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班找朋友的教案最新6篇

时间:
Lonesome
分享
下载本文

撰写详细的教案可以帮助教师预测学生可能遇到的问题,教案应该考虑到学生的学习节奏和能力水平,保证教学的个性化和差异化,下面是好文汇小编为您分享的大班找朋友的教案最新6篇,感谢您的参阅。

大班找朋友的教案最新6篇

大班找朋友的教案篇1

活动目标

1. 认真观察,发现5的组合方法。

2. 在操作中发现5 的组合排列规律。

3. 激发了幼儿的好奇心和探究欲望。

4. 能在集体面前胆发言,积极想象,提高语言表达能力。

活动准备

1. 《幼儿园里朋友多》幼儿用书或 电子书第 13 页。

2. 每个幼儿一套 5 的组合和分解图卡。

活动过程

1. 出示幼儿用书或电子书第13页,请幼儿描述图画内容。

2. 向幼儿提问:

图中有几个小朋友?

有几个小朋友戴眼镜?有几个没戴眼镜?

合起来是几个小朋友?

有几个女孩子?有几个男孩子?合起来是几个小朋友?

有几个小朋友穿黑鞋?有几个穿白鞋?合起来是几个小朋友?

有几个穿外套?有几个没穿外套?

合起来是几个小朋友?

3. 幼儿每答完一个问题,请小朋友将 5 的组合的图卡摆在桌面上。如:

有1个小朋友戴眼镜,4 个没有。 “1和 4 合起来是 5。”

有 2 个女孩子,3 个男孩子。“ 2 和 3 合起来是 5。”

有 3 个小朋友穿黑鞋,2 个小朋友穿白鞋。 “ 3 和 2 合起来是 5。”

有 4 个小朋友穿外套,1个小朋友没有穿外套。“ 4 和 1 合起来是 5。”

4. 引导幼儿认真观察 5 的组合图卡,发现递增、递减的排列规律。 (一边的数字越来越,另一边的数字越来越少)

活动评价

能掌握 5 的组合。

能发现 5 的组合排序规律。

活动建议

对班幼儿来说,理解和掌握 5 的组合和排列规律还具有一定难度。因此,教师要多注意采用一些能让幼儿动手操作的材料,如设计盖印章的小游戏,让幼儿边做边想,这样才能更好地助幼儿掌握数的概念。

大班找朋友的教案篇2

(一)内容简介

无论高兴还是伤心,月亮总会陪伴着我。偶尔我们也会互相走丢,但她总会在老地方等着我。月亮一直在变,中秋节的那天月亮最圆,人们分享着她的光亮,享受团圆的幸福。月亮和我是朋友!

(二)主题分析

故事讲述了主人公和月亮之间不离不弃的情意,诠释了“双月”是“朋”的寓意。月亮虽时圆时缺,却总会将一抹清晖洒向你,抚慰着你的心灵,带给你安详与宁静。让我们孚到了月亮这个朋友的忠诚,同时明白这也是一种自然现象。

月亮寄托了许多中国人的情感,在中秋节满轮的月光里,亲人们总会聚集到一起享受团圆的喜悦。这也让孩子们知道了中秋节是中国人的传统节日及其相关习俗。

(三)情节分析

故事一开始即点明主题,用第一人称讲述了“我”和月亮之间的朋友之情:也让读者隐隐喻出“我”以月抒情,抒发内心那份眷恋的乡情。

为什么月亮是主人公的朋友呢?故事慢慢铺陈,把空中那一轮时圆时缺的月亮当做口己,诠释什么是朋友。原来朋友会像月亮一样为我欢喜、为我解忧;朋友像月亮一样为皂指路、为我等待;朋友就像温暖的月光一样伴随我入睡、呵护我的心灵......

当读者沉浸在故事的温暖中时,一轮中秋节的满月照耀着每个人,把故事推向了高潮,引发孩子们去了解更多有关月亮的故事。

(四)角色分析

故事的主角只是“我”和“月亮”。故事中的月亮富有人性和人的情感,她总是在 “我”身边陪伴着我,为我欢喜,为我解忧,为我指路……始终笑眯眯的月亮,看上去是那么的忠厚、那么的随和。当“我”开心的时候,她也绽开了憨厚的笑脸;当我遇到烦恼的事情,她的嘴角、眼睑全耷拉了下来…… 月亮真是我的好朋友!

