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班和泥教案推荐6篇

时间:
Lonesome
分享
下载本文

教案的准备能够提高教师的课堂管理能力,增强学生的参与感,教案的准备可以帮助教师在课堂上更好地把控时间,避免偏离主题,下面是好文汇小编为您分享的大班和泥教案推荐6篇,感谢您的参阅。

大班和泥教案推荐6篇

大班和泥教案篇1

活动目标:

练习单手肩上用力的投掷,发展全身协调力。

活动准备:

投掷用的沙包,场地一端画一起点线,距起点线5、6、7米处各画三条线,在起点线前2米处系一高1.5米左右的绳子。

玩法:

(一)幼儿集体练习投掷,要求幼儿按操作要领做,用上蹬腿、转身挥臂的`综合能力,将沙包从前面的绳上投过。

(二)幼儿分组比赛,可同时五六个儿童一起投,投到5米线得一分,投到6米得二分,投到7米得三分,没有投到线的不得分,投到后把三次所得的分加在一起为总分。最后比赛谁得分最多谁为优胜者。

(三)顶沙包走。

游戏讨论:沙包不掉下来还要走得快应该怎么办?

1、保持头部不动腿要快走。

2、练习头顶沙包。

3、几个人一起比赛,从起点到5米处返回来看谁快。(沙包掉了必须捡起来顶上。)

教学反思:

本次活动通过幼儿及家长的共同参与,完成了基本教具沙包的准备工作,即弥补了园内玩具不足的现状,又在某种程度上让家长了解到孩子在园的一些活动,有助于促进家园交流。

活动一开始,材料的投放工作(在安全有序的条件下)也让孩子参与,,符合“生活即教育”的思想。到活动结束的“打扫战场”也都有孩子参与其中,他们愿意干而且快乐着。

教育工作也是一份良心工作,与能力有多高关系不很大,只要你愿意去做,没有做不好的事。

大班和泥教案篇2

活动目标:

1.了解蝴蝶的形态,能用三角折剪的方法进行剪纸。

2.能在纸上画下蝴蝶的轮廓,运用对折镂空的方法剪下蝴蝶的花纹。

3.提高动手能力,感受剪纸活动的乐趣。

4.大胆尝试剪纸,并用对称的方法进行装饰。

5.能展开丰富的想象,大胆自信地向同伴介绍自己的作品。

活动重难点

活动重点:

了解蝴蝶的形态,能用三角折剪的方法进行剪纸。

活动难点:

能在纸上画下蝴蝶的轮廓,运用对折镂空的方法剪下蝴蝶的花纹。

活动准备:

蝴蝶图片、正方形手工纸、范作、剪刀、铅笔、自制的步骤图。

活动过程:

一、谜语导入

1.我们每个小朋友都有一双能干的.小手,今天老师就要带小朋友用能干的小手剪一个非常好看的图案,是什么呢?现在请小朋友猜一个谜语:头上两触头,身穿花花衣,飞在花丛中,快乐把舞跳。

2.对,这个谜底就是蝴蝶。蝴蝶是一种非常漂亮的昆虫。

3.那蝴蝶长的什么样子呢?我们一起来看一看。

4.出示蝴蝶图片,引导幼儿观察蝴蝶的外形,了解蝴蝶的姿态。

5.今天俞老师还给你们带来了剪纸蝴蝶,让我们一起来看一看它是怎么做的。

二、教师示范讲解

1.教师出示已剪好的蝴蝶,你们看,这只蝴蝶是怎么做出来的?

