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得体会是我们内心情感的晴空万里,透过文字感受到心灵的宁静与豁达,写心得体会是与自己深刻对话的一种方式,是审视内心、洗涤心灵的过程,以下是好文汇小编精心为您推荐的党与人民的心得体会8篇,供大家参考。
党与人民的心得体会篇1
在认真学习了,“做人民满意的教师”学习材料后,我从中领悟到以下几点:
一是教育问题对国家民族发展的重要性,讲话中提到:正所谓“国将兴,必贵师而重傅;贵师而重傅,则法度存”,教育史提高人民的综合素质,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的重要途径,是民族振兴社会进步的重要基石,是对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有决定性意义的事业。
二教育对教育发展的重视性,讲话中提到:一个人遇到好老师是人生的幸运,一个学校拥有好老师是学校的荣幸,一个民族源源不断涌现出一批又一批好老师是民族的希望。并明确指出,教师要做“有理想信念,有道德情操,有扎实学识,有仁爱之心”得四有好老师。
要成为一名合格的老师、人民满意的教师,你要不断与时俱进,努力提高自己的业务水平,不断的学习、探索,才能成为一名合格的教师、人民满意的教师。
三、热爱每个学生,诲人不倦
热爱学生是师德的基本要求。在师生关系中,教师起着决定性的主导作用。教师热爱学生,尊重学生,把自己的知识、才能和毕生精力无私地奉献给学生,能激起他们对教师的爱戴、尊重,他们就会热爱教师,信赖教师,把老师的教导内化为自己的.思想和行为。作为教师,我们的工作不是挑学生,而是去面对一个个不同的学生,通过我们的工作去发展他们,提高他们,培养他们。这就需要教师有高度的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爱每一个学生,做到循循善诱,诲人不倦。
四、自觉学习,提高自我
学校完成传授知识技能、培养人才的任务,主要通过教学活动来实现。因此,认真教好功课,这是对教师最基本的要求。当前,在课程改革深入发展的新形势下,教好功课的内涵更丰富了。教师不仅要教好学科课程,而且要教好活动课程;不但要能教好书,而且要育好人;不但要教好书本上的知识,还要将学生的视野引向生活和社会,这是培养二十一世纪新人的需要。在新形势下,教师要自觉学习教育理论,学习现代化的教育方法和教育手段,还要自觉进行跨学科的学习,只有像蜜蜂采蜜那样,不断吸取新鲜的养料,才能提高教书育人的本领,适应新课标的需要。
总而言之,我认为做一名人民满意的教师就应该教育学生怎么做人?然后再去教育学生如何做学问?教师在与学生交往时,要学会宽容,要学会理解,要学会尊重。要明白:宽容别人就是宽容自己;理解别人也必然会得到别人的理解;尊重他人更会得到他人的尊重;尊重他人,就是尊重教师,就是尊重学生,就是尊重周围所有的人,也就是尊重周围所有的劳动成果。教师职业的特殊性在于“育人”。教师不仅要用自己的知识去育人,更重要的是要用自己的品德去育人;教师不仅要通过自己的语言去传授知识,而且要用自己的灵魂去塑造学生的灵魂。我们每一位教师应该把“育人”放在第一位,教书放在第二位。做到千教万教,教人求真。不能只传授几本教科书,让学生死读书,读死书,以至最后读书死。
教师的事业,是爱的事业,是与权利、地位毫不相干的事业。却足以使每一位教师终生荣光的职业。我要把有限的生命投入到无限的教育事业上,做一名人民满意的教师,甘为人梯,吃也清淡,穿也素雅。在平凡的工作岗位上,辛勤耕耘。
