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了一份优秀的观后感可以帮助我们分析电影的结构和叙事方式,观后感是我们对电影的回忆,是对那段观影时光的珍贵纪念,下面是好文汇小编为您分享的《月球》观后感最新6篇,感谢您的参阅。
《月球》观后感篇1
首先,最大的感受就是马老师实在是太美了,将女性的优雅、知性、优雅、美丽和男性的刚毅、果断完美结合,她既是一位优秀的喜剧演员,也是一位值得称赞的演员。这时候也要说一下老沈儿,都说含腾量的多少决定着影片质量的好坏,我觉得这话一点也不夸张。虽然作为喜剧演员,他说话有大碴子味,但他的台词功底和演技是无法质疑的,让人有很深的代入感。还有一个镜头让我觉得看到老沈儿95分的底子了!
其次,沈马组合所向披靡,时隔7年再相聚,所产生的威力依旧是无法阻挡的。两个人的默契配合,以及影片中所流露出的情感都深深地打动着我。演技一点也不尴尬。就是冲着这个组合去的,迫不及待。本影片的金刚鼠贡献了很大的笑点,与沈腾饰演的独孤月产生了很大的化学反应。
再次,该影片笑点和哭点都是有的,而且很巧妙的一个设计就是,在你快要哭出来就逗笑你,最大的哭点让你猝不及防,把整个人情绪推到最高点。并且,这部影片的后劲儿很大,远比在影院里大,出来之后,莫名其妙我哭的更狠了。整个影片的格局还是很大的,个人感觉这是当下大制作影片的走向。说到大制作,不得不说,这部影片4d看绝对震撼无比。
最后,这部影片很成功,但是,可能是身边朋友的推荐以及自身对于沈马组合的期待,总感觉缺了一点儿什么,我也说不出来。可能也是因为从小对小品相声比较喜欢,有些包袱抻出来,基本就知道应该会抖成啥样。同时,我是带着必哭的心态来影院的,这是我的自身原因,为哭而哭,可能就没有期待中的那种感觉。
不可否认,这是一部很好的影片,祝《独行月球》票房大卖。
《月球》观后感篇2
在情况危急时,你是会选择自己,还是选择大家?
今天下午和朋友看完《独行月球》这部电影后,我脑海里时不时的会浮现出这个问题。有人说,人即使是再伟大无私也会有自私的一面,或许是这样吧。但是孤独月却舍去自己的性命来保护全球人民生命的安全,他因被组织遗忘而流浪在月球三年,他也曾无数次尝试过重返地球,回到自己的家园,他也很渴望回家啊!但当他得知一块名为∏+的陨石即将袭击地球后,他还是选择了保护他人。或许他也犹豫过吧,到底是回到自己心心念念,日思夜想也要回去的地球,还是舍去这个机会保护大家呢?最后,他还是选择了第二者。我想,这就是“舍己为人”的最高境界吧。
这部电影笑点很多泪点也同样,剧情很真实。它不仅彰显了“舍己为人”这一伟大品质,还让我体会到了航天员的不易与伟大。
“宇航员”这一词本身就很浪漫,唯美,带给人们无尽遐想,更别说他的职位了。在我们的生活当中,每个职位都很艰苦和崇高,不仅仅只是在生死安危时给我们治病的医生,不仅仅是在失大火的时候拼命救火的消防员,当然,也不仅仅是这部电影中的航天员。哪怕只是一个很小很小的职务,比如外卖员,公交司机,老师……他们都是为人民服务,为社会做贡献的。
独孤月说:“这是唯一可以保护你,保护你们的方式。”奉献无大小,伟大无深浅,只要为了人民,就是很棒!
《月球》观后感篇3
在生活中,总有这样一种人,普普通通是他的人设,碌碌无为是他的日常,但在关键时刻总能挺身而出,逆向而行!