(五)图画分析

画面呈现了一种水墨画的意境,配以蜡染效果,产生一份古朴、宁静的故事氛围。图画中最大的亮色是“我”和“月亮”,淡雅的背景更烘托出那一片鲜黄,突出了画面的重点,也引起了幼儿对主角的关注。而其他点缀在其中的亮色,如:红色的灯笼与廊柱渲染了中国色彩;黄黄的灯光与森林里透出的光亮传达着温暖的友谊……

故事中作者用拟人的手法,使月亮有眼睛、手臂和嘴巴,。她会和主人公说话、划船、喝酒等,使月亮有了情感,也会为主人公难过、担心、开心,生动表现了主人公和月亮之间的浓浓情谊。每幅画面都描述了江南水乡的风景,那里有小河、小桥……一派祥和的小镇生活场景,富有水乡生活情趣,也让我们读出了作者浓浓的乡情。

在森林里暗藏了许多可爱的小动物,使作品更具童趣,满足幼儿欣赏的需要。故事的最后,画面勾勒出一幅满月图,将“团圆”的寓意赋予其中,人们和谐地生活在圆圆的月亮里,身边都有不同形状的月亮陪伴,享受着她的光亮,也给读者带来无限的遐想。

(六)语言分析

故事用散文诗般舒缓的语气营造了淡雅的故事氛围,文字间仿佛洒满一片月光,传递着温暖的情绪。故事语言简洁,句式都是“我怎么样,月亮怎么样”,清晰传递着主人公和月亮之间的情谊——不离不弃、紧紧相随。

活动设计

(一)活动设计1

1、设计思路

仰望星空,高高在上的月亮是那么熟悉而陌生,是那么平常而神秘。她陪伴着一代又一代的孩子成长;她隐藏着无数秘密,总能引发孩子无尽的遐想和好奇。中华民族具有悠久的历史和深厚的文化底蕴。我们都是中国人,怎样让孩子们了解中国的传统习俗呢?不如让我们一起过丰富的“中国节”吧!在节日里,我们将一起听听看看、说说讲讲、玩玩尝尝……体验一次有趣的民俗文化、民族情感之旅。

“中秋节”是月亮的节日,所以相关活动安排在中国传统节日“中秋节”前后进行。活动引发张予们探索月亮的兴趣,以期待了解更多有关月亮的故事.

2、活动目标

(1)欣赏图画故事,体验主人公和月亮之间的美好情谊

(2)知道月亮会变化,鼓励幼儿大胆想象月亮不同的样子

3、活动准备

密图画书《月亮朋友》、ppt课件

文字:中秋节

月亮变化记录表

4、活动过程

(1)出示月亮,引发兴趣

—(出示文字:中秋节。)中秋节就要到了,人们在中秋节会做哪些事情呢?

小结:中秋节,人们会做许多和月亮有关系的事情,中秋节就是月亮的节日

(2)阅读图画书,理解故事

①出示封面及第l、22页:

—故事的名字是什么?(《月亮朋友》 )

—猜猜故事发生在哪里?

—这地方有哪些美丽的景色呢‘?

—画面里的房子和平时看到的房子一样吗?你在哪里看到过这样的房子和景色?

小结:故事发生在江南水乡,那里有许多中国式的房子,有小河,还有小桥。

②出示第3~l0页:

—为什么说月亮是“我”的朋友?(出示ppt、讲述故事 )

—“我”和月亮是朋友,月亮陪“我”做了哪些事情呢?

小结:月亮和“我”一一起高兴、一起忧愁,在朋友聚会的时候她总是陪“我”到最后,她是“我”的好朋友!

③出示第11~22页:

一要离开家乡了,月亮会离开“我”吗?她会怎么做呢?

一这样的月亮,你愿意和她做朋友吗?为什么呢?(幼儿讲讲喜欢月亮的理由。)

一我们会和月亮走失吗?怎样才能找回月亮呢?

一什么时候我们需要月亮指路呢?

小结:月亮总是在天上等着“我”,她为我们照亮前面的路,她还陪伴我们入睡…她是我们所有人的好朋友。

一你有朋友吗?你们是怎么成为朋友的呢?

