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文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分析问题,找到解决方案,通过作文我们能够培养出敢于挑战常规的能力,使文字更具吸引力,好文汇小编今天就为您带来了种水稻的作文5篇,相信一定会对你有所帮助。
种水稻的作文篇1
湛蓝湛蓝的天空上飘着朵朵白云,像绵羊,像浪花,像骏马。
树上黄黄的叶子,经风一吹,很不情愿地打着旋儿落在行人们的脚下,道路两旁还盛开着淡黄色的傲霜的秋菊。
由于快到冬天了,住在乡下的爷爷在爸爸的盛情邀请下,提着他那已经补得不能再补的小布兜来到了我们家中。
爷爷是一个非常简朴而勤劳的人。刚来到我们家就伛着他那佝偻的身体打扫起后院来。他的脸上布满了岁月的印迹,像一道道车痕一样。
爷爷平时话不多,但只要一讲起他小时候的苦难生活,就会滔滔不绝地讲个没完,一刻也不停。
在一个秋高气爽的中午,我们一家人围坐在桌子周围吃午饭。爷爷和爸爸一起讨论着一些国内国外的新闻。虽然爷爷不能全部听懂,但是他却很认真的盯着爸爸的一举一动。
我也听得很认真,不知不觉地就把米粒掉在了桌子上面。我却不以为然,觉得这是一件正常的事。
“超超,快把米粒捡起来,可不能浪费粮食呀。”全神贯注的爷爷转过脸来看见后忽然对我说。
“不就是几粒米吗?都已经掉在桌子上了,已经脏了,我才不要吃呢。”我撅着嘴说。
“你这孩子,爷爷让你吃,你就吃吗,要听话。”妈妈对我厉声训斥道。
“哼,我就不吃,要吃你就自己吃。”我说完便跑回到了自己的屋里。
晚上,皎洁的月光照进我的房内,在地上撒下一层银纱。
“吱——”门开了,爷爷伴着月光走了进来。
只见爷爷手里握着一样东西。“孙女,爷爷有个礼物要送给你,”
爷爷把手张开—是一粒水道的种子“爷爷小时侯家里穷,经常饱一顿饿一顿,甚至有的时候会被迫去啃树根和树皮。虽然我们现在有了好吃好喝,但爷爷永不能忘记那一段艰苦的岁月。我已经习惯了珍惜,小时侯如果要是有一块玉米面的窝窝头就会兴奋的一夜睡不着呀。”
然而在这时,我早己泪眼摸糊了,我双手接过那粒十分珍贵的水稻种子,我知道,那并不单单只是一粒种子,而是一种精神,一种珍惜的精神。
如今,亲人已故,但那粒水稻的种子却在我的心中发了芽,扎了根……
种水稻的作文篇2
今天天气晴朗,妈妈带我去参观隆平水稻博物馆。我第一次听说水稻还有博物馆,很好奇这里会展示一些什么?带着疑问,我们出发了。
到达目的地,首先映入眼帘的是一座由稻谷形状组成的展馆,我迫不及待地走进展馆参观,这里陈列了各种各样的水稻标本,从史前耕种水稻的起源,到各个朝代水稻的栽培和文化的发展,以及近代品种改良的耕种,都有详细的介绍和说明,让我大开眼界。
在这里,我了解到了古时候人们是怎样耕种地,懂得了“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的道理。还知道了一个叫“越人蒸谷与吴”的小故事。讲的是越国被吴国打败,发誓要报仇,于是就假装向吴国借稻谷,过一段时间再把稻谷蒸熟后还给吴国,吴国把蒸熟的稻谷当做种子播种,便陷入了饥荒,最后被越国吞并。这个故事从侧面反映了农业的重要性。
我印象最深的是那幅“动态耕种图”。它运用了高科技投影成像的方法,还原了水稻种植历经的所有过程,场景和人物栩栩如生!展馆还有很多蜡像人物在稻田耕种的场景,做得非常逼真,我还以为是真的呢!
最后我来到了杂交水稻陈列馆,这里是专门介绍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爷爷的生平和水稻成果展厅。以前中国农业技术很落后,为了让大家不饿肚子,袁隆平爷爷研究发明了杂交水稻,从此中国的粮食产量大增,不仅解决了祖国人民的温饱问题,还解决了全世界落后国家的温饱。我站在展馆外袁隆平爷爷的铜像前,内心充满了对袁隆平爷爷的感激和崇拜之情,他是多么的伟大!以后我也要做一个对社会有用的人!