周五的时候,《独行月球》上映了,弟弟在我耳边念叨着要邀请我去看,在他热情的邀约下,一起去看了电影。
电影开始比较搞笑,以爱情为出发点,带入地球毁灭,余一人生活在另一世界,探讨生存的意义。每个人生活都存在一个寄托,为了爱情、为了事业、为了孩子、或者为了金钱,那么在一个吃穿不愁就自己一个人的世界该怎么活下去呢!通过搞笑的第三视角展现给这正水深火热的幸存人类,予以希望,予以一个标杆,人生须臾,不过数十载,电影最后的最后两人有了爱情,差最后一步就有了童话故事的结局,但为了大爱,为了更多人类的未来,渲染氛围的温暖悲情结局就出现了,社会就是如此这般,有大爱、小爱、自私、奉献,没必要斤斤计较。
在看的过程中有两个画面特别触动我。第一个场景是万家灯火只为给一人希望,或许大家从一开始都没觉得独孤月可以活着回到地球,但每一个人都还在期待。独孤月的每一步都揪着所有人的心,那一刻,有种人再多,每个人的存在也都有意义与价值。第二个场景是一个人的奋不顾身只为了给所有人一个活下去的希望,除了他自己。为了一个不确定的结果拼命去做了,正如那句:未到终局,焉知生死。
独孤月说:人死以后会变成星星,但他不想变成星星,因为那样离他想见的人太远了。可他最后还是化作了一颗流星……不过这次,他有了与自己并肩的人——“马蓝星,带我回家。”
他在月球上唯一生活的信念就是马蓝星会接他回地球的。虽然他没有回到地球上,但是给所有人带去了希望。
人是要为自己一生负责的,在生死来临之际,你有多少本事可以救命,有多少能力可以发挥余热。就如独孤月没有那一身本事,没有知识储备量,他怕是只能等到与地球通讯了。
沈腾和马丽是我很喜欢的喜剧人,所以原本是奔着看喜剧去的,却也让人触动。相信每个人都有一段难熬的日子,不管是失意或是失恋,而这段时间的陪伴足以改变对一个曾经讨厌的人的观念,人都是知道感恩的,好在这难熬的日子都会无限放大照亮本来阴暗的内心。
一个孤单的身影,伫立于绚烂与斑驳之间,人类相比宇宙是无限渺小的存在,但宇宙的力量永远无法比拟人类的爱,无论是独孤月和马蓝星藏在眼中的感情,还是独孤月和刚子气的惺惺相惜,都直戳我的心。
在面临困境的时候我们会下意识的选择逃避,但是被逼到绝境,无路可退时爆发的潜力还是无穷的!现在觉得艰难不要怕,感到失落无助也不要怕,因为总会有光和希望给予指引,顺着光的方向前进总不会错的!
《月球》观后感篇4
看了独行月球,明白了我们人类与浩瀚宇宙相比非常渺小,人类当中绝大多数平凡的劳动者们影响力也通常不能与站在金字塔顶端的人们同日而语。
但有这样一类人,平时默默无闻,但在关键时刻,他们能义无反顾地奉献自我,甚至牺牲自我,他们能突然激发自身潜能,把许多看似不可能的事情变为可能,甚至拯救无数人于水火之中。本电影的主角独孤月就是一个典型例子。
像这样于平凡中创造奇迹的英雄们,和许多我们耳熟能详的英雄一样,都非常值得我们铭记于心。
如果我们像电影中的很多人一样出现抑郁,出现轻生念头,不妨想一想无数为我们今日美好生活抛头颅洒热血的先辈们,想一想在种种天灾人祸来临之际挺身而出的英雄们,他们就像一支支蜡烛,燃烧自己,产生一道道照亮我们前行道路的亮光,他们帮助我们收获美好生活,保持岁月静好,但他们当中却有太多太多人做出无私的奉献,甚至献出宝贵的生命。
这些,难道不值得成为我们努力过好生活,努力建设更美好未来的动力吗。
我们活着,我们喜悦,我们安全,某种意义上说,就是先辈们英雄们奋斗的动力和精神寄托。一切的活着,一切的美好都来之不易,我们应当好好珍惜。
《月球》观后感篇5
每一个喜剧的后面都有一个悲剧;但是每一个悲剧,它就真的是悲剧。
有时候会想,那么多悲剧,我们又是为什么活在当下呢?
