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作文的过程中我们可以提高自己的阅读理解能力,培养批判性思维,通过作文,我们可以训练自己的耐心和毅力,因为写作往往需要时间和精力,好文汇小编今天就为您带来了关于年画的作文8篇,相信一定会对你有所帮助。
关于年画的作文篇1
糖画是中国著名的传统小吃,不仅味美,而且制作过程也颇为巧妙,是不可多得的中国小吃。
以勺为笔,以糖为墨,再加上一块白搪瓷板,一口小锅,一根竹棒,便是一个最为简单的糖画铺子了,也有的糖画铺子会加上一个彩绘各种图样的转盘。一个小铲子等。麦芽糖都是现熬的,为的是保证糖画的热度。其中是绝对没有杂质的,否则糖会很稀,根本没法画。
至于画的内容,是不固定的,既可以指定,也可以听天由命,轻轻转动转盘,看指针知道什么图样,就画什么。价钱从15至20不定。算是物美价廉,甚至可以说是大赚一笔。因为糖画是中国历史悠久的小吃,能品尝到这样的传统美食,可不是大赚了一笔吗?
每一个糖画铺子,不管大小,周围总是聚了许多人。买的人却不多,只是想看糖画艺人的“妙笔生花”。就拿一个龙的图样来说吧:糖画艺人先舀小半勺糖,在白搪瓷板上轻敲两下,开始作画。先画两条曲线,作为龙身;再移到后方添几丛毛发,成了龙尾,手一提一转,用剩余的糖加了四个龙爪,眯着眼瞧瞧,又舀起小半勺,描绘龙头,简直是栩栩如生。我正思考着剩下的糖该何去何从,糖画艺人又把勺子移到龙尾,给龙上了色,让它不只是个空躯。到最后,还潇洒地加了两根龙须。这便是一条龙了。我也曾买过其他花样吃过,但因过甜而浪费了。
不光是平面,糖画还有立体的呢!那天我在江畔时看见一个糖画铺子,便情不自禁的挤进去看,这糖画可不同往日的。那糖画可奇了怪,只有个空心圆,我正奇怪呢,那糖画艺人却又画了个实心圆,还在边缘加厚了许多。我又看看其他人,别人也是一副百思不得其解的样子。就在众人惊诧的时候,那糖画艺人用手小心地提起实心圆,糖也跟着被提起来了,形成一层糖膜,略微有些透明。原来是一个花篮啊!糖画艺人给它加了一个柄,用竹签挑了起来。一个栩栩如生的花篮就诞生了。周围的人发出一阵赞叹声。
看着糖画艺人娴熟的技能,品着美味的糖画,忆着那精致的图样,回味。
关于年画的作文篇2
今天,在课间休息的时候,我和同桌打开了语文书,发现了三幅奇妙无比的图画。
第一幅图,我一眼看去,就看到了在一株枝叶繁茂的树下有两位白发苍苍的老人家,他们似乎在深情凝望中回忆那些甜蜜的青春往事。再往树上面看,还有四位白发苍苍的老人也在深情凝望中,好像老人家就只有六位了呢!其他的好像都是枝叶繁茂的树枝了。
当我说六位的时候,同桌马上纠正我的错误,告诉我那树上有十位老人家的图像。我顺着同学的指点看,果然身临其境,看到了不同姿态的十张人面图,他们有的戴着眼镜,有的长着大胡子,有的头戴帽子,有的围着大围巾,真是姿态各异。
我的目光转移到了第二幅画,这幅画更是奥妙无穷。如果你以黑色为背景的话,它就像一个白白的高脚杯,但如果以白色为背景图的话,它就像两个人的侧脸在对视。同桌告诉我,若果把这幅图倒过来,你就会发现一条雪白的连衣裙,一字领,大裙摆,又优雅又飘逸,真是奇妙极了。
再来看看第三幅图吧!这一幅画的顶端像极了一棵大白菜。这棵大白菜,可是与众不同的呢!它的茎可大了,一半菜叶子还藏在一个大大的手提袋中,好一副“犹抱琵琶半遮面”的样子。其实如果你仔细点看的话,你就会发现另外两个奇妙的图像:一个是一位妙龄少女,她的脸微微侧着,微卷的刘海露出帽檐,长长的睫毛让她显得娇羞动人。换个角度看,却看到一位衣衫华丽的贵妇人,鼻子尖尖的,典型的欧洲贵妇形象。她把自己的脖子缩进高高的衣领里,那闪着亮光的黑色貂皮大衣似乎也没能帮她挡住这冬天的严寒。
瞧,三幅奇妙的图画,从不同的角度带给我们不同的视觉效果。生活中真是处处都有无穷的奥妙,它们都在等着我们去发现呢!
