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文的价值在于它不仅传递信息,还可以启发读者的思考,产生共鸣和影响他们的观点,写不同类型的作文可以拓宽我们的职业发展领域,增加就业机会和竞争力,下面是好文汇小编为您分享的参观画展的作文8篇,感谢您的参阅。
参观画展的作文篇1
昨天,在学校一年级操场上举行了一场“着色童年翰墨飘香”师生书画展,那里的画和书法都非常精美,让我大开眼界。
在紫藤长廊边,一幅幅精美绝伦的画排得高低错落,让人满口赞叹。有用水粉画出来的水粉画,有用粮食贴出来的粮食画,有蜡笔画,还有彩笔画……真是琳琅满目。
在励志亭边,还有一排排好看的书法。一幅幅草书被写得龙飞凤舞,一张张楷书则工整有力,好看极了!有毛笔字,有钢笔字,还有铅笔字……让我们忍不住不断地发出赞叹声:“哇,写得真好!”“像字帖一样呢!”……陆老师的钢笔楷书也获奖了,大家都用无比佩服的目光看着她。当得知陆老师这样的作品也只得了三等奖时,我们都长大了嘴巴,感到非常惊讶和遗憾。
在这些书画中,我最喜欢吴景瑞画的《吕布·末日机甲》,他把这幅画画得非常细腻,连一点点边角的小细节也让我们看得一清二楚,使机甲战士栩栩如生。我太喜欢了,以至于趴在这幅画前看了好久好久,都舍不得离去。
这次书画展让我发现,我们学校不管是老师还是学生都很有才华。当然,他们也都非常努力和勤奋,才会有这些作品。以后,我也要向他们学习,坚持不懈地练好书法,争取明年的书画展上也有我的作品。
参观画展的作文篇2
20xx年11月9日,我们西青电大年画大专班的同学在老师的带领下终于来到盼望好久的由敦煌研究院、中国敦煌石窟保护研究基金会、天津美术学院联合主办的敦煌壁画艺术精品高校公益展、敦煌壁画临摹展在天津美院美术馆看展。此展览不但展出了通过现代数字技术复制的敦煌石窟艺术经典作品52幅,再现了敦煌石窟的艺术信息;同期还展出了天津美术学院藏品中张大千先生在敦煌临摹的一幅榆林窟西夏壁画和部分美院师生于上世纪80年代绘制的敦煌壁画临摹作品。
中国古代在相当长的时期内,佛教信仰是人们生活中的重要内容,在佛教石窟的壁画中反映出了当时人们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画家们把自己所看到的宫殿楼阁表现在壁画上,所以我们从经变画的净土世界中看到了中国古代建筑群体的`恢弘气度;从佛国世界中的音乐舞蹈场面中,看到了隋唐时代宫廷乐舞景象。从佛教故事画中的生活场景,看到了当时社会中的商旅往来、茶舍酒肆、求医生子、婚丧嫁娶、耕作、收获、冶铁、酿酒等等内容。表现佛陀作为悉达太子时的成长故事中,画家们没有按印度的生活环境来表现,却是按中国的房屋,中国的人物服装特点来描绘,这正是佛教中国化的表现。也正因为如此,敦煌壁画虽然是佛教绘画,表现的主题是外来的宗教,但其中的人物、服饰、建筑以及各种社会生活场景正反映了那个时代中国社会的真实面貌。因此,敦煌艺术是我们认识中国古代文化的重要资料,是认识古代文明的百科全书。
同学们为敦煌艺术而震撼,不但领略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提升保护文化遗产的意识,共同关心敦煌和全国的其他文化遗产,关注民族复兴与文化传承。
