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案中应包含应急预案,以应对突发情况的发生,教师应制定详细的教案,以确保教学环节顺利进行,好文汇小编今天就为您带来了优秀音乐教案通用5篇,相信一定会对你有所帮助。

优秀音乐教案篇1
教学目标:
通过欣赏《牧童短笛》,感受乐曲不同段落的情绪,了解作品的曲式结构。
教学重点:
引导学生感受乐曲不同乐段的节奏、速度及音乐情绪的特点。
教学难点:
采用多种教学策略,唤起学生的学习热情,记忆作品不同乐段的主题。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同学们,今天老师给大家带来一首描写牧童的乐曲,这首乐曲闻名中外,是由我国著名作曲家贺绿汀先生创作的。它的名字叫《牧童短笛》,让我们一起来听听,它是由什么乐器演奏的?
二、新作赏析,目标落实
(一)初次聆听,整体感知。
1、初次聆听歌曲
问题设置:这首乐曲是由什么乐器来演奏的?
2、引出乐器钢琴,教师简介钢琴。
3、二次聆听,加深乐曲的印象。
问题设置:这首乐曲的速度是怎样变化的?
(二)分段赏析,走进音乐。
1、第一乐段赏析
①聆听第一乐段,学生感受乐曲情绪。问题设置:同学们听听这段乐曲的情绪是怎样的?
②指导学生视唱第一乐段主题旋律,加深印象
③反复聆听第一乐段,鼓励学生用身体动作体验乐曲情绪。
2、第二乐段赏析
①聆听第二乐段,感受乐曲速度、情绪的变化。问题设置:同学们听听这段乐曲的速度和情绪是怎样的?
②反复聆听第二乐段,激发学生为乐曲加伴奏。
3、第三乐段赏析
①聆听第三乐段,感受“加花”手法所表现的意境。问题设置:同学们听听这段乐曲和哪一段相似?
②指导学生视唱第三乐段主题旋律,加深印象
③引导学生将两段相似的音乐进行对比,进一步感受“加花”手法的表现力。
④反复聆听第三乐段,用心体验乐曲恬静、安逸的情绪。
4、教师对乐曲进行小结
三、作者及作品简介
1、了解贺绿??
2、教师讲解作品的创作背景
四、再次聆听,体会乐曲的民间风格。
学生聆听音乐,课件播放中国水墨画——牧童放牧的情景
五、达标检测,当堂反馈:
教师分别弹奏《欢乐的牧童》、《牧童》和《牧童短笛》的乐句,当《牧童短笛》的乐句出现时,学生快速举手示意。
六、拓展延伸,小结升华
(一)拓展欣赏
多媒体欣赏朗朗现场演奏的《牧童短笛》,进一步感受乐曲的情绪。
(二)课堂小结,情感升华
1、教师简单小结本节课的教学内容
2、鼓励学生利用课余时间,欣赏其他版本的《牧童短笛》,如手风琴版、长笛版的。
优秀音乐教案篇2
一、活动目标:
1。学会用速度、力度、音色的明显变化较完整、连贯、准确地演唱歌曲。
2。能根据不同的角色形象,用不同的演唱方法表现歌曲的不同情绪。
二、活动重难点:
重点:学会用速度、力度、音色的明显变化较完整、连贯、准确地演唱歌曲。难点:能根据不同的角色形象,用不同的演唱方法来表现歌曲不同的情绪。
三、活动准备
1。知识经验:能熟悉、熟唱歌曲;知道不同体态、不同性别、不同年龄的人,他们说话的音色和节奏是有区别的。
2。物质材料:音乐vcr,胖青蛙、瘦青蛙、国王青蛙、公主青蛙、老青蛙、婴儿青蛙头饰若干,多媒体设备,教学课件,一体机音箱1个。
四、活动过程:
1。激发兴趣。游戏一:《快乐的小青蛙》,用多媒体播放vcr《小青蛙》,幼儿边长边表演,表现出小青蛙活泼、快乐的而情绪。能用较自然的声音歌唱,注意唱准附点音符和休止符。
2。发声练习。游戏二:《我是一只青蛙》。师幼以对唱的方式,模仿唱出不同青蛙形象(小青蛙、老青蛙、奥特曼青蛙、青蛙公主、青蛙国王)的叫声。
师:5 6 5 4 ∣3 3 1 ∣ 3 1 2 3 ∣ 5 — ∣
我是一只青蛙,我会怎样叫?