关于年画的作文篇3
中国的传统艺术丰富多彩,有剪纸,陶瓷、中国结、泥人面塑,还有糖画等等。在这些传统艺术之中,我最喜欢的就是糖画了。
糖画,顾名思义,就是以糖做成的画,它亦糖亦画,可观可食。民间俗称“倒糖人儿”“倒糖饼儿”或“糖灯影儿”。这一颇具四川地方特色的工艺距今已有400多年的历史。相传它是在古代“糖丞相”制作技艺的基础上演化而来的。
记得以前我上幼儿园的时候,幼儿园门口就有卖糖画的艺人,卖糖画的人身边总是密密麻麻的围满了人,人们不约而同地都被这种奇妙的艺术所吸引。我也让爷爷给我买过糖画。卖糖画的老爷爷先拿出一个轮盘,轮盘上有一根指针,指针的四周绘制了一些动物的图案,老爷爷让我自己拨动指针,指针转到哪个图案,老爷爷就为我制作哪种图案。我转到了一个蝴蝶图案。只见制作糖画的老爷爷以勺子为“笔”、糖稀为“墨”,将糖稀在石墨板上快速勾勒一气呵成,不到两分钟一只翩翩起舞的糖蝴蝶就在老爷爷的“笔”下跃然纸上。这时,老爷爷在图案的中轴上,放上一根细长的竹签,等到糖稀完全冷却,老爷爷小心翼翼地用一把铲子,将糖画轻轻地铲起来,递到我的手中。老爷爷制作出来的糖画惟妙惟肖,栩栩如生。我将金黄透明的蝴蝶糖画拿在手中,在大家羡慕的目光中,小心翼翼地走出人群,半天也舍不得吃掉这美丽的艺术品。
但是到了现在,街上已经很少见到卖糖画的艺人了。爸爸妈妈说,现在会做糖画的人已经越来越少了。我真希望学习这门传统艺术人渐渐多起来,将这颗中国传统艺术中的璀璨明珠世世代代流传下去!
关于年画的作文篇4
糖画顾名思义,它就是用糖来画画。把勺子当做笔,把糖当作墨水或者颜料。糖画不仅好吃,而且十分有趣,是许多孩子们的“爱宠”。
曾经,我们学校门口也有这么一个卖糖的叔叔,每当,放学的时候,叔叔的摊位上便是人山人海,被孩子们堵得水泄不通。
我走进摊位,那个叔叔·便笑眯眯地问:“小朋友,你想要什么形状的啊?”我便问叔叔:“叔叔,你会做什么的啊?”叔叔回答说:“饿哦会做的可多了”有能上天的大金龙,偏偏起舞的蝴蝶,威武的大将军——龙虾……
我便选了我最喜欢的——金龙。叔叔开始画了,首先,他用勺子轻轻地在锅里盛了一勺子糖,把小勺子微微倾斜,向冰凉的大理石上“浇”去,叔叔的胳膊时而快,时而慢。在这两种气势中,大金龙的轮廓就画好了,叔叔又盛了一勺糖,就如“给画填尾”。让这条金龙变得更加威武。不一会儿,一条“栩栩如生的金龙,就“出现”在我的眼前。
刚说画,吃当然也是别有深意的。我拿着这“条”金龙仔细端详,总是舍不得吃,拿在手里欣赏半天,最终,实在忍不住那金灿灿的诱惑时,小心翼翼地咬了一口——是最不要紧的部位。“真甜,真好吃。”我忍不住大叫。
这就是我身边的艺术——糖画,听了你有没有心动呢?
关于年画的作文篇5
糖画,大家再熟悉不过了,以糖为材料,以勺子为画笔,以糖稀为墨,只一会儿工夫,各种生动的图案造型就在艺人的手中活灵活现。一个木制的方形小框,上面放一块经过磨制的大理石板,右边有一块圆形木盘,木盘上画着各种样品图案,还有一支可以旋转的竹箭。这就是制作糖画的全部工具。
我每次到公园里游玩的时候都会看到不少糖画摊,而每个摊前一定会被嘴馋的孩子围得水泄不通。孩子们争先恐后地转着圆盘上的竹箭,都希望能转到自己的生肖。制作糖画的老人也被孩子们的淘气劲儿逗得乐呵呵的。“哦,是我的生肖羊!”一个男孩子欢呼着,老人用勺子舀起半勺糖稀从羊头画起。老人的手起起落落,娴熟地在大理石板上挥动。完成了!老人左手拿起竹签,右手在羊的身上滴了三滴糖,将竹签粘在上面,小心翼翼地把“羊”拿起来,递给了那个男孩。
我也被如此热闹的场面吸引了,拽着妈妈来到摊边,用食指将那个圆盘上的竹箭头一拨,圆盘转了起来。圆盘转动速度渐渐变慢,停——“哦!是龙!”我一把搂住妈妈,老人对我说:“小姑娘,运气真不错!”老人将烧化的糖舀起一勺,先画出了龙身体的动态。老人神色泰然,目不转睛地盯着缓缓向下流动的糖稀,“那是两只角,哦,龙头、爪子……”一旁的小孩子赞叹不已。老人的手上下起伏,挥洒自如,在龙的身上留下了龙鳞。老人一气呵成,“龙”竟如此栩栩如生,活灵活现,不禁吸引了站在一旁的家长们的目光,也获得了阵阵赞叹声。我一把接过我的糖画,抿了抿,真甜!妈妈说:“糖画那可是年代悠久的一门艺术,最早源于明代,清代就变得更为流行,还有一首诗记录了当时的糖画呢。‘熔就糖霜丞相呼,宝筵排列势非弧’……”
吃着甜滋滋的糖画,看着各种各样的造型,我真心喜欢上了这个传统手工艺——糖画!