2.教师介绍操作材料,讲解制作步骤。

3.教师示范蝴蝶的做法,边示范边出示步骤图。

4.首先取一张彩纸用三角折剪的方法折好,然后在打开的地方画下蝴蝶的一半轮廓,接着沿着轮廓剪下图形,在蝴蝶的花纹处对折并进行镂空,最后把剪好的蝴蝶打开,一只美丽的蝴蝶就完成了。

三、幼儿操作

1.教师提操作要求:提醒幼儿不乱扔废纸,将剪下的废纸扔进垃圾桶。

2.幼儿操作,教师观察指导。

3.帮助有困难的幼儿进行制作。

4.指导个别幼儿运用对折镂空的方法剪蝴蝶上的花纹。

四、展示与评价

1.引导幼儿将剪好的蝴蝶布置在黑板上,互相欣赏与评价。

2.幼儿互相交流,说一说自己喜欢哪一只蝴蝶,为什么。

活动反思:

本次活动的重点是引导幼儿用三角折剪的方法学剪蝴蝶。活动中,由于幼儿已经学过三角折法,对于折的技能大部分幼儿还是掌握得比较好的。在操作环节中,我发现大部分幼儿一开始不怎么会画蝴蝶,通过指导后,幼儿掌握了画蝴蝶的方法,但还是存在着个别幼儿画的蝴蝶不过形象,分析原因,由于我们是混龄班,存在着个体差异,此外,我觉得是因为课前没有让幼儿先画一画蝴蝶,课前准备还不够充分,在这方面自己的确没有考虑周到。不过,值得欣慰的是,最后的活动效果还是不错的,大部分幼儿还是学会了剪蝴蝶,达到了活动目标。

小百科:蝶,通称为“蝴蝶,节肢动物门、昆虫纲、鳞翅目、锤角亚目动物的统称。全世界大约有14000多种,大部分分布在美洲,尤其在亚马逊河流域品种最多。

大班和泥教案篇3

活动目标:

1.感知体验磁铁的磁性,知道磁铁能吸铁质的物品,并发现磁铁隔着一些物体能吸铁制品。

2.通过探究活动逐步建立合作、分享、乐于思考的品质与习惯。

活动准备:

1.教学ppt

2.幼儿记录表

3.实验所需物品:磁铁、回形针、螺丝、白纸片、布片、玻璃弹珠、小铁珠、塑胶手套、玻璃杯、塑料瓶、铁盒、铅笔、布袋、记录表。

活动过程:

一、出示磁铁,激发幼儿的探索兴趣。

1.小朋友,请大家看一看,在你们面前的盘子里有些什么呀?

2.幼儿玩一玩盘子里的东西,然后相互说说自己的发现。

3.提问:是哪一块东西能粘住别的东西?把它找出来。

4.小结:这块能吸住别的东西的铁块,它的名字叫磁铁。

二、幼儿操作探索,发现磁铁能吸住铁做的物品。

1.桌上有一些物体,请小朋友们去用磁铁试一试,看看磁铁能吸起哪些物体呢?

2.幼儿操作探索,用绘画的形式填写记录表。

3.操作要求:把能被磁铁吸住的物体画在左边的表格里,把不能被磁铁吸住的物体画在右边的表格里。

4.集体交流:磁铁能能吸起哪些物体呢?能被磁铁吸引的物品都是用什么做的?

5.观看有关磁铁的视频。

6.小结:原来,磁铁的好朋友都是铁做的,磁铁能吸住铁做的东西。

三、幼儿第二次探索,发现磁铁能隔着物体吸铁制品。

1.幼儿预测:磁铁隔着不同材质的盒子还能不能吸铁?

2.实验:隔物吸

要求:(1)磁铁一定要隔着物体去吸里面的铁,不能直接吸。

(2)不可以用手去帮忙。

(每组提供玻璃杯、纸盒、铁盒、塑料盒、木盒各一个,里面放置一些铁质物品,尝试试验。)

3.小结:原来,磁铁隔着一些物体也能吸铁,磁铁具有穿透性。

四、迁移运用,了解磁铁在生活中的用途。

1.提问:磁铁在生活中有哪些用处呢?

2.观看ppt,了解生活中哪些地方应用到了磁铁。

3.提问:你们知道这是什么吗?它有什么作用呢?

