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案提供了一个系统的教学框架,有助于教学活动的组织和管理,教案的编写需要充分的研究和准备,以确保教师具备足够的知识和资源来支持教学活动,下面是好文汇小编为您分享的六年级音乐教案6篇,感谢您的参阅。
六年级音乐教案篇1
教学内容:欣赏歌曲《啊,高山》。
教学目标:
1、通过欣赏鼓励青少年努力学习科学,攀登科学的顶峰。
2、初步学会八六拍的指挥图式。
教学难点:听音乐给歌曲划拍子。
教学重点:初步学会八六拍的指挥图式。
教学过程:
一、欣赏歌曲《啊,高山》。
(1)、初听《啊,高山》录音。
(2)、歌中的“高山”是指什么?(高山是指科学的高峰)
教师介绍:这首歌的歌词是受马克思的名言启发而创作的。马克思的名言是“登向科学高峰是没有平坦的路可走的,只有不畏艰险,敢于沿着崎岖山路攀登的人才有希望登上光辉的峰顶。”
(3)、八六拍的含义,即以八分音符为单位拍,一小节内有六拍。
八六拍的强弱规律:强、弱、弱、次强、弱、弱。
(4)、学生练习八六拍的指挥图式。
(5)、有感情的朗读歌词,随录音范唱做挥拍练习(第一乐段)。
(6)、学生简单唱歌曲,感受歌曲第一部分音乐具有叙述性,优美而平静。
(7)、第二部分为两个乐段,四四拍。
(8)、第二乐段在“啊,高山”富有想象的音调后,节奏突变,使用附点和八分休止符,连续的x.__0节奏型表现了青少年向科学高峰进军的顽强意志。
(9)、第二乐段歌词是__的名言,音乐变得宽广起来。
(10)、歌曲后半部分节拍变化了
二、复听《啊,高山》.
(1)、前半部分学生可轻身跟唱。
(2)、学生自己划拍。
三、教师小结
这节课我们展开想象的翅膀遨游了银河,引发了我们对太空的兴趣,激发了学习科学知识的热情。此外,还学习了新的节拍:八六拍。
六年级音乐教案篇2
教学内容:欣赏歌曲《茉莉花》、欣赏《东边升起月亮》
教学目标:
1.通过欣赏和演唱歌曲《茉莉花》对我国的民族音乐的表现能力和音乐特点有一个全面的了解.
2.通过为旋律画小节线和为歌词配旋律培养学生的音乐素养及兴趣.
3、从外国人唱《茉莉花》引发学生自豪感,从而更加认真得去感受歌曲的优美。
教学重点:
通过欣赏和演唱歌曲《茉莉花》对我国的民族音乐的表现能力和音乐特点有一个全面的了解教学课时:本部分拟用二课时。
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
师生问好
二、导入新课
1、教师导语:
我今天就给大家带来一个美丽的传说。传说在很久很久以前,沙漠中的楼兰国有一位美丽动人的公主,名叫图兰多,但也很残酷。据说她给来自各国的求婚者提了个条件,能回答出她提的三个问题,就可以娶她,并赢得皇位,但如果答不出,就得被砍头。因此很多人包括国外的王子死在了她的刀下。有个鞑靼国王子也被图兰多的美貌打动,决心不顾一切要娶到图兰多,对图兰多提出的三个问题,对答如流,终于获胜,可图兰多仍不甘心。这时,王子倒慷慨地来帮她,请她在天亮之前能猜中他的名字,他就情愿象没有猜中图兰多的谜语那样,被处死刑。此夜,全城无人入睡,百姓和僧侣们都在向月神祈祷,希望图兰多诚服,从此结束杀戮。月亮出来了,僧侣的祈祷乐响起
2、茉莉花的旋律响起
或许就是这动人的音乐感化了美丽残酷的公主。终于她良心发现,从此改邪归正。音乐的魅力在这一时刻得到了完美的体现。
这首曲子大家在哪里听过?有谁能哼唱两句给大家听听?
