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文不仅要多写,还要努力写,作文是清晰地表达自己的所感所想,好文汇小编今天就为您带来了心跳的作文6篇,相信一定会对你有所帮助。
心跳的作文篇1
今天早上,我打开书包,嗯?我的乐高玩具怎么跑到书包里了?我不知不觉得把乐高玩具放入了桌堂里。
上课了,可是我觉得桌堂里一直有声音,刚拼出头的巡洋舰好像在说:“小主人,快把我的主体拼出来吧?”我情不自禁地把手放入桌堂,开始拼了起来。刚拼了一半,我就觉得桌堂太小了,于是我干脆把它放在了课桌上,我全身心都投入到了拼装乐高身上,完全没有意识到这是在上课。我拼了好一会儿,终于拼好了。我大叫一声:“啊哈,咱们一起去海上巡逻吧!”这时,我的同桌一脸茫然地看着我,拍了我两下。全班同学也都看着我。我在那一双双熟悉的眼眸中,看到了我们班主任犀利的目光。我当时头上就见了汗了,心里骤然一紧,我心想:这下子完了。老师对我说:“你这玩具我没收,下课记得跟我到办公室来。”这节课的后半部分我一点儿都没听进去,课上的每一分钟对我来说都像一个世纪那么长。
终于下课了,我跟着老师向办公室走去。一路上,我的脚像灌了铅似的,老师穿着高跟鞋每走一步,我的心就剧烈跳动一下。一路上,我想:老师会怎样说我呢?终于到了办公室,老师接了一个电话,我没有听见老师之前说的什么,只听见了最后一句:哎,好的,等他回家再说。听到这里,我的心立刻提到了嗓子眼,泪水和汗水一起流了下来,我惊愕地看着老师。可是令我没想到的是,老师不仅给我讲了课上的内容,把乐高还给了我,还对我说:“这次老师就把你的错误记下了,我就不和家长交代了。”从此以后,我再也不溜号了。
通过这件事情,我不但明白了在不同场合要做适合这个场合的事情,而且明白了做什么事都要专心致志,上课要认真听讲。
心跳的作文篇2
记得在我7岁的那个晚上,我一个人独自走夜路回家,每当想起这件事,都让我的儿怦怦跳。
那天晚上,我一个人走夜路回家,我十分的害怕,因为路边没有一个人,陪伴我的只有风声。我扶着路边的杆子一步一步缓慢地走着,灯越来越暗,夜空越来越海,路也开始越来越狭窄。万一遇到鬼怎么办?它会不会吃了我?还是把我抓回去?我越想越害怕,马上停止了想象,免得鬼还没来,先把自己给吓死了。
我一路上走着,背后凉飕飕的,总觉得有一双眼睛在盯着我,就时不时地转过头去,大喊一声:谁?可回荡在周围的只有我的回声,并没有其它的声音,忽然,一种啪的响声从我后背传来,我连忙转过头去,哦,原来是一只小鸟啊,真是虚惊一场,可我仔细想了想,咦?不对劲啊,这么晚了,小鸟不在巢里睡觉,出来干什么?我想着,又转过头去,只见刚才的那只小鸟不见了,停留在树下的是一个高大的身影,那个身影快速地向我移来,啊,是电影里常出现的绑匪,只见他手里拿着一把刀,手上满是鲜血,一张布蒙住了他的嘴巴,可他那凶残的眼神依然露了出来,我被吓得魂飞魄散,转身就逃。可我刚跑了没一会儿,又有一个人出现了。
那个人的样子和绑匪差不多,手里也拿着一把刀,他那凶恶的眼神使我一下子就认出来,这个人就是刚才的那个绑匪,这次我更加害怕了,心里扑通扑通的,似乎有一只小鹿在我的胸口乱撞,我和他又对视了一会儿,正当他拿起刀时,旁边来了一个人,绑匪马上把注意力转向了他,我借此机会飞快地跑走了。
我急忙大步地迈着楼梯,拿起钥匙打开了门,进门以后赶紧把门关上,把家里所有的灯都打开,这才松了一口气,今天可真是一次有惊无险的夜行呀!