小结:是啊!喜欢和小朋友在一起,愿意帮助人,能给大家带来快乐的人一定会有很多朋友。

(3)认识月亮,大胆想象

一月亮总在老地方等“我”,她的样子是一直不变的吗?(引导幼儿说说月亮不的样子。)

一(出示ppt,根据幼儿的描述,点击出现不同样子的月亮。)当月亮圆圆的时候人们叫她“满月”,满月像什么呢?

一弯弯的月亮又像什么呢?

一半圆形的月亮又像什么呢?

小结:月亮每天都在变,满月的时候她像圆盘、像圆饼干……有时候她弯弯的样子像香蕉、像小船……

一月亮到底怎样变化的呢?(出示月亮变化记录表。)我们每天去看看她,把她,样子记录下来,看看她到底是怎么变化的。

(4)观察画面,感受情谊 一(出示第23、24页。)每年中秋节这一天,月亮变成什么样子了?

小结:中秋节时月亮朋友是最圆、最亮的,她照耀着每个人。

—中秋节的这天,我们也在圆圆的月亮照耀下过节,需要作哪些准备呢?

—让我们把中秋节要做的事情记录下来,作好准备。

(5)活动延伸

①观察月亮,完成“月亮变化记录表”,从而了解月亮的变化。

②师幼共同收集有关“中秋节”的资料,如书、录像、物品等。

(二)活动设计2

1、设计思路

中秋节那天,月亮最圆、最亮,是每个中国人都会过的节日,中秋节延续了许多关于月亮的风俗。幼儿园可以利用此节日资源,让幼儿体验民族情感,感受民俗文化,激发爱国情感。

在热闹的节日情景中,师幼、同伴在一起过节,中秋节我们要做哪些事情呢?赏月、讲讲月亮的故事、品尝美味的月饼……

在幼儿园里和同伴一起品尝美味的月饼是幼儿最期待的事情。月饼怎么分享呢?怎样才能让更多的人一起分享节日的美味呢?

2、活动目标

(1)知道中秋节是中国的传统节日,是团圆的日子。

(2)分月饼,能尝试等分圆形、椭圆形、正方形。

3、活动准备

月饼展览会:幼儿每人带1~2个月饼,图片:满月,文字:八月十五中秋节、团圆、月亮、月饼等,幼儿人手一份:圆形纸片若干,图画书《月亮朋友》、ppt课件

4、活动过程

(1)说月亮

一(出示“月亮变化记录表”。)《月亮朋友》的故事里,月亮会变成哪些样子呢?她是怎么变化的呢?

一(出示课件。)原来,月亮总是在变。

一(出示图片:满月。)一年中,哪一天的月亮是最圆、最亮的呢?

一(出示文字:八月十五中秋节。)在月亮最圆、最亮的时候,我们中国人要过一个重要的节日“中秋节”。

一中秋节,人们会做些什么事情呢?(出示课件:中秋节的时候。) 小结:八月十五中秋节,每年这天中国人总是和家人在一起吃饭,欣赏又圆又亮的月亮,品尝美味的月饼……这是个团圆的日子。

(2)月饼会

①月饼与月亮。

一中秋节时人们最喜欢吃的是什么呢?(月饼。)

—(出示文字:月饼,)中秋节为什么要吃月饼呢?

小结:中秋节是月亮的节日,所以人们把月饼做成圆圆的样子,边赏月,边品尝美味的月饼。

②月饼展览会,

—展示幼儿带来的月饼

—幼儿欣赏月饼的形状、图案、花纹,并请个别幼儿介绍月饼的口味。

(3)分月饼

—“中秋节”是团圆节,我们亲亲热热在一起过节,分享美味的月饼好吗?(出示“纸月饼” )

一圆形的“月饼”分给两个人,每个人吃得一样多,可以怎么分?(幼儿操作。)

—圆形的“月饼”平均分给四个人,可以怎么分?(幼儿操作 )

一分其他形状的“月饼”(椭圆形、正方形),分成四等分

(4)尝月饼

—(幼儿四人围坐在一起,每人一块月饼。)思考:每人最多可以品尝到几种口味的月饼呢?

小结:老师和小朋友们亲亲热热的像一家人,团圆在一起过“中秋节”,吃月饼真开心!