3、复听《东边升起月亮》
三、欣赏《茉莉花》与活动
1、历史简介
在中国,这首歌更是历史悠久。谁来把大屏幕中次连贯成一句话介绍给大家。(据史料记载,《茉莉花》最早发源于江苏扬州,大概是明朝时期,原来的歌名是《鲜花调》。)
2、听旋律
老师今天带来一样乐器,认识吗?(对了)这叫二胡,是我国的民族乐器。民族歌曲,就要用我们的民族乐器来演奏才能体现它的韵味。下面就请大家来听一听用二胡演奏出的《茉莉花》。
让生听一段,看学生状态,"抓住"听得入神的同学:"老师发现有些同学听得很入神,老师也一样,快要被着美妙的旋律陶醉了。你们能用自己的肢体语言来表达你们的感受吗?比如说,用手来表示听到的旋律的高低起伏。"
教师示范,再放第二遍。
3、原版的茉莉花(屏幕显示歌词)
先在江苏地区广泛传唱,清朝时期定名为《茉莉花》。一起听一听,边听边留意一下歌词,看看歌词是怎样赞美茉莉花的。(出示歌词、播放黑鸭子演唱的茉莉花。2-3段之间过门提示学生唱一唱)
学生回答问题:
满园花草香也香不过它!真的有这么香吗?我们一起来切身体会一下。(喷洒空气清新剂)茉莉花开雪也白不过它!真的那么白吗?老师这里有几张照片一起来看看(播放照片)
茉莉花亦称"茉莉",为复瓣小白花,小巧玲珑,清香四溢,素洁光润,仿佛刻玉雕琼。该花原产印度、印尼、菲律宾等国。早在宋代传入我国。
自明代起,扬州已有少量茉莉引进种植,但大批种植至少始于清光绪初年。
4、新版《茉莉花》
民歌总是在人们的传唱过程中不断发生着变化。茉莉花小巧玲珑,以它名字命名的歌曲在经过多年的传唱之后,也发生了变化。变得更加短小精致,也更加易学易唱。可以说就是几岁的孩童也时常将它挂在嘴边。(播放新版《茉莉花》
5、屏幕出现两首歌的旋律(简短的一句)。学生对比,知道的确发生了变化。
6、师生互动,说说茉莉花歌里一直唱茉莉花好,其实茉莉花并不仅仅可以用来观赏,你们知道茉莉花还有什么用吗?(泡茶、入药、做成工艺品等)
7、学唱《茉莉花》
今天能和大家一起,看花、品茶、听歌,老师非常高兴。大家觉得呢?这自古阿,高兴时必当高歌一曲。老师有个提议,不如我们一起来唱一唱这首《茉莉花》如何?
四、教师小结
总结歌曲内涵茉莉花在我国历史悠久,这首民歌轻盈活泼,淳朴优美,婉转流畅,短小精致,易唱易记,表达了人们爱花、惜花、护花,热爱大自然,向往美好生活的思想情感,既积极健康,又储蓄柔美。
小结点题
今天,我们了解了这么多关于《茉莉花》的内容,尤其是它在世界音乐的地位。作为一个中国人,我们?
