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要勇敢尝试各种不同类型的作文,拓展自己的作文领域和技能,老师的指导和建议对我们的作文非常有帮助,下面是好文汇小编为您分享的推荐数学书的作文7篇,感谢您的参阅。
推荐数学书的作文篇1
西瓜是夏天中最爱欢迎的水果。今天,妈妈买回了一个又大又圆的西瓜。于是,我们准备吃西瓜了!
小妹妹问我:”嘉嘉姐姐,你要吃多少呀!“我想了想说,”我吃这个西瓜的1/2吧。“”1/2是什么?“她问。”1/2是分数,是把一个东西平均分成2份,取其中的1份。“我说。”哦。“小妹妹似懂非懂地说。”我吃这个西瓜剩下的1/2。“妈妈插话道。小妹妹问:”剩下的1/2是不是嘉嘉姐姐留下的全部吃掉啊?那我没得吃了?“”哈哈!“我和妈妈哈哈大笑。”不是这样的。“妈妈笑着说。我接话道:”剩下的1/2就是把我吃剩的那部分看作一个整体,再把这部分平均分成2份,取其中的1份。“”是这样啊!那我还是有西瓜吃的了!“小妹妹恍然大悟。小妹妹调皮地说:”以后我要先吃1/2,这样我的1/2比你的多,这次不划算!“”骗你的,我哪吃得了这么多?你想吃多少就吃多少!“我们都笑了!
你现在认识分数了吗?分数还有很多哦!等着你去发现。让我们一起踏上寻找数学的旅程吧!
推荐数学书的作文篇2
今天数学课上,黄老师让我们做了一道思维题,我一看到题目,就马上开始埋头写了起来,我心想:这次一定要做对,如果做对了,我就有机会去学校的籀园杯参赛了。我是多么的渴望去参加的,只要我努力……
我想啊想啊,分割性不行?我试了试,不行。添加辅助线行不行?可我在怎么添加,就是行不通。就当我万念俱灰的时候,心中又燃起了一线希望,可试试,还是不行。
“时间到!”黄老师说了一声,黄老师请了徐可笛上来讲解,她在那个图形上画了一个三角形,后来,听了她的讲解,我终于明白了,原来,中点在于那个画上去的三角形!我原先的想法全错了。我在心里对自己说:“怎么这么简单的都没想到?”可是后来,我又很快的说服了自己。
从这次做题中,我虽然没有做出来,但我对自己说:“相信自己,没错的!这次做错了,还有下次,总有一次能行的!”
推荐数学书的作文篇3
有趣的数学课
第七题是思考题,真的特别难,题目是这样的,按规律写题目,(1、1、1)、(2、4、16)、(3、9、81)……第100组的三个数的和比第50组的和多多少?教室里静悄悄的,没有一点声音,我一手托着下巴,一手抓着头发两颊涨得通红,在这千钧一发的时刻,我想到了。我想:这是按规律写题目,肯定有规律,第一组的第一个数是1,第二个数是用1*1得来的,第二组的第一个数是2,第二个数是用2*2得来的第三个数是2*2=4,4*4得来的。第三组也是,那么第100组的第一个数是100,第50组的第一个数就是50。想到这里,我情不自禁地大声说:“我知道了!”这一声打破了宁静,张政瞅了我一眼,毫不放在心上地说:“一个小黄毛丫头知道什么!”我一听就急了,便津津有味地说起了我的道理来,老师见我讲得头头是道,就把我的.思路和大家说。张政不得不佩服我。
有思路就要抓紧时间赶快写,不要马虎。快算完了。加油,加油再加油,我在心里给自己“打气”道。我飞快地跑上去给老师改。我站在上面,看见老师对上去的每一个人说“no”是我都无比紧张,生怕自己也会有个大大的no。到我了,老师认真地看着作业本,脸上充满了幸福的微笑,我知道那是自豪的笑,那是骄傲的笑,是为我进步而感到欣慰的笑,他大声说:“yes!”同学们用羡慕的眼光看着我,我心里别提多开心了。
下课时,我明白了“吃得苦中苦,方得人上人。”的道理。回到家我放开嗓门叫到:“这节数学课真有趣!”
推荐数学书的作文篇4
爸爸跟我说:“中国象棋具有悠久的历史,好像要将近一千多年了。从战国时期,已经有了关于象棋的正式记载。经过近百年的实践,到北宋时期形成了现在的模式”。主要结构是:它有棋盘、棋谱、32个棋子等。棋盘上分红、黑双方,双方之间有“楚河”、“汉界”字样将双方隔开,双方各有16个棋子。双方棋子字样有一些不一样,包括“士”、“相”|、“兵”和“帅”不一样。如果红方的棋子先吃掉黑方的“将”则红方胜利,黑方落败;如果黑方的棋子吃掉红方的“帅”则黑方取得胜利,红方就失败。
其实下象棋有许多口诀:“炮二平五”、“马二进三”是第一种口诀;“马二进三”、“炮八平五”是第二种口诀;“炮二平四”、“马八进七”是第三种口诀等等,以上口诀是实战中的基本套路。我们象棋老师说:“以上方法用灵活运用,才能立于不败之地。”
象棋还有很多“杀法”。如:马后炮、窝巢马、挂角马、大胆穿心杀、焖宫杀、焖杀、八角马、海底捞月杀、双车搓杀、铁门拴杀等等象棋的杀法。
我特别喜欢下象棋,喜欢和爷爷、爸爸在晚饭后下几盘。我觉得这是一件十分快乐的事情!我想,将来我一定要成为一名“象棋特级大师”!