党与人民的心得体会篇2
近代以来,为了争取民族独立,为了人民自由幸福,为了国家繁荣富强,无数的英雄献出了生命,烈士的功勋彪炳史册,烈士的精神永垂不朽。为了弘扬烈士精神,缅怀烈士功绩,培养公民的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精神和社会主义道德风尚,为了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增强中华民族的凝聚力,激发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强大精神力量,为了缅怀缔造和建设国家而英勇献身的革命烈士,2019年8月全国人大常委会通过了《关于烈士纪念日的决定(草案)》设立烈士纪念日的决定,以法律形式将9月30日设立为中国烈士纪念日,并规定每年9月30日国家举行纪念烈士活动。
烈士纪念日,是指纪念本国英雄的法定纪念日。世界上许多国家有自己法定的烈士纪念日,每年这些国家都要在本国法定纪念日举行隆重的公祭仪式,纪念本国英雄。
中国有多少烈士?恐怕谁也无法统计出准确的数字。他们中的大多数人是1949年新中国建立之前牺牲的,是为建立一个独立、民主、文明、自由、富强的中国而英勇捐躯的人们。
然而,社会评价说决定草案中讲的烈士的范围,不仅应包括为国英勇牺牲的革命烈士,,也应包括1949年以后,为捍卫国家主权和领土完整,保护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为国家的建设繁荣发展而牺牲的烈士。
又是一个金秋的九月,又是一个缅怀先烈的日子。我们悲痛不已,我们默默怀念。
是啊!为了建造新中国,推翻旧社会,是多少先烈们用青春和热血换来的呀!
是啊!为了我们美好的家园,多少先烈们不惜付出了生命。
他们奉献了许多,但得到的很少,他们还没有来得及享受生活便悄然离世。那些为了国家利益牺牲的烈士们虽生命逝去,但精神永存!缅怀先烈吧!我们不能忘记为我们奉献了许许多多的先烈。缅怀先烈吧!我们一定会看到自己的不足,缅怀先烈吧!我们是祖国新一代的人才。
然而,我们要做的就是缅怀感慨吗?不是的,我们要做的是完成烈士们的遗愿,我们要做的是奋发图强,勇于开拓,我们要做的是为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而努力奋斗,我们要做的是洗涤我们的魂灵,让烈士们的灵魂留在心中,让烈士们的精神绕在心头,激励自己,不要让烈士们的血白流、痛白受。让烈士精神永垂不朽!
党与人民的心得体会篇3
读了《人民教育》第十二期《用智慧点亮学生的未来》以后,使我感触颇深,《人民教育》读后感精选——用爱走进学生心灵。文中崔凤春老师在谈“怎样用智慧点亮学生的未来”时强调给学生多一点爱和赞许,这一点我很赞成,因为“没有爱就没有教育”。老师多去关爱那些更需要关爱的学生,并让班级里的学生认识到自己也应该像老师一样偏爱后面的群体,把爱播撒,让后进生的心田充满阳光。拉起他们的手一起前进。这样走入社会的学生,才会有爱心。教育是一种崇高、受人敬仰、太阳底下最神圣的事业,教师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不仅要“传道授业解惑”,而且要“学高为师,身正为范”。从教三年来,一直都梦想着能做一名学生心目中最好的老师,但怎样做才能成为学生心目中最好的老师呢?结合自己的教学实际,我认为应该做到以下几点:
一、要具备高尚的职业道德,热爱教育事业 一位好的教师不仅要靠自己在学术上的影响力来影响学生,更重要的是靠自己人格感召力去塑造学生。高尚的师德是部好的教科书,对学生具有潜移默化的、深刻的、长远的影响。为此作为教师要建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热爱自己的事业,忠于这份事业,把自己的全部心血奉献给自己所从事的教育事业,做到无怨无悔。
二、以身作则,为人师表 车尔尼雪夫斯基认为:“教师把学生造就成一种什么人,自己就应当是这种人”。为人师表,凡是要求学生做的自己必须做出榜样,要言行如一,诚实守信。只有这样学生才会信服你,才能潜移默化的学着你做这种人。就像我要求学生抓紧早上的时光好好复习一样,我相信我能做到的,学生也一定能做到,的确通过几天的率先垂范学生也都做到了。
三、用爱心浇灌每一位孩子的心田 人们常说:“爱生如子,爱自己的孩子是人,爱别人的孩子是神”。如果说高尚的师德在教育教学中像一条小溪滋润着学生的心田,那么爱会使它异彩纷呈,一路欢歌。教师从事的是良心的工作,肩上挑着建设祖国的未来,人民的希望,社会的嘱托,父母的寄托。教师对学生无私的爱,它含有友情,又超出友情;含有母爱,又高于母爱。它是开启学生心扉的钥匙,是激励学生奋进的催化剂,是师生情感相融的接触点。“捧着一颗心来,不带半根草去”这正是教师无私奉献爱心的典范。记得本学期班里转来了一个后进生,他的学习成绩很差,想放弃学习,对于老师布置的作业不认真去完成,甚至还抄袭别人的作业,当时看到此种情况,我气极了,真想责打他,但转念一想,他之所以这样做可能也有他的原因,不妨听听他的解释,通过了解我知道其实他也想学好,就是底子太薄弱了。于是我顺势利导找他谈心。经过我和学生们的鼓励和帮助这位学生的学习成绩也越来越好。从此他变得自信起来,事后他非常感激我,还给我制作了一张卡片,上面写着:“老师您辛苦了,您对我的厚爱我一辈子都不会忘。”看到这张卡片,我知道我该怎样做,我要用我的爱心去浇灌每一个渴望得到甘霖的幼苗,让他们早点长成参天大树,现在我在我的学生身上用事实证明了爱真是一种神奇的力量,它能改变一切,让不可能的事情变为现实。
四、尊重、理解、信任自己的学生 教育家韩凤珍说过:“所有难教育的孩子,都是失去自尊心的孩子;所有好教育的孩子,都是具有强烈自尊心的孩子。教育就是要千方百计地去保护孩子最宝贵的东西——自尊心。”我班里有名学生,,性格暴躁,不遵守课堂纪律,旷课,打架接连不断;影响极不好。有一次,在课堂上,这名学生先是埋头趴在课桌上,一会儿又直起身体,拿本书转了起来,招致全班同学不约而同回头观望。我并未打断上课,只是冷眼注视他,而他则显出一副无所谓的样子。不一会儿,他又拿出一张纸,给周围的同学观看,纸上不知写了什么内容,惹得周围同学不认真听课。我终于按捺不住心头的怒气,把他从教室里喊了出来,严厉的批评了他,谁知他竟与我作对,先是冷眼看我,一副不服气的样子,后来竟然直接跑回教室了,让我无法收场。面对这样一个学生,我内心一直不停地思索:难道真没办法使他变好吗?紧接着一天下午他又从学校翻墙跑出去了,我十分恼怒,对他非常失望,但我抑制住激动的情绪,因为我知道,激动的情绪会影响考虑问题的周密性,而此时他对谁的话都听不进去,而且还会强词夺理。因此,我把事情暂时搁置一边,这样做可以避免不必要的正面冲突,我在等待合适的时机。一天晚自习,我借故把这名学生叫到办公室,我搬来一把椅子请他坐下,他眼睛盯着地面,一声不吭。片刻之后,我打破了僵局,缓缓地说:“我首先应该向你道歉。”他猛得抬起头,吃惊地望着我。