4.小结:冰箱的门有了磁铁可以自动吸在冰箱柜上;门吸上有了磁铁,可以吸住门,不让我们夹伤手;指南针可以当我们在森林里迷路时为我们指出南面的方向;磁悬浮列车也是利用了磁铁的特性建造的。磁铁给我们的生活带来了方便,真了不起!磁铁的作用真大!

大班和泥教案篇4

教 学 目 标

第一周米的家族

一,能比较各种不同的米

二,能说出米的种类和名称

三,能说出米的各部位及用途

四,能做出美丽的贴画,并能欣赏自己和别人的作品

五,能玩童玩「丢米包」

六,能知道单数与双数

第二周米从哪里来

一,能专心聆听音乐并唱出歌谣,吟出唐诗

二,能体会农夫的辛苦并会懂得珍惜食物

三,能做出乐器并知道节奏感,能唱「农村曲」

四,能热心参与讨论和发表意见

第三周走过历史的隧道

一,能开心的游戏

二,能说出各种农具的名称

三,能说出农具的用途

四,会安静又专心的观赏影片

第四周呷饱未

一,能知道中国特定节日所吃的'米食

二,会操作电锅,煮好吃的饭及做出饭团

三,能知道家中常吃的米制品并说出来

四,能分辨各种米制品的口感

五,能表现出良好的用餐礼仪

单元主题一:

米的家族

1、让小朋友会比较不同的米所做的食物并会说出米的各部位名称、

2、让孩子知道米的用途

一,引起动机:

1、展示各种种类的米、

2、让孩子说出自己已知道的米的种类

二,团体活动:

1、认识米的形状,大小,软硬,粗滑,颜色、

2、知道日常生活中常吃的米、

3、认识米的各部位名称及用途

三,分组活动:

1、美劳区:米的贴画、

2、语文区:米盘写字、

3、数学区:米的单,双猜数

4、益智区:米的配对(各部位)

5、游戏区:丢米包

单元主题二:

米从哪裏来

1、能快乐的学唱歌谣、

2、会说出稻米的外型、

3、可以分辨稻子和米、

4、会比较好与坏的米、

5、会热心的参与讨论、

6、会做简单的乐器

一,引起动机:

1、放农村曲,念唐诗、

2、可让孩子发表是否看到稻子、

二,团体活动:

1、观察稻子的长相、

2、知道稻米的成长过程、

3、认识稻田周边环境生态、

4、了解水田的特色、

5、知道农夫的工作与辛苦、

6、讨论插秧的方法

三,分组活动:

1、美劳区:乐器的制作、

2、语文区:念诗、

3、科学区:谁最健康、

4、益智区:图卡配对、

5、游戏区:能用乐器摇出节奏、

6、欣赏区:聆听农村曲、

7、体能区:随风摇摆

单元主题三:

走过历史的隧道

1、让孩子培养团队精神、

2、能开心的参与活动、

3、培养孩子的记忆力、

4、训练孩子解决问题的能力

一,引起动机:

1、介绍各种古老的童玩、

2、展示农具的图片和影片

二,团体活动:

1、观赏影片与图片、

2、知道童玩的名称、

3、农具的介绍、

4、知道农具的功用、

5、知道童玩的玩法

三,分组活动:

1、欣赏区:影片欣赏、

2、益智区:图卡配对(各种农具的图卡及字卡)、

3、游戏区:竹蜻蜓(与小朋友比远近,比高低)、

4、体能区:踢罐子(当鬼,一人踢罐子其馀分开躲藏)

单元主题四:

呷饱未

1、能分辨各种米所做的食物风味、

2、能学会煮饭、

3、会注意用餐的礼仪、

4、会做出可爱的饭团

一,引起动机:

1、介绍各种米制品及与节庆相关的米食

二,团体活动:

1、认识不同种类的米所做成的食物、

2、说出自己最喜欢的米制品及原因、

3、体验食物的满足感、

4、嚐试各种食物的风味、

5、商店买东西—学会价格(数学)和量

三,分组活动:

1、工作区:洗米、

2、烹饪区:米团的制作、

3、小小美食家:饭、

4、学会吃的礼仪、

5、益智区:配对卡

大班和泥教案篇5

活动目标:

1、学习2—8的相邻数,理解相邻数之间的的关系。

2、发展幼儿的比较能力和思维的灵活性。

活动准备:课件、表格、铅笔。

活动过程:

一、引题,理解“邻居”

1、师:看,来了一辆快乐大巴,快乐大巴邀请各位小乘客去参观房子,快乐大巴,快乐出发吧!

2、理解“邻居”:看,出现在我们面前的是动物住的房子,里面住着谁?什么叫邻居?小狗的邻居是谁?小狗有几个邻居?

3、你现在的位置旁边的邻居是谁和谁?

二、比一比:理解相邻数之间的关系——前面数比中间数小1,后面数比中间数大1的关系。

1、出现在我们面前的是水果住的房子,看,有哪些水果?天黑了,他们要回家睡觉了,把一样的水果住在同一幢房子里,从少到多排队该怎么住?(摆放完毕后提问)水果宝宝是怎么住的?

2、为什么要把2个放在3个的前面,4个放在3个的后面(2个比3个少1个,排在3个的前面,4个比3个多1个,排在4个的后面)。

3、谁来用数字来表示水果的.数量?看看3的前面是几?后面是几?比比水果的多少,再告诉大家2比3怎么样?4比3又怎么样?

4、小结:3的邻居朋友是几和几,也把2和4叫做3的相邻数,通过刚才比大小,我们知道相邻数的一个特点:就是前面的数字总比中间的数字小1,后面的数字总比中间的数字大1。

三、找一找:数字找朋友

1、现在出现在我们面前的是数字住的房子,你们看一群数字来了,他们是几?(出示数卡2——8)

2、数字国王为他们买了新房子,数字宝宝要搬到新家里去,可是他们不知道自己住在那一幢,国王出示一个标记图:小——>大,数字要按标记排队该怎么排?请你们送他们到新房子里去住。

3、数字宝宝3和5的中间数字朋友捉迷藏躲起来,我们找一找应该是几?为什么?

4、数字宝宝5的前面朋友也躲起来了,应该是几?后面呢?(引导幼儿知道比5少1是4,比5多1是6,5的的朋友是4和6)

5、找错误:6哭了,她说我的邻居住错了,谁来帮我找出我的邻居朋友哪里错了,应该是几?为什么?

四、幼儿操作:

1、填空格:哪些邻居躲起来了,帮它画出来,并在正方形里写上数字

2、圆点找朋友:圆点要找到它的前面和后面的邻居,请你帮相应的圆点相邻数画出来。

3、连连线,教师和幼儿一同评价后,自然结束教学活动。

大班和泥教案篇6

灾难不断,我想我们该将环保事业推向一个新的高潮了,纵观世界风月,灾难重重,这不是上天的报复,这是人类还没觉醒,也许您正在上班,也许您正在睡觉,也许您正开车在路上,身边的一切那样安详,那样顺其自然,难道守在地区的同胞不就是在这顺其自然中遭受的灾难吗?汶川的地震,西南的干旱,东北的洪水,甘肃的泥石流,难道这种种都还没让我们,没促使我们去做点什么吗?通过下面的幼儿园优秀教案,让我们为孩子做一个好榜样,为社会尽一份力,保护我们的地球家园吧!

