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水账似的心得是没有任何阅读的价值的,因为并不会带给读者进步的机会,实践是心得体会的基础,反思是其不断提高的动力,好文汇小编今天就为您带来了旗手心得体会5篇,相信一定会对你有所帮助。
旗手心得体会篇1
“全世界麻风病防治现场工作,你是做得最好的!”
1979年春天,李桓英第一次前往云南西双版纳考察麻风病情,那时的西双版纳3个县,分布着大大小小十几个麻风寨。过去,由于缺乏特效药物,以及社会对麻风病的恐惧、歧视和偏见,麻风病人忍受着肉体上和精神上的双重折磨。
“麻风病面临的最大障碍就是歧视!”为了拉近与麻风患者的感情,李桓英没有穿戴任何防护衣服和面具,走家串户给病人做检查,甚至与病人见面时总是握手拥抱拍肩膀。
由于长期的疾病折磨和远离人群,寨子里的人们对治疗既缺乏信心,又难以适应按时按量服药的治疗要求,有的病人甚至自暴自弃,把送来的药丢进水塘里。
李桓英听闻,十分着急,亲自上门送药,口渴了舀起病人家的水扬头就喝,饭捧起就吃。时间一长,寨子里的村民都传:“村寨来了个女医生,不怕麻风!”
“我们做医生的是没有恐惧的,我走遍世界,恐惧对我不是个事儿。我甚至巴不得自己被传染上——让你们亲眼看看我能治好它!”
李桓英还会教麻风病人穿鞋。“早晨和晚上,你们要这样。”手一下子伸进病人刚脱下来的脏鞋,“摸摸有没有砂子和钉子,再穿上”。麻风病人手脚是麻木的,甚至,端滚烫的火盆都感觉不出烫手。李桓英不怕脏,就是为了教给他们防止皮肤破损溃烂的自我防护方法。
她用自己的行动来消除大家对麻风病的歧视,不断向人们证明:麻风病是可治之症,麻风病人并不可怕。
为了我国麻风病防治事业,高龄的李桓英长期奔波在云、贵、川贫困边远地区,7个地州、59个县,几乎每一个村寨都留下了她的足迹。
在她的努力下,云南省勐腊县的麻风病患者被全部治愈,1990年的泼水节,他们摘掉了麻风寨的帽子,作为一个行政村,被正式划入勐仑镇,李桓英为它取名为“曼南醒”,意思为“新生的山寨”。这一天,李桓英和人们一块儿跳起了傣族舞蹈。
1998年,李桓英在第十五届国际麻风会议上作了《在云南实施麻风病防治特别行动计划的报告》,报告结束后会场响起了经久不息的掌声。世界卫生组织官员诺丁博士紧紧握着李桓英的手说:“全世界麻风病防治现场工作,你是做得最好的!”
旗手心得体会篇2
有的人活着,他已经死了;有的人死了,但他还活着。什么才叫“活着”,生命的意义在哪里?这似乎已成为千古命题,我们每个人都在无意间或者寂寞时追问人生、探索前路。其实,“活着”的过程,就是生命的意义价值。当你全心全意地为他人、为自己灵魂思想而工作时,不再感受时间的存在,时间已然“停止”,生命也将永恒。生命哪有什么长短?年龄哪有什么”老“?它不过是生命长河里的一个“刻度”。
人生,就像一张有去无回的单程车票,没有彩排,每一场都是现场直播,把握好每次演出便是对人生最好的珍惜、就是对“活着”最好的诠释。且看,张富清95岁毅然在伏案学习、为民服务,李恒英98岁依然是“上班族”,要努力工作到100岁,赵慕鹤105岁从不把“老”当回事儿,坚持终生学习等等。他们珍惜“活着”的一分一秒,他们忘记年龄、忘记小我,只为心中的目标与理想在战斗。退休永远不是他们工作事业的终点,只要“活着”,“敬业奉献”的脚步就永不停止。