幼:3 3 3 ∣5 5 5 ∣ 3 3 2 2 ∣ 1 — ║
呱呱呱,呱呱呱,呱呱呱呱呱,
3。演唱歌曲。游戏三:《百变歌王》。教师演示课件,逐一出示不同角色形象(正常青蛙、饿、着急、哭、累、吃辣椒的青蛙、)的青蛙,幼儿根据课件提示,学习用不同的音色或者节奏流畅、完整、准确地演唱歌曲。并尝试通过改变音色或节奏来表现歌曲不同的情绪。
4。拓展延伸。游戏四:《青蛙王国合唱团》,教师扮演国王,幼儿可根据提供的头饰,选择自己喜欢的.角色进行歌唱,体验一首歌曲多种情绪的乐趣。
活动反思:
?纲要》中曾指出“儿童是在主动获得经验的过程中,形成和发展具有个性特点的、语言与非语言的表达和表现方式。”在日常的实践教学过程中,教师发现我们班的孩子在学唱歌曲的时候,对于节奏的把握有时比较模糊。这让我想到,其实音乐教学活动不仅仅局限于歌曲的教唱、律动表现、乐器演奏等等内容,节奏在音乐教育中同样也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对于中班幼儿来说,掌握一些简单的音乐符号,一方面帮助幼儿解决自身的音乐表现能力,另一方面也为他们更进一步的欣赏感受音乐作好基础。于是,结合中班幼儿的年龄特点,设计了这次以节奏为基础,渗透简单的音乐常识的教学活动。在实践教学中,教师能围绕感知休止符到实践体验运用休止符这两个重点内容展开,通过几个不同的环节,层层递进,帮助孩子们感受休止。
优秀音乐教案篇3
活动目标:
1.在故事及图谱的帮助下,能较快的熟悉乐曲旋律和节奏;
2.尝试使用多种方法演奏,并能在演奏过程中控制自己的演奏力度,与整个音乐相协调。
3、能积极与同伴进行配合,感受集体演奏的快乐。
活动过程:
(一)、初步欣赏音乐。
1、出示老鼠头像
t:看,这是谁?今天老师带来了一段有趣的音乐,讲的就是关于这只小老鼠的故事,我们一起来听一听。
2、你听了这段音乐想到小老鼠会发生什么事呢?(幼儿猜测)
3、恩,这段音乐讲了小老鼠这么一个故事。(师讲述故事)
t:故事里小老鼠做了什么事情呀?(出示脚印、打喷嚏,太阳的小图片)小老鼠是怎么走路、打喷嚏、晒太阳的?(学动作)
(二)、出示图谱,掌握音乐的节奏。
t:我们一起来找找音乐中小老鼠走路、打喷嚏,晒太阳的地方?
1、模仿老鼠动作
t:我们一起来学学小老鼠的样子
2、用身体动作来打节奏
t:这次我们坐在小椅子上,把小手指竖起来表演故事中的小老鼠。
3、注意演奏的力度,(强弱)
t:小老鼠生病了走路力气也没有,应该用怎样的声音拍?打喷嚏呢?