种水稻的作文篇3
今秋时节,正值农村割水稻的季节。今天,我们采风组兴致勃勃地要到田野里割水稻了。我们开车来到玉湖农场。我迫不及待地下了车,来到田野,闻到一阵阵稻香味,只见水稻金灿灿的一片,一眼望不到边,仿佛满地是金子。随秋风起伏着金色的稻浪滚滚,沉甸甸的谷穗被风吹得弯下了腰,好像在向我们点头,呈现在我们眼前的是粒粒饱满的谷穗。我们分成5个小组。每组一把镰刀,每一个人轮流割。
我脱了鞋,卷起裤脚,赤着脚踏进田野,咦?黑黑的泥土,竟是软乎乎的,还带着点冰凉的感觉,挺舒服的。我跑到高亿威在割的地方,把他割下来的水稻堆成一堆。轮到我割了,我拿着镰刀俯下腰,水稻竟是几棵栽在一起的,我的左手把水稻握住,右手用镰刀斜着向下割了几下,水稻被我割下来了。我又割了几束水稻,我觉得很有趣。酷热的阳光使我汗流浃背,口干舌燥。我明白了农民收获大米是那么不容易呀!轮到别人了,我在旁边整理水稻把它堆起来。又轮到我了,我用了把力气,割得更快,更有经验了。我们小组割的水稻足足有到我的腰那么高。我们感到很自豪,个个满面春风,心里甜滋滋。
到了中午,我们要回家了,我还带了一把水稻回来,把谷粒脱下金黄衣,里面是晶莹透明,一颗颗像珍珠般的大米。我用水清洗了脚上的泥土,心想:这一次活动让我体验了粮食来之不易。让我体会了:“粒粒皆辛苦”。
种水稻的作文篇4
水稻就是他的一生。
种子破壳而出,把头伸出浑浊的泥水。它的目标从来就很明确:生长,结穗。水稻只能踏实,因为它生在水里,也必须长在水里,这样沉默而无可懒惰地生长着。终于,在黄叶遍地的季节,金灿灿的稻穗挂满了水稻,又是成熟,又到收获。然而,这时的它更深深地弯下了腰,在秋日中更显峥嵘,它的虔诚总是有增无减。
这个人就是袁隆平,这位“杂交水稻之父”的身上也带着水稻的秉性:务实,淡泊,正直。
他的追求很简单:让所有人远离饥饿。他的追求又何其困难:世界上还有数以亿计的人中挨饿!
所以袁隆平还没有停歇,因为他还没有完成自己的追求。正如水稻,一棵、一丛、一片的水稻又能使多少人饱餐?只有年复一年的收成才会满足一张张饥饿的嘴。“老骥伏枥,志在千里。”一个务实的人不会放弃追求。
有许多人把名利作为一生的目标,总幻想着开名车、住别墅的奢侈生活。而真正有远大理想的人,不会太多地想象成功后的境况,而会尽全力去实现。“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淡泊名利,志向就是指路明灯,指向实现理想的方向。
水稻想要长得笔直,根就得抓得稳。袁隆平懂得做事先做人,也就懂得立人先立本。正直无私的人总比欺世有术的人更接近理想,袁隆平的刚正不阿正是他攀向成功的根基。
爱因斯坦说过:“不要希冀做一个成功的人,而要做一个有用的人。”袁隆平的水稻人生,就是奉献人生。
种水稻的作文篇5
我的家乡盛产水稻。如果你秋天来到我的家乡,便会看到眼前一片金黄,不知道的,还以为是铺了一地金子呢!其实,这时正是稻子收获的时节。农民伯伯正在收割稻子呢!看他们笑容满面的样子,你可知道,这要经过很多道程序呢!
春天,农民伯伯要先把种子泡上五至七天,捞上来,开始催芽。然后在黑土地里插上种子。为了能让稻子籽粒饱满,农民伯伯得给土地施肥,再在上面洒上一层,扣上塑料棚。
过了几天后。小苗便慢慢地钻出来了,它四处探探头,好像在和谁捉迷藏似的。小苗绿油油的,像碧绿的毛毯。农民伯伯每隔一周就给它浇一次水,它贪婪地吮吸着,想快点长大。
夏天来临了,那些在温室下成长的小苗渐渐长高了,在微风的吹拂下,摇动自己婀娜多姿的身材,开始翩翩起舞。在四月末五月初时,农民伯伯开始插秧了。看!他们忙的不可开交。大约十至十五天之后,农民伯伯插完了秧,接着就是定时灌溉,定时的田间管理,直至等待水稻长大成熟、秋收。
秋天终于到来,稻子也成熟了,由翠绿变成金黄,远远望去黄澄澄的,一片丰收的景象。农民伯伯开始秋收了,望着那堆积成“小山”的水稻,开心地笑着。
是稻子给家乡带来财富,难怪农民伯伯会如此高兴!
种水稻的作文5篇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