同学们也非常感谢学校和老师的大力支持,并希望学校多多安排此类活动,以增长学生对美学的认识,提高对美的品位与格调。
参观画展的作文篇3
星期天,我和妈妈一起去美术馆参观欧洲著名的油画和雕塑,这次是以儿童形象为主的作品,油画中的婴儿一般是指圣婴、天使或裸体婴儿……据了解,本次展览以“儿童、家庭、亲情”为主题,共展出台湾奇美博物馆珍藏的六十五件西方艺术作品,其中油画三十七件、雕塑二十八件,作者来自意大利、西班牙、法国、德国、英国、匈牙利、丹麦、荷兰等国,大部分为欧洲文艺复兴时期的作品。这些作品根据西方古典绘画题材分为“宗教与神话”、“文学与历史”、“肖像与风俗”三个主题。
其中,我最喜欢一幅《爷爷讲古》和一幅《小侯爵公主》。爷爷讲古是在福利院的故事,以大部分黑、灰色写出了福利院的贫穷,爷爷津津有味的讲着古代的故事,小孩子们便聚精会神的听着。其中,唯一的一个小男孩,依着旁边的一个大姐姐,吃惊的张开了嘴巴;他旁边的最大的女孩一边听一边摆弄着自己的小辫儿;最小的那个女孩把双手交叉的放在胸口前,躺在旁边的一个小姐姐腿上,好像似懂非懂爷爷的话。而那个小姐姐呢?就看着躺在自己腿上的可爱的小妹妹,情不自禁的露出了甜蜜的微笑。奶奶看着这群天真可爱的孩子,一边洗衣服一边听着爷爷讲的故事。就连笼子里的鸡也把头探出来,仿佛还可以凑凑热闹呢!
小侯爵公主这幅画中的.公主侧着身子站在地上,睁着那既big又炯炯有神的大眼睛目不转睛的看着我们,仿佛想问我们:“我漂不漂亮?”公主一头金色的头发盘在头上,一个粉红色的蝴蝶结夹在头发中间。阳光照到公主的衣服上,好像给原本就很漂亮的衣服撒上了一层又一层的金粉。公主手上抓着一把图案是荷花的扇子,一根手指卡在扇子缝里,体现出了小孩子的活泼俏皮特点。
这次参观博物馆,不仅让我看到了许多名人如诗如画的作品,而且让我了解了很多关于画画的知识。不仅如此还让我知道了博物馆真是一个值得经常参观的地方。看完了,我就和妈妈一起高高兴兴的回家了!
参观画展的作文篇4
刚走进馆内,我就闻到了一股墨香味,定睛一看,原来是一位慈眉善目老爷爷在那里写字,望着那工整的八个字------有容乃大,海纳百川。我心里的敬佩之情油然而生,因为那实在是太规范太整齐了。我望着那八个字出神,老爷爷笑呵呵地问我:“小朋友,你几岁了?”我回答道:“我今年10岁了,上四年级。”就这样你一言我一语地,我跟老爷爷攀谈起来。老爷爷告诉我书法是由甲骨文、金文、篆书、隶书一直演变到楷体,书法是中国汉字特有的一种传统艺术,老爷爷问我有没有兴趣跟他学书法,我点头如捣蒜,愉快地答应了。老爷爷先教我认识了笔墨纸砚,告诉我十一收假之后给他打电话。时间不知不觉过了很久,我又和爸爸继续往里走。
我看到了王羲之、颜真卿、苏东坡等名人的字,知道了汉字有五种书体:篆书、隶书、楷书、行书、草书。其中草书代表为颜真卿的肚痛贴,乍一看名字我觉得很好笑,走上前一看,只见肚痛贴上的字迹“乱七八糟”,讲解员阿姨告诉我,因为颜真卿当时肚子很痛,所以写出来了这样的草书。后来我看到了大诗人苏东坡的字迹,那字只能用大大方方、整整齐齐来形容了。我想不懂为什么两种字迹有如此大的差别,后来才知道,原来苏东坡写的是楷书。
看了这么多大师的真迹,让我深知,练好书法很不容易,只有经过反复的练习才能是自己的书法变得出神入化。一幅幅无与伦比的书法背后,是他们流下的无人能及的汗水,是他们艰辛付出才有他们今日辉煌之作。我暗自下了决心:在以后学习中,一定要付出更多的努力!