推荐数学书的作文篇5
数学课开始了,陈老师走进教室微笑着说:“今天我们来玩一个好玩的游戏,不过大家先要把九九乘法表背下来。”话音刚落,同学们立刻背了起来。“一一得一,一二得二,二二得四,一三得三,二三得六,三三得九……”。几分钟后,这个任务就完成了。陈老师继续说:”下面我们来算二十四点。”哈哈,这是我们最爱的游戏了!
陈老师先给我们每人发了一张纸条,要求十二分钟内完成十道题,前十名的同学才能进入决赛。我获得了第五名,顺利进入了决赛。
决赛开始了。第一关:计时赛,要求每人在三十秒内至少答对一道题。此时,教室里安静极了,连同学们呼吸的声音都听得清清楚楚。我在十秒内轻松地答对了一道题,顺利过关。三名同学没能完成任务,被淘汰出局了。
第二关:抢答赛。大家竖起耳朵,聚精会神地盯着陈老师。我眼疾手快,抢先答对了两道题,顺利过关。两名同学因为太紧张,一道也没答出来,被淘汰出局了。
这时只剩下五名同学进了最后的决赛。我和同桌的分数一样,需要进行单人pk。陈老师给出了四个数字“2,2,2,3”。同桌还在低头思考中,我站起身来,不慌不忙地大声地说“四个数字相乘就是二十四”。话音刚落,教室里响起了同学们的掌声。
这时候下课铃声响了,陈老师宣布游戏结束,我获得了第三名。今天这节数学课太有趣了!
推荐数学书的作文篇6
第一节课是数学课,老师在黑板上书写板书dd图形的运动。图形怎么运动?大家很好奇,便七嘴八舌地讨论起来。有的说:“图形自己会动。”有的说:“很多个小图形集合在一起就变成了一个很大很大的图形。”斌老师让我们安静下来,他告诉我们图形运动就是对称图形。“什么是对称图形啊?”我迫不及待地问斌老师。斌老师耐心地讲解:“对称图形就是一个图形,左右两边完全一样,这样的图形叫作对称图形。”接着,斌老师让我们看课件,像蝴蝶、树叶、蜻蜓,这3个图形左右两边完全一样。我们终于听懂了图形运动。斌老师为了检验我们是否明白,给我们出几道关于图形的题目,让我们判断梳子、五角星、乒乓板、数字1哪些是对称图形?同学们仔细观察后,说出了正确的答案。斌老师又给我们出了一道题:“圆是不是对称图形?有多少条对称轴?”同学们思考片刻,有的说1条,有的说4条,有的说6条……答案五花八门。这时,有一个同学说有无数条对称轴。斌老师露出了满意的笑容。斌老师在电脑上给我们演示圆的对称轴。斌老师一边演示,我们一边数,1条、2条、3条……我们惊讶极了!圆的对称轴真的有无数条哦!
丁零零,伴随着清脆的铃声,有趣的数学课结束了。斌老师给大家布置一个任务,让我们找找身边的对称图形。看谁是个生活中的有心人,能找到很多对称图形。
生活中图形运动现象无处不在,相信我们还会发现许多生活中存在的数学规律。
推荐数学书的作文篇7
今天我们上了一节有趣的数学课!
张老师让我们带把尺子上课要用。我猜我们今天是要学习厘米和米的认识。开始上课了,果然被我猜中了。张老师先教我们一是多长,就是从大拇指到中指,中指要使劲向前伸,就是一。
然后我们学校厘米的认识。张老师先给我们讲尺子上从哪儿到哪儿是1厘米,从哪儿到哪儿是2厘米,从哪儿到哪儿是3厘米等。我学的很快。从0到1是1厘米,从1到2是1厘米,从2到3是1厘米,只要中间空一个格就是1厘米;2厘米是从0到2,从2到4,从4到6,2厘米中间都是空2个格。学完1厘米和2厘米,我就思考出来:3厘米中间应该空3个格,空4个格就是4厘米……中间空几个格就是几厘米。
接着张老师在黑板上画了一段线,问我们:“从0刻度指到5,这是几厘米?”我们异口同声的说:“5厘米。”经过张老师的训练,我掌握了厘米的认识。然后,吕明泽说:“老师,0之前还有一段呢。”张老师提醒大家还有一件重要的事――你们的尺子0刻度前面还有一段,量东西时,不能从尺子头儿上开始。一定要从0刻度量起!物体的左端对齐0刻度,右端对住几,就是几厘米。
张老师让我们量一量我们的一有多长。我按照张老师教的方法:大拇指对住0刻度,然后,中指使劲往前伸,我的中指到了14,我的一是14厘米。张老师又给我们画了一条斜线,问我们这怎么量。我马上举手,可是张老师没叫我,她叫了张沐涵,她说的跟我想的一样。她说:“如果线是斜的,尺子就要斜着放,否则就量不准了。”张老师问我们:“你们同意不同意她?”我们大声的说:“同意。”
这一节课真有趣!不光是让我掌握了厘米的认识,还量了很多东西,我觉得量东西很有趣!
推荐数学书的作文7篇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