(学生总结:感到骄傲自豪)
教师接:是呀,老师也想起一句话--越是民族的,越是世界的。我们更应该将这首经久不衰的佳作永远创唱下去。
六年级音乐教案篇3
教学内容:
1、欣常《巴塞罗那》。
2、音乐活动“奔向2008”。
教学目标:
1.了解第25届奥运会主题歌。
2.了解与奥运会有关的相关文化。
3、为画面选配适当的音乐。
教学重点:了解与奥运会有关的相关文化。
教学难点:为画面选配适当的音乐。
教学过程:
一、欣赏《巴塞罗那》
教师介绍:《巴塞罗那》原是英国流行音乐家弗雷迪•墨丘里1986年应西班牙女高音歌唱家卡巴耶的邀请,为歌颂她的家乡巴塞罗那而创作的一首歌曲。1991年,被选为第25届奥运会主题歌。
歌曲引子由合唱队发出热情的呼唤“巴塞罗那”开始,点明本届奥运会的地点。“维瓦”在西班牙语中是“万岁’’之意,歌曲抒情婉转而又气势磅礴,表达了对家乡的无限热爱与自豪之情。
1、初次听赏《巴塞罗那》,学生看教材提供的歌词。
2、轻声哼唱歌曲旋律。
二、导入:这几节课,我们都学习了和奥运会有关的内容,今天我们来看看你们搜集的材料。我们进行一个与奥林匹克运动有关的音乐活动,比一比,看哪个小组的同学准备得更充分。
三、分组展示、汇报
(1)第一组同学介绍奥运五环标志的含义。
欧洲——天蓝色、亚洲——黄色、非洲——黑色、澳洲一一草绿色、美洲——红色
(2)第二组同学介绍2008年北京奥运会主体育场、游泳馆;齐唱《当五环旗传到北京的时候》。
(3)第三组同学介绍奥运会开幕式、北京奥运会开幕式圣火点燃仪式。
(4)第四组同学介绍奥运会会徽。
①1900年巴黎奥运会会徽;
②1992年巴塞罗那奥运会会徽;
③2000年悉尼奥运会会徽;
④2004年雅典奥运会会徽
(5)第五小组同学介绍奥运会吉祥物;介绍北京奥运会吉祥物。
(6)全班分五个组讨论,为画面选配熟悉的音乐。
四、学生自我、互相评价。
五、教师小结。
六年级音乐教案篇4
一、教学目标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培养喜爱多元的音乐文化,树立宽容待人、热爱祖国的高尚情操。
?过程与方法】
体会歌曲中人民渴望幸福、安宁的生活,和人民对祖国热爱的情绪。
?知识与技能】
感受3/4拍的律动,通过速度、力度等音乐要素体会歌曲的情绪。
二、教学重难点
?重点】满含深情的演唱歌曲。
?难点】感受3/4拍的律动,体会热爱祖国的情绪。
三、教学用具
钢琴、多媒体
四、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新课导入
采用提问的方式导入
老师设置问题:你们知道中国的国花是什么花吗?它象征着什么含义?
学生自由回答。
老师归纳总结:我们中国的牡丹花是国花,牡丹花它象征着富强昌盛,也祝福我们国家繁荣富强。
老师设置问题:这种小花是什么花?(多媒体图片展示)它是哪个国家的国花吗?
学生自由回答。
老师归纳总结:这是雪绒花,属于奥地利的国花。它是生长在海拔高环境艰苦的高山上,城里难以得见,能够见到野生的雪绒花的人非常勇敢,所以雪绒花象征的含义是勇敢,我们今天学习的歌曲就和雪绒花有关,他是美国电影音乐之声中的一首插曲。
(二)逐步探知,新课教学
1.欣赏电影插曲《雪绒花》视频,了解歌曲剧情和背景。
老师讲述:这个视频里的人物他是一位冯·特拉普上校,他有七个孩子,现在我们就来了解一下这个剧情,电影音乐之声描写了热爱音乐的见习修女玛利亚,在退役海军上校冯·特拉普家中做家庭教师的故事。这首歌曲是电影《音乐之声》的插曲,音乐之声最初并不是一部电影,而是一部音乐剧,于1959年在美国百老汇上演,成为当时百老汇公演实践第二长的音乐剧。1965年这部音乐剧就被改编成了电影,电影版的音乐之声使它登上了世界舞台,里面有趣的情节、动人的音乐、优美的风光、乐观的生活态度都引发了人们对生活无限的热爱和向??
2.再次欣赏音乐,感受音乐情绪。
老师设置问题:歌曲表达了什么样的情绪?请从节拍、速度、力度三方面来讲解。
学生自由回答。
老师归纳总结:这是一首三拍子的歌曲,歌曲中运用中弱、缓慢及优美抒情的情调,以雪绒花“小而白,纯又美”的形象象征着人民渴望幸福,安宁的生活,和人民对祖国的祝福的一片纯洁心灵的情感。
3.学唱歌曲。
(1)分析乐曲
老师设置问题:歌曲一共几句话?