我没有理会他的反应,继续说下去:“以前的事,我也有一定的责任,主要是我处理问题的方式不对,不该在气头上说一些挖苦的话,在全班同学面前伤了你的自尊心......” 我的话还没有说完,就被他打断了,他脸涨得通红地说:“老师,您可别这么说,都是我不好,我不该上课说笑、逃学、打架......”我笑了:“你做得不对,我做得也不对,我向你道歉,也接受你的道歉。” 借此机会,我询问他厌学的原因,后来我跟他说,正是因为你的苦衷,老师很理解,但你不能因此不爱学习,没有了自己追求的目标,每天无所事事,比起做一天的和尚就撞一天钟来还不如,你觉得你对得起自己吗?” 他没有直接回答我的问题,领悟地摇摇头。同时我赞扬他有悟性,接着说:“据我观察,你跟别的同学谈话时反应敏捷,有自已的独特的见解。”他听后很高兴。至此以后,我特别注意发现他身上的闪光点,并给于及时的鼓励和表扬,后来他真得变了。
五、多鼓励,多表扬,多做换位思考 人们常说:“教无定法,贵在得法”,在教学中应多用引导、启发、激趣等学生容易接受的方法使学生从不懂到全懂。及时鼓励和表扬进步的学生。对学生的错误进行批评教育时,要注意遵守适度,及时、公正的原则。因人而异,因材施教,与学生坦诚相待,多做换位思考,站在学生的角度上去考虑问题。尊重他们,像朋友一样,做一个良师益友,而不是喋喋不休说教,要耐心地和他们谈心,理解、尊重他们,这样学生才能够乐意、心服口服的接受意见和批评。这就是所谓的“精诚所至,金石为开”。
六、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做孩子的严父,慈母,努力为学生排忧解难 学生在学校,由于不同的原因会存在着不同的困难和难以解决的问题,作为老师要经常深入学生实际,了解学生的困难和问题,帮学生解决生活中的困难。以朋友的身份来赏识和尊重学生,使学生把整个的精力用在学习上,用慈母之心、严父之态真心的把学生当作自己的子女,让他们知道老师有多爱他们,只有这样才能真正的打动学生的心灵。
七、勤奋学习,不断进取 为了“无愧于人类灵魂工程师”的光荣称号,无愧于孩子父母的重托,无愧于学生,无愧于自己的教育事业,就必须搞好教学工作,精通自己所从事的业务,教师自己必须勤奋学习,不断提高自己的政治、文化和业务水平。教师对自己的业务要刻苦钻研,精益求精,不能满足现状,更不能得过且过。教师要不断地给自己提出新的更高的目标,并付诸于实践,使自己永远站在自己业务的前沿阵地上,同时要给学生一杯水,自己就要备有源源不断的水。这水不仅是知识方面所要准备的,也是人格和魅力的具备,具体反映在教师的道德观念、面貌和才智上。教师要爱好广泛,并了解多方面的基本知识,以满足学生强烈的求知欲望。只有这样,才能保持自己前进的步伐,与时俱进,为人民做出更大的贡献。当然,教育之爱绝不是迁就纵容学生,绝不是放弃严格要求和严肃的纪律。教育中真正的爱,意味着对学生的'成长以至未来一生的责任,因此这种爱必然包含着对学生的严格要求。我对待学生经常注重严厉,但和德高望重的老教师相比,却缺少了力度和理论上的认识。
读了《人民教育》的许多文章后,我觉得有很多的话,让我醍醐猛醒,汗颜不已。对于教师,受学生喜爱和欢迎是事业成功的起点。因此在以后漫长的教学生涯中,我将克难奋进,不断创新,严格要求自己,争做一名学生心目中最好的老师,以自己高尚的品德和职业道德,靠自己学术上的影响力,靠自己人格魅力去感召和塑造学生,为祖国培养出更多的人材来。总之,今天要做一位学生心目中最好的老师,必须学习,学习,再学习,不断进取,不断攀登,与时俱进,不断创新。新的征途,新的挑战,我有信心做的更好,真正无愧“人类灵魂工程师”的称号。