活动目标:

1、增强爱惜报纸、保护环境的意识。

2、了解报纸与人们的关系,能尝试多种废旧报纸再利用的办法。

活动准备:

新、旧报纸许多,胶水,剪刀,水彩笔,白纸等,又考虑到幼儿的知识经验准备:幼儿有听读过报纸、剪报的经验。

活动重难点:了解报纸与人们的关系,想方设法利用废旧报纸做成各种东西。

如何突破重点:

我充分利用家庭这一重要资源,丰富有关报纸的知识和阅读报纸的经验,再进行集体讨论、交流,积极有效进行师生互动、生生互动。

如何突破难点:

我注重营造宽松的活动氛围,运用表扬鼓励、榜样示范、个别指导等方式,注重操作性、感受性、体验性,引导幼儿人人动手,大胆尝试,让他们在做做玩玩的过程中获得发展。

活动过程:

1、通过交流已有的经验,初步感受报纸的用途。

教师出示一张报纸,提问:(1)这是什么?(2)你在哪里见过?(3)你见过哪些报纸?你家里的谁最喜欢看这种报纸?为什么?(4)为什么会有这么多人都喜欢看报纸?

教师小结:报纸的用途可真大,报纸上有新闻,它让我们了解国内外的大事;报纸上有知识,它可以帮助我们学到更多的本领;报纸有广告,它让我们了解最新的信息。

(活动开始通过出示实物,直接进入主题,以激发幼儿的学习兴趣。考虑到幼儿对报纸的认识有限,特意提出了比较贴近幼儿的问题:你家里的谁最喜欢看报纸?为什么?这一问题的提出也就是为下一个问题作铺垫。在幼儿各抒己见后老师进行了总结概括,进一步帮助幼儿了解报纸与人们的关系。)

2、听故事《报纸的烦恼》,感知报纸的.不同情绪。(主要教法:故事教学法)

(1)师:报纸真好,能给我们带来那么多好处,请听故事《报纸的烦恼》。

(2)幼儿欣赏故事表演《报纸的烦恼》,充分体会报纸的情绪。

(为了使幼儿更好地理解故事内容,充分体会报纸的不同情绪,故设计了报纸这一生动的形象,给幼儿一种直观的印象,再次激发幼儿的学习兴趣。)

3、根据故事情节,教师和幼儿共同讨论:

(1)报纸最喜欢谁来拿它?最不喜欢谁来拿它?为什么? (2)小朋友该向谁学习?如果你有一张报纸,你该怎样对待它?

教师教育幼儿:看完的旧报纸也要好好利用,不能扔掉。

(这一环节通过师生的共同讨论,让幼儿懂得该怎样对待废旧报纸,以引出下一环节。)

4、尝试操作,能想方设法利用旧报纸。

( 1 )先引导幼儿讨论:用旧报纸可以做些什么呢?( 2 )幼儿自由操作、创造。师:今天,请各位小组将收集的信息变成一份小报,要求图文并茂且给小报取一个名字。看看哪个小组的小报最有特点。”(3)、小组设计编制小报:请小组成员拟订方案。请幼儿分工合作制作小报。

(4)、交流小报内容:请幼儿欣赏个小组设计的小报。请幼儿夸夸其他小组小报的特点。

(这一环节是本次活动的难点,先通过让幼儿自己讨论,在讨论的基础上进行尝试。只要是幼儿自己尝试操作的、创造的,老师就会给予肯定。其中教师还很注重幼儿的合作,以培养他们的合作能力,倡导的是自主的、探究的合作的现代化儿童学习方式。)

5、组织幼儿用旧报纸玩游戏。

大班和泥教案推荐6篇相关文章:

幼儿园大班科学蚯蚓教案6篇

幼儿交通安全教案课大班6篇

大班多变的云教案6篇

捏面人大班音乐教案6篇

大班健康我高兴我快乐教案6篇

奇妙的云大班教案6篇

大班科学多变的云教案6篇

奇妙的云大班教案优秀6篇

幼儿园大班英语教案最新6篇

大班美术花孔雀教案6篇

大班和泥教案推荐6篇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文档为doc格式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
1061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