(5)活动延伸

一(幼儿继续操作讨论 )不同形状的图形如何等分,还能怎么分呢?

(三)活动拓展

1、中秋节亲子晚会:“中秋节看月亮”

①欢歌朗诵:与月亮有关的歌曲、诗歌、童谣等

②想象画展:我和月亮玩游戏。

③巧手制作:折纸免、做桂花等

④开心品尝:月饼、桂花糕、芋艿等,2.区域活动:把圆形、椭圆形、正方形、长方形等形状的“月饼”进行二等分、四等分、八等分……

(四)阅读区的活动

1、提供更多关于“月亮”和“中秋节”的图书、故事等。

2、师幼共同收集民间传说,如:嫦娥奔月、后羿射日等。

大班找朋友的教案篇3

活动目标:

1、判断图形的两种特征,学习用表格记录图形的特征

2、尝试使用" √ "符号进行记录

3、激发对数学活动的兴趣。

重点:学习用表格记录、表示图形的颜色、形状难点:正确确定多层表格中勾画图形特征的位置活动准备:演示课件 幼儿操作题每人两张 笔每人一支 图形卡片每人4张 箩筐6个活动过程:

一、学习记录图形特征

1、认识图形的两个特征(课件出示黄色圆形)小朋友,谁来了?它是怎么样的?(学说:黄色的圆形)。出示红三角形、绿正方形用同样的'方法表述

2、认识表格及特征标记认识表格认识标记:在表格的最上面有一排标记,你认识他们吗?猜猜他们叫什么?

3、幼儿尝试在表格中勾画图形特征图形宝宝要到表格中找找它的好朋友,你猜猜谁会是它的好朋友,为什么?我们在它的朋友下面的格子中画个"钩子"来记录。

4、幼儿在作业纸上练习,并请一个幼儿到黑板上完成作业。

5、再出示双层的表格,请幼儿来回答,教师并讲解多层表格的勾画方法。

请幼儿来尝试一下。

6、幼儿在作业纸上练习,并请一个幼儿到黑板上完成作业。

二、反向思维的练习

1、请幼儿点着勾子猜测

来找朋友的图形是什么。

"x色的" "x形"2、竞赛游戏:猜图形看勾子的位置,确定是什么图形,有相应图形的幼儿举起正确的卡片。

三:找家请孩子们为手中的物品分别找到他们的家。

大班找朋友的教案篇4

活动目标:

1、引导幼儿能展开想象,借助已知图案,想象出各种动物的造型。

2、能尝试用抓住好朋友的脸部特征,绘制出好朋友的脸。

3、培养幼儿仔细观察,大胆想象的思维习惯,初步感知借形想象画的乐趣。

活动准备:

记号笔若干、红色油画棒、绘画背景图若干、课件

活动过程:

一、导入激趣

师:动物幼儿园,中班的小动物们就要升入大班了,在升班典礼上,他们都在庆祝,不知道谁打翻了果汁,果汁就撒到了布上,小动物们都躲在了果汁布里,让我们一起数数,有多少动物都躲起来了?

二、创设情境

1、借助轮廓,寻找线索。

老师点击ppt:1、2、3、4、5。

师:咦,你找到了哪些动物?还有哪些动物藏起来啦?

教师积极引导,幼儿自由回答,相机介绍。

2、验证猜想,激发兴趣。

(1)点击ppt,填充进各种动物的特点

(2)教师引导幼儿逐一看清图片:转一转看得更清楚!

幼儿观察得知:长颈鹿、小鱼、斑点狗、北极熊、狐狸……

师小结:虽然这些动物藏在果汁布里,但只要沿着果汁布勾画轮廓,画上眼睛,添上特征,小动物们就被我们找到了!