党与人民的心得体会篇4
中华文明,千古江山,有数不尽的光荣富强,也有数不尽的艰难险阻。从1840开始,回首祖国的前世今生,一路前进,一路坎坎坷坷,曲曲折折。但在这条不凡的道路上,留下的深深车辙永远记载着那段刻骨铭心的峥嵘岁月,永远记载着那些永垂不朽的英雄先烈。
岁月无情,滚滚长江东逝水,浪花淘尽英雄。它淘尽了一切美好或者残酷,但是它永远冲洗不掉中华民族的记忆。曾记否,直面英军的炮火,关天培在虎门炮台发出了最后一声叹息;曾记否,顶着刽子手的屠刀,谭嗣同在菜市口刑场发出了最后一声怒吼:“有心杀贼,无力回天。死得其所,快哉快哉!”;曾记否,面对强大的敌人,明知必死也要奋起起义的方声洞在给父亲的绝笔中写道:“夫男儿在世,若能建功立业以强祖国,使同胞享幸福,奋斗而死,亦大乐也”。一个个近代的探索者,他们用生命和热血撑起了民族复兴的希望。
然而,辛亥革命,像划破暗夜的一道闪电,而已,再毫无声息。但不是所有的人都平静下去了,每一个时代都会造就一些伟大的人,他们也不例外。从凯歌中夺过了城门的钥匙,从血泊中接过了民国的火把。井冈山、遵义、延安、西柏坡,洒满了他们青春的热血,他们开创了新民主主义革命,把民主和科学传遍中国大地。一路走来,我听到了北伐雄壮的口号声;一路走来,我看到了二万五千里长征留下的斑斑驳驳的泥泞;一路走来,我感受到了抗战英雄直面死亡的伟大气概。一路走来,我们回忆历史,缅怀那些英雄。透过鲜红的党旗,我们仿佛又看到在军阀铡刀前毫无惧色的刘胡兰;透过鲜红的党旗,我们仿佛感受到江姐在敌人酷刑下那撕心裂肺的痛楚;透过鲜红的党旗,我们仿佛又听到英雄儿女王成“为了胜利,请向我开炮!”他们冲锋陷阵,前仆后继,取得了革命斗争的伟大胜利。
一九四九,人民万岁,挺直的脊梁,崛起的海拔,和平的广场,贞洁的宪法,欢喜着工与农,解放了锁与枷。今天,生活在繁荣富强的新中国,我们更应牢记历史,为了祖国更美好的明天而奋斗。让我们用行动告诉先烈们:你们的付出没有白费,你们的鲜血没有被辜负,你们的名字永驻在我们的心中。
党与人民的心得体会篇5
20__年一场不期而至的新型冠状病毒肆虐了全国,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强领导下,全国人民守望相助,共克时艰,打响了这场全面防控疫情的阻击战。
2个多月以来,奋战在疫情防控一线的“巾帼英雄”们,闻令而动,冲锋在前,毅然奔赴疫情防控前线,你们是母亲,是妻子,是女儿,却舍小家,为大家,义无反顾的逆行,夜以继日的奋战,守护一方的平安。沧海横流,方显英雄本色。
这是一群可爱的人,身穿着厚厚的防护服,工作在离病毒最近的地方,在春节的团圆期间,毅然离家,不顾个人安危,挥别儿女家人,义无反顾地选择逆行。她们珍视每一份健康所系性命相托,大医精诚、大爱无边、疫情就是命令,白衣就是战袍,那些年夜饭都没吃完,却收拾行囊,踏上征程的人,让人泪湿眼眶。这大爱无边,珍爱生命、心中有着伟大的信念的人,我相信,每个像我一样有血有肉的青年人明白了生命的意义,为每个逆行者痛哭流涕。心中是对未来的坚定,对祖国的热爱。这场生命与信念的教育最成功不过。
那个出生寒门的学霸在楼顶借无线学习。那个身已患病在病房仍坚持备考的学子,那是责任与担当。是个人与国家未来的负责与担当。让我们青年人即使在家上网课,依旧有着积极的心态。依旧努力向上。
在抗击疫情的过程中,戴口罩等防护措施成了人们不约而同的默契。既保护自己,也为他人创造安全健康的环境,带着文明,守护了平安,这就是中国道德教育的最好的诠释。