心跳的作文篇3
教室里很安静,仿佛一根针掉下来都能听得到;全班每一个同学都注视着我,对我充满了崇拜那次颁奖的情形,我至今想起,心儿仍止不住怦怦直跳。
那是一个星期五的下午,武老师笑容满面地迈着轻快的步伐,一手拿着试卷,一手提着一个大袋子走进了教室说:“这节课我们要进行期中考试评比发奖,这次咱们班的语文数学考的都还不错,不过数学只有两个考满分的我听到这心都提到了嗓子眼,心儿也怦怦直跳。老师开始念分数了,老师先公布80分以下的同学的名单,没有我;90分以下的,没有我;90分以上的,还没有我。
时间一分一秒地过去了,眼看试卷都要发完了。老师神秘地一笑说:“还有谁没发到试卷?”只有我和戴怡晨举手,老师高兴的说:“你们俩是满分。”顿时同学们向我们投来羡慕的目光,纷纷赞叹,太厉害了听到这话我的心儿地像揣了只小兔子似的,怦怦直跳。
我心里暗暗窃喜———王添钰呀,王添钰你这次终于战胜了自己,自从转到平安路小学,这还是头一次考第一呢。终于到了颁奖环节,我以总分199分,险胜戴怡晨,夺得到了班级第一。武老师笑容可掬地给我颁一个大红证书,上面写着王添钰第一名;接着又颁给我一个特殊包,这个包是武老师精心设计的――用我们爱喝的养乐多做的包包,用棒棒糖做包带。这包包号称网红包――“秋天的第一个包”。我把证书和包包捧在手里,我极力掩饰着心潮起伏。我仿佛看见小花儿在对我笑,小草也为我跳舞,抬头看看天空,那雪白的云朵,不知什么时候变成了可爱的棉花糖了。
春种一粒粟,秋收万颗子,只要有努力,就会有收获。同学们你们有过心跳的经历吗?也来分享一下吧!
心跳的作文篇4
虽然那件事情已经过去了很久,但是一想起来,我还是会脸色发白,冷汗直冒,心儿怦怦直跳。那是上学期秋游时玩鬼屋发生的场景
那次秋游,同学们一路高歌,兴致勃勃,因为这次秋游来得特别晚,所以同学们都非常期待。让我心儿怦怦跳的,非玩鬼屋的经历莫属了。
我们来到鬼屋前,就看到洞口有几块大小不一、参差不齐的石碑,上面刻着绿幽幽的诅咒铭文,字体令人毛骨悚然。我们班有一些胆子小的同学都已经吓得双腿发软,走路颤颤颠颠,牙齿“咔咔”直响了。
进了鬼屋,只听得我们班的“神高音”一声尖叫,吓得我一激灵,条件反射性似的朝她的方向看去。不看不知道,一看吓一跳,我也忍不住倒抽了一口凉气只见一个血肉模糊、尖牙利齿、爪利似刀的鬼,躺在一口漆黑的棺材中,周围有一大群小鬼围着它的身边转。吓得我汗毛都竖起来了,手心里汗如雨下,我赶紧转回头,一步一步地艰难地向前走。随后,一个又一个血腥而可怕的场景在我眼前展现。一会儿本来站着不动的鬼,突然伸出长长的红舌头在你身边跳一跳;一会儿突然又有一个手在你身后轻轻拍拍你的肩哎呀,太可怕了。我的血液都快要凝固了,我决定闭上双眼,拉着前面同学的书包带,低下脑袋,就这么跟着向前走着。那一刻,我深深理解了“举步维艰”的感受,差一点就要哭出来了。边走边给自己壮胆,不停地告诉自己,“不睁眼,大步走,穿过前面那道门,就出去了。”短短两三分钟的时间,好似停住了似的,感觉像过了一个世纪那样的漫长。随着前面同学们异口同声地喊道“出来了”,我赶紧睁开双眼,顿时松了一口气,这下大家都再次重见光明了。
唉,这玩鬼屋走的也太心惊肉跳了,我以后再也不想进去了,呜呜!