学生自由回答。
老师分别弹奏四个乐句,学生听音乐,用一二三四指来分别代表四个乐句。
老师设置问题:最后一句和哪一句相同?和哪一句相似?
学生自由回答。
老师归纳总结:这首歌是一个一段体结构的歌曲,一共有四个乐句,其中第二句和四句是完全相同的,与第二句前面是一样的,后面有了变化,所以有相似的地方,和第三句完全不一样。
(2)学唱乐谱
①老师弹奏每一句的旋律,学生跟琴学唱乐谱。
老师归纳总结:这是一首3/4拍的歌曲,强弱规律是强弱弱,带给大家一种温馨摇晃的感觉,学唱时大家注意节奏和3/4拍摇晃和流动的感觉,特别是第三小节的开头八分音符的处理(老师示范)。
学生跟老师用手画3/4拍的指挥图。
②学生一边画指挥图一边学唱乐谱,感受3/4拍的律动。
老师评价:第三句是我们这首歌里的一个难点,第一小节的re是两拍,大家不要拖,55是两个八分音符组成的一拍,大家在演唱时时值要唱够。
③学生再次演唱第三句,解决难点。
④学生跟琴完整的学唱歌谱。
(3)学唱歌词
①老师弹奏旋律,学生跟琴加入歌词。
老师设置问题:你们和上校比起来谁唱的好?为什么?
学生自由回答。
老师归纳总结:上校唱的非常深情,雪绒花的歌词每一句都非常有情感,最后上升到对祖国的热爱。他是借对自然界这种小花的热爱来抒发他对祖国的感情,这种感情就很深厚,我们只是唱出了歌词,情感却没唱出来,我们是中国人我们也爱自己的祖国,我们在演唱时感觉是热爱自己的国家,所以情感要再深一点。演唱时体会上校他对祖国的情感。
②老师弹琴,学生有感情的演唱歌曲。
老师评价:同学们这次演唱的不错,(老师断开句子示范歌曲)这样断着唱感觉很不好听,这首歌曲那他是讲究气息的运用,所以唱歌的时候我们把气息连起来(老师用连贯的气息示范)这样就好听很多。
③学生用连贯的气息有情感的演唱。
老师引导:第三句是这首歌的*部分,所以在演唱的时候力度上是稍微强一点,所表现出来的感情稍微强一点,把歌曲情绪的起伏唱出来。
④学生有情感的完整的演唱
(三)巩固提高,主题升华
1.播放《doremi》,对比《雪绒花》与《doremi》之间音乐要素的不同。
老师设置问题:歌曲的情绪是什么样的?
学生自由回答。
老师归纳总结:这首歌与《雪绒花》的情绪完全不同,这首歌的情绪是欢快的、活泼的,他的速度是稍快的,力度一开始中强,最后慢慢渐强。
2.爱的教育
老师设置问题:大家有没有感受到这个家里的气氛是什么样的?你们做到了吗?请用完整的句子来描述。
学生自由回答。
老师归纳总结:这个家庭虽然有七个孩子,但是他们相处的非常愉快,可是我们自己却不一定是这样,有些同学可能会跟弟弟争抢,有什么好东西不让他们玩,还会有一些小争执有时候有些同学因为一些小事而发生争执,这样不好,我们每个人心里要宽容,对同学对身边每一个人要关爱,要学会发自内心的爱她,他也许是我们的.兄弟姐妹,也许不是,也许是我们的同学,也许他只是路边需要帮助的人,我们都应该以一种宽容的心去对待别人,关爱别人。
(四)课堂小节
这节课我希望我们不仅只是学到一首歌曲,我希望我们更要学习他们这个大家庭那种和谐愉快的精神,今天这节课就上到这里,下课。
六年级音乐教案篇5
第三课时
教学内容:
1、学唱歌曲《圆圆和弯弯》
2、表演歌曲《圆圆和弯弯》
3、选用内容:学习用竖笛演奏歌曲
教学目标:
一、学习用听视唱结合学习歌曲《圆圆和弯弯》,引导学生认真仔细地聆听音乐作品。音乐曲调优美淳朴,生动地描绘了金秋一派丰收的景象,抒发了农家儿童甜美生活的愉快心情。
二、引导学生学习创编情景与动作进行表演,学习在情景中用动作来表现体验自己的情感,
三、引导学生用竖笛演奏歌曲《圆圆和弯弯》增强学生学习音乐作品的兴趣,提高学生器乐的演奏能力。
教学过程:
一、常规练习
1:随乐曲(自选乐曲)自编动作进室,(要求自创,有较规范动作要求。主要引导学生跟随音乐节拍或节奏)。
2:复习《钟声叮叮当》分声部唱一唱——二声部合唱
3:器乐小练习。(结合学唱歌曲进行练习)
二、新课学习:
1、导入:果实中哪些是圆的?哪些是弯的?你能说出这几种圆圆和弯名称吗?下面这首歌曲你听听讲了几种圆圆和弯弯的'名称?还讲了些什么?