这场疫情仍未消失,教育的价值也早已给中华民族带来又一次的成长,武汉只是生病了,待到春暖花开。一切会变好,到时候,许许多多的勇敢的人站在一起,中华民族仍然坚挺。像列车经过黯然隧道一样,终破重围迎获新生。中华新一代青年人将会被见证成长,为祖国奉献人生,共同在蓝天白云下,走向幸福。
党与人民的心得体会篇6
今年国庆前夕的9月30日,我们迎来了烈士纪念日。回想起无数的英烈为了新中国的诞生而抛头颅洒热血,献出了自我宝贵的生命,为新中国书写了新的历史。同样书写这些历史的人我们不会也不能忘记。据不完全统计,约有2000万名烈士为民族独立、人民解放和国家富强、人民幸福英勇牺牲。所以国家在第十二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十次会议作出关于设立烈士纪念日的决定,将9月30日设立为烈士纪念日。以此缅怀为祖国无限付出的先烈们。
2022年9月30日晚上,我们穿上了整齐衣装共同缅怀先烈。沉重的气氛也让我们感受到了烈士纪念日的意义。多少烈士倒在了血泊里,带着不屈的信念,不死的英魂与大地长眠。年轻的生命啊,仅仅在世界上只停留了二十几年。是坚强的意志,是共产党员的信仰,忠贞,让他们置生死与天地间。历史的名册里有他们的名字,丰碑上篆刻着他们年轻的容颜。纵死侠骨香,不惭世上英”英雄不必须是烈士,烈士必须是英雄。当我们抱怨时代的浮躁,叹息人情的冷漠时,是否想到,无数先烈,威武不能挫其气,利禄不能动其心是建造一个和平的国家。
他们没有听到新中国成立的礼炮声,也没有等来与母亲欢聚的这一天。用年轻的生命换来了这方祥和的土地,这片和平鸽翱翔的蓝天。保卫了四万万五千万同胞,从日寇手里硬是夺回属于自我的万里河山。我们要牢牢的记住他们,是他们用鲜血染红了国旗,用生命换来了和平幸福的今日。江山记载着英雄们的事迹,江河吟咏烈士们不朽的诗篇。”
9月30日是全国第一个烈士纪念日,并作为一个法定纪念日长期执行下去。每当我们在享受着高科技和便捷交通服务的幸福生活的同时,让我们更加怀念无数先烈前仆后继、功勋卓绝,无数连姓名都没留下的英烈为了新中国的建立献出了年轻的生命,为建设社会主义国家谱写了一曲曲壮丽的乐章,留给后代子孙的是一卷卷感人肺腑的史诗,他们永远活在人民心中。
虽然逝者已逝,但精神永存,大家纷纷表示,要珍惜今日的幸福生活,以革命烈士为榜样,从自我做起、从身边做起、从小事做起,进取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建设和谐社会贡献自我的一份力量。
烈士的功勋彪炳史册,烈士的精神永垂不朽。继承先烈遗志,实现先烈遗愿,我们唯有卧薪尝胆,自强不息。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所讲,仅有坚持从历史走向未来,从严继续民族文化血脉中开拓前进,仅有坚持从历史走向未来,从延续民族文化血脉开拓前进,我们才能做今日的事业。以国之名祭奠先烈,也是世世代代永不忘却历史职责,更是一个民族对忠魂最深沉的告慰。
党与人民的心得体会篇7
向张贵斌同志学习,就要学习他恪尽职守、敢于担当的务实作风。张贵斌同志无论岗位如何变化,始终秉持着干一行爱一行的劲头,履职尽责、担当作为,体现出朴实纯粹的优良作风。回乡第一年,他被推选为乡生产社委员,生产社没条件生产,他就拿出全部复员费100元,买了3匹马和一辆大车为生产社增收。他任职村书记期间,事事做在先,一切为村民考量,处处为国家着想。他在信用社工作时,有困难户还不上贷款,就自己掏钱给还。到县农电局工作后,起早贪黑、顶着酷暑严寒立杆架线,点亮了乡里的万家灯火;工作的最后几年,他负责建设电力物资库,物资存放全靠他一个人记账,他始终认真负责、细致踏实,坚决把这个良心活干好。向张贵斌同志学习,就要像他那样保持和发扬求真务实工作作风,不管在哪个地方、哪个单位,都要把岗位当成事业干,兢兢业业、亲力亲为,时时处处贡献出个人的全部力量。
