘算着中午要吃的菜:鸡、鱼、肉……仿佛我就是个贵宾。突然不知怎么的,看到这种热闹的场景,我又有一种身处异乡的感觉,心中陡然增加了几丝凉意:原来本都是一家人,现在到这样客气起来了。
“有玉米糊糊吗?”我问,“要加咸菜汤的那种。”
“这孩子,怎么突然又想起要吃玉米糊糊起来了。”母亲开心的笑着,并不理会我的要求。我叹了口气,看了看远处的玉米地,不禁又想起了吃玉米糊糊的那段时期,那种感觉真的好温馨。
那时的家,很穷。母亲和现在一样,总是为生计而绞尽脑汁。但不同的是,现在母亲算计的总是怎样使饭菜更为可口,而过去她每天都要想的是今天怎样的吃法才能节省大米。那时家中唯一能够大量填补大米不足的替代品恐怕就是玉米了。烧滚的水,只需要放上那么一小碗玉米粉就变成了一锅香气扑鼻的玉米糊糊了。但与臭豆腐“闻起来臭,吃起来香”的特点不同,玉米糊糊对于那时还小的我来言,简直就是一碗散发着异香的毒药,实在不能下肚。为了向我们兄弟俩“推销”她的玉米糊糊,母亲总是不断给玉米糊糊变着花样。于是,玉米锅巴糊糊、玉米山芋糊糊、玉米咸菜汤糊糊等五花八门的“新产品”便不断推出“市场”。但无论怎样,我对那玩艺就是不敢恭维。
明着抗议是行不通的,母亲丝毫不会为我们近似哀求的抗议声所打动;暗着抗议(拒食)更不成,除非你想讨打。不过如果有可能的话,吃“百家饭”是可以的。但一句话,不论在家里还是在人家吃饭,肚子一定要是饱的。在家里有什么你就要吃什么。这种“强权”曾经让弱小的我感到好委屈,不过现在想来,那些事是十分有趣的。意识中,我总觉得那时的家才叫真正的家。
唉!其实最美好的时光往往就存在于过去,但可惜我那时不懂得珍惜。惟有残余的回忆供自己漫漫回味罢了。
掰玉米作文7篇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