三、观察脸部特点

1、师点击ppt,出示照片,引导幼儿逐一观察人物表情的不同特点。

2、教师出示表情图,引导幼儿观察。

幼儿观察发言:嘟嘴卖萌、抿嘴微笑的、吐舌头的、害羞、做鬼脸的……

3、师引导幼儿演示各种表情:你们平时在幼儿园的时候还会做什么表情?幼儿可以模仿各种表情。

四、创作活动

1、集体创作。

师出示果汁图案背景,将果汁图案贴在白板上。

(1)邀请幼儿与老师一起尝试:谁来跟我试一试?请你来试一试。

教师相机阐述作画的关键步骤:小朋友的脸藏在里面,找脸的话第一步需要干嘛?(①先沿着果汁图案的边缘勾画脸的轮廓,②第二步:然后添上好朋友的大大的眼睛,③然后是嘴巴、耳朵、眉毛、鼻子、头发……)

(提示幼儿要抓住好朋友的特点)

(2)创作完成,让幼儿猜测,把谁的脸藏进去了。

2、自由创作。

(1)将幼儿分成组,自行创作。教师巡视指导,指导重点:寻找可以藏脸的部位,注意抓住脸部的特点。

(2)幼儿在背景音乐下自由创作,预留时间10分钟。

四、交流展评

将完成好的作品逐一展示在电脑上,进行评价。

师小结:今天我们画了这么多的好朋友,老师也希望你们能交到更多的好朋友。

大班找朋友的教案篇5

一、目标:

1.能根据图片的不同排列顺序,按线索进行合理创编故事。

2.通过小组合作交流,体验创造性讲述的快乐。

3.培养幼儿大胆发言,说完整话的好习惯。

4.通过视听讲结合的互动方式,发展连贯表述的能力。

二、准备:

1.物质准备:

(1)挂图、幼儿用的小图片、插图的卡

(2)人手一份绘画纸、记号笔 6个篮子2.经验准备:理解故事《会游动的小岛》

三、过程:

1、图片排序,讲述新故事

(1)师:上次我们听过一个非常有趣的故事《会游动的小岛》,瞧,今天小鸟和小乌龟他们又发生了什么新故事呢?(交换第一、三幅图位置)提问:这个新故事是发生在什么时候的呢?

(2)幼儿创编新故事。

2、重新排图,创遍新故事

(1)要求:两人合作把新排列的图片插到故事板上,讲述新故事。

(2)幼儿两人合作创编新故事。

(3)邀请个别幼儿讲述故事。

3、根据不同场景绘画创编故事

(1)讨论:在不同场景下,两个好朋友在哪里?可以做什么事情?

(2)合作绘画、创编新故事。

(3)请小组交流创编绘画的新故事。

四、延伸活动:在区域活动中继续进行排图创编。

活动反思:

本次活动一开始我先出示袜子,先让幼儿来配对,为后面的活动做好铺垫,幼儿对配袜子这个活动还是很感兴趣的,而且基本上都能说出袜子的一些明显的特征,都能找出相同的袜子,在操作活动中也一样,幼儿对找相同的人物还是挺感兴趣的,但在这次活动中游戏的成分有点少,应该多增加些游戏,和趣味性,毕竟是小班的孩子,还是应该以游戏为主,让幼儿在游戏中获得知识。

大班找朋友的教案篇6

目标:

1.能初步用排比方式创编儿歌,体现对标志的认识。

2.积极参与班级讨论,尝试共同创编儿歌,体验创编儿歌的乐趣。

准备:

1.幼儿对各种标志颜色和作用有了了解。

2.标志卡片。

3.纸、笔。

过程:

1.巩固对标志的了解。

出示标志卡片,说说标志卡片的颜色和含义,进一步知道标志给我们的生活带来了方便。

2.创编儿歌。

a.教师念儿歌上半部,激发幼儿创编下半部的愿望。

妈妈告诉我:标志是我们的`好朋友。

它虽然不会说话。

却能告诉我们:这是什么地方?

应该做什么?不应该做什么?

标志,真能有这么神奇吗?

b.幼儿集体创编儿歌。

c.启发幼儿从标志的颜色、作用入手来创编儿歌。

d.从一方面入手(如:黄色的标志是警告……),共同来创编。

大班找朋友的教案最新6篇相关文章:

小朋友的作文最新5篇

8的分解组成大班教案5篇

语言朋友船教案8篇

看我的好朋友作文最新5篇

朋友舞音乐教案5篇

大班神奇的线教案7篇

语言朋友船教案优秀7篇

大班快和慢的教案5篇

朋友舞音乐教案通用7篇

名字的故事大班教案8篇

大班找朋友的教案最新6篇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文档为doc格式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
92040