党与人民的心得体会篇8
做一个心中有爱的人民满意的教师。
每个孩子都是天才,只要我们的教育与他的潜能合拍,只要我们的培养能激发他的主动性和创造性。教育是教师的工作职责,也是家长的历史使命。十年树木,百年树人,望子成龙、望女成凤的家长们,让我们在这里互相学习交流思想共同探究,携手合作培养未来的栋梁之才我是一名普通的小学教师,在习总的感召下决心做好一名人民满意的教师,即做学生欢迎、家长信任的教师。 “学而不厌,诲人不倦“、“学高为师,身正为范”是历久弥新的标准。我要求自己从这几个方面去努力。
孩子的成长需要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形成的合力。我要以合作者,同时也是服务者的身份与家长携手教育孩子,积极与家长沟通教育的思想观念,提出科学合理的建议,使学校教育和家庭教育相得益彰,以利于孩子的健康成长。
在英语教学上,我要加强学习、交流、磨练和反思,努力提升学科素养和教学能力,提高教学的能力,设计教学的能力,课堂组织调控能力,语言表达能力等综合能力,使自己在教学上游刃有余,胜任学生学习英语这门功课的要求。
研究是促进教师专业化发展的主要途径,我要求自己做教育的有心人,坚持在实践中进行课堂研究,增强科研能力,提升专业技能。我要像小蜜蜂一样采得百花酿造佳蜜。
作为一项职业来说,教书也很适合我的生活方式。我还喜欢这份工作的循环性质,它会有一个很明确的开始和结束,一位教师每年都和他的学生有一个崭新的开端,我认为这是教师职业的独一无二之处。
我做教师是因为它给了我一个明确的目的。做教师让我有很好的理由每天按时起床,并尽最大的努力去工作。我可能有些单纯,但是我相信日复一日所做的事情的确都是有意义的,教师确实是在不断改变着人生。我在公立学校教书是因为我还信任私立学校,我认为私立学校,是要让所有进校门的孩子都能受到很好的素质教育,我希望成为执行那高尚使命的一分子。
我做教师是因为我相信教育能够带来的影响和认知效果。我意识到即便我可能感觉到教书是一项永无止境的任务,是我一直在“慢跑”中度过的岁月,我也有机会每天都让孩子们觉得自己是有竞争力的、重要的人。
我认为教书是最有挑战性,同时也是回报率最高的职业。一年之内就可以看到回报:孩子们在认知、行为和社会性方面都进步了不少,有时这样的进步是逐步的,有时这样的进步是巨大的,他们在任何一个方面的进步都让我觉得是很大的回报。我们就像一个园丁,每个小小的幼芽的细微成长,都像长成一根长长的藤那样令我无比欣慰。
回归正题,怎么做一名党和人民满意的教师? 教师承载者历史的使命,肩负着培养祖国合格建设者和接班人的任务,责任重大。在面向政治多元化、经济全球化、知识多样化的今天,怎样做一名令人民满意的教师,是摆在教育战线上一个值得深思的问题。看了许多教育专家的作品及心得我比较赞同的是,结合当前的形势和自己从教的经历,认为做一名令人民满意的教师需要“六高”——品德要高尚、学识要高深、目标要高远、情趣要高涨、教法要高超、生活要高雅。我相信我们都在这条路上,不知道走多久,但是我们一直都在路上!
党与人民的心得体会8篇相关文章:
★ 人民奖申请书6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