参观画展的作文篇5
我和爸爸都是中国水墨画的爱好者。当听到吴冠中先生的水墨画在浙江美术馆开展的消息,我们都兴奋不已,第二天就风尘仆仆地前去参观。
浙江美术馆坐落在美丽的西湖边,建筑设计也极具艺术气息,透出古朴典雅的韵味,真是一座艺术的殿堂。
吴冠中先生的水墨画给我最大的感受是各种色彩与墨色的对比强烈而又协调,让人赏心悦目。每一幅画都让我驻足不前,每一幅画都让我们沉浸在其美妙的意境中。
我最喜欢那幅《荷塘芦苇图》。夕阳西下,天边火红的一片。在晚霞的照耀下,河边雪白,蓬松的芦苇好像镶上了金边,原来蓬松、轻软的苇絮一下子变得沉重而又饱满。那条蓝悠悠的河也因晚霞而泛着金波,随着一大片一大片芦苇向远处延伸,越来越模糊,给人一种神秘而又神圣的感觉。
此外,《落日归雁图》、《丰收》、《一片红》等名画也让我赞叹不已。
走出美术馆大门,我好像还沉浸在一幅幅画的情景里。为了纪念这次游览,我们买了一套吴冠中名画的挂历,一年四季都可以欣赏他的墨宝。
我边走边想,以后也要努力地学画,作画,更加严格地要求自己,争取能成为像吴冠中先生一样的艺术大师。
参观画展的作文篇6
什么?去看画展!跟随老师去观看画展的路上,我们又蹦又跳,跑得气喘吁吁,恨不得“嗖”的一声如火箭般直达展厅,就别提多兴奋了。花在微笑,鸟在唱歌,你们也知道我的心情?
哇,好大一本书啊!书本形的白色建筑出现在眼前,红色的五星红旗迎风飘扬,一个巨大粉色展牌出现在眼前,那“费克明美术作品展”几个字直入眼帘。
走近大厅,这里高大、明亮又安静,我们一下子肃然起敬。外厅墙壁全贴着画,画作以“全国人民大团结”为主题,每一幅画就是一个民族的图景,有欢歌笑语的蒙古族,有载歌载舞的傈僳族,有特色文化的傣族……让人目不暇接。
这时,外厅一幅巨大的水粉画吸引了——《民族大团结》,好个温暖的大家庭,56个民族聚在一起,大家共同努力,共同进步,享受美好的'生活。画面色彩鲜亮、五彩缤纷,人物栩栩如生。一位头戴红巾,身穿白衣的男子正吹着牛角号,“呜呜呜”高亢浑厚的号角声,好像在耳边响起;一位头饰银冠,身穿红裙的女子正拍着手鼓,“咚咚咚”,声音清脆响亮的号角声,似乎声声入耳;一位头插花束,身穿黑衣的女子正唱着歌,“啦啦啦”,婉转动听的歌声好似在耳边回荡……“咔嚓”,老师为我他《民族大团结》拍了张合影。
?又是一个丰收节》一幅画上,金黄的向日葵旁有四个不同年龄的人,分别代表老、中、青、少四代人吧!他们头裹白巾,年轻些的一身白,腰间系着红带,年纪大点的上白下黑,系蓝色腰带,正欢天笑喜地的用劲吹着唢呐,庆祝着丰收年。你看那位叔叔,多卖力啊!腮帮高高鼓起,脸涨得红红的,身体后仰,是多么高兴啊!我们现在的生活是多么幸福啊!