鹤骨霜鬓,伶仃瘦骨,隐藏不住你那颗赤诚之心。每每看到新闻报道里刊载的张富清老人伏案学习的身影、李恒英老人那瘦弱的身躯、赵慕鹤老人那瘦骨嶙峋的面容,内心感动、敬佩而又十分心疼。即使身体不好、行动不便、条件恶劣,你们首先想到的不是自己,而是怎么样突破自己、怎样在余生之年发光发热,如何为人民、为社会多做出贡献。“95岁入党,不入党我将后悔”,“学到老哪里够啊”,平凡而普通的话语间,透露的是你们对党的忠肝义胆、诠释的是你们对人民的牵挂与爱恋,彰显的是你们对人民事业的赤诚与担当。他们即使皱纹布满、沟壑纵横,却依然从不忘本来承诺与誓言,毅然扛起时代使命与职责,让有生之年发光发热,这就是“活着”的意义。
衣锦昼行,功成身退,绝不是你担当作为的终点。虽然2014年已经办理了退休手续,但李恒英说“我不愿这两年白活着,我愿竭我所能做点更有意义的事,我要努力工作到100岁”。到了退休那一刻,估摸大多数人都欢呼“终于轻松了”,但对她来说,人生中唯一的幸福,就是不断前进,退休也绝不是她担当作为的终点。当他们按部就班地安享晚年的时候,他们的心却怎么也安定不下来,这就是因为那份深深根植于内心的责任、使命与担当,催促着他们努力、奋进、坚持。这无愧是一种莫大的勇气、一种魄力、一种精神,是我们广大党员干部的榜样。罗曼罗兰说过:“生活最沉重的负担不是工作,而是无聊。”得过且过、聊以卒日、懒散拖沓的工作状态没有任何意义价值可言,只有珍惜有生之年一时一刻、一分一秒,才能真正诠释“活着”的意义。
鲐背期颐,迟暮之年,阻却不住你那奋斗之劲。年近鲐背之年的赵慕鹤在看到小孙子考试落榜自暴自弃,自告奋勇与之一同学习备考,用了四年时间考上大学,成为年龄最大的大学生;李恒英在93岁才办理退休手续,但98岁的李恒英不愿离开岗位、放弃事业,毅然选择继续回到单位当起“上班族”。期颐岁月,本该是安享晚年、乐度余生的时候,他们却不甘于平凡、不愿无聊卒日,用奋斗、坚持、努力、担当书写着不一样的晚年生活,做出了许多同龄人想都不敢想的、甚至年轻人都自叹不如的丰功伟绩,人民都尊称他们为时代楷模、英雄人物。赵慕鹤说“年龄对我来说从来只是一个数字”,年龄之“老”从未阻却他奋进的脚步,反而变成他努力与坚持的动力。他们这般年老体衰却依然不停止奋进、努力的脚步,追逐着自己的目标与理想,为国为民奉献余生,这就是“活着”的意义。
“活着”不是混沌度日,不是享福享受,而是忍受磨练,去忍受生命赋予我们的责任,去接受挑战现实给予我们的幸福和苦难、无聊和平庸。近百岁老人退而不休,还在努力奋进地发挥余生余热,我们身处这最美好的青年岁月,且思且问自己在怎么“活着”,“活着”的意义在哪里?
旗手心得体会篇3
人世间,贪婪的人最渴望金钱,世俗的人最倚重权力,不羁的人最看重自由。但是我想,人生最重要的应该是健康,因为没有健康就没有了一切。而李恒英老人,用一生的时间来为麻风患者捍卫健康,成为麻风患者的守护神,如今她已将98岁高龄,依然奋战在工作的岗位上,用自己的执着与拼搏鼓舞着身边的人。
其实,生命的价值在于拼搏,生命的活力也在于拼搏,生命在拼搏中获得存在与发展,生命在拼搏中实现自身的价值。李恒英老人曾这样说:人的一生很短暂,只有拼搏,才是生命的最好延长,而再长的生命只为自己也将毫无意义。可以说人是不可能脱离社会、离开人类而独自生存的。要使人生有意义,有价值就得造福于人类,为社会做出自己的一份贡献,把自己的生命融进人类的发展中去。鹰击长空,搏容乃大!如果没有拼搏的勇气,没有向往蓝天的心愿,鹰就不能在天空翱翔,一展雄姿!