也许就是为了让悲剧感减弱,才出现了喜剧,让悲剧出现之前,能体会一会开心。
不能说沈腾的每一个喜剧都多有内涵,但看完之后也都会有所思,有所感。
我们每个人生活在世上,其实都是孤独的。人是群居动物,群居生活才恰恰反映出了那种群体中的深深孤独。
为什么夜生活丰富的人,更孤独。因为他们更害怕一个人待着,那种孤独让人崩溃,但没有人心疼。夜店里,ktv里,大街上游荡的人们,他们试图寻找到一个看似热闹的地方,试图去驱散那份孤独,谁知越热闹的地方,我们越感觉到孤独。夜夜笙歌的人,未必就是我们看到的那么开心,他们的内心是崩溃的,是我们感知不到的。
夜深人静的时候,我也害怕,会胡思乱想,会抑郁。最近我学会了让自己面对孤独,每当害怕的时候,我就闭上眼睛,告诉我自己,我害怕了,孤独的猛兽又出来了,我想有一个人能出现,帮我驱散他,但人生在世,很多事情是需要自己解决的,是不能依靠别人的,不是不相信,而且不能给别人添麻烦,每个人都不容易,相互理解最难得,一个问候,一个眼神,一个温暖的动作就足以。
《月球》观后感篇6
电影整体氛围很放松,全程一直哈哈哈哈哈哈哈,确实非常治愈人心。题材是属于科幻喜剧片,对于电影制作技术方面因为自身是属于非常的门外汉,无法做出客观的评价。仅仅从一个肤浅的观影者来说,我觉得达到了调节自我的预期效果,看完确实是非常的开心,心情很放松。
在进电影院之前,本来仅仅是打算作为一个不深究逻辑的只顾着视觉开心的一部无脑喜剧片去看待,甚至还有些担心喜剧效果不明显而感到失望,但事实证明这部影片超出了预期。
电影设定的背景是浩瀚的宇宙,一颗天体即将撞上地球,人类为抵御小行星的撞击,拯救地球,在月球进行了一项月盾计划。但陨石提前来袭,全员紧急撤离时,维修工独孤月因为意外,错过了领队马蓝星的撤离通知,一个人落在了月球。不料月盾计划失败,独孤月成为了“宇宙最后的人类”,开始了他和金刚鼠在月球上破罐子破摔的生活。这是电影的百科介绍,看起来好像平平无奇,电影的内容也主要围绕独孤月在月球上的生活展开。一如既往,故事情节的展开总是循着开局意外,过程喜人,结局感人的路径展开,呈现出来的效果也确是非常好。
无论是隐晦的非主流“葬爱”,独孤月的“中间人”哲学,夏洛特烦恼和流浪地球的梦幻联动,中国人独特的丧葬文化,有脾气有演技的金刚鼠,演员一本正经的搞笑表演……共同组成这部电影搞笑的外衣,深刻的人类命运共同体的生存内核。在看这部电影的时候,也突然在想,这是故事的情节背景设定,但焉知人类真的不会有这一天呢?这会不会在未来的某一天变成现实呢,面对未知的宇宙,未知的生命,可预测的不可预测的可避免的不可避免的天体撞击,会不会真的有转入到地下生活的一天?到时候人类又会怎么样呢?还会还可以保持这种乐观的态度去面对么,现在我们把这一切当做一部科幻喜剧去观看,当它成为现实的时候我们是不是也可以拥有这种喜剧的态度去面对呢?或许那个时候已经沧海桑田,谁又知道呢?!
喜剧外衣,悲剧内核。仔细一想,喜剧其实最是悲伤,它只是擅于伪装。但这种自黑自娱的喜剧态度,或许也是值得学习的一种。
《月球》观后感最新6篇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