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作文的时候掺杂太多长篇大论是无用的,我们在上学期间肯定都阅读过大量作文,下面是好文汇小编为您分享的端午节包粽子作文通用5篇,感谢您的参阅。
端午节包粽子作文篇1
昨天我们一家和昕仔一家去珠海旅行,我好兴奋!但是,一坐车我就晕得不得了。终于到了,但是那个酒店又住满了,我不得不坐车换一个酒店。我们在海边,但是有栏杆不能下海,下面全是长满青苔的礁石,我看到了很多跳跳鱼和螃蟹,螃蟹还不小。跳跳鱼也叫弹涂鱼。但是除了我和妈妈,其他人觉得这一点也不好玩。然后我们去骑车,一开始我比他快,但后来他又比我快,我真搞不清谁快谁慢。晚上爸爸妈妈们在打牌,我和昕仔玩得欢。今天天气很好,我们去了海边沙滩。
端午节包粽子作文篇2
端午节带着一丝露水在甜美的睡梦中到来了。我正做着吃粽子的美梦,妈妈亲切的声音却将我拉回了现实:“起床啦!吃完早饭来包粽子!”一听到粽子,我那固执的起床气立刻烟消云散,随即就从床上坐了起来,用脚把拖鞋一勾,飞奔着往厨房跑去。
到了厨房,我把早餐胡乱往嘴里一塞,狼吞虎咽地吃完了,接着飞快地跑到妈妈旁边坐下,看着妈妈熟练地抱着粽子。在妈妈的手下,一个个粽子像是一个个有灵性的小精灵,不一会儿就变成了让人垂涎三尺的粽子。看着妈妈那双神奇的手,我跃跃欲试,也想创造奇迹。
于是,我拿起了粽叶,双手往中间一拐,粽叶就变成了一个圆锥形的容器。我抓起一把糯米,往圆锥里放,可那糯米像一个个调皮的孩子一样,偏偏不肯听话,全跑回了盆里。我抬起粽叶一看,咦?怎么有个小洞?我再次把粽叶重新折一遍,把糯米放进去,可这些个小朋友还是不领我情,又往下钻去。糯米到了妈妈的手上就乖乖听话,一粒都不会漏。我仔细盯紧妈妈的手,生怕错过一个细节。原来妈妈把粽叶卷成圆锥的同时还在底下折了一个角,这才不会漏米,我在心里默默感叹劳动人民的智慧。我也学着妈妈的样子,果然调皮的糯米们都安安静静地呆在里面了。就在这时,我听见妈妈的声音在耳畔响起:“包好了吗?就差你这一个了。”我惊讶道:“妈妈你怎么包得这么快?”妈妈笑了笑,对我说:“因为我包得多了,熟能生巧呀。”我恍然大悟,随后将手中的半成品交给了妈妈。
通过这次包粽子,我懂得了一个道理:熟能生巧,无论做什么事,想把它做好,就得反复练习,就会取得好的效果!