当然,拼搏意味着代价,不拼搏则意味着平庸。人因为拼搏而成功,也因为拼搏而充实。归根结底,人只要活在世上,就会出于本能的需求而不停的拼搏。当进入了老年的时候,回首往事,留在脑海中的是因为拼搏而显得珍贵和难忘的每一个日日夜夜。
苦心人,天不负。李恒英的实绩得到了国际麻防界的高度赞誉。人生是有限的,但人生的事业却是无限的。人生也只有每一分钟都去拼搏才能获得精彩,活得有意义,才能在拼搏中取得最后的胜利。
旗手心得体会篇4
日前,全国妇联决定,授予300位优秀女性2020年度“全国三八红旗手”荣誉称号,授予199家单位“全国三八红旗集体”荣誉称号。3月3日,记者从自治区妇联获悉,我区共有9人、6个集体受到表彰。
据了解,上汽通用五菱汽车股份有限公司技术中心高级工程师赵小羽,梧州市蒙山县司法局蒙山镇司法所所长陈海靥,百色市田东县林逢镇东养村党支部书记陆秀缎,来宾市祥和小学校长黄玲玲,崇左市江州区法院党组书记、院长郑瑾瓀,广西兽医研究所副所长、二级研究员廖玉英,南宁振企农业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长、广西女能人协会会长林汉文,自治区妇联组联部部长方秀琴,百色市扁担姐工艺品贸易有限公司创办人麦琼方等9人获评“2020年度全国三八红旗手”;广西专用通信局话务科、国家税务总局北海市海城区税务局第一税务分局、钦州市妇幼保健院、玉林市玉东新区玉东小学、贺州市检察院第二检察部、柳州钢铁集团有限公司冷轧板带厂检验站检验班一期成品检验岗等6个单位获评“2020年度全国三八红旗集体”。
这些获表彰的先进个人和先进集体,积极投身建设壮美广西,有的技术攻坚勇于开拓创新,有的带领贫困妇女增收脱贫,有的心系师生无私奉献,有的审判调解为民办实事,有的争当乡村振兴排头兵……她们兢兢业业地奋战在各自的岗位上,弘扬“四自”精神、不懈拼搏进取,书写了“巾帼不让须眉”的精彩篇章。
据悉,全国妇联还表彰了一批全国城乡妇女岗位建功先进集体和个人。其中,我区有一批集体、个人上榜,南方电网广西南宁供电局青秀营业班等50个集体荣获全国巾帼文明岗称号,邓洪涛等24名个人荣获全国巾帼建功标兵称号,南宁市检察院等20个集体荣获全国巾帼建功先进集体称号。
旗手心得体会篇5
春节,本是个阖家团圆的喜庆节日。但今年的春节却与往年不同。疫情的爆发,使得平日里热闹的大街小巷空无一人,再无往日的欢声笑语,此时,有这样一群人,成为了这空旷大街上一道亮丽的风景线。他们是在疫情中无惧个人生命、救死扶伤的医护人员,是风雨无阻的快递小哥,是爱岗敬业、认真负责的基层工作人员,是具有无私奉献精神的爱心志愿者。他们就是风暴中的逆行者!
前几天,我在一篇新闻中看到一个“说走就走的妈妈”——谢济联的妈妈。她是一名疾控中心的检验人员,经常是单位一个电话,就立刻赶过去了,节假日里也是随叫随到,没有具体工作时间,基本上都是24小时全天候。这次新冠疫情的全面爆发,他的妈妈真正是连轴转了好多天,等到轮休时,她又和所有普通的妈妈一样,叮嘱谢济联好好学习,认真完成作业。谢济联的妈妈穿上“战甲”,她就是一名冲锋陷阵的战士,脱下战袍,她又是一名普通的母亲,和天下所有的母亲一样,都望子成龙。她也是一名普通的基层工作人员,每天在做着自己的本职工作,却是这个特殊时期的最美逆行者。
看到这篇报道的时候,我的脑海里浮现了一个人影,那就是我大伯,他是一名基层领导,一年到头,说走就走,基本不着家。大年初二,接到县里通知就急忙去乡镇了,一走就是一个月,期间回来拿了一次换洗的衣服,大伯回来后就站在院子里,没有进门,他带着口罩隔着窗户,趴在玻璃上和我们说了几句话,他说他很好,让我们不要担心他,要我们都待在家,没有生死攸关的大事就不要出门。叮嘱堂哥和我要好好学习,认真上网课,不要偷懒。随后他拿起放在门外的衣服急匆匆的又走了。我的堂妹今年刚刚1周半,拍着窗户哭闹着要爸爸,奶奶看着这情景很难过,一个人偷偷躲卧室哭了好久。我虽然也很难过但同时又觉得很骄傲,因为大伯“守在前线”无怨无悔地做着自己的本职工作。他就是我心中最美的逆行者。
其实我明白,之所以能坐在温暖如春的家中,不受“病毒”这股寒风的袭击,享受着岁月静好,不过是因为有太多像谢济联的妈妈,像大伯这样的“普通人”穿上“责任”这身战甲为我们逆风执炬,驱除阴霾。而我身边,像大伯他们这样的人还有很多,在这样一群“基层工作者”的包围下,耳濡目染间更深刻地明白了“责任”和“担当”这两个词真正的含义!我想我愿意同他们一样做好自己的本职工作,做正确的事。就像我们的“守护神”钟南山爷爷对自己的评价“我不过是个看病的大夫”一样。此刻,做为一名小学生的我,最重要的“本职工作”就是好好学习,用知识的力量武装自己,等将来有一天,祖国需要我时,我也可以逆风而行,献上自己一份绵薄之力。
旗手心得体会5篇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