走进内厅,墙壁上贴的画主要人物是一些著名诗人、作家和一些场景图。每一幅画上都配上了文字或诗句,让我们对一些名人有了印象。
我们还来了个即兴采访,画家费克明不厌其烦为我们讲解,还为我们都题字留念,我毫不犹豫地表达了我对这画展的喜爱,我爱这么美的场景。
看着这一幅幅优美别致,意义非凡的作品,我不得不佩服费爷爷。听费爷爷说,他已经学了五十多年的画了,就这次展出就准备了三十年。不像我学习有时半途而废,我要向画家学习,做一个坚持不懈,执着追求的人。
参观画展的作文篇7
今天,我们怀着无比激动的心情来参观王诗谢画展。
王诗,是指王蒙的诗,他的诗简直是别具一格,诗作歌咏生活,青春不老;谢画,是指谢春彦的画,他的画也别有一番情趣,线条柔美,栩栩如生。还指谢奕青的画。想来现在你明白了吧?
一进展览室,我首先看到了《王公与螂共舞》。画上有一个小孩子正在和一只比小孩还大的螳螂跳舞,他们一起沉浸在各自的舞蹈中。小路说:“你看,画画得这么妙,诗也写得挺美的!”也写得挺美的!”我仔细一看,的确,王蒙是把螳螂给拟人化了。这一变化给画增添了几分情趣,,然后,我又看了一些小画,这些小画,画家一笔就把轮廓画了个差不多。画家把画中的主人公身体的各个部分画成了没有生命的一些物品。你看,把人的头画成了可乐的瓶子,把身体画成了一个大面包。小兰说:“怎么有点漫画的味道!”我也是这么认为的。为此,这些小画还吸引了不少小观众呢!“这画加上诗真是天衣无缝呀!”也不知是谁夸赞道。
后来,我还观看了新世界小区的立体模型,这个小区非常大,并且非常卫生。我还看了“山居节句”“送春”“山水画”等作品。当要回来的时候,大家都留恋忘返。
这次参观王诗谢画展真有意义!
参观画展的作文篇8
在老师的带领下,我们二十来个幸运儿随身携带着笔与笔记本出发了,关山月美术馆离我们学校可近了,五分钟就能到。我们坐在学校车里面兴奋地交谈着。就在这时老师开口了,说:“你们注意了,等一下,要从大到小地排队。”不知是谁在这时候叽叽喳喳地说了一句多余的话,而且声音还比老师大。毕竟是第一次出来参观,毕竟是参观一位名人所画的作品,所以老画的作品,所以老师严厉的批评了他。“我们这次要参观的是一位画画名人——丁绍光所画的画。”说到这里老师加重了语气地说:“丁绍光1939年出生于陕西省城固在1957年考进中央工艺学院,他是云南创始人代表之一,他一生中画的重彩画有很多,里面有最美丽的《美丽、富饶、神奇西双版纳》。讲着讲着就到了门口。 “哇,好大的展馆啊!”我情不自禁地感叹,“连招牌都那么大,想必里面应该有一幅幅栩栩如生的重彩画吧!”
老师们带我们进去参观画展。一进展厅,众多的画出现在我的眼前,令我目不暇接。老师争求了大家的意见,就让我们分散开自己自由欣赏。整齐的队伍一下子消失了,成了三三两两的.人群,分散到了展厅的各个角落。
啊!那是什么,我又看了看画旁边的画名,上面清清楚楚写着《美丽、富饶、神奇西双版纳》。画着几棵高大的树,树中间画着一小座房子,房子里面有两位的姑娘,姑娘都站在窗子前面,张开小嘴笑了。房子上面有18只白白的鸟,不知道是这副画的意思太高奥,还是我不懂。接着我们又去了看画的经历。老师又叫我们去二楼去看。瞧!这幅超级长的画上,仿佛我就身临其境,几百匹马踏着海水从我面前飞跃而过,我沉浸在画的雄浑意境之中。参观了心对心、回声、和平鸽……
这次画展真是太精彩了!
我们又想起了诗,如果美妙的诗句加上美丽的画!诗画两样相配叫绝了!
我从展厅出来,老师说要照张相,我们都摆了好几个姿势,“咔嚓咔嚓”几下,就照好了,这不禁让我想起了天上的仙女,也让我想起了展厅里的画。
这儿,画美,希望你们也来欣赏呀!
参观画展的作文8篇相关文章:
★ 参观花展作文7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