端午节包粽子作文篇3
“五月五,是端阳。门插艾,香满堂。吃粽子,洒白糖。龙舟下水喜洋洋。”听到这首儿歌,就让我想起了端午节。每年五月初五,是我国传统的节日——端午节。
看到婆婆在厨房里包粽子,我便走过去,也想学包粽子。婆婆先教我卷粽叶,只见婆婆拿起一大一小两张粽叶,把它们叠在一起,捏住两端一卷,便成了一个漏斗形。我也学着婆婆的样子,轻松卷成了漏斗形,接着我又在“漏斗”里放入了一大勺的糯米,再放上一块香喷喷的肉,接着又用糯米盖上。只剩最后一步了——扎绳。我一只手紧握住粽子,另一只手去拿线,突然,“漏斗”底下开了个小孔,两三粒米漏了出来。我急忙扔下线,两只手用力握住了小孔向上折了一下,封住了小口,这才阻止了急急忙忙要“离家出走”的米。我又拿起线,在粽子上绕了好几圈,在确认绕得很紧了后打了个结。婆婆见了,开心地说:“你已经学会啦,以后家里包棕子的活就交给你啦!”我愉快地要受了这个任务。今天,我和婆婆一起包了整整一锅粽子。
粽子煮好了,剥开粽叶将粽子放在盘中,好似一个白娃娃。吃着自己包的粽子,我心里充满了甜蜜。
包粽子与学习一样,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既不能马虎大意,也不能急于求成,否则就可能会前功尽弃。
端午节包粽子作文篇4
农历五月五日是端午佳节,有首儿歌是:“五月五,是端阳。插艾叶,做菖剑,戴香囊,吃粽子,撒白酒,龙船下水喜洋洋。”在端午前夕,我和爸爸我妈妈特地到鹤浦过端午佳节,体验端午佳节生活。
一到奶奶家,就吃到奶奶精心准备的麦饼筒,粽子等丰富的食物,我迫不及待得拿起粽子,解开藤绳,剥开粽子叶,咸粽子里藏着红红的粽肉,甜粽子里白白的粽肉和蜜枣都升腾着蒸汽,散发着一种特有的蒸棕香,把粽子放在盘子里,糯米在灯光下晶莹透亮散发着撩人扑鼻的浓郁糯米香,我最爱吃肉粽子了,没等大家动筷子,我已把肉粽子夹到了嘴里。
我妈妈说,端午又称重五。许多习俗都与“五”这个数字联系在一起。有红、黄、蓝、白、黑,五色丝绸系在儿童的脖颈、手腕或足踝上,称为长命缕。
各家要插“五端”:菖蒲、艾草、石榴花、蒜头、龙船花。我们南方过端午佳节要吃“五黄”:黄鱼、黄瓜、蛋黄、黄豆辬包的粽子,喝银黄酒。无论南方北方,这一天还要用银黄在儿童额头上画个“王”字,还要佩带五颜六色的香囊。奶奶把房子打扫干净,在厨房及各角落里洒上银黄水,用来杀死毒虫或防止毒虫孳生。
每逢端午佳节,流露出的是地道故乡情,是一种古老的文化传统,吃着正宗的家乡粽子,亲自做上精致的菖蒲剑,袋着美丽的香囊,看着家家户户门上插着的艾叶和菖蒲剑,心里头别有一番滋味。
端午节包粽子作文篇5
今年端午节,我学会了包粽子,品尝到自己劳动的果实,那感觉不是一般的甜蜜。
粽子是端午节的节日食品,传说它是为保护投江的屈原发明的。屈原是战国时期楚怀王的大臣,他忠君爱国,却因遭受奸臣陷害而被流放。后来秦军攻破楚国国都,屈原抱着石头跳进汨罗江,与楚国共亡。楚国百姓哀痛异常,纷纷去汨罗江边凭吊屈原。因为打捞不到屈原的身体,大家就纷纷把饭团投到江中,说是让鱼虾吃了,就不会去咬屈大夫了。人们怕引来贪吃的蛟龙,就用蛟龙害怕的楝树叶包饭,彩色丝线捆扎,这样逐渐演变成今天我们看到的粽子了。
今天是端午节,在一片热闹和阵阵粽香中,我们全家聚在一起谈笑风生。外婆和妈妈包起了粽子,我好奇地凑过去看看,只见外婆麻利地拿起几张墨绿的芦叶叠起来,捏住芦叶的一头往里一卷,形成一个圆锥体。外婆紧接着将事先准备好的糯米与肉调和的馅添进圆锥体中,牢固的锥体将馅封得滴水不漏,她再利落地封上口,接着拿起根线把粽子绑了起来,放到锅里煮。就这样,一个个玲珑小巧的粽子出锅了。
吃着口味浓郁的粽子,闻着粽子的阵阵飘香,眼前似乎浮现千年之前,一位满怀爱国情,忧愁的诗人站在宽阔的大江前,向着天地倾诉着苦闷,大浪不断拍击着礁石,仿佛震天的锣鼓作响着,伴随着他跳入江中,为他谱写着一曲壮烈的爱国乐曲。
小小的粽子中,蕴含着深厚的文化,也包含着一位伟大诗人的爱国情,让我们记住每一个端午节吧!童年的粽子作文
端午节包粽子作文通用5篇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