4、拍手打节奏
(三)、出示乐器,根据乐器的特色进行分组演奏。
1、 小乐器能发出各种不同的声音,你觉得什么乐器的声音像小老鼠走路、打喷嚏、晒太阳的感觉?一起听着音乐来演奏。
2、交换乐器演奏。
3、请一幼做指挥
4、了解音乐结构(a-b-a)
(四)、结束:我们还可以尝试其他打击乐器,让它们也发出各种不同的声音。
优秀音乐教案篇4
教学目标
1.能够有感情的演唱《卢沟谣》这首歌曲,感受卢沟桥地区发展变迁的千年历史画卷,以音乐丰富的情感陶冶学生。
2.了解歌曲段落结构,感受音乐情绪。
3.掌握“渐强,反复跳跃,结束句,倚音”等音乐记号。
教学重点
1.用充满激情的声音唱出对祖国的热爱之情。
2.准确表达“渐强,倚音”等音乐记号的演唱方式。
教学难点
音域较宽,从1到低一个八度5。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乐谱。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1.师出示“卢沟桥”的高清风景图片。
2.生观看图片,感受卢沟桥美丽的风景。
二、朗读歌词
1.师播放伴奏音乐,并朗读第一段的歌词(ppt歌词滚动出现)
2.师带生一起朗诵第一段歌词。
三、学唱第一段
1.师范唱第一段歌词,生聆听。
2.生尝试用声音表现卢沟桥的美景。
四、解决第一段难点
1.师逐句示范“元明清,七百年”,让生感受音与音之间的跨度,将声音大胆沉下。
2.“卢沟渡,摆渡船”,要唱得连贯。
五、处理歌曲
1.师再次范唱第一段,并在强调的地方加上手势。
2.生复唱歌曲,着重注意师强调的地方。
3.师小结:卢沟桥的景色非常美,你们的歌声也非常美,老师真的很满意。
六、学唱第二段
1.师范唱第二段(愤怒的),让生聆听并谈谈音乐表现了什么情感?
2.请生用愤怒的情绪,唱第二段的歌词。
3.比较两段的结束句:
万古卢沟佑安澜(二段)——清唱——起伏较大
卢沟晓月照大川(一段)——清唱——平缓
4.讲解结束句
5.出示乐谱,让生掌握反复跳跃记号,并整理歌曲结构:
b—b(加一句)—结束句。
七、处理歌曲
1.师引导生用隐忍、压抑——愤怒——宣泄的方式来演唱第二段。
2.师前两句动作提示生感情,后指示乐谱注意反复与结束句
八、表演歌曲
有感情地演唱歌曲,并用生喜欢的动作表达。
优秀音乐教案篇5
一、 活动目标:
1、初步欣赏音乐,感受歌曲激昂奔放的民族风格。
2、鼓励幼儿和着音乐大胆尝试创作性的击鼓,体验击鼓的欢快情感。
二、 活动重点:激发幼儿大胆尝试创作性的击鼓。
三、 活动准备:一只大鼓、四只腰鼓、若干鼓棒等。
四、 活动过程:
一)、复习
1、 舞蹈《欢迎舞》(创作性的'进行舞蹈)。
2、 歌曲《来了一群小鸭子》(能唱出鸭子的神气样)。
3、 歌曲《小鸭呷呷》
1)、语言启发,引导幼儿集体演唱歌曲“小鸭呷呷”。
2)、语言启发,引导幼儿轮唱歌曲“小鸭呷呷”。(边听边唱)。
3)、引导幼儿进行轮唱。(边听边奏)。
二)、新授活动《小小男子汉》
1、 初步欣赏乐曲《小小男子汉》
1)、幼儿初步欣赏音乐。(要求:和以前听的音乐有什么不一样?)
2)、幼儿畅谈感受。
3)、教师小结:(有力、神气)。
4)、幼儿用动作体验乐曲节奏。
2、 教师示范击鼓
1)、教师示范击鼓。(要求:引导幼儿感受鼓声的浑厚、有力,发现击鼓时的节奏和力度。)
3、 引导幼儿大胆击鼓
1)、个别幼儿尝试。(引导幼儿大胆击鼓)。
2)、幼儿轮流击鼓。(引发幼儿进行创造性地表现)。
3)、 教师观察并给予激励。
4)、师生共舞。(体验欢快情感)。
优秀音乐教案通用5篇相关文章:
★ 音乐清明教案6篇
★ 对十音乐教案7篇
★ 托班音乐教案7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