关于年画的作文篇6
国画,又称“中国画”,我国传统绘画(区别于“西洋画”)。国画在古代无确定名称,一般称之为丹青,主要指的是画在绢、宣、纸上并加已装裱的卷轴画。近代以来为区别于西方的油画(又称西洋画)等外国绘画而称之为中国画,简称“国画”。它依照中华民族特有的审美趋向而产生的艺术手法而创作。
而我就是一个喜欢国画的一名学生。我没有上过专业教书法与国画的兴趣班。而我第一次接触国画是在五年级时的一次美术课上。老师让准备国画材料。这当然是毛笔、墨、国画颜料、宣纸、绢等等。国画的题材分人物、山水、花鸟等,而我们画的属于花鸟画,老师在班班通上为我们搜集花鸟画的视频,让我们跟着视频按步骤来学,我专心致志的看每一笔每一部,通过我仔细的观察,我知道了画花鸟画的方法,于是我便动笔画了起来。当老师走到我身边看到我的画时说,我画的虽有欠缺,但画的不错,我一听心里美滋滋的,也就是从那时开始我慢慢的喜欢上国画。
后来,经过我平时在家空闲的时间不断地练国画,我现在已经画的不错了。现在,我上六年级了,美术课上老师还时不时的让我画国画。而这一次,我们已经开始画人物画了,我这次画了京剧里的一个青衣,画的不错,老师又一次地夸奖我再国画方面有天赋呢。
中国画它大胆而自由地打破时空限制,具有高度的概括与想象力,这种出色的技巧与手段,不仅使中国传统绘画独特艺术魅力,而且日益为世界现代艺术所借鉴吸收,我也是越来越喜欢国画了。
关于年画的作文篇7
今天,我又来到了滨江路玩,玩着玩着,不由得有些饿了,忽然,我看见了一些人围着什么,走近一看,原来是“糖画”。
这个很常见,用糖浆弄出各种各样的动物,很受人喜欢,我也挤了进去,想看一看。
那是一位年过花甲的老人,眉毛和胡须很浓,眼睛里闪着光亮,他看见了我,便用苍老的声音问道:“小朋友,要一个糖吗?”我点了点头,在转盘一转,是凤凰。
老人微笑着,便开始用勺子做了。他用勺挖了一点糖浆,抖了抖,那糖浆像细丝样往下淌。我在一旁看着,想拍手叫好,但又怕打扰到了老人,便没有这么做。“做出来一定很漂亮吧!”我轻声问到,老人没有说话,他好像没有听到,他看着勺子,生怕有一点儿差错。此时,老人就像一个艺术家,仔细地做着手中的艺术品,我还没反应过来,老人已经动作敏捷地画出了尾巴、身子、腿脚。我看得入了神,老人又熟练地取出一颗粉红色的豆子,加上了一些热糖浆,往成品上粘,一只栩栩如生的凤凰映入了我的眼帘。“真美丽呀!”我不禁惊吧出了声,老人见自己的“作品”完成了,便会心地笑了笑。过了一会儿,“凤凰糖”干了,老人便把它取下,给了我,我付了钱,开开心心的走了。
“真美呀!”我看着这只别有情趣的凤凰说,我也不知我是第几次赞美它了。是的!它并不是出自于名人的手中,它是一个普通老人做的,但谁又说它不是一个“艺术品”呢?
在阳光的照射下,这只凤凰变得更加华丽,发出金色的光芒。
关于年画的作文篇8
我们中国有许多传统民间工艺,比如精致的糖画,有趣的吹糖人,精美的剪纸等等。其中,我最喜欢糖画了。关于糖画,我还知道一个传说呢!
相传唐代大诗人陈子昂特别爱吃黄糖,但吃法却与众不同。先把糖融化,再把它倒在桌子上,最后做成漂亮的图画。他的手艺深受皇上喜爱,一直流传至今。
今天妈妈带我去河坊街我看见一个摊位前有许多人在围观,我好奇地走过去看,原来是在做糖画呀!只见一位老爷爷手拿着一把盛满糖浆的大勺子,灵活地在画板上往左一挥,向右一洒。在画板上灵活地挥动,再用木棒把眼镜点好,一直栩栩如生的小小鸟就呈现在了画上。老爷爷又抽出一根竹签,在糖浆里滚了几圈,把它放在已经画好的糖画上,等它冷却了只好再拿起来,一副糖画就大功告成了!我拿着买来的糖画,小心翼翼地咬了一口,真是太美味了!我非常敬佩那些身怀绝技的艺人。
看着手里的这幅糖画,我不禁心中感慨:我们中国的传统文化真是丰富,人们居然能把糖浆变成精美的图案,而且还栩栩如生。中国人对自己的传统文化多爱惜啊,我以后也要认真地学习和发扬中国的传统文化!
关于年画的作文8篇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