2、揭题、范唱,听录音、学生讨论
3复听录音,说说歌曲情绪(听后学生谈感受)
4、引导用动作表演歌曲:放音乐,学生自由表演。
5、学唱歌谱
1)听记曲调比赛,看谁听得最快,最准确(教师弹奏一句,学生唱后试着记。教师弹奏指名学生试唱)
2)视唱歌谱
3)用竖笛吹一吹)
6、学唱歌曲:放录音轻唱——重点练唱:切分音和一字两音、连线、休止处——唱——处理:唱出丰收的喜悦。
7、用打击乐器为歌曲伴奏,渲染丰收的气氛
学生分小组试敲——合着音乐敲一敲——边唱边用打击乐伴奏
8、分组用打击乐和竖笛伴奏、即兴表演——分组展示——师生评价
9、编创与活动(如时间够的话进行)
分组编创歌词——挑选好的编成几段歌词表演
六年级音乐教案篇6
单元教学内容
1.活动:《绚丽多彩的舞剧音乐》。
2.欣赏:《花香鼓舞》《羚羊舞》《快乐的女战士》《天鹅湖组曲》。
3.唱歌:《军民团结一家亲》。
单元教学目标
1.感受舞剧中舞蹈、音乐和戏剧等各门艺术的独特魅力,认识舞蹈、音乐、戏剧相互关联、共同作用的舞剧艺术特色。
2.感受舞剧音乐的旋律、节奏、音色和曲式结构的特点,能用连贯的气息和优美的声音演唱,理解音乐情绪。
3.接触中外经典舞剧,欣赏中外优秀舞剧音乐,提高舞剧艺术鉴赏的能力和综合艺术修养,从中了解舞剧艺术所表现的历史、社会、文学等多方面的内容,从而喜爱观赏舞剧艺术。
单元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
1.用连贯的气息和优美的声音演唱《军民团结一家亲》,表达对亲人解放军的热爱。
2.分辨管弦乐合奏《快乐的女战士》的音乐结构,感受不同乐段的情绪,背唱其中一段旋律。
教学难点:
1.随录音哼唱歌曲《花香鼓舞》,记忆主题旋律。加深学生对音乐的理解,了解乐曲所表达的意境。
2.体会《西班牙舞曲》中的节奏类型,用打击乐器为乐曲伴奏。
学生学习过程中可能出现的问题及解决措施
本单元的学习内容主要是舞剧片断欣赏。在欣赏之前学生可能对本单元的《小刀会》《红色娘子军》等剧情不甚了解,老师一定要在课前做好充足的准备,搜集资料详细介绍舞剧的内容,或者请同学们利用网络搜集资料,了解有关本单元涉及的舞剧内容,引导学生学会自主学习。在学习之前,就本单元提供的舞剧曲目,教师可以就乐曲表现的情节和舞蹈以及此乐曲在整个舞剧的地位有一个详细的介绍。
单元主要教学方法
听唱法、讲授法、合作学习法、多媒体演示等方法。
六年级音乐教案6篇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