心跳的作文篇5
在人生长河中,每个人都会有“心儿怦怦跳”的体验,他有时激动,有时紧张。但不论何种感觉,它都将在你的人生道路上点缀出绚丽的一笔。
那天,晴空万里,时不时地飘来几朵白云。我早早地起了床,和小伙伴在小区的草地上嬉戏。我们一会追跑,一会玩捉迷藏。我们千方百计躲好自己,生怕伙伴找到。我躲在人家晒的被子后面,可一不小心将洗的一干二净的被子弄到了地上。几个伙伴赶紧帮我来抬,但是被子太重,不但没抬起,反而给被子染上了色彩——泥巴。事情发生后,几个小伙伴都离得远远的,有的甚至还找借口回家了。
那时我是多么孤独,恨不得也一走了之。可是我想到“做事要学会担当。”于是我咬咬牙,站在了原地。一时半会,我脑海中冒出来许多的问号:“万一我承认错误,他们会不会还会骂我?万一告诉我爸爸妈妈,那怎么办?”“不行,错事不能逃避哦。”信念驱使我继续等待。
我站在原地,徘徊了又徘徊,等待了又等待。心一直忐忑着。终于,我在4:00时,等来了一位花甲老奶奶。远远的,一老奶奶向这边走来,此时,我的心跳得更猛了,恨不得找个地缝钻下去。但又不可能,我伸长脖子,定睛一看,“啊,我奶奶。”这时她已经看见了我。我硬着头皮豁出去了:“奶奶,我把被子......弄地上了......”“好啊,是你弄的。”“难道这是我们家的被子?”我含糊地反问道。奶奶一脸怜惜地说:“不然呢?要是别人家的,谁还会原谅你呢?”我听了不好意思地吐了吐舌头。“以后玩也要小心点哦。”这下,我的心才舒缓了些,松了一口气。
如今,每次看到别人家晒被子,我就想想起这件事,想起那一次等待时心跳的感觉。
心跳的作文篇6
那是4岁那年正月的一天。
妈妈带我去看牙,原本以为只是看看牙,去了之后怎么又谈起拔牙的事儿了,于是妈妈带着一百个不情愿地排起了队。
当前面只剩一个人的时候,我的心跳得十分快。当我进入牙科诊室的时候,我的心跳得更快了,好像能从嗓子眼里跳出来一样。
开始拔牙了。医生看看我小,生怕我不听话,所以说:“一点也不痛,只是前面有点蚂蚁夹的感觉。”“为什么前面会痛?”“因为前面要打麻药呀,打完麻药之后一点也不疼了。”
长长的针让我吓得闭上眼睛,我知道了医生是世界上最会撒谎的人,“像蚂蚁夹的感觉”变成了剧痛。
打完麻药我才松了一口气,但看到医生拿着个大老虎钳子向我嘴伸来时,又惊出了一个寒颤。那心跳得呀,都把我跳痛了,还不如把它揪出来扔掉呢!此时我已是一身冷汗,好像就是从冰窟窿里刚爬出来的一样。
这时医生说:“把漱口水含在嘴里洗一下,再吐出来。”并说“有点苦”。之前医生说的有点痛,但对于我来说却是剧痛,那么“有点苦”对于我来说就是很苦了。我的心从嗓子眼里跳出十万八千里,我敢打赌,此时就连火箭也追不上我那颗不听话的心。
我尽量把舌头藏起来,但水好像无处不在,它们像一个个苦怪兽,将我的舌头牢牢捆住。本来我很饿,但是这一口苦水,却把我弄得没了食欲。
终于在心跳加速第八次时结束了,医生却说一个小时内不能吃饭,而且一个星期后还要来复查时,刚从十万八千里外赶回来的心一下子又提了起来。心中暗暗说道:什么?复查?一个星期后?我还要来医院?
从此,“医院”成了我心中最可怕的地方,因为它能够直接把我吓出心脏病!
心跳的作文6篇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